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毒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肝炎病毒( hepatitis viruses,HV) 是指以侵害肝
脏为主引起病毒性肝炎的一组病原体。
目前公认的肝炎病毒至少有 5种,即 甲型肝炎病毒
( HAV), 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HCV),
丁型肝炎病毒( HDV) 和 戊型肝炎病毒( HEV) 。
近年还发现一些与人类肝炎相关的病毒,如 GB病毒 -
C/庚型肝炎病毒( GBV-C/HGV) 和输血传播性病毒( TTV)
病毒,但由于致病性不清,均未被最后确定和命名。
此外,还有一些病毒如黄热病毒,CMV,EBV、
风疹病毒等虽也可引起肝炎,但不列入肝炎病毒范围之
内。
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比较
肝炎类型
甲型肝炎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丁型肝炎
戊型肝炎
病毒
HAV HBV HCV HDV HEV 生物
性状

小 RNA病毒 嗜肝 DNA病毒 黄病毒
未分类
嵌杯病毒
大小 (nm) 27 42 60 35 30
形状 20面体 球状 球状 球状 20面体
核酸类型 RNA DNA RNA RNA RNA
包膜 - +(HBsAg) + +(HBsAg) -
基因组 ssRNA dsDNA ssRNA ssRNA ssRNA 传播
途径
粪 -口
输血, 注射
性行为, 垂直
输血, 注射
性行为
垂直
输血, 注射
性行为, 垂直
粪 -口
临床
表现
潜伏期
2~ 6周
1~ 6周
2~ 10周
1~ 6周
2~ 8周
急性 + + + + +
慢性 - + + + -
重症 少 少 少 经常 妊娠期间
携带者 - + + + -
诱发肝癌 - + + - 预防
免疫球蛋

丙球蛋白
HBIG
丙球蛋白
-
-
疫苗 灭活或减毒疫苗 基因重组疫苗 (HBsAg) 无 HBsAg 无
第 1节 甲型肝炎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A virus,HAV) 首先是
Feinstone于 1973年应用免疫电镜技术在急性期肝炎患
者粪便中发现的。 1982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其分
类为小 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72型。近年又被单列为
肠道病毒科的嗜肝 RNA病毒属( heparnavirus)。
HAV引起的 甲型肝炎 是急性肝炎,主要经过粪-
口途径传播,可造成暴发或散发流行,潜伏期短,发
病较急,一般不转为慢性,亦无慢性携带者,预后良
好。
?形态与结构
生物学性状
球形颗粒,无包膜,
基因组,线状 +ssRNA,稳定
性高。
衣壳,20面体立体对称,由
VP1~ VP4等 4种多肽组
成,其中 VP1是主要的
衣壳蛋白,其抗原决
定簇的 NT抗体,能中
和所有的 HAV株。
至今,世界各地 HAV只发现
一个血清型。
?易感动物和细胞培养
黑猩猩、两种南美洲猴 (白髭猴和红腹狨 ) 以及国产猕猴
属中红面猴 (Macaca speciosa) 对 HAV易感,接种病毒后均可
出现临床、生化和组织学上急性肝炎的改变,粪便内可检出病
毒。
HAV可用非洲绿猴肾细胞、人胚肾细胞、传代猴肾细胞
(Vero,BSC-1,FRhK-4,FRhK-6),人胚肺 2倍体成纤维细胞和
人肝癌细胞株 (PLC/ PRF/ 5) 等。但不引起 CPE。 因此需用免
疫荧光法或放射免疫法检出培养的 HAV。
生物学性状
?抵抗力
HAV对乙醚、酸、热 (60℃1 h) 稳定,在- 20℃
贮存数年仍保持感染性。
HAV经高压 (121℃20 min),煮沸 (5min),干热
(180℃1 h),UV (1.1瓦/ 1min),甲醛 (1∶4 000,
37℃3 d)以及氯 (10ppm~ 15ppm,30min) 等处理均
可使之灭活。
鉴于 HAV有相当大的抵抗力,因此对肝炎患者及
其排泄物处理应特别小心。
