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微生物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动科专业2001级总 学 时:50学时
一、编写说明
(一)课程性质
《畜牧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以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研究正常动物的微生物、自然界中与动物相关的微生物极其作用;与饲料有关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调制与微生物学检验;畜产品的加工、贮藏与微生物学检验;畜禽的病原微生物,极其所至传染病的免疫预防、诊断和治疗等。畜牧微生物学是一门专业性强,研究内容广泛的学科。
(二)目的和任务
《畜牧微生物学》是高等院校动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学习此课程之前,学生应该掌握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等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生理、代谢、生长方式和生长规律、遗传和变异、传染和免疫、分类和鉴定以及微生物生态学等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和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学、食品卫生、环境保护和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中的重要应用;了解和掌握微生物菌种分离和培养、染色和观察、菌种选育、菌种保藏、等基本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原理和方法。利用有益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调制饲料以及控制有害微生物对畜产品造成大量的损失。
本课程的学习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形态、构造、生理、分布、分类、变异、致病性及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治疗和防疫措施的系统学习及饲料微生物,乳品微生物、肉、蛋的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和作用,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本,形成系统性知识结构,从而提高学生学好有关课程,将理论运用实践的能力。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除研究传染病的病原体,诊断方法外,还综合应用了普通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工业微生物学(包括食品微生物学和乳品微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知识,研究在饲料作物栽培,饲料加工调制,畜产品加工检验、贮藏等方面有关的微生物学问题,为畜牧业的发展开辟了微生物饲料来源,同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临床诊断学、兽医药理学、病理学及兽医生物制品学等)密切相关,主要为学生参加工作,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应用奠定基础。
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手段及教学过程的建议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因此,在教学上要激活知识,引起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改变过去“填鸭式”教学,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并结合病理图片、幻灯片及多媒体等方式教学使教学效果生动而直观。总之在教学中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实践性教学内容和实践技能训练的要求
课程应设置实验课,主要内容是根据课程的要求使学生掌握一些实验技能。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畜牧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二、大纲内容绪 言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微生物的概念。
2,熟悉微生物的种类,微生物的分布,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畜牧微生物学学科任务。3,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史本学科的学习方法与其它学科相互关系,学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
1.微生物的概念、种类、特点及微生物的作用。
2.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3.畜牧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三)教学要求 掌握微生物、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的特点;畜牧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微生物、微生物的特点。
第一章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细菌特殊结构的种类,荚膜、芽胞、鞭毛、菌毛的特性及功能。
2,掌握细菌生长的必要条件,专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不能生长的原因。 细菌个体生长的二分裂繁殖方式,细菌群体生长的四个时期及意义。
3.培养细菌的方法和条件,培养基的种类和作用,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细菌培养的用途。
4.了解细菌的分类和命名。
(二)教学内容
1.不同种类的细菌大小、形态不同,细菌的大小、形态受培养条件影响。
2.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菌毛和芽孢。
