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讲,杨红刚 博士
第六章 环境噪声与固体废物影响评价
? 第一节 环境噪声评价基础
? 第二节
? 第三节 工矿企业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 第四节
? 第五节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环境噪声评价基础
一, 声级
1
声波在空气中以纵波的形式传播 。 在传播过
程中, 将引起体积元内空气发生疏密交替变化,
其压强亦随之变化, 这个变化迭加在大气压强上,
称为逾量压强, 又叫声压 。 声压是空间和时间的
函数 。 通常所说的声压值, 指的是其有效值, 即
瞬时声压对时间积分的均方根值 。 声压的单位是
帕斯卡, 简称帕, 记为 Pa。
2
声波的传播过程, 也是能量的传播过程 。 声
波在传播过程中, 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传播方
向单位面积的声波能量, 称为声强, 记为 I。 对
于小振幅声波, 可以认为声强级与声压级数值相
等 。 因为声压很容易测量, 因此声音的强弱常用
声压级表示 。
3
声功率是声源在单位时间内辐射声能的多少
三,
1,A声级
环境噪声的度量, 不仅与噪声的物理量有关,
还与人对声音的主观听觉有关;人耳对声音的感觉
不仅和声压级大小有关, 而且也和频率的高低有关 。
声压级相同而频率不同的声音, 听起来不一样响,
这是人耳的听觉特性所决定的 。 因此, 根据听觉特
性, 在声学测量仪器中, 设置有, A计权网络,,
使接收到的噪声信号通过时, 依频率的不同得到不
同的衰减或放大, 使该噪声的显示值与人耳的听觉
感受相一致 。 其测得值称为 A声级 (LA), 记作分
贝 (A)或 dB(A)。 A声级能较好的反映出人们对噪
声吵闹的主观感受, 它几乎成为一切噪声评价的基
本值 。
2 A
在声场内的一定点位上, 将某一段时间内连
续暴露的不同 A声级变化, 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以
A声级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 。 这个声级称
为等效连续 A声级, 简称等效声级, 单位为
dB(A)。 某一段时间的稳态噪声, 其 A声级值
就是等效连续 A声级值 。
3
昼夜等效声级是考虑了噪声在夜间对人影
响更为严重,将夜间噪声另增加 10dB加权处
理后,用能量平均的方法得出 24小时 A声级的
平均值 (Ldn ),单位为 dB(A)。
4
统计噪声级是指某点噪声级有较大波动时,
用于描述该点噪声随时间变化状况的统计物理量 。
L10, L 50, L 90 。
L10 表示在取样时间内 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
级, 相当于噪声平均峰值 。
L50 表示在取样时间内 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
级, 相当于噪声平均中值 。
L90 表示在取样时间内 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
级,相当于噪声平均底值。
5
计权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用于评价航空噪
声,其特点在于既考虑了在 24h的时间内,飞
机通过某一固定点所产生的总噪声级,同时也
考虑了不同时间内的飞机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
影响。中国现行的《机场周围区域环境飞机噪
四, 噪声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
噪声从声源传播到受声点,因传播发
散、空气吸收、阻挡物的反射与屏障等因
素的影响,会使其产生衰减。为了保证噪
声影响预测和评价的准确性,对于由上述
各因素所引起的衰减值需认真考虑,并选
择相应模式进行计算,不能任意忽略。
第二节
一,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
1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的目的是:使评价
工作者掌握评价范围内的噪声现状;向决
策管理部门提供评价范围内的噪声现状,
以便与项目建设后的噪声影响程度进行比
较;调查出噪声敏感目标和保护目标、人
口分布;为噪声预测和评价提供资料。
2
采用收集资料法或现场调查和测量法,
了解和掌握:
? 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源种类, 数量及相
应的噪声级;
? 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敏感目标, 噪声功
