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的检查
方法与防治原则
细菌学诊断常通过直接通过分离出病
原菌达到疾病诊断的目的 。
有时也可通过检测病原菌的抗原成分
,代谢产物或其核酸达到诊断目的 。
第一节 细菌性感染的诊断
一 细菌学诊断
( 一 ) 检出病原
1 标本采集与送检,
原则,
尽量在用药前;
不同疾病采集不同标本;
严格无菌操作;
注意保存,尽快送检;
作好标记,添好化验单
致病菌的检验程序
直接涂片镜检 涂片镜检
生化反应
标本 →分离培养 →可疑菌落 血清学鉴定
↘ ↑ 药敏试验
增菌 动物试验
(二)病原菌的抗原检测
方法,沉淀反应
协同凝集试验
免疫荧光法
对流免疫电泳
另外,
McAb(特异性和敏感性 )
酶免疫测定 ( EIA)
胶体金标记等
核酸杂交技术
PCR技术
用已知的细菌或其特异性抗原去检测患者
体液中有无相应抗体以及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
可作为某些传染病的辅助诊断
因一般采取病人血清进行试验,故称血清学
诊断,
第二节 血清学诊断
*常用的血清学诊断试验
有凝集试验:肥达反应
沉淀试验,RPR,VDRL
补体结合试验:检测 Q热柯克斯体
中和试验:抗 O试验
ELISA,检测炭疽芽胞杆菌保护性抗体
主要适用于抗原性较强的病原和病程较
长的传染病的诊断
特异性防治是应用获得性免疫的原
理给机体注射或服用病原微生物或特异
性抗体,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种方法称为人工免疫
人工免疫分人工自动免疫和工被动免疫。
用于人工主动免疫方法通常称为预防接种或
疫苗( vaccination)接种。人工被动免疫则
用于应急预防或治疗某些疾病
获得性免疫的产生的方式
自然主动免疫:患病、隐性感染
主动免疫
人工主动免疫:接种疫苗、类毒素等
自然被动免疫:通过胎盘、初乳
被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注射抗毒素、丙种球蛋
白、转移因子
第三节 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防治
一, 人工主动免疫
概念:人工主动免疫是人为地将疫苗或类
毒素接种于人体, 使机体主动产生特异性免
疫力的过程 。 是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
主要用于预防 。 常用的人工自动免疫制剂有
以下几种,
(一)疫苗
1 死疫苗,
用理化方法将免疫原性强的细菌杀
死制成的。如百日咳、伤寒、霍乱、斑
疹伤寒、流行性脑膜炎、钩端螺旋体病

2 活疫苗,
用减度或无毒的病原体制成,如 BCG、
鼠疫和炭疽等的疫苗
活疫苗与死疫苗的比较
活疫苗 死疫苗
接种次数 1次 2-3次
接种量 小 较大
接种反应 轻 重
免疫效果 较好,维持 1-5年 差,维持 0.5-1年
毒力回升 有可能 不可能
安全性 有潜在危险性 安全性好
疫苗稳定性 相对不稳定 相对稳定
保存 不易保存 易保存
3 基因工程疫苗
将编码有效抗原组分的目的基因插入
适当载体,形成重组 DNA,再导入宿主细胞,
目的基因随重组 DNA复制而复制,随宿主
细胞分裂而扩增,使目的基因表达大量有
效抗原成分,由此制备的疫苗称为基因工
程疫苗
如把 HBsAg基因插入酵母细胞中,成功
表达并制备 HBsAg疫苗
4 亚单位疫苗
利用带有细菌保护性免疫原的组分
制成的疫苗
如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疫苗, 钩端
螺旋体外膜蛋白疫苗等 。 此种疫苗免
疫原性弱, 需加佐剂或与类毒素结合
成偶联疫苗, 以加强免疫原性
5 核酸疫苗 或称 DNA疫苗, 基因疫苗
是将能编码引起保护性免疫应答
的病原体免疫原基因片段和质粒载体
直接注射入宿主体以表达目的免疫原,
进而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的新型疫苗
6 治疗疫苗
慢性复发性感染患者可注射病原体疫
苗以增强其免疫应答,显示不同程度的疗
效。疫苗与药物起协同作用,促进康复,
目前这一新领域正处于研究中。
(二)类毒素 ( toxoid)
类毒素是外毒素经 0.3-0.4%甲醛处理后,
失去毒性仍保持抗原性的生物制品
加入适量的磷酸铝或氢氧化铝等制成精
制的类毒素在体内吸收缓慢免疫效果好
如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等
二、人工被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输入含有特异性抗体
免疫血清或制备好的免疫细胞,使机体立
即获得免疫力的过程,称人工被动免疫
可用于某些急性传染病的应急预防和
治疗,但维持时间短。常用的人工被动免
疫制剂有,
(一) 抗毒素
(二)抗菌血清
(三)胎盘丙种球蛋白和血清丙种球蛋白
三 其他免疫制剂
目前临床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 干扰素 主要为 INF-γ 通过产生炎
症反应和活化 Mφ 增强机体对胞内寄生抗染
的能力
﹡ IL-2 能刺激 T细胞增殖 增强细胞
免疫功能
﹡ 集落刺激因子 LAK细胞等
这些细胞免疫制剂在抗菌免疫中应用
不多主要试用于一些病毒性疾病和肿瘤
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比较
区别要点 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免疫物质 抗原 抗体或细胞因子
接种次数 1-3次 1次
免疫出现时间 慢 2-4周 快 立即
免疫持续时间 长 数月 -数年 短 2-3周
主要用途 预防 治疗或紧急预防
四 生物制剂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一)接种对象,
根据发病的年龄、职业、流行地区确
立接种对象
(二)接种途径,
死疫苗、类毒素接种量大,常用皮下
注射;活疫苗接种量小,常用皮肤划痕、
皮内注射、口服及喷雾等;丙种球蛋白、
动物血清和抗毒素采用肌肉注射
(三)接种剂量、次数及间隔时间
死疫苗接种剂量大,常分 2-3次注射,
间隔时间随免疫力建立情况而定,伤寒
疫苗产生免疫力快,间隔 7-10天,类毒
素吸收较慢,间隔 3-4周。一般需 1-2年后
再接种一次
(四)接种反应及预防接种禁忌症
1.一般反应,
2.异常反应,
3.应用生物制品的禁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