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的十个民企人物 见证者,见证历史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第一代赚钱的人是那些当年没有工作的、上山下乡回城混不下去的,他们知道这时候赚钱是冒很大风险的事,但为了生存,他们得活下去。他们是第一批富起来的人。 第二阶段是政府不断鼓励起来的人,1981、1982年虽然有一些不同声音,但还是让大家富起来。第二批富起来的人是农村信用社的主任、大队书记、乡镇干部,苏南经济就是那样起来的。1985年之后出现另外一个现象,真正意义上的价格双轨制,掌管政府资源的人富起来了,高干子弟占了大多数,这是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当社会评价的标准多元化后,人们的选择多样化了,相当一部分的知识转化为财富,资源转化为财富,能力转化为财富,而这些富起来的人首先有一个共同特点——文化水平高。这批人的企业我估计现在还有10%活着。这10%里面还有5%将来能长得比较大。 第五阶段是这两年IT新经济出现以后,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将从这代人中产生。 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当中,我们看到了个体户、乡镇企业、股份公司、上市企业等在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企业表现形式,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形色色的参与人群,回顾25年的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历史,我们欲图发掘这个过程,从而重新丈量这些先行者们留下的脚印,以有鉴于未来。 [民营人物本纪一]“傻子不傻”:年广久 关键词:个体户 割资本主义尾巴 入选理由 安徽芜湖“傻子瓜子”的创始人年广九,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标志性人物。为了那根“资本主义尾巴”,他被投进监狱并三进三出,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在年广九每天十几斤、几十斤地公开卖瓜子的时候,一些个体户还在逐字逐句地握着政策条文。时间久了,个体户们盯着年广九,就像盯着山上的消息树。作为中国个私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邓小平都说了不要动年广九。但今天的年广九却悄无声息地“倒”了,但市场上一片平静。“消息树”角色的年广九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回顾 一座灶,一口锅,当街炒瓜子的“傻子”年广九成名不是因为他的瓜子,而是因为他的“傻”,1979年底,年广九的瓜子发展到雇佣12个人,而在当时,雇工8个人以上就是剥削,可以“犯罪”论。于是,由年广九发家致富引发一场旷日持久的大争论。直到1982年底,谈及兴起的个体经济,邓小平明确表示,“看两年再说,这个冲击不了社会主义”,这样的争论才告平息。1983年1月2日,中央政府签发了农村工作一号文件,其间对私营经济的态度可表达为三句话:不要提倡,不要宣传,也不要急于取缔。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安徽“傻子”成为著名私营企业家。上至中央领导,下到普通百姓,没有谁不知道他。 20年后,曾经风靡全国的“傻子瓜子”,现在一元钱卖掉了商标品牌。 “傻子瓜子”应该说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它的出名,一方面得益于其创始人年广久当初具有“傻子”样的闯劲,敢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另一方面,邓小平两次在高层会上呼吁人们保护“傻子瓜子”,关注“傻子瓜子”现象,更加使得“傻子瓜子”名声大噪。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把“傻子瓜子”当作致富的典型看待的。早在1984年他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就明确指出:“你解决了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时隔8年,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时又再次提起:“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100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 今天,“瓜子大王”年广久,现在穷到只剩一个戴在手指上的大金戒了,“瓜子大王”的桂冠也早由“洽洽”、“正林”从“傻子”头上摘走。 