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1)
课程名称 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 72
专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 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容
绪论、课程介绍、文献检索、撰写综述
时数
9
本次课目的要求
1.《中医学综合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研究生独立地、综合运用多种实验方法开展中医实验研究的能力。 课程设计以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热情,培养独立研究的基本能力,及其综合能力,并在教学形式上给予保证。在教学中要求研究生综合所学中、西医学知识、现代研究技术,独立自主地开展包括选题、课题设计、研究准备、实验实施、实验数据分析,至撰写实验报告等系统的实践,使研究生在实践中去检验所学的知识,暴露其知识面的欠缺,主动去吸取有关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在实践中完成从学到用的能力的培养和升华。
2.要求学生:1)明确学习目的。2)热情、积极投入。3)在教学形式上保证研究生成为主角,辅以启发教育,注意培养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4)发扬团队协作精神。5)培养和加强自学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6)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能力。7)科学的实事求是学风,客观地进行实验设计、分析报道实验结果。8)重视培养信息的收集、利用与交流的能力。
3.介绍参考教材:《中医学综合实验》及其绪论、选题、课题设计、研究准备、实验实施、实验数据分析、撰写实验报告、综合实验实例、附录。
4.学生分组选题、设计。
5.撰写文献综述。
本次课的重点难点
1.学生上课观念的转变。
2.课程具体操作的了解与实践。。
3.文献综述的撰写。
本次课的应用教具
多媒体。
图书馆及其电脑数据库检索。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2)
课程名称 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 72
专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 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容
设计课堂介绍、答疑、投票确定选题,预初实验
时数
9
本次课目的要求
1.选题设计课堂交流、提问、介绍。
2.无记名投票确定入选设计,初步明确研究内容和分工。
3.综述课堂介绍。
4.确定最终设计。
5.预初实验。
6.有关教学录象观摩。
分工如下:
第1组:动物造模。生理胃肠电检测。舌与舌苔、小肠病理。
第2组:喂药。动物四诊指标观察(造模及给药前后动物的体重、饮食与饮水量、体温、活动状态、精神状态、被毛情况、大便量与便质的改变等)。白蛋白RTPCR。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测定。
第3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生化测定。肝、小肠、胃粘膜病理。
第4组:骨髓涂片、血涂片、血细胞计数。脾、胸腺病理。
第5组:病理标本制备,肝、睾丸病理。白蛋白RTPCR。
本次课的重点难点
1.选题设计课堂交流、提问能力的培训。
2.综述课堂介绍的重点、热点、时间。
3.课题设计的综合考虑与实施。
4.各自动手预初实验。
本次课的应用教具
1.多媒体。
2.各项实验准备及其试剂、材料、设备。
3.实验动物。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3)
课程名称 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 72
专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 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容
预初实验、实验准备、造模
时数
9
本次课目的要求
1.继续预初实验
2.继续实验准备
3.熟练各实验技巧
4.实验动物造模
5.实验动物用药和观察
本次课的重点难点
1.熟练各实验技巧。
2.完成且确认实验准备。
3.实验动物造模。
4.实验动物用药和观察。
本次课的应用教具
相应的实验动物造摩、用药等仪器、设备、动物饲养条件。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4)
课程名称 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 72
专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 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容
处死实验动物、取材、实验检测
时数
9
本次课目的要求
