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动物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S1030240
适用专业:动物科学总 学 时:40学时
一、编写说明
1、本大纲是根据动物科学、野生动物本科教学计划和经济动物教学基本要求而编写的。
2、经济动物学动物科学教学计划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主要是讲授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进行驯养驯化,饲养管理,育种,繁殖,产品加工,生物学特定等方面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3、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是: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主要获得梅花鹿、马鹿、白唇鹿、麋鹿、麝、黑熊、棕熊等动物的生物学特性,繁殖育种,饲养管理、营养、产品加工、环境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在今后生产实践、科学研究、解决生产实际打下必要的基础。
4、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根据经济动物学的生物学特点,结合家畜育种学,繁殖学,遗传学,动物营养学等课程内容,紧紧围绕本课程讲授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基本上掌握本门课程的理论生产实践知识,并能运用缩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大纲内容
第一章 绪 论
(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养鹿及其它经济动物的基本情况。
(二)教学内容饲养鹿及其它经济动物的目的意义;经济动物生产具有关键性的几个问题;饲养经济动物的发展前景。
(三)教学要求
1、了解饲养经济动物的基本情况
2、掌握经济动物种类,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
3、世界各地饲养经济动物的基本情况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经济动物概念,种类难点:经济动物的产品的药用价值教学建议:重点讲清楚经济动物饲养的基本情况,种类及药用价值。
第二章 鹿的生物学特性及地理分布
(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鹿及其它野生动物的生物学特性,从动物地理学角度对动物的区别。
(二)教学内容种类及分类学地位;地理分布;外貌特征;栖息地与生活习性;换毛与脱角;生长发育。
(三)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鹿及其它经济动物生物学特性;外貌特征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生物学特性难点:种类的外貌特征教学建议:重点讲清楚鹿及其它经济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外貌特征。
第三章 鹿的繁殖
(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以鹿科动物为代表的繁殖特性及配种方法。
(二)教学内容鹿科动物的繁殖生理特点,发情表现,影响发情因素,自然交配和人工受精。
(三)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鹿科动物的繁殖生理特点;自然交配和人工受精方法。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自然交配和人工受精方法难点:发情表现,繁殖特点教学建议;重点讲清楚繁殖生理特点,影响发情因素,自然配种和人工受精方法。
第四章 鹿的育种
(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鹿科动物的育种目标;繁殖方法;选种选配。
(二)教学内容鹿的育种方向和任务;体质类型分类及体质测量;繁殖方法;杂交实验;选种选配。
(三)教学要求掌握鹿科动物的繁殖方法,体质测量,育种目标及措施。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鹿科动物的育种目标及方向难点:选种选配教学建议:重点讲清楚鹿科动物的育种目标及方向,选种选配。
第五章 鹿的驯化与放牧
(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鹿科动物的驯养驯放对生产的实际意义,驯养驯化的步骤与方法。
(二)教学内容驯养驯化概述;驯养驯化的意义;驯养驯化的步骤与方法;鹿的放牧;目的利用;放牧技术等。
(三)教学要求掌握鹿科动物驯养驯化的步骤与方法,牧地利用,放牧技术等。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放牧技术难点:驯养驯化的理论、方法、步骤
第六章 鹿的饲养管理
(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公鹿,母鹿,仔鹿的营养需要,饲料配置,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技术及鹿科动物的一般饲养管理技术。
(二)教学内容鹿的饲养一般管理原则;饲养标准;公鹿的饲养管理;母鹿的饲养管理;仔鹿的饲养管理;育成鹿的饲养管理;环境控制
(三)教学要求掌握鹿科动物不同时期,公鹿、母鹿、仔鹿等的营养需要量及其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难点:不同时期公鹿、母鹿、仔鹿、育成鹿的营养需要。
难点;不同时期公鹿、母鹿、仔鹿、育成鹿的饲养管理技术。