2003年,在把商标转让给了儿子之后,傻子年广久近日又静极思动,在芜湖中山路步行商业街租下300多平方米的门面,办起了芜湖广久瓜子公司,打出“芜湖瓜子”新招牌,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当大多数人对市场经济还视若畏途的时刻,“傻子瓜子”年广久等在敢想、敢说、敢闯方面,的确有相当的魄力,他们在组织管理规模不大、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不高的个体户操作方面也还游刃有余。但是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生活环境决定了他们学识的低下、眼界的狭窄、法律意识的淡薄,他们不可能理解现代商品经济的规律。因此他们在达到一定高度后,就到顶了。但毕竟在那样的一个年代,通过傻子这样的一批人让中国、让世界了解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农村路线,并最终成为今天民营企业发展大道上的沥青。 [民营人物本纪二] 大寨铁姑娘:郭凤莲 关键词:村支书企业家 入选理由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20世纪的最后20年里,一批村支书走进了历史舞台,与陈永贵不同的是,郭凤莲在沉寂了十多年后,又回到了她的大寨田,几年后,一个上亿元规模的企业群体在大寨村出现,铁姑娘成了董事长,村支书成了总经理。大邱庄的禹作敏的身影已经远去了,华西村的吴仁宝也在村支书这个位置上退下了,陈清渊带着他的“厦门第一村”还在摸索着,村支书群体的改变从中国的最基层开始彻底民营化。 回顾 人民公社时代的风云人物“大寨铁姑娘”郭凤莲2003年又当选党代表。不过,这位当年穷山村里的农家女、全国人民羡慕和崇拜的“劳动模范”,经过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再不是两手长茧的“铁姑娘”,而是商业集团的“董事长”。 她现在坐镇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领导旗下年总收入约1亿元人民币的10家企业。并谦称自己属农民阶层。 虽然郭凤莲还谦称自己属于“农民阶层”,但是,事实上她跟“农民”已经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按照中国社科院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的10个阶层划分,郭凤莲可归为排位第二高的“经理人员阶层”,或者算第三的“私营企业主阶层”,总之,是远远离开了她曾经自豪过、但现在却只比“无业、失业阶层”略好一点点、倒数第二的“农业劳动者阶层”。 她说自己现在“每天蹦来蹦去都是在搞企业”,丈夫、两个儿子,也都办有自己的企业。她的户口,早已迁到城市,一家三代,都住在城里。两个媳妇,在公家机构任职,两个孙子,在城里上学。 郭凤莲惟一还跟农村保留着的关系,就是每天坐轿车从城里到大寨村去上班,管理大寨村民集体所有的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 大寨原本只是中国北方山西省昔阳县一个极为普通的穷山村,但是,就因为毛泽东1964年一句“农业学大寨”的口号,在随后的15年间,让数以千万计的中国人,包括周恩来、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不辞辛劳先后到这穷山沟里“参观、学习”。 当年的大寨“穷山恶水”,村民360多人仅靠46.7公顷零零碎碎分成4700多块散落在山沟土坡的农地。偏偏1963年夏天一连七天七夜大雨引发的洪灾,把大寨房子和苦心经营的大寨田冲得一塌糊涂。正是那一年,才16岁的郭凤莲脱颖而出,当起了大寨“铁姑娘队”的队长。苦过之后是风光。大寨得到毛泽东的青睐,在那疯狂的时代,它成了万众注目的模范,而郭凤莲家也家喻户晓,并且被选为大寨的党支部书记。 不过,“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大寨模式的集体农业遭到了否定,原来的“劳动模范”成了批判的对象。1980年4月,32岁的郭凤莲从公众的视线中消失,令人意外的是,1991年11月15日,中共昔阳县大寨乡党委,突然再次任命郭凤莲为大寨村支部书记,让她重回穷大寨,任务是:带领大寨致富。 1992年,大寨成立经济开发总公司,并相继建立了水泥公司等多家企业。11年后,大寨悄悄变了样。大寨村民不过500人,可大寨集团公司现在已经雇用职工多达1000余人。2003年,在出席十六大时,习惯了拿镢头的郭凤莲的手指上多了一只小钻戒。