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章 磁介质的磁化第 章主要内容磁介质的磁化和磁化强度矢量磁场强度矢量和有介质时的安培环路定理铁磁质
111什么是磁导率?
15.1 磁介质的磁化和磁化强度矢量磁介质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附加磁场 称为磁化
1.1.1
在物体与磁场的相互作用中,物体统称为磁介质,
,.
物体的磁化反过来会影响磁场,这种影响可通过实验测出来,
取 一 个管内为真空或空气的长直螺线管,通以电流 I,测出个管内为真空或空气的长直螺线管此时管内的磁感应强度 B
0
的大小,
然后保持电流 I不变,将 一 均匀磁介
B
0
均匀磁介质插入螺线管内,再测出此时管内磁介质中的磁感应强度 B的大小,
B=μ B
0
,(16.1)
实验表明,前后两次测得的磁感应强度不相同,其关系为
μ
r
称为磁介质的相对磁导率,
r
μ=μ
0
μ
r
称为磁介质的绝对磁导率,简称磁导率,
和 反映了磁介质的磁学性质 它随μ和 μ
r
,
磁介质的种类和状态的不同而不同,
根据对外磁场响应的特点以及 μ和 μ 的具体情
1.1.2 磁介质有哪些种类?
和
r
况,可将磁介质分为顺磁质,抗磁质和铁磁质,
(1)顺磁质的 μ 略大于 1 μ略大于 μ B稍大于 B
r
,
0
,
0
.
稀土金属等属于顺磁质,
(2)抗磁质的 μ
r
略小于 1,μ略小于 μ
0
,B稍小于 B
0
.
非金属等属于抗磁质,
(3)铁磁质的相对磁导率 μ
r
>>1,μ
r
在 10
2
~10
6
之间甚至更大,μ>>μ
0
,且 μ不是常量,B>>B
0
.
例如铁,镍,钴,以及它们的合金,
表 15.1 几种磁介质的相对磁导率种类 磁介质 相对磁导率铋 (293K) 1 16 6× 10
-5
抗磁质铋 -,×
汞 (293K) 1-2.9× 10
-5
铜 (293K) 1 10× 10
-5
μ
r
<1
铜 -1.0×
氢 (气体 )1398× 10
-5
氧 (液体 90K) 1+769 9× 10
-5
顺磁质氧 液体,,×
氧 (气体,293K) 1+344.9× 10
-5
铝 (293K) 1+1 65× 10
-5
μ
r
>1
铝,×
铂 (293K) 1+26× 10
-5
铁磁质 纯铁 5× 10
3
(最大值 )铁磁质
μ
r
>>1
纯铁 × 最大值硅钢 7× 10
2
(最大值 )
坡莫合金 1× 10
5
(最大值 )坡莫合金 × 最大值物质由分子和原子构成 原子中的电子有绕原子核的轨道运动
1.2.1电子的轨道磁矩与轨道角动量有什么关系?
,
和自身的自旋运动,两种运动都相当于一个环形电流,都具有磁矩,
前者称为电子轨道磁矩 μ 后者称为电子自旋磁矩 μ
轨道包围的面积为 S=πr
2
l
,
s
.
设电子以半径 r和速率 v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
,
对基态氢原子,
电子运动周期为 T=2πr/v,
v
L
I
m
e
r=5.29× 10
-11
m,
环电流为 I=e/T=ev/2πr,
轨道磁矩为 μ
l
=IS=evr/2.
r
μ
l
v=2.19× 10
6
m/s,
μ
l
=9.28× 10
-24
A·m
2
.
由于轨道角动量为 L=rmv,
所以轨道磁矩与角动量的关系为 μ
l
=eL/2m,
由于电子带负电,
写成矢量式就是 2
.
l
e
m
=?μ L
(15.2a)
1.2.2电子的自旋磁矩与自旋角动量有什么关系?
实验证明,电子的自旋磁矩与氢原子的基态的磁矩差不多 μ
s
=9.28× 10
-24
A·m
2
.