能区划分情况;
? 评价范围内各噪声功能区的环境噪声现
状, 各功能区环境噪声超标情况, 边界噪声
超标状况以及受噪声影响人口分布 。
二,
1
(1)
噪声测量, 应使用 GB3875—83,声级计电声
性能及测试方法, 或 IEC651,声级计, 规定的 2型
或性能优于 2型的声级计及性能相当的其它声学仪器;
若噪声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或二级, 必须使用积分
声级计或具有相同功能的其它测量仪器测量等效连
续 A声级;若噪声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也可用非积
分式声级计测量连续等效 A声级 。
(2)测量
在室外测量时, 声级计的传声器应加防风罩;
室外测量的气象条件应满足无雨, 无雪, 风力< 4级
(5.5m/s)。
3
(1) 现状测点布置一般要覆盖整个评价范围, 重点布置
在现有噪声源对敏感区有影响的那些点上 。
(2) 对于建设项目包含多个呈现点声源性质 (声源波长
比声源尺寸大得多的情况下, 可以认为是点声源 )的
情况, 环境噪声现状测量点应布置在声源周围;靠近
声源处测量点密度应高于距声源较远处的测点密度 。
(3) 对于建设项目呈现线状声源性质 (许多点声源连连
续地分布在一条直线上,如,繁忙的道路上的车辆流,
可以认为是线声源 )的情况,应根据噪声敏感区域分
布状况和工程特点确定若干噪声测量断面,在各个断
面上距声源不同距离处布置一组测量点 (如 15m、
30m,60m,120m,240m)。
(4) 对于新建工程, 当评价范围内没有明显的噪
声源 (如没有工业噪声, 道路交通噪声, 飞机噪
声和铁路噪声 )且声级较低 (< 50dBA=, 噪声
现状测量点可以大幅度减少或不设测量点 。
(5) 对于改、扩建工程,若要绘制噪声现状等声
级图,也可以采用网格法布置测点。如机场工程,
为了绘制噪声现状 WECPNL等值图,可在主要
飞行航迹下离跑道两端不超过 15km,侧向不
超过 2km范围内用网格法布设测点,跑道方向
网格可取 1~ 2km,侧向取 0.5km。
4
(1)
① 环境噪声测量量为 A声级及等效连续 A声级;高声级的
突发性噪声测量量为最大 A声级及噪声持续时间;机场
飞 机 噪 声 的 测 量 量 为 计 权 等 效 连 续 感 觉 噪 声 级
(WECPNL);
② 噪声源的测量量有倍频带声压级, 总声压级, A声级,
线性声级或声功率级, A声功率级等;
③ 对较为特殊的噪声源 (如排气放空等 )应同时测量声级
的频率特性和 A声级;
④ 脉冲噪声应同时测量 A声级及脉冲周期 。
(2)
① 应在声源正常运转或运行工况的条件下测量;
② 每一测点,应分别进行昼间、夜间的测量;
③ 对于噪声起伏较大的情况 (如道路交通噪声、
铁路噪声、飞机机场噪声 ),应增加昼间、夜
间的测量次数。
三,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
(1)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敏感区, 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 噪
(2)环境噪声现状的调查和测量方法:包括测量仪器, 参照
或参考的测量方法, 测量标准, 测量时段, 读数方法等;
(3)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源种类, 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 噪
声特性,
(4)评价范围内环境噪声现状, 包括 ① 各功能区噪声级, 超
标状况及主要噪声源; ② 边界噪声级, 超标状况及主要
(5)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
第三节
一,
工矿企业的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区的范围,
一般以厂界区为标准, 若厂界外附近遇有敏感
目标时应适当放大, 一般外延至 100—300m
范围内 。
二,
评价所需的基础资料包括工程概况, 噪声源
声学数据和自然环境条件三部分 。
1
重点收集建设规模, 产品方案, 生产方式, 设备类型
及数量, 机械化装备水平, 自动化程度, 占地面积, 职工
人数, 运输方式及机动车流量等资料 。
2
重点收集发声设备的声学参数, 如声功率级 。
3
重点了解社会经济结构及人口分布、交通、地理环境、
气象条件等。
三,
改扩建项目需调查现有车间和厂区的噪声现
状;新建项目需调查厂界及评价区域内的噪声水
平 。 一般可依据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 工业企
业厂界噪声标准及测量方法,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
