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
发展概况
第一节 国外环境与资源保护
法的发展概况
? 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可以将环境与
资源保护法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古代
环境法时期、近代环境法时期和现代环
境法时期。
一、古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时
期
? 18世纪产业革命以前, 是各种有关环境
资源的法律法规零散出现的时期, 我们
称之为古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时期 。
? 古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具有如下特点:
? 1,由于这些内容极为零散, 相互之间没有有
机的联系, 因而与现代意义上的环境与资源保
护法有很大的区别 。
? 2,当时这些关于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 没有
与保护生态平衡相联系, 主要是为了经济与生
活服务 。
? 3,防止污染的规定, 大多是从卫生和生活舒
适角度出发, 没有与整体环境质量的恶化相联
系 。
二、近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时
期
? 大约在工业革命以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 是各种单行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规纷纷出现的时期, 也是环境与资源保
护法缓慢发展的阶段 。
? 近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具有以下特点:
? 1,资源立法以自然资源立法为主, 污染
防治法较少
? 2,环境资源立法缺乏系统性
? 3,环境资源保护法的表现形式基本上是
单行性专门法律法规
? 4,在环境污染防治立法中, 大多强调技
术性措施
? 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调整方式主要是
民事救济方式
? 6,环境资源立法拘泥于法学的传统原则,
极少有创新
? 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规定的环境管理
权比较分散且地方性较强
三、现代环境与资源保护时期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是现代环境
与资源保护法时期。
? 现代环境法从 20世纪 60年代起得到迅速
发展,到 70年代达到高潮,80年代进入
调整完善阶段,进入 90年代后,各国的
环境保护战略发生了新的变化,环境法
进入全面、深入发展的新阶段。
? 现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发展可分为两
个阶段:
?, 斯德哥尔摩时期, 的环境与资源保护
法
?, 可持续发展时期, 的环境与资源保护
法
? ( 一 ), 斯德哥尔摩时期, 的环境与资
源保护法
? 从二战结束至 20世纪 80年代末, 是现代
环境法逐步兴起, 不平衡, 多样化发展
的阶段 。 这个阶段以 1972年斯德哥尔摩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为标志, 故称为
,斯德哥尔摩时期, 的环境与资源保护
法 。
? 1,该时期各国的主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
立法
? 美国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日本
? 2,该时期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点
? 第一,环境的污染防治与自然资源的立
法保护并重
? 第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从传统的法律
体系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独立的法律
部门。
? 第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发展的不平衡
性和差别性明显。
? 第四,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子系统初步
形成。
? 第五,环境资源立法呈现综合化趋势。
? 第六,开始重视设立统一的负责环境资
源监督管理的政府机构 。
? 第七,环境标准和环境规划逐步成为环
境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 可持续发展时期, 的环境与资
源保护法
? 这个阶段的时代特征和历史背景是, 可
持续发展, 或, 和平与发展,,故这个
时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被称为, 可持
续发展时期, 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或
,和平与发展, 时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
法。
? 1,该时期主要的环境立法
? 1992年 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巴西里
约热内卢召开,通过和签署了《里约环境与发
展宣言》、,21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
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关于森林问
题的原则声明》等五个体现可持续发展新思想、
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文件。这次大会标志着
全球中心议题从, 斯德哥尔摩时期, 的环境保
护向, 可持续发展时期, 的环境保护的重大转
变。
? 2.该时期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点
? 第一,可持续发展成为环境与资源保护
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第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涉及更加广泛
的环境资源问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展等跨领域的问题,环境资源立法的综
合化、一体化进一步加强。
? 第三,环境道德和生态伦理成为环境与
资源保护法学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治的重要条件。
? 第四,环境民主日益成为环境法的基本
原则和制度。
? 第五,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采用越来越多
的科学技术手段和科学技术规范。
? 第六,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实施能力和
执法效率大幅度提高。
? 第七,各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之间以及
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之间的协调性
日益增强。
? 第八,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迅速崛起。
四、现代西方环境与资源保护
法的基本内容
? 1,,命令 — 控制, 的强制管理
? 主要是以制定行政控制措施为主要内容
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环境标准,强制予
以实施的方式,来实现国家确定的环境
保护要求。
? 2、运用经济刺激手段
? 从西方和世界各国情况来看,经济刺激
手段大多是行政命令手段的补充和辅助
手段。经济刺激手段的种类是相当多的,
但应用比较多的是排污费(税)、使用
者收费、产品费(税)、排污权交易和
一些财政补贴措施。
? 3、政府直接提供或者经营环境, 服务,
? 从这些国家情况来看,政府直接提供或
者经营的服务一般限于公用事业部门,
如城市供水、排水、污水治理、垃圾处
置、城市绿化等。
五、对现代西方环境与资源保
护法的基本评价
? 第一,比较有效地控制了污染,改善了
环境质量
? 第二,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健康发
展
? 第三,有力调动起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第二节 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
法的发展概况
? 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之前的环境法;二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之后的环境法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
