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条件的方针、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金融政策,他制约着国家的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所以有人把他等同于金融政策。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或同一时期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其环境也会发生较大变化,因而也会采取不同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所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包括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监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目标和中间目标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的,他基本上与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相一致。因此,最终目标也称货币政策的战略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的建立与某一特定历史条件下所要解决的经济问题有密切的连带关系,是应实际经济问题的需要而决定的。
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这四大政策目标的具体含义:
1、稳定物价稳定物价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稳定物价的前提或实质是币值的稳定。在金本位制时代,币值意指单位货币的含金量,币值变动即单位货币的黄金量变动,而黄金价格的变动是引起币值变动的主要原因。因此,大多数经济学家以黄金价格的涨跌幅度来测度币值变动的程度。自30年代世界发生经济大危机之后,各国政府相继放弃金本位制,纷纷宣布纸币与黄金脱钩,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这样便无法继续以黄金价格的变动来作为币值稳定的标准。由于物价的变动是纸币币值变动的指示器,是衡量货币流通正常与否的主要标志,所以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改以综合物价指数来衡量币值是否稳定。物价指数上涨,表示货币贬值;物价指数下跌,表示货币升值。所谓稳定物价,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急剧的波动。
经常被用来测度一般物价水平波动的物价指数主要有三个: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指数。在现代经济社会里,一般物价水平呈上升的趋势。因此,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稳定物价,将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以防止通货膨胀。
对于把一般物价水平上升的幅度控制在何种范围之内,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标准。从各国实际情况来看,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都显得十分保守,一般要求物价上涨率必须控制在2%--3%以内。
2、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一国所有资源都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由于测度各种经济资源的利用程度非常困难,其中只有测度劳动力的利用程度比较容易,因此,西方学者通常以失业率作为衡量社会经济资源是否充分利用的指标。所谓失业率就是失业人数与原意就业的劳动力之比。西方学者认为,失业率为零的充分就业是不可能的,在正常情况下难免会有失业出现。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只要失业率低于5%就可视为充分就业,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失业率在2%--3%以下,社会才算达到充分就业。
3、经济增长在西方经济学中,对经济增长的含义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的增加,或者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增长。实际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国民生产总值来反映经济增长的程度。
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一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全部货币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目前,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国际收支平衡应当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在若干年的时间内,如3—5年,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项目的变动接近于平衡,大致上就可以认为国际收支平衡。在这一时期,某一年份的不平衡可以由另一年份加以弥补。
5、最终目标的相互冲突尽管货币政策所追求的目标有四个,但就任何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而论,对上述各种目标往往不能同时兼顾。通常的情况是,为实现某一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货币政策措施很可能阻挠另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承认若干目标间的互补性的同时,也应注意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存在冲突性。主要冲突有: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冲突;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稳定物价同经济增长之间的冲突。
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冲突。
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相互替代关系。降低失业率与稳定物价不能并行,要实现充分就业就要牺牲一定程度的物价稳定;为了维持物价稳定,就必须以提高失业率为代价。一个国家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得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税率,增加政府支出,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而总需求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如果要稳定物价,就会压抑社会总需求的增长,而社会总需求的缩减则必然导致失业率的提高。这样,货币政策在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就陷入两者不能兼顾的境地。
但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期,西方各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多与这个原理相悖。这些国家自那以来的很长时间里,伴随着失业率的提高,各国通货膨胀率并没有相应降低,而是相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佛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在远期内没有交替关系。
然而,不管长期来看这种替换关系是否存在,至少在短期内,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确是两个相互冲突的目标。
2、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
一般地,若国内物价上涨,使外国商品的价格相对降低,将导致本国输出减少,输入增加,国际收支恶化;若本国维持物价稳定,而外国发生通货膨胀,则本国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则会发生贸易顺差。
因此,只有全球都维持大致相同的物价水平,物价稳定才能与国际收支平衡同时存在。在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复杂,世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现实经济生活里,这两个条件同时并存是不可能的。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也就很难兼顾。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
在正常情况下,随着国内经济的增长,国民收入增加以及支付能力的增强,通常会增加对进口品的需要,此时,如果出口贸易不能随进口贸易的增加而增加,就会使贸易收支情况恶化,发生大量的贸易逆差。尽管有时由于经济繁荣而吸收若干外国资本,这种外资的注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贸易逆差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但并不一定就能确保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目标能够同时达到。
尤其是在国际收支出现失衡、国内经济出现衰退时,货币政策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合理的选择。在国际收支逆差的情况下,通常必须压抑国内有效需求,其结果可能消除逆差失衡,但同时也带来经济衰退;面对经济衰退,通常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其结果可能刺激经济增长,但也可能因输入增加导致国际收支逆差。
4、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的冲突。
在货币流通速度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的数量若偏多,势必刺激物价上涨。因此,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经济增长需要有货币的超前供给,超前的货币供给量可能带来物价的上涨与币值的下跌,进而造成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两者的冲突。
如何在这些相互冲突的矛盾中,做出最恰当的选择和取舍,是当代各国金融当局所面对的最大难题。
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一)选取的基本要求为了灵活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方向和力度以便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央银行通常在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间设置中介目标。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要使中介目标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三个标准,即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
可测性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金融控制变量必须具有明确而合理的内涵和外延。中央银行能迅速而准确地获得有关变量指标的统计数据,并且易于定量分析和理解。
可控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能较准确、及时、有效地对金融变量进行控制和调节,即能较准确地控制该金融变量的变动状况及变动趋势。
相关性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中介目标必须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极为密切的联系,中间变量的变动能对最终目标起到牵制作用,中央银行通过对中介目标的控制和调节,能够促使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
(二)中介指标可为:
利率作中介指标