测量方法进行 。
1
重点调查处于 85dB(A)以上的噪声源。调
查方法按《工业企业噪声调查规程 (草案 )》的有
关规定进行。测量仪器采用精密声级计或积分式
声级计。
2
采用点阵法, 每隔 10~50m(大厂每隔
50~100m)划正方网格, 每个网格的交点即为
测点, 若测点位置遇有建筑物, 河沟等障碍时,
可改到旁边易测位置 。
敏感点和声源附近的测点应加密。测量时间
应安排在 8— 12时,14— 18时,22— 6时,并
且要选择在生产正常阶段和无雨无雪的天气。测
量时要把传声器放置到距地高大于 1 2m处。如
果测量时的风力超过三级,应加防风罩,大风天
气应停止测量。
3
测点布置:也是采用点阵法。测点间距,中
小项目取 50~110m; 大型项目取
100~300m。 对厂外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地段,
应作为测量重点。如果厂界遇有围墙,则测点应
选在法定厂界上,若厂界围墙紧靠厂内建筑物,
或以建筑物墙体作围墙时,则测点位置应选在墙
内 3.5m处 (或在围墙以上 );
4
将生活区按 250×250m划成网格,每
个网格中心设噪声测点。若中心位置遇有建筑物、
河流等障碍不易测量时,可将测点移至近旁可测
位置。若生活区受交通噪声影响,则应在主要交
通干线两侧和交通要道处建筑物外 1m处增设若
干测点,同时记录车流量 (辆 /h)。 如果生活区
属于特殊住宅区或噪声敏感区,应进行昼夜 24h
连续测量,给出昼夜等效噪声。
四,
1
为了便于比较敏感点的噪声水平变化情况, 影响预
测的各受声点均选择在现状监测点的同一位置 。 新建项目
还应在生活规划区及噪声敏感点布设受声点 。
2
对拟建项目的噪声源辐射噪声的影响按下述原则进
行模式化处理。简化计算工作,抓住主要影响因素,噪声
源只统计 85dB(A)以上的高噪声发声点。在满足工作精
度的前提下保留一定的安全系数,预测计算中要考虑厂区
内各声源所在的厂房围护结构的屏蔽效应和声源至受声点
的距离衰减,以及空气吸收等主要衰减因子,可以忽略地
面效应。雨雪、雾和温度等影响因素,因所引起的衰减值
很小,可以不计。各噪声源强只考虑常规降噪措施。
4
厂界环境噪声影响预测:各受声点的噪声预
测值应为背景噪声值与新增噪声值的叠加和 。 对于
改扩建工程, 若有声源拆除时, 应相应减掉 。 计算
通式如下:
预测值 =(背景值 )+(新增值 )-(拆除值 )
厂界外噪声敏感点的预测:使用类似方法给出
各计算点的预测值, 如果预测值超过环境噪声标准
要求, 应结合控制措施最好进行复测 。
五,
? 根据评价大纲审定的环境噪声标准和受声点功
能要求, 评述影响程度和范围;
?
? 评述设备选型, 总图布置以及控制措施方案的
? 必须增加的控制措施建议。
第四节
为了消除或减轻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必须采
取措施对噪声予以控制。控制的方法主要是两个
方面,一是加强环境管理;二是对噪声的产生和
传播采取工程技术措施予以限制。由于构成声音
的三个要素是声源、传声媒质和接受器。对噪声
进行控制,也必须从这三个环节入手。
一,
生产性噪声来源于工业企业中的各种机械设备的振动。
这些噪声有的直接通过空气向外传播,称为空气声。有的沿
着地基、楼板传播,并激发建筑物的地板、墙壁、门窗等结
构振动,再次向空中辐射噪声,这种通过固体传导的声叫固
体声。在设计或改造这些机械设备时,就应充分考虑到可能
产生的噪声影响,在经济、技术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
改进设备结构、改变传动装置、选用新型材料 (如内耗大的
高分子材料、高阻尼合金等 )、提高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
改革工艺和操作方法等手段,设计制造出先进新颖的低噪声
机械设备。这是控制声源噪声的最根本措施。控制声源噪声
的另一个重要措施,就是采取有效的隔振、阻尼和消声技术,
限制其固体声和空气声的辐射。隔振、阻尼和消声技术是噪
声控制工程的重要技术之一。
二,
在噪声传播的途径上降低噪声、减轻噪声对环
境的影响所采取的措施很多,根据噪声传播的特点,
可采取合理布局,“闹静分开”的原则,将噪声源
设置在对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影响最小的地方,
如将工业区、商业区和居民区分开。利用地面建筑
物或自然地形也可阻挡噪声的传播。利用声源的方
向性,将其声级最高的方向指向对人们休息、工作
影响最小的方向。利用宽厚的绿化带对限制噪声的
传播也有一定效果。除此以外,在工业企业里,采
取吸声和隔声的方法也是降低室内噪声和限制生产
性噪声向外辐射的有效措施。吸声和隔声技术也是
噪声控制工程的重要技术之一。
三,
接受者指的是由于职业的原因必须在强噪
声的环境下工作的人。因为噪声对人体健康的
危害主要是听觉本身和由听觉引起的,因此防
护的措施主要是利用隔声的办法阻挡噪声传入
