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资本形成理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解释贫困的资本形成理论
第三节 促进资本形成的战略
第一节 引言
? 古典经济学家当时面临的问题和今天的发展经
济学家有些相似, 他们也发现有许多非生产性
劳动, 资本家有许多过剩劳动力 ( 劳动生产率
不高, 或边际生产力 ) 。
? 根据他们的看法, 要发展必须要城市化,
城市化则需要扩大工业生产规模, 吸引转移农
村劳动力, 刘易斯说:, 经济发展的中心事实
是迅速的资本积累, 当然也包括知识的运用 。
如果不能解释储蓄相对增加的话就不能解释工
业革命 。,
资本形成的过程
? 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时的主要障碍可能不是缺乏储
蓄,而是制度中存在的某些环节,或者不容许进行投资,
或者投资风险太大等。
资本形成
不愿投资:
文化传统(如轻视经商)
对投资风险的估计
投资的意愿和能力
必要条件 储蓄 生产剩余
不能投资:
投资环境缺乏为某种有利可
图的资本形成所必需的生产
要素的供应。
资本形成的 3个阶段
储蓄
储蓄
集中
投资 将资金贷给厂商,用以购置机器设备、建设厂房、基础设施
等,以增加资本存量
通过使零星的储蓄汇集起来
把产出的一部分节省下来,不用于消费
金融
机构
真正形
成资本
返回
第二节 解释贫困的资本形成理论
一、纳克斯的, 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
"
二、纳尔逊, 低水平均衡陷阱, 理论
返回
一、纳克斯的 "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 "
? ( Vicious Circle Of Poverty) [美国( Nurkse,R.) ]
? 发展中国家的长期贫困,不是因为国内资源不
足,而是存在着一个使贫困国家贫困的多种力
量的循环集。
? 其中最重要的是低水平资本积累的循环集,发
展中国家资本缺乏,资本形成不足。
?发展中国家形成贫困恶性循环的原因是人
均收入低,人均收入低的原因是资本稀缺,
而资本稀缺的根源又在于人均收入低。
?纳克斯的理论最核心的就是资本形成,于
是他得出一个重要命题:一个国家之所以
穷就是因为它穷。
y=f(k,y)
y增长 k投资
双重恶性循环及其突破
?两个 恶性循环:
? 从供给方面看:, 低收入 —— 低储蓄 —— 低资本形
成 —— 低生产规模 —— 低收入, 。
? 从需求方面看:, 低收入 —— 低购买力 ——
投资诱致不足 —— 低资本形成 —— 低收入, 。
? 打破恶性循环,必须采取平衡增长方式,增加储蓄、
扩大投资,在许多行业同时大规模的投资,形成各
行业之间的相互需求,扩大市场容量,以保证投资
成功。
西方的某些批评:
? 一是认为存在国家富与个人低储蓄并存在的可能
性 。 人均收入低就一定导致国家储蓄率低吗? 如
中国, 苏联当年的工业化过程对农村的压榨 。 日
本明治维新以后, 也靠对地主重租, 重税, 没收
地产等方式积累资本, 推动工业化 。
? 二是纳克斯讨论的主要是个人储蓄, 那么个人储
蓄是否一个国家的唯一储蓄来源 。 但事实上对一
个国家来说, 最重要的是企业储蓄, 政府储蓄,
个人储蓄并不是重要部分 。
返回
二、纳尔逊 "低水平均衡陷阱 "理论
1、人均资本的增长与人均收入的关系
2、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的关系
3、国民收入增长与人均收入的关系
4、低水平均衡陷阱
返回
1、人均资本的增长与人均收入的关系
?他假定土地因素忽略不计, 资本是唯
一由储蓄构成而且全部储蓄都转化为
投资, 在此假定下, 函数关系如下:
?
?
?
?
?
?
?
???
???
?
?
?
?
?
?
?
)(
)()(
p
o
p
o
c
p
o
p
o
x
p
o
b
p
dk


图示:平均储蓄倾向
O
-c
x p0
)0( ?p
p
dk
返回
2、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的关系
?
?
?
?
?
?
?
???
???
?
?
?