生物学性状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传染源,多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患者潜伏期后期及
急性期的血液和粪便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 -口途径传播。未有患急性甲
型肝炎的孕妇传染给胎儿的病例。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机制
HAV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年,且多为隐性感染,
HAV 口 小肠淋巴结内增殖 血(病毒血症)
肝细胞内增殖 致病(出现临床症状)。
机体的免疫应答也参与了肝脏的损伤,即抗 HAV在
肝脏与 HAV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或 Tc(CTL)对感染病
毒肝细胞的攻击所致。
致病性与免疫性
潜伏期 排毒高峰
急性期 排毒量 Ab
?免疫性
感染后可产生持久免疫力。
早期,IgM; 同时,从粪便中检出 sIgA抗体。
恢复期,IgG,并可持续多年;
特异细胞免疫应答。
致病性与免疫性
实验室诊断不依靠分离病毒,而采用下述方法,
(一 ) 病毒检测,潜伏期末期和急性期早期,取粪
便用免疫电镜检测 HAV颗粒;用放射免疫 (RIA) 或酶
免疫 (EIA) 法检测 HAV 的抗原。
(二 ) 血清学检查,检测抗 HAV常用 RIA和 EIA法。
检测抗 HAV IgM有助于早期诊断;测抗 HAV IgG有助于
流行病学调查;测粪便中抗 HAV IgA也有助于诊断。
(三 ) 病毒核酸检测,应用 cDNA-RNA分子杂交技
术及 PCR技术检测 HAV的 RNA,方法特异、敏感。用斑点
杂交法可检出 10- 9mg核酸。
微生物学检查法
HAV感染后以隐性感染和无黄疽型病例占多数,因此
传染源较难控制。
预防,一般性预防:搞好卫生。
特异性预防:我国试用减毒甲型肝炎活疫苗 (H2
株和 L1株 );国外已生产灭活疫苗,
HAV基因工程疫苗正在研制中。注
射丙种球蛋白可应急预防。
治疗,甲型肝炎为自限性疾病,经治疗可痊愈,不转慢
性亦不留后遗症。
用药宜简。
防治原则
第 2节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HBV) 属嗜肝
DNA病毒科( hepadnaviridae)。
HBV的发现源于表面抗原的研究。 1963年 Blumberg首先在澳
大利亚土著人血清中发现一种新抗原,称为澳大利亚抗原
( Australia antigen); 直至 1968年确定这种抗原与血清型肝炎密
切相关,称为肝炎相关抗原( hepatitis associated antigen,HAA);
1970年 D.S,Dane在肝炎患者血清中发现具有传染性的颗粒,即
Dane颗粒( Dane's particle)。 从而 HBV被确认。
HBV是 乙型肝炎 病原体,主要经输血、注射、性行为
和母婴传播。起病徐缓,部分患者可转为慢性,少数还可
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形态与结构
完整的 HBV颗粒亦称 Dane颗粒,直径为 42nm,具
有双层核壳结构,
核心颗粒,直径为 28nm。
颗粒内部,DNA和 DNA多聚酶 。
颗粒表面(内衣壳):含有 HBcAg 和 HBeAg 。
外壳(包膜),厚 7nm。
脂质双层:含有 HBsAg,PHSAr 和 PreSAg
蛋白质
生物学性状
①小球形颗粒,
直径 22nm;
② 管形颗粒,直
径 22nm,长度在 50~
700nm之间;
③大球形颗粒,
即 Dane颗粒,直径
42nm。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结构
?HBV基因结构及复制
HBV基因结构
HBV DNA是由长链 L (负链 ) 和短链 S (正链 )
组成的不完全双链环状 DNA(cccDNA),短链的长度
相当于长链的 50%~ 85%。
HBV DNA长链载有病毒蛋白质的全部密码,有 4
个开放读码框架 (ORF),分别称为 S,C,P和 X区 。
生物学性状
HBV基因结构
S区基因,包括 S基因,PreS 1与 PreS2基因,分别编
码 HBsAg,PreS1和 PreS2 Ag。
C区基因,编码 HBcAg,还有一个 PreC区可能在病毒核
心和外壳的附着及结合中起作用。
