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
主要内容
⊙ 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 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 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 1.4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1.5 本课程的体系安排
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
⊙ 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
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
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
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内容之一:长期经济增长
⊙ 增长源泉
★ 劳动人口增长
★ 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
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内容之二:经济周期
⊙ 基本概念
★ 短期经济活动的急剧收缩和扩张。一个
国家会出现经济增长加速和增长下降甚
至出现负增长等周期性现象 。
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内容之三:失业
⊙ 基本概念
★ 有劳动能力并寻求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现象。
⊙ 度量方法
★ 失业人口除以总劳动人口,称失业率。
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内容之四:通货膨胀
⊙ 基本概念
★ 一个 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连
续在一 段时间内普遍上涨。
⊙ 产生原因
★ 货币发行量过大、投资消费需求过旺,
工资等成本上升。
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内容之五:国际经济
⊙ 封闭经济
⊙ 开放经济
★ 通货膨胀在国与国之间的传导
★ 外贸盈余与赤字、资本流入与流出对一国
经济的影响
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内容之六:宏观经济政策
⊙ 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等。
★ 财政政策:由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组成。
★ 货币政策:主要指在中央银行的控制下如何决
定和调整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
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 经济增长与波动
⊙ 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历程
★ 1950-1952年,3年经济恢复时期,国民收入从 358亿元增加到
589亿元,平均年增长率达到 19.3%;
★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
8.9%;
★ 1958-1978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经历了多次曲折和困难,经济
活动大起大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较为明显
★ 1978-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 9.2%,中国迎来了
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 。
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 经济增长与波动 (1953 — 1998 年 )
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 失业与通货膨胀
中国的失业问题
⊙ 中国失业问题的特殊性
★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相对于其他经
济资源大量过剩。因此,导致中国失业存在的原
因不完全是总有效需求不足,也不完全是劳动工
资刚性。
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 失业与通货膨胀
中国的失业问题
⊙ 中国失业问题的发展历程
★ 计划经济体制下,失业问题在中国也是存在的,政
府通过行政计划手段把失业问题隐藏起来。
★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失业问题凸现,2003年城市
登记失业率为 4.3%,企业中隐性失业人口上升,据
统计,隐性失业人口约占总劳动人口的 20%左右。
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 失业与通货膨胀
中国的失业问题
⊙ 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
★ 农村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失业人口,目前农村的劳动人口
约为 4.6亿,根据中国目前耕地面积和劳动生产率水平,
农业生产中能够吸收的劳动力仅为 1.5亿人,目前各类
乡镇企业吸收劳动力 1.3亿人,2000万人从事各类个体
非农产业,大约有 1亿人进城成为临时工人,农村剩余
劳动力有数千万人。中国的劳动力资源闲置问题是一个
极为严重的宏观经济问题
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 失业与通货膨胀
中国的通货膨胀现象
⊙ 计划经济时期的价格制度
★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采取有计划的固定价格体
制,无论市场供求关系如何变化,价格皆基本保
持不变。伴随微观经济领域的价格体制的改革,
宏观经济领域也开始出现通货膨胀问题。
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 失业与通货膨胀
中国的通货膨胀现象
⊙ 改革以来中国 通货膨胀现象
★ 在农产品价格松动以后的 1980年,发生改革以来第一次通货
膨胀,通胀率为 6%;
★ 1985年,发生了第二次通货膨胀,通胀率达到 8.8%;
★ 1988年,零售价上涨了 18.5%,第三次通胀率达到二位数;
★ 1993,1994年,通胀率分别为 13%和 21%;
★ 1997年 — 2002年,中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现象。
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变动 ( 1978~ 2003)
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 对外开放
⊙ 1979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一个十分重要的变
化就是对外开放度不断扩大。
★ 1978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只有 206.4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
在世界的排名从 1978年的第三十几位跃升到 2005年的第 3位。
★ 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角度来看,1978年以来,中国在吸引外资方
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 2001年中国加入 WTO,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2002年进出口贸
易增长 20%,2004年吸引外资 606亿美元,中国成了世界上引进
外资最多的国家。
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 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总额与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变化
年份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
外向型直接投资额
(亿美元 )
1978 206.4
1985 696.0 16.58
1990 1154.4 34.87
1995 2808.6 375.21
2000 4742.9 407.15
2002 6207.7 527.43
2003 8509.7 535.05
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早期宏观经济思想
⊙ 18世纪,休谟( David Hume)第一次研究了一国经济
中货币供给、国际贸易平衡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著名的货币数量公式,
即物价总水平由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决定,这一公式是
一切货币数量理论的基础,也是当代货币分析的理论
基础。
PQ=MV
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古典学派
⊙ 理论产生背景
★ 当近代生产方式刚刚自封建社会脱胎而出时,经济发展的主
要阻力是封建社会中对公民权利和地位的各种限制、对生产
要素自由流动的各种束缚。现代民主制度尚未建立,人民对
统治者的权力无从约束。各国皇室往往不是穷兵黩武,就是
挥霍无度。 1776年,斯密发表, 国富论,,强调政府应退出
经济活动的舞台,由充分竞争的自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劳
动分工和收入分配。
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古典学派
⊙ 基本思想
★ 斯密在, 国富论, 中提出, 看不见的手, 的思想。 这一 思

