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第十二章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
第一节 人口增加与粮食供需
第二节 工业化与农业发展
第三节 传统农业的改造与绿色革命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人口增加与粮食供需
?人口增加,食用粮食需求增加
?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总体低下,人均收
入增加,导致粮食需求的增加。
?消费结构的改变,饲用粮食需求增加。
一、持续增加的人口和粮食需求压力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二,粮食供给能力低下与农业生产停滞
(一)粮食供给能力
?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能力来看,情况不容乐观。
?2001-2003年世界粮食 消费量连续三年超过生产量。
?我国粮食供给能力前景不容乐观,粮食生产出现了
,3个下降,,
?1998年以来粮食总产量下降,由当时的5123亿k
g下降到2003年的4350亿kg ;
?粮田面积下降,从1998年的11378.7万hm2
下降至2003年的9974万hm2 ;
?粮食人均产量下降,由1996年的414kg下降至2
003年的335kg。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二) 粮食供给能力低下的原因
?1.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
不大。
– 发展中国家耕地面积增长率预计将从 1963---1999
年的 保持每年 0,62%左右的增长率 (1.72亿公顷 )
下降至 1999-2030年的 0.38% (1.2亿公顷 )。
?2,粮食单产增长缓慢
– 发展中国家粮食单产年均增长率预 计将从 1961年
至 1999年的 2.5% 下降至 1999-2030的 1% 。 1991
年至 2001年, 发展中国家谷物单产年均增长率已
经下降至 1.4%。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 工业化与农业发展
1、配第-克拉克法则
2、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经济起飞理论
3、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发展理论
4、刘易斯的两部门剩余劳动理论
5、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一、对农业作用认识的变化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二、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1)食品贡献
( 2)原料贡献
( 3)市场贡献
( 4)要素贡献
( 5)外汇贡献
农
业
是
经
济
发
展
的
基
础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第三节 传统农业的改造与绿色革命
(一)传统农业的特征
1.传统农业的技术落后。
2., 贫穷但很有效率, 。
3.传统农民对市场及价格变化的反应是灵敏的。
4.传统农业中每个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狭小
一、传统农业的特征及其落后的原因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二)传统农业落后的原因
?一是农业经济
活动中技术水
平长期不变;
?二是生产者对
各种投入要素
的偏好和动机
保持稳定。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二、如何改造传统农业
?1.引进新的生产要素
?2.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3.建立保障体系,降低农民进行技术变革
的风险,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从而鼓励
农民引进新的农业技术成果。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三,,绿色革命, 的意义和局限性
1、绿色革命
20世纪 60年代末 70年代初,矮秆、高产、耐
肥的小麦、玉米、水稻新品种在发展中国家推广
开来,被称为, 绿色革命, 。
2,意义:, 绿色革命, 为所有发展中国家解决人
口爆发性增长与粮食供需矛盾带来了转机和希望。
3、局限性,水、肥料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1997-1999平
均
2030 增加
世界 18,64 28,30 9,66
其中:食用粮 10,03 14,06 4,03
发展中国家 11,29 19,17 7,88
其中:食用粮 7,9 11,85 3,95
1998-2030年,世界粮食需求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较
低水平约 1.13%,但仍将高于 1.1%的人口年均增
长率;发展中国家粮食需求年均增长率约 1.67%,
食用粮需求年均增长率约 1.32%,高于 约 1.28%的
人口年均增长率 。
单位:亿吨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3.31
2.00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中国城市人口与粮食商品量( 1978- 2000)
资料来源,温铁军 中国的粮食与人口之间的结构关系 2003.5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中国人口、粮食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 1978- 2002)
资料来源,温铁军 中国的粮食与人口之间的结构关系 2003.5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中国的城市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与粮食商品量( 1978- 2002)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工资 w B
A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1997年至
1999年,全世界共有 8.15亿人营养不足 (即
人均每天食品消费量低于 1720— 1960千卡 ),
其中发展中国家有 7.76亿 (占其总人口的 17
% ),转型国家有 2700万,发达国家有 1100
