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预测与决策第八章经济决策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经济决策的概念、作用和基本原则,了解经济决策的分类和程序,为以后个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章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掌握经济决策的概念、作用和基本原则。
内容提示第一节 经济决策的概念第二节 经济决策的作用第三节 经济决策的原则第四节 经济决策的分类第五节 经济决策的程序第一节 经济决策的概念
决策,简单的说,就是对未来行动作出的决定 。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面临着大量需要处理、解决的问题,然而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构成决策问题。
决策问题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
1.决策目标,即决策者要达到的目标;
2.自然状态,即不依决策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环境条件;
3.备择方案,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供决策者选择的行动方案。
决策的科学概念
作为一门科学的完整概念,决策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制定若干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并从中选取最满意的方案,直至目标的实现。
这就是决策的科学概念,或广义的决策。
狭义的决策仅指对行动方案的选择。
经济决策
是指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经济目标,在经济调查、经济预测和对经济发展、管理活动等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对经济效果(效益)的评价,从几种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中,
选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案,作为经济行动的指导。
经验决策
决策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决策者的智慧、阅历、才能和胆略。
经验决策是与小生产方式相适应的,
没有规范化、科学化,因而也不能为多数人所掌握。
决策科学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活动日益复杂,经验决策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用科学决策取代经验决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决策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科学。自从本世纪四十年代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新的科学方法论 —— 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应运而生,
其应用逐步由自动化领域扩展到社会、经济领域。这些方法论向社会各领域渗透,导致传统的决策方法逐步由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分析方法所取代。
决策科学
1960年美国 H·A西蒙教授发表了《管理决策新科学》一书,提出了应用电子计算机和新的决策方法于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管理的可能性。 1967年他又修改再版此书,提出了一套管理决策新科学的基础理论。由于西蒙对决策科学进行的开创性研究,从而获得 197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并成为决策科学(决策学)的创立人之一。
决策科学
决策科学作为一门学科来讲,仍然处于发展完善之中,其理论体系正在不断建立完善。但在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中,决策科学已经发挥出巨大作用。
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国家各级经济主管部门在指导经济建设中,大量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
科研院所不断从理论与方法上进行探讨、研究,
各大学也相继开设了决策学等课程,使科学决策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二节 经济决策的作用
经济决策在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决策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手段
二、科学决策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三、科学决策是培养现代化经济管理人才的工具一、科学决策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手段
经济决策是重要的经济管理功能之一。
只有在调查研究和经济预测的基础上,
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才能作出符合实际的科学决策,用于指导经济工作,增强科学性和预见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二、科学决策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国民经济不讲效益,就不能实现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企业不讲效益,在市场竞争中就难以立足。要提高经济效益,就要有科学的决策。在深入的调查、准确的预测的基础上,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决策的主要目标,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科学决策是培养现代化经济管理人才的工具
经济管理人员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要做出科学的决策,就需要决策者具有相当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通过科学的决策,可以促使各级经济管理人员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深入调查研究,积累实践经验,同时努力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科学的知识。从而认识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增强管理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第三节 经济决策的原则为了作出科学的决策,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信息准全原则二、未来预测原则三、可行性原则四、系统原则五、对比选优原则六、经济性原则七、民主集中原则八、跟踪监控原则一、信息准全原则
经济决策需要使用大量经济信息,因此,
经济信息是经济决策的基础。所以科学的经济决策,既要信息准确,能真实地反映经济发展过程;又要全面,能够全面反映所要研究的经济问题。因此,经济决策必须遵循信息准全原则,才能保证经济决策的科学性。
二、未来预测原则
决策的关键在预测,经济决策以经济预测为依据,才能提高可靠程度。经济预测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对经济发展前景进行测定,可以为经济决策提供未来的信息,减少未来行动的不确定性。因此,
经济预测是科学决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如果不进行经济预测就作出经济决策,就容易犯主观片面、脱离实际的错误。所以经济决策必须遵循未来预测原则。
三、可行性原则
经济决策所选定的方案,所决定的行动,