货币政策时常运用的短期市场利率是银行同业拆放利率。中央银行随时可在货币市场上观察到短期利率的水平,然后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和再贴现率影响短期利率的水平和结构。出于资金成本的考虑,银行和金融机构一般会对再贴现率与同业拆放利率之间的差额做出反应。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证券,必然会减少银行准备金,从而导致同业拆借利率提高,迫使银行到贴现窗口借人中央银行资金或降低其借款意愿。这必然会对银行的信用扩张产生影响,相应地引起长期利率的追随性变动。
以长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从可测性看,中央银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观察到资本市场上的利率水平和结构,并及时进行分析。从可控性看,中央银行只要借助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来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数量、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就可以影响短期利率,相应地引起长期利率的追随性变动,以达到对长期利率的控制。从相关性看,利率的变化与经济周期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当经济处于萧条阶段,利率呈下降趋势;当经济转向复苏以至高涨时,利率则趋于上升。因此,利率可作为观测经济波动状况的一个尺度。
2、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首先,货币供应量有明确的外延和内涵的规定,通过中央银行自身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中央银行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量的测算和分析,满足可测性的要求。
其次,按照界定,货币供应量一般由通货和各种存款货币构成,前者直接是由中央银行产生并投入流通,中央银行对其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后者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负债,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也可以间接地加以控制。
再次,就相关性而言,一定时期的货币供应量代表了整个社会的购买力,直接影响着货币政策目标(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的实现,因此,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超额准备金作为中介指标基础货币作为中介指标基础货币是银行存款准备金总量和流通中通货的总和。他包括商业银行及其他各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银行库存现金及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在基础货币中,银行存款准备金至关重要,他构成基础货币的主体。
从理论上讲,活期存款是银行准备金总量的一个确定的倍数。只要中央银行能控制住其准备金操作目标,就基本上能控制货币供应量指标了。由此,作为政策工具和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之间的一个环节,准备金总量被西方各国中央银行作为近期中介目标加以利用。
作为操作目标,基础货币同样符合中介目标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的要求。首先,从可测性看,基础货币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其数额多少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责表上反映出来,中央银行很容易掌握这些资料;其次,基础货币中的通货是中央银行向社会注入的现金量,中央银行愿意注入多少现金,是可以直接控制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总量则取决于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和再抵押贷款,以及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水平,有较强的可控性;再次,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由此,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调控的常规手段,他主要是调节货币供应总量、信用量和一般利率水平。因此,又称为数量工具。他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机制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工具,即所谓的“三大法宝”。
(一)法定存款准备率
1、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意义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要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按规定的比率在其吸收的存款总额中提取一定的金额缴存中央银行,并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提取的金额被称为存款准备金,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率被称为存款准备率或存款准备金率。
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始于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法》。于是,西方各国纷纷以法律形式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并授权中央银行依照货币政策的需要,随时加以调整。
存款准备金作为中央银行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其最初目的是为了防止银行出现大量现金挤兑时发生金融恐慌和危机,以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现金兑付能力,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后来存款准备金制度逐步发展为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重要工具。
按照现代货币理论,货币供应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基础货币,即居民持有的现金、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以及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另一部分为派生货币,即商业银行将原始存款作为贷款放出,形成派生存款,导致信用扩张和货币供应量增加。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商业银行可派生的存款增加,造成扩张,扩大了货币的供应量;反之,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则产生收缩,减少货币的供应量。中央银行就是这样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实现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和控制。
2、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内容各国中央银行关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存款准备金制度适用的对象一般来说,存款准备金制度应该适用于所有吸收存款的信贷机构以及这些机构吸收的所有对本国货币流通状况有显著影响的存款种类,以最大限度地达到中央银行对金融体系和货币信贷的控制。
3、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
各国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各不相同,通常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存款种类。由于不同性质的存款的流动性不同,由此产生的派生能力以及对货币流通的影响也就不同。一般说来,活期存款比定期存款准备金率高,定期存款中期限短的比期限长的高。(2)银行规模和存款金额。银行规模的大小与吸收存款金额的多少对货币流通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规模较小的银行提缴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比大银行低,存款规模金额小的比存款规模金额大的准备金率要低。(3)经济运行状况。中央银行常常根据一国经济情况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一般在经济繁荣时期,为避免过度扩张信贷,引起通货膨胀,就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经济停滞时期,为鼓励投资,需要放松银根,就降低存款准备金比率。
4、存款准备金资产的构成。
各国中央银行一般规定,银行库存现金及其在中央银行存款才能充当存款准备金。有的国家,如法国,还规定一定比率要求存款机构购入可以随时变现的政府债券等具有高度流动性的资产,作为存款准备金的组成部分。
另外,各国关于存款准备金的立法,都明确规定中央银行对收取的存款准备金不支付利息。
5、作为一项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有较强的告示效应。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升降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预示器,中央银行调整准备金比率是公开的、家喻户晓的行动,并立即影响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头寸。因此,调整准备金比率实际上是中央银行的一种有效宣言:“这是我们的政策所采取的方向,我们确确实实是要这样做的。”
(2)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有强制性的影响,一经公布,任何存款性金融机构必须执行。
(3)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对货币供应量有显著的影响效果。按货币供给理论,货币乘数是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倒数,所以,在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没有超额准备金的情况下,1%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升降,都可能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巨额变动。
(4)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缺乏应有的灵活性。正因为该货币政策工具有较强的告示效应和影响效果,他不能作为一项日常的调节工具,供中央银行频繁地加以运用。所以,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并不经常运用他,只有当中央银行打算大规模地调整货币供给,并且尽可能少地扰乱政府的有价证券市场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改变才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二)再贴现政策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所作的票据转让,称之为再贴现,他是商业银行获取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
中央银行是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者。当商业银行发生准备金不足时,一个重要的补充途径就是向中央银行借款。他可以拿银行贴现的未到期的票据向中央银行要求再贴现,或者以中央银行同意接受的抵押品作担保申请借款,中央银行的抵押贷款通常以政府债券作抵押,也可用经过审查的“合格的证券”即商业票据作担保办理再贴现和抵押贷款,这两种方式在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被习惯地称之为再贴现。且以后一种方式为主,中央银行的贷款多数是短期的,一般1天到两周。
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最早拥有的货币政策工具,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的前30年,再贴现被认为是中央银行的主要工具。
