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局部腐蚀
1,概述
? 定义
局部腐蚀是指金属表面局部区域的腐蚀破
坏比其余表面大得多, 从而形成坑洼,
沟槽, 分层, 穿孔, 破裂等破坏形态 。
? 主要类型
电偶腐蚀 晶间腐蚀 选择性腐蚀
缝隙腐蚀 小孔腐蚀
应力腐蚀 磨损腐蚀 氢损伤
? 危害性
举例:
局部腐蚀破坏有如下特征,
(1) 复杂性
(2) 集中性
(3) 突发性
? 发生局部腐蚀的条件
(1) 金属方面或溶液方面存在较大的电化学不均
一性,因而形成了可以明确区分的阳极区和阴
极区,它们遵循不同的电化学反应规律。
(( 2) 阳极区和阴极区的电化学条件差异在腐蚀
过程中一直保持下去, 不会减弱, 甚至还会不
断强化, 使某些局部区域的阳极溶解速度一直
保持高于其余表面 。 这是局部腐蚀能够持续进
行 (发展 )的条件 。
2,电偶腐蚀
? 发生电偶腐蚀的几种情况
(1) 异金属 (包括导电的非金属材料, 如石
墨 )部件的组合 。
(2) 金属镀层 。
(3) 金属表面的导电性非金属膜 。
(4) 气流或液流带来的异金属沉积, 也会导
致电偶腐蚀问题 。
? 电偶腐蚀的影响因素
( 1)腐蚀电位差
表示电偶腐蚀的倾向 。 两种金属在使用环
境中的腐蚀电位相差愈大, 组成电偶对时
阳极金属受到加速腐蚀破坏的可能性愈大 。
将各种金属材料在某种环境中的腐蚀电位
测量出来,并把它们从低到高排列,便得
到所谓电偶序 (galvanic series) 。
一些工业金属和合金在海水中的电偶序


石墨


Chlorimet 3(62Ni,18Cr,18Mo)
Hastelloy C (62Ni,17Cr,15Mo)
18-8Mo不锈钢 (钝态 )
18-8不锈钢 (钝态 )
11~30%Cr不锈钢 (钝态 )
Inconel(80Ni,13Cr,7Fe)(钝态 )
镍 (钝态 )
银焊药
Monel(70Ni,32Cu)
铜镍合金 (60~90Cu,40~11Ni)
青铜

黄铜






Chlorimet2(66Ni,32Mo,1Fe)
Hastelloy B (60Ni,30Mo,6Fe,1Mn)
Inconel(活态 )
镍 (活态 )


铅 -锡焊药
18-8钼不锈钢 (活态 )
18-8不锈钢 (活态 )
高镍铸铁
13%Cr不锈钢
铸铁
钢或铁
2024铝 (4.5Cu,1.5Mg,0.6Mu)

工业纯铝 (1100)

镁和镁合金
注意:
? 比较腐蚀电位从而确定电偶对中哪个金
属是阳极时绝不能离开环境条件。同一
种电偶组合在不同环境条件中不仅腐蚀
电位差的数值不一样,甚至可能发生极
性反转。
? 不仅环境条件不同,异金属组合的电位
关系不同,即使在同一环境中,随着腐
蚀过程的进行,两种金属的腐蚀电位相
对关系也会改变。
( 2) 极化性能
一般说来,在阴极性金属 M1上去极化剂还
原反应愈容易进行,即阴极反应极化性
能愈弱,阳极性金属 M2的电偶腐蚀效
应愈大,造成的破坏愈严重。
●● 析氢腐蚀
在发生析氢腐蚀的环境,与低氢过电位的
阴极性金属接触,将造成阳极性金属发生
严重的电偶腐蚀。
Lg|i|
E E(io
c)`ioc
lgig lgig` lgig lgig` Lg|i|
(a)活化极化控制腐蚀体系 (b)受阴极反应浓度极化控制的腐蚀体系
lg(i`g/ig)=bc/(ba+bc)lg(ioc)`/ioc (b)ig=id i`g=i`d
阴极反应极化性能对电偶腐蚀电流密度的影响
( 阴,阳极面积相等 )
●● 吸氧腐蚀
如果阴极反应受氧扩散控制,阴极反应速
度等于氧分子极限扩散电流密度,?ic?= id
。那么各种金属上阴极反应的极化性能是
一样的,此时 ig(M2)与阴极性金属的种类
无关,仅取决于 id的大小,id增大,则
ig(M2)增大,阳极性金属 M2的电偶腐蚀破
坏加剧。
( 3)阴、阳极表面面积比 S1/S2
随着阴极性金属 M1面积增大,阳极性金属
M2的电偶电流密度 ig都增大,电偶腐蚀破
坏加重。
所以,大阴极小阳极的电偶组合是很有害
的,应当避免。
( 4) 溶液导电性
溶液导电性对电偶电流的分布有很大的影
响。
E`g
Eg
E`g
Eg
Lg|i| Lg|i|Lgi`gLgig
阴极
面积
Sl`
阴极
面积
Sl
E E
阴极面积由 Sl改变到 Sl`
阳极的电偶电流密度的变化 lg = lg=
阴极面积 Sl对电偶腐蚀电流密度的影响
(活化极化控制腐蚀体系 )
bc
ba+bc
i`g
ig
S`l
Sl
3
2
1
0 -2 -1 0 1 2 10
100
1000
lg iAg
(UA/cm2)
Al 2024/3.5%Nacl
阴极属性
Cu
4130钢
304不锈钢
Ti-6Al-4V
√a
iAg
V-a
(mdd)
lg(Sc/Sa) 或 lg(1+Sc/Sa)
Al2024的电偶电流密度 iAg和溶解速度 V-a与面积比 Sc/Sa的关系
根据 Mansfeld等,引自 <Corrosion Science>15.239(1975)
锌镀层
腐蚀环境