S
s
e
m
=?μ S
(15.1b)
电子自旋磁距 μ
s
与自旋角动量 S的关系为原子核也有自旋,但是因为核的质量远大于电子质量,所以核自旋磁矩很小,可忽略不计,
μ
S
-
1.2.3 什么是分子磁矩和分子电流?
整个分子可看作一个整体 分子内各电子的轨道磁该磁矩可看做由某个环形电
+
体,
矩与自旋磁矩的矢量和称为分子磁矩 用 p 表示流产生的,称为分子电流
-
-
,用
m
.,
p
m
在无外磁场时,分子所具有的磁矩称为固有磁距,
研究表明 顺磁质分子存在固有磁矩 抗磁质
I
:,
分子的固有磁矩为零,铁磁质的情况比较复杂,
1.3.1 顺磁质是怎么磁化的?什么是磁化电流?
当无外磁场时 由于热运动 顺磁质,,
中各分子磁矩的取向是混乱的,在顺磁质中任一个小体积,内部磁矩的矢量和加上外磁场后,介质中各分子磁矩在为零,即 Σp
m
=0,磁介质对外不显磁性,
一定程度上沿外场方向排列,Σp
m
≠0,介质在宏观上显出磁性,
B
B'
设圆柱形磁介质沿轴线方向均匀磁化,各分子电流的磁矩方向都沿着圆柱体的轴线方向在底面任一点附近,
分子电流方向相反,
从而相互抵消
I
m
.
.
但在侧面上,分子电流都沿侧面圆周同绕行方向 其宏观效果相当于环形的两者截注意 磁化电流是磁介质磁化后 未被抵消的分子电流在宏观表一,
表面电流,称为磁化电流 (束缚电流 ):I
m
.
然不同,
:,
现 ;而传导电流则是导体中自由电荷在电场作用下的定向运动,
在抗磁质中,每个原
1.3.2 抗磁质的来源是什么?
根据楞次定 律,感应电流加上外磁场 B 后,
子或分子中所有电子的磁矩和自旋磁矩的矢量和等于零律所产生的磁场总是反抗外磁场的变化,因而与外磁场的方向相反
z
后由于电磁感应效应,在分子内部会
.
.
这就是抗磁性的来源产生感应电流,
与分子内部的感应电流对应的磁矩称为附加磁矩 Δ
B
.
设外磁场 B
z
的方向与某电子轨道平面垂直 当外场由零增加到 B 的过程中 可以
p
m
.
e
-
v
r
Δp
直,
z
,
证明,电子绕核运动获得的附加磁矩为负号表示附加磁矩
m
2
e
22
Δp
m
与外场 B的方向相反,
由于电子轨道平面的方向在空间是任意分布的 可以证明
2
m
2
4
z
e
prB
m
Δ=?
m
2
6
z
e
er
pB
m
Δ=?
(15.3)
,:
在外磁场中,原子中一个电子获得的平均附加磁矩如上,
在 1T的强磁场中 Δp 的数值约为电子轨道磁矩的 1/10
5
在,
m
.
顺磁性物质由于比抗磁性强得多,因而表现为顺磁性,
1.4.1 什么是磁化强度矢量?
无论是顺磁质还是抗磁质,在无外场时在磁介质内任取 一 个宏个宏观小微观大的体积元,所有分子磁矩的矢量和为零,不显磁性,
加 上 外磁场时,顺磁质分子磁矩外磁场越强,分子磁外磁场时不同程度朝向外场方向,其矢量和不为零,宏观上表现磁性,
矩沿外场排列越整齐,
产生的附加磁场越强,
抗磁质分子在外磁场的作用下产生附加磁矩,分子磁矩的矢量和不为零,
外磁场越强,分子产生的附加磁矩越大,附加磁场越强,
∑p
分子磁矩的矢量和Σ p
m
反映了磁介质的磁化情况,
磁化强度矢量 M定义为介质中
m
0
lim
V
V
→
=
111什么是磁导率?