3.体外细菌培养时的营养物质和条件极其影响因素。
4.细菌个体生长繁殖特点有二分裂繁殖、代时间短,繁殖速度快等。细菌群体生长繁殖的四个期和意义。细菌生长的对数期,细菌的形态、染色性和生理活性典型。一般细菌的对数期在培养后的8~18h。外毒素和抗生素等代谢产物则在细菌生长的稳定期产生。
5.细菌在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的生长情况。
包括浑浊生长、沉淀生长和表面生长;固体培养基中的菌落特点。
6.细菌的拉丁命名和中文命名。
7.其他原核微生物,简单介绍放线菌、放线菌的特征、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长特性。
(三)教学要求
1.掌握细菌及其他原核微生物的概念、细菌的生理、分类、命名及分类系统
2.了解其他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长特性。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难点:细菌细胞壁的特殊结构。
重点:细菌生理。
教学建议:结合实物和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真菌在生物学上的地位,真菌为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典型的细胞核和完整的细胞器。
单细胞(酵母菌和类酵母菌)及多细胞(霉菌)真菌的形态结构。两种菌落(酵母型菌落和丝状菌落)的特点。
2.多细胞真菌的菌丝、孢子,可用于鉴别。真菌的培养条件,常用培养基。
3.了解几种常见的酵母菌和霉菌。
(二)教学内容
1.真菌概念: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典型的细胞核和完整的细胞器。
2.形态结构:单细胞(酵母菌和类酵母菌)及多细胞(霉菌)真菌的形态结构。两种菌落(酵母型菌落和丝状菌落)的特点。多细胞真菌的菌丝、孢子,可用于鉴别。
3.真菌的培养条件,常用培养基。
4.介绍几种常见酵母菌和霉菌的特征及其用途。
(三)教学要求
1,掌握真核微生物的概念、主要繁殖方式以及培养特征和几种常见霉菌的特征及其用途。
2.了解真核微生物的结构。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介绍几种常见霉菌的特征及其用途。
难点:主要繁殖方式以及培养特征。
教学建议:结合实物和多媒体教学。
第三章 非细胞微生物—病毒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病毒概念:专性细胞内寄生微生物,大小在20~200nm之间,仅含有RNA或DNA,完整的病毒颗粒包括一个衣壳,经常在外面包有糖蛋白—脂类的膜,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
2.掌握病毒体结构(核心、衣壳、包膜及包膜上结构)。
3.熟悉病毒培养、病毒增殖周期,掌握病毒增殖周期的生物合成期(包括DNA病毒、RNA病毒、逆转录病毒)
4.熟悉病毒的异常增殖(缺陷干扰颗粒,顿挫感染)。
5.了解病毒分类:分类特点。类病毒概念。
(二) 教学内容:
1.病毒体大小、形态和结构(核心、衣壳、、包膜及包膜上结构)。
测量病毒体大小单位为nm,完整的病毒体是细胞外的结构形式。
病毒的形态依据壳粒排列方式的不同有螺旋对称型、20面体对称型和复合对称型。
2.核酸或是DNA或是RNA,单链或双链、线状或片段。病毒蛋白质有结构蛋白、非结构蛋白,病毒蛋白质作用、功能。
3.病毒的培养与增殖病毒培养特点、病毒增殖周期。DNA 病毒、RNA病毒、逆转录病毒在增殖周期的生物合成期特点。病毒的异常增殖(缺陷干扰颗粒,顿挫感染)。
4,病毒分类原则。类病毒概念。
(三)教学要求
1.掌握病毒的概念、特点、繁殖过程。
2.了解病毒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病毒的概念、特点。
难点:病毒的繁殖过程。
教学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作用
(一)教学目的
1.解微生物在土壤、水、空气中的分布与意义。
2.掌握水的污染指标及微生物学检测法。正常菌群及其意义。
3.了解碳素的循环转化、氮素的循环转化、硫磷素的循环转化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 教学内容
1.微生物在土壤、水、空气中的分布。空气消毒法。
2.大肠杆菌在水质污染中的意义。水的微生物学检测法。正常菌群与畜体健康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土壤、水体、空气、工农业产品、正常人体及动物体上以及极端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水质的细菌学检验,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水中大肠菌群数的检测。
3.碳素循环、碳素循环的过程、微生物与含碳有机物的分解、水生环境中的碳素循环、氮素循环、氮素同化、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固氮作用,固氮微生物的类型、固氮机理、硫素循环、硫素同化、硫素矿化、硫素的氧化作用、磷素转化。
(三)教学要求
1.掌握水质的细菌学检验,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水中大肠菌群数的检测。
2.掌握碳素循环、氮素循环、硫素循环。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水质的细菌学检验,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水中大肠菌群数的检测。
难点:1.水质的细菌学检验,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
2,掌握碳素循环、氮素循环、硫素循环第五章 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消毒、灭菌、防腐和无菌的概念及在兽医实践中的意义。
2,了解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作用原理、使用对象和影响因素。
3,熟悉热力灭菌、紫外线杀菌、滤过除菌各自的应用范围及注意点。
(二) 教学内容
1.消毒、灭菌、防腐、无菌和无菌操作的概念。了解其他物理灭菌法。
2..热力灭菌的种类、方法、优缺点和应用范围。消毒剂种类、作用机制、应用范围和影响因素。
(三)教学要求
1.掌握常用消毒灭菌方法的主要用途。
2.了解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难点:常用消毒灭菌方法的主要用途。
第六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教学目的