万。
第十二章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
第一节 人口增加与粮食供需
第二节 工业化与农业发展
第三节 传统农业的改造与绿色革命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人口增加与粮食供需
?人口增加,食用粮食需求增加
?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总体低下,人均收
入增加,导致粮食需求的增加。
?消费结构的改变,饲用粮食需求增加。
一、持续增加的人口和粮食需求压力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二,粮食供给能力低下与农业生产停滞
(一)粮食供给能力
?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能力来看,情况不容乐观。
?2001-2003年世界粮食 消费量连续三年超过生产量。
?我国粮食供给能力前景不容乐观,粮食生产出现了
,3个下降,,
?1998年以来粮食总产量下降,由当时的5123亿k
g下降到2003年的4350亿kg ;
?粮田面积下降,从1998年的11378.7万hm2
下降至2003年的9974万hm2 ;
?粮食人均产量下降,由1996年的414kg下降至2
003年的335kg。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二) 粮食供给能力低下的原因
?1.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
不大。
– 发展中国家耕地面积增长率预计将从 1963---1999
年的 保持每年 0,62%左右的增长率 (1.72亿公顷 )
下降至 1999-2030年的 0.38% (1.2亿公顷 )。
?2,粮食单产增长缓慢
– 发展中国家粮食单产年均增长率预 计将从 1961年
至 1999年的 2.5% 下降至 1999-2030的 1% 。 1991
年至 2001年, 发展中国家谷物单产年均增长率已
经下降至 1.4%。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 工业化与农业发展
1、配第-克拉克法则
2、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经济起飞理论
3、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发展理论
4、刘易斯的两部门剩余劳动理论
5、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一、对农业作用认识的变化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二、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1)食品贡献
( 2)原料贡献
( 3)市场贡献
( 4)要素贡献
( 5)外汇贡献
农
业
是
经
济
发
展
的
基
础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第三节 传统农业的改造与绿色革命
(一)传统农业的特征
1.传统农业的技术落后。
2., 贫穷但很有效率, 。
3.传统农民对市场及价格变化的反应是灵敏的。
4.传统农业中每个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狭小
一、传统农业的特征及其落后的原因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二)传统农业落后的原因
?一是农业经济
活动中技术水
平长期不变;
?二是生产者对
各种投入要素
的偏好和动机
保持稳定。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二、如何改造传统农业
?1.引进新的生产要素
?2.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3.建立保障体系,降低农民进行技术变革
的风险,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从而鼓励
农民引进新的农业技术成果。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三,,绿色革命, 的意义和局限性
1、绿色革命
20世纪 60年代末 70年代初,矮秆、高产、耐
肥的小麦、玉米、水稻新品种在发展中国家推广
开来,被称为, 绿色革命, 。
2,意义:, 绿色革命, 为所有发展中国家解决人
口爆发性增长与粮食供需矛盾带来了转机和希望。
3、局限性,水、肥料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1997-1999平
均
2030 增加
世界 18,64 28,30 9,66
其中:食用粮 10,03 14,06 4,03
发展中国家 11,29 19,17 7,88
其中:食用粮 7,9 11,85 3,95
1998-2030年,世界粮食需求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较
低水平约 1.13%,但仍将高于 1.1%的人口年均增
长率;发展中国家粮食需求年均增长率约 1.67%,
食用粮需求年均增长率约 1.32%,高于 约 1.28%的
人口年均增长率 。
单位:亿吨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3.31
2.00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中国城市人口与粮食商品量( 1978- 2000)
资料来源,温铁军 中国的粮食与人口之间的结构关系 2003.5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中国人口、粮食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 1978- 2002)
资料来源,温铁军 中国的粮食与人口之间的结构关系 2003.5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中国的城市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与粮食商品量( 1978- 2002)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工资 w B
A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1997年至
1999年,全世界共有 8.15亿人营养不足 (即
人均每天食品消费量低于 1720— 1960千卡 ),
其中发展中国家有 7.76亿 (占其总人口的 17
% ),转型国家有 2700万,发达国家有 110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