P区基因,最长,编码 HBV DNA多聚酶、逆转录酶以及
RNaseH。
X区基因,编码 X 蛋白,可反式激活一些细胞的癌基因
及病毒的基因等,可能与肝癌的发生有关。
生物学性状
HBV的复制
生物学性状
?抗原组成
生物学性状
外壳,
HBsAg,是机体受 HBV感染的主要标志之一 。
具有抗原性, 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 即抗 HBs 。
根据 HBsAg抗原性差异, HBV可分为 adr,adw,ayr,
ayw 等 4种血清型 。 血清型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并与
种族有关 。 如欧美主要是 adr型, 为 A基因型;我国以
adr,ayw为多见 。
PreS1和 PreS2,存在吸附肝细胞受体的表位;
其抗原性比 HBsAg 更强, 抗 PreS1和抗 PreS2通过阻
断 HBV与肝细胞的结合而起抗病毒作用 。
生物学性状
衣壳
HBcAg,HBcAg主要定位于感染细胞核内, 不易从患者血清中检出 。
但 HBcAg也可在肝细胞膜表面表达, 宿主 CTL作用的主要
靶抗原 。
HBcAg抗原很强, 能刺激机体产生抗 HBc,但无中和作用 。
检出高效价抗 HBc,特别是抗 HBc IgM则表示 HBV在肝内
处于复制状态 。
HBeAg,HBeAg可作为 HBV复制及血清具有传染性的标志。
急性乙型肝炎进入恢复期时 HBeAg消失,抗 HBe阳性;但
抗 HBe亦见于携带者及慢性乙型肝炎血清中。
?抗原组成
?易感动物和细胞培养
只有 黑猩猩 对 HBV易感,接种后可发生与人类相似
的急慢性感染。
体外细胞培养尚未成功。 近年来应用基因克隆技
术,可使 HBV基因转移给小鼠或转染细胞株。将病毒
DNA导入肝癌细胞后,病毒可复制并在细胞中表达
HBsAg,HBcAg和 HBeAg。 有此细胞株可持续地产生 Dane
颗粒。这些细胞培养可用于抗 HBV药物的筛选、疫苗制
备及 HBV致病机制研究等。
生物学性状
?抵抗力
HBV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相当强,
对低温、干燥、紫外线、醚、氯仿、酚等均有
抵抗性。
高压灭菌 (121℃15 min),0.5%过氧乙酸,5%
次氯酸钠,3%漂白粉液,0.2%新洁尔灭等均可使
HBV失活。
但应指出,HBV的感染性与 HBsAg的抗原活性并
非一致。如 100℃10 min或 pH2.4处理 6h均可使 HBV失
去感染性,但仍保持 HBsAg的抗原活性。
生物学性状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传染源
急性、慢性乙肝患者及 HBsAg无症状携带者均为
传染源,特别是无症状的 HBsAg携带者 做为传染源危
害性更大。
致病性和免疫性
乙型肝炎主要是经血液或注射途径传播即 非胃肠道的感染
(parenteral infection),
1.血液、血制品传播,有少数 HBsAg阴性、而 HBV DNA阳 性的血
液仍可引起感染。
2.医源性传播,通过注射、手术、采血、拔牙、内窥镜检查、预
防接种、针刺、纹身、各种医疗器具、甚至工作人员的手,均可
传播乙型肝炎。
3.母婴传播 主要是在围产期,分娩时新生儿经产道接触或吸吞入
含 HBV的母血、羊水、或分泌物所致,少数可由于宫内感染 (<
10%),也可通过母乳、体液或密切接触而传播。
4.接触传播,日常生活中如共用牙刷、洗澡刷子、剃须刀等可引
起 HBV感染。通过唾液传播的可能性也应受到重视。性交,尤其
男性同性恋亦可传播 HBV。 因此,在西方国家将乙肝列为性传播
疾病 (STD)之一。尿液、鼻液、汗液和粪 -口传播的可能性很小。
致病性和免疫性 传播途径
?致病机制
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可表现为 无症状
病毒携带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及重症肝炎 等。
HBV的致病机制,除了 HBV对肝细胞直接损害外,
主要是通过宿主的免疫应答引起肝细胞的病理改变的
临床表现。
致病性和免疫性
1,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
2,体液免疫所致的免疫损伤
3,自身免疫所致的损伤
致病性和免疫性
?免疫性
体液免疫,