分组在教师指导下独立继续进行各项实验。
具体实验动物处死取材安排如下:
第1组:生理检测:胃肠电。
第2组:取材:舌。
第3组:称重、处死实验动物,收集血液标本、血涂片。
第4组:取材:实验动物后肢。骨髓涂片。
第5组:取材:胸腺、脾、肝、胃、小肠、睾丸。
本次课的重点难点
各实验方法的掌握与应用。
本次课的应用教具
生化、生理、病理、分子生物学等实验技术与设备。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5)
课程名称 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 72
专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 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容
继续综合实验
时数
9
本次课目的要求
分组在教师指导下独立继续进行各项实验。
本次课的重点难点
各实验方法的掌握与应用。
本次课的应用教具
生化、病理、分子生物学等实验技术与设备。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6)
课程名称 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 72
专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 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容
数据处理、课堂实验结果交流和数据处理讨论
时数
9
本次课目的要求
1.数据处理、分析。
2.介绍实验结果和初步分析。
3.教师辅导与分析。
本次课的重点难点
1.数据的统计处理与分析。
2.组织实验结果介绍。
本次课的应用教具
多媒体条件。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7)
课程名称 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 72
专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 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容
撰写研究报告
时数
8
本次课目的要求
1.按要求撰写研究报告。
2.参考其他学员实验结果。
3.参考有关文献。
4.综合分析,并注重实验误差的分析。
本次课的重点难点
学习和实践标准实验报告撰写。
本次课的应用教具
图书馆和教学中心计算机网上检索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8)
课程名称 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 72
专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 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容
模拟答辩,课堂总结
时数
4
本次课目的要求
培训学生答辩的组织与实施能力。
课程总结。对综合实验的意义重复介绍,就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解答。
本次课的重点难点
逻辑、重点、守时、清晰,答辩的一般要求。
本次课的应用教具
多媒体。
中医学综合实验
方肇勤
(2004-5-25)
第一次课
欢迎大家选修该课程。
教材:推荐《中医学综合实验》2002年第一版,2004年3月第二次印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建议购买。教材要求认真自修,相信对该课程以及毕业后的中医药研究会有帮助的。
(一)本课程的由来和课程设置目的
1.课程的沿革
(1)中医药发展的特征和要求(简介)
(2)实验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简介:中医基础实验→实验中医学→中医学综合实验三阶段)
(3)我校中医实验教学的发展和定位
继《实验中医学》后,我校陆续开设出不同类型的实验教学,综合实验的教学要求也被倡导。包括:技能培养型(如组胚技术、生化技术,临床诊断或检验技术)、验证型(由一系列独立的验证型实验组成,类似于在本课程开设以前的《实验中医学》(二))、专业型(中药药理、实验针灸、中医基础)、探索研究型(即本课程,特点是学生自主设计、独立研究,且贯穿实验研究的所有环节,尤其是要求进行独立的分析,而且有不同层次的变化)、发展型(主要在中医药诊断、治疗应用设备和原理的发展)。因此,本课程的定位已十分明确。
本课程于2000年正式对高年级中医专业七年制和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开课,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调查表明:
100%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他们的学习热情、科学的实事求是学风、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实际技能和动手能力、自控能力、对信息加工利用,等素质和能力等有帮助。