不能超越主客观所具备的条件。经济决策应从实际出发,在对各种可能方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可行性的科学论证与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优选的决策方案,
才是可能实现的最佳方案。如果对主客观条件估计不足,不对可行性加以分析和论证,贸然作出决策,则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系统原则
经济决策的系统分析观点,是指国民经济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有机体,
要发挥整体优势,就应从整体出发,全面地观察和处理问题。局部是整体的构成要素,局部要服从整体。任何经济决策都不应违背国民经济战略决策总目标。在部门、企业进行决策时,
如果决策目标与总目标发生矛盾时,只有按照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加以解决,才能做到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相统一。因此,
进行经济决策要进行系统分析、比较,以整体目标作为约束条件,合理选择方案。
五、对比选优原则
对比选优原则,是指从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择优选取可行的令人满意的方案。决策是从若干种方案中择优,如果仅有一种方案,就无择优而言,也就失去了科学决策的意义。而令人满意则是择优的标准,令人满意的方案则是在多种方案中通过比较选择得到的。
六、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就是要讲求经济效益。决策坚持经济性原则,就是要选择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最少,费用最省,速度最快,达到目标需要时间最短,具有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的方案。
七、民主集中原则
在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对关系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时,不能仅凭领导者个人经验决策,必须通过由领导和专家组成的决策集团进行集体决策。在进行集体决策时,应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将统一领导与分级负责相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在决策过程中,即加强了集中统一领导,又充分调动方方面面参与决策的积极性,集思广益,使决策更加合理、正确。
八、跟踪监控原则
决策方案一经选定,并付诸实施后,决策者为了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必须跟踪监控决策方案执行的情况,了解实施状况与预定目标的差距,以便及时加以调整或作出新的跟踪决策,减少或消除误差,使决策方案的实施沿着预定方向进行,最终实现决策目标。
第四节 经济决策的分类经济决策按不同的标准有以下几种分类,
一、按涉及的范围不同二、按目标的性质不同三、按决策者的地位不同四、按方法不同五、按问题出现的频率高低不同六、按目标多少不同七、按所具备的条件不同一、按涉及的范围不同,分为宏观经济决策和微观经济决策
宏观经济决策,是指确定国民经济、部门经济和地区经济的发展目标,制定和优选未来的行动方案,以期优化地达到目标的决定。
微观经济决策,是指确定企业等基层单位的经济发展目标,制定和优选未来经营管理活动方案,以期优化地达到目标的决定。
二、按目标的性质不同,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战略决策是指对经济发展方向和远景规划作出的重大决定,是对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作出的决策。
战术决策是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所采取手段的决定,是对局部的战术性问题的决策。
三、按决策者的地位不同,分为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高层决策是指由高层领导所做出的决定。
通常具有战略性、长期性、政策性的特点。
中层决策是指中层领导为执行高层决策,
或针对经济活动中需解决的问题所作出的决策。
基层决策是指基层工作者为完成工作任务及解决出现问题所作出的安排。
四、按方法不同,分为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
定性决策是依靠决策者的知识、智慧和经验,对无法用数量表现的目标和未来的行动方向、方针、性质等的决定。
定量决策是决策者将有关经济问题模型化,通过数学模型加以分析、
判断,对未来行动所作出的决定。
五、按问题出现的频率高低,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是指针对重复出现、有经验可借鉴,有章可循的问题所做出的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是指针对首次遇到、
无章可循的新问题所做出的决策。
六、按目标多少不同,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单目标决策是指决策目标仅有一个的决策。
多目标决策是指决策目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决策。
七、按所具备的条件不同,分为确定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是一个决策方案只有一个确定的结果,无不确定因素情况下所作出的决策。
非确定型决策是指由于存在不可控制的因素,
一个方案可能出现几种结果的状态下,所作出的决策。
风险型决策是指由于存在不可控制的因素,一个方案可能出现几种结果,但各种结果出现的概率为已知的状态下,所作出的决策。
第五节 经济决策的程序
经济决策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决策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即:
提出问题,确定决策目标;
收集资料,拟定各种方案;
评价和优选方案;
实施和验证方案。
一、提出问题,确定目标
决策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因此首先要找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找出问题,
找到根本性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的确定正确的决策目标。
决策目标是根据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实际出发,对采取的行动希望达到的预期结果。
决策目标应当:
1.概念应是单义的,尽可能数量化;
2.目标层次要分明;
3.应有衡量目标达到程度的具体标准。
二、收集资料,拟定方案
经济决策要从实际出发,拟定方案应以全面准确的信息为依据。为此必须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只有获得准确、
全面、及时、适用的资料,才能有把握地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
可供选择的方案应拟定若干个,以便分析评价和优选。
三、评价优选方案
要优选方案,首先应对方案进行分析评价,这是决策成败的关键。所谓评价是指对各种备选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计算、
分析、比较和总体评价。
经过评价,对各方案的优缺点和可行性进行论证之后,即可进行优选。优选方案就是在各个可行的备选方案中,选取一个损失小效益大的方案。
四、实施验证方案
决策方案选定后,就进入实施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应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对偏离决策目标的情况应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如果通过信息反馈,发现原来的决策有错误,或主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原来的决策方案难以继续实施时,还必须进行追踪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