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 ? 利用物质的分子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得到与分子结构相 应的红外光谱图,从而来鉴别分子结构的方法,称为红 外吸收光谱法(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IR) ? 近红外 0.78 ~ 2.5 um ? 中红外 2.5 ~ 50 um (4000 ~ 670 cm -1 ,即 2.5 ~ 15 um 最广泛) ? 远红外 50 ~ 1000 um 5.1 基本原理 5.1.1 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 ? ( 1)分子振动时,必须伴随有瞬时 偶极矩的变化 ? ( 2)照射分子的红外辐射频率与分 子某种振动频率相同 5.1.2 分子的振动 1. 振动频率 以双原子分子的简谐振动为例 Hooke定律 ( μ 为折合质量) μπ ν k 2 1 = 21 21 mm mm + ? μ= 量子力学中分子振动的总能量为 Δn=1时 则 当 k用 N·cm -1 为单位,μ用摩尔质量时 ν+= hnE ) 2 1 ( 振 μπ =ν= kh hE 2 振 μπ σ k c2 1 = μ σ k 1307= 1 2 2 2 2 125 2242102222 24 23 21 21 03.5 1307 3030 008.101.12 008.101.12 1307 1307 03.51003.5 3030)1054.1()1000.3(44 1054.1 1002.6)008.101.12 008.101.12 2 1 ? ?? ? ? ?= × + × = σ =?=σ ?=?×= ××××=σ= ×= ××+ × μ? + == cmN μ k μ k cmNsg πμcπk g:μHC mm mm μ μ k πc σ 或 ( =值的 例 某芳香族有机化合物的C-H键的伸缩振动出现在 红外光谱的3030cm -1 处,求该 C- H键的力常数 解: 实际上计算结果比实测值大 ( x:非谐振常数) 术语: (1)基频: Δn=± 1 (2)倍频: Δn=± 2,± 3(弱) 一级泛音,二级泛音 (3)组频:如果分子吸收了一个红外光子,同时激发 了基频分别为ν 1 和ν 2 的两种跃迁,此时所产生 的吸收频率应等于上述两种跃迁的吸收频率之 和,故称为组频。 xσσσ 2?= ′ 2. 振动类型 ? 伸缩振动 伸缩振动指化学键两端的原于沿键轴方向作 来回周期运动,它又可分为对称与非对称伸缩 振动。 ? 弯曲振动 弯曲振动指使化学键的键角发生周期性变化 的振动,它又包括剪式振动、平面摇摆、非平 面摇摆以及扭曲振动。 3. 振动自由度 ? 3N-6 非线性分子 ? 3N-5 线性分子 实际吸收峰数远小于理论计算的振动数 (1)某些振动方式为非红外活性,不伴随偶 极矩的变化; (2)振动方式的频率相同,发生简并现象; (3)若干振动频率十分接近,或吸收弱,仪 器难以检测; (4)有些吸收带落在仪器检测范围外。 4. 影响吸收峰强度的因素 ? 跃迁概率 概率越大,峰越强 ? 偶极矩 电负性相差越大,分子对称性越差,则 偶极矩变化越大,峰越强 反对称伸缩>对称伸缩>变形振动 5.1.3 红外吸收光谱图 5.2 基团频率和特征吸收峰 ? 在红外光谱中,某些化学基团虽然处于 不同分子中,但它们的吸收频率总是出 现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吸收强度较 大,且频率不随分子构型变化而出现较 大的改变。这类频率称为 基团频率 ,其 所在的位置一般又称为 特征吸收峰 。 5.2.1 官能团区和指纹区 ? 官能团区 4000~1300cm -1 是基团伸缩振动出现的区域,对 鉴定基团很有价值 ? 指纹区 1300~600cm -1 是单键振动和因变形振动产生的 复杂光谱区,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该区的 吸收就有细微的差异,对于区别结构类似的化 合物很有帮助。 