1.了解细菌的变异现象及意义、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
2.掌握细菌变异的机制。
(二) 教学内容
1.细菌变异的现象:形态、结构与抗原性、生理、菌落的变异。
2.细菌的遗传机制:基因的传递与性状遗传。细菌遗传的物质。
3.细菌的变异机制:基因突变、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4.微生物遗传变异知识的应用。
(三)教学要求
1.掌握遗传变异的概念、细菌基因重组的主要方式。
2.了解突变的类型;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的发生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
重点:细菌基因重组的主要方式。
难点:细菌基因重组的主要方式。
教学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
第七章 动物免疫学基础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抗原、抗原性、免疫原性、反应原性、抗原决定簇的概念。
2,掌握抗体的概念及抗体在体内存在部位。抗体的结构和性质。
3,掌握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概念与功能。
4,掌握变态反应的概念与分型。
5,掌握各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
6,掌握血清学反应概念、反应原理及种类。
7,掌握免疫学诊断的反应原理及抗原、抗体标本的采集。
8.掌握免疫学在预防、治疗上的应用。
(二) 教学内容
1.中枢免疫器官和周围免疫器官的功能。免疫细胞。
2.抗体的生物学特性、分类。
3.五种抗体的特点。
4.抗原的构成条件,决定簇,分类,重要的天然抗原,佐剂。
5.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应答过程。
6.变态反应的概念与分型。
7.各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
8.血清学反应概念、反应原理及种类。常用血清学反应的操作方法和原则。
(三)教学要求
1.掌握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2.掌握抗原的概念、免疫应答的3个阶段、抗体的概念与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3.了解免疫学知识的应用 免疫防治、血清学反应及其应用。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
重点,免疫应答的3个阶段、。
难点:抗体的概念与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教学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
第八章 饲料微生物
(一)教学目的
1.掌握饲料微生物的种类和作用。
2.青贮饲料的微生物。
3.单细胞蛋白饲料。
4.饲料添加剂的微生物。
5.微生物与饲料中毒。
(二)教学内容:
1.饲料微生物。
2.青贮饲料的微生物。
3.单细胞蛋白饲料。
4.饲料添加剂的微生物。
5.微生物与饲料中毒。
(三)教学要求
1.掌握饲料微生物。
2.掌握青贮饲料的微生物。
3.了解单细胞蛋白饲料。
4.熟悉饲料添加剂的微生物。
5.了解微生物与饲料中毒。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青贮料中的微生物,青贮原理,青贮发酵过程。
难点:单细胞蛋白饲料概述,饲料酵母,石油蛋白。
第九章 乳与乳制品的微生物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鲜乳的微生物。
2.掌握乳制品的微生物。
(二)教学内容:
1.鲜乳中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及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鲜乳贮存过程中微生物学的变化。
2.保证鲜乳安全和提高鲜乳品质的的微生物学措施,及乳中的微生物。
3.乳制品的微生物。
(三)教学要求
1.掌握鲜乳中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及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鲜乳贮存过程中微生物学的变化。
2.了解乳制品的微生物。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
重点:鲜乳贮存过程中微生物学的变化。
难点:鲜乳贮存过程中微生物学的变化。
第十章 肉与肉制品的微生物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肉品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及其来源。
2.掌握加工肉制品中的微生物。
(二)教学内容
1.肉品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及其来源。
2.加工肉制品中的微生物。
(三)教学要求
1.了解肉品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及其来源。
2.掌握加工肉制品中的微生物。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肉类加工保藏及其对微生物的影响。
难点:肉类加工保藏及其对微生物的影响。
第十一章 蛋和蛋制品的微生物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蛋内的微生物的种类及其来源。
2.掌握微生物引起鲜蛋败坏的作用。
3.掌握鲜蛋贮藏的原则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
1.蛋内的微生物的种类及其来源。
2.微生物引起鲜蛋败坏的作用。
3.鲜蛋贮藏的原则和方法。
(三)教学要求
1.掌握蛋内的微生物的种类及其来源。
2.掌握微生物引起鲜蛋败坏的作用。
3.掌握鲜蛋贮藏的原则和方法。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微生物引起鲜蛋败坏的作用难点:蛋在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
第十二章 皮毛微生物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皮毛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及其来源。
