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专业、学制、总学时数课程名称:动物生物化学专 业:动物防检疫技术专业学 制:三 年总学时数:80学时二、课程学时分配(见下表)
学 时 分 配 表顺

教 学 内 容
总学时
学时分配
课外时数
讲 课
实 验
习 题
上 机
1
绪 论
2
2
2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6
4
2
3
酶
6
4
2
4
糖类代谢
10
6
4
5
生物氧化
4
4
6
脂类代谢
6
4
2
7
含氮小分子的代谢
4
2
2
8
核酸的化学结构
6
4
2
9
核酸的生物学功能
4
4
10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2
2
11
水、无机盐代谢及酸碱平衡
6
4
2
血液化学
6
4
2
某些组织和器官的生物化学
4
4
乳和蛋的生物化学
4
2
2
毒物生化
5
3
2
抗菌素作用的生化基础
5
3
2
合 计
80
56
24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物化学是动物防检疫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它是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是动物防检疫技术必备的理论和实验技能的基础课程。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动物生物化学是动物防检疫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动物的化学组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与生理功能关系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内容和必要的生化实验技术,为进一步学习家畜生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及免疫学、动物性食品理化检验学、肉品生物化学等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教学,使学员达到下列要求:
(一)基本理论知识方面
1,掌握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组成和立体结构;了解这两类物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蛋白质的重要理化性质。
2,掌握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了解激素的化学。
3,掌握生物氧化的基本内容。
4,掌握糖、脂肪、蛋白质和核酸代谢,以及血红蛋白代谢的基本规律及其与功能的联系;掌握代谢调节的基本规律。
5,掌握酸碱平衡的其本现律;了解血液化学成分及其变动。
6,了解肝脏组织代谢特点;掌握肌肉组织和乳、蛋的化学组成及其生成;了解微量元素和骨骼肌的化学组成。
7,掌握胆碱酯酶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生化和汞、苯及有机氯杀虫剂中毒的生化的基本内容。
8,了解抗菌素作用的生化基础。
(二)基本技能方面
1,了解生化样品的制备方法;掌握DNA提取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熟悉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掌握火焰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GOT活性测定、蛋白质含量测定和钾钠含量测定的操作要领。
3,掌握层析法的基本原理;了解用层析法分离氨基酸、脂类、免疫球蛋白(IgG)分离、鉴定的操作要领。
4,掌握电泳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电泳法分高血清蛋白、血清LDH、血清ALP的操作要领。
5,掌握各种中毒的生化机理。
6,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中发生的现象,以巩固所学基本理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理论内容绪言教学内容: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生物化学的进展。动物生物化学与各学科的联系。
第一章 蛋白质的化学。
教学内容:蛋白质的生物学意义,蛋白质的化学组成,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指出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16%)及其作用。蛋白质的水解,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氨基酸。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结构(一级结构),氨基酸在蛋白质分子中的连接方式肽键和肽链。二肽、三肽和多肽。肽链上N--末端和C--末端。多肽链的不同形式。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蛋白质的性质。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的重点是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中平均含氮量(16%)及其作用,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蛋白质的性质。难点是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实验实习:掌握蛋白质的常规测定方法以及相关仪器的使用(蛋白分离纯化和鉴定)
第二章 酶教学内容:酶的概念,酶作用的特点,酶的分子组成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酶作用的机理,酶促反应的动力学,酶的分离、提纯和活性测定和酶在动物防检疫技术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酶作用的特点,酶的分子组成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酶作用的机理。难点是酶的分子组成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酶促反应的动力学。
实验实习:使学生掌握酶的作用特点和影响酶作用的因素(酶的作用)
第三章 糖的代谢教学内容:新陈代谢的概念,糖代谢的概念,糖的生理作用,糖原的合成和分解,糖的氧化分解,糖的异生作用,血糖和糖代谢调节。
教学重点和难点:糖的氧化分解,糖的异生作用,血糖和糖代谢调节实验实习:使学生掌握血糖的特点和重要作用,血糖测定的一般方法和糖原的提取。激素的调节作用。
第四章 生物氧化教学内容:生物氧化的意义,生物氧化的特点,呼吸链的过程,氧化磷酸化和生物氧化中二氧化碳的生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呼吸链的过程和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第五章 脂类的代谢教学内容:动物体内的主要脂类及其生理作用,脂类的运输、储存和动员,脂肪的分解与合成,激素对脂肪代谢的调节,磷脂和胆固醇的代谢。
教学重点和难点:脂类的生理作用,脂类的运输,脂肪的分解与合成,激素对脂肪代谢的调节。
实验实习:掌握血浆脂蛋白的特点及其作用。