胀管部位
水侧管板
工作介
质侧
碳钢
缝隙 Cr-Ni不锈钢管
不锈钢Cr-Ni
钢上镀锌进行阴极
保护
电偶腐蚀应用于金
属防护
用碳钢进行阴极保护,防止 Cr-Ni不锈
钢热交换管发生应力腐蚀破裂
表示易产生破裂部位
3,晶间腐蚀
晶间腐蚀指腐蚀主要发生在金属材料的晶
粒间界区, 沿着晶界发展, 即晶界区溶解
速度远大于晶粒溶解速度 。
? 发生晶间腐蚀的电化学 条件
( 1) 晶粒和晶界区的组织不同, 因而电化
学性质存在显著差异 。 —— 内因
( 2) 晶粒和晶界的差异要在适当的环境下
才能显露出来 。 —— 外因
? 不锈钢的晶间腐蚀
●● 敏化热处理
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常常是在受到不正确的热处理
以后发生的,使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倾向的热处
理叫做 敏化热处理 。奥氏体不锈钢的敏化热处理
范围为 450?C— 850?C。 当奥氏体不锈钢在这个温
度范围较长时间加热 (如焊接 )或缓慢冷却,就产
生了晶间腐蚀敏感性。铁素体不锈钢的敏化温度
在 900?C以上,而在 700-800?C退火可以消除晶间
腐蚀倾向。
●● TTS曲线
敏化处理对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影响,与加
热温度、加热时间都有关系。将处理后的
试样进行试验,把结果表示在以加热温度
(T)和加热时间 (T)为纵、横坐标的图上,发
生晶间腐蚀的区域的边界称为 TTS曲线 (S表
示晶间腐蚀敏感性 )。
TTS曲线清楚地表明被试验不锈钢敏化处
理的温度和时间范围。
1100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度(0


度)
不发生晶间腐蚀区
0.015 0.15 1.5 15 150 1500
加热时间 (小时 )
0.05%C-18.48%Cr-9.34%Ni不锈钢的晶间腐蚀范围 (TTS曲线 )
(根据 Cihal et al.)试验方法,CuSO4+H2SO4+Cu屑,24小时
1200
1000
800
0

度(0


度)
0.17 0.5 2 4 6 8 10
晶间腐蚀
无晶间腐蚀
加热时间 (小时 )
OOCR25不锈钢 (C0.005%,N0.005%)的晶间腐蚀 T-T-S曲线 (固溶处理后再施
以如图所示之热处理后空冷,按 CuSO4-H2SO4-Cu屑法检验 )(根据 TokapeBa)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0.1 1 10 100 100 1000 10000



度(0


度)
析出时间 (小时 )
含碳量对 18-8不锈钢出现晶间碳化铬析出温度和折出时间的影响
0.08
0.04
0.02
0.01
含碳量 %
? 不锈钢晶间腐蚀理论
贫铬理论
不锈钢在弱氧化性介质中发生的晶间腐蚀
(这是最常见的情况,因为不锈钢一般都
是在这种介质中使用 ),可以用贫铬理论
解释。
( 1)奥氏体不锈钢
( 2) 铁素体不锈钢
贫铬区
(Fe,Cr)23C6
30
20
10
>70%


量(%
)
晶界上的 (Fe.Cr)23C6
18%
不锈钢晶界上铬的析出和贫铬区的形成
12%
28
24
20
16
12
8
4
0
500 1000 1500 2000
钢样平均含铬量


