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状况评价
营养状况评价的目的,
了解群体 (或个体 )的各种营养指标的水平,
综合评价其实际营养状况,发现与营养有
关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营养干预措施,以
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减少营养性疾病的
发生,从而维持人体的健康和促进正常的
生长发育。
营养状况评价的内容,
? 1、膳食调查
? 2、人体测量、评价
? 3、临床检查
? 4,实验室检查
? 5,人体能量代谢的测定
? 6、人体成分测定
一、膳食调查
? 方法:记账法、询问法、称量法(或称
重法)、化学分析法
? 工具:食物成分表
二、人体测量、评价
? 身高、体重、头围、胸围、上臂围、皮褶厚度
? 身高、体重, 综合反映蛋白质热能和一些
无机盐的摄入、利用和储备情况
? 皮褶厚度, 推算出全身脂肪的含量
人体测量 -身高
? 3岁以下儿童身长测量
( 1)使用器材:为卧式量板(或量床)
? 3岁以上儿童和成人身高测量
(1)使用器材:为身高计
(2)测试方法;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
足尖分开成 60度,足跟、骸骨部及两肩间
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
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
(3)严格掌握“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
平”的测量姿势要求。
人体测量 -膝高、坐高
? 膝高:不受年龄影响
? 坐高:①测量时,受试者应先弯腰使骶
骨部紧靠立柱而后坐下,以保证测量姿
势正确。②较小儿童应选择宽度适宜的
坐板和合适的足踏板高度,
人体测量 -围度
? 头围, 对 3岁以下儿童测量头围。
? 胸围,男生及未发育女生,带尺下缘在
? 胸前沿乳头上缘;已发育女生,带尺在乳头上方与
第四肋骨平齐。
? 腰围,选肋下缘最底部和骼前上嵴最高点,连线中
点,注意被测者勿用力挺胸或收腹
? 臀围,是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围度。
? 小腿围,反映长期卧床或运动不便的老年人的营养
状况
? 上臂围,利用上臂紧张围与上臂松弛围二者之差,
表示肌肉的发育状况。
? 腰围,WHO 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 ≥102cm,女
性腰围 ≥88cm
? 腰 臀 比( WHR):正常成人 WHR男性< 0.9,
女性< 0.85,超过此值为中央性(又称腹内
型、内脏型)肥胖。
? 体 脂 含 量(BF%),
I轻度肥胖:男性 BF%> 20%~ 25%,女性
BF%> 25%~ 30%;
II中度肥胖男> 25% ~30%,女> 30%~ 35%;
Ⅲ 重度肥胖男> 30%,女> 35%。
人体测量 -上臂围与上臂肌围
? 上臂围( AC):反映上臂肌肉发育程度
和皮下脂肪的沉积
上臂自然下垂,取上臂中点,用软尺测量
? 上臂肌围( AMC),
间接反映体内蛋白质贮存水平,与血清白蛋白
水平相关,当白蛋白值小于 2.8g%时,87%的
患者出现 AMC值下降;
AMC( cm) =AC( cm) -TSF× 3.14( cm)
正常值:男性 24.8cm;女性 21.0cm
人体测量 -体重测量
? 长期的体重下降是反映能量负平衡的标志
? 实际体重与理想体重( IBW)的比值常可
用来判断营养不良
? 患者体重进行性下降并低于 90%IBW时,
其预后较差
人体测量 -体重测量
体重的评定指标- 按公式计算
? Broca公式:参考体重 kg=身高 cm- 100
? Broca改良公式:参考体重 kg=身高 cm- 105
