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主讲教师:江少华本课程教学的几点说明:
1,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
2,教材的使用,处理及课时安排
3,学好本课程的几点要求
4,本课程考试的有关说明
§ 1 总论
●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 章阐述财务会计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在理解财务会计涵义和目的的基础上,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掌握财务会计要素,为以后各章打下基础。
●讲授内容:
◆ 财务会计的涵义、特点及目的
◆ 财务会计要素
◆ 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
◆ 财务会计的一般原则
§ 1.1 财务会计的涵义及目的
◆ 财务会计的涵义,特点
◆ 财务会计的目的
§ 1.1.1财务会计的涵义、特点
★ 会计是 经济管理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计量 为基本形式,运用专门的方法,
对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 核算和监督 的一种管理活动。
财务 会计( 外部 会计)
企业会计 — 现代企业会计管理 会计 ( 内部 会计 )
会计 政府和机关会计公共会计
★ 财务会计的涵义是指在 企业会计原则和会计制度 的指导与规范下,运用传统的 会计程序和方法 对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
综合地反映,以便定期地向企业 外部 投资人、
债权人和政府部门等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个 账务信息系统 。
★ 主要特点
1,财务会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 外部有利益关系的人和单位 。
2,账务会计必须 受企业准则的指导和规范 。
3,账务会计所反映的内容侧重于 已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 。
4,财务会计 核算程序和方法比较固定 。
§ 1.1.2 财务会计的目的
★ 财务会计的目的 就是会计如何来 满足 会计信息使用者 的需要 —— 为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
企业 内部 信息使用者 — 企业经营管理当局
★ 会计信息使用者 投资者债权人企业 外部 信息使用者 潜在的投资人和债权人政府部门 (税务、工商、金融)
其他(如客户)
★ 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具体包括三方面,
( 1) 符合 国家 宏观经济管理要求 。
( 2) 满足 有关各方 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
( 3) 满足 企业内部 加强管理的需要 。
§ 1.2 财务会计要素资产
◆反映 财务状况 的会计要素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反映 经营成果 的会计要素 费用利润
§ 1.2.1 资产
★ 资产的确认
☆含义,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 特征:
( 1) 资产是由于 过去 交易或事项 所产生的 。
( 2) 资产是企业 拥有或控制 的 。
( 3) 资产能给企业带来 未来的经济利益 。
★ 资产的分类资产按 流动性 分 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
§ 1.2.2 负债
★ 负债的确认
☆含义,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 特征,
( 1) 负债是 过去 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 现时义务 。
( 2)清偿负债会导致企业 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 。
★负债的分类负债按其 流动性 分为 流动负债 和 长期负债 。
§ 1.2.3 所有者权益
★ 含义 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基本特征,是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剩余利益 。
★所有者权益 包括实收资本 (或者股本 )、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 1.2.4 收入
★ 含义 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 日常活动 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注意,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
★ 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广义收入,是把所有经营所得和非经营业务所得都作为收入,包括营业收入,投资收入,
营业外收入等 。
☆狭义收入,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按 经营业务的主次分 为主营业务收入 和 其他业务收入 。
★收入的确认 (具体标准后述)
§ 1.2.5 费用
★ 含义,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 所发生的 经济利益的流出 。
★ 费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广义费用 包括各种耗费和损失 。
☆ 狭义费用 只包括为获取营业收入而发生的耗费 。
☆ 费用为 计入生产成本费用期间费用
★ 费用的确认
§ 1.2.6 利润
★ 含义,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财务成果 。 也就是收入与费用配比,
相抵后的差额 。
营业利润
★ 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 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收入-费用 )
§ 1.3 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也 称会计假设,
是从理论探讨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应具备的前提条件 。 基本内容 包括:
◆ 会计主体
◆ 持续经营
◆ 会计分期
◆ 货币计量
§ 1.3.1 会计主体
★ 含义 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
★ 会计主体为会计核算规定了 空间范围 。
有了这一前提,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经济业务事项的范围,才能把握会计处理的立场,才能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企业职工,其他企业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 。 例:
★ 注意,会计主体 不同于法律主体 。 一般来说,
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
§ 1.3.2持续经营
★ 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将延续下去 。 会计主体不会清算倒闭 。
★ 持续经营为会计核算 时间范围 作出了规定 。
有了这一前提,才能建立起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原则,企业在会计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上所采用的会计方法才能保持稳定,会计核算才能正常进行 。
例:按历史成本计价、计提折旧、按规定条件偿还债务等等,主要依据是?持续经营 假设
§ 1.3.3 会计分期
★ 是指将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间,对其进行的期间划分。
★ 会计分期为会计核算 时间范围 作出了规定。
由于会计分期,产生了当前与其它期的差别,
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出现应收、应付、递延、预提这样的会计处理方法。
★ 会计期间 分为 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
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 。
§ 1.3.4 货币计量
★ 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
★ 采用货币作为 计量 单位,是以货币币值不变 为前提的。
★ 采用 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 。
§ 1.4 财务会计的一般原则财务会计的一般原则 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则,
是会计核算基本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我国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 13项,这些会计核算原则可分为:
◆ 衡量会计 信息 质量 原则
◆ 会计 要素 确认与计量原则
◆ 会计修订惯例原则
§ 1.4.1 衡量会计 信息质量原则 (六大原则 )
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
§ 1.4.1.1 客观性原则(真实性原则)