1300~900cm -1 单键和某些双键的伸缩振动 900~600cm -1 变形振动 5.2.2 红外光谱中的重要区段 4000~2500 cm 1 氢键区 ν O-H ν N-H ν C- H 2500~2000 cm 1 叁键区 ν C≡C ν C≡N 2000~1500 cm 1 双键区 ν C=C ν C=N ν C=O 1500~1000 cm 1 单键区 ν C-C ν C-N ν C-O 3750~3000 ν OH ν NH 3300~3000 ν CH (双键,三键,苯环) 3000~2700 ν CH (单键) 2400~2100 ν C≡C ν C≡N 1900~ 1650 ν C=O 1645~1500 ν C=C ν C=N 1475~1300 δ C-H 1000~650 δ C=C-H δ Ar-H 5.2.3 典型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主要特征 1.烷烃 -CH 3 对称、不对称伸缩振动 2870、2960cm -1 附近; 对称变形振动 1380 cm -1 附近. 有异丙基 1380cm -1 分裂为1385 cm -1 与1375 cm -1 (两强度相似) 有叔丁基 1380 cm -1 分裂为1395 cm -1 及1370 cm -1 (两强度不等) -CH 2 - 不对称、对称伸缩振动 2925、2850 cm -1 附近. 剪式振动 148O~1440 cm -1 区,强度中等. 2.烯烃和炔烃 烯烃: =C-H 伸缩振动 3100~3000 cm -1 峰尖锐,强度中 C=C 伸缩振动 1680~1620 cm -1 共轭时移向低频约 20cm -1 =C-H 面外弯曲 1000~650 cm -1 -CH=CH 2 面外振动 990,910 cm -1 两个很强谱带 炔烃: ≡C-H 伸缩振动 3310~3300 cm -1 弯曲振动 642~615 cm -1 之间 C≡C 伸缩振动 2140~2100 cm -1 (末端) 2260~2190 cm -1 (中 间) 3.芳烃 ? 芳环上的 =C-H 伸缩振动 3100~3000 cm -1 之间有三 个吸收带 ? 芳环的骨架C=C 伸缩振动 1600,1500及1450 cm -1 附 近有三个吸收带,特别是前两个带是芳环的最重要特征带 ? 芳环与其他不饱和体系发生共轭 1600 cm -1 带往往分裂成 1600及1580 cm -1 两吸收带 ? 芳环上 =C-H 面外弯曲振动 900~650cm -1 ,随相邻芳 氢数的增加移向低频。 ? 单取代 2个吸收带 740、690cm -1 ? 邻二取代 1个吸收带 740cm -1 ? 间二取代 3个吸收带 860、780、710cm -1 ? 对二取代 1个吸收带 800cm -1 4. 醇和酚 醇、酚呈液态或固体时,由于分子间生成氢键而缔合 ? O-H 伸缩振动 3550~3200 cm -1 之间 强而宽(越 是多缔合体,吸收带越向低频移动) ? O-H 面外弯曲 750~650 cm -1 之间 带很宽 ? C-O 伸缩振动 1260~1000 cm -1 之间 强度大(从 伯醇、仲醇和叔醇,吸收带向高频移动,分别在 1050,1100,1150 cm -1 附近) 5.醚 ? C-O-C(饱和) 伸缩振动 强940 cm -1 (对 称)和弱1125 cm -1 (不对称) ? α-碳上有侧链 1170~1070 cm -1 双带 ? 芳基烷基醚 1280~1220 cm -1 及 1100~1050 cm -1 两个强吸收带 6. 酮和醛 酮: ? C=O 伸缩振动 (饱和)1715 cm -1 ? 芳酮向低频移动约20 cm -1 ? α,β-不饱和酮向低频移动约40 cm -1 醛: ? C=O 伸缩振动 1740~1720 cm -1 ? 醛类在2830~2720cm -1 附近有两个吸收带,可与 其他羰基化合物区别开来 7. 酸和酯 羧酸: ? O-H 伸缩振动 3000 cm -1 附近 强而宽 ? C=O 伸缩振动 1720 cm -1 附近 ? C-O 伸缩振动 1440~1395 cm -1 强带 ? O-H 面内变形 1320~1210 cm -1 强带 酯: ? C=O 伸缩振动 1740 cm -1 附近 ? α,β-不饱和酸酯向低频移动约20 cm -1 ? 酯的C-O-C不对称伸缩振动 1300~1000 cm -1 有两吸 收带 8. 胺和酰胺 ? 芳香胺强度大于脂肪胺 ? 