15.1 磁介质的磁化和磁化强度矢量磁介质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附加磁场 称为磁化
1.1.1
在物体与磁场的相互作用中,物体统称为磁介质,
,.
物体的磁化反过来会影响磁场,这种影响可通过实验测出来,
取 一 个管内为真空或空气的长直螺线管,通以电流 I,测出个管内为真空或空气的长直螺线管此时管内的磁感应强度 B
0
的大小,
然后保持电流 I不变,将 一 均匀磁介
B
0
均匀磁介质插入螺线管内,再测出此时管内磁介质中的磁感应强度 B的大小,
B=μ B
0
,(16.1)
实验表明,前后两次测得的磁感应强度不相同,其关系为
μ
r
称为磁介质的相对磁导率,
r
μ=μ
0
μ
r
称为磁介质的绝对磁导率,简称磁导率,
和 反映了磁介质的磁学性质 它随μ和 μ
r
,
磁介质的种类和状态的不同而不同,
根据对外磁场响应的特点以及 μ和 μ 的具体情
1.1.2 磁介质有哪些种类?
和
r
况,可将磁介质分为顺磁质,抗磁质和铁磁质,
(1)顺磁质的 μ 略大于 1 μ略大于 μ B稍大于 B
r
,
0
,
0
.
稀土金属等属于顺磁质,
(2)抗磁质的 μ
r
略小于 1,μ略小于 μ
0
,B稍小于 B
0
.
非金属等属于抗磁质,
(3)铁磁质的相对磁导率 μ
r
>>1,μ
r
在 10
2
~10
6
之间甚至更大,μ>>μ
0
,且 μ不是常量,B>>B
0
.
例如铁,镍,钴,以及它们的合金,
表 15.1 几种磁介质的相对磁导率种类 磁介质 相对磁导率铋 (293K) 1 16 6× 10
-5
抗磁质铋 -,×
汞 (293K) 1-2.9× 10
-5
铜 (293K) 1 10× 10
-5
μ
r
<1
铜 -1.0×
氢 (气体 )1398× 10
-5
氧 (液体 90K) 1+769 9× 10
-5
顺磁质氧 液体,,×
氧 (气体,293K) 1+344.9× 10
-5
铝 (293K) 1+1 65× 10
-5
μ
r
>1
铝,×
铂 (293K) 1+26× 10
-5
铁磁质 纯铁 5× 10
3
(最大值 )铁磁质
μ
r
>>1
纯铁 × 最大值硅钢 7× 10
2
(最大值 )
坡莫合金 1× 10
5
(最大值 )坡莫合金 × 最大值物质由分子和原子构成 原子中的电子有绕原子核的轨道运动
1.2.1电子的轨道磁矩与轨道角动量有什么关系?
,
和自身的自旋运动,两种运动都相当于一个环形电流,都具有磁矩,
前者称为电子轨道磁矩 μ 后者称为电子自旋磁矩 μ
轨道包围的面积为 S=πr
2
l
,
s
.
设电子以半径 r和速率 v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
,
对基态氢原子,
电子运动周期为 T=2πr/v,
v
L
I
m
e
r=5.29× 10
-11
m,
环电流为 I=e/T=ev/2πr,
轨道磁矩为 μ
l
=IS=evr/2.
r
μ
l
v=2.19× 10
6
m/s,
μ
l
=9.28× 10
-24
A·m
2
.
由于轨道角动量为 L=rmv,
所以轨道磁矩与角动量的关系为 μ
l
=eL/2m,
由于电子带负电,
写成矢量式就是 2
.
l
e
m
=?μ L
(15.2a)
1.2.2电子的自旋磁矩与自旋角动量有什么关系?
实验证明,电子的自旋磁矩与氢原子的基态的磁矩差不多 μ
s
=9.28× 10
-24
A·m
2
.
