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理论
国际经济合作理论
国际经济合作已经成为经济
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就其理论而
言,就是要解释国际经济合作的
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等这些基
本的理论问题。
为此我们介绍几种比较重要
的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国
际分工理论、国际互相依赖理
论、经济一体化理论和生产要素
移动理论。
这些理论都以国际经济合作
现象为基础,并加以分析,从而
得出国际经济合作形成和发展的
真正原因。
萌芽阶段:
15—16世纪,随着地理大发
现,国际贸易在地域、数量、种
类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发现,各
国之间通过商品交易已经初步显
示了生产的相互补充和各自优
势,这时就打下了形成国际分工
的基础,但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
主要取决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尚
未深入到物质生产领域。
第一节 国际分工理论
形成与发展阶段:
在18—19世纪,兴起了两次
工业革命,生产得到了飞速的发
展,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创造了坚
实物质基础。国际分工在18世纪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形成,
在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
础上充分发展。国际分工以机器
大工业为物质基础,以国际的工
业与农业分工为主要特征,最终
导致先进的工业国与落后的原材
料供应国、城市与农村的对立。
新的发展阶段:
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后,由于发展中国家兴起,第三
次工业革命产生,以及跨国公司
的大发展,使得国际分工发展到
一个新阶段,工业国与农业国的
分工已退居次要地位,而部门间
和部门内的分工则成为战后国际
分工的主要特征。
下面简要地介绍国际分工理
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早期的国际分工理论:绝对
成本理论和比较成本理论
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促使国
际分工的发展,早期的国际分工理论
就对这种分工出现的原因作了最初的
有益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国际分工理论
V(一)绝对成本理论
绝对成本理论是由英国古典经济
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民财
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的。
绝对成本理论实际上是指在某种商品
的生产上,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
本绝对低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在劳
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各国都生
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成品,继而进
行自由交换,这样彼此都可以获得绝
对利益好处。
V(二)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的提出者是英国经
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该理论的目的
在于说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
利益,而不是绝对利益。一国即使劳
动生产率在任何一种产品上都处于绝
对不利的地位,仍有可能与他国进行
生产分工,并从分工中获得利益。
但是这里需要遵循一个原则:两
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正是基于这一原则,在任何产品上
均有优势的一国专门生产其相对优势最
大的产品,而另一国则放弃生产其相对
劣势最大的产品,而专门生产相对劣势
最小的产品。
虽然比较成本理论在更大的程度上
解释了国际分工的互利性,在揭示国际
分工的产生原因方面具有一定的说服
力。但是,受当时国际分工发展水平所
限,它还不可能更深入地解释国际分工
的根本原因,其理论探讨还只局限于交
换领域,但是,斯密和李嘉图的开创精
神以及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科学性理
论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二、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赫克
歇尔—俄林模型及里昂惕夫反论
在18世纪和19世纪末,机器大工
业的现代生产方式最终得以确定下
来,在此基础上,国际分工在深度、
广度上都达到空前的水平。这使得对
国际分工的理论探索在前人的基础
上,可以引入更多的因素,达到更深
的层次。不过,理论发展也逐渐背离
了劳动价值论。
第一节 国际分工理论
V (一)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H—O模型第一次引入资源禀赋
这一概念,从生产要素供给角度对国
际分工的原因做了更深入的研究。这
样,国际分工理论从交换领域进入到
生产领域,是该理论一个划时代的演
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才认为
H—O模型是现代国际分工理论的开
端。
? 1、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假设前提
9 1)在各个区域内或各个国家内部,
生产诸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区
域之间或各国之间,它们是不能自
由流动的。
9 2)货物流通中的一切限制都不存
在。
9 3)只有两个区域或国家,只生产两
种产品,只有资本和劳动两种要
素。
9 4)两个国家或区域间的技术水平
是一样的,即生产函数相同。
9 5)两个国家或区域中,一个资本
较丰富因而利息率相对低,另一个
劳动力较丰富因而工资相对低。
9 6)生产要素是完全可以分割的,
单位生产成本随着生产额的增减而
