人口、资源、环境与渔业经济增长主讲人:高 健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自然资源世界正面临着三大危机:
一、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
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膨胀,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冲击,为了警示人口增长对人类自身生存的威胁,联合国将 1999年 6
月 16日定为纪念全球 60亿人口日 。 众多的人口已经远远大于世界经济增长必须的劳动力给各国的就业,教育,医疗,
养老,资源和环境保护带来巨大的压力 。
1,人口问题中国人口将持续增长!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居第一位的大国,21世纪,中国每年将新增加劳动力人口 600万左右。 2010年,中国剩余劳动力数量将达到 3亿人。 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不断递增的人口数量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与资源短缺的矛盾、人口增加与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突出。
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增长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和出生率均高于和大于经济发达国家,
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人口增长率大于经济发达地区,给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威胁和压力 (人口素质与教育,儿童领养) 。
中国人口分布与流动?
人口分布密度东高西低,高度集中。
上海人口 1600万,占全国 1.2%,东京 2600万,约占 20%
( 2003)。
城市化水平低下,2000年统计,中国内地人口 12.658亿,城市人口仅占 36.09%。远远低于 20世纪中叶的西方发展国家城市化水平。
美国、英国、联邦德国、荷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德城市人口数量分别占总人口的 72%、
87%,79%,86%,77%和 83%。
中国人口分布与流动。
劳动力由中西部向东部加速流动。
劳动力由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流动。
(安徽阜阳 880万人口中,有 150万人外出打工 2002年)
劳动力由内地向沿海流动。
问题:促使人口流动的原因?
人口流动中的政府行为和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本手段 。
政府积极推进再就业,改革户籍等。
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
人口流动促进城市化进程。 推动经济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舞台。人口集中带来市场活跃,商业经营和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分工提高经济效率,
使规模经济效应得以突现,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机遇。 。
经济学鼻祖斯密在其,国富论,
中写道:,财富并非由金或银带来,
其实全世界的财富最初都是通过劳动得到的”。古典经济学认为财富或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人类劳动的结晶,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组织能较大幅度的提高经济效率的增长。
经济增长的因素:土地 (资源)、
劳动、资金、技术与知识、制度与组织。
人口流动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必要要件,能促使人力资源按市场原则合理配置,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涉及到未来 50年中国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和社会能否长治久安。
文献综述,政府和市场配置人力资源观点分析与讨论中国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
我国的人口划分标准:少年儿童在 0-
14岁 之间,中青年等劳动年龄人口在 15-
60或 65岁 之间,人生进入 60或 65岁 以上则成为老年人口。
人口老龄化标准,1956年,联合国就规定,老年人口占总人口 7%以上( 或 60
岁以上人口占 10%)为人口老龄化。
中国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
中国已经跨过老龄人口 10%的门槛,进入老龄化社会。 2003年,中国 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 1.3亿,21世纪中叶,中国人口接近 16亿,60岁以上老人近 4亿,约占 1/4,中国人口结构由成年型迈入老年型,仅仅用了 18年,而英国则用了 45年,瑞典用了 85年,法国用了 115年。
中国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
发达资本国家是“先富后老”,中国是“未富先老” 。人口进入老龄化的社会,对国家、企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加重。退休、养老、医疗、护理、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等养老费用将不断扩大。
经济增长将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制约。中国正面临的严重老龄化将给中国的经济发展、老年服务带来极大的挑战。
人类发展指数
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
人类发展这一重大问题涉及的方面远远不止
GDP的升降,它涉及的是创造一种人们能过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过上富有成效和创造性的生活环境(陈宪)。
1990年联合国首次提出人类发展指数的概念,
人类发展指数测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类的寿命、
知识与教育水平和体面生活的总体成就。
联合国 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排位为 87位。
参考文献:
1 郑慧等,2001。 论人口迁移流动与环境保护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 11卷,总第 51期 。
2 张晓青,2001人力资源开发对中国国际竞争力影响与作用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 11卷,
总第 51期 。
3 洪崇恩,2002。 百万安徽民工回家乡,2002
年 2月 11日文汇报 。
4 陈宪,2002。 关注人类发展指数,2002年 5
月 15日文汇报第 5版 。
5 李强,2003。 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2003年 5月 11日文汇报第 6版 。
6 锦 尘,2003。 谁来解决,未富先老,的难题?