抗 HBs,中和体液中 HBV,使其失去感染性。
抗 PreS2,封闭病毒与肝细胞表面的 PHSA受体,
阻止
病毒吸附于肝细胞。
抗 Hbe,可通过与肝细胞表面 HBeAg结合后,
通过补体
介导而参与破坏病毒感染的
肝细胞。
细胞免疫,主要依靠 CTL。 CTL对 HBV感染的肝细胞 (靶细
胞 )有直接杀伤作用。据认为,针对 HBcAg
的 CTL在清
致病性和免疫性
NT抗体
? HBV与原发性肝癌
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其依据是,
①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乙型肝炎患者及 HBsAg携带者
的原发性肝癌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感染人群(危险性高 217
倍);
②用与 HBV分子生物学相似的土拨鼠肝炎病毒 (WHV)
可诱发土拨鼠原发性肝癌。而未感染鼠则无一只发生肝癌;
③用 HBVDNA探针与肝癌组织进行 Southern 印迹核酸杂
交时,获得阳性结果,说明肝癌细胞染色体上整合有
HBVDNA。
致病性和免疫性
最 常用的是采用 血清学方法 检测患者血清中 HBV
抗原、抗体,并根据这些标志进行分析判断。
近年来,临床上也常采用 PCR技术 对乙型肝炎进
行辅助诊断。
微生物学检查法
?检测 HBV抗原、抗体
常用的方法有 RIA,ELISA法,间接血凝、反向间接
血凝,对流免疫电泳、双向琼脂扩散法等,其中 最敏感 的方法
是 RIA,ELISA。
检测的项目主要是 HBsAg和抗 HBs,HBeAg和抗 HBe、
以及抗 HBcIgM和抗 HBcIgG,必要时也可检测 PHSA,PreS1和
PreS2的抗原和抗体。上述各项检查组成一套乙型肝炎病毒抗
原抗体检测系统 (HBV血清标志 ) 。
微生物学检查法
1,HBsAg,感染性( +);传染性( +);
抗 HBs,NT抗体,免疫力( +);
2,HBcAg,DNA复制标志,血清中( -),肝细胞核内( +);
抗 HBc,无中和作用,包括
抗 HBc IgM, 急性乙肝
抗 HBc IgG:恢复期
3,HBeAg,感染性( +);传染性( +);恢复期( -);
抗 Hbe,无中和作用,恢复期( +),携带者,慢性( +);
4,PreS1,PreS2和 PHSA受体:新感染( +);
抗 PreS1,抗 PreS2,NT抗体,恢复期( +);
微生物学检查法
微生物学检查法
HBV感染血清标志及其临床意义
HBs
Ag
HBe
Ag
抗 HBc
抗HBe

HBs
结 果 解 释
IgM
IgG
-
-
-
-
-
+
感染过 HBV或接种过乙肝疫苗,
有免疫力
+
-
-
-
-/+
-
肝功正常为无症状携带者 ;肝功
异常为正患乙肝 ;
+
-
-
+
+
-
( 小三阳 ) 正患乙肝,肝炎趋向
好转, 有传染性
+
+/-
-
+
+
-
正患肝炎,或趋于恢复, 有传染

+
+
+/-
-
-
-
( 大三阳 ) 正患乙肝,病毒复制,
传染性强
-
-
-
+/-
+
+
乙型肝炎恢复期
?血清 HBV DNA检测
核酸分子杂交及 PCR技术检测 HBV DNA可用于
乙型肝炎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常用斑点杂交法将特异的 HBV DNA探针与患者
血清进行杂交检测血清中 HBV DNA,方法敏感、特
异,能测出 0.1-1pg核酸。
用 PCR技术检测患者血清中 HBV DNA,在临床上
也已用于辅助诊断,特别是定量 PCR能测出 DNA拷
贝数量,可做为药物疗效的考核指标。
微生物学检查法
采取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措施,
对乙肝患者及携带者的血液, 分泌物和用具等要严格
消毒灭菌;
严格筛选献血员, 防止血液传播;
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及输液器;
凡手术操作, 使用接触过血液的医疗器械等也必须严
格消毒, 要防止病人与医务人员间的相互传播;
对高危人群要进行特异性预防 。
防治原则
主动免疫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
乙型肝炎疫苗是纯化的 HBsAg,不含 HBV DNA,具有良好
免疫原性, 而无感染性 。