量(%)
距碳化物的距离 (A)
lCr18Nig钢经 650摄氏度,2小时敏化处理后,贫铬
区内铬的分布 (根据华保定等 )


量(%
)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1 2 3 4 5 6
碳化颗粒直径 1000A
Cr18Ni10钢经 600摄氏度,24
小时敏化处理后,贫铬区内
铬的分布 (根据 Tedmon)
距碳化物距离 (微米 )
金属 钢的成分 *(%)
Cr
Ni
Fe
18.0
8.8
余量
700 摄氏

725摄氏

750 摄氏

775 摄氏

9.63 9.7 8.7 10.3
7.9 6.7 8.4 8.3
82.4 83.5 82.4 81.3
在下列温度敏化处理 2小时后,晶间附近区域的
化学成分 (%)
敏化处理后不锈钢晶界附近区的化学成分
?另含 0.22% C
?测量方法,敏化处理后,在冷浓硫酸中浸蚀 10天,分析溶液中 Fe,Cr,Ni的相
对含量,
? 提高不锈钢抗晶间腐蚀性能的冶金方法
( 1)固溶处理,避免敏化处理。
( 2) 加入稳定元素钛或铌。
( 3)降低含碳量,冶炼低碳 (C ? 0.03﹪ )
不锈钢和超低碳 (C+N ? 0.002﹪ )不锈钢。
晶界选择性溶解理论
在强氧化性介质 (如浓硝酸 )中不锈钢也会发生晶
间腐蚀,但晶间腐蚀不是发生在经过敏化处理
的不锈钢上,而是发生在经固溶处理的不锈钢
上。用晶界区选择性溶解理论来解释。
当晶界上析出了 σ相 (FeCr金属间化合物 ),或是
有杂质 (如磷、硅 )偏析,在强氧化性介质中便会
发生选择性溶解,从而造成晶间腐蚀。而敏化
加热时析出的碳化物有可能使杂质不富集或者
程度减轻,从而消除或减少晶间腐蚀倾向。
4,选择性腐蚀
选择性腐蚀包括成分选择性腐蚀和组织选
择性腐蚀。最常见的例子是黄铜脱锌,
其他如铜铝合金脱铝,青铜脱锡,铜镍
合金脱镍等。
? 黄铜脱锌
●● 破坏形式
脱锌破坏形式主要有层状和栓状两类 。
表 面
断 面
(a) 层状脱锌 (b) 带状脱锌 (c) 栓状脱锌铜栓
腐蚀产物
穿孔
黄 铜 脱 锌 类 型
●● 影响因素
(1) 锌含量高的黄铜容易发生脱锌。
(2) 黄铜中加入锡、砷、锑可以抑制脱锌。
如海军黄铜含锡 1%,砷 0.04%,提高了
抗脱锌腐蚀性能。
(3) 溶液的停滞状态,含氯离子,黄铜表面
存在多孔水垢或沉积物 (易形成缝隙 ),
都能促进脱锌。
(4) 溶液的 pH值可以影响脱锌的类型。
(









出)



度mpy 120
100
80
60
40
20
0
20 40 60 80 100 120
温度,0摄氏度(根据 Fontana)
温度对三种黄铜腐蚀的影响
(在 2N Nacl溶液中,经 24g天水线试验 )
红黄铜 (15%Zn)
海革黄铜 (37%Zn)
蒙茨黄铜 (40%Zn)
●● 机理解释
( 1)锌的选择性溶解
这种理论认为,黄铜表面的锌原子发生选择性
溶解,留下空位,稍里面的锌原子通过扩散到
发生腐蚀的位置,继续发生溶解,结果留下疏
松多孔的铜层。
( 2)溶解 — 沉积
这种理论认为铜和锌以金属离子形式一起进入
溶液,铜离子再发生还原以纯铜的形式沉积出
来 (称为回镀 )。
? 灰铸铁石墨化
灰铸铁中含有网状石墨,发生腐蚀时石墨
为腐蚀电池阴极,铁素体组织为阳极。铁
发生选择性溶解,留下石墨残体骨架。从
外形看并无多大的改变,但机械强度严重
下降,极易破损。
灰铸铁构件、管道在水中和土壤中极易发
生这种腐蚀破坏。
5,孔蚀和缝隙腐蚀
5.1孔蚀
孔蚀即小孔腐蚀, 亦称点蚀 。 腐蚀破坏形态是
金属表面局部位置形成蚀孔或蚀坑, 一般孔深
大于孔径 。
? 腐蚀的破坏特征
(1) 破坏高度集中
(2) 蚀孔的分布不均匀
(3) 蚀孔通常沿重力方向发展
(4) 蚀孔口很小, 而且往往覆盖有固体沉积物,
因此不易发现 。
(5) 孔蚀发生有或长或短的孕育期 (或诱导期 )。
? 孔蚀的引发
孔蚀的形成可分为引发和成长 (发展 )两个阶段。
在钝态金属表面上,蚀孔优先在一些敏感位置上
形成,这些敏感位置 (即腐蚀活性点 )包括:
(1) 晶界 (特别是有碳化物析出的晶界 ),晶格缺
陷 。
(2) 非金属夹杂,特别是硫化物,如 FeS,MnS,
是最为敏感的活性点。
(3) 钝化膜的薄弱点 (如位错露头、划伤等 )。
Fe2+
Fecl2
Hcl
H 2 S
间或有Fe Cl 2,4H 2 O结晶
含H 2 S的酸性
氯化物溶液
MnS+2H + ?M 2+ n +H 2 S
e Cl - Cl -

