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 导论
本章课时:4 课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环境经济学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解环境经济学
的研究对象及其主要内容,掌握环境资源配置的特殊性和环境经济学的特点。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环境经济学的学科定位
环境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自然环境的发展与保护的经济学分支学
科,是经济学研究向自然科学世袭领地的扩展和入侵,是经济学和环境科学这两
大类科学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二、环境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同大多数经济学分支一样,环境经济 学不是一门先验的科学,而是因为问题
而诞生的科学。 其学科产生的背景就是导源于环境资源稀缺性的显现和稀缺程度
的迅速提高所产生的环境危机。
三、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
在环境经济学的研究中,核心是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两方面的关系。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运行机制及两者间的协调标准, 是环境经济学的
主要研究内容之—,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四、环境经济学理论发展历程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产生最初是为了回应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心和对
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而从发展经济学研究出发逐步形成的。 它的两个奠基性理论
基础是 20 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从伦理意义上探讨资源配置效率而提出
的“帕累托最优”理论,以及后来由马歇尔和庇古等发展的外部性理论。到了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工业化国家环境资源稀缺程度的提高和环境问题的加
剧,随着其对环境治理实践的深入,环境经济学理论得以向系统化方向发展。
第二节 环境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拓展
一、对资源稀缺性的重新认识
“资源稀缺”是经济学的出发点。但是必须看到,稀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对于稀缺资源,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着十分不同的认识。长期以来,环境资源
(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生态系统的产出和服务功能)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的公共物品,因此传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假设前提是:假设环境资源是
可以无限供给的,不存在稀缺性,因此,将环境资源作为一种外生的、可以无限
供给的资源。然而环境资源稀缺性的显现和稀缺程度的迅速提高,在实践中证明
2
了这一传统经济学假设前提是与当今现实不符的。 西方环境经济理论就是从意识
到环境资源稀缺开始构建的,环境资源的稀缺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环境资源的
配置和利用问题是环境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石。
二、对经济系统的扩展
环境与经济是不可分的,环境是经济系统的一部分。这是环境经济学的一个
基本观点。当环境资源成为稀缺资源后,每一个经济决策和行为都会影响环境,
而环境的每一个变化也会影响经济系统的运转。当环境资源成为稀缺资源,并进
入经济分析系统之后,环境就被看成是一种可以提供各种服务的财产,这种财产
的特殊性在于,它提供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生存支持系统。环境——经济大系统
的建立,大大的扩大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也为环境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对外部性理论和价格理论的重新认识
环境问题的出现对外部性理论和价格理论是一个挑战。环境危机产生的经济
学原因是因为环境资源的免费使用, 而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办法就是环境资源
的合理定价和有偿使用。而环境问题通常都表现为外部性问题,因此,环境资源
定价实际上就是要确定外部边际成本。 稀缺就要有价, 怎样为外部成本确定价格,
这是环境经济学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对经济增长模式的重新选择
本世纪 60 年代前,西方发达国家推崇凯恩斯的经济发展决定论,遵循传统
的经济发展战略,追求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高速经济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严重
的环境污染和质量下降,西方各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
性的环境污染问题,人类不得不重新选择经济发展模式,考虑经济增长以什么方
式能在环境资源约束下有助于社会福利的进一步增加这一问题。
五、效率、最优与可持续发展
效率、帕累托最优和可持续发展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主题,环境经
济学研究始终都在寻求效率、最优和可持续发展三者之间的统一。效率是最优的
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只有既满足了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又满足了该资
源配置也是实现了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这样的资源配置才是最优。最优体现的是
效率与公平并重。但是,即使是最优标准,也还是无法准确地贯彻可持续发展的
指导思想。因为,可持续发展不但强调公平,而且还强调国际公平和代际公平,
只有将国际公平和代际公平也纳入社会福利函数,可持续发展才能与最优相统
一。
第三节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传统的经济系统模型是以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无限供给为假设前提的, 将
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作为一种外生的、可以无限供给的资源,不进入经济系统分
析,不进入生产函数。环境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假设前提的一个基本修正就是,
3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已经变得越来越稀缺,对自然资源
和环境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方式的选择就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因此,现代环境
经济学是将环境包容进入经济分析系统, 把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看作一种稀缺的
生产要素,进入生产函数。把环境看作经济系统的一部分。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实
质, 就是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和工具来分析如何实现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有效配