夜大雨引发的洪灾,把? [民营人物本纪三] 改革之觞:步鑫生 关键词:大锅饭、改革 入选理由 翻翻1984的报纸就可以知道,在那个时间,一个小裁缝把中国搞得热浪翻天,其实,在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知名度能超过步鑫生的确实也寥寥无几。那一年,中国所有的传媒都兴奋地谈论着这个貌不惊人、体重仅42公斤的“小裁缝”———浙江海盐一家小小的衬衫厂厂长,……4年后,被就地免职的步鑫生离开了那家衬衫厂,但就在那个四年里,随后出现了新的改革英雄——马胜利,这个冀中大汉在会上宣称:我是学了步鑫生的事迹才闹起改革来的;紧接着,浙江的鲁冠球出现了,他也说,走改革之路,走步鑫生之路,才能搞好我们的企业 后来居上——可悲又可喜的事实可歌可泣的力量!而步鑫生呢?2003,在秦皇岛的街上,有一座大厦,赫然写着“步鑫生集团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真正的民营企业。 回顾 步鑫生口头禅在1984年的时候成了流行语,诸如“上不封顶,下不保底”,“谁砸我的牌子,我就砸谁的饭碗”,“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步鑫生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报章是1983年11月16日。这一天,《人民日报》头版右下角刊发了一篇通讯《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步鑫生》。“编者按”这样说:“海盐县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努力创新的精神值得提倡。对于那些对工作松松垮垮,长期安于当外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企业领导干部来讲,步鑫生的经验应当是一剂治病的良药……”这则“编者按”意味深长。 就这样,步鑫生用一把剪刀,剪开了企业改革的帷幕。步鑫生迅速地“火”了,中国企业开始“活”了。四面八方的取经者蜂拥到小小的海盐,步鑫生疲于应付。有关方面不得不规定:只有师、局级以上,才能面见步鑫生本人,其他人一律听录音…… 1988年1月16日,还是《人民日报》头版,又发出了一条令人们惊讶的消息:“粗暴专横讳疾忌医步鑫生被免职债台高筑的海盐衬衫总厂正招聘经营者”。步鑫生自嘲:“1988年事情多,火车相撞,飞机坠毁,闹洪灾,还有就是:我被免职了。” 在秦皇岛的街上,有一座大厦,赫然写着“步鑫生集团有限公司”,这是一家民营企业。大厦内的柜台上,醒目地陈放着各种规格、档次的“步先生”牌衬衫。“步先生”衬衫——在北方市场已经很有些影响了。依然在创业的步鑫生,这一生所创的最大的“牌子”,恐怕正是他自己——一个改革者的形象。如同他那把被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剪刀一样,这个形象已永远地被定格在中国改革历史的第一页。但接过接力棒的创业者却成为改变中国的力量。内的柜台上,醒目地陈放着各种! [民营人物本纪四] 千万富翁:张铁生 关键词:白卷英雄 入选理由 张铁生在1973年的那个下午,因为午睡过头,竟从窗户跳入考场,无奈之下,一张“白卷”拉开了他的人生帷幕。有着这种经历的人还有太多,而张铁生在离开了原来的土壤之后,总经理、市场总监、监事会主席的角色让他们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这个群体。——民营经济让白卷英雄找到了自己用武的考卷。 回顾 作为一个曾经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在走出监狱的那一天,也许并没有太多的考虑到12年后的2003年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在禾丰集团的企业网上找到这样一段对这位“英雄”的评价:大学毕业,历尽沧桑,矢志于民族饲料工业的振兴,奋起直追,称雄于现代商业竞争前沿,是禾丰集团核心品牌“天地”饲料的创立者,铁面无私,刚正不阿。 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1991年10月16日,刑满获释。同年12月22日,和沈阳农业大学讲师董礼平女士在兴城县结婚后的张铁生,又开始了运动起自己的曾经因为下乡而锻炼起来的一身“肌肉”,一年后,他开始了经商生涯。 结识金卫东,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金卫东大学毕业后在正大康地(深圳)有限公司做预混剂(畜牧饲料)销售,1992年又受聘于北京康地公司担任东北地区经理。金卫东将张铁生介绍到辽宁省鞍山市辽河饲料公司。辽河饲料公司是辽宁当时最大的一家饲料公司,老板黄经理是金卫东的朋友。这位老板和张铁生见面后,发现张铁生是一个性格爽快且办事干练的人,便让他先在公司下属一个工厂办公室当一名小职员,干一些杂事。