贴现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项:再贴现率的调整和确定何种票据有贴现或抵押资格。
就调整再贴现率而言,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影响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借以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的数量,达到调节社会资金供求的目的;二是产生告示的效果,以影响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大众的预期。公众一般把贴现率的提高解释为中央银行准备紧缩信贷,这可能使某些贷款人预期未来利率上涨而减少其借款;贴现率降低预示着较松动的金融政策和降低利率,可能使贷款人立即增加其贷款的意愿。
就决定再贴现和再抵押票据的资格来说,主要目的是在于影响资金的运用方向。
尽管再贴现政策工具是一项有效的政策工具,但其本身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
1、在实施再贴现政策过程中,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等待的地位。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是否愿意到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或借款,完全由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自己来决定。
2、该工具的灵活性较小。再贴现率的频繁调整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使大众和商业银行无所适从。若再贴现率不经常调整又不宜于中央银行灵活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因此,这一工具本身有被动、缺乏灵活性的特点。
(三)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买卖政府债券)用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当金融市场上资金短缺时,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有价证券,这相当于向社会投人一笔基础货币,从而会增加货币供应量;相反,当金融市场上货币过多时,中央银行就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有价证券以达到回笼货币,收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公开市场业务是通过银行系统准备金的增减变化而起作用的。当中央银行购进有价证券时,无论是由社会大众或金融机构出售证券,都表现为银行准备金的增加,使之处于扩张货币的地位;反之,中央银行出售有价证券时,无论是由社会公众或金融机构购买,都无异于向市场收回一笔资金,而银行准备金的减少,势必紧缩货币供应量。
公开市场业务有防御性公开市场业务和主动性公开市场业务之分。前者是指中央银行买卖证券,只是用于抵消那些非中央银行所能控制的因素对银行准备金水平的影响,后者指中央银行买卖证券是为了改变银行准备金总水平,从而稳定社会经济。
决定银行准备金水平的要素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八项:中央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中央银行应收款项、黄金存量、公众持有的通货、中央银行应付款项、财政部存款和中央银行其他资产净值。这八项中任何一项的单独变动都会导致银行准备金发生相等数额的变动,前五项要素变动时,准备金会在同一方向上发生变化;后三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准备金发生相反方向变化。这八项要素中,只有前面两个是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政策加以控制的,而后面的六个要素是中央银行无法充分控制的。他们的变动对银行准备金的影响有时可能会抵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力。因此,中央银行必须事先对这些要素的变动加以预测,通过防御性的公开市场业务来抵消外来影响,使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水平维持在预定的目标水平上。
公开市场业务是目前西方国家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这固然与西方国家证券市场发达有关,但主要的还是因为公开市场业务有其他政策工具不能替代的优点。
公开市场操作相对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改变再贴现率和准备金比率)有一些优势。这些优势包括对准备金和基础货币产生影响的精确性、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变化的主动性完全掌握在中央银行手中。
1、精确性。公开市场操作使中央银行能够对总的银行准备金和基础货币进行有力而准确的控制,尤其是计算出这些数字的周或月平均值更是这样。如果中央银行向银行系统注入1.15亿美元的准备金,就可以简单地购买1.15亿美元的政府债券。使用再贴现率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可能达到这么高的精确程度。例如,中央银行想通过贴现政策降低准备金,他可以作的只是提高再贴现率,甚至发表声明警告银行不要从中央银行大量借款,这一举措使贴现和放款、准备金、基础货币下降的程度是不可能预测的。
同样的理由可以说明准备金比率的变化情况。首先,准备金比率的变化通过货币乘数而不是通过基础货币和准备金来影响货币供给。另外,即使是准备金比率的一个很小的变化都会导致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相当大的变化。原则上,中央银行可以频繁地和细微地改变准备金比率,例如,在某个星期将他从10%提高到10.02%。然而,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都不倾向于这种做法,因为准备金比率的频繁改变会使银行感到无所适从。总之,这一工具是相对迟钝的,不适合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频繁使用。
2、灵活性。中央银行每天都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大量的政府债券。对中央银行来说,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改变货币政策的基调,甚至完全调转方向都是很容易的。只有最敏感的观察家才能发现这一变化。贴现率和准备金比率的变化就不能产生这种效果,因为对公众来说,这些变化太显而易见了。贴现率和准备金比率工具在短期内不很灵活,一般地,准备金比率多年才改变一次,贴现率的调整相对频繁一些,通常每年两三次。相反,中央银行每天都进行巨额的政府债券交易。
3、主动性。如果中央银行要通过准备金、基础货币或超额准备金等变量来影响经济活动,那么这些变量的变化一定源于中央银行的政策决策,而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就是说,改变准备金的主动权留在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也是这样主动进行操作的。而如前所述,贴现窗口就显得很被动。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能影响银行系统的资金运用方向和不同信用的资金比率的各种措施。这些措施旨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情况下,对某些具体用途的信贷数量产生影响。他们主要包括:证券信用交易的法定保证金比率、消费信贷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等。
(一)消费者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对消费者在购买耐用消费品时发生的分期付款信用所采用的管制措施。包括规定分期付款的第一次最低付款金额、分期付款的最长期限和适用于采用分期付款的耐用消费品的种类。
中央银行提高法定的第一次最低付款现额就等于降低了最大放款额,势必减少了社会对此种商品的需求。缩短偿还期就增大了按期支付额,也会减少对此类商品和贷款的需求。
(二)证券市场信用控制证券信用交易的法定保证金比率是中央银行对以信用方式购买股票和证券所实施的一种管理措施。中央银行通过规定保证金比率(按百分比表示的,购买人对所购买证券支付的最低现款比率)来控制以信用方式购买股票或证券的交易规模。比如说,中央银行规定信用交易保证金比率为30%,则交易额为20万美元的证券购买者,必须至少将6万美元以现金一次性交付来进行此项交易,其余资金由金融机构贷款解决。
(信用交易又称为保证金交易或垫头交易,指购买证券者先付一部分保证金,其余不足部分由证券公司向其提供价款进行垫付,使证券的买卖得以实现的一种交易方式。利用信用交易方式可以解决投资者因暂时的资金不足或所持的证券不足而无法获得预期收益的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中央银行可根据金融市场的状况随时调高或调低法定保证金比率。
证券信用交易的法定保证金比率工具,间接地控制了流人证券市场的信用量,即控制了证券市场的最高放款额(最高放款额=(1-法定保证金比率)*交易总额)。他既能使中央银行遏制过度的证券投机活动,又不贸然采取紧缩和放松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有助于避免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和促进信贷资金的合理运用。
(三)不动产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不动产贷款的额度和分期付款的期限等规定的各种限制性措施。包括法定商业银行不动产贷款的最高限额、最长期限、第一次付款的最低金额和对分期还款的最低金额进行管制。
(四)优惠利率
(五)预缴进口保证金三、直接信用控制工具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根据有关法令,对银行系统创造信用的活动施以各种直接的干预。主要的干预措施有信用分配、利率最高限额、流动性比率等。
1、信用分配。
信用分配是指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的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权衡客观经济需要的轻重缓急,对银行系统的信用加以合理分配和限制。主要表现在限制银行系统对某个领域的信贷时,对银行系统的该项贷款申请,中央银行用各种理由加以拒绝;在支持银行对某个领域的信贷时,中央银行可以设立专门信贷基金以保证某项事业的特殊需要。
2、利率最高限制。
西方国家中央银行有时依据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的定期及储蓄存款所能支付的最高利率。
3、流动性比率。
有些国家的中央银行为了保障金融机构的支付能力,除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外,还规定了金融机构对其资产维持某种程度的流动性,即规定金融机构的全部资产中流动行资产所占的比重。一般来说,资产的流动性比率与收益率成反比。金融机构为了保持中央银行规定的流动性比率,一方面必须缩减长期性放款所占的比重,扩大短期性放款的比重;另一方面,还必须持有一部分随时应付提现的资产。
四、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采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以外的其他各种控制方法。主要有道义劝告、金融检查和公开宣传等。
1、道义劝告。
道义劝告也称“君子协议”,或“窗口指导”,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以影响其放款的数量和投资的方向。这一手段的优点在于对信贷的质和量控制并存,具有较大的伸缩性,但无法律强制。尽管他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没有法律的约束力,但由于中央银行的地位,一般说来,他或多或少会产生效力。
2、金融检查。
他是指中央银行利用自己“银行的银行”的身份不定期地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情况进行检查,看其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将检查结果予以公开,以监督商业银行的金融活动。
3、公开宣传。
公开宣传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公布自己的政策方针和各种经济金融信息,引导各银行金融机构和公众按自己的意图行事。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过程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是: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手段的运用,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最终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在西方主要有两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凯恩斯学派的间接作用传导机制理论与货币学派的直接作用传导机制理论。