2.了解新鲜生皮、被毛的变质。
3.了解皮毛的微生物学检验。
(二)教学内容
1.皮毛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及其来源。
2.新鲜生皮、被毛的变质。
3.皮毛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及其来源。
4.新鲜生皮、被毛的变质。
5.皮毛的微生物学检验。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皮毛的微生物学检验。
难点:新鲜生皮、被毛的变质。
第十三章 畜禽常见的病原微生物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病原菌、致病性、毒力、条件致病菌、外毒素、内毒素的概念。
2.掌握构成病原菌毒力的因素。病原菌引起传染的必要条件、传染的类型与结局。
3.了解细菌学检查在兽医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4.掌握病原菌的检验程序。
5.了解细菌感染的来源、传播方式与病原菌的排途径及环境因素对感染的影响
6.掌握常见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
7.掌握常见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原则和方法。
8.掌握常见病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原则。
(二) 教学内容
1.病原菌、致病性、毒力、条件致病菌、外毒素、内毒素的概念。
2.构成细菌的毒力的因素:侵袭力和毒素。病原菌引起传染的必要条件、传染的类型与结局。
3.条件致病菌的概念。侵袭力的概念及物质基础。细菌毒素的种类、产生菌、化学本质、分子结构、作用特点。病毒的致病过程,传染的发生。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存在与排出。病原微生物学诊断。
4.细菌学诊断: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病原菌的检验程序。
5.常见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
6.病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原则。
7.病原菌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三)教学要求
1.病原菌、致病性、毒力、条件致病菌、外毒素、内毒素的概念。
2.构成细菌的毒力的因素:侵袭力和毒素。病原菌引起传染的必要条件、传染的类型与结局。
3.条件致病菌的概念。侵袭力的概念及物质基础。细菌毒素的种类、产生菌、化学本质、分子结构、作用特点。病毒的致病过程,传染的发生。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存在与排出。病原微生物学诊断。
4.细菌学诊断: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病原菌的检验程序。
5.常见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
6.病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原则。
7.病原菌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
重点:1.病原菌、致病性、毒力、条件致病菌、外毒素、内毒素的概念。
2.细菌毒素的种类,病原微生物学诊断。
难点:病原微生物学诊断。
教学建议:结合真实病例和采用多媒体教学。
三、学时分配顺序
教学内容
总学时
讲 课
实 验
1
绪言
1
1
2
第一章 原核细胞微生物
8
4
4
3
第二章 真核细胞微生物
3
3
4
第三章 非细胞型的微生物—病毒
4
4
5
第四章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作用
2
2
6
第五章 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的影响
1
1
7
第六章 微生物的变异与变异
1
1
8
第七章 动物免疫学基础
13
11
2
9
第八章 饲料微生物
2
2
10
第九章 乳与乳制品的微生物
3
1
2
11
第十章 肉与肉制品的微生物
1
1
12
第十一章 蛋和蛋制品的微生物
1
1
13
第十二章 皮毛微生物
14
第十三章 畜禽常见的病原微生物
10
8
2
50
40
10
学 时 分 配 表四、主要参考书目
1.周德庆主编.,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黄秀梨主编.,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史家樑、徐亚同、张圣章编著,《环境微生物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1993;
4.周群英,高廷耀编著,《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0;
5.马文漪,杨柳燕编著,《环境微生物工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王建龙、文湘华编著,《现代环境生物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7.贺延龄、陈爱侠编著,《环境微生物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8.戴华生、邱文芳编著,《环境微生物学》,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
9.翁稣颖等编著,《环境微生物学》,科学出版社,北京,1985;
10.J,Nicklin,K,Graeme-Cook,T,Paget & R,Killington,Instant Notes in Microbiolog(影印版),科学出版社、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Limited,1999;
11.王占生、刘文君编著,《微污染水源饮用水处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2.周德庆著,《微生物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13.李季伦,微生物生理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3
14.盛祖嘉,微生物遗传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