从此,张铁生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1995年6月18日,张铁生与合伙人金卫东等人在沈阳成立了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后改为集团公司)。 如今,昔日的“白卷英雄”已成为腰缠万贯的“千万富商”。目前,53岁的张铁生除担任集团公司行政总监外,还兼任监事会主席一职。而目前的禾丰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总资产过亿元、拥有17家子公司的大集团。 [民营人物本纪五] “军队”企业:吴炳新 关键词:草莽英雄 入选理由 20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初,企业负责人有初级的形象曝光意识,出现了诸如企业广告中有负责人照片,利用年节由企业负责人向公众问候等表现形式。而最多的就是“坐在办公桌前手持电话”的典型形象。在这个典型形象的背后就是一批用军事化管理企业的创业家们,在那个时期还没有多少人懂终端,也没有多少人具体了解企业管理,在这种情况下,长在红旗下,根正苗红的创业者们开始拿起了最熟悉的武器——用农村包围城市,或者是八大军区负责制的方式开始市场冲刺。凭借着热情与激情,他们做火了一个个的行业,他们也早衰了一个个行业。但无可否认的是,他们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车辙。 回顾 父子同时创业的企业不多,同时,因为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崇拜所留下的独有的经营意识,并影响了整整一个90年代最后几年中国企业的,并直接催生一个行业,并迅速将这个行业又带到日薄西山的,是吴炳新父子的三株、史玉柱的脑百金、姜伟的飞龙药业。 我们在今天来看三株集团的吴炳新、吴思伟父子。1989年10月的一天,一个5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带着一个文质彬彬的小伙子来到安徽淮南,注册了一家公司——淮南大陆供销公司,代理生物制品851的销售。这个中年人就是日后鼎鼎大名的三株公司董事长吴炳新,而那个大学刚毕业没多久的小伙子就是吴炳新的儿子吴思伟。 三株发迹的时代是一个生产草莽英雄的时代,也是一个对草莽英雄而言可以很容易招兵买马的时段。 1994年的那段时间,对于三株“老爷子”吴炳新而言,手下的大将还仅仅是处于“一桌饭”的状态。而时隔两年左右,他的队伍膨胀到15万。 三株的投影直到今天还是那样的清晰而深刻,受这个企业而影响的这个行业的经营者们还在无时无刻关注着三株的命运,因为他们的脐带与三株曾经相连。但三株已然只是一个历史的符号。这样的残酷在三株“流寇”的心中一千一万遍地重复着。只是,时代造就了三株,三株能否把握一个新的时代呢?吴炳新能否如基督徒摩西一样走出埃及呢? [民营人物本纪六] 世纪教父:柳传志 关键词:国有民营 入选理由 我们今天所期待的是企业领导人应该是这样的:作为企业成员对于企业本身(对规则的尊重、发展选择、个人错误等)的危害性(贡献自不待言)有充分认识,对于领导人形象与企业形象的牵连性有足够估计,对于领导人个人与企业组织间的行为边际有清楚界定,对于所要形成的影响力效果与方式有明确认识。在这个意义层面上,我们把企业领导人不仅仅看作是企业的贡献因素,也将其视为风险因素。 国有民营的联想集团在柳传志的带领下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管理历史上的一个神话,并鼓舞着众多的民营企业向这方面发展。 回顾 柳传志是一人创业的传奇。这个传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领导联想由11个人,20万元资金的小公司用十几年时间成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公司,更重要的是,他的传奇故事对许多立志的青年人来说,是一种激励——“如果我足够地努力,也可以像柳传志那样地成功”。也正因为这一点,在不同的时间段,太多的媒体在比较企业家的影响力的时候,还是不能不提到他,评价一个企业家的影响力不仅仅看他的财富水平,同样,看待一个企业家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共享与影响也不能不提到他。 关注柳传志的业界人士或普通民众如今发现,目前见诸报端更多的是关于柳传志的二线生活。自从在联想2000财年誓师大会上,柳传志将两杆深蓝的旗帜正式授给了联想的两位少帅——杨元庆和郭为之后,这位缔造联想传奇的第一代导演正式谢幕。 