Fe ?Fe 2+ +2e
Fe 2+ +H 2 O ?FeOH + +H +
2H + +2e ?H 2

Fe(OH)3多孔锈层
O 2 +2H 2 O+4e ?40H -
?O 2 ?O 2
中性充气氯化钠溶液
?O 2 ?O 2 ?O 2 ?O 2 ?O 2 ?O 2
因杵氢偶而将锈层冲破
H 2 ?O

?O 2
OH+H 2 O+Fe 3 O 4 ←
3FeOOH+e
起源于硫化物夹杂的碳钢孔蚀机理示意图
根据Wranglen
? 表示金属孔蚀倾向的电化学指标
环状阳极极化曲线上的特征电位 Eb和 Erp可以用来
表示金属的孔蚀倾向。 Eb称为击穿电位,或孔蚀
电位。 Erp称为孔蚀保护电位或再钝化电位。 Eb、
Erp愈正,Eb与 Erp相差愈小 (滞后环面积愈小 ),则
金属材料发生孔蚀的倾向愈小,耐孔蚀性能愈好。
*为了用 Eb和 Erp比较各种金属材料的耐孔蚀性能,
测量 Eb和 Erp的实验条件必须相同。
? 孔蚀的影响因素
(1) 金属材料
能够鈍化的金属容易发生孔蚀,故不锈钢
比碳钢对孔蚀的敏感性高。金属钝态愈稳
定,抗孔蚀性能愈好。孔蚀最容易发生在
钝态不稳定的金属表面。
对不锈钢,Cr,M0和 N有利于提高抗孔
蚀能力。
1.4
1.2
1.0
0.8
0.6
0.4
0.2
0
30 40 50 60 70 80
温度 (0摄氏度 )



位(V
.S
CE
)
三种不锈钢在 3.5%Nacl溶液中的孔蚀电位比较
(根据原田 )
0Cr22Ni5Mo2
复相不锈钢
1Cr17Ni2MO2
0Cr19Ni9







(SC
E

1.0
0.5
0 20 40 60 80
海水温度 (0摄氏度 )

















系(



系)
(根据安保山 )
25-13-1MO-N
25-5-2MO
18-12-2MO
18-10
1.6
1.2
0.8
0.4
0
10 20 30 40







Cr ( %)
孔蚀临界 Cl-离子浓度与 Cr
含量的关系
[H+]=iN
铬含量( %) 孔蚀临界 Cl-离子浓度( N)
Fe
Fe-5.6Cr
Fe-11.6Cr
Fe-20Cr
Fe-24.5Cr
Fe-29.4Cr
0.0003
0.017
0.069
0.1
1.0
1.0
根据 (Stolica)
孔蚀电位与 Fe-Cr合金中 Cr含量的关系
试验溶液, 0.1NNacl,PH=2,室温
(根据 Kolotyrkin)
(2) 环境
? 活性离子能破坏钝化膜,引发孔蚀。
一般认为,金属发生孔蚀需要 Cl- 浓度达到
某个最低值 (临界氯离子浓度 )。这个临界氯
离子浓度可以作为比较金属材料耐蚀性能
的一个指标,临界氯离子浓度高,金属耐
孔蚀性能好 。
? 缓蚀性阴离子
缓蚀性阴离子可以抑制孔蚀的发生。



位(
伏)
0.35
0.30
0.25
0.20
0.15
0.01 0.05 0.1 0.5 1
Cl-离子活度对 18-8不锈钢孔蚀电位的影响
25摄氏度,Nacl溶液 (根据 Leckie,Uhlig)
? pH值
在较宽的 pH值范围内,孔蚀电位 Eb与溶液 pH值
关系不大。当 pH﹥ 10,随 PH值升高,孔蚀电位增
大,即在碱性溶液中,金属孔蚀倾向较小。
? 温度
温度升高,金属的孔蚀倾向增大。当温度低于某
个温度,金属不会发生孔蚀。这个温度称为临界
孔蚀温度 (CPT), CPT愈高,则金属耐孔蚀性能
愈好。
0.85
0.65
0.45
0.25
0.05