变化,因而没有规模经济效益。
? 2、H—O模型的基本内容
H—O模型认为,各种生产要素彼
此是不能完全代替的,所以生产不同商
品对各种要素在量上有不同的要求。根
据商品所包含的要素密集程度不同,可
以把商品分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
型。每个国家都以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
要素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
换,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这一理论的基本结论是:在各国生
产要素存量一定的情况下,一国将生产
和出口那种较密集地使用自己较丰裕的
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那种较密集地使
用自己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总之,H—O模型认为按生产要素丰
富与稀缺进行分工,能使生产要素得到最
有效的使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
生产,降低价格,各国均享其利。但要实
现这种分工利益,必须进行自由贸易。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是建立在几个严
格的假设的条件基础上的,这就影响了其
理论的适用性,而且该理论忽视了科学进
步这一当今世界经济这中的重要要素。在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现实应用与验证过
程中,出现了很多悖逆的情况。
V (二)里昂惕夫反论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一个
国家将生产并出口那种自己相对丰
裕、密集的生产要素的所产品,进口
那种用自己相对稀缺生产要素所生产
的产品。在这样的推论下,根据人们
的一般直觉,美国是资本比较丰裕而
劳动力比较稀缺的国家,所以,美国
应该在生产、出口机器设备等资本密
集型产品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进口的
则应该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1953年,美国经济学家、后来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瓦西里·里昂
惕夫研究了美国200种产业的情况,发
现,与H—O模型的理论推理正好相
反,美国实际上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
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这一由里昂惕夫通过证明发现,
有悖于直觉的现象被称之为“里昂惕
夫之谜”,学术界称其为里昂惕夫反
论。
三、当代国际分工理论的新发
展:新要素学说和产品生命周期
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人
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它推动
了生产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对国际分
工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推动着国际分
工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出
现了新要素学说和产品生命周期理
论。
第一节 国际分工理论
V (一)新要素学说
新要素学说在分析方法上,是对
传统的要素贸易学说进行了某种改
进,赋予生产要素以新的含义,扩充
了要素的范围,把劳动力的智力投
入、培训、科技进步与创新、广泛地
获取信息,都列入生产要素的范围,
是人们对生产要素认识的一次重大突
破。
? 1、人力资本说
人力资本是资本与劳动结合而形成的
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人们通过对劳动力进
行投资,可以使劳动力素质得到改善,劳
动生产率获得提高,从而对一个国家参加
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产生积极作用和影
响。
利用人力资本这一概念,可以解释里
昂惕夫反论。因为美国工人受到更多的教
育、更全面的职业培训,并且享有更好的
卫生保健,也就是他们身上蕴含着大量资
本投入。所以美国出口商品的劳动密集,
实质上是一种资本密集。把美国劳动力身
上的投资也算入资本要素的数量中,就可
以纠正里昂惕夫反论与H—O模型的悖
逆。
人力资本说在解释国际分工产生的原
因时,引入了一种新的要素,即在劳动力
身上的资本投资,并从这点出发否定了过
去理论中劳动力有同质性的假设。同时,
这一学说也说明了,一个国家要想在人力
资本方面占有优势,就必须在教育、卫生
保健、职业培训等方面进行投资,通过不
断积累,逐步形成本国新的比较优势。
近年来,人们通过研究得出这样的事
实:在发展中国家,人力投资的结构比投
资总量更重要,为了尽快形成新的比较优
势,这类国家应注重人力投资结构,投资
重点下移,主要集中于普及教育、扫盲、
职业培训及大众保健工作上,这样才符合
这类国家国情,能够取得更好的投资效
益。
? 2、研究与开发说
这一学说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格鲁伯、
麦赫塔和弗农3人于1967年提出来的。
这一学说的核心思想是,研究与开发
也是一种生产要素,对于研究和开发投入
的多少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
比较优势。
对于研究与开发型产业的形成,他们
认为有三个先决条件:丰富的资金、较丰
富自然资源、高质量的劳动力。有了这三
个条件,再以国内对新产品的旺盛需求为
基础,研究与开发要素就会使一国比较优
势发生变化。研究与开发要素是通过在研
究与开发方面的投资而形成的。
一般认为,新要素学说一方面受到
里昂惕夫反论的刺激而提出,另一方面
也得到了哈罗德的启发。早在1942年
哈罗德就在《国际经济学》一书中提出
了所谓特殊要素对于比较优势形成的重
要性。
哈罗德的特殊要素有四个:1、自
然环境的差异,即自然资源和气候的差
异;2、工人人数相对多寡的程度;3、
劳动者质量的差异;4、从过去继承而
来的物质资本、特殊知识、习惯和其他
这类遗产间的差异。
V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20世纪50年
代最有影响的国际分工理论之一。它
侧重从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技术传
