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 行政效率学习要求:
1、了解行政效率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测定行政效率的方法和技术。
3,探索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学习重点
1,行政效率的概念
2,测定行政效率的方法和技术
3,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一、行政效率概述
(一)行政效率的概念要弄请什幺是行政效率,首先必须明确什幺是效率。
所谓效率,原指一种机械在工作时所输出的能量与输入的能量的值。我国学者认为,效率一般是人们工作时所付出的劳动与所得到的效益的比率。效率的内容包含三个方面:
(1)数量,即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付出;
(2)节省资源;
(3)、工作质量。
现代西方学者认为,效率是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效果、支出与收入、消耗与获得等相互之间的比率。
所谓行政效率,是指所获得的行政效果与所消耗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之间的比率。即在单位时间和空间内开展行政活动,所获得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效果,与所付出的物质和精神代价的比率。
(二)行政效率的特点行政效率与其它社会活动效率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定性与定量的统一。行政管理活动的地位、作用、方向以及行政目标的某些方面,很难用纯数量关系来表示,只能从性质上来把握。因此,对行政效率的定性分析和价值判断是必要的。另外,行政管理活动毕竟是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付出,对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程度,可以从数量上做出评价。
2、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任何管理都要追求经济效益,即以最少的经费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如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各种开支,像咨询费、设备费、会议费、人员工资等。但政府行为与企业相比,更加追求社会效益,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统一。行政管理活动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每一个决策和行动,都要既立足现实,又着眼未来,要把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4、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的统一。行政系统是一个由纵向层级和横向部门交织而成的体系,各层级、各部门对提高整体效益负有相应的责任,他们各自高效实现目标是实现组织整体效益的前提。因此,要从整体出发,考察行政管理的效率,局部效益要与整体效益结合起来。
5、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行政效率高低决非简单由某一行政管理因素或环节决定,而是各相关要素、各环节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行政管理的主体(人员)、实体(组织)、到行政管理的环节(领导、决策、执行、监督),再到行政法制、行政方法等,都以不同的方式对行政效率产生影响。
(三)研究行政效率的意义
1、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题和宗旨。
2、行政效率是衡量行政管理活动优劣的综合指标。
3、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4、行政效率是行政改革的准绳。
二、测定行政效率的方法和技术
行政效率测定是一个十分复杂和艰难的工作,需要科学的技术和方法。
(一) 行政效率测定的基本概念
1、效率测定的实施框架。效率实施框架是指效率测定应系统考虑的问题。它包括测定的具体内容、测定的标准或依据、测定的过程以及结果评价等问题。
2、效率示标。示标即指示物,指示器。他显示了,某一事物在某一方面的信息。效率示标是生产、管理活动中效率水平的规范化了的量的显示。
一般的效率示标包括单位成本、平均个案处理时间、反映速度等。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它的效率示标还要根据不同活动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具体设计。
3、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生产函数是Y=f(X),成本函数是C=C(P,X)。其中Y是产出,X是各种投入构成的向量,C表示成本,P则表示各种投入相对应的价格所构成的向量。对于生产函数来说,当投入一定时,产出可以达到一个最大值;对于成本函数来说,当产出一定,投入要素的价格一定时,成本可以达到一个最小值。
效率测定实际上是收集和分析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的信息。生产函数测定的是技术效率,成本函数则测定的是总效率值。
(二) 行政效率测定的技术和方法
1、传统方法。即效率评价的经验方法、科学管理学派的测定方法和资源投入进度检测法。
2、工作负载分析法。通过不同单位在工作负载和结果方面的横向比较来确定各个单位的的效率水平。运用这种方法,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所涉及的单位从事同样或相近的工作,二是工作性质属于量的处理工作,容易进行量化衡量。
3、要素分析法。即投入要素与结果要素转换率的分析。包括单要素分析和多要素分析。
单要素分析用公式表示为:SFPax=A/X。其中SFP为单要素生产率,A代表产出,X代表投入。单要素可以是物质要素,也可以是货币要素。另外,单要素还可以用增值率来计算,即工作人员的人均增值额。
多要素分析法即对上述各种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的综合分析。
此外,还有行政费用法、行政统计法、行政计分法、行政功能法等,请大家看书,这里就不详细讲解了。
三,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一) 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行政管理中若干因素的综合反映,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很多,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主要有观念因素、体制因素、人员因素、决策质量因素、法制建设滞后因素和方法等。请同学们结合案例分析。
(二) 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1,增强现代效率观念。如资源价值观念、效益观念、服务观念和责任观念。
2、完善行政管理体制。一是不断调适行政职能;二是不断调整行政权力关系;三是调整行政组织结构。
3,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国家公务员队伍。
4,改革和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5,健全行政法制,实现依法行政。