位(
伏)
3 5 7 9 11
PH
溶液 PH值对不锈钢在 3%Nacl溶液中孔蚀
电位的影响 (根据 Smialowska)
18-12-2MO
18-10
Cr17
8
6
4
2
400 20 60 80
无腐蚀
(CT(0C)=-(45+5)+11%M0 (1)(PT(0C)=5+7%M0
(2)
(PT(0C)=10+7%M0
(3)
(4)
(PT(0C)=5+11%M0
(PT(0C)=25+8%M0缝隙腐蚀
孔蚀和缝隙腐蚀
温度( 0C)
Cr-Ni奥氏体不锈钢(含 18% Cr)的缝隙临界温度 (CCT)
和孔蚀临界温度( CPT)与 Mo含量的关系
试验溶液,10% Fecl3 (根据 Brigham)钢成份 (2)0.2%N
(3)<0.5%Mn(4)3.5%Si或 25%Cr
M0


量(%
)
? 流动状态
在流动介质中金属不容易发生孔蚀,而在
停滞液体中容易发生,这是因为介质流动
有利于消除溶液的不均匀性,所以输送海
水的不锈钢泵在停运期间应将泵内海水排
尽。
5.2 缝隙腐蚀
缝隙腐蚀是指腐蚀破坏发生在金属表面上的缝隙
部位,在缝隙内区域,腐蚀破坏形态可以是蚀孔
,蚀坑,也可能是全面腐蚀。
? 缝隙种类
(1) 机器和设备上的结构缝隙
(2) 固体沉积 (泥沙、腐蚀产物等 )形成的缝隙。
(3) 金属表面的保护模 (如瓷漆、清漆、磷化层、
金属涂层 )与金属基体之间形成的缝隙。
? 缝隙尺寸
造成缝隙腐蚀的缝隙是狭缝,一般认为其
尺寸在 0.025 ? 0.1毫米范围。
宽度太小则溶液不能进入,不会造成缝内
腐蚀;宽度太大则不会造成物质迁移困难,
缝内腐蚀和缝外腐蚀无大的差别。
? 影响因素
( 1)金属材料
几乎所有的金属材料都会发生缝隙腐蚀,
钝态的金属对缝隙腐蚀最为敏感 。
( 2)环境
几乎所有溶液中都能发生缝隙腐蚀,以含
溶解氧的中性氯化物溶液最常见 。
? 评定方法 (同孔蚀)
8
6
4
2
0 12 24 36 48
-0.9
-0.7
-0.5
-0.1
0
0.1
2 4 6 8
缝隙宽度, 1 3.5mm
2 2.7mm
3 2.0mm