但不可否认的是,柳传志的影响却越来越随着他的离开联想的距离而正比例放大,并延伸到更多的领域,正如柳传志所言:“现在企业家对社会的影响还主要是在经济领域,但逐渐地还会对政治、文化产生影响力,因为经济改革之后还会不断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也会进行文化的改革,由于企业家对经济有影响,有这个基础,必然会对这方面产生辐射……我觉得中国的企业家应该而且一定会形成正面的政治改革的力量和文化改革的力量。” [民营人物本纪七]死里逃生:孙大午 关键词:法律障碍  入选理由 2003年7月5日,河北大午农牧集团董事长孙大午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期4年执行。太多的民营企业家在2003年遭遇终结,但它们的影响却也在这个时间段得以释放,从孙大午等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社会的反弹力,也看到了民营经济开始在道德的天平上寻找新的荒地。 回顾 在民营企业发展到第25个年头,一时间,被杀、被抓、被查的企业家多了起来,一种说不清的“仇富”还是“疑富”心理导致2003年的民营企业家们百感交集,也导致社会各个阶层疑虑参半。 在孙大午的公司里,经常有一个佝偻着身子扫地的老人,慢慢地把落叶扫起来,再慢慢地放到一个编织筐里边,很多新来的员工走过这个老头身边的时候,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个老人就是前边办公楼里董事长办公室里坐着的孙大午的父亲。在偶然的时间里,有一些工人在走进厕所的时候,也会看到掏粪的工人中有一个人的面孔很熟悉,事实上,那就是董事长孙大午。作为一个企业家,办企业的目的就是赚钱,但是他却办免费的农民技校、赔钱的中学,赔多少都不在乎;他并不是没有什么政府里边的朋友,甚至税务局里的一些副局长都和他关系良好,但这不耽误他和一些税务人员法院相见;他在事业顶峰时曾评论自己:“看似可喜可贺,其实是可悲可叹的人物。”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的声援信函曾经这样表示:“我们相信民营企业一定能得到公正、公平的待遇。”但这个待遇最终还是迟到了6个月之后才来到了这个企业家的头上,《南方周末》的记者这样描述孙大午出狱的情景:2003年11月1日,河北省徐水县,人们把孙大午围在了中间,哭作一团。孙大午没落泪,看起来很镇定,只是眼圈红了一下。刘凤兰抱着儿子说:“小子,告诉你,你妈没哭,你妈相信你能出来。”坐下来后,杜润生、保育钧等人专程过来看他,他有些沉默,只是一杯接一杯喝酒,菜几乎都没动。当有了点醉意后,他就感叹:“人为什么要有思想?有思想是多么的难受!” 在监狱里,他曾经写过一些诗,其中有一首诗这样写的:从来不信传世作/天行健/地怎说/纵然已近天命年/仍西望长安/诘啧蜀道/惟有男儿本色。 孙大午的第一个梦想,是将大午城建成为一个好人相聚的世外桃源。这是一个儒家式的乌托邦之梦。他赞同“共和”思想,推崇儒家“和为贵”,宣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向往“大同”。 孙大午对于企业文化有让人奇怪的独特理解,比如他建孔庙,祭奠孔子;还曾计划投资1000万元兴建“儒家大成园”,纪念历代大儒。甚至想建一座“孔子大学”。 2003年3月的一次大学演讲中,孙大午对自己企业尚能生存发展作了个悲凉的解释:“可彰而不可学,没有代表性,只是个死里逃生者。” 比较吴志剑、胡志标、杨斌等被判刑后的平静相比,孙大午所引起的社会性的广泛思考表明,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在进入21世纪后,已经渗透到民间的各个层面。“环境、环境、还是环境!”著名民营企业家张宏伟在某次论坛上如是说,在这种博弈中,孙大午的出狱反映出他非个人因素的影响。 [民营人物本纪八]速度猛牛:牛根生 关键词:高速增长 入选理由 牛根生,从1999年创业,4年的时间,资产滚动上万倍,在赢的速度上蒙牛从创业时的全国同行业排名1116位,到2002年的第4位,创造了中国企业史无前例的1947.31%的成长飞奔速度,而携带着非典捐款的声誉,与神舟5号升天的广告宣扬,牛根生改变了人们眼中的奶牛形象。并同时改变了人们心目中的根深蒂固的民营企业“小打小闹”与“惟利是图”的偏薄心理。而速度取胜的蒙牛现象更加速了其他民营企业的信心。 回顾 在蒙牛集团的墙上,有这样一幅标语,城里多喝一杯奶,农村致富一家人。牛根生说,“一家一户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家一户两头牛,生活吃穿不用愁;一家一户三头五头牛,三年五年盖个二层楼。”4年多来,蒙牛在内蒙古地区扶持和发展养牛户约20万个,增加奶牛近30万头,创造的间接就业岗位达数十万个。 产业链条辐射百万农牧民,成为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最大的“造饭碗”企业。也在这个层次上改变了蒙古人们的生活与生存方式。 而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个蒙牛的原始积累当中,牛根生改变了一贯的传统做法:创业初期,在资金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牛根生提出逆向经营思路:先建市场,再建工厂。