90%以上的学生认为对他们中医科学研究思路、主动精神、敢于创新的心理、从事研究的毅力、决策取舍的能力、综合运用多方法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科学实验思维能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表达/交际能力、通过计算机检索等途径获取信息能力等有帮助;
80%以上的学生认为对他们中医研究能力、尊重他人见解和成果、科研的自信心和勇气、时间效益、独立研究的能力、组织能力等有帮助;
70%以上的学生认为对他们竞争/拼搏精神、开拓创造能力等有帮助。
而以上这些问卷内容是以往在综合性大学以及中医药高等院校调查中大学本科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
通过几年的探索,对该课程的认识基本明确,即可以开展4个不同层次“中医学综合实验”教学模式的方式:
①初级,针对低年级(1~3年级)学生,教学内容精练、难度降低,教学时数控制在36学时(双轨制教学,即选题、设计与实验分开并行),以提高中医实验兴趣、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初步能力。
②中级,针对中年级(3~4年级)学生,教学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教学时数控制在72学时(双轨制教学),初步了解和体会中医药实验全过程,掌握和具体应用一定的实验技术。
③高级,针对高年级(5~6年级)学生,主要指中医基础专业、七年制专业,教学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教学时数控制在72(双轨制)~144学时(单轨制:选题、设计与实验序贯进行)),为初步具备独立从事中医药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④研究生级,针对研究生,特点是选题和设计要求在以往本科生、研究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研究深入,教学时数控制在72~144学时(单轨制教学),培养独立开展学位课题的能力,以及深入和开拓实验研究领域的能力。
类似于不同级别的英语学习,相应的有1、2、4、6级考试。
同时,双轨制和单轨制的教学模式也比较成熟。单轨制指完全由学生自主选题、设计,自主实验和数据处理、分析,撰写实验报告。这样的教学时间比较长,教学难度大。双轨制指实验的选题、设计由老师完成,学生的选题、设计改成文献综述(选题、设计的重要内容),以后均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可以缩短教学时间,以及减少教学难度。
2.课程的目的
在《实验中医学》理论课修毕的基础上,培养学员独立、综合地实际运用多种实验方法研究中医课题能力,是中医基础学科的重要课程之一。
几十年的中医现代实验研究表明,如何把传统的中医理论与现代高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合理地运用后者来研究发掘和发展前者,是中医现代化过程中突出存在的问题,其中关键的问题是人才。中医现代化研究要求大量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人才既要求对传统中医理论方法了解,又要求对现代科学技术有关原理、方法、技术、理论掌握,并能把两者合理有机地组合起来。
在以往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突出表现为研究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包括如何选题、如何实验准备、如何标准操作、如何数据分析,等等。高分低能的现象比较普遍。大学本科教育阶段缺乏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措施。
本课即针对这样的现状和需求而开设,从一个具体的证的动物实验研究入手,要求并指导学生综合所学中、西医学知识、现代研究技术,独立自主地开展包括实验研究准备、实验实施、实验数据分析,撰写实验报告等系统的教学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所学的知识,暴露其知识面的欠缺,主动去吸取有关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在实践中完成从学到用的能力的培养和升华。
3.本课程采用实验的大体内容
(1)中医证动物模型和脾虚证动物模型的意义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优势和特色、辨证论治机理探索的生命学科意义和发展中医的意义、中医证动物模型和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发展。
(2)CTX的造模依据和目的
脾虚证不同的动物模型、临床肿瘤治疗的副作用以及要求克服的需要、实验教学要求方法稳定、重复性好、时间短等条件,而CTX可以满足。
(3)大概实验流程
如何开展选题、课题设计;研究准备、实验实施、实验数据分析、撰写实验报告,等。
通常的实验研究的流程如下:
文献查阅,了解某一领域的现状、已经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发展的趋势
撰写文献综述、投稿
↓
选题和实验课题设计(文献反复查阅),项目申报(以获得研究经费)
在部分项目申报过程中要求专家论证和答辩,研究生要求开题报告
↓
实验准备(包括实验技术准备),以及预初实验
↓
动物造模、分组、治疗干预等处理,四诊观察
