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口 (一)
刘玉
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
主要内容
? 中国人口规模与结构
? 中国人口转变模式
? 中国人口分布与迁移
? 中国人口城市化
? 中国人口贫困与就业
中国人口总规模
历年人口总规模
年份 年末总人口(万人)
1978 96259
1985 105851
1990 114333
1995 121121
2000 126743
2002 128453
分地区人口规模
N
EW
S
0 - 1 0 0 0
1 0 0 1 - 3 0 0 0
3 0 0 0 - 5 0 0 0
5 0 0 0 - 7 5 0 0
7 5 0 0 - 9 6 1 3 0 6 0 0 K i l o m e t e r s
中国人口性别结构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2 (年份)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年份)
65岁及以上人
口比重(%)
15-64岁人口
比重(%)
0-14岁人口比
重(%)
中国人口城乡地域结构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年份)








中国人口教育水平结构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每十
万人
中各
种受
教育
程度
人口
比重
1964 1982 1990 2000
(年份)
其他
小学
初中
高中和中专
大专及以上
中国人口民族结构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年份)
少数民族
人口比重
汉族人口
比重
中国人口转变模式
? 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
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
? 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 1934):
第 1序列 (原始阶段):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和
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第 2序列 (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
然增长率
第 3序列 (现代阶段):先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率维持
不变、人口增长加速,后出生率也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
高又转入低。
中国人口转变模式
诺特斯坦的, 人口转变, 理论( 1940年代):
三个阶段(仅指第三序列)
第一阶段(人口高增长阶段),出生率维持高水平而死
亡率已经开始持续下降,人口增长加速
第二阶段(人口过渡增长阶段),死亡率继续下降、出
生率开始下降、人口增长仍然迅速,但已开始减速
第三阶段(低增长阶段),死亡率和出生率都下降到较
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
中国人口转变模式
布莱克的, 五阶段, 模式
高位静止阶段( HS), 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达到
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
早期扩张阶段( EE), 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
长逐渐加速
HS DEE LE LS
时间
出生率 / ‰
死亡率 / ‰
出生率
死亡率
中国人口转变模式
后期扩张阶段 ( LE ), 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最低水平,
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至最快后减速
低位静止阶段( LS), 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
并重新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状态
减退阶段( D), 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
口呈现负增长状态
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数量界限:
单位,‰ 原始静止 前现代时期 转变时期 现代时期 现代静止
出生率 50.0 43.7 45.7 20.4 12.9
死亡率 50.0 33.7 15.7 10.4 12.9
自然增长率 0.0 10.0 30.0 10.0 0.0
中国人口转变模式
? 中国人口转变历程及模式
-10
0
10
20
30
40
50
1949 1953 1957 1961 1965 1969 1973 1977 1981 1985 1989 1993 1997 2001
年份
单位:‰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1 2 3 4 5 6
中国人口转变模式
1,加速增长阶段,建国(前)至 1958年,死亡率由较高
持续下降至很低水平( 10 ‰ ),出生率由维持在高水平
( 30 ‰ ),人口增长持续加速。
2,负增长阶段,1958-1961年,出生率猛跌( 1961年
为 18.02 ‰ ),死亡率猛升( 1961年为 25.43 ‰ ),人
口负增长。
3,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1年,死亡率由 10 ‰ 左右
继续下降至 7-8 ‰,出生率则始终高于 30 ‰( 1963年为
43.37 ‰ ),人口高速增长。
4,减速增长阶段,1971-1980,死亡率维持在低水平
( 6-8 ‰ )不变,出生率持续下降( 20 ‰ 以下),人
口减速增长。
中国人口转变模式
5,波动增长阶段,1980-1992年,死亡率出现低水平,
出生率出现两次波动(第一次顶峰在 1982年,达 21.1 ‰ ;
第二次顶峰在 1987年,达 23.33 ‰ ),人口波动增长。
6,持续增长阶段,1992至今,死亡率基本稳定在较低水
平,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人口持续增长。
中国人口分布与迁移
人口分布特征
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
各地区人口密度因地貌差异而变化
人口分布格局成因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源、物产等
经济、社会、政治因素:
帝国主义国家入侵在我国沿海建立通商口岸、商埠,使
工商业在沿海畸形集中;
国家生产力布局引起的人口分布变化;
计划生育政策的区域差异影响人口分布格局
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
? 旧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
华北农民移向东北和西北
华南地区农民移向东南亚
? 新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
1980年代以前人口迁移与流动的制约
户籍管理制度( 1980年代以前,居民需要获得公安部门
的许可,才可以改变其居住地);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弱,计划配
置劳动力的体制为劳动力在产业和区域间的转移设置了障碍)
后果
就业结构变化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化;
1952- 1978年,农业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 25%,农业劳动力比重下
降 13%。
城市化水平进展缓慢; 1952年 12.5%,1978年 17.9%
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
1980年代以后促进人口迁移与流动的要素: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户籍制度管理的松动;
资源配置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倾斜(轻工业、建筑业、运
输业、商业);
非农产业发展迅速;
迁移成本较低(季节性迁移,不影响农业种植;就业机
会较多;经济成本不高)
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
? 人口流动的数量和规模
前 3次人口普查都没有列入流动人口的内容。
1990年代中期,上海、北京、福建省等流动人口抽样调
查显示:每天外来的流动人口约在 300万人左右。
目前,东莞等地区外来人口已远超过当地常住人口。
全国,1980年代中后期,人口迁移率 <1%
1995年,流动人口数量约为 8000万人
,五普,,目前迁移人口超过 1.25亿人,其中省
内迁移为 9146万人,跨省迁移人口为 3314万人。
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
? 人口流动的区域特征
? 主流迁移理论(托达罗模型),不同地区之间预期收入的
差异是迁移的基本动力 。
区域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差距的长期存在导致大规模劳
动力流动。
1,东中西部地区之间有着明显的地区差距,因此三大地带间的
迁移特征也很突出,通常中西部迁往东部。
2,省内由于更小的地域(县)之间有着更大的地区差距,因此,
省内迁移现象十分突出。
3,各地农村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因此,除了农村到城市的迁
移外,从农村到农村的迁移也成为一种重要的现象。
4,由于三大地带与城乡差距同时存在,所以迁移成为一种区域
阶梯状分布,先从相对不发展的农村转移,再从较发达地区的农
村向城市迁移。
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
0
5
10
15
20
25
30
0 5 10 15 20 25 30 35
按人均G D P 排序
迁入率(%)