播的角度,分析了国际分工的基础。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在早期的技
术差距贸易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完善而形成的。
技术差距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
波斯纳提出来的,他认为新产品总是
在工业发达国家先问世,在国内销售
以后进入国际市场,创新国便获得了
初期的比较利益。其他国家纷纷开始
模仿生产新产品,但需要一段时间,
因为它们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技术差
距。在这段时间里,创新国仍保有该
产品的技术的领先地位,向其他国家
大量出口这种产品。
但随着时间推移,其他国家模仿
能力在加强,从而在这种产品上的技
术差距在缩小,创新国逐渐丧失了比
较优势,出口减少,最后甚至从其他
国家进口廉价的该种新产品。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在上述理论
的基础上不断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
的。产品生命周期原来是市场学的概
念,美国学者维农和威尔斯将市场学
的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分工理论结合
起来,使比较成本理论从静态发展为
动态。
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新产品经
历发明、应用、推广到市场饱和、产
品衰落,进而被其他产品所代替四个
阶段。
? 第一阶段是创新阶段 ,新产品在发明国
产生,供应本国需要,企业占领了国内
市场。
? 第二阶段是成长阶段,在国内市场饱和
以后,新产品的发明国寻求新的市场将
产品出口到国外市场。由于该产品是别
国不能生产的新产品,所以具有垄断优
势,只有那些与发明国收入相近,进而
使需求水平接近的国家才进口这种新产
品。
? 第三阶段就进入到了成熟阶段,新产
品的进口国在进口了该种新产品之
后,也随之掌握了该产品的生产技
术,从而逐步仿制并有部分出口,这
时发明国的技术垄断优势消失,而在
成本上,发明国显然处于劣势地位。
? 第四阶段是这种新产品进入标准化阶
段,此时,技术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家
也掌握了该项产品的生产技术,仿制
该标准化产品,替代进口品,进而利
用研制成本为零且消化成本较低的优
势逐步打进国外市场,出口该产品。
之后该产品逐步走向衰落。
这四个阶段中,要素的密集度也
在相应地发生着变化。
在创新阶段需要大量科学技术力
量的投入,这时的产品是属于技术密
集型的。
在成长阶段,技术工艺基本定
型,生产线日趋完善,大规模的批量
生产需要的是资金投入,因此这时的
产品转为资本密集型。
当进入成熟期以后,技术工艺完
全成熟,对技术的要求降低,劳动可
以弥补资本方面的不足,这时的产品
生产已转入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短缺的
落后国进行,产品也成为劳动密集型
的了。新产品要素密集度的不断变
化,使其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所以
产品的生产才能在不同类型国家间传
递。
国际相互依赖是指国家之间
或其他国际行为主体之间广泛
的、一般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的关系。国际相互依赖所涉及的
范围,既包括国际之间在政治、
军事、经济方面的相互依赖,也
包括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相
互依赖,其中,尤其在经济方面
表现最为突出。因此,经济上的
相互依赖是整个国家相互依赖关
系的基础。
第二节 国际相互依赖理论
一、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
于国际相互依赖理论的阐述
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与
发展》编辑部对国际经济相互依赖下了
一个定义:“1、一个国家的经济情况
将因其他国家发生的事件而受到影响;
2、一个国家要做的事情,在一定程度
上取决于其他国家的行动和政策。”
第二节 国际相互依赖理论
显然,国际经济的相互依赖,意
味着任何一国的经济发展都会受到别
国的行动和政策的影响。正确理解这
个定义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V (一)相互依赖是指双向传递或双
方面的依赖,而不是单项传递或单
面依赖
V (二)正向的(积极的)相互依赖
和反向的(消极的)相互依赖
V (三)从相互依赖关系的各方在实
力上的差距着眼,有对称的相互依
赖和不对称的相互依赖
V (四)敏感性和脆弱性的相互依赖
二、马克思、列宁关于国际相互
依赖理论的论断
马克思、列宁关于国际相互依赖的
论断,可以归纳为以下要点:
第二节 国际相互依赖理论
V (一)经济生活的国际化、生产与
消费的世界性,各国、各民族的闭
关自守、互不相关必然被对外开放
和相互依赖所代替
V (二)意识形态和经济制度的不
同,不能妨碍各国之间相互依赖关
系的存在和发展
V (三)国家之间的依赖关系是相互
的,而非单方面的依附
V (四)国际相互依赖的内涵是多方
面的,既包括物质领域的相互依
赖,也包括精神方面相互依赖
V (五)国际相互依赖关系必须遵循
互不干涉内政、尊重民族主权和平
等互利的原则,这是国际相互依赖
关系不可动摇的基础
V (六)国际相互依赖的深化与发
展,必将导致国际经济合作的顺利
发展
三、西方学者关于国际相互依赖
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二节 国际相互依赖理论
V (一)国际相互依赖理论的形成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方
关于相互依赖的理论研究开始活跃。
当时的主要议题是研究西方发达国际
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主要侧重点是
欧洲共同体区域内的相互依赖。
到了70年代,西方对国际相互依
赖的理论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研究
的范围从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
系扩大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之间的相
互依赖关系。
1968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理查
德·库玻出版了《相互依赖的经济》