? 平田公式:参考体重 kg= (身高 cm-
100)× 0.9
? ± 10%正常; ± 10%~ 20%超重或消瘦; 大
于 ± 20%肥胖或严重消瘦。
人体测量 -体重测量
体重的评定指标- 指数评价
? Kaup指数:评价 婴幼儿 体格营养状况
? Rohrer指数:评价 学龄期儿童、青少年
体格营养状况
? 体质指数 BMI:评价 成人 体格营养状况
人体测量 -体重测量
? Kaup指数= (体重 kg/身高 cm)× 104
? 15~ 18正常;< 15瘦弱;> 18超重或肥
胖
? Rohrer指数= (体重 kg/身高 cm)× 107
? < 92甚瘦; 92~ 109瘦; 109~ 140中等;
140~ 156较肥;> 156很肥。
人体测量 -体重测量
? 体重指数( BMI) =体重 (kg)/身高 2(m2)
? BMI是反映蛋白质 -热量营养不良以及肥
胖症的可靠指标
? 超重或肥胖 ≥ 25,≥ 30
正常值 18 ?BMI <25
蛋白质 -热量营养不良 Ⅰ 级 17.0-18.4
蛋白质 -热量营养不良 Ⅱ 级 16.0-16.9
蛋白质 -热量营养不良 Ⅲ 级 <16.0
人体测量 -体重测量
实际体重占理想体重( IBW)百分比
( %) =实际体重 /IBW× 100%
?80% 消瘦; 80%-90%偏轻; 90%-110%正常;
110%-120%超重; ?120%肥胖
人体测量 -体重测量
体重改变( %) =[通常体重( kg) -实测
体重( kg) ]?通常体重( kg) × 100%
? 时间 中度体重丧失 重度体重丧失
1周 1%-2% ?2%
1月 5% ?5%
3月 7.5% ?7.5%
6月 10% ?10%
人体测量- 皮褶厚度
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TSF)
? 测定:上臂自然下垂,取左上臂背侧肩胛骨肩峰
至尺骨鹰嘴连线中点,于该点上方 2厘米处,用压
力为 10g/mm2皮褶厚度计测定 3次,取平均值。
? 正常值:男性 8.3mm;女性 15.3mm ; ≥ 90
%正常; 80~ 90%轻度亏损; 60~ 80%中
度亏损;< 60%重度亏损。
? 同体脂( BF%)有关,能够反映人体脂肪储备情
况,但是相关性范围较宽,并受年龄、性别、肥
胖因素及老年人体脂呈向心性集中分布的影响
? 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测试方法,①受试者自然
站立,被测部位充分裸露。②测试人员找到
肩峰、尺骨鹰嘴(肘部骨性突起)部位,并
用油笔标记出右臂后面从肩峰到尺骨鹰嘴连
线中点处。③用左手拇指和食、中指将被测
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夹提起来。④在该皮褶
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把右拇
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充分夹住
皮褶;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
要连续测量 3次,记录以毫米( mm)为单位,
精确到 0.1mm。
人体测量- 皮褶厚度
? 肩胛下部:左肩胛下角下方约 2cm处,顺
自然皮褶方向(即皮褶走向与脊柱成 45
度角)。
? 腹部:距脐左方 1cm处。
二、临床检查
? 应用临床检测手段检查受试者生理功能、
临床和体征等有无异常表现即营养缺乏
和过剩的病症,判断营养正常或营养不
良。
? 1营养缺乏,
身体部位 症状 可能缺乏的营养素
全身 体重过轻 能量、蛋白质、钙、锌、维生素
食欲不振,易疲倦 维生素 B1,B2,C、尼克酸
膝反射亢进或消失 维生素 B1
下肢浮肿 蛋白质、维生素 B1
贫血 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 B12、
B6, C
头发 缺少光泽、少、稀疏、易脱发 能量、蛋白质
