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组织行为的有效性
学习目标:
了解组织变革的意义和分类, 清
楚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以及组织变
革的程序, 掌握干预技术;并且了解
组织发展以及学习型组织的内容 。
第一节 有效的信息沟通
第二节 对组织变革的有效管理
第三节 组织发展
第八章 组织行为的有效性
第一节 有效的信息沟通
沟通就是信息交流,它可以是通讯工具之
间的,也可以发生在人与机器之间,还可以发
生在人与人之间,这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组织行为学中的沟通指人、群体、组织之
间传达思想、将换情报、交流信息的过程。其
中人际沟通是最基本的。
对一个组织来说,沟通的作用在于使组织中的每
个凶横员都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将适当的信息,
用适当的方法,传给适当的人,从而形成一个
健全、迅速、有效的信息传递系统,以利于组
织目标的实现。具体说来可体现在三个方面:
1、提供充分、准确的信息材料,是正确决策的
前提和基础。
2、沟通是统一思想、行动一致的工具。
3、沟通是组成员之间、特别是领导者和被领导
者之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一、沟通的过程
沟通是发送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包含三
个要素:信息源(发送者),信息和接受
者。
沟通过程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信息源
的出事信息与接受者接受到的信息之间的异
同;其次沟通者对所传递信息的保留时间长
度也可以成为判断沟通有效性的依据。
二、信息流动的方式
信息流动的方式、渠道很多,按沟通的
组织系统可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前面第四章已讲过)
三、信息沟通的障碍
(一)语义障碍,理解差异
(二)个体差异造成的障碍
(三)组织层次的差异
(四)信誉不佳,妨碍沟通
(五)条件不清,弹性太大
(六)组织结构设计不当,沟通渠道不畅
(七)地位差异和利害冲突,妨碍交流
(八)地理障碍,沟通困难
四、信息沟通的改善
要改善沟通的效果,必须从信息的发送、传递、接受、
反馈等各个环节有效地克服沟通障碍,为此尤其需
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事先认真准备,正确理解、确切表述沟通内容。
2、提高信任度
3、提倡平行沟通
4、提倡直接沟通、双向沟通、口头沟通。
5、设计固定沟通渠道,形成沟通常规
6、克服不良习惯
第二节 对组织变革的有效管理
组织变革的原因主要在于外部环境, 内部环
境, 成员状况的变化 。
1,外部环境变化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第一, 技术的不断进步 。
第二, 价值观念的变化
第三, 具体制度结构的变化
组织变革就是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情
况的变化,及时地改变自己的内在结构,以
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一、变革的起因
2、组织内部出现下列情况时,就需要对
组织进行变革:
第一,决策失灵
第二,沟通阻塞
第三,机能失效
第四,缺乏创新
3、组织成员的工作态度、总做期望、个
人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如果与组织
目标、组织结构、权力系统不相适应时,
也必须对组织作相应的变革。
二、组织结构变革的内容
从三方面着手:组织结构、技术和人事。
(1)组织结构的变革涉及三个维度:复杂性,包括分
工程度、协作方式、工作设计、管理跨度等;集权
度,决策权的集中、分散程度;规范性,指通过规
则和标准处理方式规范工作行为的程度。
(2)整个组织规划的变革涉及:行政型与系统组织
规划更动,简单式、机械行政式、专业行政式、
部门化的变革,矩阵组织结构的变革。
(3)与组织结构有关的问题:报酬制度,工作表现
评价鉴定制度,控制指挥系统的变革等。
组织的技术水平是指把原料的投入转变成为
产品的整个过程的能力。
从人事方面着手进行变革,就是改变组织成
员的态度评价准则、作风、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
( 一 ) 组织变革的动力
1,外部环境变化:技术的不断进步, 价值观念的改变,
具体制度结构的变化
2,内部环境变化:决策失灵, 沟通阻塞, 机能失调,
缺乏创新
3,组织成员状况变化:组织成员要求在工作中有更多
的个人发展机会, 组织成员希望更多的公平待遇, 组
织成员的工作热情逐渐向更高层次需要方面转移, 组
织成员希望立即满足需要, 组织成员素质不断提高
三、变革阻力和员工发动
(二)变革的阻力
?心理素质造成的阻力
?经济因素造成的阻力
?社会因素造成的阻力
(三)化解阻力的方法
?发动者必须认清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
?发动和鼓励下级人员参与变革
?让组织成员感到有压力和紧迫感
?借鉴它山之石
?为确保变革成功,可以先在小范围内进行,再推广
?要善于捕捉变革的最佳时机,及时变革
四、正确地导入与管理变革
(一)卢因的三阶段变革理论
(二)组织变革的程序:七个步骤
1、认识到组织变革的必要性
2、提出明确的目标
3、具体分析,确定要改革的问题
4、正确地选择改革的方法
5、制定改革计划
6、执行改革计划
7、评价总结改革结果
四、组织变革的热点问题
(一)激励组织创新
1、创新的定义
所谓创新,就是应用组织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
务等的开发与改进的某种新的思想。
2、创新的来源
( 1)有机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创新
( 2)创新与较长的管理期限有关
( 3)创新通常产生于资源的短缺
( 4)创新型组织中部门间的交流程度都很高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
1、什么是学习型组织?