?
?
?
?
?
)(
)()(
*
p
o
p
o
p
dp
p
o
p
o
s
p
o
p
dp


图示:
o s
p
dp*p
dp
p
o
)( ?po
返回
3、国民收入增长与人均收入的关系
国民收入是要素投入的线性齐次函数, 假
定技术不变化, 当人均收入 等于 S时, 人均资
本的增长正好等于零, 人口增长也正好等于
零, 国民收入也低, 当人均收入大于 S时, 资
本, 劳动都增加了, 收入也增加, 但其特点
是达到一定的规模会慢慢下降 。
返回
4、低水平均衡陷阱
o x = s qa
p
o
o
do
o
do
p
dp
? 当人均收入高, 人口生产率就高, 但会向均衡点收敛 。
人均收入大于 oa时, 国民收入大于人口增长率, 但越
过了 p点时, 人口又会超过国民收入增长 。
? 当人均收入低于某一点时, 就必然会向它收敛要发展
的话就要以低均衡点向高均衡点转变 。
? 纳尔逊提出了一个突破临界均衡的思想 。 他的临界条
件的提出起飞时必须要超越一个临界点, 超过了就可
能迅速增长, 进入均衡, 突不破则会又退归低水平均
衡 。
返回
第三节 促进资本形成的战略
大推进的方法 多森斯坦 ·罗丹,莱宾斯坦
一,罗森斯坦 --罗丹的, 大推进,
理论( The Big Bush )
二,莱宾斯坦 "临界最小努力 "理论
第二节 第四节
一、罗森斯坦 --罗丹的, 大推进,
理论( The Big Bush)
?1、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及路径选择
?2、选择非均衡增长路径的理论依据
?3,"大推进 "战略
返回
1、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及路径选择
? 罗丹有一个基本判断:富国相当于世界经济当
中的城市地区, 穷国则是乡村地区 。 他认为这
一点就构成了两者贫富悬殊的差距拉大的原因 。
要摆脱贫困就要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
? 他认为不能选择均衡增长的方法,即靠市场边
际调节的作用是最有效果的。
返回
2、选择非均衡增长路径的理论依据
非均衡现象:
?1)社会分担资本的不可分性
?2)货币性的外在经济
?3)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
?4)技术性的外在经济
返回
3,,大推进, 战略
? 要突破发展中国家的不均衡障碍, 最低规
模的适度投资量是绝对必要的 。 把投资折成小
数额, 分散投资, 总是不如集中投资的效果大 。
?, 一笔最低量的投资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
件, 虽然还不是它的充分条件, 这就是大推进
理论 。, 罗丹
? 罗丹 1943年提出了这个设想,针对的对象
是东南欧那些工业化学期的国家,他的理论背
景是纳克斯的贫困循环论。
评价:
? 1、他的理论是建立在对生产函数、需
求不可分性及一些外在性假定的基础上,
而这些特性在工业化时期是具有重要意
义。
? 2、他想解决均衡实现的动态路径,他
选择了一条非均衡的动态路径。
? 3、大推进理论为 50,60年代结构主义
发展战略提供了系统的概念理论基础。
缺陷:
? 大推进理论隐含了一个全知全能的计划当局假定 。 这个
当局知道资源的稀缺程度和各种价格, 他忽略了穷国制
定, 实施发展计划面临的种种严重限制和现实 。 限制不
仅是政治, 经济, 而且在人力素质上 。 这就是为什么那
些雄心勃勃的计划七十年代大多失败了, 发展中国家实
际上是市场缺陷政府失效同时存在, 政府的干预甚至比
不理想的市场效果更糟 。
? 另一方面, 他的理论是建立在对农业部门忽略的基础上,
他认为农业是落后的产业, 所以不在他的视野内, 而是
应该作出牺牲的部门 。
返回
二、莱宾斯坦 "临界最小努力 "理论
? 1,要克服由于生产要素不可分性而产生的规模经济 。
? 2,由于克服不具备外部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产生的外
在经济 。
? 3,当人口处在收入仅仅只够生存的水平时, 收入如