↓
处死动物、取材,各实验检测开始
↓
实验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处理、分析
↓
撰写实验报告,或撰写研究论文、投稿
↓
科研项目要求鉴定、研究生要求论文答辩
本课程便提供给大家一个实战模拟的机会。
4.以往本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主要在于技术差。实验技术不过关,导致实验失败。因此要求认真参加有关预初实验,提高实验技能。
(2)结果不稳定。有多方面原因,实验设计上的、实验技术上的、操作规范上的、实验经验上的,等等。
(3)是不是标准的脾虚模型。以往的实验结果,如与大黄模型的比较、四君子、六君子、附桂八味丸的药理结果,等等。
(4)实验记录不完整(参加《中医学综合实验》附录的要求)。
(5)介绍时间掌握不好,或长或短。
(6)个别学生不认真、不投入。个别同学的部分实验缺席。
(二)教学要求
本课程设计以充分调动大家的学习热情,培养独立研究的基本能力,及其综合能力,并在教学形式上给予保证。
1.明确学习目的。首先要求培养学员对中医药学创新、创造、开拓的精神和能力,尤其注重能力的培养,学用结合;其次是培养学员科研素质,激励学员发现知识的局限、主动自学不断补充完善其知识结构;再次是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包括对研究的兴趣、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他人的学术见解和研究成果、协作精神、主动精神。这些素质、精神、能力对毕业后从事医疗、科研、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是二十一世纪中医药人才的基本要求。
2.要求热情、积极投入。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潜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习、研究、创造的积极性。投入愈多,收获愈多。鼓励勤思考、勤观察、勤提问、勤动手。鼓励加强交流,切磋利弊,获得大量的书本上学不到、体会不深切的知识。
3.在教学形式上保证大家成为主角,辅以启发教育,注意培养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亲自动手,独立、主动、认真地参与实验研究的每一个过程,主动参与研究的所有环节,在研究中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参考文献,综合分析,得出合理的研究结论。并在研究、讨论中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和取舍决策的能力、创新能力。课堂讨论鼓励大胆发表己见,虚心吸收同学、老师的观点和意见,扩展思路,培养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从中有效地培养独立开展中医学实验研究的能力、竞争和拼搏的精神、开拓创造的能力。增强科研的信心和勇气,培养科学实验思维能力。
4.要求在学习研究中要强调发扬团队协作精神。
5.要求培养和加强自学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6.要求培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能力。课程开展过程中要求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由于受到教学经费的限制、课时的限制、学生实验研究技术的水准、教学实施所在科室条件的限制、带教教师学术水平的限制,等等,所开展的实验往往会与部分,甚至多数学生所期望、理想的有一定差距。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内容往往还不是最先进的、最激动、最系统、最周全的。为此,既要求学员培养准确地了解环境、适应环境,调整研究的思路、设想、方法的能力,又要求学员从今后研究工作需要出发,高标准、严要求,在有限的条件下获得最大的锻炼和教益。使学员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能力得到培训,增加今后研究的适应力、应变能力。同时,培养学员坚毅的心理素质、毅力、自控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
7.要求培养科学的实事求是学风,客观地进行实验设计、分析报道实验结果。
8.要求重视培养信息的收集、利用与交流的能力。
(三)考核办法
依据:研究态度(30%)、文献综述(20%)、研究报告(40%)和研究贡献度(10%)综合评分。
1.文献综述(20%)
评分依据主要有:
(1)文章的收集数量和新近程度。
(2)文章的批判性阅读情况及讨论分析(包括分门别类地系统回顾、存在问题的分析、展望和趋势的判断)。
(3)文章的撰写规范程度,以及文笔的流畅、优美程度。
(4)严肃认真程度。
范围是脾虚证的实验研究。建议抓住脾虚证的某一个方面,如动物模型、实验检测指标,其他如诊断标准(临床的、动物的)、临床用药、与常见西医疾病的关系,等等也可以。可能的话,可以投稿。
2.研究报告(40%)
评分依据主要有:
(1)实验方法叙述完整、正确、清楚。
(2)实验数据经过统计处理,且统计方法正确。
(3)实验结构表达客观、准确。
(4)讨论要求结合文献综述、结合其他组的实验结果综合分析。