脸 面色苍白、缺油脂 维生素 B2、蛋白质
满月脸 蛋白质
眼 结膜苍白 铁
毕脱氏斑,结膜角膜干燥、角
膜软化畏光,睑缘血管新生,
角膜周围充血
维生素 A,B2,
身体部位 症状 可能缺乏的营养素
唇 唇炎、口角炎、斑痕 维生素 B2
口腔
猩红、赤裸露肉 尼克酸
舌炎、舌猩红、口内炎 尼克酸、维生素 B1,B2
舌肉红、地图舌 维生素 B2,尼克酸
品红、慢性舌炎 维生素 B2
牙龈炎、出血 维生素 C
牙龈肿涨、海绵状出血 维生素 C
腺体 甲状腺肿大、腮腺肿大 碘、能量
皮肤 干燥、毛囊角化过度、粉刺 维生素 A,B2
斑点、瘀斑、糙皮性皮炎 维生素 C,尼克酸
阴囊皮炎、脂溢性皮炎 维生素 B2
红斑摩擦疹 维生素 A,B2,
出血 维生素 B2
身体部位 症状 可能缺乏的营养素
指甲 凹形甲、匙状甲 铁
皮下组织 水肿、皮下脂肪减少 蛋白质、能量
肌肉及骨
髓系统
肌肉萎缩、颅骨软化、骨骺增大,
前囟持久不闭合,弯腿,串珠肋
能量、蛋白质、维生素 D
肝脏 肿大 蛋白质、能量
神经系统 多发性神经炎、活动减弱 维生素 B1,B族维生素
精神病 维生素 B1、尼克酸
中枢神经系统失调 维生素 B12,B6
心脏 肥大、心动过速 维生素 B1
其他 肥胖、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饥饿
各种营养失调
? 2营养过度
? 由于摄食过多食物或某种营养素、机体
对营养的需要减少或发生某种代谢失调
等原因引起-代谢病。
? 肥胖、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个
别营养素过多性疾病。
三、生化及实验室检查
? 生物化学方法
? 发现亚临床不足
? 人体营养水平鉴定生化参考指标
营养素 生化检验指标参考值
蛋白质 血清总蛋白 65- 75g/L
血清白蛋白 35- 50g/L
血清球蛋白 18- 20g/L
运铁蛋白 2- 4g/L
甲状腺素结合蛋白 280- 350mg/L
视黄醇结合蛋白 26- 76mg/L
血脂 血清总胆固醇 2.9- 6.0mmol/L
甘油三酯 0.22- 1.2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56- 5.72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0.78- 2.2mmol/L
载脂蛋白
钙、磷、镁 碱性磷酸酶
铁、锌 血红蛋白、运铁蛋白,
维生素 A,B1,B2、
烟酸、叶酸,C,
视黄醇、胡萝卜素,
24小时尿,4小时负荷尿
生化检测 -肌肉组织
? 24小时尿肌酐测定
? 肌酐 /身高指数 ( CHI), 瘦体群代谢和蛋白质储备的
有效指标, 极易受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
? 肌酐 /臂长指数 ( CAI), 用以校正老年人引起的生理
性肌肉组织改变 。
? 总血浆肌酐 反映总体骨骼肌群的指标, 健康人群总血
浆肌酐与 24小时尿肌酐有良好的相关性 。
? 尿 3-甲基组氨酸 ( 3-MH) 来源于骨骼肌的肌纤蛋白,
肌浆球蛋白, 尿 3-MH与水下称重法测定的 FFM相关, 用
以评价肌肉群分解代谢率及营养支持期间肌肉的合成
代谢率 。
生化检测 -内脏蛋白
? 血清白蛋白 最常用的指标
当血清 ALB初次数值低 25g/L时,提示预后不良。
半衰期为 14-20天,这影响其对营养干预的反映。
? 前白蛋白
半衰期 1.9天,在判断蛋白质急性改变方面较白蛋
白更为敏感,适合于轻中度营养不良的评价
? 转铁蛋白
半衰期为 8.8天,对评价个体病人的营养状态缺乏
足够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只作为群体营养状态的
流行病学调查
生化检测 -氮平衡
24小时氮排出量的计算
¤ 直接测定尿氮法
24小时氮排出量 =24小时尿总氮 +5mg/kg+12mg/kg
¤ 尿素氮代替尿氮测定法
24小时氮排出量 =24小时尿尿素氮 +2g+2g