的有效性依赖一个关键的假定:经济中的各种市场,包括
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劳务市场必须运行良好,没
有最低工资和最高利率等制约因素。即在一个自由市场经
济中,工资和价格的变化是协调人们经济行为的信号。工
资和价格必须对供求失衡作出迅速反应并得到充分调整,
以使每个市场都达到供求相等的均衡。
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古典学派
⊙ 古典学派的政策主张
★ 政府在自由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有限的,扮演守
夜人的角色。
★ 政府政策的无效性。
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凯恩斯学派
⊙ 理论背景
★ 在 19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古典经学遇到了难以解释的问题,
经济资源大量闲置,失业增加,经济活动急剧下降,市场中
价格机制根本无法使闲置的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看不
见的手”所调节的自由市场经济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经
济衰退。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应运而生。
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凯恩斯学派
⊙ 基本思想
★ 1936年,凯恩斯发表,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一文,对经
济大萧条做出了解释 。 他否认古典经济理论关于工资和价格
能迅速调整以使得所有的市场达到均衡的假定,认为市场上
的工资和价格的调整是刚性的,经济活动下降的原因在于有
效需求不足。因此,当价格难以调整时,市场处于非均衡状
态。
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凯恩斯学派
⊙ 凯恩斯学派的政策主张
★ 当 经济处于萧条时,政府可通过扩张的经济政策对
总需求进行刺激,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当经
济处于通货膨胀的“过热”阶段,政府可通过紧缩

的 政策来控制总需求。
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货币学派
⊙ 理论背景
★ 20世纪 70年代西方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滞胀现象,动
摇了人们对凯恩斯方法的信心。
★ 以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为代表的 货币主义认为,凯恩斯
提倡的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可能就是导致这种新的经济不稳定
的根源。
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货币学派
⊙ 货币学派的政策主张
★ 赞同货币政策,反对财政政策,
★ 反对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
★ 主张单一政策规则
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新古典学派
⊙ 理论背景
★ 20世纪 7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凯恩斯主
义经济理论有两大缺陷,
? 在实践方面难以解释, 滞胀现象,,无法解决国家干预政

所引致的大量财政赤字问题,受到货币主义的诘难。
? 理论方面缺乏完整的逻辑体系,尤其缺少微观经济基础。
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新古典学派
⊙ 基本思想
★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凯恩斯理论没有把公众对政府
政策以及其他经济信息的反应考虑在内,因而政策
效果往往事倍功半。
★ 在无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市场力量有能力实现供需
平衡和生产性资源的充分利用。
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新古典学派
⊙ 政策主张
★ 彻底否定凯恩斯主义调控宏观经济的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的作用,主张回复到自由放任的市场经
济传统。
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新凯恩斯学派
⊙ 新凯恩斯学派的观点和 政策主张
★ 对市场出清持怀疑态度,认为即使在个人追逐自
身利益时,市场也不会出清。菜单成本的存在使
价格呈刚性,造成宏观经济波动。
★ 坚持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为凯恩斯主义的宏观
经济政策补充微观基础。
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总结
⊙ 自 20世纪 30年代凯恩斯主义产生以来,宏观经济
学在凯恩斯主义和新旧古典主义的争论中求得发
展。
⊙ 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关系并不是水火不相
容的关系,两者在争论中不断修正自己不合时宜
的成分,吸取对方合理的成分,
1.4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第一,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市场综合
为三个市场:金融市场、商品和服务市场以及劳动力
市场;把经济行为主体综合成三类:家庭、企业和政
府;研究三类经济行为主体如何在上述三类市场中发
生行为并相互作用。
1.4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第二,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个体行为分析基
础上。如果对宏观经济现象的解释与微观经济个体理
性行为不相一致,则就缺乏其微观经济学基础
⊙ 第三,宏观经济学在观察现实经济现象的基础上,加
上必要的假设,建立起理论模型,然后再用现实世界
中的数据来检验理论模型。
1.4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检验宏观经济的理论模型是否是好的理论模型,
考虑以下几个标准,
★ 假定是否合理和具有现实性。
★ 对于理解和研究现实问题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 模型暗含结论是否可以用经验数据来进行检验。
★ 结论与现实经济中的数据能否一致。
1.4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实证分析方法
⊙ 均衡分析方法
⊙ 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
1.5 本课程的体系安排
宏观理论模型
解释经济运行
失业与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与政策
宏观经济度量
凯恩斯模型
IS-LM模型
AS-AD模型
开放经济模型
经济理论深化 消费理论的发展
投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