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第一次粮食过剩和85粮改
一,初期农业改革政策及其影响
二,第一次粮食相对过剩
三,85粮改挑战统购统销
四,粮改政策流产和与双轨制形成

初期农业改革政策
1)包干到户与联产承包责任制
——有效激励机制(农业生产特点)
——产权实现或回归
——连带效应
2)减少粮食征购数量、提高收购价格(统购提高20%和超购提高50%)
——减轻负担、修养生息
——边际调节作用
3)放开粮食集市市场
——价格和市场余量调节作用

第一次粮食过剩
早期“卖粮难”现象和应对措施
第一次粮食相对过剩的原因和判断形成
相对过剩即供大于求的概念常识
——相对于特定市场需求而不是抽象的需要
——相对于特定时期而不等于永远供大于求
85粮改:第一次攻坚
发展组报告分析建议
85粮改主要措施
取消统购统销,改为合同定购
——市场化取向、短期机遇与长期方向关系
2)“倒三七”定价收购(三成按原来定购价,七成按原来超购价)
——这一加权平均价高于定购价,但是低于原来边际价格,并且没有对通货膨胀或市场粮价的某种指数化调节机制。好看,但是激励方向显而易见。
3)定购以外可以自由上市,并保证如果价格低于原来统购价,则国家敞开收购
——这一承诺当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但是对后来政策变动具有指示意义。
1985年粮食经济的反应
粮食产量调减
订购任务完成不顺利
第三、粮食市场价格在1985年下半年回升,但是全年仍然比1984年略有降低,周期性相对过剩处于阶段性转折时期

粮改政策流产和双轨制格局形成
虽然国家和农民都有大量存粮,改革以来第一次大幅度粮食产量下降和收购困难,理所当然地触动了社会极为敏感神经,引起很多批评和关注,产生一系列调整。
调低定购任务,
——从1985年地方政府要求的900亿公斤,逐步下降到1987年的500亿公斤。
第二、小幅提高合同订购价格,对化肥、柴油等生产资料提供低价补贴,减少平价粮销售。
第三、随着市价上升,国家定购与市场价拉开距离,国家不准备按市价上升比例提价,于是合同定购被赋予“国家任务”,逐级规定奖惩办法,哪一级完不成,财政出钱补齐。提出缩小合同定购,扩大市场议购,出现双轨制。

有关85粮改的争论
批评观点有三:
第一、并不存在粮食过剩,因为“粮食没有多得消费不完”。
第二、85减产主要是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认为粮食紧缺时代过去的错误观点造成。还有人认为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影响下产生的‘市场幼稚病’”。
第三、1985-88年出现了粮食生产力萎缩。
——虽然列举了大量事实,但是在分析上存在简单化问题,往往违背基本经济学常识。批评人员所联系机构较多是商业部和农业部(当时农牧渔业部)。

农研中心农发所认为:85粮改虽有不足,但是总体上是必要和正确的。1985-87年减产,是农民对当时“低水平相对过剩”局面和政策措施的正常反应,认为是农业“衰落的讯号的观点”是错误的。
——当时批评观点没有占上风,但是1989年政治和经济形势变动背景下,这一问题重新提出,甚至被提到危人耸听的政治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