¤ 氮平衡 (g/d)=蛋白质摄入量 (g)/6.25-[尿尿素氮
(g/d)+3]
负氮平衡表示机体处于分解状态,
-5~ -10g/d轻度 ;-10~ -15中度 ;?-15重度分解代谢
生化检测 -血浆氨基酸谱
? 重度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血浆总氨基酸值明
显下降
? 必需氨基酸( EAA)下降较非必需氨基酸
( NEAA)更为明显
? EAA中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甲硫氨酸
的下降最多,赖氨酸与苯丙氨酸下降相对较少
? NEAA中,大多数浓度不变,而酪氨酸和精氨
酸明显下降
免疫功能的评价
总淋巴细胞计数
? 非可靠指标
? 合并呼吸衰竭的急性期患者常存在 TLC的减少,
TLC<1200/ml有意义,并排除手术、麻醉及肝
肾功能等非营养因素的影响
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 SDH)
? 于前臂皮内注射 0.1ml抗原,待 24-48小时后测
量,直径大于 5mm为正常
? 常用抗原为植物血凝素、结核菌素等
? 中度营养不良时,皮肤试验大多阴性
四,人体成分的测定
? (一)同位素稀释法
? (二)生物电阻抗
? (三)双能 X线吸收测量
? (四)整体计算和中子活化
? (五)计算机层面 X线摄影 (CT)和核磁共
振成像 (MRI)
?缺少比较方法和标准指标
?费用昂贵
五,营养状态的评价
膳食调查、生化检查、体格检查
膳食调查 生化检查 体格检查 结论 备注
不足 缺乏 未证实 不足 时间短,未出现临床症状
不足 未证实 未证实 不足 最近发生
充足 缺乏 缺乏? 1调查前缺乏已久,调查是改善了
2烹调方法不当,贮存时丢失。
充足 缺乏 未证实? 1烹调方法不当。
2需要量增加或消耗增加
? (一)主观全面评定( SGA)
? (二)身体组成的营养评价方法( BCA)
? (三)微型营养评定( MNA)
(一)主观全面评定( SGA)
指标 A级 B级 C级
体重改变 无 /升高 减少 <5% 减少 >5%
饮食改变 无 减少 不进食 /流食
胃肠道症状 无 /食欲不减 轻微恶心、呕吐 严重恶心、呕吐
活动能力改变 无 /减退 能下床走动 卧床
应激反应 无 /低度 中度 重度
肌肉消耗 无 轻度 重度
TSF 正常 轻度减少 重度减少
踝部水肿 无 轻度 重度
上述 8项中,至少 5项属于 B或 C级者,可定为中或重度营养不良
(二)身体组成的营养评价方法( BCA)
营养正常 中度营养不良 重度营养不良
%I B W A > 90% B < 80% C <70%
TS F( m m ) A >8 B <8 C <6.5
MA MC (c m ) A > 26 B <26 C <22.5
尿肌酐 / 标准体重
A > 20 B <20 C <15
A LB (g/ dl) A >4.0 B <4.0 C <3.0
P A LB (g/ l )
TL C (/ L)
A >0.25
A > 2600
B <0.25
B <2600
C <0.20
C <1800
(三)微型营养评定( MNA)
营养评定指标 营养评定分项目 营养评定标准 计分情况
人体测量
体重指数
上臂中点围
小腿围
近 3个月体重丢失
整体评价
是否独居
每日服用是否超过 3种药物
过去 3个月内是否遭受心理应激和急
性疾病
活动能力
是否有心理或精神问题
是否有压痛或皮肤溃疡
微型营养评定( MNA)
营养评定指标 营养评定分项目 营养评定标准 计分情况
膳食评定
每日使用几顿正餐
饮食消费状况,
每日是否使用 2次或更多的水果蔬菜
在过去三个月内是否因食欲减退、消化
问题、咀嚼或吞咽问题导致摄食减少
每日消费几杯饮料
摄食方式
主观评定 是否认为自己有营养问题
与同龄人比较,认为自己身体状况如何
? 上述 18项评分相加为 MNA总分。
? 分级标准,
? MNA≥24,表示营养状况良好
? 17≤MNA< 24,表示存在发生营养不良
的危险
? MNA< 17,表示有确定的营养不良