人耳。常用的隔声防护用具有耳塞、防声棉、
耳罩、防声头盔等,这些用具一般可隔声 10~
30dB左右。
四,
在前面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声源实际情况,
要慎密地确定控制噪声的具体方案。一般来说,欲
控制固体声的传播,可采用隔振减振的方法;要减
少声源直接辐射的空气声,可采用阻尼的办法;要
降低车间 (房间 )内的混响声,可采用吸声的办法;
要控制直达声的影响范围,除阻尼办法外还可给声
源加装隔声罩;要减少车间内噪声对车间外环境的
影响,可加强墙体的隔声处理等等。任何方案的确
定,都必须根据控制目的、现场情况、声学效果作
综合考虑,做到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效果明显、
便于操作人员的工作设备正常运行。所采取的措施
可以是单项的、也可以是多项的或综合的。不论是
什么措施,确定后都应对其预期的控制结果进行估
算,有的还必须进行实验避免失误和浪费。
五,
根据城市声学功能区划分结果、各功能区
环境噪声控制目标以及噪声预测结果,确定各
功能区环境噪声降低值,制定区域环境噪声的
控制措施。一是根据噪声控制小区建设计划,
逐步扩大噪声控制小区覆盖率;二是规定工厂
和建筑工地与其它区域的边界噪声值,对超标
者要求限期治理;三是从技术改造、管理对策、
法律法规及经济手段等方面综合制定交通噪声
整治措施。
第五节
一, 概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 日常生活和其它
活动中产生的固态, 半固态的废弃物质 。 固体废
物不适当地堆置除有损环境美观外还产生有毒有
害气体, 污染周围大气, 废物经雨水淋溶或地下
水浸泡, 有毒有害物质随淋滤水迁移, 既污染土
壤, 又 污染附近江河湖泊及地下水 。 所以固体废
物是污染环境的重要污染源 。
(一 )
(1) 查清建设项目在开发建设, 生产和服务期
(2) 鉴别不能利用而需要堆置的固体废物的性
(3) 优化固体废物堆置场所的选址, 探明固体
废物长期堆置对水体, 大气质量和景观等可能造
成的不利影响途径,
(4) 寻求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途径和有效防治
对策,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 )
固体废物就其来源可分成工业废物, 城市生
活垃圾和农业废物 。 工业废物就其来源又可分成
矿山开采, 选冶, 电力工业, 化学和石化等废物,
目前大量存在的是工业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 。 农
业废物主要来自农用塑料薄膜和塑料制品, 其数
量相对较少 。 农村的大量有机垃圾通常经发酵后
在农业上自行消化 。 工业废物就其毒性和有害程
度又可分为危险废物 (或有毒有害废物 )和一般废
物 。
建设项目的固体废物的源项调查应根据工程
分析和污染源调查程序与方法进行,并进行详细
的核算,鉴别其有毒有害性。
(五 )
在进行固体废物的影响评价之前, 首先要求
鉴别固体废物是有毒有害物还是无毒无害物, 然
后再根据鉴别结果, 确定固体废物的评价工作等
级和深度 。
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鉴别方法, 通常是从六个方
面予以鉴别 。
(1)急性毒性; (2)易燃性;
(3)腐蚀性; (4)反应性;
(5)放射性; (6)浸出毒性;
二,
(一 )
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受处置方式
与影响途径的制约, 应按受纳影响的具体对象而
定 。 对于固体废物, 其堆置场或填埋地, 由于受
雨水浸淋而产生的渗出液或沥滤液, 对地面水和
地下水可能造成污染时, 其评价范围可参照地面
水和地下水评价专题有关评价范围的划分方法确
定 。 对于固体废物焚烧而引起的气型污染或固体
废物受风力作用而引起扬尘, 则应按大气评价专
题有关评价范围的划分方法确定其评价范围 。
(二 )
固体废物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建设项目的开
发建设与生产过程 。 污染物的产出量应根据
,工程分析, 资料进行详细核算, 同时标明产
出部位, 种类及组成 。 并应按规定, 作出有害,
有毒与放射性特征鉴别 。
1
2
三,
固体废物由于其来源和种类的多样化和复
杂性, 它的处理和处置方法应根据各自的特性
和组成进行优化选择 。
1,
我国目前积存的主要固体废物煤矸石、锅
炉渣、粉煤灰、高炉渣、钢渣、尘泥等多以
SiO2, Al2 O 3, CaO,MgO,Fe2 O 3 为主
要成份。这些废物只要进行适当的调制加工即
可制成不同标号的水泥和其它建筑材料。
2
由于固体废物数量十分巨大,目前回收利
用资源化所占的比例还十分小,所以必须寻求
合理的处理处置方法,以减少日益增多的固体