一书,集中反映了西方学术界对国际
经济相互依赖的理论研究成果。
理查德·库玻明确地提出了一个
基本观点:相互依赖的存在是20世纪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的突出变
化,它反映了当代经济社会的特征,
直接意味着一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间
的经济交往中存在着一种敏感的反应
关系。
库玻这一观点的提出,立即引起
西方学者的关注,促使相互依赖的理
论研究获得迅速发展。
西方学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
际社会中相互依赖关系产生的原因,
进行了比较具体的分析:
? 1、核武器的威慑作用
? 2、内政外交得重点发生变化
? 3、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
? 4、各种类型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机构的
出现
? 5、对现实主义理论的补充和修正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产生并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之后迅速成长起来的现实主义理
论,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影响最大。
其基本观点是: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中的
唯一行为主体;权利(指一国的实力)是
解释一切国际关系现象的关键因素;安
全、均势、势力范围是国际关系中的主要
问题。由于战后国际关系发生变化的某些
事实,人们对现实主义的观点提出了不少
质疑。
V (二)复合相互依赖论
美国的两位学者罗伯特·基欧翰
和约瑟夫·奈是持这种论点的主要代
表人物。
他们认为,当代世界已经与现实
主义所描述的受权利政治支配的世界
不同,而是一种“复合相互依赖关系
的社会。
所谓的复合相互依赖具有以下三
个特征:
? 1、多渠道的社会联系
这些渠道包括政府之间的官方正
式外交关系与政府人士之间的非正式
关系;非政府人士之间的非 正式关
系;跨国组织(如跨国公司、跨国银
行等)的内部关系。无论哪 一种渠
道,都会促进国际相互依赖关系变得
复杂化、多样化。其中尤以跨国组织
得作用更为突出。
? 2、多种多样的问题被提到国家间关系
的议事日程
一方面,这些问题在各界关系的
议事日程中并没有一种严格的先后秩
序的排列,军事安全问题不再始终居
于首位;另一方面,许多问题的国内
界限与国外界限的区分变得越来越难
以划清,不仅许多过去被认为纯属国
内政策的问题,现在往往也结合到外
交政策上去考虑,很多属于国内经济
政策的问题也逐渐纳入到国际经济谈
判桌上进行讨论。
? 3、对于存在复合相互依赖关系的地区
内,政府之间在解决多种问题时,一
般不再以使用武力作为主要的手段。
但他们并不否认军事力量依然能
起作用,在对一些敌对国家或敌对集
团的政治和安全关系上,军事力量的
使用还是不能排除的。
在上述观点的影响下,西方国际
相互依赖论者又相应地提出了一套政
策主张:
? 1、国际关系中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社
会经济问题,而不是安全、均势与势力
范围等问题
? 2、必须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应该放
弃你存我亡、我存你亡的传统法则
? 3、要把不同国家结合在“相互依赖
网”中,特别是使国家之间在经济命
运上相互依赖,以达到减少冲突、维
护安全的目的
? 4、在相互依赖的社会中,必须考虑多
种问题的内在联系与影响,要从全球
角度去解决问题,共同制定对所有国
家都有利的办法
V (三)勃兰特委员会的观点
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前总理维
利·勃兰特领导下,国际发展问题独立
委员会曾先后发表两份著名报告:《北
方和南方:争取生存的纲领》和《共同
的危机:南北合作争取世界经济复
苏》。
勃兰特委员会的这两份报告,从发
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关系现存矛盾的角
度,广泛地探讨和论述了国际经济和社
会各个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并对国际
经济相互依赖与国际经济合作提出了一
些新的见解。
? 1、人类日益面临越来越多的影响全人
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不可避
免地具有国际性。
他们认为,不同政治制度的社会面
临着相当数量的共同性问题,也可称为
“跨制度问题”,如能源短缺、环境污
染、金融和贸易、国际经济协调以及限
制军备与保卫世界和平等问题。所有这
些,不仅是南方国家的问题,而是具有
全球性的共同问题,全球性问题要求提
出全球性的答案,这就要求各国人民之
间、各个国家之间相互谅解,承担义务
和相互支援,共同寻求解决全球性问题
的新方法。
? 2、南方与北方有着更多的共同利益,
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才能产生合理的解
决办法。
他们强调,缩小富国与穷国之间的
差距,消除歧视,逐步达到机会均等。
这些不仅是谋求争议的问题,也符合各
国的自身利益。因此,他们认为,一个
国家的经济能否得到增长,越来越有赖
于其他国家的做法。正如《共同的危
机》报告中所指:“越来越清楚,我们
大家是坐在一条船上。如果南方的一端
在下沉,北方是不能心安理得的。再说
北方那端的浮力也不太多”了。显然,
勃兰特委员会十分强调南北双方的相互
依赖关系,并强调应该协调这种关系。
V (四)“依附”论(“中心——外
围”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兴起的“依附”
论观点,曾在拉美、非洲和西欧一些
国家广为传播,引起了国际上较多的
争论。“依附”论或“中心——外
围”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阿根廷的劳
尔·普雷维什、埃及的萨米尔·阿
明、法国的阿基里·伊曼纽尔等。他
们对国际经济相互依赖提出了不同的
看法和主张。
这一理论把世界分为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叫做
“中心”地区);另一部分是发展中
国家*(叫做“外围”或“边缘”地
区)。“中心”国家在社会经济方面
有着很多优势,而“外围”国家居于
劣势地位。因此,“中心”国家和
“外围”国家之间存在着根本上的不
平等关系,前者越来越富,后者越来
越穷。“外围”国家在经济上处于依
附“中心”的不利地位,社会生活条
件日趋恶化。
“外围”国家怎样才能摆脱对
“中心”国家的不平等依赖关系呢?