(一)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认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后,首先引起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数量发生变动,继而导致货币供应量发生变化,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引起市场利率发生变化,市场利率的变化导致投资发生增减变动,通过乘数效应,最终影响社会总支出与总收入。用符号表示为:
R→M→r→I→E→Y
式中,R表示存款准备金;M表示货币供应量;r表示市场利率;I表示投资;E表示总支出;Y表示总收入。
具体说来,当中央银行采取松的货币政策,例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或买人有价证券后,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增加,贷款能力增强。贷款的增加必然会增加货币供应量,促使利率降低。利率的降低意味着资本边际效率的提高,促使投资增加,通过乘数效应直接增加了社会的总需求,最终导致社会总收入的增加。若此时社会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则货币供应量增加所带来的总需求增加会直接增加社会的产量、就业与收入,导致的物价上涨幅度较小。当社会已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时,生产资源与劳动力已趋于饱和,随着总需求的增加,物价水平随之同比例上涨。反之,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则会引起相反的效果。
由以上传导机制可以看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是间接的,他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1、一定量的货币供给变动能使利率发生多大变化。2、一定的利率变化对投资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3、货币乘数的大小。在这一传导机制中,利率是核心。货币供应量的增减首先影响利率,通过利率变化最终影响社会总支出和总收入。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减不能对利率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货币政策将失败。
上述分析,只显示货币市场对商品市场的影响,没有表现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相互作用循环往复的情况,因此称之为局部均衡分析。以后一些学者对局部均衡进行了补充与发展,称为一般性均衡分析。其基本观点是:
当中央银行采取松的货币政策致使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会相应下降,下降的利率会刺激投资,引起总支出与总收入的相应增加。但利率下降后,降低了存款人存款意愿,借贷资金的供给会减少或不变。与此同时,商品市场上由于收入的增加又提供了更多的货币需求,结果使货币需求量超过货币供应量,致使下降的利率又重新回升,这是商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作用。接着上升的利率又促使货币需求下降,利率再次回落,循环往复,最终达到这样一个均衡点,在这一均衡点上,同时满足了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两方面的均衡要求。
(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与凯恩斯学派不同,货币学派强调货币供应量变动直接影响总支出与总收入,避开了利率的作用。用公式表示为:
M→E→Y
这一理论认为,当中央银行采取松的货币政策时,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增加,即基础货币增加。商业银行体系在存款创造机制的影响下,货币供应量增加。在其他经济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利率下降。但这只是暂时的,利率下降后由于资本边际效率的提高,刺激生产者生产更多产品,获得更多收入。随着收入增加与货币需求量的增加,利率开始回升,有可能重新恢复到原先水平。因此,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影响支出与收入,而是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与收入。
尽管这两种理论在具体分析时存在分歧,但还是有某些共同之处,即货币数量变动后,会引起市场利率发生变化,正是由于利率的变化,企业家的投资欲望或个人的消费欲望才会改变。当投资和消费发生变化后,社会总支出与总收入会发生相应改变。这也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般模式。
第四节 货币政策效应分析一、货币政策的数量效应二、货币政策的时间效应货币政策从制订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必然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即称为时滞。如果收效太迟或难以确定收效时间,则货币政策本身能否成立也就成了问题。
货币政策的时滞有内部时滞与外部时滞两种。
内部时滞是指从经济形势的变化,需要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中央银行实际采取行动所花费的时间过程。内部时滞还可细分为两个阶段:1、从经济金融情况发生变化,需要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中央银行在主观上认识到这种变化并承认需要采取行动的时间间隔。这一阶段称为认识时滞。2、从中央银行认识到需要采取行动到实际采取行动的时间间隔,称为行动时滞。
内部时滞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对经济形势变化和发展的敏感程度、预测能力,以及中央银行制订政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如果在经济衰退发生之前或通货膨胀明显暴露之前,中央银行就采取扩张的或紧缩的货币政策,则内部时滞就不存在。由此内部时滞的长短与中央银行能否正确预测,能否提前行动高度相关。而这又与决策人员的素质、中央银行权力的大小以及经济体制的制约程度等问题紧密联系。
外部时滞是指从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货币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时间间隔。与内部时滞相比较,外部时滞比较客观,一般情况下,他由社会的经济、金融条件决定,中央银行不能直接控制。例如,由于客观经济条件的限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与利率下降不会立即引起总支出与总收入的增加。就投资而言,企业必须对外部经济信息有较强的敏感性,先作出投资决策,从产生意向到调查再到计划的形成,然后开始订购、运输、再投入生产等等,每一步都需要时间。
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如果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大部分影响较快地有所表现,那么货币当局就可根据期初的预测值,考察政策生效的状况,并对政策的取向和力度作必要的调整,从而使政策能够更好地实现预期的目标。
三、货币政策对个别部门的影响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另一个因素是微观主体的预期。当一项货币政策提出时,各种微观经济主体,会根据获得的各种信息预测政策的影响方向和力度,进而很快地做出反应。微观主体广泛实施的对策,将抵消货币当局推出的政策所发挥的作用,使政策可能归于无效。例如,政府拟采取长期的扩张政策,人们通过各种信息预期社会总需求会增加,物价会上涨。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们会通过工会与雇主谈判提高工资,企业预期工资成本的增大而不愿扩展经营。最后的结果是只有物价的上涨而没有产出的增长。这样看来,只有在货币政策的方向和力度不为公众知晓的情况下才能生效。但是这样的可能性不大:有些政策工具的运用如准备金比率和再贴现率的调整,不可能保密,货币当局不可能长期不让社会知道他所要采取的政策;即使采取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不久之后也会落在人们的预期之内。假如货币当局长期采取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则将导致微观经济主体做出错误判断,并会使经济陷入混乱之中。
但事实是,公众的预测很难做到那么准确和及时,要实施对策也要有个过程。这就是说,货币政策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产生一定的作用,尽管公众的预期行为会使其效应大折扣。
四、制度因素与货币政策效应一般说来,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比较有效,经济不景气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比较好。
货币政策通过利率调节投资,影响总需求,财政政策是对政府开支及税收进行调节进而影响总需求。但两者也有明显的区别。一般说来,在实现紧缩目标时货币政策比较有效,在实现扩张目标时财政政策比较有效。例如,为了抑制过度需求,降低通货膨胀,可以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紧缩银根,减少总需求,操作起来比较及时、灵活。而财政政策却相反,要改变税收与政府开支,对许多国家来说,均需立法机构的讨论,且增税与缩减福利支出这类问题,较难获准通过。在实现扩张的目标中,财政政策的作用比较直接,财政政策通过降低税率可直接鼓励投资;扩大政府开支则往往导致货币供给增加并进而引起总需求的扩张,而且时滞较短。至于货币政策,如果要在比较萧条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利率以实现扩张的目标,则比较困难。因为投资的积极性在这种条件下往往并非低的利率就能调动起来的。此外两大政策的另一点区别是:两者性质不同。就严格意义上说,财政政策是依靠行政力量强制推行,是针对特定经济主体,为达到特定目标所采用的措施,主要用以解决经济结构问题;而货币政策则是依靠金融体系,进行一般经济总量的调控。
由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为了有效进行宏观调控,可以将两大政策配合使用。例如为了扭转严重的经济过热或衰退,可采取双紧或双松的搭配方式,在并非极端的情况下,可采取紧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适合投资需求过旺而消费需求不足)或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适合消费需求过旺而投资需求不足)的搭配方式,以中和实施单方面政策可能带来的负效应等。
第五节 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一)传统体制下的货币政策实践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政策实践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张双重目标,即经济增长和币值稳定。90年代尤其是1995年以后,理论界和管理部门取得了共识,稳定币值成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即单一的货币政策目标: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国民经济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因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也必须适应转轨时期的经济情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采用的中介目标主要是信贷规模、现金发行量、货币流通速度,随着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这些中介目标的作用正在逐步弱化,并由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中介目标所取代。国务院文件明确指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备付金率。”