15.沈萍主编,《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0
适用专业:动科专业2001级总 学 时:50学时
一、编写说明
(一)课程性质
《畜牧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以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研究正常动物的微生物、自然界中与动物相关的微生物极其作用;与饲料有关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调制与微生物学检验;畜产品的加工、贮藏与微生物学检验;畜禽的病原微生物,极其所至传染病的免疫预防、诊断和治疗等。畜牧微生物学是一门专业性强,研究内容广泛的学科。
(二)目的和任务
《畜牧微生物学》是高等院校动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学习此课程之前,学生应该掌握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等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生理、代谢、生长方式和生长规律、遗传和变异、传染和免疫、分类和鉴定以及微生物生态学等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和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学、食品卫生、环境保护和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中的重要应用;了解和掌握微生物菌种分离和培养、染色和观察、菌种选育、菌种保藏、等基本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原理和方法。利用有益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调制饲料以及控制有害微生物对畜产品造成大量的损失。
本课程的学习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形态、构造、生理、分布、分类、变异、致病性及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治疗和防疫措施的系统学习及饲料微生物,乳品微生物、肉、蛋的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和作用,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本,形成系统性知识结构,从而提高学生学好有关课程,将理论运用实践的能力。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除研究传染病的病原体,诊断方法外,还综合应用了普通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工业微生物学(包括食品微生物学和乳品微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知识,研究在饲料作物栽培,饲料加工调制,畜产品加工检验、贮藏等方面有关的微生物学问题,为畜牧业的发展开辟了微生物饲料来源,同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临床诊断学、兽医药理学、病理学及兽医生物制品学等)密切相关,主要为学生参加工作,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应用奠定基础。
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手段及教学过程的建议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因此,在教学上要激活知识,引起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改变过去“填鸭式”教学,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并结合病理图片、幻灯片及多媒体等方式教学使教学效果生动而直观。总之在教学中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实践性教学内容和实践技能训练的要求
课程应设置实验课,主要内容是根据课程的要求使学生掌握一些实验技能。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畜牧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二、大纲内容绪 言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微生物的概念。
2,熟悉微生物的种类,微生物的分布,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畜牧微生物学学科任务。3,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史本学科的学习方法与其它学科相互关系,学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
1.微生物的概念、种类、特点及微生物的作用。
2.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3.畜牧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三)教学要求 掌握微生物、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的特点;畜牧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微生物、微生物的特点。
第一章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细菌特殊结构的种类,荚膜、芽胞、鞭毛、菌毛的特性及功能。
2,掌握细菌生长的必要条件,专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不能生长的原因。 细菌个体生长的二分裂繁殖方式,细菌群体生长的四个时期及意义。
3.培养细菌的方法和条件,培养基的种类和作用,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细菌培养的用途。
4.了解细菌的分类和命名。
(二)教学内容
1.不同种类的细菌大小、形态不同,细菌的大小、形态受培养条件影响。
2.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菌毛和芽孢。
3.体外细菌培养时的营养物质和条件极其影响因素。