教学建议:重点讲清楚鹿科动物的营养需要及管理措施及水平。
第七章 鹿的茸角及其产品加工
(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鹿茸的药理作用,不同时期的形态名称,鹿茸的组织学结构,成品茸及其它产品的加工技术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鹿茸的药理作用;鹿茸的脱落育再生;影响鹿茸生长的因子;鹿茸的组织学结构;成品茸的锯茸方法与加工;其它产品的加工。
(三)教学要求掌握鹿茸的药理作用,组织学结构;成品茸的锯茸加工方法,其它产品的加工方法。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鹿茸药理作用,组织学结构难点:成品茸的加工方法教学建议:重点讲清楚鹿茸的组织学结构,药理作用,加工方法与技术,要求及等级鉴定。
第八章 麝
(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麝的生物学特性,饲养管理,人工活体取香。
(二)教学内容麝的生物学特性;麝的饲养管理;人工活体取香。
(三)教学要求掌握麝的生物学特性,营养需要,饲养管理技术和人工活体取香技术。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生物学特性、营养需要难点:人工活体取香技术教学建议:重点讲清楚麝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活体取香技术,麝香的鉴别。
第九章 熊
(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熊的生物学特性,饲养管理,人工活体取胆技术。
(二)教学内容黑熊、棕熊的生物学特性;饲养管理及营养;人工活体取胆技术。
(三)教学要求掌握黑熊、棕熊的生物学特性,营养需要与饲养管理及人工活体取胆技术措施。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熊的生物学特性难点:人工活体取胆技术教学建议:重点讲清楚熊的生物学特性人工活体取胆技术和熊胆的加工及鉴别。
三、学时分配
序号
章节
学时
1
第一章 绪 论
2
2
第二章 鹿的生物学特性及地理分布
6
3
第三章 鹿的繁殖
4
4
第四章 鹿的育种
4
5
第五章 鹿的驯化与放牧
4
6
第六章 鹿的饲养管理
4
7
第七章 鹿的茸角及其产品加工
6
8
第八章 麝
2
9
第九章 黑熊、棕熊的饲养与产品加工技术
5
37
10
实验课 看录像片及标本
3
四、编写人员
耿忠诚
五、主要参考书
1、中国养鹿学 韩坤寻 主编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 余四九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3、北方经济动物饲养余管理经营 刘嘉宾 耿忠诚等主编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4、人工养熊 贾永全 王常文 耿忠诚等主编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适用专业:动物科学总 学 时:40学时
一、编写说明
1、本大纲是根据动物科学、野生动物本科教学计划和经济动物教学基本要求而编写的。
2、经济动物学动物科学教学计划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主要是讲授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进行驯养驯化,饲养管理,育种,繁殖,产品加工,生物学特定等方面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3、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是: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主要获得梅花鹿、马鹿、白唇鹿、麋鹿、麝、黑熊、棕熊等动物的生物学特性,繁殖育种,饲养管理、营养、产品加工、环境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在今后生产实践、科学研究、解决生产实际打下必要的基础。
4、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根据经济动物学的生物学特点,结合家畜育种学,繁殖学,遗传学,动物营养学等课程内容,紧紧围绕本课程讲授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基本上掌握本门课程的理论生产实践知识,并能运用缩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大纲内容
第一章 绪 论
(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养鹿及其它经济动物的基本情况。
(二)教学内容饲养鹿及其它经济动物的目的意义;经济动物生产具有关键性的几个问题;饲养经济动物的发展前景。
(三)教学要求
1、了解饲养经济动物的基本情况
2、掌握经济动物种类,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
3、世界各地饲养经济动物的基本情况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经济动物概念,种类难点:经济动物的产品的药用价值教学建议:重点讲清楚经济动物饲养的基本情况,种类及药用价值。
第二章 鹿的生物学特性及地理分布
(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鹿及其它野生动物的生物学特性,从动物地理学角度对动物的区别。
(二)教学内容种类及分类学地位;地理分布;外貌特征;栖息地与生活习性;换毛与脱角;生长发育。