(5)讨论要求对实验结果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展望或今后努力的方向。
(6)报告体例的规范、标准,包括参考文献的出处。
(7)具有中医特色。
可能的话,建议投稿。
3.研究态度(30%)、研究贡献度(10%),因此,仅仅上交综述和实验报告是远远不够的,达不到及格的分数。
(四)教学安排
日期
上午
下午
5/27
课堂教学、分组
查阅检索资料
6/03
文献综述、实验设计讨论
有关教学录象、实验准备、预实验
6/10
实验准备、预实验
动物造模和用药
6/17
杀鼠、部分实验
继续实验
6/24
继续实验
继续实验
7/01
介绍实验结果
资料检索、实验报告撰写
7/08
资料检索、实验报告撰写
资料检索、实验报告撰写
7/15
论文模拟答辩
* 杀鼠、取材;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血液骨髓计数涂片/病理(病理修块、包埋、切片、染色于以后几天进行)。
** 实验报告要求:引言、材料与方法、实验结果(图表和经统计处理)、讨论(建议参考查阅的文献)、参考文献。
*** 课堂答辩(每组2-3人)。交实验报告。
(五)任课教师介绍。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盛学仕。
实验指导教师、指导内容,以及联系方法
姓名
指导内容
办公室
电话
方肇勤
证指标的观察
7422
51322119
张 煜
预初、动物造模、生理
7418
51322117
宋菊敏
生物化学指标检测
7418
51322117
管冬元
中药制备、四诊观察、分子生物学指标检测
7420
51322118
潘志强
骨髓、血液、病理学组织处理与指标检测
7424对面大办公室
51322582
(六)课堂学生分组:自愿结合。上课完成,交上名单。
(七)各组工作安排,要求记录:
组别
工作内容
指导老师
1
动物造模。生理检测(胃肠电)。
病理(舌与舌苔、小肠)
张煜老师
2
喂药。动物四诊指标观察(造模及给药前后动物的体重、饮食与饮水量、体温、活动状态、精神状态、被毛情况、大便量与便质的改变等)。RTPCR(白蛋白基因表达)
生化(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测定)
管冬元老师
3
生化(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测定)
病理(肝、小肠、胃粘膜)
宋菊敏老师
4
骨髓涂片、血涂片、血细胞计数
病理(脾、胸腺)
盛学仕老师
5
病理标本制备,病理(肝、睾丸)
RTPCR(白蛋白基因表达)
盛学仕老师
实验分组、指导教师以及学生的分工
组别
指导老师
主要实验内容
次要实验内容
1
张 煜
动物造模。生理胃肠电检测。
舌与舌苔、小肠病理
2
管冬元
喂药。动物四诊指标观察(造模及给药前后动物的体重、饮食与饮水量、体温、活动状态、精神状态、被毛情况、大便量与便质的改变等)。白蛋白RTPCR。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测定
3
宋菊敏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生化测定。
肝、小肠、胃粘膜病理
4
潘志强
骨髓涂片、血涂片、血细胞计数。
脾、胸腺病理
5
吴中华
病理标本制备,肝、睾丸病理。
白蛋白RTPCR
有关材料试剂,有关老师及教学实验中心负责指导。
要求:
分工不分家,希望每个同学参与其他小组实验。
课后作业(占用部分上课时间):文献综述。时间跨度1980~2004年。范围是综述在肿瘤治疗中增效减毒的中药复方。
在综述的基础上,每一个小组提交1个处方,下次上课大家讨论,在5个处方中挑选出2张处方实验比较、验证。
方法:分组资料计算机检索分析、图书馆资料查阅、摘录、分析,独立撰写文献综述。具体方法可以参阅《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材的选题、设计和附录的文献综述撰写方法。
下一次上课每小组请2名学生上讲台介绍。时间是10分钟,介绍完毕后大家提问、介绍者记录,然后逐一回答。要求事前训练,严格控制在10分钟左右。
第二次课
文献综述课堂交流。类似于沙龙式的小讲座,或模拟开题报告。
特点是主题发言,大家讨论。
要求
1.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发言,突出重点。
2.非发言学生注意听讲,积极提问。提问注意方式。
3.发言学生认真解答,回答注意方式。
发言后小结
1.通过各位同学的综述,可以看出,综述素材的取舍、内容、行文方式等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各有千秋。同时也可以看出,综述是一项再创作的过程,不是简单的资料堆积。好的综述,包括选题能抓住关键、前沿问题,整理规范、符合逻辑、精炼明确,清楚地讲清楚进展、成就、存在问题、今后方向。这也是为什么要综述:即为以后的选题和研究进行必要的准备。
2.关于CXT模型的处方选择。该模型没有肿瘤,所以不必考虑肿瘤的治疗,重点在减毒。
3.以往的实验结果。尝试过造模剂量变化、不同中药治法、证侯的观察与研究等。
4.关于处方的要求,建议选择两张差别比较明显的。
5.接下去实验的安排:先观看教学录象或课件,再分别找到各组的指导教师,进行实验准备和预初实验。
6.以往实验中和研究生带教过程中,研究生和学生缺少方法准备和技能熟练的培养,由于方法学方面的问题,操作水准和标准化差的问题,导致实验失败。因此,建议积极投入实验准备和预初实验,提高操作技能和水平,从而保证后续实验进行。
教学录象观摩