目前,我国中央银行运作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以下8种:
信贷计划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贷款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再贷款利率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政策
6,再贴现(正在推行)
7,公开市场业务(正在推行)
8,窗口指导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的,他基本上与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相一致。因此,最终目标也称货币政策的战略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的建立与某一特定历史条件下所要解决的经济问题有密切的连带关系,是应实际经济问题的需要而决定的。
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这四大政策目标的具体含义:
1、稳定物价稳定物价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稳定物价的前提或实质是币值的稳定。在金本位制时代,币值意指单位货币的含金量,币值变动即单位货币的黄金量变动,而黄金价格的变动是引起币值变动的主要原因。因此,大多数经济学家以黄金价格的涨跌幅度来测度币值变动的程度。自30年代世界发生经济大危机之后,各国政府相继放弃金本位制,纷纷宣布纸币与黄金脱钩,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这样便无法继续以黄金价格的变动来作为币值稳定的标准。由于物价的变动是纸币币值变动的指示器,是衡量货币流通正常与否的主要标志,所以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改以综合物价指数来衡量币值是否稳定。物价指数上涨,表示货币贬值;物价指数下跌,表示货币升值。所谓稳定物价,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急剧的波动。
经常被用来测度一般物价水平波动的物价指数主要有三个: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指数。在现代经济社会里,一般物价水平呈上升的趋势。因此,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稳定物价,将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以防止通货膨胀。
对于把一般物价水平上升的幅度控制在何种范围之内,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标准。从各国实际情况来看,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都显得十分保守,一般要求物价上涨率必须控制在2%--3%以内。
2、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一国所有资源都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由于测度各种经济资源的利用程度非常困难,其中只有测度劳动力的利用程度比较容易,因此,西方学者通常以失业率作为衡量社会经济资源是否充分利用的指标。所谓失业率就是失业人数与原意就业的劳动力之比。西方学者认为,失业率为零的充分就业是不可能的,在正常情况下难免会有失业出现。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只要失业率低于5%就可视为充分就业,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失业率在2%--3%以下,社会才算达到充分就业。
3、经济增长在西方经济学中,对经济增长的含义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的增加,或者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增长。实际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国民生产总值来反映经济增长的程度。
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一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全部货币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目前,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国际收支平衡应当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在若干年的时间内,如3—5年,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项目的变动接近于平衡,大致上就可以认为国际收支平衡。在这一时期,某一年份的不平衡可以由另一年份加以弥补。
5、最终目标的相互冲突尽管货币政策所追求的目标有四个,但就任何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而论,对上述各种目标往往不能同时兼顾。通常的情况是,为实现某一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货币政策措施很可能阻挠另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承认若干目标间的互补性的同时,也应注意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存在冲突性。主要冲突有: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冲突;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稳定物价同经济增长之间的冲突。
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冲突。
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相互替代关系。降低失业率与稳定物价不能并行,要实现充分就业就要牺牲一定程度的物价稳定;为了维持物价稳定,就必须以提高失业率为代价。一个国家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得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税率,增加政府支出,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而总需求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如果要稳定物价,就会压抑社会总需求的增长,而社会总需求的缩减则必然导致失业率的提高。这样,货币政策在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就陷入两者不能兼顾的境地。
但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期,西方各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多与这个原理相悖。这些国家自那以来的很长时间里,伴随着失业率的提高,各国通货膨胀率并没有相应降低,而是相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佛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在远期内没有交替关系。
然而,不管长期来看这种替换关系是否存在,至少在短期内,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确是两个相互冲突的目标。
2、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
一般地,若国内物价上涨,使外国商品的价格相对降低,将导致本国输出减少,输入增加,国际收支恶化;若本国维持物价稳定,而外国发生通货膨胀,则本国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则会发生贸易顺差。
因此,只有全球都维持大致相同的物价水平,物价稳定才能与国际收支平衡同时存在。在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复杂,世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现实经济生活里,这两个条件同时并存是不可能的。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也就很难兼顾。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
在正常情况下,随着国内经济的增长,国民收入增加以及支付能力的增强,通常会增加对进口品的需要,此时,如果出口贸易不能随进口贸易的增加而增加,就会使贸易收支情况恶化,发生大量的贸易逆差。尽管有时由于经济繁荣而吸收若干外国资本,这种外资的注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贸易逆差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但并不一定就能确保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目标能够同时达到。
尤其是在国际收支出现失衡、国内经济出现衰退时,货币政策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合理的选择。在国际收支逆差的情况下,通常必须压抑国内有效需求,其结果可能消除逆差失衡,但同时也带来经济衰退;面对经济衰退,通常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其结果可能刺激经济增长,但也可能因输入增加导致国际收支逆差。
4、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的冲突。
在货币流通速度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的数量若偏多,势必刺激物价上涨。因此,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经济增长需要有货币的超前供给,超前的货币供给量可能带来物价的上涨与币值的下跌,进而造成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两者的冲突。
如何在这些相互冲突的矛盾中,做出最恰当的选择和取舍,是当代各国金融当局所面对的最大难题。
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一)选取的基本要求为了灵活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方向和力度以便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央银行通常在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间设置中介目标。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要使中介目标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三个标准,即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
可测性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金融控制变量必须具有明确而合理的内涵和外延。中央银行能迅速而准确地获得有关变量指标的统计数据,并且易于定量分析和理解。
可控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能较准确、及时、有效地对金融变量进行控制和调节,即能较准确地控制该金融变量的变动状况及变动趋势。
相关性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中介目标必须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极为密切的联系,中间变量的变动能对最终目标起到牵制作用,中央银行通过对中介目标的控制和调节,能够促使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
(二)中介指标可为:
利率作中介指标
货币政策时常运用的短期市场利率是银行同业拆放利率。中央银行随时可在货币市场上观察到短期利率的水平,然后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和再贴现率影响短期利率的水平和结构。出于资金成本的考虑,银行和金融机构一般会对再贴现率与同业拆放利率之间的差额做出反应。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证券,必然会减少银行准备金,从而导致同业拆借利率提高,迫使银行到贴现窗口借人中央银行资金或降低其借款意愿。这必然会对银行的信用扩张产生影响,相应地引起长期利率的追随性变动。