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在发展中形成了持
续的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2、学习的管理。
( 1)建立政策
( 2)要重新设计组织结构
( 3)重新塑造组织文化
第三节 组织发展
一、组织气氛
组织气氛就是组织内部的一般人
际环境 。
气氛可以有优, 良, 中, 差与有
益, 无益之分, 不同气氛可以互相
转化 。
二、组织发展
(一)组织发展的概念
组织发展是从收集资料、分析问题、作
出行动计划、采取干预措施到评价的整
个系统的活动过程。
目前组织发展特别强调组织的自我更新
能力。
(二)组织发展的阶段性
组织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产生期、青
年期和成熟期。
三、对组织发展的有效管理
(一)组织发展范围及干预措施
(二)组织发展的内容
1、组织发展调查
2、组织发展规划:四大步骤:
?分析当前组织
?确定规划的目标
?为员工发展开创机会
?规划的评价
(三)组织发展的技术
1、结构技术
2、人文技术
( 1)敏感型训练( Sensitivity Training)
( 2)反馈调查( Survey Feedback)
( 3)工作咨询( Process Consultation)
( 4)团队建设( Team Building)
( 5)团际发展( Intergroup Development)
四、组织发展的评价
(一)组织有效性的评价指标
质量
满意度
承 诺
竞争力等级 组织文化
适应性
管理发展阶段
利 润
成 本
浪 费
资源利用
市场份额
营 业 额
灵 活 性
改革速度
矿 工 率
抱 怨
服务质量
数量
有效性效益
图 9-1 组织行为有效性跟踪指标
(二)组织发展技术的成效评估
1、敏感型训练:容易给成员在心理上带来副
作用,关键是能否在技术上有足够的把握,确
保训练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
2、反馈法不能保证长久行为的改变,除非后
续的改进措施和行动及时。
3、团队建设和团际发展技术效果良好,但成
效主要反映在员工态度的改变上,这两项技术
同工作绩效间的关系还有待考证。
组织发展得成功与失败的企业之间的三个基本
不同点:
?成功的企业对组织发展比较开放和主动, 失败
的企业比较保守, 安于现状 。
?成功的企业所用的变革专业人员都经过精心挑
选, 才智过人 。
?成功企业的领导对组织发展项目特别关心, 并
愿意承担责任 。
导致组织发展成功的条件有:
导致组织发展失败的条件有:
(三)组织发展成功与失败的条件
?本章小结
按照变革的内容来划分, 组织变革可以分为以组织结构为中心,
以技术为中心和以组织成员为中心的变革 。
促使组织变革的动因可以分为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 。 组织变革可
能遇到的阻力, 大体源于两个方面 。 化解阻力可以通过员工参与和发
动, 尽量用协商态度办事, 争取合作的策略 。
组织变革的程序有阶段性变革模式, 计划性变革模式 。
创建学习性组织是组织变革的热点问题之一, 应引起足够重视 。
组织发展的干预技术有 T型群体设计和群体建设, 调查反馈法等 。
对组织发展的评价应以是否改进组织的效能和是否增进组织成员
的满意程度为标准 。
陈劲、龚焱:《创新管理 ——技术、市场与组织变革
的集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科特:《变革的力量 ——领导与管理的
差异》,李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学出版社,1991。
京大学出版社,1993。
社,1993。
? 补充阅读材料
学习目标:
了解组织变革的意义和分类, 清
楚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以及组织变
革的程序, 掌握干预技术;并且了解
组织发展以及学习型组织的内容 。
第一节 有效的信息沟通
第二节 对组织变革的有效管理
第三节 组织发展
第八章 组织行为的有效性
第一节 有效的信息沟通
沟通就是信息交流,它可以是通讯工具之
间的,也可以发生在人与机器之间,还可以发
生在人与人之间,这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组织行为学中的沟通指人、群体、组织之
间传达思想、将换情报、交流信息的过程。其
中人际沟通是最基本的。
对一个组织来说,沟通的作用在于使组织中的每
个凶横员都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将适当的信息,
用适当的方法,传给适当的人,从而形成一个
健全、迅速、有效的信息传递系统,以利于组
织目标的实现。具体说来可体现在三个方面:
1、提供充分、准确的信息材料,是正确决策的
前提和基础。
2、沟通是统一思想、行动一致的工具。
3、沟通是组成员之间、特别是领导者和被领导