伯胺N-H 不对称、对称伸缩 3400、3500 cm -1 面内弯曲 1600~1640 cm -1 较宽 较强 伯酰胺N-H 伸缩振动 3350、3180 cm -1 强度中 ? C=O 伸缩振动 1600~1640 cm -1 (伯酰胺) 1600 cm -1 以下(仲酰 胺) 面外弯曲 850~750 cm -1 (伯酰胺) 750~650 cm -1 (仲酰 5.2.4 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 1. 电子效应 (1)诱导效应 电负性不同的取代基,通过静电诱导效应,引起 分子中电子分布的变化,改变了键的力常数,使基 团频率发生位移。诱导效应越强,吸收峰向高波数 移动的程度越显著。 1740175517681780 ν C= O CH 2 BrCOOCH 3 CHCl 2 COOCH 3 CCl 3 COOCH 3 CF 3 COOCH 3 (2)共轭效应 使共轭体系中的电子云密度平均化, 使双键略有伸长,单键略有缩短。因此, 双键的吸收频率向低波数方向位移。 166516901715 ν C=O (cm -1 ) ArCOArArCORRCOR 169017151735 ν C=O (cm -1 ) RCOSRRCORRCOOR 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同时存在时看哪一个占优势 2. 氢键 对于X-H键的伸缩振动,由于分子形成氢键而呈缔合状 态,导致带宽及强度都增加,并移向低频;质子接受体也向 低波数移动. 例:乙醇浓度小于0.01mol.L -1 时,游离OH( 3640cm -1) ; 乙醇浓度增加时, 二聚体( 3515cm -1 )多聚体 (3350cm - 1 ); 乙醇浓度达0. 1mol.L -1 时,多聚体 (3350cm -1 ). 3. 振动偶合 分子中的基团或键的振动并不是孤立进行 的。如果两个振子属同一分子的一部分,而且相距 很近,一个振子的振动会影响另一振子的振动,并 组合成同相(对称)或异相(不对称)两种振动状 态,其前者的频率低于原来振子频率,后者的频率 高于原来振子频率,造成原来频率的分裂。 例:乙烷的C-C伸缩振动频率为992cm -1 , 丙烷的C-C伸缩振动频率为1054、867cm -1 4. 费米共振 当弱的倍频(或组频)峰位于某强的基 频吸收峰附近时,它们的吸收峰强度常常随之 增加,或发生谱峰分裂。这种倍频(或组频) 与基频之间的振动偶合,称为费米共振。 例:C 4 H 9 —O—CH=CH 2 中,=C-H变形振动810cm -1 的倍频(约 1600cm -1 )与C=C伸缩振动发生费米共振,在1640cm -1 与1613cm -1 出现两个强的吸收带. 5. 物质的状态以及溶剂的影响 气态: 相互作用很弱,可观察到伴随振动光谱 的转动精细结构 液态和固态: 相互作用较强,导致吸收带频率、 强度和形状有较大改变 极性溶剂: 溶质分子的极性基团的伸缩振动频率 随溶剂极性的增加而向低波数方向移动,并且强 度增大 5.3 红外光谱仪 5.2.1 红外光谱仪的类型 1. 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 由光源、单色器、试样室、检测器 和记录仪组成 与紫外的区别:试样被置于单色器之前 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由红外光源、迈克尔逊干涉仪、 样品池、检测器、记录仪等组成 (1)测量红外干涉图,该干涉图是 一种时域谱,复杂难解释; (2)通过计算机对该干涉图进行快 速傅里叶变换计算,从而得到以 波长或波数为函数的频域谱,即 得红外光谱图 ∫ ∫ ∞+ ∞? +∞ ∞? δπ= π= δdνI(δ)νB( νδdν)νB(I(δ ~ 2cos) ~ ~~ 2cos ~ ) 作傅立叶变换 优点 (1)多路,扫描速度快 (2)辐射通量大 (3)波数准确度高 (4)杂散光低 (5)测定的光谱范围宽 (6)分辨率高 5.3.2 红外光源 它是将一种惰性固体,通过电加热的方式 来产生连续光谱。在1500~2000K温度范 围内,所产生的最大辐射强度的波长范围 为6000~5000cm -1 (1)硅碳棒 (2)能斯特灯 5.3.3 检测器 (1)热检测器 热电偶 辐射热测量计 热电检测器 (2)光导检测器 HgTe-CdTe 碲化汞镉(MCT)检测器 5.3.4 试样的制备 1. 气体试样 2. 液体试样: ? 