6,改进工作方法,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7,改进工作方法,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1、了解行政效率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测定行政效率的方法和技术。
3,探索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学习重点
1,行政效率的概念
2,测定行政效率的方法和技术
3,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一、行政效率概述
(一)行政效率的概念要弄请什幺是行政效率,首先必须明确什幺是效率。
所谓效率,原指一种机械在工作时所输出的能量与输入的能量的值。我国学者认为,效率一般是人们工作时所付出的劳动与所得到的效益的比率。效率的内容包含三个方面:
(1)数量,即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付出;
(2)节省资源;
(3)、工作质量。
现代西方学者认为,效率是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效果、支出与收入、消耗与获得等相互之间的比率。
所谓行政效率,是指所获得的行政效果与所消耗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之间的比率。即在单位时间和空间内开展行政活动,所获得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效果,与所付出的物质和精神代价的比率。
(二)行政效率的特点行政效率与其它社会活动效率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定性与定量的统一。行政管理活动的地位、作用、方向以及行政目标的某些方面,很难用纯数量关系来表示,只能从性质上来把握。因此,对行政效率的定性分析和价值判断是必要的。另外,行政管理活动毕竟是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付出,对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程度,可以从数量上做出评价。
2、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任何管理都要追求经济效益,即以最少的经费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如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各种开支,像咨询费、设备费、会议费、人员工资等。但政府行为与企业相比,更加追求社会效益,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统一。行政管理活动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每一个决策和行动,都要既立足现实,又着眼未来,要把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4、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的统一。行政系统是一个由纵向层级和横向部门交织而成的体系,各层级、各部门对提高整体效益负有相应的责任,他们各自高效实现目标是实现组织整体效益的前提。因此,要从整体出发,考察行政管理的效率,局部效益要与整体效益结合起来。
5、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行政效率高低决非简单由某一行政管理因素或环节决定,而是各相关要素、各环节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行政管理的主体(人员)、实体(组织)、到行政管理的环节(领导、决策、执行、监督),再到行政法制、行政方法等,都以不同的方式对行政效率产生影响。
(三)研究行政效率的意义
1、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题和宗旨。
2、行政效率是衡量行政管理活动优劣的综合指标。
3、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4、行政效率是行政改革的准绳。
二、测定行政效率的方法和技术
行政效率测定是一个十分复杂和艰难的工作,需要科学的技术和方法。
(一) 行政效率测定的基本概念
1、效率测定的实施框架。效率实施框架是指效率测定应系统考虑的问题。它包括测定的具体内容、测定的标准或依据、测定的过程以及结果评价等问题。
2、效率示标。示标即指示物,指示器。他显示了,某一事物在某一方面的信息。效率示标是生产、管理活动中效率水平的规范化了的量的显示。
一般的效率示标包括单位成本、平均个案处理时间、反映速度等。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它的效率示标还要根据不同活动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具体设计。
3、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生产函数是Y=f(X),成本函数是C=C(P,X)。其中Y是产出,X是各种投入构成的向量,C表示成本,P则表示各种投入相对应的价格所构成的向量。对于生产函数来说,当投入一定时,产出可以达到一个最大值;对于成本函数来说,当产出一定,投入要素的价格一定时,成本可以达到一个最小值。
效率测定实际上是收集和分析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的信息。生产函数测定的是技术效率,成本函数则测定的是总效率值。
(二) 行政效率测定的技术和方法
1、传统方法。即效率评价的经验方法、科学管理学派的测定方法和资源投入进度检测法。
2、工作负载分析法。通过不同单位在工作负载和结果方面的横向比较来确定各个单位的的效率水平。运用这种方法,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所涉及的单位从事同样或相近的工作,二是工作性质属于量的处理工作,容易进行量化衡量。
3、要素分析法。即投入要素与结果要素转换率的分析。包括单要素分析和多要素分析。
单要素分析用公式表示为:SFPax=A/X。其中SFP为单要素生产率,A代表产出,X代表投入。单要素可以是物质要素,也可以是货币要素。另外,单要素还可以用增值率来计算,即工作人员的人均增值额。
多要素分析法即对上述各种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的综合分析。
此外,还有行政费用法、行政统计法、行政计分法、行政功能法等,请大家看书,这里就不详细讲解了。
三,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一) 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行政管理中若干因素的综合反映,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很多,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主要有观念因素、体制因素、人员因素、决策质量因素、法制建设滞后因素和方法等。请同学们结合案例分析。
(二) 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1,增强现代效率观念。如资源价值观念、效益观念、服务观念和责任观念。
2、完善行政管理体制。一是不断调适行政职能;二是不断调整行政权力关系;三是调整行政组织结构。
3,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国家公务员队伍。
4,改革和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5,健全行政法制,实现依法行政。
6,改进工作方法,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7,改进工作方法,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