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INTRODUCTION
? 什么是材料?
? 材料与人类文明
? 什么是材料科学?
? 0.1 材料分类
? 0.2 组成 -结构 -性质 -工艺过程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材料?
世界万物,凡于我有用者,皆谓之材料。
材料是具有一定性能,可以用来制作器件、
构件、工具、装置等物品的物质。材料存
在于我们的周围,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
生命息息相关。材料是人类文明、社会进
步、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
材料与人类文明
材料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的物
质基础和技术先导。在历史上,人们将石器、青铜器、
铁器等当时的主导材料作为时代的标志,称其为石器
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在近代,材料的种类
及其繁多,各种新材料不断涌现,很难用一种材料来
代表当今时代的特征。
第一次产业革命的突破口是推广应用蒸汽
机, 但只有在开发了铁和铜等新材料以后,
蒸汽机才得以使用并逐步推广 。
第二次产业革命一直延续到 20世纪中叶,
以石油开发和新能源广泛使用为突破口, 大力
发展飞机, 汽车和其他工业, 支持这个时期产
业革命的仍然是新材料开发 。 如合金钢, 铝合
金以及各种非金属材料的发展 。
? 材料是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
材料、能源、信息 是当代社会文明和国
民经济的三大支柱,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科
学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
? 材料是全球新技术革命的 四大标志 之一
( 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 )。
什么是材料科学?
材料科学是一门以固体材料为研究对象,以固体物理、
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力学、冶金、化工为理论基础的边
缘交叉基础应用学科,它运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
热谱、电子离子探针等各种精密仪器和技术,探讨材料的
组成、结构、制备工艺和加工使用过程与其机械、物理、
化学性能之间的规律的一门基础应用学科,是研究材料共
性的一门学科。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
的学科基础课之一,主要介绍材料科学中的共性规律,
即材料的组成 -形成(工艺)条件 -结构 -性能 -材料用
途之间相互关系及制约规律。内容主要包括:材料种
类、晶体结构、缺陷化学、非晶体结构、材料的表面
与界面、相图、扩散、相变、固相反应及烧结等基础
知识。
0.1 材料分类
? 0.1.1 材料按化学组成(或基本组成)分类
? 0.1.2 根据材料的性能分类
? 0.1.3 材料按服役的领域来分类
? 0.1.4 材料按结晶状态分类
? 0.1.5 材料按材料的尺寸分类
? 按 物理性质 可分为:导电材料、绝缘材料、半
导体材料、磁性材料、透光材料、高强度材料、
高温材料、超硬材料等。
? 按 物理效应 分为:压电材料、热电材料、铁电
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磁光材料、电光材料、
声光材料、激光材料等。
? 按 用途 分为:电子材料、电工材料、光学材料、
感光材料、耐酸材料、研磨材料、耐火材料、建
筑材料、结构材料、包装材料等。
0.1.1 按化学组成(或基本组成)分类
1,金属材料
2,无机非金属材料
3,高分子材料 ( 聚合物 )
4,复合材料
1.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是由化学元素
周期表中的金属元素组成的
材料。可分为由一种金属元
素构成的单质(纯金属);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
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构成
的合金。合金又可分为固溶
体和金属间化合物。
2,无机非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是由硅酸盐、铝酸盐、硼酸盐、磷酸
盐、锗酸盐等原料和(或)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
化物、硫化物、硅化物、卤化物等原料经一定的工艺制备