4.细菌个体生长繁殖特点有二分裂繁殖、代时间短,繁殖速度快等。细菌群体生长繁殖的四个期和意义。细菌生长的对数期,细菌的形态、染色性和生理活性典型。一般细菌的对数期在培养后的8~18h。外毒素和抗生素等代谢产物则在细菌生长的稳定期产生。
5.细菌在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的生长情况。
包括浑浊生长、沉淀生长和表面生长;固体培养基中的菌落特点。
6.细菌的拉丁命名和中文命名。
7.其他原核微生物,简单介绍放线菌、放线菌的特征、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长特性。
(三)教学要求
1.掌握细菌及其他原核微生物的概念、细菌的生理、分类、命名及分类系统
2.了解其他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长特性。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难点:细菌细胞壁的特殊结构。
重点:细菌生理。
教学建议:结合实物和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真菌在生物学上的地位,真菌为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典型的细胞核和完整的细胞器。
单细胞(酵母菌和类酵母菌)及多细胞(霉菌)真菌的形态结构。两种菌落(酵母型菌落和丝状菌落)的特点。
2.多细胞真菌的菌丝、孢子,可用于鉴别。真菌的培养条件,常用培养基。
3.了解几种常见的酵母菌和霉菌。
(二)教学内容
1.真菌概念: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典型的细胞核和完整的细胞器。
2.形态结构:单细胞(酵母菌和类酵母菌)及多细胞(霉菌)真菌的形态结构。两种菌落(酵母型菌落和丝状菌落)的特点。多细胞真菌的菌丝、孢子,可用于鉴别。
3.真菌的培养条件,常用培养基。
4.介绍几种常见酵母菌和霉菌的特征及其用途。
(三)教学要求
1,掌握真核微生物的概念、主要繁殖方式以及培养特征和几种常见霉菌的特征及其用途。
2.了解真核微生物的结构。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介绍几种常见霉菌的特征及其用途。
难点:主要繁殖方式以及培养特征。
教学建议:结合实物和多媒体教学。
第三章 非细胞微生物—病毒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病毒概念:专性细胞内寄生微生物,大小在20~200nm之间,仅含有RNA或DNA,完整的病毒颗粒包括一个衣壳,经常在外面包有糖蛋白—脂类的膜,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
2.掌握病毒体结构(核心、衣壳、包膜及包膜上结构)。
3.熟悉病毒培养、病毒增殖周期,掌握病毒增殖周期的生物合成期(包括DNA病毒、RNA病毒、逆转录病毒)
4.熟悉病毒的异常增殖(缺陷干扰颗粒,顿挫感染)。
5.了解病毒分类:分类特点。类病毒概念。
(二) 教学内容:
1.病毒体大小、形态和结构(核心、衣壳、、包膜及包膜上结构)。
测量病毒体大小单位为nm,完整的病毒体是细胞外的结构形式。
病毒的形态依据壳粒排列方式的不同有螺旋对称型、20面体对称型和复合对称型。
2.核酸或是DNA或是RNA,单链或双链、线状或片段。病毒蛋白质有结构蛋白、非结构蛋白,病毒蛋白质作用、功能。
3.病毒的培养与增殖病毒培养特点、病毒增殖周期。DNA 病毒、RNA病毒、逆转录病毒在增殖周期的生物合成期特点。病毒的异常增殖(缺陷干扰颗粒,顿挫感染)。
4,病毒分类原则。类病毒概念。
(三)教学要求
1.掌握病毒的概念、特点、繁殖过程。
2.了解病毒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病毒的概念、特点。
难点:病毒的繁殖过程。
教学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作用
(一)教学目的
1.解微生物在土壤、水、空气中的分布与意义。
2.掌握水的污染指标及微生物学检测法。正常菌群及其意义。
3.了解碳素的循环转化、氮素的循环转化、硫磷素的循环转化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 教学内容
1.微生物在土壤、水、空气中的分布。空气消毒法。
2.大肠杆菌在水质污染中的意义。水的微生物学检测法。正常菌群与畜体健康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土壤、水体、空气、工农业产品、正常人体及动物体上以及极端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水质的细菌学检验,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水中大肠菌群数的检测。
3.碳素循环、碳素循环的过程、微生物与含碳有机物的分解、水生环境中的碳素循环、氮素循环、氮素同化、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固氮作用,固氮微生物的类型、固氮机理、硫素循环、硫素同化、硫素矿化、硫素的氧化作用、磷素转化。
(三)教学要求
1.掌握水质的细菌学检验,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水中大肠菌群数的检测。
2.掌握碳素循环、氮素循环、硫素循环。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水质的细菌学检验,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水中大肠菌群数的检测。
难点:1.水质的细菌学检验,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
2,掌握碳素循环、氮素循环、硫素循环第五章 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消毒、灭菌、防腐和无菌的概念及在兽医实践中的意义。
2,了解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作用原理、使用对象和影响因素。
3,熟悉热力灭菌、紫外线杀菌、滤过除菌各自的应用范围及注意点。
(二) 教学内容
1.消毒、灭菌、防腐、无菌和无菌操作的概念。了解其他物理灭菌法。
2..热力灭菌的种类、方法、优缺点和应用范围。消毒剂种类、作用机制、应用范围和影响因素。
(三)教学要求
1.掌握常用消毒灭菌方法的主要用途。
2.了解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难点:常用消毒灭菌方法的主要用途。
第六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教学目的
1.了解细菌的变异现象及意义、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