2003年 10月 7日文汇报 。
7 张多来等,2001。 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 11卷,总第
51期 。
8 进 城 务 工 人 员 及 对 上 海 就 业 的 影 响
( 20030921文汇报 )
9 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
( 20030511文汇报 )
21世纪,资源短缺将困扰整个世界,严重制约经济增长。
( 1)概念与特点 概念: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在不同空间范围内有可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2,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主要特性: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资源是稀缺的,要优化配臵资源。
自然资源利用潜力的无限性:技术进步 (深水网箱、遗传育种单性罗非鱼的高生长率) 和组织制度变迁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产权制度) 。
再生性资源耗竭性资源非再生性资源自然资源恒定性资源非耗竭性资源易误用及污染的资源
( 2)自然资源的分类
再生性资源 ( renewable
resources)的概念,由各种生物以及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组成的生态系统 。
再生性资源
土地资源
森林资源
作物资源
牧场和饲料资源
野生及家养动物资源
渔业资源
遗传资源非再生性资源,形成需要漫长的历史,存量相对恒定的非生物性资源。
宝石、黄金与金属
石油,天然气和煤等矿物资源 。
( 石油资源仅够开采 30—40年,煤炭资源也只够开采 300—400年 。 )
恒定性资源,人类消费不会导致存量下降的资源。
太阳能,潮汐能,原子能,
风能,降水 。 人类应依靠技术进步充分开发和利用的资源 。
易误用及污染的资源
大气
江河湖海中的水资源 ( 休闲与旅游渔业 )
广义的自然风光 ( 都市与观光渔业 )
( 3)可再生资源经济开发与环境
A,土地资源: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
地球陆地面积约 149亿公顷,农田只有 14亿公顷,放牧地 21亿公顷 。 全球年损失土地约 600万公顷,土地短缺,
土地价值不断增长 ( 学海路校区 ) 。
土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水土流失 ( 600亿吨 /年,长江口 )
土壤盐碱化,荒漠化 ( 1/4的土地,
中国 27%),
化学污染,
城市建筑,交通,工业占用等 。
B,森林:地球的呼吸系统曾达到 76亿公顷,覆盖着地球的三分之二 。
1975年减少到 26亿公顷 。 2020年,森林面积可能降到 18亿公顷 ( 日本,加拿大的森林保护 ) 。
原因:火灾,虫灾,滥砍乱伐,毁林开荒等 。
后果:木材和林副产品资源短缺,珍稀动植物减少,濒危甚至灭绝,加剧了自然灾害,加重了水土流失的程度,加速了全球气候变暖,水库,河床 的 淤 塞,生 态 环 境 恶 化 。
C,淡水资源
全球有 1,385,984万亿立方米水,其中海水占 96.5%,淡水仅占 2.53%。
陆地淡水中真正能利用的淡水约 30.4%。
世界总需水量每年大约递增 4%,
已有 60%的地区面临供水不足,
40多个国家有严重水荒 。
“如果我们还不节约用水,剩下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你的眼泪。
淡水短缺:淡水水量和淡水水质
用水量将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而增加。
水资源的无偿提供和水资源的价格不能反映水的稀缺性与机会成本,
造成水的过度浪费。
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游戏 ● 邮箱 ● 搜索 ● 短信 ● 聊天 ● 点卡 ● 天气 ● 答疑 ● 导航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历史罕见的干旱使江西的 "母亲河 "赣江上游首次出现断航。在赣江源头 --章贡两江汇合处,如今剩下的只有一望无际的河床和一个个沙丘。
李禾丰 /Photobase.com版权作品新闻全文 搜索100689415非常笑话http://sm歌手/ 歌曲名查 询gn287649804141008891100712100961100925
1
D.渔业资源
渔业资源,鱼类,甲壳动物类,软体动物类,海兽类和藻类 。
鱼类有 21700余种,主要捕捞的鱼类仅 100多种,
中国的鱼类种类约 3000种,其中海洋鱼类约 2100—2200种 。
甲壳动物类,虾类约有 3000种,
蟹类约有 4500余种 。
软体动物种类繁多,有 10万余种,
头足类的柔鱼,乌贼,枪乌贼等,
贝类的牡蛎,贻贝,蛏,蚶,鲍,
扇贝,珍珠贝,文蛤宝贝等 。 海洋哺乳动物主要有鲸,海牛,海豹,
海象,海獭等 。
(4)中国可再生资源稀缺,制约经济增长
中国陆地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
0.008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为 1.19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南通农民 0.2-0.3亩与渔业 ) 。
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中国陆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量 1/2。
中国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12.6%。
( 中国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经济增长带来消耗量增长 )
3,环 境 问 题
200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
GIVE EARTH A CHANCE.