第六章 含氮小分子的代谢教学内容:主要讲述蛋白质的营养作用,氨基酸的一般分解带代谢,某些氨基酸的特殊代谢,氨的代谢,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以及糖、脂类、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尿素的生成,核苷酸的组成,糖、脂类、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的联系。
实验实习:掌握核苷酸的组成,氨基酸转化的作用。
第七章 核酸的化学教学内容:主要讲述核酸的化学组成与结构,了解核酸的一些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核酸的化学结构实验实习:掌握核酸的化学组成及核酸的性质。
第八章 核酸的生物学功能教学内容:主要讲述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的调控和分子生物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九章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教学内容:主要讲述生物膜的化学组成,生物膜的结构特点,物质的过膜运输和信号的过膜转导。
教学重点和难点:生物膜的结构特点,物质的过膜运输和信号的过膜转导。
第十章 水、无机盐代谢及酸碱平衡教学内容:主要讲述体液,水和钠的代谢,钾的代谢,体液的酸碱平衡,钙和无机磷代谢,镁和铁的代谢和畜禽体内的微量元素特点。
教学难点和重点:水和钠的代谢,体液的酸碱平衡,畜禽体内的微量元素特点。
实验实习:掌握动物体内体液代谢特点,及常规无机盐的测定及其作用。
第十一章 血液生物化学教学内容:血液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红细胞的代谢特点,免疫球蛋白。
教学重点和难点:红细胞的代谢特点,免疫球蛋白。
实验实习:掌握血液中血浆蛋白质组成及免疫球蛋白的分离。
第十二章 某些组织器官的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主要讲述肝脏生化,神经组织生化,肌肉组织生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肝脏生化,肌肉组织生化。
第十三章 乳和蛋的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主要讲述乳的生物化学,蛋的生物化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乳的生物化学实验实习:掌握乳中蛋白质,乳脂的特点及其分离测定的一般方法。
第十四章 毒物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主要讲述有机磷毒物及药物的代谢,卟啉代谢与铅中毒。胆碱酯酶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生化,汞,苯及有机磷杀虫剂中毒的生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胆碱酯酶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生化,汞,苯及有机磷杀虫剂中毒的生化。
实验实习:了解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生化机理。
第十五章:抗菌素的生化基础教学内容:主要讲述干扰细胞壁生成的抗菌素的作用机理,影响膜质功能的抗菌素的作用机理,抑制核酸合成的抗菌素作用机理,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菌素的作用机理,细菌对抗菌素产生抗药性的生化机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干扰细胞壁生成的抗菌素的作用机理,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菌素的作用机理,细菌对抗菌素产生抗药性的生化机理。
实验实习:了解不同抗菌素的抗菌机理。
五、实践性教学内容和实践技能训练的要求
1、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在基本理论知识方面掌握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组成和立体结构了解这两类物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蛋白质的重要理化性质;掌握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掌握生物氧化的基本内容。掌握糖、脂肪、蛋白质和核酸代谢,以及血红蛋白代谢的基本规律及其与功能的联系;掌握代谢调节的基本规律;掌握酸碱平衡的其本现律;了解血液化学成分及其变动;了解肝脏组织代谢特点;掌握肌肉组织和乳、蛋的化学组成及其生成;掌握胆碱酯酶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生化和汞、苯及有机氯杀虫剂中毒的生化的基本内容;了解抗菌素作用的生化基础。
在基本技能方面熟悉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掌握火焰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GOT活性测定、蛋白质含量测定和钾钠含量测定的操作要领。了解生化样品的制备方法;掌握DNA提取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掌握层析法的基本原理;了解用层析法分离氨基酸、脂类、免疫球蛋白(IgG)分离、鉴定的操作要领。掌握电泳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电泳法分高血清蛋白、血清LDH、血清ALP的操作要领。掌握各种中毒的生化机理。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中发生的现象,以巩固所学基本理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
六、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手段及教学过程的建议本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要求具有较高的实验技能,这对于动物防检疫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理论结合实验并与现场实践相结合,为下一阶段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中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本专业强调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
七、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科,与其他学科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动物生理学,组织胚胎学,药理学,内科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课程主要为学生在今后的课程学习和参加工作后在理论和实验方面奠定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包括模型、标本、示教实验、挂图等传统的教学手段和幻灯、投影、录像等电化教学手段使讲授难以表达的抽象理论,或不能直观看到的抽象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提高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电教手段紧密结合互相补充,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长处,以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