津苏





冀鄂



豫渝











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
? 人口迁移的规律性
迁移机制律-改善生活是迁移的主要动力
城乡迁移律-城市化过程中乡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
人口结构律-性别结构男性多,年龄结构青年多
迁移距离律-迁移量与距离成正比
圈层递补律-人口迁移的递补现象
双向迁移律-正向迁移与反向迁移并存
居住集聚律-移民居住集聚性与文化差异
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
黑龙江知青返迁率
迁出地 迁入数(万人) 返迁数(万人) 返迁率(%)
上海 17.0 15.9 93.5
北京 10.4 9.8 94.2
天津 6.7 6.2 92.5
四川 0.4 0.1 25.0
小计 34.5 32.0 92.8
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
农民进城打工地域分布( 1997)
地域 人数(%) 人均年收入(元) 占总收入 (%)
东部 57 6633 67.0
中部 25 4454 19.4
西部 18 4158 13.6
小计 100 5882 100.0
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
? 扎林斯基:人口增长与人口城乡间迁移关系的 5个阶段
1,高生育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低迁移率
2,高生育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从乡村到城市迁移率高
3,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从乡村到城市的迁移率
下降,城市之间的迁移率增加
4,自然增长率趋于零-城市间的迁移率进一步增加
5,寿命延长、人口老年化加剧-城市间的迁移率和城市到乡
村的迁移率增加
我国进入高生育率、低死亡率阶段后,城市化进程相对
滞后,乡村人口高速增长压力较大。
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
? 人口迁移的性别以男性为主,但与迁入区的工业发展类型
具有较明显的关系。
? 贝克尔提出迁移的, 成本-效益, 概念:迁移取决于迁入

的收入是否超过看出地的收入加迁移投资。两地收入差额与
工作周期有关,所以青年人是迁移的主体。
? 人口迁移成为许多地区老年化的重要原因。
迁出型老年化区
迁入型老年化区
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
? 人口迁移,在距离衰减规律作用的同时,又受到社会现象
特有的复杂性的影响。(社会关系网络)
? 引力与推力的影响
同样距离下,两地的生活水平相差越大,人口迁移率越高
? 中介障碍的影响
政治、文化与自然上的障碍
? 人口素质的影响
迁移能力与迁移距离和人的素质成正比
1990年 7月 1日统计,全国有 23.8万人在国外、工作、学习
暂时没有户口,其中上海和北京两市分别占 1/4和 1/5。
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
? 人口迁移在地域上有圈层性
? 人口迁移圈层除递补式外,也有跳跃式
? 由于经济势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圈层迁移方向可以逆转
安徽 江苏 上海
河北 北京远郊区县 郊区和城区
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
? 在强大的迁移潮流下,仍有较弱的反向回流
? 高势能回迁
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回国投资
打工青年回乡办企业
? 势能差距缩小,回迁速度加快
当迁出地经济发展与迁入地接近时,回迁就职比例上升
? 势能逆转回迁
当迁出地的经济势能超过迁入地时,回迁规模可能超过
迁出规模
山东人闯关东回流
香港外迁人回流
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
? 迁入地与迁出地的文化差距越大,移民居住的相对集聚性
越强。
唐人街、中国城
北京, 浙江村,,, 新疆村,,, 河南村,
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
? 流动人口的生存方式
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地位
政策歧视与缝隙发展
行业选择:
流动人口与市民的不平等竞争关系(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
会受到许多优惠和照顾);
在建筑、环卫、煤炭等行业中,流动人口与市民不存在竞
争关系。
城市管理政策的漏洞往往为流动人口营造生存发展的空间。
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
素质优势与劣势
流动人口在文化素质上处于相对劣势,但在身体素质、择
业心理素质、工资收入预期、劳动条件预期等方面比市民占
有较大优势。
法律地位
《广东省经济特区劳动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劳务工条例》
实际执行过程中的差别对待。无论沿海还是内地,无论大
城市还是小城镇,无论有无特殊保护条例,流动人口,特别
是以农村劳动力为主流的, 打工者, 们的权益,在当地有关

门的执法过程中时常受到侵害。
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
? 边缘化的生存方式
多数在本质上仍保持着既城亦乡,既工亦农的边缘化生
存方式。
劳动条件与福利歧视
居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