1.实验动物处死方法和病理组织的取法。
2.不同实验技术方法。
分组在老师指导下预初实验
主讲教师对造模(动物编号、造模等)、实验处死动物次序、流程,取材流程和分配介绍。进行处死实验动物、组织取材、包埋等等预初实验,建立实验方法。
各小组继续积极开展各项实验准备工作和方法学建立,熟练操作技巧。
中药制备。
注意:要求详细的实验记录:时间、内容、方法、结果、对结果的分析、实验人员签名。
第三次课
在教师的指导下,参考造模预初实验,学生集中对30只大鼠实施造模,10只作正常对照。
中药完成制备和给药。
然后,按照计划大鼠用药和证侯观察、记录。
完成动物处死实验前准备:
在实验前要求各小组准备4套相应的实验器材和有关试剂、容器、材料,放在相应的实验台上;显微镜、匀浆器、试管和试管架等也准备到位。所有实验方法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
关于第四次课
尽早去动物房取鼠。
尽早正式开始实验:
具体实验动物处死取材安排如下:
组别
实验内容
1
生理检测:胃肠电。
2
取材:舌。
3
称重、处死实验动物,收集血液标本、血涂片。
4
取材:实验动物后肢。骨髓涂片。
5
取材:胸腺、脾、肝、胃、小肠、睾丸。
实验台
内容
实验台
内容
边台
大鼠称重
#2-水斗
大鼠处死/取血
#1-左
RNA和肝脏的处理
#1-右
正常组取材
#2-左
模型组取材
#2-右
四君子汤组取材
#3-左
清热利湿组取材
低台/书桌
血细胞计数
实验动物4组交替处死、取材、处理标本。4组实验动物称重后依次分送4条实验台,次序为正常组、模型组、四君子汤组、清热利湿组。
同学分工如前述:
当天处死实验动物,完成取材后,各小组按原分工,在相应老师的指导下,在适当时间对标本进行处理,包括生化、分子生物学指标检测,组织、血液和骨髓涂片的固定、包埋、切片、染色、封片、观察、记录,等;以及相应的统计处理。
此后两天内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晚上开展相应实验。主要用于组织的包埋、染色。
关于部分实验要求
1.关于读片
包埋:有人建议不同组别相同组织包埋在同一蜡块内,目的是切片和染色条件一致,可以避免实验误差;读片比较方便。
读片注意:形态(组织结构、细胞形态、胞浆和细胞核)的异同,颜色的异同。以往的问题:观察不仔细,把握不住细胞的形态,有了变化却视而不见。关键在准备不够充分。
结果可以绘图,可以拍照。要求把有关结构、内容标记清楚。要有文字说明:图1,染色方法,具体内容和变化,放大倍数等。
2.关于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要求处理。要求提供均数和标准差,以及各个组别的差别。差别要求明确其统计意义。
常规统计方法,如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等。
处理过的数据可以列表,通常是3线简表,或直方图类。有关图的选用,常用的是直方图,如果反映时间变化的,比如不同时段体重的变化,可以用曲线图。常用的还有散点图等。目的是清晰易懂。
3.关于态度
鉴于教学条件和安排,没有要求每一个同学开展所有实验。但是,如果可能的话,在完成各自负责的实验项目的基础上,请主动参加所有实验,充分利用这样宝贵的学习、锻炼机会。投入多,收获多。
第四次课
动物处死,取材,各实验展开,病理实验往往要求连续工作。
第五次课
继续实验。各小组观察病理切片和继续完成若干其他实验。
然后准备实验结果介绍,每组产生1个学生。
介绍实验结果的目的
1.作为介绍实验结果能力的培训。怎样把结果有序、准确、精炼地介绍给大家。
2.互通信息。由于不是人人参与了所有实验,具体个人往往对其他同学的实验结果不了解,这样在分析自己实验结果时容易造成偏差。盲人摸象。这也是为什么鼓励综合实验的目的,即综合地分析所有数据,联系而不是孤立地看待问题和数据,得到更贴近实际的结果。
3.为了达到介绍的最佳效果,要求制作Power Point,或绘制图、表。要求准确、规范,并且足够的大。Power Point大约每张幻灯片为14行字,以便后面的同学可以看清楚。
以往的问题
统计方法不对;
表格和图的使用不当;
绘图不准确。
第六次课
介绍实验结果(每组1人);撰写实验报告。
撰写实验报告的要求
严格按照教材的要求撰写。
每个同学在方法学上介绍各自小组的实验方法,结果也如此。
讨论部分要求:1)充分参考别组同学的实验结果;2)充分参考有关检索到的文献。
第七次课(自修)
撰写实验报告。
第八次课
课堂答辩(每组2-3人)。
交实验报告。
模拟答辩常见的问题
1.关于模型的属性:是不是脾虚动物模型。不同见解主要包括脾虚、肾虚、肾阳虚、血虚,以上相兼的虚等等。
2.不同实验检测结果的关系,及其对结论的判断,包括对实验误差的认识。有关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
3.答辩的常见问题:
(1)读稿,与听众缺少交流,效果差。
(2)语速过快,或拖时(重点不突出),时间掌握不好。
(3)内容不全面,尤其是实验结果描述不清晰。
(4)如何对实验结果下结论。
(5)有关统计意义与临床意义的区别。
课程小结
1.本课程与《实验中医学》等其他实验课程的区别。理论的、技能的、综合利用的;能力的、素质的。
2.中医药界、中医基础学科取得的成绩,面临的问题,今后发展的任务和趋势。
3.关于实事求是的问题,人云亦云问题,科学研究观察的敏锐性问题,驾驭纷繁实验数据的能力。
4.中医特色问题:在中医药实验研究的各个阶段,怎样才算具有中医特色?
5.就这样的实验结果,今后的研究有何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