应用的疫苗有两种, 即 HBsAg血源疫苗和 HBV基因重组疫
苗 。 另有 HBsAg多肽疫苗或 HBV DNA疫苗均在研究之中 。
被动免疫
乙肝免疫球蛋白 ( HBIg) 是由含有高效价抗 HBs人血清提
纯而成, 可用于紧急预防 。 主要用于以下情况,
① 医务人员或皮肤损伤被乙型肝炎患者血液污染伤口者;
② 母亲为 HBsAg,HBeAg阳性的新生儿;
③ 发现误用 HBsAg阳性的血液或血制品者;
④ HBsAg,HBeAg阳性者的性伴侣 。
防治原则
目前治疗乙型肝炎尚无特效药物和方法。除
了干扰素有一定效果外,据报道某些核苷类似物
如无环鸟苷,多聚酶抑制剂及某些逆转录酶抑制
剂(如拉米夫定)对 HBV有效,如与免疫调节药
物并用治疗乙型肝炎效果会更好。
防治原则
第 3节 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C virus,HCV) 引
起丙型肝炎。
HCV主要经血或血制品传播,目前占输血后
肝炎的 80%~ 90%。在我国丙型肝炎流行率为
2.1%。其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类似乙型肝炎,但
症状较轻,演变为慢性者多见,部分患者可发展为
肝硬化或肝癌。
HCV属于黄病毒科 ( flaviviridae) 丙型肝炎病
毒属 。 其生物学性状及基因结构与黄病毒相似 。
HCV呈球形,其直径约为 30nm~ 60nm,外有脂
蛋白包膜。
生物学性状
核酸为 +ssRNA。
5′ 端 UTR核酸序列保守性强,病毒株间差异小,可用于诊
断。
包膜蛋白区和非结构蛋白 1区基因易变异,包膜蛋白抗原性
变异,不被抗体识别,病毒持续存在,易发展成慢性;
目前对 HCV尚不能通过血清分型,而根据基因序列同源性
及亲缘关系分析可将世界各地分离到的毒株分为 Ⅰ ~ Ⅵ 型 6个基因
型,每个型又可分为亚型 (a,b,c表示 )。欧美流行株多为 Ⅰ 型,
而亚洲和我国流行的多为 Ⅱ 型。
生物学性状
至今 HCV的细胞培养尚未成功。
黑猩猩是 HCV唯一易感动物。
HCV对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敏感,紫外线
照射,100℃5 min,20%次氯酸、福尔马林 (1∶1000)
均可使 HCV失活。
生物学性状
HCV主要通过输血或血制品、注射、性交和母婴
传播。
潜伏期为 2~ 26w,平均 7.4w,但由输血或血
制品引起的丙型肝炎潜伏期较短,大多数在输血后 5~
12w发病。大多数患者不出现症状或症状较轻,多为无
黄疽型,90%以上的患者演变为慢性肝炎,进而发展为
肝硬变,甚至原发性肝癌。
关于 HCV感染的慢性化机制,目前认为 HCV并
不直接引起肝细胞损害,而主要是通过免疫病理损伤
和细胞凋亡导致肝细胞破坏。
致病性和免疫性
HCV感染后,
抗 HCV IgM,出现较早,持续时间短;
抗 HCV IgG,出现较迟。
这些抗体在抗 HCV感染中有何实际意义,
是否具有保护作用,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致病性和免疫性
1.抗 HCV抗体的检测
通过 ELISA,放射免疫法检测抗 HCV IgG或
IgM。 若抗 HCV IgM阳性时可对 HCV感染进行早期诊断。
2.HCV RNA检测
多采用 RT-PCR扩增患者血清后,检测 HVC
RNA。 该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好,可以提高 HCV RNA检出
率,供诊断时做参考 。
微生物学检查法
预防主要通过检测抗 HCV或 HCV RNA筛选献血员来
降低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
其他预防措施同 HBV。
免疫球蛋白有无预防作用尚无定论。
目前还无特异性防治对策,一般治疗原则与
乙型肝炎相同。
防治原则
第 4节 丁型肝炎病毒
丁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D virus,HDV),
曾称 δ 肝炎病毒( hepatitis δ virus),是丁型
肝炎的病原体。
通过黑猩猩实验感染证明它是一种缺陷病毒,
必须在 HBV或其它嗜肝 DNA病毒辅助下才能复
制,因此其致病必须同时有 HBV感染,病情较
单纯感染 HBV的患者严重。
HDV为直径 35nm~ 37nm的球形颗粒,核心含有环