“给地球一个机会,
这个主题非常具有警示力和紧迫感。
世界环境日
1972年 6月 5日 -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讨论当代世界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全球环境战略。会议建议联合国将 6月 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
该建议在 1972年 10月第 27届联合国大会上获得通过。
( 1)历届世界环境日主题
1974:只有一个地球
1975:人类居住
1976: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1977: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1978,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为了儿童的未来 —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新的 10年,新的挑战 —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纪念 斯德哥尔摩会议 10周年 —
提高环境意思;
1983,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止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984,沙漠化
1985:青年、人口、环境
1986:环境与和平
1987:环境与居住
1988: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1989:警惕全球变暖
1990:儿童与环境
1991:气候变化 —需要全球合作
1992:只有一个地球 —关心与共享
1993:贫穷与环境 —摆脱恶性循环
1994: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95: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1996,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国家
1997: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1999:拯救地球就是拯未来
2000:让我们行动起来
2001:世界万物,生命之网。
2002:让地球充满生机;
2003,给地球一个机会
烟尘
二氧化硫
硫化氢(酸雨)
不明化学物质污染
(例:北极熊)
氯化氢
造纸工业的废液
水泥工业的粉尘
( 2)带来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物质
1930年 12月,比利时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43年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8年 10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烟雾事件;?
1952年 12月,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1953年至 1968年,日本熊本县水俣病事件;?
1961年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1968年日本爱知县米康油事件;?
1955年至 1972年,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 。
世界闻名的,八大公害,及污染事件:
--1984年 11月 19日,墨西哥首都近郊一座液化气供应站发生爆炸,54个储气罐爆炸起火,死亡 1000多人,
伤 4000多人,毁房 1400余幢,3万余人无家可归 。
--1984年 12月 3日在印度博帕尔发生了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一家农药厂因剧毒物质异氰酸脂储罐泄漏,导致 2500余人死亡,10万人受害,造成人类史上最惨重的污染事件 。
--1986年 4月 26日,原苏联位于基辅市郊区的切而懦贝利核电站,由于 4号反应堆爆炸起火,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死亡 31人,受放射性严重伤害 237人,13万居民被迫紧急疏散 。
国外几次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事件 条件 主要污染 受害情况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
( 1 9 3 0 年
12 月)
山谷,无风、
有逆温层、烟雾,工厂区有铁厂、锌厂、
金属加工厂二 氧 化 硫,
氟 化 物,飘尘几 千 名 居 民患 呼 吸 道 疾病,有 60 多人 死 亡,比平 时 死 亡 人数增加 9 倍美国多诺拉事件
( 1 9 4 8 年
10 月)
山谷,无风、
有逆温层、烟雾,工厂区有硫 酸 厂,锌厂、电线厂、
铁厂二氧化硫有 4 3 % 的居民患 呼 吸 道 疾病国外几次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事件 条件 主要污染 受害情况英国伦敦事件
( 1 9 5 2 年
12 月)
河谷平地,无风,有 逆 温层、烟雾,人口稠密,湿度高达 9 0 %
飘尘、二氧化硫
4 天 内 死 亡
4,0 0 0 人,事件过后 2 个月 又 陆 续 死亡 8,0 0 0 人美国洛杉矶事件
( 1 9 5 4 年)
海岸盆地,微风,有 逆 温层、烟雾,人口 多,汽 车多,烧油多汽 车 排 出 废气,一 氧 化碳,氮 氧 化物,臭 氧,
醛 类 化 合 物等
7 5 % 的居民患眼病