S
s
e
m
=?μ S
(15.1b)
电子自旋磁距 μ
s
与自旋角动量 S的关系为原子核也有自旋,但是因为核的质量远大于电子质量,所以核自旋磁矩很小,可忽略不计,
μ
S
-
1.2.3 什么是分子磁矩和分子电流?
整个分子可看作一个整体 分子内各电子的轨道磁该磁矩可看做由某个环形电
+
体,
矩与自旋磁矩的矢量和称为分子磁矩 用 p 表示流产生的,称为分子电流
-
-
,用
m
.,
p
m
在无外磁场时,分子所具有的磁矩称为固有磁距,
研究表明 顺磁质分子存在固有磁矩 抗磁质
I
:,
分子的固有磁矩为零,铁磁质的情况比较复杂,
1.3.1 顺磁质是怎么磁化的?什么是磁化电流?
当无外磁场时 由于热运动 顺磁质,,
中各分子磁矩的取向是混乱的,在顺磁质中任一个小体积,内部磁矩的矢量和加上外磁场后,介质中各分子磁矩在为零,即 Σp
m
=0,磁介质对外不显磁性,
一定程度上沿外场方向排列,Σp
m
≠0,介质在宏观上显出磁性,
B
B'
设圆柱形磁介质沿轴线方向均匀磁化,各分子电流的磁矩方向都沿着圆柱体的轴线方向在底面任一点附近,
分子电流方向相反,
从而相互抵消
I
m
.
.
但在侧面上,分子电流都沿侧面圆周同绕行方向 其宏观效果相当于环形的两者截注意 磁化电流是磁介质磁化后 未被抵消的分子电流在宏观表一,
表面电流,称为磁化电流 (束缚电流 ):I
m
.
然不同,
:,
现 ;而传导电流则是导体中自由电荷在电场作用下的定向运动,
在抗磁质中,每个原
1.3.2 抗磁质的来源是什么?
根据楞次定 律,感应电流加上外磁场 B 后,
子或分子中所有电子的磁矩和自旋磁矩的矢量和等于零律所产生的磁场总是反抗外磁场的变化,因而与外磁场的方向相反
z
后由于电磁感应效应,在分子内部会
.
.
这就是抗磁性的来源产生感应电流,
与分子内部的感应电流对应的磁矩称为附加磁矩 Δ
B
.
设外磁场 B
z
的方向与某电子轨道平面垂直 当外场由零增加到 B 的过程中 可以
p
m
.
e
-
v
r
Δp
直,
z
,
证明,电子绕核运动获得的附加磁矩为负号表示附加磁矩
m
2
e
22
Δp
m
与外场 B的方向相反,
由于电子轨道平面的方向在空间是任意分布的 可以证明
2
m
2
4
z
e
prB
m
Δ=?
m
2
6
z
e
er
pB
m
Δ=?
(15.3)
,:
在外磁场中,原子中一个电子获得的平均附加磁矩如上,
在 1T的强磁场中 Δp 的数值约为电子轨道磁矩的 1/10
5
在,
m
.
顺磁性物质由于比抗磁性强得多,因而表现为顺磁性,
1.4.1 什么是磁化强度矢量?
无论是顺磁质还是抗磁质,在无外场时在磁介质内任取 一 个宏个宏观小微观大的体积元,所有分子磁矩的矢量和为零,不显磁性,
加 上 外磁场时,顺磁质分子磁矩外磁场越强,分子磁外磁场时不同程度朝向外场方向,其矢量和不为零,宏观上表现磁性,
矩沿外场排列越整齐,
产生的附加磁场越强,
抗磁质分子在外磁场的作用下产生附加磁矩,分子磁矩的矢量和不为零,
外磁场越强,分子产生的附加磁矩越大,附加磁场越强,
∑p
分子磁矩的矢量和Σ p
m
反映了磁介质的磁化情况,
磁化强度矢量 M定义为介质中
m
0
lim
V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