他们主张“外围”国家只有从世界体
系中脱离出来,才有可能获得发展;
“外围”国家只有独立自主地发展民
族经济,打破旧的、不平等的国家分
工格局,才有可能从恶性循环中解脱
出来。尽管“依附”论者在对问题的
分析上各有特点,但他们的政策性结
论确实基本相同。他们坚持“外围”
必须与“中心”脱钩,改革国内经济
制度,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采取
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在封闭型经济中
实现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西方相互依赖论者的有些观点,
反映了战后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
现实。相互依赖论者的观点,有助于
人们深入分析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从而制定出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正确
政策和措施。但应指出,西方相互依
赖论虽然强调与更多地分析了战后各
国间相互依赖关系不断加强的趋势,
但对相互依赖与相互矛盾、作用与反
作用之间辨证关系,还缺少必要的实
质性分析。
“依附”论者比较深刻地分析了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平等的经济
关系,揭露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
旧的国际分工、剥削与掠夺发展中国
家的事实与本质,从而提出了独立自
主的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这些方面
的观点还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不过,“依附”论的“中心”与
“外围”的划分,“外围”必然依附
“中心”的逻辑是不科学的,没有看
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内部能动
性,也忽视了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重
要力量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另外,“依附”论所谓发展中国家应
同国际经济和世界市场“脱钩”的政
策主张,显然是对又联系又矛盾的国
际经济关系现实的否定,其结果必然
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利。
一、关税同盟理论
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相互
取消关税或其他统一限制措施的经济一
体化组织。对关税同盟的理论研究,西
方学者有以下主要观点:
第三节 经济一体化理论
V (一)关税同盟的静态影响
关税同盟的重要特点是“对内自
由、对外保护”。关税同盟的建立对
世界福利以及参加国的福利是有积极
影响的,但对非成员国而言,它们的
福利水平可能是降低的。
? 1、贸易创造
它是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
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
扩大和福利水平的提高。
具体说明以图2—1为例。假定:
在甲、乙、丙3国中,甲、乙两国成立
关税同盟,这3国的煤单位成本依次为
¥250、¥150、¥100,成立关税同盟
以前,甲国对煤征收200%的进口税
(从价税)。
关税同盟成立前
乙国煤成本$150
在甲国价格$450
($150+关税200%)
丙国煤成本$100
在甲国价格$300
($100+关税200%)
甲国
煤成本
$250
关税同盟成立后
乙国煤成本$150
在甲国价格$150
丙国煤成本$100
在甲国价格$300
甲国煤
成本
$250
贸易
从图2—1分析得知,在关税同盟
成立前,甲国将自行生产煤,因为在
甲国的国内,煤的价格以甲国的产品
¥250为最低(乙国为¥450、丙国为
¥300)。甲、乙两国成立关税同盟
后,若他们对外共同关税仍为200%,
则乙国的煤产品价格就成为最低的
(乙国¥150、甲国¥250、丙国
¥300)。
因此,甲国就从乙国进口煤,甲、
乙两国产生新的贸易,结果煤生产就从
成本高的甲国移至成本较低的乙国,创
造出新的国际分工,这就是贸易创造的
影响。这时甲国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以
前是¥250,现在是¥150)买到煤,
从而提高了福利。从甲、乙两国整体
看,由于生产从高成本转向了低成本,
节约了资源,故提高了福利。对丙国来
说,由于它本来就不同甲、乙两国发生
贸易关系,所以仍和以前一样,没有什
么不利。当然,如果把关税同盟国家增
加收入、增加进口的动态影响计算在
内,丙国也会有利可得。
? 2、贸易转移
在关税同盟成立之前,关税同盟从
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
进口产品;关税同盟成立以后,关税同
盟该项产品转由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
国家进口。但如果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
的国家不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
家,则进口成本较前增加,消费开支扩
大,使同盟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这
就是贸易转移的影响。
再以上例说明:假定成立关税同盟
以前,甲国对煤课征100%的进口税,
其它条件与前例相同。
关税同盟成立前
乙国煤成本$150
在甲国价格$300
($150+关税100%)
丙国煤成本$100
在甲国价格$200
($100+关税100%)
甲国
煤成本
$250
关税同盟成立后
乙国煤成本$150
在甲国价格$150
丙国煤成本$100
在甲国价格$200
甲国煤
成本
$250
贸易
贸易
在此种假定下,关税同盟成立
前,甲国便自丙国进口煤,因为丙国煤
在甲国的价格为¥200(含税),较甲
国的¥250和乙国的¥300为低。甲、
乙两国关税同盟成立后,若其对外共同
关税仍为100%,则甲国将改向乙国进
口煤,因为,甲、乙两国的关税废除
后,乙国的煤在甲国的价格¥150就变
成为最低。结果,煤生产就从成本较低
的丙国转至成本较高的乙国。这就是所
谓的贸易转移影响。甲国和丙国当然受