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再升高 1.5—4.5° C。
近 100年来,我国气温上升了 0.4-0.5
° C,2001年冬,我国北方气温偏高 2-4
° C。
海平面可能上升 30—50厘米 。 我国每年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 2.6毫米 。
产生温室效应的因素是二氧化碳 ( 经济发展 ) 和氧化亚氮等气体 。
( 3)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暖后果:
* 两极冰川及雪山融化 。 非洲乞里马扎罗山的冰川面积在 1912-2000年间减少了
81%。
* 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旱涝剧变 。
* 出现极端高温,百年不遇的洪水,旱灾,
飓风或龙卷风 。
例:气候变暖的影响
1 使农业生产不稳定,2030年,气候变暖使农业减产 5-10%;
农业生产条件变化,使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因为气候变暖后,微生物分解能力加快,造成地力下降。
2 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生高。 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先进发达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比
1990少 5.2%。我国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 2位,治理二氧化碳成本,发达国家为 76美圆 /吨碳,中国 100美圆。将制约经济增长。
臭氧含量减少了 3—5%。
南极上空在 9—10月平均臭氧含量减少 40—50%左右 。
南极臭氧层已出现空洞 。
环境污染:臭氧层 (Ozonosphere)
后果:
皮肤癌发病率增加,
打乱生态系统中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导致一些主要生物物种灭绝,2/3的农作物减产 。
PH值小于 5.6的降水就称为酸雨 。
酸雨对生态系统影响很大,
湖泊的酸化,
酸雨对森林造成严重危害,
酸雨加速了建筑结构,桥梁,水坝,等材料的腐蚀,
酸雨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和潜在的影响 。
( 3)环境污染:酸雨( Acid Rain)
环境污染:赤潮 -美丽的灾害
在浩瀚的蓝色海洋里,赤潮(由海洋浮游微型藻类形成)宛如一条美丽闪光的飘带,自生自灭。赤潮中相当一部分是无害的,然而近年来,由于认为因素,赤潮发生的频率和规模不断扩大,
严重破坏渔业资源和海水养殖业,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赤潮毒素还会威胁人类生命。赤潮由一种自然现象变成一种美丽的灾害。
环境污染,信息时代新垃圾
我国一些地区经济发展后,
一次性废弃物越来越多,垃圾堆场围城现象严重。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区域 ( 或空间 ) 的所有生物 (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 物种及其变异和其生态系统组成的复杂性 。
生物多样性通常包含,
遗传多样性 ( DNA鉴定 )
物种多样性 ( 软体动物达 10万余种 )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水域生态的多样性 ) 。
生物多样性( BIOLOGICAL DIVERSITY)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为人类提供各种食物来源 ( 荷兰长江蟹回归故里 ) ;
为人类提供药物来源;
为人类提供各种工业原料;
保存了物种的遗传基因;
为人类培育生物新品种提供遗传材料;
防治病虫害 。
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原因:
到本世纪末,地球上将会有 50-100
万种物种面临灭绝 。
工程建设和大规模农林牧渔业开发;
环境污染 ;
人类的滥捕滥采;
单一型的种植业 。
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环境产品是共有资源,造成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原因是环境资源利用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人的私利性和追求最大经济利润的活动目标使“人”不关心环境问题。
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内部化(庇古)
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诺斯等)
讨论与分析: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参考文献
1 气候变化的影响 ( 020721文汇报 )
2 如何给地球一个机会 ( 020605文汇报 )
3 当代环境革命:从浅绿色到深绿色
( 020603文汇报 )
二、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
1 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人口问题是所有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 。
人均粮食产量下降,1984年以来,粮食产量的增长幅度一直落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 。 中国每年粮食缺口达到 2000-3000万吨 。

水资源短缺:人均淡水供给量下降。
