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用纸
课程
测 量 学
授
课
班级
周次
课次
日期
课题
全站仪中线测设及断面测量简介
教学
目的
使学生了解全站仪中线测设时的坐标计算及测设原理,掌握使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放样及纵横断面高程测量的方法。
重点
难点
重点:全站仪坐标放样、高程测量的方法。难点:中桩坐标的计算、横断面方向的确定。
教具
多媒体、常规教具
作业
课后
小结
全站仪的坐标放样功能,要安排实习来加以巩固。
教学内容(含理论联系实际)、时间分配与教学方法设计
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用全站仪进行中桩测设的坐标计算比较复杂,进行横断面测量时的断面方向确定方法也比较抽象,且中桩测设和纵横断面测量是一体化完成,知识综合,因此在讲授时要注意内容层次的条理性。
复习:缓和曲线的主点及详细测设
§8.6 全站仪中线测设及断面测量简介
一、基本原理
中线测设:计算中桩坐标——全站仪点位放样(极坐标法)
纵断面测量:全站仪测量点的高程(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
横断面测量:确定横断面点位——全站仪测量点的高程(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
二、全站仪点的放样功能
点位放样原理
先在放样点的大致位置立棱镜
对其进行观测,测出当前棱镜位置的坐标。
将当前坐标与放样点的坐标相比较,计算出其差值。距离差值dD和角度差dHR或纵向差值ΔX和横向差值ΔY。
根据显示的dD、dHR或ΔX、ΔY,逐渐找到放样点的位置。
2、TOPCON全站仪放样点位的方法
见讲题目“全站仪功能介绍”。
三、中桩测设的基本程序
1、测定线路交点(JD)的(线路统一)坐标
(1)图上定出交点
(2)根据沿线布设的(导线)控制点,用全站仪“点的放样”功能,实地测设出交点
(3)根据实地情况进行交点位置的调整
(4)根据沿线布设的(导线)控制点,用全站仪“坐标测量”功能测量出交点(JD)的(线路统一)坐标。
若测出了交点的两条直线上的4个点坐标,可按数学方法计算出交点坐标。
2、中桩(线路统一)坐标的计算
(1)直线段中桩
由交点坐标和桩号里程,按“坐标正算”公式,可计算出各中桩的坐标。
(2)曲线段中桩
1)计算出曲线上各中桩在切线支距法坐标系中的坐标。
2)根据“坐标平移与旋转”公式,将切线支距法坐标转换成线路统一坐标。
3、中桩的实地放样
架全站仪在(导线)控制点或交点上,利用全站仪“点位放样”功能,放样出各中桩。
四、中桩高程测量(纵断面测量)
中桩高程测量是在中桩放样的同时进行的。在中桩位置立棱镜,输入仪器高和棱镜高,即可利用全站仪“三维坐标测量”功能,在(导线)控制点上,测出中桩处的地面高程。
五、横断面测量
横断面测量也可在中桩测设、纵断面测量的同时进行。关键在于如何将棱镜立在中桩的横断面方向上。其方法之一是:
在大致横断面方向上的某变坡点F’处立棱镜,测出点F’的平面坐标。
根据测站点B及点F’的坐标,计算出方位角αBF,将其与方位角αBA相减,得角∠FBA。
根据中桩A处的切线角φA及切线支距法的x轴的坐标方位角,可得A处切线的方位角,进而得到A处法线方向的坐标方位角αAF。
由αAF和αAB可得角∠BAF。
根据角∠FBA、∠BAF和边长DAB,可计算出DBF。
根据DBF,将棱镜从F’点移至F点,并测出F处的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