到了损失,并因不能有效地分配资源而
使整个世界福利降低。
? 3、贸易扩大
如前两例,关税同盟成立后的甲国
国内煤价格均比成立前要低,因此如果
甲国的煤需求弹性大于10,则甲国对煤
需求就会增加。这种需求的增加当然能
使甲国的煤进口数量增加,这就是贸易
扩大影响。
贸易扩大影响是从需求方面形成的
概念,而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则是从生
产方面形成的概念。关税同盟无论是在
贸易创造影响还是在贸易转移影响下,
都能产生贸易扩大的影响。在这个意义
上,关税同盟经常可以促进贸易的扩
大,增加经济福利。
? 4、关税同盟建立以后,可以减少行政
支出
这部分行政支出指的是由于免征
关税而减少的政府征税引起的相关费
用支出。
? 5、关税同盟建立后,可以加强谈判力
量
关税同盟建立后,经济力量增加,
统一对外进行关税减让谈判,这有利于
关税同盟贸易地位的提高和贸易条件的
改善。
V (二)关税同盟的动态影响
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主要是分析、
考虑关税同盟对成员国就业、产出、国
民收入、国际收支和物价水平的影响
? 1、关税同盟的第一个动态效应就是大
市场效应
? 2、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成员国之间
的相互了解但却也使成员国之间的竞争
更加激化
? 3、关税同盟的建立有助于吸引来自第
三国的直接投资
? 4、关税同盟的建立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大市场理论
共同市场与关税同盟有所不同,它
比关税同盟又进了一步,共同市场的目
的就是把那些被保护主义分割的小市场
统一起来,结合成大市场,通过大市场
内的激烈竞争,实现大批量生产等方面
的利益。
第三节 经济一体化理论
V (一)大市场理论的含义
提出大市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西托
夫斯基和德纽。德纽对大市场理论作了
如下表述:(由于大市场化)机器的充
分利用,大量生产、专业化、最新技术
的应用、竞争的恢复,所有这些因素都
会使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下降;再加上
取消关税也可能使价格下降一部分。这
一切必将导致购买力的增加和实际生活
水平的提高。购买某种商品的人数增加
后,有可能使这种消费增加和投资进一
步增加。
V (二)大市场理论核心
? 1、目的是通过扩大市场才有可能获得
规模经济,从而实现技术利益
? 2、依靠因市场扩大而使竞争激烈化的
经济条件来实现上述目的
以上两者的关系是目的与实现目
的的手段关系。
V (三)大市场理论的局限
? 1、大市场理论所强调的扩大生产后出
现的积累的动态过程,并不一定要通
过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才能完成。只要
企业的经营方式从保守的消极状态转
变为积极的进取的状态,引进先进技
术,扩大生产规模,同样可以实现。
大市场理论为经济一体化提供了
有力的理论基础,但仍不十分完备,
其原因是:
? 2、只要有世界性的自由贸易,即使
不组成区域性的经济贸易集团,也
可以取得大规模市场的各种利益。
并且就市场规模的大小而言,世界
性的自由贸易远远大于区域性的经
济一体化。
三、综合发展战略理论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用什么理
论来指导其自身的经济一体化,是一
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些经济学家认
为,根据发展中国家国内外的经济与
政治环境,不能把发达国家经济一体
化理论(如关税同盟理论、大市场理
论)照搬到发展中国家。
第三节 经济一体化理论
为此,他们提出了与发展理论紧
密联系的综合发展战略理论,其著名
的代表人物是发展中国家合作研究中
心高级研究员和主任鲍里斯·塞泽尔
基。他在《南南合作的挑战》一书中
比较完整地阐述了这种理论。
V (一)综合发展理论的原则
? 1、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发展战
略,它不限制市场的统一,也不必在
一切情况下都追求尽可能高级的其他
的一体化。
? 2、两极分化是伴随着一体化的一种特
征,只有用有利于发挥较不发达国家
优势的系统政策来避免它,而这要求
强有力的共同机构和政治意志。
? 3、把一般模式和具体理论有效地应
用到特定集团和现存环境中去。
? 4、有效的政府干预对经济一体化的
成功是重要的。
? 5、鉴于世界被敌对性地划分为发达
和发展中国家,因而将发展中国家的
一体化视为集体自力更生的手段和按
照新秩序逐渐变革世界经济的要素。
V (二)综合发展战略理论的特点
? 1、突破了以往的一体化理论的研究方
法。鲍里斯·塞泽尔基认为,以自由
贸易和保护贸易理论来研究发展中国
家的经济一体化过于狭窄,他强调应
该应用与发展理论紧密联系的跨学科
的研究方法,把经济一体化认为是发
展中国家的一种发展战略,不限于市
场的统一,主张经济的相互依存发展
必须以生产领域为基础,强调有效的
政府干预。
? 2、把经济一体化看作是集体自力更生
的手段和按照新秩序变革世界经济的
要素。这是因为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实
现一体化过程中的国内外困难,如民
族经济的软弱、跨国公司的作用、两
极分化及旧的国际经济贸易秩序的存
在等。
? 3、在制定经济一体化政策时,要进行
综合考虑,一方面要考虑经济因素;
另一方面要注意政治和机构因素,密
切结合本国和本地区的实际(如反对
外面强加的一体化)。
一、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意义
第四节
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理论
生产要素在世界各国之间所进行的
直接移动,是国际经济合作活动的实质
内容。生产要素一词,就是人们在生产
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般条件。笼统地
说,它指的是人类为满足自己的物质需
求、精神需求而从事产品、服务生产过
程中所必备的一切投入,即构成复杂的
社会生产力系统的诸多因素。
V (一)生产要素与国际移动
对于生产要素的类型,可以依照
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范围,从不同
的角度去展开:从生产要素的存在形
态来看,可以划分成有形要素、无形
要素以及综合要素;从要素在生产过
程中所发挥的功能看,生产要素又可
以划分成资本、劳动、土地(含自然
资源)、技术、信息等。