者之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一、沟通的过程
沟通是发送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包含三
个要素:信息源(发送者),信息和接受
者。
沟通过程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信息源
的出事信息与接受者接受到的信息之间的异
同;其次沟通者对所传递信息的保留时间长
度也可以成为判断沟通有效性的依据。
二、信息流动的方式
信息流动的方式、渠道很多,按沟通的
组织系统可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前面第四章已讲过)
三、信息沟通的障碍
(一)语义障碍,理解差异
(二)个体差异造成的障碍
(三)组织层次的差异
(四)信誉不佳,妨碍沟通
(五)条件不清,弹性太大
(六)组织结构设计不当,沟通渠道不畅
(七)地位差异和利害冲突,妨碍交流
(八)地理障碍,沟通困难
四、信息沟通的改善
要改善沟通的效果,必须从信息的发送、传递、接受、
反馈等各个环节有效地克服沟通障碍,为此尤其需
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事先认真准备,正确理解、确切表述沟通内容。
2、提高信任度
3、提倡平行沟通
4、提倡直接沟通、双向沟通、口头沟通。
5、设计固定沟通渠道,形成沟通常规
6、克服不良习惯
第二节 对组织变革的有效管理
组织变革的原因主要在于外部环境, 内部环
境, 成员状况的变化 。
1,外部环境变化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第一, 技术的不断进步 。
第二, 价值观念的变化
第三, 具体制度结构的变化
组织变革就是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情
况的变化,及时地改变自己的内在结构,以
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一、变革的起因
2、组织内部出现下列情况时,就需要对
组织进行变革:
第一,决策失灵
第二,沟通阻塞
第三,机能失效
第四,缺乏创新
3、组织成员的工作态度、总做期望、个
人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如果与组织
目标、组织结构、权力系统不相适应时,
也必须对组织作相应的变革。
二、组织结构变革的内容
从三方面着手:组织结构、技术和人事。
(1)组织结构的变革涉及三个维度:复杂性,包括分
工程度、协作方式、工作设计、管理跨度等;集权
度,决策权的集中、分散程度;规范性,指通过规
则和标准处理方式规范工作行为的程度。
(2)整个组织规划的变革涉及:行政型与系统组织
规划更动,简单式、机械行政式、专业行政式、
部门化的变革,矩阵组织结构的变革。
(3)与组织结构有关的问题:报酬制度,工作表现
评价鉴定制度,控制指挥系统的变革等。
组织的技术水平是指把原料的投入转变成为
产品的整个过程的能力。
从人事方面着手进行变革,就是改变组织成
员的态度评价准则、作风、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
( 一 ) 组织变革的动力
1,外部环境变化:技术的不断进步, 价值观念的改变,
具体制度结构的变化
2,内部环境变化:决策失灵, 沟通阻塞, 机能失调,
缺乏创新
3,组织成员状况变化:组织成员要求在工作中有更多
的个人发展机会, 组织成员希望更多的公平待遇, 组
织成员的工作热情逐渐向更高层次需要方面转移, 组
织成员希望立即满足需要, 组织成员素质不断提高
三、变革阻力和员工发动
(二)变革的阻力
?心理素质造成的阻力
?经济因素造成的阻力
?社会因素造成的阻力
(三)化解阻力的方法
?发动者必须认清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
?发动和鼓励下级人员参与变革
?让组织成员感到有压力和紧迫感
?借鉴它山之石
?为确保变革成功,可以先在小范围内进行,再推广
?要善于捕捉变革的最佳时机,及时变革
四、正确地导入与管理变革
(一)卢因的三阶段变革理论
(二)组织变革的程序:七个步骤
1、认识到组织变革的必要性
2、提出明确的目标
3、具体分析,确定要改革的问题
4、正确地选择改革的方法
5、制定改革计划
6、执行改革计划
7、评价总结改革结果
四、组织变革的热点问题
(一)激励组织创新
1、创新的定义
所谓创新,就是应用组织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
务等的开发与改进的某种新的思想。
2、创新的来源
( 1)有机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创新
( 2)创新与较长的管理期限有关
( 3)创新通常产生于资源的短缺
( 4)创新型组织中部门间的交流程度都很高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
1、什么是学习型组织?