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
? (一)古代中国环境立法概况及特点
? 在防治污染方面,早在公元前 16世纪的
商朝,就出现了一些零散的法律规定。
? 自然资源的保护方面,根据历史记载,
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保护方面,
最早的法规可以追溯到 4000年前。
?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环境与资源保
护法规,见于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出土
的《秦简》。《秦简》中的法律对农田
水利、作物管理、水旱灾荒、风虫病害、
山林保护等都有具体规定,有些规定类
似现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的条款。
? 从中国早期的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的立
法看, 特点主要是为了保障国家对自然
资源的持续利用, 以确保社会的有序发
展, 这时的自然资源只是作为财产的一
种形式予以保护的,, 持续利用, 自然
资源可以说是早期中国环境立法的基本
理念 。
? ( 二 ) 近代中国的环境立法概况及特点
? 鸦片战争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
社会,由于当时工业不发达,我国环境
法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 在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也制定了
不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
? 这段时期的立法缺乏可行性及系统性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环境与
资源保护法
?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环境与
资源保护法;
? 二是创业时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 三是改革开放以后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 ( 一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环境
与资源保护法
? 新中国成立至 20世纪 60年代末,是我国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缓慢发展的阶段。
? 这个阶段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具有以下
特点:
? 第一,在立法形式和内容上受前苏联的
影响较大;
? 第二,以自然资源法或自然保护立法为
主;
? 第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效力等
级和立法级别较低;
? 第四,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可操作
性和可执行性较差 。
? (二)创业时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 20世纪 60年代至 70年代,我国环境问题
日益严重,环境保护运动迅速发展
? 1973年 8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
这次会议制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
的若干规定》,对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
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 本时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具有以下特
点:
? 第一,确定了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保护
目标;
? 第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效力等级和立
法级别还较低;
? 第三,以防治污染立法为主,自然保护
和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较少。
? (三) 改革开放以后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
时期,我国的现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进入迅速、
全面发展的阶段。
? 1978年,我国修改了《宪法》,首次将环境资
源保护确定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并将自然
保护和污染防治确定为环境资源保护和环境与
资源保护法的两大领域,从而奠定了我国环境
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基本构架和主要内容。
? 1979年 9月,五届人大第十一次会议原则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试行)》,表明我国进入第一次环境
立法高潮。
? 1989年 12月七届全国人大第十一次会议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标志着我国第一次环境立法高潮达到顶
点。
? 1993年 3月,全国人大成立了环境与资源
保护委员会(简称环资委),标志着我
国进入第二次环境资源立法高潮。
? 这一时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具有以下
几个主要特点:
? 第一,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环境与资
源保护法的指导思想。
? 第二,环境立法的综合化进一步加强。
? 第三,环境民主和公众参与正在成为我
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 第四,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越来越多地采
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
? 第五,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采用越来越多
的科技手段和技术规范。
? 第六,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与国外、
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以及地方环境与
资源保护法规的协调性日益增强。
三、我国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
法的立法趋势
? 虽然我国于 1989年和 1993年有过两次环境立法
高潮,但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还比较突出。
? 如森林质量不高,水生态环境仍在恶化,农村
和农业面源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
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形式不容乐观,生态功
能继续衰退,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 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我国在环境与自然
资源保护立法:
? 1.推进循环经济的立法
?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
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
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 传统经济是一种由, 资源 — 产品 — 污染
排放, 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
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
?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
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
一个, 资源 — 产品 — 再生资源, 的反馈
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
排放。
? 2,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立法
? 3,制定加强未成年人生态环境素质教育
的立法
? 4,协调推进区域环境保护立法
? 5、进一步加强国际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