而成的材料。是除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外所有材料的
总称。它与广义的陶瓷材料有等同的含义。无机非金属材
料种类繁多,用途各异,目前还没有统一完善的分类方法。
一般将其分为传统的(普通的)和新型的(先进的)无机
非金属材料两大类。
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主
要是指由 SiO2及其硅酸盐化合
物为主要成分制成的材料, 包
括陶瓷, 玻璃, 水泥和耐火材
料等 。 此外, 搪瓷, 磨料, 铸
石 ( 辉绿岩, 玄武岩等 ), 碳
素材料, 非金属矿 ( 石棉, 云
母, 大理石等 ) 也属于传统的
无机非金属材料 。
先进(或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是用
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硫化物、
硅化物以及各种无机非金属化合物经特殊的
先进工艺制成的材料。主要包括先进陶瓷、
非晶态材料、人工晶体、无机涂层、无机纤
维等。
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之一:陶瓷
陶瓷按其概念和用途不
同,可分为两大类,即 普通
陶瓷 和 特种陶瓷 。
根据陶瓷坯体结构及其基
本物理性能的差异,陶瓷制
品可分为 陶器 和 瓷器 。
? 普通陶瓷 即传统陶瓷,是指以粘土为主
要原料与其它天然矿物原料经过粉碎混
练、成型、煅烧等过程而制成的各种制
品。包括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
瓷、化工陶瓷、电瓷以及其它工业用陶
瓷。
? 特种陶瓷 是用于各种现代工业及尖端科
学技术领域的陶瓷制品。包括结构陶瓷
和功能陶瓷。结构陶瓷主要用于耐磨损、
高强度、耐高温、耐热冲击、硬质、高
刚性、低膨胀、隔热等场所。功能陶瓷
主要包括电磁功能、光学功能、生物功
能、核功能及其它功能的陶瓷材料。
常见高温结构陶瓷包括:高熔点氧化物、
碳化物、硼化物、氮化物、硅化物。
功能陶瓷包括,装置瓷(即电绝缘瓷)、电
容器陶瓷、压电陶瓷、磁性陶瓷(又称为铁氧
体)、导电陶瓷、超导陶瓷、半导体陶瓷(又
称为敏感陶瓷)、热学功能陶瓷(热释电陶瓷、
导热陶瓷、低膨胀陶瓷、红外辐射陶瓷等)、
化学功能陶瓷(多孔陶瓷载体等)、生物功能
陶瓷等。
? 根据陶瓷坯体结构及其基本物理性能的差异,
陶瓷制品可分为 陶器 和 瓷器 。陶器包括粗陶
器、普陶器和细陶器。陶器的坯体结构较疏
松,致密度较低,有一定吸水率,断口粗糙
无光,没有半透明性,断面成面状或贝壳状。
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之二:玻璃
玻璃是由熔体过冷所制得的非晶态材料。根据其形成
网络的组分不同可分为硅酸盐玻璃、硼酸盐玻璃、磷酸盐
玻璃等,其网络形成剂分为 SiO2,B2O3和 P2O5。习惯上玻
璃态材料可分为 普通玻璃 和 特种玻璃 两大类。
普通玻璃是指采用天然原料,能够大规模生产的玻璃。
普通玻璃包括日用玻璃、建筑玻璃、微晶玻璃、光学玻璃
和玻璃纤维等。
特种玻璃 ( 亦称为新型玻璃 ) 是指采用精制, 高
纯或新型原料, 通过新工艺在特殊条件 下或严格控制
形成过程制成的一些具有特殊功能或特殊用途的玻璃 。
特种玻璃包括 SiO2含量在 85%以上或 55%以下的硅
酸盐玻璃, 非硅酸盐氧化物玻璃 ( 硼酸盐, 磷酸盐,
锗酸盐, 碲酸盐, 铝酸盐及氧氮玻璃, 氧碳玻璃等 ),
非氧化物玻璃 ( 卤化物, 氮化物, 硫化物, 硫卤化物,
金属玻璃等 ) 以及光学纤维等 。
根据用途不同, 特种玻璃分为防辐射玻璃, 激光玻
璃, 生物玻璃, 多孔玻璃, 非线性光学玻璃和光纤玻
璃等 。
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之三:水泥
水泥是指加入适量
水后可成塑性浆体,既能
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
硬化,并能够将砂、石等
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
细粉状水硬性材料。
水泥的种类很多,按其用途和性能可
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性水泥三大
类;按其所含的主要水硬性矿物,水泥又可
分为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
泥、氟铝酸盐水泥以及以工业废渣和地方材
料为主要组分的水泥。目前水泥品种已达一
百多种。
? 通用水泥 为大量土木工程所使用的一般用途的
水泥,如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
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