以长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从可测性看,中央银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观察到资本市场上的利率水平和结构,并及时进行分析。从可控性看,中央银行只要借助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来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数量、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就可以影响短期利率,相应地引起长期利率的追随性变动,以达到对长期利率的控制。从相关性看,利率的变化与经济周期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当经济处于萧条阶段,利率呈下降趋势;当经济转向复苏以至高涨时,利率则趋于上升。因此,利率可作为观测经济波动状况的一个尺度。
2、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首先,货币供应量有明确的外延和内涵的规定,通过中央银行自身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中央银行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量的测算和分析,满足可测性的要求。
其次,按照界定,货币供应量一般由通货和各种存款货币构成,前者直接是由中央银行产生并投入流通,中央银行对其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后者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负债,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也可以间接地加以控制。
再次,就相关性而言,一定时期的货币供应量代表了整个社会的购买力,直接影响着货币政策目标(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的实现,因此,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超额准备金作为中介指标基础货币作为中介指标基础货币是银行存款准备金总量和流通中通货的总和。他包括商业银行及其他各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银行库存现金及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在基础货币中,银行存款准备金至关重要,他构成基础货币的主体。
从理论上讲,活期存款是银行准备金总量的一个确定的倍数。只要中央银行能控制住其准备金操作目标,就基本上能控制货币供应量指标了。由此,作为政策工具和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之间的一个环节,准备金总量被西方各国中央银行作为近期中介目标加以利用。
作为操作目标,基础货币同样符合中介目标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的要求。首先,从可测性看,基础货币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其数额多少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责表上反映出来,中央银行很容易掌握这些资料;其次,基础货币中的通货是中央银行向社会注入的现金量,中央银行愿意注入多少现金,是可以直接控制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总量则取决于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和再抵押贷款,以及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水平,有较强的可控性;再次,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由此,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调控的常规手段,他主要是调节货币供应总量、信用量和一般利率水平。因此,又称为数量工具。他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机制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工具,即所谓的“三大法宝”。
(一)法定存款准备率
1、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意义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要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按规定的比率在其吸收的存款总额中提取一定的金额缴存中央银行,并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提取的金额被称为存款准备金,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率被称为存款准备率或存款准备金率。
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始于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法》。于是,西方各国纷纷以法律形式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并授权中央银行依照货币政策的需要,随时加以调整。
存款准备金作为中央银行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其最初目的是为了防止银行出现大量现金挤兑时发生金融恐慌和危机,以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现金兑付能力,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后来存款准备金制度逐步发展为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重要工具。
按照现代货币理论,货币供应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基础货币,即居民持有的现金、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以及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另一部分为派生货币,即商业银行将原始存款作为贷款放出,形成派生存款,导致信用扩张和货币供应量增加。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商业银行可派生的存款增加,造成扩张,扩大了货币的供应量;反之,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则产生收缩,减少货币的供应量。中央银行就是这样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实现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和控制。
2、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内容各国中央银行关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存款准备金制度适用的对象一般来说,存款准备金制度应该适用于所有吸收存款的信贷机构以及这些机构吸收的所有对本国货币流通状况有显著影响的存款种类,以最大限度地达到中央银行对金融体系和货币信贷的控制。
3、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
各国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各不相同,通常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存款种类。由于不同性质的存款的流动性不同,由此产生的派生能力以及对货币流通的影响也就不同。一般说来,活期存款比定期存款准备金率高,定期存款中期限短的比期限长的高。(2)银行规模和存款金额。银行规模的大小与吸收存款金额的多少对货币流通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规模较小的银行提缴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比大银行低,存款规模金额小的比存款规模金额大的准备金率要低。(3)经济运行状况。中央银行常常根据一国经济情况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一般在经济繁荣时期,为避免过度扩张信贷,引起通货膨胀,就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经济停滞时期,为鼓励投资,需要放松银根,就降低存款准备金比率。
4、存款准备金资产的构成。
各国中央银行一般规定,银行库存现金及其在中央银行存款才能充当存款准备金。有的国家,如法国,还规定一定比率要求存款机构购入可以随时变现的政府债券等具有高度流动性的资产,作为存款准备金的组成部分。
另外,各国关于存款准备金的立法,都明确规定中央银行对收取的存款准备金不支付利息。
5、作为一项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有较强的告示效应。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升降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预示器,中央银行调整准备金比率是公开的、家喻户晓的行动,并立即影响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头寸。因此,调整准备金比率实际上是中央银行的一种有效宣言:“这是我们的政策所采取的方向,我们确确实实是要这样做的。”
(2)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有强制性的影响,一经公布,任何存款性金融机构必须执行。
(3)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对货币供应量有显著的影响效果。按货币供给理论,货币乘数是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倒数,所以,在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没有超额准备金的情况下,1%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升降,都可能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巨额变动。
(4)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缺乏应有的灵活性。正因为该货币政策工具有较强的告示效应和影响效果,他不能作为一项日常的调节工具,供中央银行频繁地加以运用。所以,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并不经常运用他,只有当中央银行打算大规模地调整货币供给,并且尽可能少地扰乱政府的有价证券市场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改变才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二)再贴现政策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所作的票据转让,称之为再贴现,他是商业银行获取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
中央银行是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者。当商业银行发生准备金不足时,一个重要的补充途径就是向中央银行借款。他可以拿银行贴现的未到期的票据向中央银行要求再贴现,或者以中央银行同意接受的抵押品作担保申请借款,中央银行的抵押贷款通常以政府债券作抵押,也可用经过审查的“合格的证券”即商业票据作担保办理再贴现和抵押贷款,这两种方式在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被习惯地称之为再贴现。且以后一种方式为主,中央银行的贷款多数是短期的,一般1天到两周。
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最早拥有的货币政策工具,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的前30年,再贴现被认为是中央银行的主要工具。
贴现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项:再贴现率的调整和确定何种票据有贴现或抵押资格。
