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专门性公关
活动礼仪
舞会礼仪
?舞会前的准备工作
?舞会的基本知识
?舞会的礼仪
?舞会组织的礼仪
舞会组织的礼仪
?时间安排(以晚上为好)
?场地选择与布置
?内容安排
?特别组织的舞会的人员组成
宴会礼仪
?宴会组织工作中的礼貌礼

?宴请形式和座次安排
?参加宴会的礼节
宴请组织工作中的礼貌问题
?确定宴请的目的
– 确定邀请的名义、对象和范围
– 确定宴请的时间、地点及宴请的
方式
– 选择宴请形式
– 安排席位
宴请的形式和座次安排
? 常见的宴请形式
1、国宴 2、正式宴会
3、普通宴会 4、家宴
5、冷餐会 6、酒会
7、茶会
? 宴请桌次几座位的安排
1、桌次的安排桌次安排图例
桌次安排图例
桌次安排图例
桌次安排图例
桌次安排图例
用餐时女士优先
? 某参赞身份的外宾和一位本国女士共
同来赴中国人的宴请,到达宴席地点
后,主人首先安排参赞坐下,接着才
让同行的女士入座。随后服务员等待
点餐时,又让参赞先点。参赞称他当
时有些尴尬,不知所措,因为在希腊
等西方国家,女士优先已经成为社交
准则之一。
启示:
? 当中国传统社交礼仪与国际礼仪出现差
异时,国人可以首先避免外宾所不容易
接受和习惯的做法,以免使他们感到尴
尬和难堪。此外,谦让于女士也是一名
男士良好品德的象征。据参赞介绍,在
西方国家,进入餐厅时,男士通常会先
开门,请女士进入。如果有服务员带位,
也是请女士走在前面。入座、餐点端来
时,也都会让女士优先。
? 例证:, 儒林外史, 第三回中,范进中了举,第四回中,范进和张乡绅张静
斋一起去拜见当地知县汤奉。从书上文字可见探访和接待礼仪。
? 二位整一整衣帽,叫管家拿着帖子,向贡生(严贡生)谢了扰,一直来到宅
门口投进帖子去。。。。。两人进来,先是静斋见过,范进上来叙师生之礼。
汤知县再三谦让,奉坐吃茶,同静斋叙了些阔别的话,又把范进的文章陈赞
了一番,问道:“因何不去会试?”范进方才说道:“先母见背,遵制丁
忧。”汤知县大惊,忙叫换去了吉服,拱进后堂,摆上酒来。席上燕窝、鸡、
鸭,此外就是广东出的柔鱼、苦瓜,也做两碗。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
银镶杯箸。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道:“世先生
因尊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牙箸
来,范进又不肯举。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
的来,方才罢了。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
落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到嘴里,方才放心,因说道:
“却是得罪的紧。我这敝教,酒席没有什么吃得,只这几样小菜,权且用个
便饭。敝教只是个牛羊肉,又恐贵教老爷们不用,所以不敢上席。现今奉旨
禁宰耕牛,上司行来牌票甚紧,衙门里都也莫得吃。”
餐桌礼仪:筷子文化十五忌
? 疑筷:忌举筷不定, 不知夹什么好;
? 脏筷:忌用筷子在盘里扒拉夹菜;
? 指筷:不能拿筷子指人;
? 抢筷:就是两个人同时夹菜, 结果筷子撞在一起;
? 刺筷:就是夹不起来就用筷子当叉子, 扎着夹;
? 横筷:这表示用餐完毕, 客人和晚辈不能先横筷
子;
? 吸筷:即使菜上有汤汁也不能嘬筷子;
? 泪筷:夹菜时不干净, 菜上挂汤淋了一桌;
? 别筷:不能拿筷子当刀使用, 撕扯肉类菜;
? 供筷:忌讳筷子插在饭菜上;
? 拉筷:正嚼着的东西不能拿筷子往外撕,
或者当牙签;
? 粘筷:筷子上还粘着东西时不能夹别的菜;
? 连筷:同一道菜不能连夹3次以上;
? 斜筷:吃菜要注意吃自己面前的菜, 不要
吃得太远, 不要斜着伸筷够菜 。
? 分筷:摆筷子,不要分放在餐具左右,只
有在吃绝交饭时才这样摆。
酒德和酒礼
? 酒德两字,最早见于, 尚书, 和, 诗经,,
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象夏纣
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 尚
书 ·酒诰, 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这就
是:, 饮惟祀, (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
酒);, 无彝酒, (不要经常饮酒,平常
少饮酒,以节约粮食,只有在有病时才宜
饮酒);, 执群饮, (禁止民从聚众饮
酒);, 禁沉湎, (禁止饮酒过度)。儒
家并不反对饮酒,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
宾,都是德行。
? 饮酒作为一种食的文化,在远古时代就形成
了一很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有时这种礼节
还非常繁琐。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下不
遵守,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又因为饮酒过
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乱,制定饮酒礼节
就很重要。明代的袁宏道,看到酒徒在饮酒
时不遵守酒礼,深感长辈有责任,于是从古
代的书籍中采集了大量的资料,专门写了一
篇, 觞政, 。这虽然是为饮酒行令者写的,
但对于一般的饮酒者也有一定的意义。我国
古代饮酒有以下一些礼节:
? 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 要相互跪拜 。 晚
辈在长辈面前饮酒, 叫侍饮, 通常要先行
跪拜礼, 然后坐入次席 。 长辈命晚辈饮酒,
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
晚辈也不能先饮尽 。
? 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
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