预计 2050年,一些国家总共将有 10
亿人会在绝对缺水的状况下生活。
人均耕地减少:按照我国目前的生产力,需要 0.2公顷的土地才能养活全部人口,但目前人均土地只有上述面积的 1/2。
对自然风景区的威胁:人口剧增,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无计划扩展及污染,既减少了自然风景区的面积,也破坏了自然风景区的质量。
对森林的威胁:世界森林面积一直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减少,全球减少的森林面积约有 75%是在 20世纪发生的。森林面积的减少导致森林的作用在下降。
生物多样性丧失:由于人口密度的增加,
导致动植物物种失去生存环境,加快了物种的灭绝速度。
气候变化:碳气排放量的增长速度几乎是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大气中的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浓度比工业化以前升高了 30%。
能源:在过去的 50年中,全球对能源需求的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速的两倍。随着人口的增加,能源需求增长幅度将大大增加。
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人口日益增多使垃圾的排放成为世界难题 ——生活垃圾、
污水和工业废弃物的处理问题。
就业问题,1950年以来,全世界的劳动力总数从 12亿增加到 27亿,超过了就业机会的增长速度。未来 50年内,全世界需要在发展中国家创造 19亿多个就业机会,才能维持目前的就业率。当劳动力过剩时,工资水平下降,工作质量下降,
各种福利减少。
住房问题:人口增长超出住房的供给能力,其最终结局就是一部分人无家可归。
据联合国估计,世界上至少有一亿人无家可归。
教育问题:随着人口的增加,儿童所占比例不断增加,教育部门将承受巨大压力。
2 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
( 1)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1992年 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该理念。
人口过度增长是影响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的源泉
I=P*A*T
Impact:人类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Population:人口总量
Affluence,消费水平(人均 GDP)
Technology 提供消费品的各种技术对环境的破坏程度。
( 2)经济增长的源泉
研究经济增长源泉的理论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派:研究 的重点是土地资源、资本和劳动力。
代表人物马尔萨斯重视研究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李嘉图重视土地的作用。 19世纪末,西欧与北美的经济增长证明土地不是增长的唯一限制因素。资本开始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要因,代表人物是哈罗德等。
新古典经济学看重技术进步、
知识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有 Robert
solow模型等。 70年代末,麦迪逊和纳尔逊( R.Neison)发现技术进步贡献在发达国家要大于发展国家。
20世纪 90年代初期,随着产权理论的兴起和重视,产权制度、经济组织等制度作为经济增长源泉逐步受到学者的重视。生态系统退化到增加经济活动的生产成本以后,经济学家开始重视环境污染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制度经济学
产权经济学
( 3)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模式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
“资源 -产品 -污染排放”。人类从自然中获取资源,又不加任何处理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后果是稻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短缺。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以“高开采、高生产、
高消费、高排放”为特征的核心理念。
具体表现:
( 1)以地球资源无限,可大量开采为前提;
( 2)一味追求经济利润而大量生产;
( 3)把物质享受作为判断社会进步的依据;
( 4)把地球看作容量无限的垃圾箱。
循环经济模式:
“资源 -产品 -再生资源,
的闭环反馈式循环生产过程。要求合理利用资源与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走一条循环经济之路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时间模式,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 —
产品 —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
做到生产和消费的“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天人和谐。
参考文献当环保遇上发展:对新的复杂局面的学术讨论 ( 030228文汇报 )
循环经济遇末端治理的范式比较研究 。
,绿色前言译丛,,上海译文出版社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