就调整再贴现率而言,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影响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借以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的数量,达到调节社会资金供求的目的;二是产生告示的效果,以影响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大众的预期。公众一般把贴现率的提高解释为中央银行准备紧缩信贷,这可能使某些贷款人预期未来利率上涨而减少其借款;贴现率降低预示着较松动的金融政策和降低利率,可能使贷款人立即增加其贷款的意愿。
就决定再贴现和再抵押票据的资格来说,主要目的是在于影响资金的运用方向。
尽管再贴现政策工具是一项有效的政策工具,但其本身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
1、在实施再贴现政策过程中,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等待的地位。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是否愿意到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或借款,完全由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自己来决定。
2、该工具的灵活性较小。再贴现率的频繁调整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使大众和商业银行无所适从。若再贴现率不经常调整又不宜于中央银行灵活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因此,这一工具本身有被动、缺乏灵活性的特点。
(三)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买卖政府债券)用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当金融市场上资金短缺时,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有价证券,这相当于向社会投人一笔基础货币,从而会增加货币供应量;相反,当金融市场上货币过多时,中央银行就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有价证券以达到回笼货币,收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公开市场业务是通过银行系统准备金的增减变化而起作用的。当中央银行购进有价证券时,无论是由社会大众或金融机构出售证券,都表现为银行准备金的增加,使之处于扩张货币的地位;反之,中央银行出售有价证券时,无论是由社会公众或金融机构购买,都无异于向市场收回一笔资金,而银行准备金的减少,势必紧缩货币供应量。
公开市场业务有防御性公开市场业务和主动性公开市场业务之分。前者是指中央银行买卖证券,只是用于抵消那些非中央银行所能控制的因素对银行准备金水平的影响,后者指中央银行买卖证券是为了改变银行准备金总水平,从而稳定社会经济。
决定银行准备金水平的要素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八项:中央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中央银行应收款项、黄金存量、公众持有的通货、中央银行应付款项、财政部存款和中央银行其他资产净值。这八项中任何一项的单独变动都会导致银行准备金发生相等数额的变动,前五项要素变动时,准备金会在同一方向上发生变化;后三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准备金发生相反方向变化。这八项要素中,只有前面两个是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政策加以控制的,而后面的六个要素是中央银行无法充分控制的。他们的变动对银行准备金的影响有时可能会抵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力。因此,中央银行必须事先对这些要素的变动加以预测,通过防御性的公开市场业务来抵消外来影响,使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水平维持在预定的目标水平上。
公开市场业务是目前西方国家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这固然与西方国家证券市场发达有关,但主要的还是因为公开市场业务有其他政策工具不能替代的优点。
公开市场操作相对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改变再贴现率和准备金比率)有一些优势。这些优势包括对准备金和基础货币产生影响的精确性、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变化的主动性完全掌握在中央银行手中。
1、精确性。公开市场操作使中央银行能够对总的银行准备金和基础货币进行有力而准确的控制,尤其是计算出这些数字的周或月平均值更是这样。如果中央银行向银行系统注入1.15亿美元的准备金,就可以简单地购买1.15亿美元的政府债券。使用再贴现率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可能达到这么高的精确程度。例如,中央银行想通过贴现政策降低准备金,他可以作的只是提高再贴现率,甚至发表声明警告银行不要从中央银行大量借款,这一举措使贴现和放款、准备金、基础货币下降的程度是不可能预测的。
同样的理由可以说明准备金比率的变化情况。首先,准备金比率的变化通过货币乘数而不是通过基础货币和准备金来影响货币供给。另外,即使是准备金比率的一个很小的变化都会导致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相当大的变化。原则上,中央银行可以频繁地和细微地改变准备金比率,例如,在某个星期将他从10%提高到10.02%。然而,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都不倾向于这种做法,因为准备金比率的频繁改变会使银行感到无所适从。总之,这一工具是相对迟钝的,不适合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频繁使用。
2、灵活性。中央银行每天都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大量的政府债券。对中央银行来说,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改变货币政策的基调,甚至完全调转方向都是很容易的。只有最敏感的观察家才能发现这一变化。贴现率和准备金比率的变化就不能产生这种效果,因为对公众来说,这些变化太显而易见了。贴现率和准备金比率工具在短期内不很灵活,一般地,准备金比率多年才改变一次,贴现率的调整相对频繁一些,通常每年两三次。相反,中央银行每天都进行巨额的政府债券交易。
3、主动性。如果中央银行要通过准备金、基础货币或超额准备金等变量来影响经济活动,那么这些变量的变化一定源于中央银行的政策决策,而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就是说,改变准备金的主动权留在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也是这样主动进行操作的。而如前所述,贴现窗口就显得很被动。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能影响银行系统的资金运用方向和不同信用的资金比率的各种措施。这些措施旨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情况下,对某些具体用途的信贷数量产生影响。他们主要包括:证券信用交易的法定保证金比率、消费信贷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等。
(一)消费者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对消费者在购买耐用消费品时发生的分期付款信用所采用的管制措施。包括规定分期付款的第一次最低付款金额、分期付款的最长期限和适用于采用分期付款的耐用消费品的种类。
中央银行提高法定的第一次最低付款现额就等于降低了最大放款额,势必减少了社会对此种商品的需求。缩短偿还期就增大了按期支付额,也会减少对此类商品和贷款的需求。
(二)证券市场信用控制证券信用交易的法定保证金比率是中央银行对以信用方式购买股票和证券所实施的一种管理措施。中央银行通过规定保证金比率(按百分比表示的,购买人对所购买证券支付的最低现款比率)来控制以信用方式购买股票或证券的交易规模。比如说,中央银行规定信用交易保证金比率为30%,则交易额为20万美元的证券购买者,必须至少将6万美元以现金一次性交付来进行此项交易,其余资金由金融机构贷款解决。
(信用交易又称为保证金交易或垫头交易,指购买证券者先付一部分保证金,其余不足部分由证券公司向其提供价款进行垫付,使证券的买卖得以实现的一种交易方式。利用信用交易方式可以解决投资者因暂时的资金不足或所持的证券不足而无法获得预期收益的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中央银行可根据金融市场的状况随时调高或调低法定保证金比率。
证券信用交易的法定保证金比率工具,间接地控制了流人证券市场的信用量,即控制了证券市场的最高放款额(最高放款额=(1-法定保证金比率)*交易总额)。他既能使中央银行遏制过度的证券投机活动,又不贸然采取紧缩和放松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有助于避免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和促进信贷资金的合理运用。
(三)不动产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不动产贷款的额度和分期付款的期限等规定的各种限制性措施。包括法定商业银行不动产贷款的最高限额、最长期限、第一次付款的最低金额和对分期还款的最低金额进行管制。
(四)优惠利率
(五)预缴进口保证金三、直接信用控制工具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根据有关法令,对银行系统创造信用的活动施以各种直接的干预。主要的干预措施有信用分配、利率最高限额、流动性比率等。
1、信用分配。
信用分配是指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的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权衡客观经济需要的轻重缓急,对银行系统的信用加以合理分配和限制。主要表现在限制银行系统对某个领域的信贷时,对银行系统的该项贷款申请,中央银行用各种理由加以拒绝;在支持银行对某个领域的信贷时,中央银行可以设立专门信贷基金以保证某项事业的特殊需要。
2、利率最高限制。
西方国家中央银行有时依据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的定期及储蓄存款所能支付的最高利率。
3、流动性比率。
有些国家的中央银行为了保障金融机构的支付能力,除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外,还规定了金融机构对其资产维持某种程度的流动性,即规定金融机构的全部资产中流动行资产所占的比重。一般来说,资产的流动性比率与收益率成反比。金融机构为了保持中央银行规定的流动性比率,一方面必须缩减长期性放款所占的比重,扩大短期性放款的比重;另一方面,还必须持有一部分随时应付提现的资产。
四、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采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以外的其他各种控制方法。主要有道义劝告、金融检查和公开宣传等。
1、道义劝告。
道义劝告也称“君子协议”,或“窗口指导”,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以影响其放款的数量和投资的方向。这一手段的优点在于对信贷的质和量控制并存,具有较大的伸缩性,但无法律强制。尽管他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没有法律的约束力,但由于中央银行的地位,一般说来,他或多或少会产生效力。
2、金融检查。
他是指中央银行利用自己“银行的银行”的身份不定期地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情况进行检查,看其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将检查结果予以公开,以监督商业银行的金融活动。
3、公开宣传。
公开宣传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公布自己的政策方针和各种经济金融信息,引导各银行金融机构和公众按自己的意图行事。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过程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是: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手段的运用,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最终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在西方主要有两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凯恩斯学派的间接作用传导机制理论与货币学派的直接作用传导机制理论。