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焚
烧和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
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
缩小固定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份
的活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保规
定要求的场所或者设施并不再取回的活动。
3
(1)对于有毒有害废物应尽量通过焚烧或化学处理方法
转化为无害后再处置 。
(2)对于无法无害化的有毒有害废物必须放在具有长期
稳定性的容器和设施内, 处置系统应能防止雨水淋溶
和地下水浸泡, 在任何时候有害有毒物的迁移不致污
染水体水质 。
(3)对于放射性废物, 必须事先进行固定, 包装, 并放
置在具有一定工程屏障的设施中, 处置系统能防止雨
水淋溶和地下水浸泡, 并在放射性水平衰变到接近环
境本底以前能阻滞放射性核素的迁移, 使释入环境的
放射性核素量达到人类可以接受的水平 。
(4)对一般废物的填埋处置必须保持周围环境的一致性,
废物顶部必须覆盖, 植被, 保持长期稳定, 能防止风
化侵蚀, 洪水和扬尘 。
(5)有害有毒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场必须经过预选和评
价。
四,
固体废物特别是有毒有害废物的无序管理
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一些大江、大河的水质和地
下水水质,威胁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许多
发达国家在工业发展的道路上曾经有过十分沉
痛的教训,所以对固体废物须采取有效的污染
防治措施与对策。
1
国家设立专门的废物管理机构,负责制订
废物管理的法规和方针政策;审批和发放废物
经营单位废物经营许可证;对废物科研进行统
一安排和协调;对废物产生和运输、贮存、加
工处理、最终处置实行监督管理;对废物经营
者和经营效果进行评估奖惩;推广废物经营管
理经验。对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贮存、
再循环、再利用、加工处理直至最终处置实行
全过程管理,即为“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
管理。以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2
现代废物管理的基点是使废物最小量化 。 最
小量化是针对废物最终体积而言的, 它包括如下
内容:
(1)培养每个生产及生产管理人员, 在每个岗位,
每个工段, 每个环节树立废物最小量化意识, 负
起最小量化责任, 建立废物最小量化制度和操作
规范;
(2)改进生产工艺或设计, 选择适当原料, 使生
产过程不产生废物或少产生废物;
(3)对有可能利用的废物进行循环和回收利用;
(4)采用压缩, 焚烧等技术, 减少处置废物体积;
(5)对废物最小量化进行“审计”监督。
3
废物从产生起直至最终处置的每个环节实
行申报、登记、监督跟踪管理。废物产生者和
经营者要对所产生的废物的名称、时间、地点、
生产厂家、产生工艺、废物种类、组成、数量、
物理化学特性和加工、处理、转移、贮存、处
置向废物管理机构进行申报、登记,所有数据
和信息都存入信息系统并实行跟踪。管理部门
对废物业主和经营者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
4, 运输, 加工处理, 处置实
废物的贮存、转运、加工处理,特别是处
置实行经营许可证制度。经营者原则上应独立
于废物生产者,并须持有专门的废物管理机构
发放的经营许可证,接受废物管理机构的监督
检查。废物经营实行收费制,促进废物最小量
化。
5
1989年 3月,国际上通过了控制有害废物和垃圾
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我国是签约国之
一。为了控制有害废物和垃圾进入我国境内,国家环保
局、海关总署于 1991年 3月联合颁发了《关于严格控制
境外有害废物转移到我国的通知》。该通知规定:有 23
种有害废物和垃圾禁止在我国内倾倒、处置;对于上述
23种有害废物和垃圾能作为原料、能源或再利用的,必
须由废物的进口者和利用者对所进废物进行环境风险评
价,填写《进口废物特别申请书》,报环境保护部门审
批。由此应严格贯彻通知精神,严防境外固体废物的污
染转嫁。
1?如何确定
噪声控制方案?
2 何谓固体废物?其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为什么要对其进行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