营养状况评价的目的,
了解群体 (或个体 )的各种营养指标的水平,
综合评价其实际营养状况,发现与营养有
关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营养干预措施,以
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减少营养性疾病的
发生,从而维持人体的健康和促进正常的
生长发育。
营养状况评价的内容,
? 1、膳食调查
? 2、人体测量、评价
? 3、临床检查
? 4,实验室检查
? 5,人体能量代谢的测定
? 6、人体成分测定
一、膳食调查
? 方法:记账法、询问法、称量法(或称
重法)、化学分析法
? 工具:食物成分表
二、人体测量、评价
? 身高、体重、头围、胸围、上臂围、皮褶厚度
? 身高、体重, 综合反映蛋白质热能和一些
无机盐的摄入、利用和储备情况
? 皮褶厚度, 推算出全身脂肪的含量
人体测量 -身高
? 3岁以下儿童身长测量
( 1)使用器材:为卧式量板(或量床)
? 3岁以上儿童和成人身高测量
(1)使用器材:为身高计
(2)测试方法;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
足尖分开成 60度,足跟、骸骨部及两肩间
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
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
(3)严格掌握“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
平”的测量姿势要求。
人体测量 -膝高、坐高
? 膝高:不受年龄影响
? 坐高:①测量时,受试者应先弯腰使骶
骨部紧靠立柱而后坐下,以保证测量姿
势正确。②较小儿童应选择宽度适宜的
坐板和合适的足踏板高度,
人体测量 -围度
? 头围, 对 3岁以下儿童测量头围。
? 胸围,男生及未发育女生,带尺下缘在
? 胸前沿乳头上缘;已发育女生,带尺在乳头上方与
第四肋骨平齐。
? 腰围,选肋下缘最底部和骼前上嵴最高点,连线中
点,注意被测者勿用力挺胸或收腹
? 臀围,是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围度。
? 小腿围,反映长期卧床或运动不便的老年人的营养
状况
? 上臂围,利用上臂紧张围与上臂松弛围二者之差,
表示肌肉的发育状况。
? 腰围,WHO 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 ≥102cm,女
性腰围 ≥88cm
? 腰 臀 比( WHR):正常成人 WHR男性< 0.9,
女性< 0.85,超过此值为中央性(又称腹内
型、内脏型)肥胖。
? 体 脂 含 量(BF%),
I轻度肥胖:男性 BF%> 20%~ 25%,女性
BF%> 25%~ 30%;
II中度肥胖男> 25% ~30%,女> 30%~ 35%;
Ⅲ 重度肥胖男> 30%,女> 35%。
人体测量 -上臂围与上臂肌围
? 上臂围( AC):反映上臂肌肉发育程度
和皮下脂肪的沉积
上臂自然下垂,取上臂中点,用软尺测量
? 上臂肌围( AMC),
间接反映体内蛋白质贮存水平,与血清白蛋白
水平相关,当白蛋白值小于 2.8g%时,87%的
患者出现 AMC值下降;
AMC( cm) =AC( cm) -TSF× 3.14( cm)
正常值:男性 24.8cm;女性 21.0cm
人体测量 -体重测量
? 长期的体重下降是反映能量负平衡的标志
? 实际体重与理想体重( IBW)的比值常可
用来判断营养不良
? 患者体重进行性下降并低于 90%IBW时,
其预后较差
人体测量 -体重测量
体重的评定指标- 按公式计算
? Broca公式:参考体重 kg=身高 cm- 100
? Broca改良公式:参考体重 kg=身高 cm- 105
? 平田公式:参考体重 kg= (身高 cm-
100)× 0.9
? ± 10%正常; ± 10%~ 20%超重或消瘦; 大