是指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该原则包括,真实性,,,可靠性,和
,可验性,三个方面的要求 。
客观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信息质量的 基本要求 。
§ 1.4.1.2 相关性原则
★ 相关性,又称“有用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这里的 相关是指与决策相关 。
★ 相关性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要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投资者、债权人等)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 1.4.1.3 一贯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 )
★ 是 指企业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在不同会计期间要具有连贯性。
一贯性原则?纵向比较,要求 同一 企业前后各期会计政策要保持一致,不准随意改变。
★注意,企业在符合 一定的条件 下,改变现行的会计处理方法不一定违背一贯性原则。
( 1)有关法规发生变化要求企业变更会计政策;( 2)变更之后能够更恰当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BD
练习,下列项目中,违背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要求的有( )。
A.鉴于,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布实施,
对资产计提各项减值准备;
B.鉴于利润指标完成不了,改变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以便提高利润;
C.鉴于专有技术已经陈旧,将其账面价值一次性核销;
D.鉴于某被投资企业将发生重大亏损,
将投资由权益法核算,改为成本法核算。
§ 1.4.1.4 可比性原则
★ 是指会计核算必须 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
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核算资料。
可比性原则?横向比较,强调 不同企业 之间的会计信息要 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
★ 注意,一贯性和可比性的不同。
一贯性 是从 纵向 角度出发,要求同一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 前后各期保持一致 。
可比性 是从 横向 的角度,要求各企业的会计核算按照国家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 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
§ 1.4.1.5 及时性原则
★ 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以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 。
及时性原则包括 及时收集,及时加工 和 及时传递 等三方面 。 不得提前或延后 。
★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月报于月份终了后
6天内 对外报出,季度报于季度终了后 15天内报出,半年度报于年度中期结束后 60天内 报出,年度报于年度终了后 4个月内 报出 。
§ 1.4.1.6 明晰性原则明晰性,又称,可理解性,,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必须清晰、简明、便于理解和使用。
该原则要求会计提供的信息简明、易懂,具有较强的可理解性,以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使用。
§ 1.4.2 会计要素确认与 计量原则权责发生制 原则配比 原则历史成本 原则划分 收益性支出 与 资本性支出 原则
§ 1.4.2,1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所谓权责发生制 是 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 实际发生 作为确认计量的标准。
凡是 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费用,
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会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处理;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例如,企业设置,待摊费用,账户和,预提费用,
账户的依据是?权责发生制原则注意,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
§ 1.4.2.2 配比原则是指营业收入与其相关的 成本,费用 应当相互配比 。
配比包括,对象配比期间配比该原则要求在会计核算中,一个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成本,费用,应当在同一会计期间内确认,计量,以便正确确定各个会计期间损益 。
§ 1.4.2.3 历史成本原则( 实际成本原则 )
★ 是指企业的各项资产应当按其 取得或购建时发生的实际成本 进行核算 。
★ 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是因为历史成本具有客观性、可验性和易取得的优点。
★ 该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财产在 取得时按照实际成本计量 。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
按照制度规定 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企业一律 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
§ 1.4.2.4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 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严格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以正确计算企业当期损益 。
★ 凡支出的效益 仅及于 本年度 (或一个营业周期 )的,应当作为 收益性支出 。
例: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
★ 凡支出的效益 及于 几个会计年度 (或几个营业周期 )的,应当作为 资本性支出 。
例:购建固定资产等。
C练习,下列各项支出中,属于收益性支出的是( )
A.购买固定资产发生的运杂费支出
B.购买专利权支出
C.固定资产日常修理支出
D.购买工程物资支出。
★ 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 1)如果将资本性支出误作为收益性支出?低估资产和当期收益;
( 2) 如果将收益性支出误作为资本性支出?高估资产和当期收益
§ 1.4.3会计修订惯例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 1.4.3.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 经济实质 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 法律形式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例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 从法律形式看,
承租人不拥有所有权,但从经济实质看,承租人拥有对该项固定资产的控制,因此,应该将其视同自有的固定资产确认。 又如 售后回购 等等。
§ 1.4.3.2 谨慎性原则(稳健性原则)
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要作出合理的预计 。
该原则要求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 计提秘密准备。
如,计提各种财产减值准备;采用加速折旧;
反映或有负债;在物价上涨情况下采用后进先出法等。
计提秘密准备:故意高估资产减值准备;采用不适当的高估当期成本费用的会计政策;高估预计负债等等。
练习,教学辅导书 P8( 4)
§ 1.4.3.3 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区别其 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 。
对 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
准确地披露;对 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 简化处理 。
例如,1,企业将劳动资料划分为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是基于?重要性原则。
2、在利润表中对主营业务要求详细列示其收入、成本、费用,对附营业务只要求简明列示其利润。是基于?重要性原则。
● 本章小结。
● 思考题:
1,怎样理解财务会计的特点及目的?
2,怎样理解财务会计要素?
3,试说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各项内容的涵义 。
4,试说明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内容及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