发展概况
第一节 国外环境与资源保护
法的发展概况
? 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可以将环境与
资源保护法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古代
环境法时期、近代环境法时期和现代环
境法时期。
一、古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时
期
? 18世纪产业革命以前, 是各种有关环境
资源的法律法规零散出现的时期, 我们
称之为古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时期 。
? 古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具有如下特点:
? 1,由于这些内容极为零散, 相互之间没有有
机的联系, 因而与现代意义上的环境与资源保
护法有很大的区别 。
? 2,当时这些关于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 没有
与保护生态平衡相联系, 主要是为了经济与生
活服务 。
? 3,防止污染的规定, 大多是从卫生和生活舒
适角度出发, 没有与整体环境质量的恶化相联
系 。
二、近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时
期
? 大约在工业革命以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 是各种单行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规纷纷出现的时期, 也是环境与资源保
护法缓慢发展的阶段 。
? 近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具有以下特点:
? 1,资源立法以自然资源立法为主, 污染
防治法较少
? 2,环境资源立法缺乏系统性
? 3,环境资源保护法的表现形式基本上是
单行性专门法律法规
? 4,在环境污染防治立法中, 大多强调技
术性措施
? 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调整方式主要是
民事救济方式
? 6,环境资源立法拘泥于法学的传统原则,
极少有创新
? 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规定的环境管理
权比较分散且地方性较强
三、现代环境与资源保护时期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是现代环境
与资源保护法时期。
? 现代环境法从 20世纪 60年代起得到迅速
发展,到 70年代达到高潮,80年代进入
调整完善阶段,进入 90年代后,各国的
环境保护战略发生了新的变化,环境法
进入全面、深入发展的新阶段。
? 现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发展可分为两
个阶段:
?, 斯德哥尔摩时期, 的环境与资源保护
法
?, 可持续发展时期, 的环境与资源保护
法
? ( 一 ), 斯德哥尔摩时期, 的环境与资
源保护法
? 从二战结束至 20世纪 80年代末, 是现代
环境法逐步兴起, 不平衡, 多样化发展
的阶段 。 这个阶段以 1972年斯德哥尔摩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为标志, 故称为
,斯德哥尔摩时期, 的环境与资源保护
法 。
? 1,该时期各国的主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
立法
? 美国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日本
? 2,该时期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点
? 第一,环境的污染防治与自然资源的立
法保护并重
? 第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从传统的法律
体系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独立的法律
部门。
? 第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发展的不平衡
性和差别性明显。
? 第四,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子系统初步
形成。
? 第五,环境资源立法呈现综合化趋势。
? 第六,开始重视设立统一的负责环境资
源监督管理的政府机构 。
? 第七,环境标准和环境规划逐步成为环
境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 可持续发展时期, 的环境与资
源保护法
? 这个阶段的时代特征和历史背景是, 可
持续发展, 或, 和平与发展,,故这个
时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被称为, 可持
续发展时期, 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或
,和平与发展, 时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
法。
? 1,该时期主要的环境立法
? 1992年 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巴西里
约热内卢召开,通过和签署了《里约环境与发
展宣言》、,21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
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关于森林问
题的原则声明》等五个体现可持续发展新思想、
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文件。这次大会标志着
全球中心议题从, 斯德哥尔摩时期, 的环境保
护向, 可持续发展时期, 的环境保护的重大转
变。
? 2.该时期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点
? 第一,可持续发展成为环境与资源保护
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第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涉及更加广泛
的环境资源问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展等跨领域的问题,环境资源立法的综
合化、一体化进一步加强。
? 第三,环境道德和生态伦理成为环境与
资源保护法学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治的重要条件。
? 第四,环境民主日益成为环境法的基本
原则和制度。
? 第五,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采用越来越多
的科学技术手段和科学技术规范。
? 第六,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实施能力和
执法效率大幅度提高。
? 第七,各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之间以及
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之间的协调性
日益增强。
? 第八,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迅速崛起。
四、现代西方环境与资源保护
法的基本内容
? 1,,命令 — 控制, 的强制管理
? 主要是以制定行政控制措施为主要内容
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环境标准,强制予
以实施的方式,来实现国家确定的环境
保护要求。
? 2、运用经济刺激手段
? 从西方和世界各国情况来看,经济刺激
手段大多是行政命令手段的补充和辅助
手段。经济刺激手段的种类是相当多的,
但应用比较多的是排污费(税)、使用
者收费、产品费(税)、排污权交易和
一些财政补贴措施。
? 3、政府直接提供或者经营环境, 服务,
? 从这些国家情况来看,政府直接提供或
者经营的服务一般限于公用事业部门,
如城市供水、排水、污水治理、垃圾处
置、城市绿化等。
五、对现代西方环境与资源保
护法的基本评价
? 第一,比较有效地控制了污染,改善了
环境质量
? 第二,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健康发
展
? 第三,有力调动起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第二节 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
法的发展概况
? 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之前的环境法;二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之后的环境法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
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