果增加, 人口将迅速增长死亡率下降, 生育率则不随
之减少, 人均收入反而下降 。
? 4、为了在经济体系当中产生足够刺激,使得提高收
入的力量能够直接发生作用,也必须在社会经济制度
中采取一些临界努力。
返回
第四节 资本形成的来源和途径
一、来源
二、资本形成的不同途径
第三节 复习思考题
一、来源
资本形成的来源可概括为一国可能
动员的全部剩余, 全部可供的储蓄量
( 国内的国外的 )
? 国内储蓄:
? 一是政府储蓄 ( 政府管辖的公共企业 ) ;
? 二是私人储蓄 。
? 国外储蓄:
? 一是国外官方储蓄或外援;
? 二是外国私人储蓄指外资。
储蓄的构成
? 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国内储蓄率在投资
率中占的比重越大,贫穷国家的投资则较大程
度上依赖国外储蓄。
国内储蓄 =家庭(个人) +企业 +政府
国外储蓄 =外国官方储蓄(外援) +外国私人储蓄
=外债 +外资
国内总储蓄 =家庭储蓄 +企业利润 +政府税收收入
S = SH + SB + SG
返回
二、资本形成的不同途径
1、历史上几种不同形式的资本形成
2、自愿储蓄和强迫储蓄
返回
储蓄的形成途径
自愿储蓄 ( Voluntary Savings)比如企业和家庭的储蓄;
强制储蓄 ( Compulsory Savings)
政府采取强制手段非自愿地
产生储蓄
税收 通货膨胀
1、历史上几种不同形式的资本形成
? 英国:, 圈地运动,, 殖民扩张
? 德国:银行信贷
? 沙俄:主要是通过积极财政从国民中取得大量
资本, 通过高额的租税从农业获得大量农业剩
余, 转化为工业 。
? 德国是金融政策 。
? 我国现在基本是财政, 金融双管齐下 。
? 对于农业大国, 工业化只能靠农业提供 。
返回
2、自愿储蓄和强迫储蓄
1)概念区分
2)通货膨胀与强迫储蓄的关系
3)通胀对资本形成起积极作用
必须满足的三种条件
4) 通胀对资本形成的不利影响
返回
1)概念区分
? 自愿指居民自动放弃现期消费形成的储蓄, 与
收入相关得消费倾向, 自愿 。
? 强迫指非个人的储蓄, 哈耶克 30年代提出这个
概念 。 包括:征税 ( 实物, 货币 ), 强行摊派
政府债务, 政府低价收购农产品, 没收土地所
有者的全部财产或部分财产, 或将这些财产变
成政府债券, 无偿的, 低报酬地征用农业劳动
力, 最后一种通货膨胀 。 \
返回
2)通货膨胀与强迫储蓄的关系
通胀有两种效应:
? 一是降低居民的消费, 从而使实际储蓄相应地上升 。
? 即:居民 100元钱现在只能作 80元用, 实际就等于政府强行从
居民手中占用了 20元, 如果用这 20元去作为新增资本形成的话,
就增加了储蓄, 即本来属于居民的购买权的 20元, 转移到了政
府 。
? 二是居民在通胀的预期下, 又可能将本来准备用于储蓄
的收入用于现期消费, 这样又降低了社会的储蓄率 。
返回
3)通胀对资本形成起积极作用
必须满足的三种条件
? 1、经济当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或剩余资源。
? 2、靠超发货币形成的购买力,必须用于资本形成,
即必须投资生产性的支出,而不是耗费在当期的消
费中。
? 3、超发货币引起的供给增加,会使价格水平降低。
返回
4)通胀对资本形成的不利影响
? 1,使投资, 储蓄行为变得反常 。
? 2,会使人们产生更多的通胀预期, 各行各业
的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增加补贴, 从而引起更高
的通胀, 即所谓工资价格的逻旋性上升 。
? 3,通胀会扭曲价格信号, 从而使得投机盛行,
导致人们心理变化, 看重机遇, 轻视能力 。
返回
复习思考题
1.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如何?
2.试对资本形成理论进行综述分析,并进
行比较。
3,资本稀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如何看待利用通货膨胀促进资本形成?
第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