置和利用,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二、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将环境经济学定位于经济学科,就是要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探讨环
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利用经济杠杆,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实现
效益的最大化。但是,环境经济学是经济学研究向自然科学世袭领地的扩展和入
侵,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必须基于环境科学研究的基础。放弃了经济学理念和经济
学分析工具的环境经济学就偏离了学科的本源, 因为环境经济学科得以存在和发
展的理由就来源于经济学理念和经济学手段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有效性。 而如果
没有环境科学知识做支撑,仅仅闭门造车的研究环境经济学,则会使环境经济学
的研究失去根基。环境经济学研究,就是运用经济学思维和经济学工具对环境科
学发现进行反向的各种层面的综述从而归纳其共性规律的工作。 环境经济学的发
展需要经济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配合行动。
三、环境经济学的指导思想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是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如何在发展
经济的同时,协调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环境经
济学正是为解决这个重大课题而诞生的, 可持续发展思想自然成为学科建设的指
导思想。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经济学的指导思想,意味着可持续发展思想要贯
穿于学科始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在学科的内容中得以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基
本原则有三: ( 1)可持续原则。 ( 2)共同性原则。 ( 3)公平性原则。
四、环境资源配置效率目标的选择
由于环境经济学就是研究稀缺的环境资源如何实现有效配置,因此,环境
经济学对环境资源效率目标的选择十分重视,因为,这决定了环境资源配置和利
用方式的选择。在环境经济研究中,环境经济学家从经济理论角度对环境问题产
生的经济根源进行了探讨,试图找出一种合理的福利标准,将环境资源利用、经
济发展与社会福利联系起来, 在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基础上对环境经济问题加以分
析。
第四节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
一、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物质平衡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环
境资源配置效率理论、环境产权理论、环境公共经济学理论、自然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等。
二、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包括环境影响的费用效益分析、环境
经济投入产出分析等。
4
三、 环境经济政策。包括环境税费政策、环境资源交易政策、环境资源
价格政策、环境保护投融资政策、环境财政金融政策等。
四、 环境管理实践。包括环境税费、环境资源产权交易、环境保护投融
资、环境资源的合理定价、国际环境问题等。
第五节 怎样学习环境经济学
一、 重视经济学与环境科学的融合
环境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自然环境的发展与保护的经济学分支学
科,因此我们要重视它的经济学学科属性,我们的目标是试图将经济分析更加直
接有效地运用于环境保护。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学会运用经济学原理经济学
思维去透视环境问题。要学会用正统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去分析环境问题,首先就
必须学会用经济学语言表述。当我们学会用经济学语言描述的时候,我们也就开
始熟悉和接受一种全新的有用的思考方式。用经济学的理念去思维,用经济学的
语言去描述,这是学习环境经济学必须接受的训练。尽管环境经济学是经济学的
分支学科,但是,它毕竟是一门交叉学科,是经济学与环境科学的融合,是经济
学研究向自然科学世袭领地的扩展和入侵,因此,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必须基于环
境科学研究的基础。如果没有环境科学知识做支撑,仅仅闭门造车的研究环境经
济学,则会使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失去根基。环境经济学研究,就是运用经济学思
维和经济学工具对环境科学发现进行反向的各种层面的综述从而归纳其共性规
律的工作。
二、重视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双层属性特征
与一般的经济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环境经济学研究具有双层属
性。环境经济问题本质上不外乎表现为两种关系:一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
的自然环境的关系,即人类如 何配置自然环境资源的问题 ;二是人在利用自然环
境的过程中所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 为环境经济制度与环境经济政
策。因此环境经济学就既要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又要研究与环境问题
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三、重视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环境经济学研究
本课程在研究环境经济理论时,强调应把 环境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都放在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上,才可能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经济理论的发
展,也才能使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由于各国的具体国情、
社会背景、文化和价值观念不同,各国的环境保护理论必需结合本国的国情综合
考虑。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战略性难题是:1、人均资源占有率低和人口
就业巨大压力之间的矛盾。2、人均资源要素占有率低和现有经济增长方式之间
的矛盾。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不得不赶超,不得不坚持高速发展,否
则,落后就要被动挨打。可是,我国人均资源要素占有率是如此低,不实现可持
续发展战略,这种赶超和高速增长也难以长期维持。中国的环境经济学研究就是
在这样的国情背景下展开的,如果脱离中国国情仅仅坚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难
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环境经济学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而中国的可
持续发展战略又处于如此复杂的背景之下,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国的环境问题的
5
时候,经常会处于环境与发展、环境与贫困的两难选择之中,而环境经济学的一
个重要任务,就是基于中国国情,努力找寻环境与经济双赢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