度(
升/

克)
时间 (小时 )
缝隙内海水中氧浓度的变化
玻璃 -钛缝隙
1
2
3
氧浓度 (毫克 /升 )
海水中氧的浓度对铝合金
和钛合金电位的影响
转引自 <腐蚀与耐腐蚀合 >P48.49
铝合金
104
102
100
10-2
6 4 2
主体溶液 Cl-浓度 (ppm)
100~200
1000
10000
PH
104
102
100
10-2
102 103 104 105
Cl-(ppm)
缝隙腐蚀模拟试验条件下,阳极区溶液中 H+,Cl-离子随电解
电量 (腐蚀速率 )的变化 (Cr18Ni10钢,去离子水 +Nacl,80摄氏度 )
(根据小野山弓 )
? 闭塞腐蚀电池理论
●● 闭塞电池的概念
由于闭塞的几何条件(缝隙、孔蚀、裂纹
)造成溶液的停滞状态,使物质的迁移困
难,结果使闭塞区内腐蚀条件强化,闭塞
区内外电化学条件形成很大的差异,结果
闭塞区内金属表面发生活性溶解腐蚀,使
孔蚀和缝隙腐蚀以很大的速度扩展。
●● 闭塞腐蚀电池的工作过程
( 1)缝隙内氧的贫乏
由于缝隙内贫氧,缝隙内外形成氧浓差电池。缝
隙内金属表面为阳极,缝外自由表面为阴极。
( 2)金属离子水解、溶液酸化
( 3) 缝隙内溶液 pH值下降,达到某个临界值,
不锈钢表面钝化膜破坏,转变为活态,缝隙内金
属溶解速度大大增加。
( 4)上述过程反复进行,互相促进,整个腐蚀
过程具有自催化特性。
e
e
e
ee ee
e
o2
OH-
OH-
M+
M+o2 Na+
Na+
Na+
Cl-
M+o2
OH-
o2
OH-
M+
o2
OH-
M+
Cl-
Na+
ee
e
o2 OH-
OH-o2
M(OH)
2
M+ M+ M
+
M+ M+ M
+
Cl-M+
M+
Cl-
M+M+
M+
Cl-
Cl-
M+
Cl-
Cl-
Na+
o2
Cl-o
2 o2
OH-
初期阶段 后期阶段
金属在海水中(中性氯化物溶液)缝隙腐蚀
局部腐蚀
? 孔蚀和缝隙腐蚀的比较
孔蚀和缝隙腐蚀有许多 相同之处 。首先,耐蚀性
依赖于钝态的金属材料在含氯化物的溶液中容易
发生,造成典型的局部腐蚀。其次,孔蚀和缝隙
腐蚀成长阶段的机理都可以用闭塞电池自催化效
应说明。
但孔蚀和缝隙腐蚀也有许多 不同之处 。
第一, 孔蚀的闭塞区是在腐蚀过程中形成的, 闭
塞程度较大;而缝隙腐蚀的闭塞区在开始就存在
,闭塞程度较小 。
第二,孔蚀发生需要活性离子 (如 Cl- 离子 ),
缝隙腐蚀则不需要,虽然在含 Cl- 离子的溶
液中更容易发生,第三,孔蚀的临界电位
Eb较缝隙腐蚀临界电位 Eb高,Eb与 Erp之间
的差值较缝隙腐蚀小 (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测
量 ),而且在 Eb与 Erp之间的电位范围内不形
成新的孔蚀,只是原有的蚀孔继续成长,
但在这个电位范围内缝隙腐蚀既可以发生
也可以成长。
6,应力腐蚀
应力腐蚀是应力和环境腐蚀的联合作用造
成的金属破坏。在固定 (静止 )应力情况,称
为应力腐蚀破裂 (或应力腐蚀开裂 ),记为
SCC;在循环应力情况,称为腐蚀疲劳,
记为 CF。
? 特征
(1) 主要是合金发生 SCC,纯金属极少发生
(2) 对环境的选择性
形成了所谓,SCC的材料 ― 环境组合”。
金属或合金 腐 蚀 介 质
软钢
碳钢和低合金钢
奥氏体不锈钢
铜和铜合金
镍和镍合金
蒙乃尔合金
铝合金


NaOH,硝酸盐溶液,(硅酸纳 +硝酸钙 )溶液
42%Mgcl2溶液,HCN
NaCIO溶液,海水,H2S水溶液
氯化物溶液,高温高压蒸馏水
氨蒸气,汞盐溶液,含 SO2大气
NaOH水溶液,
HF酸,氟硅酸溶液
熔融 Nacl,Nacl水溶液,海水,水蒸气,含 SO2大气 Pb(AC)2溶液
海洋大气,蒸馏水,Kcl-K2CrO4溶液
产生应力腐蚀破裂的材料 -介质组合
(局部腐蚀 )
(3) 只有拉应力才引起 SCC,压应力反而会
阻止或延缓 SCC的发生。
(4) 裂缝方向宏观上和拉引力垂直,其形态
有晶间型,穿晶型,混合型。
(5) SCC有孕育期, 因此 SCC的破断时间 tf
可分为孕育期, 发展期和快断期三部分 。
(6)发生 SCC的合金表面往往存在钝化膜或
其他保护膜, 在大多数情况下合金发生
SCC时均匀腐蚀速度很小, 因此金属失
重甚微 。
? 合金耐 SCC性能的评定
恒应变试验
恒载荷试验
? SCC的影响因素
●● 力学因素
( 1)应力使材料发生形变,而形变使表面
膜破裂。应力与环境腐蚀的相互促进,
才使得材料在很弱的腐蚀性介质中发生
破坏。
( 2)临界应力和临界应力强度因子









率裂纹深度
暴露时间
拉伸载荷下应力腐蚀破裂扩
展速度与裂纹深度的关系
恒载荷应力腐蚀破裂试验中试
样延伸率与时间的关系
破裂
破裂




(2

厘/
磅100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1 1 10 100 1000
型号
310
314型号
305
309
316
347
347-2
型号
304
3041
断裂时间(小时)
工业不锈钢耐应力腐蚀破裂性能的比
(沸腾 42%Mgcl2试验)
根据( Denhard)
40
30
20
10
1 3 5 10 30 50 100 300 500 1000