? (一)古代中国环境立法概况及特点
? 在防治污染方面,早在公元前 16世纪的
商朝,就出现了一些零散的法律规定。
? 自然资源的保护方面,根据历史记载,
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保护方面,
最早的法规可以追溯到 4000年前。
?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环境与资源保
护法规,见于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出土
的《秦简》。《秦简》中的法律对农田
水利、作物管理、水旱灾荒、风虫病害、
山林保护等都有具体规定,有些规定类
似现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的条款。
? 从中国早期的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的立
法看, 特点主要是为了保障国家对自然
资源的持续利用, 以确保社会的有序发
展, 这时的自然资源只是作为财产的一
种形式予以保护的,, 持续利用, 自然
资源可以说是早期中国环境立法的基本
理念 。
? ( 二 ) 近代中国的环境立法概况及特点
? 鸦片战争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
社会,由于当时工业不发达,我国环境
法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 在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也制定了
不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
? 这段时期的立法缺乏可行性及系统性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环境与
资源保护法
?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环境与
资源保护法;
? 二是创业时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 三是改革开放以后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 ( 一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环境
与资源保护法
? 新中国成立至 20世纪 60年代末,是我国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缓慢发展的阶段。
? 这个阶段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具有以下
特点:
? 第一,在立法形式和内容上受前苏联的
影响较大;
? 第二,以自然资源法或自然保护立法为
主;
? 第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效力等
级和立法级别较低;
? 第四,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可操作
性和可执行性较差 。
? (二)创业时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 20世纪 60年代至 70年代,我国环境问题
日益严重,环境保护运动迅速发展
? 1973年 8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
这次会议制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
的若干规定》,对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
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 本时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具有以下特
点:
? 第一,确定了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保护
目标;
? 第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效力等级和立
法级别还较低;
? 第三,以防治污染立法为主,自然保护
和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较少。
? (三) 改革开放以后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
时期,我国的现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进入迅速、
全面发展的阶段。
? 1978年,我国修改了《宪法》,首次将环境资
源保护确定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并将自然
保护和污染防治确定为环境资源保护和环境与
资源保护法的两大领域,从而奠定了我国环境
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基本构架和主要内容。
? 1979年 9月,五届人大第十一次会议原则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试行)》,表明我国进入第一次环境
立法高潮。
? 1989年 12月七届全国人大第十一次会议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标志着我国第一次环境立法高潮达到顶
点。
? 1993年 3月,全国人大成立了环境与资源
保护委员会(简称环资委),标志着我
国进入第二次环境资源立法高潮。
? 这一时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具有以下
几个主要特点:
? 第一,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环境与资
源保护法的指导思想。
? 第二,环境立法的综合化进一步加强。
? 第三,环境民主和公众参与正在成为我
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 第四,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越来越多地采
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
? 第五,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采用越来越多
的科技手段和技术规范。
? 第六,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与国外、
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以及地方环境与
资源保护法规的协调性日益增强。
三、我国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
法的立法趋势
? 虽然我国于 1989年和 1993年有过两次环境立法
高潮,但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还比较突出。
? 如森林质量不高,水生态环境仍在恶化,农村
和农业面源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
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形式不容乐观,生态功
能继续衰退,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 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我国在环境与自然
资源保护立法:
? 1.推进循环经济的立法
?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
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
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 传统经济是一种由, 资源 — 产品 — 污染
排放, 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
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
?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
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
一个, 资源 — 产品 — 再生资源, 的反馈
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
排放。
? 2,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立法
? 3,制定加强未成年人生态环境素质教育
的立法
? 4,协调推进区域环境保护立法
? 5、进一步加强国际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