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等。
? 专用水泥 指有专门用途的水泥,如油井水泥、
砌筑水泥等。
? 特性水泥 则是某种性能比较突出的一类水泥,
如快硬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中
热硅酸盐水泥、膨胀硫铝酸盐水泥、自应力铝
酸盐水泥等。
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之四:耐火材料
耐火材料是指耐火度不低于 1580℃ 的无机非
金属材料 。 它是为高温技术服务的基础材料 。 尽
管各国对其定义不同, 但基本含义是相同的, 即
耐火材料是用作高温窑炉等热工设备的结构材料,
以及用作工业高温容器和部件的材料, 并能承受
相应的物理化学变化及机械作用 。
大部分耐火材料是以天然矿石(如耐火粘土、
硅石、菱镁矿、白云母等)为原料制造的。
3,有机高分子材料(高聚物)
高聚物是由一种或几种简单低
分子化合物经聚合而组成的分子量
很大的化合物。高聚物的种类繁多,
性能各异,其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
按高分子材料 来源 分为天然高分子
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按材料的
性能和用途 可将高聚物分为橡胶、
纤维、塑料和胶粘剂等。
4,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性质或组织结构不
同的材料组合而成。复合材料是多相材料,主要包括基本
相和增强相。基体相是一种连续相材料,它把改善性能的
增强相材料固结成一体,并起传递应力的作用;增强相起
承受应力(结构复合材料)和显示功能(功能复合材料)
的作用。复合材料既能保持原组成材料的重要特色,又通
过复合效应使各组分的性能互相补充,获得原组分不具备
的许多优良性能。
复合材料的种类繁多,目前还没有统
一的分类方法,下面根据复合材料的三要素
来分类。按 基体材料 分类,有金属基复合材
料,陶瓷基复合材料,水泥、混凝土基复合
材料,塑料基复合材料,橡胶基复合材料等;
按 增强剂形状 可分为粒子、纤维及层状复合
材料;依据复合材料的性能可分为结构复合
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
0.1.2 根据材料的性能分类
根据材料在外场作用下其性质或性能
对外场的响应不同,材料可分为 结构材
料 和 功能材料 。
? 结构材料 是指具有抵抗外场作用而保持自己
的形状、结构不变的优良力学性能(强度和
韧性等),用于结构目的的材料。这种材料
通常用来制造工具、机械、车辆和修建房屋、
桥梁、铁路等。是人们熟悉的机械制造材料、
建筑材料,包括结构钢、工具钢、铸铁、普
通陶瓷、耐火材料、工程塑料等传统的结构
材料(一般结构材料)以及高温合金、结构
陶瓷等高级结构材料。
? 功能材料 是具有优良的电学、磁学、光
学、热学、声学、力学、化学和生物学
功能及其相互转化的功能,被用于非结
构目的的高技术材料。
0.1.3 材料按服役的领域来分类
根据材料服役的技术领域可分为 信息
材料, 航空航天材料, 能源材料, 生物
医用材料 等。
0.1.4 材料按结晶状态分类
?单晶材料 是由一个比较完整的晶粒构成的材
料, 如单晶纤维, 单晶硅;
?多晶材料 是由许多晶粒组成的材料,其性能
与晶粒大小、晶界的性质有密切的关系。
?非晶态材料 是由原子或分子排列无明显规律
的固体材料,如玻璃、高分子材料。
0.1.5 按材料的尺寸分类
材料按材料的尺寸可分为零维材料、
一维材料、二维材料、三维材料。
? 零维材料 即超微粒子,通过 Sol-gel法、多
相沉积或激光等方法,可以制备出亚微米级
的陶瓷或金属粉末,大小 1— 100nm的超微粒
比表面积大(可作为高效催化剂)、比表面
能高、熔点低、烧结温度下降、扩散速度快、
强度高而塑性下降慢、电子态由连续能带变
为不连续、光吸收也发生异常现象(可以成
为高效微波吸收材料)。
? 一维材料,如光导纤维由于其信息传输量远
比铜、铅的同轴电缆大,而且光纤有很强的
保密性,所以发展很快。再比如脆性块状材
料在变成细丝后便增加了韧性,可以用来增
强其它的块状。实用纤维为碳纤维、硼纤维、
陶瓷纤维。纤维中强度和刚度最高的要算晶
须。
? 二维材料(薄膜),如金刚石薄膜、高温超导薄
膜、半导体薄膜。由于薄膜的电子所处状态和外
界环境的影响,可表现出不同的电子迁移规律,
完成特定的电学、光学或电子学功能,如成为绝
缘体、铁电体、导体或半导体等,从而有可能作
为光学薄膜用于非线性光学、光开关、放大或调
幅、敏感与传感元件,用于显示或探测器,用于
环保或表面改性的保护膜。
? 三维材料 即块状材料。
合成与制备过程
使用效能
性质
组
成
与
结
构
( 化学 )
( 工程 )
( 物理学 )
图 组成 -结构 -性质 -工艺过程之间关系示意
图
0.2 组成 -结构 -性质 -工艺过程之间的 关系
材料的 性质 是指材料对电, 磁, 光, 热, 机械载荷的
反应, 主要决定于材料的组成与结构 。