(2

毫/



破裂时间(小时)
各种 Cr-Ni奥氏体不锈钢在沸腾的 45%Mgcl2溶液中的应力 -断裂时间曲线
(根据森田)
O
O
O
O
18-8
316
16Cr/12Ni
310Mo
18Cr/20Ni/Mo/Cu
310 20Cr/30Ni/Mo/Cu
314
20Cr/34Ni
O
O
18-12-2Cu-3Si
? 低于某个临界值 ?th时,材料不发生破裂,
?th称为 SCC临界应力。 ?th愈大,材料耐
SCC性能愈好。
●● 腐蚀因素
( 1) SCC对环境有选择性
( 2)氧化剂的存在有决定性作 用
( 3)温度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温
度升高,材料发生 SCC的倾向增 大。
( 4)干湿交替环境使有害离子浓缩,SCC
更容易发生 。

PPM
1000
100
10
1
0。 1
0。 01
0。 1 1 10 100 1000
氯化物 PPM
破裂 不破裂 数字为试样数目 根据( Lee Williams)
3
3
2
2
2
2
4
2
2
2
2 2
2
3
3
3
1
11
1
2
5
11
1
碱-

































度OF
400
300
200
100
0 20 40 60 80 100 120
产生破裂所需要的时间(小时)
温度对破裂诱发时间的影响,316及 347型不锈钢在含 875ppm Nacl的水中
(根据 Fontant等)
347

316型
●● 冶金因素
合金的化学成分、热处理、组织结构、加
工状态对其 SCC敏感性都有影响。
对于奥氏体不锈钢在氯化物溶液中的 SCC
来说,提高 Ni含量,加入硅、铜,有利
于提高抗 SCC性能。
增加碳含量也有利于提高耐 SCC性能,但
含碳量大则容易产生晶间性 SCC。



( 2

厘/
磅0001

40
30
20
1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铁素体(体积 %)
铁素体含量对几种铸态不锈合金发生应力腐蚀
破裂所需应力的影响
图中也画出了铁素体含量为零的 304和 316型试验方法:试样没泡在温度 400OF,含
875ppm氯化物的冷凝水液中,8小时。 (根据 Fontant等)
304型
316型
CF-3CF-8
CF-8M








1000
100
10
1
0 20 40 60 80
oo oo oo o o o ooo
破裂
不破裂
商品系
O 30天内破裂
镍( %)
根据( Copson)



(%

0。 20
0。 16
0。 12
0。 08
0。 04
0
20 40 60 80 120
最短破裂时

碳在铁素体中溶解度范围
500小时内不破裂
含碳量对碳钢在沸腾硝酸钙铵溶液中应力腐
蚀破裂的影响 (根据 Pakins)
镍含量对铁铬镍丝在沸腾 42%Mgcl2中
应力腐蚀破裂的影响
局 部 腐 蚀