状 -ssRNA和 HDAg (δ 抗原 )。 HDV表面为 HBV包膜,主
要含有 HBsAg。
HDV不能独立复制,须在 HBV或其他嗜肝 DNA
病毒辅助下才能增殖。
HDV RNA可编码 HDAg,刺激机体产生抗 HD。
HDV仅有一血清型,敏感动物是黑猩猩、土
拨鼠和北京鸭等。
生物学性状
传播方式:与 HBV基本相同,主要经输血或注射
传播。与 HBV相比,HDV母婴垂直传播少见,而性传播相对
重要。
由于 HDV是缺陷病毒,而且其衣壳为 HBsAg,从
而决定了 HDV只能感染 HBsAg阳性者,其感染有两种形式,
共同感染 (coinfection):与 HBV同时感染 ;
重叠感染 (superinfection):在慢性乙型肝炎
或 HBsAg携带者的基础上再感染 HDV。
HDV致病作用主要是病毒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
而机体免疫应答对丁型肝炎发病无明显影响。
致病性和免疫性
HDV感染后产生抗 HDV IgM,抗 HDV IgG。丁
型肝炎发展为慢性时,抗 HDV IgM和 IgG常呈持续高效
价,可做为慢性丁型肝炎诊断指标。
抗 HDV不能清除病毒,其作用还有待研究。
致病性和免疫性
1.血清学方法,
用 ELISA或 RIA检测血清中 HDVAg或抗 HDV。
HDVAg虽可于急性 HDV感染早期检出,但阳性率低;慢
性病人则测不出,但肝活检 HDVAg可呈阳性。抗 HDV
IgM于第 4~ 5w检出率高,有诊断意义。
2.核酸分子杂交法,
检测血清中 HDV RNA。 其浓度与 HDVAg平行。
抗 HDV出现后,HDV RNA转阴。 HDV RNA的存在标志 HDV
复制以及血清有传染性。
微生物学检查法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据报道用重组 α IFN或 γ IFN
治疗丁型肝炎,可抑制病毒复制,且可改善临床症状。
预防原则与乙型肝炎相同,主要为严格筛选
献血员和血制品,防止注射或其它操作的医源性传染,
开展卫生宣传教育,避免性传播。
防治原则
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
1989年在美国夏威夷召开的国际肝癌会上,将
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正式命名为 戊型肝
炎病毒( hepatitis E virus,HEV), 是戊型肝炎
( hepatitis E,HE) 的病原体。
戊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常引起大流行,
其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类似甲型肝炎。
HEV呈球形,无包膜,表面呈现锯齿状,类似杯
状病毒。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分离到的病毒只有一
个血清型。 HEV直径 27~ 38nm,20面体立体对称,核
酸为线形 +ssRNA,
易感染动物是猕猴,也可感染非洲绿猴、恒
河猴、猫猴和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口服或静注含有
HEV病原材料均可使之感染。
生物学性状
主要通过粪 -口途径传播,饮水被病毒污染可造
成水源性暴发流行,也可通过密切接触、食物污染
等方式传播。
患者多见于 20~ 40岁成年人,潜伏期为
2~ 9w,多数患者于病后 6w即好转或痊愈。少数患者
可表现为重症肝炎,甚至可导致死亡。孕妇感染时,
发病率高,病情严重,常发生流产或死产。 HEV致病
机制尚不明了,可能是病毒本身作用及机体免疫应
答造成肝细胞损伤。
病后有一定免疫力。
致病性和免疫性
1.免疫电镜,
可取病人粪便标本进行常规免疫电镜检查 HEV颗粒。
2.血清学方法
ELISA或 Western印迹试验检测抗 HEV,包括抗 HEV
IgM和抗 HEV IgG。
3.HEV核酸检测,
多采用 PCR法。可取患者粪便标本或血清标本检测
HEV RNA。
微生物学检查法
原则上与甲型肝炎相同。主要措施是保护水源,
防止被粪便污染,保证安全用水。在流行地区广泛
宣传不喝生水,改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降低新
患发病率。
免疫球蛋白预防无效。