于 ± 20%肥胖或严重消瘦。
人体测量 -体重测量
体重的评定指标- 指数评价
? Kaup指数:评价 婴幼儿 体格营养状况
? Rohrer指数:评价 学龄期儿童、青少年
体格营养状况
? 体质指数 BMI:评价 成人 体格营养状况
人体测量 -体重测量
? Kaup指数= (体重 kg/身高 cm)× 104
? 15~ 18正常;< 15瘦弱;> 18超重或肥
胖
? Rohrer指数= (体重 kg/身高 cm)× 107
? < 92甚瘦; 92~ 109瘦; 109~ 140中等;
140~ 156较肥;> 156很肥。
人体测量 -体重测量
? 体重指数( BMI) =体重 (kg)/身高 2(m2)
? BMI是反映蛋白质 -热量营养不良以及肥
胖症的可靠指标
? 超重或肥胖 ≥ 25,≥ 30
正常值 18 ?BMI <25
蛋白质 -热量营养不良 Ⅰ 级 17.0-18.4
蛋白质 -热量营养不良 Ⅱ 级 16.0-16.9
蛋白质 -热量营养不良 Ⅲ 级 <16.0
人体测量 -体重测量
实际体重占理想体重( IBW)百分比
( %) =实际体重 /IBW× 100%
?80% 消瘦; 80%-90%偏轻; 90%-110%正常;
110%-120%超重; ?120%肥胖
人体测量 -体重测量
体重改变( %) =[通常体重( kg) -实测
体重( kg) ]?通常体重( kg) × 100%
? 时间 中度体重丧失 重度体重丧失
1周 1%-2% ?2%
1月 5% ?5%
3月 7.5% ?7.5%
6月 10% ?10%
人体测量- 皮褶厚度
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TSF)
? 测定:上臂自然下垂,取左上臂背侧肩胛骨肩峰
至尺骨鹰嘴连线中点,于该点上方 2厘米处,用压
力为 10g/mm2皮褶厚度计测定 3次,取平均值。
? 正常值:男性 8.3mm;女性 15.3mm ; ≥ 90
%正常; 80~ 90%轻度亏损; 60~ 80%中
度亏损;< 60%重度亏损。
? 同体脂( BF%)有关,能够反映人体脂肪储备情
况,但是相关性范围较宽,并受年龄、性别、肥
胖因素及老年人体脂呈向心性集中分布的影响
? 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测试方法,①受试者自然
站立,被测部位充分裸露。②测试人员找到
肩峰、尺骨鹰嘴(肘部骨性突起)部位,并
用油笔标记出右臂后面从肩峰到尺骨鹰嘴连
线中点处。③用左手拇指和食、中指将被测
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夹提起来。④在该皮褶
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把右拇
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充分夹住
皮褶;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
要连续测量 3次,记录以毫米( mm)为单位,
精确到 0.1mm。
人体测量- 皮褶厚度
? 肩胛下部:左肩胛下角下方约 2cm处,顺
自然皮褶方向(即皮褶走向与脊柱成 45
度角)。
? 腹部:距脐左方 1cm处。
二、临床检查
? 应用临床检测手段检查受试者生理功能、
临床和体征等有无异常表现即营养缺乏
和过剩的病症,判断营养正常或营养不
良。
? 1营养缺乏,
身体部位 症状 可能缺乏的营养素
全身 体重过轻 能量、蛋白质、钙、锌、维生素
食欲不振,易疲倦 维生素 B1,B2,C、尼克酸
膝反射亢进或消失 维生素 B1
下肢浮肿 蛋白质、维生素 B1
贫血 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 B12、
B6, C
头发 缺少光泽、少、稀疏、易脱发 能量、蛋白质
脸 面色苍白、缺油脂 维生素 B2、蛋白质
满月脸 蛋白质
眼 结膜苍白 铁
毕脱氏斑,结膜角膜干燥、角
