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利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现象的分析,沿着剩余价值理论这条红线,揭示了在自由资本主义条件下,“不同生产部门由于投入其中的资本量的有机构成不同,会产生极不相同的利润率。但是资本会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抽走,投入利润率较高的其他部门。通过这种不断地流出和流入,总之,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根据利润率的升降进行的分配,供求之间就会形成这样一种比例,以致不同的生产部门都有相同的平均利润。”正是由于平均利润的形成,解决了等量资本不能获得等量利润的矛盾,使资本家之间的利润得到了均衡,而无产阶级面临的则是整个资产阶级的统治与剥削。
一、平均利润形成的条件
1.资本有机构成的不同和资本周转时间的快慢,会导致各部门利润率的不同。“在劳动剥削程度不变时,利润率会随着不变资本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变化以及资本周围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由此自然可以得出结论说,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不同生产部门所使用的资本周转时间不同,或者这些资本的有机组成部分的价值比率不同,那么,同时并存的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就会不同。”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利润率会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利润率则会高。资本的周转的时间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利润率。资本周转速度快,年利润量就会大,年利润率就会高;资本周转速度慢,年利润量就会小,年利润率就会低。等量的资本,由于上述原因而不能获得等量的利润,是与资本的本性不相容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在资本主义生产中,问题不仅在于,要为那个以商品形式投入流通的价值额,取出另一种形式(货币形式或其他商品形式)的等量的价值额,而且在于,要为那个预付在生产中的资本,取出和任何另一个同量资本同样多的或者与资本的大小成比例的剩余价值或利润,而不管预付资本是用在哪个生产部门;因此,问题在于,最低限额要按照那个会提供平均利润的价格,即生产价格来出售商品。在这种形式上,资本就意识到自己是一种社会权力;每个资本家都按照他在社会总资本中占有的份额而分享这种权力。”伴随着这种权力实现的是转移资本,与那些资本有机构成低和资本周转速度快的部门分享高利润,尽管资本的转移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和生产要素的浪费,但这种转移是客观的,必然的。受资本转移的挑战和威胁,投在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资本,等量资本可以获得等量利润。商品不是按照其价值出售,而是按成本加平均利润的生产价格出售。
2.竞争空前广泛与激烈。竞争是平均利润形成的杠杆。没有竞争,资本会固守在原领域和部门。没有竞争,企业的生存就会没有危机感。没有竞争,便不会形成平均利润。“只要私有制存在一天,一切终究都会归结为竞争。”“竞争,首先在一个部门内实现的,是使商品的各种不同的个别价值形成一个相同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即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进而,竞争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进行,以取得最有利的投资场所,获得高额利润,“只有不同部门的资本的竞争,才能形成那种使不同部门之间的利润率平均化的生产价格”。竞争在供给之间,需求之间,以及供求之间等领域广泛展开,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竞争,其手段也更加多样化,有质量方面的竞争,有技术方面的竞争,有争夺原料的竞争,有争夺最有利的投资场所的竞争。竞争,有公开的,有隐蔽的,有合法的,也有非法的。从而促进了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这种日益广泛激烈的竞争,只有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了一定发展,这种经济现象才具备。马克思就这点曾指出:“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或接近于它们的价值进行的交换,比那种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所要求的发展阶段要低得多。而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则需要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
3.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冲破了一切阻止平均利润形成的障碍。“资本主义在一个国家的社会内越是发展,也就是说,这个国家的条件越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就越能实现这种平均化。”下述两个条件会使平均利润形成进行得更快:“1.资本有更大的活动性,也就是说,更容易从一个部门和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和另一个地点。”“第一个条件的前提是,社会内部已有完全的商业自由,消除了自然垄断以外的一切垄断,即消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造成的垄断。”2.劳动力能够更迅速地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从一个生产地点转移到另一个生产地点。”“这第二个条件的前提是:废除了一切妨碍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或者从一个生产地点转移到另一个生产地点的法律。”这就是说平均利润的形成,要求构成生产的各要素:生产资料、劳动力、资本等不受地区和行业的封锁,不受各种垄断的限制,能够自由流动。