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包含着两种
意义。
从狭义的角度讲,它仅指生产要
素以国际经济合作的形式在各国间所
进行的直接流动;
从广义的角度讲,除了生产要素
的直接移动以外,它还应包括生产要
素以商品为外化形式而在国际间所展
开的间接移动(即商品的输出入)。
? 1、绝对成本说
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理论出现于
20世纪30年代,但其理论渊源则可上
溯到18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在
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亚
当·斯密提出了国际贸易理论的第一
块基石“绝对成本说”。
V (二)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理论的
产生与发展
按照他的观点,在由两个国家和
两种商品所构成的所谓“二 一二模
型”中若两国各自在一种商品的生产
效率上具备优势,而在另一种商品的
生产效率上处于劣势,则通过商品生
产的专业化以及相互间的商品交换,
两国皆可获得“绝对利益”。决定商
品优劣所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国在商
品生产的劳动成本上存在着差异因而
认为只有生产出成本绝对低的产品才
有可能进行国际交换。
? 2、比较成本说
但是,“绝对成本说”无法解释
的是,由于各国的生产发展水平不一
样,许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国家,生
产不出成本绝对低的产品,是不是就
不能参加国际贸易?也无法解释在两
种商品的生产上皆具有优势或处于劣
势的国家是否仍有必要参与国际贸易
与获得利益的问题。1817年,大
卫·李嘉图在其《政治经济学及赋税
原理》一书中提出了意义深远的“比
较成本说”,在西方的国际贸易理论
中一直占着主导地位。
这一学说的主要观点是:即使一
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皆具备优势或
皆处于劣势,也可通过国际间的生产
专业化以及商品交换而获得所谓“比
较利益”,即生产和出口优 势较大
(劣势较小)的商品,进口优势较小
(劣势较大)的商品。与“绝对成本
说”相同的是“比较成本说”也把决
定商品生产优劣的基本原因归于各国
在劳动成本方面存在的差异。
? 3、生产要素禀赋说
到了20世纪上半叶,经赫克歇
尔、俄林、萨缪尔森等人所提出、发
展及完善的“生产要素禀赋说”,在
批评、继承比较成本说的基础上,提
出了如下观点:人类进行商品贸易的
基本单位是区域、而国际贸易理论则
是区域贸易理论的延伸和应用。
产生区域间贸易的必要条件在于
产品相对价格上存在着差异,产生这
种差异的基本原因在于各国的劳动生
产率不同,而区域间能够形成商品贸
易的充分条件在于,各国的商品在直
接可比较的绝对价格上存在着差异,
这种差异起因于各国在生产同种商品
时所具备的要素禀赋条件不同。参与
国际贸易的各国,应当生产和出口那
些本国禀赋充裕的要素产品,进口那
些本国禀赋稀缺的要素的产品。
可以看出,“要素禀赋说”与
“比较成本说”既有一些相似之处,
又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两者都把引起
商品贸易的根本原因归于商品生产中
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其中一个不同之
处在于,在“比较成本说”中,决定
商品生产成本的因素只有劳动,而在
“要素禀赋说”看来,影响商品生产
率差异的则是一切可列入“要素”的
生产性投入物。
参考生产要素禀赋说,可以促使
参与国际经济交往的各国能更加合理
地对本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加以配置
和利用,使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
构、输出要素结构趋于合理,扬长避
短,以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作为
手段,提高本国的经济效益,获得更
多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
求和精神需求。
?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它在把握生产要素禀赋上的不同
对于各国间商品生产、流通的影响的
基础上,从更加深刻的本质角度——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给予了科学的阐
述。因此,在研究生产要素的国际直
接移动时,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通过对物与
物之间生产力关系(即各种生产要素
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把握住人与
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即代表着不同的
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的国际经济合作
各行为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这一基本观念的指导下,科学
地、合理地吸取人类知识积累中的有
用部分,其中也包括西方的国际经济
理论中的合理部分,促使国际经济合
作的理论研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总之,对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进
行理论性研究和探索的目的就在于,
揭示这一过程中所蕴涵的规律,剖析
其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为参与国
际经济合作活动的各级行为人制定微
观决策和宏观战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因素
第四节
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理论
V (一)生产要素禀赋在各国之间的
差异性
生产要素的禀赋指的是世界各国对
于生产要素的持有和控制状况,自然地
理条件的不同、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不
同,是造成各国在要素禀赋方面各不相