(三)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鹿及其它经济动物生物学特性;外貌特征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生物学特性难点:种类的外貌特征教学建议:重点讲清楚鹿及其它经济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外貌特征。
第三章 鹿的繁殖
(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以鹿科动物为代表的繁殖特性及配种方法。
(二)教学内容鹿科动物的繁殖生理特点,发情表现,影响发情因素,自然交配和人工受精。
(三)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鹿科动物的繁殖生理特点;自然交配和人工受精方法。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自然交配和人工受精方法难点:发情表现,繁殖特点教学建议;重点讲清楚繁殖生理特点,影响发情因素,自然配种和人工受精方法。
第四章 鹿的育种
(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鹿科动物的育种目标;繁殖方法;选种选配。
(二)教学内容鹿的育种方向和任务;体质类型分类及体质测量;繁殖方法;杂交实验;选种选配。
(三)教学要求掌握鹿科动物的繁殖方法,体质测量,育种目标及措施。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鹿科动物的育种目标及方向难点:选种选配教学建议:重点讲清楚鹿科动物的育种目标及方向,选种选配。
第五章 鹿的驯化与放牧
(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鹿科动物的驯养驯放对生产的实际意义,驯养驯化的步骤与方法。
(二)教学内容驯养驯化概述;驯养驯化的意义;驯养驯化的步骤与方法;鹿的放牧;目的利用;放牧技术等。
(三)教学要求掌握鹿科动物驯养驯化的步骤与方法,牧地利用,放牧技术等。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放牧技术难点:驯养驯化的理论、方法、步骤
第六章 鹿的饲养管理
(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公鹿,母鹿,仔鹿的营养需要,饲料配置,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技术及鹿科动物的一般饲养管理技术。
(二)教学内容鹿的饲养一般管理原则;饲养标准;公鹿的饲养管理;母鹿的饲养管理;仔鹿的饲养管理;育成鹿的饲养管理;环境控制
(三)教学要求掌握鹿科动物不同时期,公鹿、母鹿、仔鹿等的营养需要量及其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难点:不同时期公鹿、母鹿、仔鹿、育成鹿的营养需要。
难点;不同时期公鹿、母鹿、仔鹿、育成鹿的饲养管理技术。
教学建议:重点讲清楚鹿科动物的营养需要及管理措施及水平。
第七章 鹿的茸角及其产品加工
(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鹿茸的药理作用,不同时期的形态名称,鹿茸的组织学结构,成品茸及其它产品的加工技术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鹿茸的药理作用;鹿茸的脱落育再生;影响鹿茸生长的因子;鹿茸的组织学结构;成品茸的锯茸方法与加工;其它产品的加工。
(三)教学要求掌握鹿茸的药理作用,组织学结构;成品茸的锯茸加工方法,其它产品的加工方法。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鹿茸药理作用,组织学结构难点:成品茸的加工方法教学建议:重点讲清楚鹿茸的组织学结构,药理作用,加工方法与技术,要求及等级鉴定。
第八章 麝
(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麝的生物学特性,饲养管理,人工活体取香。
(二)教学内容麝的生物学特性;麝的饲养管理;人工活体取香。
(三)教学要求掌握麝的生物学特性,营养需要,饲养管理技术和人工活体取香技术。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生物学特性、营养需要难点:人工活体取香技术教学建议:重点讲清楚麝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活体取香技术,麝香的鉴别。
第九章 熊
(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熊的生物学特性,饲养管理,人工活体取胆技术。
(二)教学内容黑熊、棕熊的生物学特性;饲养管理及营养;人工活体取胆技术。
(三)教学要求掌握黑熊、棕熊的生物学特性,营养需要与饲养管理及人工活体取胆技术措施。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熊的生物学特性难点:人工活体取胆技术教学建议:重点讲清楚熊的生物学特性人工活体取胆技术和熊胆的加工及鉴别。
三、学时分配
序号
章节
学时
1
第一章 绪 论
2
2
第二章 鹿的生物学特性及地理分布
6
3
第三章 鹿的繁殖
4
4
第四章 鹿的育种
4
5
第五章 鹿的驯化与放牧
4
6
第六章 鹿的饲养管理
4
7
第七章 鹿的茸角及其产品加工
6
8
第八章 麝
2
9
第九章 黑熊、棕熊的饲养与产品加工技术
5
37
10
实验课 看录像片及标本
3
四、编写人员
耿忠诚
五、主要参考书
1、中国养鹿学 韩坤寻 主编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 余四九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3、北方经济动物饲养余管理经营 刘嘉宾 耿忠诚等主编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4、人工养熊 贾永全 王常文 耿忠诚等主编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