膜软化畏光,睑缘血管新生,
角膜周围充血
维生素 A,B2,
身体部位 症状 可能缺乏的营养素
唇 唇炎、口角炎、斑痕 维生素 B2
口腔
猩红、赤裸露肉 尼克酸
舌炎、舌猩红、口内炎 尼克酸、维生素 B1,B2
舌肉红、地图舌 维生素 B2,尼克酸
品红、慢性舌炎 维生素 B2
牙龈炎、出血 维生素 C
牙龈肿涨、海绵状出血 维生素 C
腺体 甲状腺肿大、腮腺肿大 碘、能量
皮肤 干燥、毛囊角化过度、粉刺 维生素 A,B2
斑点、瘀斑、糙皮性皮炎 维生素 C,尼克酸
阴囊皮炎、脂溢性皮炎 维生素 B2
红斑摩擦疹 维生素 A,B2,
出血 维生素 B2
身体部位 症状 可能缺乏的营养素
指甲 凹形甲、匙状甲 铁
皮下组织 水肿、皮下脂肪减少 蛋白质、能量
肌肉及骨
髓系统
肌肉萎缩、颅骨软化、骨骺增大,
前囟持久不闭合,弯腿,串珠肋
能量、蛋白质、维生素 D
肝脏 肿大 蛋白质、能量
神经系统 多发性神经炎、活动减弱 维生素 B1,B族维生素
精神病 维生素 B1、尼克酸
中枢神经系统失调 维生素 B12,B6
心脏 肥大、心动过速 维生素 B1
其他 肥胖、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饥饿
各种营养失调
? 2营养过度
? 由于摄食过多食物或某种营养素、机体
对营养的需要减少或发生某种代谢失调
等原因引起-代谢病。
? 肥胖、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个
别营养素过多性疾病。
三、生化及实验室检查
? 生物化学方法
? 发现亚临床不足
? 人体营养水平鉴定生化参考指标
营养素 生化检验指标参考值
蛋白质 血清总蛋白 65- 75g/L
血清白蛋白 35- 50g/L
血清球蛋白 18- 20g/L
运铁蛋白 2- 4g/L
甲状腺素结合蛋白 280- 350mg/L
视黄醇结合蛋白 26- 76mg/L
血脂 血清总胆固醇 2.9- 6.0mmol/L
甘油三酯 0.22- 1.2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56- 5.72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0.78- 2.2mmol/L
载脂蛋白
钙、磷、镁 碱性磷酸酶
铁、锌 血红蛋白、运铁蛋白,
维生素 A,B1,B2、
烟酸、叶酸,C,
视黄醇、胡萝卜素,
24小时尿,4小时负荷尿
生化检测 -肌肉组织
? 24小时尿肌酐测定
? 肌酐 /身高指数 ( CHI), 瘦体群代谢和蛋白质储备的
有效指标, 极易受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
? 肌酐 /臂长指数 ( CAI), 用以校正老年人引起的生理
性肌肉组织改变 。
? 总血浆肌酐 反映总体骨骼肌群的指标, 健康人群总血
浆肌酐与 24小时尿肌酐有良好的相关性 。
? 尿 3-甲基组氨酸 ( 3-MH) 来源于骨骼肌的肌纤蛋白,
肌浆球蛋白, 尿 3-MH与水下称重法测定的 FFM相关, 用
以评价肌肉群分解代谢率及营养支持期间肌肉的合成
代谢率 。
生化检测 -内脏蛋白
? 血清白蛋白 最常用的指标
当血清 ALB初次数值低 25g/L时,提示预后不良。
半衰期为 14-20天,这影响其对营养干预的反映。
? 前白蛋白
半衰期 1.9天,在判断蛋白质急性改变方面较白蛋
白更为敏感,适合于轻中度营养不良的评价
? 转铁蛋白
半衰期为 8.8天,对评价个体病人的营养状态缺乏
足够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只作为群体营养状态的
流行病学调查
生化检测 -氮平衡
24小时氮排出量的计算
¤ 直接测定尿氮法
24小时氮排出量 =24小时尿总氮 +5mg/kg+12mg/kg
¤ 尿素氮代替尿氮测定法
24小时氮排出量 =24小时尿尿素氮 +2g+2g
¤ 氮平衡 (g/d)=蛋白质摄入量 (g)/6.25-[尿尿素氮
(g/d)+3]