100
50
10
5
1
0。 5
0 20 40 60 80 100
铁素体量( %面积)
根据(铃木弓)
Cr 21~23%,
Ni 1~10%复相
不锈钢
耐应力与钢中
铁素体含
量的关系
应力,25kg/mn2
沸腾,42%Mgcl2
? 应力腐蚀破裂的机理
SCC的机理有两种:
阳极溶解 (AD)机理
氢致开裂 (HIC)机理。
阴极 C
阴极 C
溶液
静态金属阳极区
(稳定阳极)
A
A
A*
迅速
屈服
屈服金属阳
极区
(动力阳极)
A区 (裂纹两侧) 电流密度 ~ 10-5A/cm2
A*区 (裂纹尖端)电流密度 ~ 0.5A/cm2
1/2O2+H2O+2e
2OH-
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破裂模型图 (根据 Hoar)
氧化物 腐蚀
产物
随 H+阴极还原氢进入
合金中
H++e H( Fe) H2
H 氢引起马氏体小片形成
成为裂纹扩展的敏感途径
在扩展的裂纹中的阳极反应
当( H+)建立(可能是慢的一步)从孔蚀形
成显微裂纹
在裂纹中阳极反应得到高浓度( H+)如:
2Cr+3H2O Cr2O3+6H++6e
H2出口
Cl-离子使钝化膜破坏产生
的孔蚀
H
钝化表面上的阴极反应:
2H2O+2e H2+2OH-
? +H2O+2e 2OH-
在氯化物介质中奥氏体不锈钢裂纹形成和扩展模型
(根据 Rhodes)
?腐蚀疲劳
在循环应力 (交变应力 )和腐蚀环境的联合作
用下金属材料发生的严重腐蚀破坏叫做腐
蚀疲劳 (简记为 CF)。
●● S- N曲线和疲劳极限
在腐蚀环境中疲劳极限不存在,即在低应
力下造成断裂的循环数仍与应力有关。为
了便于对各种金属材料耐腐蚀疲劳性能进
行比较,一般是规定一个循环次数 (如 107)
,从而得出名义的腐蚀疲劳极限,记为 ?-1c。
? 腐蚀疲劳的特征
(1) 任何金属 (包括纯金属 )在任何介质中都能发
生腐蚀疲劳,即不要求特定的材料-环境组
合。
(2) 环境条件 (腐蚀介质条件种类、温度,pH、氧
含量等 )对材料的腐蚀疲劳行为都有显著影响。
(3) 纯疲劳性能与循环频率无关,腐蚀疲劳性能
与频率有关。
(4) 与应力腐蚀破裂相比,腐蚀疲劳裂纹主要为
穿晶型。
(5) 对金属材料进行阴极极化,可使裂纹扩展速度
明显降低。
? 腐蚀疲劳机理
一般是用金属材料的疲劳机理和电化学腐蚀作用
结合来说明腐蚀疲劳的机理。
孔蚀或其他局部腐蚀造成缺口,缝隙,引起应力
集中,造成滑移。滑移台阶的腐蚀溶解使逆向加
载时表面不能复原,成为裂纹源。反复加载使裂
纹不断扩展,腐蚀作用使裂纹扩展速度加快。
在交变应力作用下,滑移具有累积效应,表面膜
更容易遭到破坏。
7,磨损腐蚀
? 定义
高速流动的腐蚀介质 (气体或液体 )对金属材料造
成的腐蚀破坏叫做磨损腐蚀 (erosion-Corrosion),
简称磨蚀,也叫做冲刷腐蚀。
? 影响因素
(1) 耐磨损腐蚀性能与它的耐蚀性和耐磨性都有
关系。
(2) 表面膜的保护性能和损坏后的修复能力,对
材料耐磨损腐蚀性能有决定性的作用。
(3)流速
流速对金属材料腐蚀的影响是复杂的,当
液体流动有利于金属鈍化时,流速增加将
使腐蚀速度下降。流动也能消除液体停滞
而使孔蚀等局部腐蚀不发生。只有当流速
和流动状态影响到金属表面膜的形成、破
坏和修复时,才会发生磨损腐蚀。
(4)液体中含量悬浮固体颗粒 (如泥浆、料
浆 )或气泡,气体中含有微液滴 (如蒸气
中含冷凝水滴 ),都使磨损腐蚀破坏加重。
典 型 腐 蚀 率 (mdd)
1英尺 /每秒 (1) 4英尺 /每秒 (2) 27英尺 /每秒 (3)
材 料
碳钢
铸铁
硅青铜
海革黄铜
Hydraulic青铜
G青铜
铝青铜 (10%Al)
铝黄铜
GO-10CuNi(0.8%Fe)
TO-30CuNi(0.05%Fe)
Monel(Ni70Cu30)
316型不锈钢
Hastelloy C

34
45
1
2
4
7
5
2
5
2
<1
<1
1
<1
0
72
-
2
20
1
2
-
-
-
-
<1
<1
0
-
-
254
270
343
170
339
236
105
99
199
39
4
<1
3
0
(1)浸入海潮中 (2)浸入人工海水沟中 (3)挂在浸没的转盘上
不 同 流 速 的 海 水 对 金 属 的 腐 蚀
? 磨损腐蚀的两种重要形式
●● 湍流腐蚀和冲击腐蚀
高速流体或流动截面突然变化形成了湍流
或冲击,对金属材料表面施加切应力,使
表面膜破坏。湍流形成的切应力使表面膜
破坏,不规则的表面使流动方向更为紊乱
,产生更强的切应力,在磨损和腐蚀的协
同作用下形成腐蚀坑
( a) ( b)
( c) ( d)
湍流造成磨损腐蚀坑的机理
根据 C。 LOSS等,转引自, Conosion Processes,P177
●● 空泡腐蚀
空泡腐蚀 (Cavitation erosion)又叫气蚀、穴蚀。
当高速流体流经形状复杂的金属部件表面在某些
区域流体静压可降低到液体蒸气压之下,因而形
成气泡在高压区气泡受压力而破灭。气泡的反复
生成和破灭产生很大的机械力使表面膜局部毁坏
,裸露出的金属受介质腐蚀形成蚀坑。蚀坑表面
可再鈍化,气泡破灭再使表面膜破坏。
有的文献上将摩振腐蚀 (fretting)也划归磨损腐蚀 。
( 1)形成气泡 ( 2)气泡破灭,膜破坏 ( 3)重新成膜
( 4)形成新气泡 ( 5)气泡破灭,膜毁坏 ( 6)重新成膜
空泡腐蚀各步骤示意图
(根据 Henlee)
冷焊

氧化颗粒
接触点
磨损 氧化理论
氧化物层
暴露的
金属
氧化物颗

摩 振 腐 蚀 理 论 示 意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