2.掌握细菌变异的机制。
(二) 教学内容
1.细菌变异的现象:形态、结构与抗原性、生理、菌落的变异。
2.细菌的遗传机制:基因的传递与性状遗传。细菌遗传的物质。
3.细菌的变异机制:基因突变、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4.微生物遗传变异知识的应用。
(三)教学要求
1.掌握遗传变异的概念、细菌基因重组的主要方式。
2.了解突变的类型;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的发生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
重点:细菌基因重组的主要方式。
难点:细菌基因重组的主要方式。
教学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
第七章 动物免疫学基础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抗原、抗原性、免疫原性、反应原性、抗原决定簇的概念。
2,掌握抗体的概念及抗体在体内存在部位。抗体的结构和性质。
3,掌握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概念与功能。
4,掌握变态反应的概念与分型。
5,掌握各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
6,掌握血清学反应概念、反应原理及种类。
7,掌握免疫学诊断的反应原理及抗原、抗体标本的采集。
8.掌握免疫学在预防、治疗上的应用。
(二) 教学内容
1.中枢免疫器官和周围免疫器官的功能。免疫细胞。
2.抗体的生物学特性、分类。
3.五种抗体的特点。
4.抗原的构成条件,决定簇,分类,重要的天然抗原,佐剂。
5.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应答过程。
6.变态反应的概念与分型。
7.各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
8.血清学反应概念、反应原理及种类。常用血清学反应的操作方法和原则。
(三)教学要求
1.掌握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2.掌握抗原的概念、免疫应答的3个阶段、抗体的概念与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3.了解免疫学知识的应用 免疫防治、血清学反应及其应用。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
重点,免疫应答的3个阶段、。
难点:抗体的概念与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教学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
第八章 饲料微生物
(一)教学目的
1.掌握饲料微生物的种类和作用。
2.青贮饲料的微生物。
3.单细胞蛋白饲料。
4.饲料添加剂的微生物。
5.微生物与饲料中毒。
(二)教学内容:
1.饲料微生物。
2.青贮饲料的微生物。
3.单细胞蛋白饲料。
4.饲料添加剂的微生物。
5.微生物与饲料中毒。
(三)教学要求
1.掌握饲料微生物。
2.掌握青贮饲料的微生物。
3.了解单细胞蛋白饲料。
4.熟悉饲料添加剂的微生物。
5.了解微生物与饲料中毒。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青贮料中的微生物,青贮原理,青贮发酵过程。
难点:单细胞蛋白饲料概述,饲料酵母,石油蛋白。
第九章 乳与乳制品的微生物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鲜乳的微生物。
2.掌握乳制品的微生物。
(二)教学内容:
1.鲜乳中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及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鲜乳贮存过程中微生物学的变化。
2.保证鲜乳安全和提高鲜乳品质的的微生物学措施,及乳中的微生物。
3.乳制品的微生物。
(三)教学要求
1.掌握鲜乳中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及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鲜乳贮存过程中微生物学的变化。
2.了解乳制品的微生物。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
重点:鲜乳贮存过程中微生物学的变化。
难点:鲜乳贮存过程中微生物学的变化。
第十章 肉与肉制品的微生物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肉品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及其来源。
2.掌握加工肉制品中的微生物。
(二)教学内容
1.肉品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及其来源。
2.加工肉制品中的微生物。
(三)教学要求
1.了解肉品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及其来源。
2.掌握加工肉制品中的微生物。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肉类加工保藏及其对微生物的影响。
难点:肉类加工保藏及其对微生物的影响。
第十一章 蛋和蛋制品的微生物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蛋内的微生物的种类及其来源。
2.掌握微生物引起鲜蛋败坏的作用。
3.掌握鲜蛋贮藏的原则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
1.蛋内的微生物的种类及其来源。
2.微生物引起鲜蛋败坏的作用。
3.鲜蛋贮藏的原则和方法。
(三)教学要求
1.掌握蛋内的微生物的种类及其来源。
2.掌握微生物引起鲜蛋败坏的作用。
3.掌握鲜蛋贮藏的原则和方法。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微生物引起鲜蛋败坏的作用难点:蛋在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
第十二章 皮毛微生物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皮毛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及其来源。
2.了解新鲜生皮、被毛的变质。
3.了解皮毛的微生物学检验。
(二)教学内容