本病治疗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合
并重症肝炎时按抢救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原则处理。
防治原则
第六节 新近发现的肝炎相关病毒
目前,除公认的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外,
尚存在可经肠道外传播而引起的急、慢性肝炎,统称
为非甲~戊型肝炎。其中研究较多的是 庚型肝炎病毒
( HGV) 和输血传染性病毒( TTV) 。
它们对肝脏和肝外的致病性至今尚不能确定,特
别是 TTV的感染未发现对人体有致病性。从其分离的
来源考虑,将 GBV-C/HGV和 TTV统称为新近发现的
肝炎相关病毒( Hepatitis-related viruses) 。
一, 庚型肝炎病毒 ( HGV)
1995年,美国科学家先后从输血后非甲~戊型肝炎
病人血清中获得的两株肝炎相关病毒核苷酸序列,分别
命名为 GB病毒 -C和庚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G virus,
HGV)。 后来发现二者是同一种病毒的不同分离株。由
于至今尚未正式命名,故有 HGV,GBV-C及 GBV-C/HGV之
称。
传染源:主要是庚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或病毒携带者 。 灵长类动
物虽可感染该病毒, 但其自然感染情况及其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尚
不清楚 。
传播途径:经血或肠道外传播。受血者、静脉内毒瘾者、接
触血液的医务人员等感染率高。此外,也可经母婴传播性传播。
HGV多为持续感染。由于传播途径相同,HGV常与 HBV,HCV
等重叠感染,但该病毒并不加重乙型和丙型肝炎的临床症状和肝
脏酶学的变化,有研究表明合并 HGV感染的 HCV感染者中,有些病
人的 HCV感染消失,ALT恢复正常,而 HGV感染持续存在。因此,
对 HGV的致病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HGV对干扰素敏感,故对 HGV的治疗,特别对 HCV和 HGV
合并感染的病例可使用干扰素 (IFN)治疗。临床证明用病毒唑治
疗庚型肝炎效果不佳。
二, 输血传染性病毒 ( TTV)
1997年日本学者 Nishizawa等应用代表性差异分析
法( 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RDA) 技术从
一名输血后非甲~庚型肝炎病人( T,T.) 中克隆到一
个 DNA片段,而且发现该 DNA类似于病毒的基因组。
并按病人姓氏缩写命名为 TT病毒( TT virus,TTV),
恰与 经血传播病毒 (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
巧合。
TTV主要通过输血或血制品传播, 但也可通过粪 -口途径, 唾
液飞沫, 精液和乳汁等多途径传播 。 在一些动物血清中亦发现
了 TTV DNA的存在, 但其是否具有传染源的意义尚不清楚 。
TTV在人群中感染率高,据报道欧美等发达国家正常献血
员血清中 TTV DNA检出率约 33%~ 76%,在非甲-庚型肝病慢性
肝炎检出率为 46%。
TTV常与 HCV重叠感染。 TTV感染一般表现为无症状携带者,
至今尚未发现 TTV有引起肝炎或其他疾病的能力。因此,TTV是
否有嗜肝性和致病性尚不明确,正在研究之中。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肝炎病毒的核酸类型与基因结构
2.熟悉 HAV,HBV的形态结构,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
性; HCV,HDV和 HEV的致病性;熟悉五型肝炎病毒的防
治原则
3.掌握 HBV的抗原 — 抗体系统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
义,掌握五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
二、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