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在发展中形成了持
续的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2、学习的管理。
( 1)建立政策
( 2)要重新设计组织结构
( 3)重新塑造组织文化
第三节 组织发展
一、组织气氛
组织气氛就是组织内部的一般人
际环境 。
气氛可以有优, 良, 中, 差与有
益, 无益之分, 不同气氛可以互相
转化 。
二、组织发展
(一)组织发展的概念
组织发展是从收集资料、分析问题、作
出行动计划、采取干预措施到评价的整
个系统的活动过程。
目前组织发展特别强调组织的自我更新
能力。
(二)组织发展的阶段性
组织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产生期、青
年期和成熟期。
三、对组织发展的有效管理
(一)组织发展范围及干预措施
(二)组织发展的内容
1、组织发展调查
2、组织发展规划:四大步骤:
?分析当前组织
?确定规划的目标
?为员工发展开创机会
?规划的评价
(三)组织发展的技术
1、结构技术
2、人文技术
( 1)敏感型训练( Sensitivity Training)
( 2)反馈调查( Survey Feedback)
( 3)工作咨询( Process Consultation)
( 4)团队建设( Team Building)
( 5)团际发展( Intergroup Development)
四、组织发展的评价
(一)组织有效性的评价指标
质量
满意度
承 诺
竞争力等级 组织文化
适应性
管理发展阶段
利 润
成 本
浪 费
资源利用
市场份额
营 业 额
灵 活 性
改革速度
矿 工 率
抱 怨
服务质量
数量
有效性效益
图 9-1 组织行为有效性跟踪指标
(二)组织发展技术的成效评估
1、敏感型训练:容易给成员在心理上带来副
作用,关键是能否在技术上有足够的把握,确
保训练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
2、反馈法不能保证长久行为的改变,除非后
续的改进措施和行动及时。
3、团队建设和团际发展技术效果良好,但成
效主要反映在员工态度的改变上,这两项技术
同工作绩效间的关系还有待考证。
组织发展得成功与失败的企业之间的三个基本
不同点:
?成功的企业对组织发展比较开放和主动, 失败
的企业比较保守, 安于现状 。
?成功的企业所用的变革专业人员都经过精心挑
选, 才智过人 。
?成功企业的领导对组织发展项目特别关心, 并
愿意承担责任 。
导致组织发展成功的条件有:
导致组织发展失败的条件有:
(三)组织发展成功与失败的条件
?本章小结
按照变革的内容来划分, 组织变革可以分为以组织结构为中心,
以技术为中心和以组织成员为中心的变革 。
促使组织变革的动因可以分为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 。 组织变革可
能遇到的阻力, 大体源于两个方面 。 化解阻力可以通过员工参与和发
动, 尽量用协商态度办事, 争取合作的策略 。
组织变革的程序有阶段性变革模式, 计划性变革模式 。
创建学习性组织是组织变革的热点问题之一, 应引起足够重视 。
组织发展的干预技术有 T型群体设计和群体建设, 调查反馈法等 。
对组织发展的评价应以是否改进组织的效能和是否增进组织成员
的满意程度为标准 。
陈劲、龚焱:《创新管理 ——技术、市场与组织变革
的集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科特:《变革的力量 ——领导与管理的
差异》,李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学出版社,1991。
京大学出版社,1993。
社,1993。
? 补充阅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