使用效能 是材料在使用状态下表现的行为, 它与材料
设计, 工程环境密切相关 。 实用性能包括可靠性, 耐用性,
寿命预测及延寿措施等 。
合成与制备 过程包括传统的冶炼、铸锭、制粉、压力
加工、焊接等,也包括新发展的真空溅射、气相沉积等新
工艺,使人工合成材料如超晶格、薄膜材料成为可能。
材料科学与工程
科学方面 ——
偏重于研究材料的 合成与制备、组成与结构、
性能与使用效能 各组员本身及其相互间关系的规
律;
工程方面 ——
着重与研究如何利用这些规律性的研究成果
以新的或更有效的方式 开发并生产出材料,
提高材料的使用效能,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工程研究中还应包括 ——
材料制备与表征所需的仪器、设备的设计与
制造。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中,科学与工程彼
此密切结合,构成一个学科整体。
1.合成与制备
合成 —— 指促使原子、分子结合而构成材料
的化学与物理过程。合成的研究既包括有
关 寻找新合成方法 的科学问题,也包括以
适当的数量和形态 合成材料的技术问题 ;
既包括 新材料的合成,也应包括 已 有材料
的新合成方法 (如溶胶 -凝胶法)及其 新
形态 (如纤维、薄膜)的合成。
制备 — 研究如何控制原子与分子使之构成
有用的材料。这一点是与合成相同的,但制
备还包括在更为 宏观的尺度 上或以更大的规
模控制材料的结构,使之具备所需的性能和
适用效能,即包括材料的 加工、处理、装
配和制造 。
简而言之,合成与制备就是将原子、分子聚
合起来并最终转变为有用产品的一系列连续
过程。
把合成制备简单的与工艺等同起来而忽略其基
础研究的科学内涵,是不恰当的!
在合成与制备中工程性的研究固然重要,基础
研究也不应忽视 。对材料合成与制备的动力学过程
的研究可以 揭示过程的本质,为改进制备方法建立
新的制备技术提供科学基础。
以晶体材料为例 —— 在晶体生产中如果不了解
原料合成与生产各阶段发生的物理化学过程、热量
与质量的传输、固液界面的变化和缺陷的生成以及
环境参数对这些过程的影响,就不可能建立并掌握
生长参数优化的制备方法,生长出具有所需组成、
完整性、均匀性和物理性的晶体材料。
以陶瓷材料为例 ——
陶瓷材料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可靠性差,原因是
制备过程落后以致材料的微结构和特性缺少均匀性
和重复性 。研究结果已表明,若粉料在材料制备中
发生团聚,则材料难免出现分布不均匀的气孔从而
导致性能不均一。
为提高材料的可靠性,必须对制备过程中的每
阶段所发生的化学、物理变化认真加以研究并做出
必要的表征 。
陶瓷材料中颗粒间界的强度远远低于颗粒或晶
粒本身的强度。
为了提高材料强度,对颗粒间晶界结构、本质
和在制备中的变化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受制备条
件的影响,进行基础性的研究,是极其重要的。
2,组成与结构
组成 —— 指构成材料物质的原子、分子及
其分布;除主要组成以外,杂质 及对无机非
金属材料结构与性能有重要影响的微量添加
物亦不能忽略。
结构 —— 则指组成原子、分子在不同层次上
彼此结合的形式、状态和空间分布,包括 原
子与电子结构, 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相结
构、晶粒结构、表面与晶界结构、缺陷结构
等 ; 在尺度上则包括 纳米以下, 纳米、微米、
毫米及更宏观的结构层次 。
了解材料的 组成与结构 及它们同 合成
与制备 之间,性能与使用效能 之间的内
在联系,一直是 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
工程 的基本研究内容 。
0.3 材料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1、材料物理化学的性质:
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涉及的各种物质
聚集状态的结构和结构变化,以及结构
对性能的决定作用。
2、基本思路:
化学组成 结构 性能
决定 决定
0.4 参考教材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陆佩文 主编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硅酸盐物理化学, 陆佩文 主编
东南大学出版社
,硅酸盐物理化学, 丁子上 等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 叶瑞伦 主编 天津大学
,怎样看硅酸盐相图, 沈鹤年
,玻璃物理化学导论, P.贝尔塔等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陶瓷导论, W.D.Kingery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