1.皮毛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及其来源。
2.新鲜生皮、被毛的变质。
3.皮毛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及其来源。
4.新鲜生皮、被毛的变质。
5.皮毛的微生物学检验。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皮毛的微生物学检验。
难点:新鲜生皮、被毛的变质。
第十三章 畜禽常见的病原微生物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病原菌、致病性、毒力、条件致病菌、外毒素、内毒素的概念。
2.掌握构成病原菌毒力的因素。病原菌引起传染的必要条件、传染的类型与结局。
3.了解细菌学检查在兽医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4.掌握病原菌的检验程序。
5.了解细菌感染的来源、传播方式与病原菌的排途径及环境因素对感染的影响
6.掌握常见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
7.掌握常见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原则和方法。
8.掌握常见病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原则。
(二) 教学内容
1.病原菌、致病性、毒力、条件致病菌、外毒素、内毒素的概念。
2.构成细菌的毒力的因素:侵袭力和毒素。病原菌引起传染的必要条件、传染的类型与结局。
3.条件致病菌的概念。侵袭力的概念及物质基础。细菌毒素的种类、产生菌、化学本质、分子结构、作用特点。病毒的致病过程,传染的发生。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存在与排出。病原微生物学诊断。
4.细菌学诊断: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病原菌的检验程序。
5.常见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
6.病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原则。
7.病原菌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三)教学要求
1.病原菌、致病性、毒力、条件致病菌、外毒素、内毒素的概念。
2.构成细菌的毒力的因素:侵袭力和毒素。病原菌引起传染的必要条件、传染的类型与结局。
3.条件致病菌的概念。侵袭力的概念及物质基础。细菌毒素的种类、产生菌、化学本质、分子结构、作用特点。病毒的致病过程,传染的发生。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存在与排出。病原微生物学诊断。
4.细菌学诊断: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病原菌的检验程序。
5.常见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
6.病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原则。
7.病原菌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
重点:1.病原菌、致病性、毒力、条件致病菌、外毒素、内毒素的概念。
2.细菌毒素的种类,病原微生物学诊断。
难点:病原微生物学诊断。
教学建议:结合真实病例和采用多媒体教学。
三、学时分配顺序
教学内容
总学时
讲 课
实 验
1
绪言
1
1
2
第一章 原核细胞微生物
8
4
4
3
第二章 真核细胞微生物
3
3
4
第三章 非细胞型的微生物—病毒
4
4
5
第四章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作用
2
2
6
第五章 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的影响
1
1
7
第六章 微生物的变异与变异
1
1
8
第七章 动物免疫学基础
13
11
2
9
第八章 饲料微生物
2
2
10
第九章 乳与乳制品的微生物
3
1
2
11
第十章 肉与肉制品的微生物
1
1
12
第十一章 蛋和蛋制品的微生物
1
1
13
第十二章 皮毛微生物
14
第十三章 畜禽常见的病原微生物
10
8
2
50
40
10
学 时 分 配 表四、主要参考书目
1.周德庆主编.,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黄秀梨主编.,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史家樑、徐亚同、张圣章编著,《环境微生物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1993;
4.周群英,高廷耀编著,《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0;
5.马文漪,杨柳燕编著,《环境微生物工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王建龙、文湘华编著,《现代环境生物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7.贺延龄、陈爱侠编著,《环境微生物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8.戴华生、邱文芳编著,《环境微生物学》,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
9.翁稣颖等编著,《环境微生物学》,科学出版社,北京,1985;
10.J,Nicklin,K,Graeme-Cook,T,Paget & R,Killington,Instant Notes in Microbiolog(影印版),科学出版社、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Limited,1999;
11.王占生、刘文君编著,《微污染水源饮用水处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2.周德庆著,《微生物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13.李季伦,微生物生理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3
14.盛祖嘉,微生物遗传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
15.沈萍主编,《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