二、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为平均利润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独立经营权,人、财、物、产、供、销完全是在国家的指挥棒下运作,因而,企业没有制约机制,没有利润刺激,没有竞争的对象。因而也就没有平均利润而言。经济体制转轨,为平均利润形成创造了大的空间。
1.多元化的经济主体,使平均利润形成成为必然。
目前我国已打破了单一的所有制(国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垄断市场的格局。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个体经济以及三资企业。这种多元化经济主体共存的局面,势必会存在对资本、设备、技术、人才竞争的局面。势必会存在资本有机构成的不同和资本周转速度快慢的不同,因而利润率也将不同。尽管法律规定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的经营范围,但国有大中型企业之间也仍然会因独立生存,自负盈亏,而不断转移资本,使其向利润高的部门流入。
2.生产要素的商品化,为企业转移资本提供了可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生产资料是在物资部门管理下计划分配。经济体制改革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市场越来越趋于完善。尤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市场的放开,为企业的需求提供了保证。各企业可根据自身的需求择优配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以提高竞争力,从而使转移资本,形成平均利润成为可能。但劳动力市场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技术性人才少,专业人才少,脑力劳动力少,体力劳动力多。而管理者在充当“红娘”过程中,倾向性大,缺少客观性,平等性,从而导致劳动力市场信息少,效率低,可信性小。用人单位只好自己招聘。这样,满足不了资本转移所需要的劳动力,尤其是那些科技人员、专业人才远远地满足不了资本转移的需要。这一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本的转移和平均利润的形成。
3.资本的自由流动为转移资本形成平均利润提供了保证。由于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通过竞争转移资本来实现的。因而,资本能否自由流动,银行能否为资本转移提供其资金,关系到新的投资方向能否实现。也就是说,平均利润的形成,必须以银行信用的充分发展为后盾。我国的银行系统正在不断向商业性质转化,从而较大限度地满足市场主体对资金的需要。
4.市场的开放性和竞争的有序性为平均利润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随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法律不断完善,我国市场越来越走向成熟规范。如地区、行业封锁不断被打破,国门开放的力度也越来越大,为商品的自由流动,劳动力自由流动,以及公平竞争提供了保障。尤其是竞争的有序性,使竞争主体按照规则,采取合法手段进行竞争,这一切都为平均利润形成铺平了道路。平均利润的形成虽然已具备了条件,但由于历史包袱太重,以及心理障碍等,平均利润的形成还需要有一个过程。比如,国有企业的生产方向大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如哈尔滨的飞机制造厂等,都是拥有几万人的大工厂,设备大都是五六十年代的。在今天的非战争时期,这些军工企业要独立生存,只有转产,而转产又谈何容易?要资金无资金,要设备无设备,几万人要吃饭。因而,只有放弃竞争,继续“等、靠、要”。而一些新兴的电子行业等部门,就没有这众多的历史包袱。此外,行业优势还继续存在,如石油、钢铁、电力等。就人们的心理因素看,多年的计划经济,使人们养成了懒惰、保守、守成的习惯,人们宁可在老企业奄奄一息活着,也不愿为新的投资热点煞费心血和承担风险。况且,我国一些企业的领导者素质又低,责任感差,无法率领职工为生存去探索一条新的道路。这些因素都将阻碍平均利润的形成。三、平均利润理论的现实意义
1.机会均等。平均利润的形成标志着多元化经济主体之间享有的权利和机会是均等的。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三资企业都不能靠天时和地利享有特殊的权利和机会。各经济主体只能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和价值增殖能力,以争取到最好的投资机会。
2.平均利润的形成必然使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趋于一致。会缩小地区与地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贫富悬殊,从而更充分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最终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3.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资本的自由转移,会使一些暂时处于优势地位的企业有危机感,而不能像计划经济体制下靠国家的扶持,靠行业优势而高枕无忧,而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改造,自我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