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静息电位
二、动作电位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
五、肌 电
一、静息电位
(一 )静息电位的概念
? 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
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
下一页
( 甲 ) 当 A,B电极都位于
细胞膜外, 无电位改变,
证明膜外无电位差 。
( 乙 ) 当 A电极位于细胞
膜外, B电极插入膜内时,
有电位改变, 证明膜内,
外间有电位差 。
( 丙 ) 当 A,B电极都位于
细胞膜内, 无电位改变,
证明膜内无电位差 。
静息电位证明实验,
4.与 RP相关的概念,
静息电位,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
外存在的电位差。
因电位差存在于膜的两侧所以又称 膜电位
RP值,哺乳动物的神经、骨骼肌和心肌细胞为 -
70~ -90mV,红细胞约为 -10mV左右。
RP值描述,
RP↑→ 膜内负电位 ↑ (-70→ -90mV)=超极化
RP↓→ 膜内负电位 ↓ (-70→ -50mV)=去极化
(二 )静息电位产生原理
用, 离子学说, 来解释,
① 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分布是不均匀的。
? ②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各种离子通透具有选择性。
? 通透性,K+ > Cl- > Na+ > A-
下一页
? ③ 静息时,K+的通透性大,Na+的通透性较小
? K+外流 → 细胞内负外正电位差
? ④随着 K+外流,细胞膜两侧形成的外正内负的
电场力会阻止细胞内 K+的继续外流,当促使 K+外
流的由浓度差形成的向外扩散力与阻止 K+外流
的电场力相等时,K+的净移动量就会等于零。
这时细胞内外的电位差值就稳定在一定水平上,
这就是 静息电位 。
? 由于静息电位主要是 K+由细胞内向外流动达到
平衡时的电位值,所以又称为 K+平衡电位 。
静息电位产生的生理机制,
① 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
② 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具有选择性,K+> Cl-> Na+> A-
③ 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 K+的通透性大
[K+] ↑→ 膜外电位 ↑ (正电场 )
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极化状态
④ 当扩散动力与阻力达到动态平衡时 =RP
结论,RP的产生主要是 K+ 向膜外扩散的结果。
∴ RP=K+的平衡电位
第二节 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静息电位
二、动作电位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
五、肌 电
二、动作电位
(一 )动作电位的概念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下一页
(二 )动作电位的变化过程
1.静息相
2.去极相
去极化,-90→ 0mv
反极化,0→+ 30mv
3.复极相
+30→ -90mv
动作电位示意图
动作电位有以下特点,
? ①, 全或无, 现象。 任何刺激一旦引起膜去极
化达到阈值,动作电位就会立刻产生,它一旦
产生就达到最大值,动作电位的幅度不会因刺
激加强而增大。
? ②不衰减性传导。 动作电位一旦在细胞膜的某
一部位产生,它就会间整个细胞膜传播,而且
其幅度不会因为传播距离增加而减弱。
? ③脉冲式。 由于不应期的存在使连续的多个动
作电位不可能融合,两个动作电位之间总有一
定间隔。
动作电位的意义,AP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三 )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AP模式图
(三 )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条件,
① 膜内外存在 [Na+]差,[Na+]外> [Na+]内 ≈ 1∶10
② 细胞膜对各种离子通透具有选择性。
动作电位( AP)的产生机制,
AP上升支 AP下降支
(三 )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用离子流学说来解释,
① 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分布不均匀
② 细胞膜对各种离子通透具有选择性
③ 膜受刺激,Na+大量内流,膜去极化至反极化
④ Na+平衡电位,K+快速外流,至静息状态
第二节 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静息电位
二、动作电位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
五、肌 电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第二节 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静息电位
二、动作电位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
五、肌 电
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
(一 )神经 -肌肉接
头的结构
? ① 接头前膜
(终板前膜 )
? ② 接头后膜
(终极后膜 )
? ③ 接头间隙
(终板间隙 )
神经 -肌肉接头示意图
(二 )神经 -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
兴奋冲动经过运动终板传递过程示意图
N-M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膜 Ca2+ 通道开放,膜外 Ca2+ 向膜内流动
接头前膜内囊泡移动、融合、破裂,
囊泡中的 ACh释放 (量子释放 )
ACh与终板膜上的 N2受体结合,
受体蛋白分子构型改变
终板膜对 Na+, K+ (尤其是 Na+ )通透性 ↑
第二节 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静息电位
二、动作电位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
五、肌 电
五、肌电
? 骨骼肌在兴奋时,会由于肌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和
扩布而发生电位变化,这种电位变化称为肌电。用
适当的方法将骨骼肌兴奋时发生的电位变化引导、
放大并记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 肌电图。
? 轻度用力时用针电极
从 20个不同部位记录
到的正常人肱二头肌
的运动单位电位
不同程度收缩时骨骼肌肌电
图(表面电极引导)
引导肌电信号的电极分类,
引导肌电信号的电极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
针电极, 另一类是表面电极 。
1.针电极
2.表面电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