(一)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认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后,首先引起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数量发生变动,继而导致货币供应量发生变化,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引起市场利率发生变化,市场利率的变化导致投资发生增减变动,通过乘数效应,最终影响社会总支出与总收入。用符号表示为:
R→M→r→I→E→Y
式中,R表示存款准备金;M表示货币供应量;r表示市场利率;I表示投资;E表示总支出;Y表示总收入。
具体说来,当中央银行采取松的货币政策,例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或买人有价证券后,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增加,贷款能力增强。贷款的增加必然会增加货币供应量,促使利率降低。利率的降低意味着资本边际效率的提高,促使投资增加,通过乘数效应直接增加了社会的总需求,最终导致社会总收入的增加。若此时社会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则货币供应量增加所带来的总需求增加会直接增加社会的产量、就业与收入,导致的物价上涨幅度较小。当社会已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时,生产资源与劳动力已趋于饱和,随着总需求的增加,物价水平随之同比例上涨。反之,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则会引起相反的效果。
由以上传导机制可以看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是间接的,他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1、一定量的货币供给变动能使利率发生多大变化。2、一定的利率变化对投资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3、货币乘数的大小。在这一传导机制中,利率是核心。货币供应量的增减首先影响利率,通过利率变化最终影响社会总支出和总收入。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减不能对利率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货币政策将失败。
上述分析,只显示货币市场对商品市场的影响,没有表现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相互作用循环往复的情况,因此称之为局部均衡分析。以后一些学者对局部均衡进行了补充与发展,称为一般性均衡分析。其基本观点是:
当中央银行采取松的货币政策致使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会相应下降,下降的利率会刺激投资,引起总支出与总收入的相应增加。但利率下降后,降低了存款人存款意愿,借贷资金的供给会减少或不变。与此同时,商品市场上由于收入的增加又提供了更多的货币需求,结果使货币需求量超过货币供应量,致使下降的利率又重新回升,这是商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作用。接着上升的利率又促使货币需求下降,利率再次回落,循环往复,最终达到这样一个均衡点,在这一均衡点上,同时满足了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两方面的均衡要求。
(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与凯恩斯学派不同,货币学派强调货币供应量变动直接影响总支出与总收入,避开了利率的作用。用公式表示为:
M→E→Y
这一理论认为,当中央银行采取松的货币政策时,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增加,即基础货币增加。商业银行体系在存款创造机制的影响下,货币供应量增加。在其他经济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利率下降。但这只是暂时的,利率下降后由于资本边际效率的提高,刺激生产者生产更多产品,获得更多收入。随着收入增加与货币需求量的增加,利率开始回升,有可能重新恢复到原先水平。因此,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影响支出与收入,而是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与收入。
尽管这两种理论在具体分析时存在分歧,但还是有某些共同之处,即货币数量变动后,会引起市场利率发生变化,正是由于利率的变化,企业家的投资欲望或个人的消费欲望才会改变。当投资和消费发生变化后,社会总支出与总收入会发生相应改变。这也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般模式。
第四节 货币政策效应分析一、货币政策的数量效应二、货币政策的时间效应货币政策从制订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必然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即称为时滞。如果收效太迟或难以确定收效时间,则货币政策本身能否成立也就成了问题。
货币政策的时滞有内部时滞与外部时滞两种。
内部时滞是指从经济形势的变化,需要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中央银行实际采取行动所花费的时间过程。内部时滞还可细分为两个阶段:1、从经济金融情况发生变化,需要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中央银行在主观上认识到这种变化并承认需要采取行动的时间间隔。这一阶段称为认识时滞。2、从中央银行认识到需要采取行动到实际采取行动的时间间隔,称为行动时滞。
内部时滞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对经济形势变化和发展的敏感程度、预测能力,以及中央银行制订政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如果在经济衰退发生之前或通货膨胀明显暴露之前,中央银行就采取扩张的或紧缩的货币政策,则内部时滞就不存在。由此内部时滞的长短与中央银行能否正确预测,能否提前行动高度相关。而这又与决策人员的素质、中央银行权力的大小以及经济体制的制约程度等问题紧密联系。
外部时滞是指从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货币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时间间隔。与内部时滞相比较,外部时滞比较客观,一般情况下,他由社会的经济、金融条件决定,中央银行不能直接控制。例如,由于客观经济条件的限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与利率下降不会立即引起总支出与总收入的增加。就投资而言,企业必须对外部经济信息有较强的敏感性,先作出投资决策,从产生意向到调查再到计划的形成,然后开始订购、运输、再投入生产等等,每一步都需要时间。
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如果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大部分影响较快地有所表现,那么货币当局就可根据期初的预测值,考察政策生效的状况,并对政策的取向和力度作必要的调整,从而使政策能够更好地实现预期的目标。
三、货币政策对个别部门的影响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另一个因素是微观主体的预期。当一项货币政策提出时,各种微观经济主体,会根据获得的各种信息预测政策的影响方向和力度,进而很快地做出反应。微观主体广泛实施的对策,将抵消货币当局推出的政策所发挥的作用,使政策可能归于无效。例如,政府拟采取长期的扩张政策,人们通过各种信息预期社会总需求会增加,物价会上涨。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们会通过工会与雇主谈判提高工资,企业预期工资成本的增大而不愿扩展经营。最后的结果是只有物价的上涨而没有产出的增长。这样看来,只有在货币政策的方向和力度不为公众知晓的情况下才能生效。但是这样的可能性不大:有些政策工具的运用如准备金比率和再贴现率的调整,不可能保密,货币当局不可能长期不让社会知道他所要采取的政策;即使采取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不久之后也会落在人们的预期之内。假如货币当局长期采取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则将导致微观经济主体做出错误判断,并会使经济陷入混乱之中。
但事实是,公众的预测很难做到那么准确和及时,要实施对策也要有个过程。这就是说,货币政策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产生一定的作用,尽管公众的预期行为会使其效应大折扣。
四、制度因素与货币政策效应一般说来,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比较有效,经济不景气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比较好。
货币政策通过利率调节投资,影响总需求,财政政策是对政府开支及税收进行调节进而影响总需求。但两者也有明显的区别。一般说来,在实现紧缩目标时货币政策比较有效,在实现扩张目标时财政政策比较有效。例如,为了抑制过度需求,降低通货膨胀,可以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紧缩银根,减少总需求,操作起来比较及时、灵活。而财政政策却相反,要改变税收与政府开支,对许多国家来说,均需立法机构的讨论,且增税与缩减福利支出这类问题,较难获准通过。在实现扩张的目标中,财政政策的作用比较直接,财政政策通过降低税率可直接鼓励投资;扩大政府开支则往往导致货币供给增加并进而引起总需求的扩张,而且时滞较短。至于货币政策,如果要在比较萧条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利率以实现扩张的目标,则比较困难。因为投资的积极性在这种条件下往往并非低的利率就能调动起来的。此外两大政策的另一点区别是:两者性质不同。就严格意义上说,财政政策是依靠行政力量强制推行,是针对特定经济主体,为达到特定目标所采用的措施,主要用以解决经济结构问题;而货币政策则是依靠金融体系,进行一般经济总量的调控。
由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为了有效进行宏观调控,可以将两大政策配合使用。例如为了扭转严重的经济过热或衰退,可采取双紧或双松的搭配方式,在并非极端的情况下,可采取紧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适合投资需求过旺而消费需求不足)或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适合消费需求过旺而投资需求不足)的搭配方式,以中和实施单方面政策可能带来的负效应等。
第五节 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一)传统体制下的货币政策实践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政策实践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张双重目标,即经济增长和币值稳定。90年代尤其是1995年以后,理论界和管理部门取得了共识,稳定币值成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即单一的货币政策目标: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国民经济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因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也必须适应转轨时期的经济情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采用的中介目标主要是信贷规模、现金发行量、货币流通速度,随着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这些中介目标的作用正在逐步弱化,并由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中介目标所取代。国务院文件明确指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备付金率。”
目前,我国中央银行运作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以下8种:
信贷计划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贷款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再贷款利率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政策
6,再贴现(正在推行)
7,公开市场业务(正在推行)
8,窗口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