同的两大因素。正是因为生产要素禀赋
的差异存在,才使生产要素得以国际移
动。
V (二)生产要素的国际市场机制
生产要素的国际市场为要素的跨国
界流动提供了条件和动力。从市场理论
角度来划分,国际要素市场分别属于如
下几种类型,即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
断市场、垄断性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
场。由于在不同类型的市场中,买卖双
方行为方式的不同,直接导致要素移动
在特点上存在着差异。
? 1、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
这种市场的特点在于:
9 1)供给或者需求的要素完全同质,
供给者对于需求者或者需求者对于
供给者都一视同仁,概不歧视;
9 2)要素的供给者或需求者的数量无
限多,个人的销售或购买量仅占总
供给或总需求的极小部分从而个人
无法影响总成交量和价格;
9 3)要素的供给者和需求者皆可自由
出入市场,因而,在这类市场中,
任何单个的买者或卖者都无法通过
操纵要素成交量和价格以求得额外
的利益。
? 2、完全垄断的要素市场
买方和卖方完全垄断市场的市场特点:
9 1)市场上只有一个要素的供给者(需
求者),因而要素供给量(需求量)
的大小完全取决于他的行为,其个人
的供给量(需求量)就是市场上的总
供给量(需求量)
9 2)某类要素具备特殊的,难以为其他
要素所代替的性质;
9 3)垄断性供给者(需求者)可独自决
要素的价格;
9 4)根据自己利益的需求,供给者(需
求者)会在不同的市场中制定不同的
价格,以求得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 3、垄断性竞争的要素市场
这一类市场介于前两种极端市场
之间,并且同时具备前两类市场的某
些特点。买卖方垄断性竞争市场的主
要特点在于:买卖方数目非常多以至
于无法对各自的竞争者产生影响,这
一点与完全竞争市场相似;然而,每
一个买卖者所供给或需求的要素在性
质上又很相似但不相同,其他要素可
部分地而非完全地代替它,这一点显
然又与垄断市场相近。在现实中,大
多数的要素市场属于这种类型。
? 4、寡头垄断的要素市场
寡头就是极少数几家企业控制或
左右整个行业。市场新竞争者难以进
入寡头行业,其原因在于已有的寡头
企业拥有巨大的知识资产垄断优势、
客观的内部规模经济效益以及对新企
业有意设置的进入障碍。
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跨国经营的
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的突出力量是寡
头企业,涉及的产业主要集中于钢
铁、铝、石油等无差别产品行业和汽
车、家用电器等差别产品行业。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要素市场中,
不管来自卖方或买方的“垄断”因
素,无疑既有可能给有关国家造成损
失,也有可能给他们带来额外的利
益。但必须指出,尽管自然资源禀赋
不易变更,但其他一些要素(如资
本、劳动力、技术、管理等)的禀赋
状态则可相对容易地由人为行动加以
改善。如通过教育投资可以提高劳动
力要素的质量,通过节约可以促使资
本要素的形成。
因此,各国在根据自己的经济建
设、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经济合作
活动时,在输出充裕性要素和输入稀
缺性要素的过程中,如何逐步地、合
理地确立自己作为要素的买方或卖方
所应具备的“竞争性”和“垄断
性”,确实是一个需要从整个国家的
宏观经济角度进行深入思考和周密安
排的战略性问题。
一般说来,一国在参与生产要素
的国际移动时,应该遵循“趋利避
害”的行为规范如表所示。
应持态度
市场角色
避免争取
输出充裕要素
(作为卖方)
卖方竞争
买方垄断
卖方垄断
买方竞争
输入稀缺要素
(作为买方)
卖方垄断
买方竞争
卖方竞争
买方垄断
一国在国际要素市场上的行为规范
V (三)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造成国际
间发生要素流动的宏观因素。在这种宏
观背景下,由于各国生产技术水平的差
异、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以及造成
的要素价格在各国市场中的差异,是促
使生产要素发生国际移动的直接原因。
从各国经济结构角度来分析,各部门
间、各产业间、各类产品生产间的比例
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悬殊的国家间会产
生不一致,即使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
国家间也不会完全一致。
V (四)跨国公司的发展和扩大
在世界经济范围内,在生产要素的
国际移动过程中,跨国公司所起到的促
进作用也是很重要的。由于跨国公司所
具备的国际垄断、全球战略和公司内部
一体化的三大本质特征,以及它在当代
世界经济中有日益增强的实力,在生产
要素的国际移动量中,有很大一部分与
跨国公司内部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具
体可以从一体化和多样化两个方面来考
察。
? 1、一体化
跨国公司所采用的垂直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以及混合一体化的经营战
略,使得它能在全世界范围内,从总
公司利益的最大化角度出发,进行生
产要素在不同国家的子公司或分支机
构间移动,这就极大地促进了生产要
素的国际移动。
? 2、多样化
跨国公司为了保证其稳定的利润
率、分散投资风险,大多数在保证投
资项目能够具备规模经济的前提下,
把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投入到数目
尽可能多的国家和地区、产业和部
门,这样能够减少或避免由单一国家
或地区、单一产业或部门的不确定事
件所造成的意外投资损失,保证利润
比较稳定。
此外,在生产要素进行国际移动
的过程中,各有关国家的政府也都程
度不同地实行了干预。从其干预的目
的客上来看,分鼓励性的和性质性两
大类。从干预措施来看,主要有行政
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就其干
预的范围来看,则涉及到了各种要
素。尽管政府干预的动机是多种多样
的,然而如果仅就经济动机考察的
话,政府的一切干预措施应当着眼于
鼓励本国充裕要素的流出和本国稀缺
要素的流入,限制本国充裕要素的流
入和本国稀缺要素的流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