液膜法、溶液法 3. 固体试样: ? 糊状法、压片法、薄膜法 5.4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5.4.1 定性分析 1. 定性前的准备 被鉴定的物质应该是纯样品,混合物的光谱则 是其它组成光谱叠加而成,给鉴定带来困难; 样品可先进行简单的物理和化学分析,如熔 点、沸点、折光率、分子质量、溶解度以及元素分析 等,这样可大大简化解析过程; 选择合适的光谱仪测试条件,得到分辨率高的 红外图谱。 已知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 9 H 10 O,试推断其结构式 2. 图谱的解析 解: (1)不饱和度: Ω=1+n 4 +(n 3 -n 1 )/2=1+9-10/2=5 (2)C=O:1700cm -1 无吸收带,无 (3)O-H:3400cm -1 、1050cm -1 强而宽 (4)苯环:1600、1500、1450cm -1 尖锐吸收带 共轭:1500cm -1 强于1600cm -1 吸收带,且1600cm -1 分裂为两个带,说明有苯环与 π体系的共轭 (5)取代:700、750cm -1 两吸收带说明为单取代 (6)甲基:1380cm -1 无,没有 综上所述,此化合物结构式为: Ar-CH=CH-CH 2 -OH 图谱解析步骤 1. 计算不饱和度: Ω=1+n 4 +(n 3 -n 1 )/2 2. 苯环 :1600、1500、1450cm -1 尖锐吸收带 共轭:1500cm -1 强于1600cm -1 吸收带,1600 cm -1 带分裂 成1600及1580 cm -1 两吸收带 取代:单取代 2个吸收带 750、690cm -1 邻二取代 1个吸收带 750cm -1 间二取代 3个吸收带 860、780、710cm -1 对二取代 1个吸收带 800cm -1 3. 有 O 醇: O-H 伸缩振动 3550~3200 cm -1 之间 强而宽 C-O 伸缩振动 1260~1000 cm -1 之间 强度大 (伯醇1050 、仲醇1100、叔醇1150 cm -1 附近) C=O: 伸缩振动 1700 cm -1 附近 醛: 在2700、2800cm -1 附近有两个强吸收带 羧酸: O-H 伸缩振动 3000 cm -1 附近 强而宽 C-O 伸缩振动 1440~1395 cm -1 强带 酯: C-O-C 不对称伸缩 1300~1000 cm -1 有两吸收带 4. CH 3 和CH 2 CH 3 : 对称变形振动 1380 cm -1 附近. CH 2 : 剪式振动 148O~1440 cm -1 区,强度中等. -(CH 2 ) n -: n至少为4, 720~750 cm -1 区有吸收 5. 烯烃 -CH=CH 2 面外振动 990,910 cm -1 两个很强谱带 C=C 伸缩振动 1680~1620 cm -1 6.炔烃: C≡C 伸缩振动 2140~2100 cm -1 (末 端) 2260~2190 cm -1 (中间) 练习: 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 9 H 10 O,试推断其结构式 3. 化合物结构的验证 推断出化合物的结构之后,可与标准光谱图进行 对照。当图谱上的特征吸收带位置、形状及强度 相一致时,可以完全确认。当然,两图绝对吻合 是不可能的,但各特征吸收带的相对强度的顺序 应是不变的。 标准图谱集 (1)Sadtler红外谱图集 (2)分子光谱文献DMS光谱图集 (3)API光谱图集 5.4.2 定量分析 分析依据:朗伯-比尔定律 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法与其它定量方法相 比,存在不少缺点,只在特殊情况下使用 本章小结 1. 产生红外吸收光谱的条件 2. 分子的振动频率、振动类型、振动自由度 3. 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 4. 红外光谱仪的类型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 优点 5. 红外光源及其检测器的类型 6. 简单红外图谱的解析 作业:1,7,11,15,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