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
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
高兴;最后仰杯而尽。
? 在酒宴上, 主人要向客人敬酒 ( 叫酬 ),
客人要回敬主人 ( 叫酢 ), 敬酒时还有
说上几句敬酒辞 。 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
酒 ( 叫旅酬 ) 。 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
( 叫行酒 ) 。 敬酒时, 敬酒的人和被敬
酒的人都要, 避席,, 起立 。 普通敬酒
以三杯为度 。
? 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的五十六个民族中,
除了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一般不饮酒外,
其它民族都是饮酒的。饮酒的习俗各民
族都有独特的风格。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 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 。 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
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 。 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
祝酒 。 希腊人, 罗马人如此, 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 。
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 最终演变成今天关于
爱情, 友谊, 健康, 富有和幸福的祝酒辞 。
在十七世纪的英格兰,有一个关于祝酒的传说,那时的
人们在喝酒时,有斟满祝酒的习俗。在著名的温泉胜地
(在今天的英国巴斯,那里的水以有益健康而知名),
住着一位出名的美女,一天他的情人在斟满酒后又舀了
些温泉水,加在酒杯中,祝愿她健康并一饮而尽,而后
所有的朋友依次向她祝酒,其实朋友们并非真的想喝那
水,但祝酒的形式被流传了下来。
传统饮茶礼仪:敬茶时只沏八分满
? 我国历来就有, 客来敬茶, 的民俗。早在
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为礼品与贡
品。到两晋、南北朝时,客来敬茶已经成为
人际交往的社交礼仪。颜真卿, 春夜啜茶联
句, 中有,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 。唐
代刘贞亮赞美, 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
可健身外,还能, 以茶表敬意,,, 以茶可
雅心,,, 以茶可行道, 。
? 当今社会,客来敬茶已成为人们日常社
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俗话
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
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
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有两位以上的
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
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
边缘,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
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
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
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 杯耳和茶匙的握
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 此外要替每位客
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 将其放在杯子
旁或小碟上, 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
? 喝茶的环境应该静谧、幽雅、洁净、舒
适,让人有随遇而安的感觉。选茶也要
因人而异,如北方人喜欢饮香味茶,江
浙人喜欢饮清芬的绿茶,闽粤人则喜欢
酽郁的乌龙茶、普洱茶等。茶具可以用
精美独特的,也可以用简单质朴的。
? 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
点头致谢。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
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
言传。另外,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壶
中茶叶可反复浸泡 3至 4次,客人杯中茶
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散去后,
方可收茶。
琛瓯洗尘
? 传说我国古代有一人名叫若琛瓯, 乃景德镇人,
以制茶具而闻名, 他制的茶具美观, 耐用 。 可是
一个恶毒的巫师知道后, 念了一道毒咒, 毁坏了
茶具 。 要解开这道咒语, 需有一名年轻人投入烧
茶具的炉火 。 于是, 琛瓯很勇敢地投入熊熊烈火
中, 咒语解开了, 茶具恢复原样 。 人们为了纪念
他, 便将第一次茶水称为, 琛瓯洗尘, 。
? 如今,,琛瓯洗尘, 是, 十八道功夫茶, 中的一
道,后人用得更多的是, 洗尘, 二字,以表达对
客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