并运用“虚拟联合”的运作方式,使企业销售业绩连年高升。1999年,蒙牛乳业成立当年便实现销售收入4365万元,2000年,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实现销售收入2.94亿元,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8.5亿元,2002年,蒙牛的三期工程竣工,销售收入突破20个亿。 不仅如此,蒙牛乳业获得了境外集团迄今为止数额最大的投资,摩根士坦利、鼎晖、商联三大国际财团联合向蒙牛注资2.16亿元,参股比例超过了32%,同时这也是迄今为止著名的跨国投资集团摩根士坦利首次将资金注入国内乳制品行业。 [民营人物本纪九]民营新生代:张朝阳 关键词:新生代民营经济 入选理由 这是一批几乎可以光着屁股走在大街上的人,不是说他们贫穷,而是为了强调他们的财富的阳光与清白。他们在互联网经济刚刚开始躁动的初期,就一猛子扎了下去,在网络泡沫中依然无怨无悔,最终带动了整个互联网产业,也改变了中国2003富豪排行榜。 回顾 张朝阳“凶猛”地创业,“凶猛”地融资。1996年张朝阳在尼葛洛庞帝教授和美国风险资金的支持下,创建了搜狐爱特信公司——第一家以风险资金建立的互联网公司。融英特尔资金,张朝阳患了重感冒,但他每天仍如常地与投资家们交流意见,尽量控制自己不表露出一丝不妥。 来势汹汹,是件好事,引导张朝阳走向他最辉煌的1998年。这一年里,他引进了英特尔和IDG等几家国际公司共220万美元,正式推出搜索引擎。这一年里,他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50位全球数字英雄”之一,2003年,曾经处于半隐退状态的丁磊成为财富排行榜第一名,王志东、张朝阳的网站也全线飘红。 通过它们可以发现,今天的新生代民营经济具有5个特征:一是形成于中国经济从短缺走向相对过剩的时期,靠自身的竞争能力和对市场需求的开发与创造而发展;二是创业者基本都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三是经营活动非常理性,在经营理念及管理方式上具有极强的现代意识;四是创业者创办企业具有自我选择的自觉性,把创办企业当成自我价值实现的自主选择;五是企业文化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民营人物本纪十]新红顶商人:尹明善 关键词:民营企业家入党 入选理由 就在“十六大”结束后的短短几个月里,一批非公经济人士迅速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2002年11月27日,全国工商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新一届领导班子亮相:新的领导层中,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首次过半,一批民营企业家走上了工商联领导岗位。11位民营企业家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从备受歧视的个体户到登堂入室讨论国家大事,这是中国推进政治民主化的重要体现。也正式确定了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地位,民营企业家终于用25年的时间完成了从经济到政治的“惊险的一跳”。 回顾 重庆力帆实业集团董事长尹明善,当选为该市的政协副主席。尹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首位进入省级政协领导班子的私营企业主。 从一个什么级别也没有的商人,一步成为高级领导干部而没有任何过渡,尹明善明确表示,由商入仕,对这一巨大的角色变换自己还没能适应:“任务太艰巨,意义太深远。这不仅仅是个人人生历程的变化,而是国家民主政治建设和非公经济发展的大事。”他用“诚惶诚恐”来形容自己的压力之大。 他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与其他官员的不同,他说自己没有从政的经验,更没有什么政绩和功劳,所以他惟一能做的就是更加勤奋地去做事。自从履新以来,各种各样的公务活动已挤占了他的绝大多数时间。有人建议他一些小一点的会就不用参加了,可他却坚持,只要是对发展有利,不论大小,他都会千方百计地参加。因为自己的出席不仅代表市里对经济发展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据悉,他已经为力帆集团物色了一批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从而使自己得以从具体的企业事务中抽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