负氮平衡表示机体处于分解状态,
-5~ -10g/d轻度 ;-10~ -15中度 ;?-15重度分解代谢
生化检测 -血浆氨基酸谱
? 重度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血浆总氨基酸值明
显下降
? 必需氨基酸( EAA)下降较非必需氨基酸
( NEAA)更为明显
? EAA中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甲硫氨酸
的下降最多,赖氨酸与苯丙氨酸下降相对较少
? NEAA中,大多数浓度不变,而酪氨酸和精氨
酸明显下降
免疫功能的评价
总淋巴细胞计数
? 非可靠指标
? 合并呼吸衰竭的急性期患者常存在 TLC的减少,
TLC<1200/ml有意义,并排除手术、麻醉及肝
肾功能等非营养因素的影响
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 SDH)
? 于前臂皮内注射 0.1ml抗原,待 24-48小时后测
量,直径大于 5mm为正常
? 常用抗原为植物血凝素、结核菌素等
? 中度营养不良时,皮肤试验大多阴性
四,人体成分的测定
? (一)同位素稀释法
? (二)生物电阻抗
? (三)双能 X线吸收测量
? (四)整体计算和中子活化
? (五)计算机层面 X线摄影 (CT)和核磁共
振成像 (MRI)
?缺少比较方法和标准指标
?费用昂贵
五,营养状态的评价
膳食调查、生化检查、体格检查
膳食调查 生化检查 体格检查 结论 备注
不足 缺乏 未证实 不足 时间短,未出现临床症状
不足 未证实 未证实 不足 最近发生
充足 缺乏 缺乏? 1调查前缺乏已久,调查是改善了
2烹调方法不当,贮存时丢失。
充足 缺乏 未证实? 1烹调方法不当。
2需要量增加或消耗增加
? (一)主观全面评定( SGA)
? (二)身体组成的营养评价方法( BCA)
? (三)微型营养评定( MNA)
(一)主观全面评定( SGA)
指标 A级 B级 C级
体重改变 无 /升高 减少 <5% 减少 >5%
饮食改变 无 减少 不进食 /流食
胃肠道症状 无 /食欲不减 轻微恶心、呕吐 严重恶心、呕吐
活动能力改变 无 /减退 能下床走动 卧床
应激反应 无 /低度 中度 重度
肌肉消耗 无 轻度 重度
TSF 正常 轻度减少 重度减少
踝部水肿 无 轻度 重度
上述 8项中,至少 5项属于 B或 C级者,可定为中或重度营养不良
(二)身体组成的营养评价方法( BCA)
营养正常 中度营养不良 重度营养不良
%I B W A > 90% B < 80% C <70%
TS F( m m ) A >8 B <8 C <6.5
MA MC (c m ) A > 26 B <26 C <22.5
尿肌酐 / 标准体重
A > 20 B <20 C <15
A LB (g/ dl) A >4.0 B <4.0 C <3.0
P A LB (g/ l )
TL C (/ L)
A >0.25
A > 2600
B <0.25
B <2600
C <0.20
C <1800
(三)微型营养评定( MNA)
营养评定指标 营养评定分项目 营养评定标准 计分情况
人体测量
体重指数
上臂中点围
小腿围
近 3个月体重丢失
整体评价
是否独居
每日服用是否超过 3种药物
过去 3个月内是否遭受心理应激和急
性疾病
活动能力
是否有心理或精神问题
是否有压痛或皮肤溃疡
微型营养评定( MNA)
营养评定指标 营养评定分项目 营养评定标准 计分情况
膳食评定
每日使用几顿正餐
饮食消费状况,
每日是否使用 2次或更多的水果蔬菜
在过去三个月内是否因食欲减退、消化
问题、咀嚼或吞咽问题导致摄食减少
每日消费几杯饮料
摄食方式
主观评定 是否认为自己有营养问题
与同龄人比较,认为自己身体状况如何
? 上述 18项评分相加为 MNA总分。
? 分级标准,
? MNA≥24,表示营养状况良好
? 17≤MNA< 24,表示存在发生营养不良
的危险
? MNA< 17,表示有确定的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