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商务技术基础》课程的设计思想 苟娟琼, 陈景艳 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 摘要:在分析电子商务及相关专业高等教育及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强调技术“理论性、变动性、系统性、应用性”相结合的《电子商务技术基础》技术概论课的设计思想和教材建设的主导思想,并探讨了该类课程教学中的相关问题。 关键字:电子商务, 技术基础, 课程 Design of Course of “Fundamental of E-Commerce Technology” Gou Juan-Qiong,Chen Jing-Y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ern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 After analyzing features of E-Commerce and introduction courese of applied technology in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resent a design principle of emphasis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development,systematic framework and application of technolgy”, which is applied in the textbook writing and course construction of “the Fundamental of E-Commerce Technology”. Some related questions on teaching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paper. KeyWord: E-Commerce, Fundamental of Technology, Course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如何培养该类人才成为教育的突出问题。为了满足对人才的广泛需求,职业培训、短期课程培训、技术认证培训、各类高等学校系统教育等多种途径各有分工和特点,其中,高等教育以其时间长、理论性和系统性强等特点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然而,面对技术的发展变化和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如何改进该类课程的教与学,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电子商务专业的开设时间并不长,教材体系建设和教学实践经验都在逐步探索之中。我们有幸承担了“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立项项目”并“电子商务专业系列教材”的核心书目——《电子商务技术基础》的编写,同时担负着该门课程在专业建设、教学方法研究等方面的任务。 从任务承担之初,有关大学教育价值、课程定位和教材特点的问题就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在确定了技术概论课的基调之后,围绕着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设计等一些基本的教学问题,也是教师和学生最关心的一些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也引起了不少的争论,而对这些问题回答的过程,也是我们逐步明确目标,最终确定课程定位和编写内容的过程。 二、课程特征分析 (一)体现高等教育的价值——理论性与变动性 高等教育是培养国家高级人才的基地,如果与其它的职业教育或者技术厂商的认证课程相比,其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人才的后发效应”,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职业生涯中,能够适应更多变的社会需求。高校学生不仅需要学了就用,还需要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需要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使他们能够在学习和工作中,勇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发现和弥补自己的不足,具有快速学习、学以致用的终生学习能力,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高等教育中的技术课程,其目标不仅仅局限在对具体技术的使用上,而是要通过一门技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一类技术的思想、方法,甚至于一些由此衍生或与之类似的技术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复杂、多变的技术与社会环境中,灵活选用各类技术,并具有一定的创造新产品、新方法的能力。所有这些,要求学生必须理解技术背后的理论基础了解技术与应用发展变化的动因与规律;对于一切技术的产生、应用和变化,回答一个“为什么?”;对于新技术的出现,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快速的学习应用能力。 作为高校教材,《电子商务技术基础》的内涵就不仅仅是介绍各类技术的罗列,其重点在于回答:“电子商务需要哪些技术,为什么需要这些技术,技术为什么是这样的,技术为什么会发展,技术应该怎样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培养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为今后的学习从技术和思想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具体的技术实现方法,则需要通过技术要点的讲解和分析,培养学生主动、快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这一点,不仅需要在教材中提供必要的指导,还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不仅是高等教育的优势,也是技术应用类学生从业的基本技能之一,充分体现出高等教育潜在的价值。 (二)体现技术概论类课程的特征——系统性 对电子商务领域的教学而言,总体上可以分为管理和技术两大系列,教学通常围绕这两条主线的深入和结合而展开。作为该领域的第一门课程,电子商务概论通常从管理角度论述,技术只是作为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的需要而论述,对于技术的理论及其发展,以及技术自身的定位并不多做论述。因此,《技术基础》课程应定位于技术先导课,是在电子商务概论之后的技术概论课。在传统本科教学中,一门课程通常仅讲述一项或一类技术,至今很少有这样的技术课程,能够涵盖一类应用中的所有技术,市场上未看到类似的书籍,现有的相关书籍,要么是各类基础技术简化版的组合,要么是某项技术的专著,很少从学科建设,从本专业教师和学生的角度考虑。 电子商务的发展非常迅速,其所涉及的技术也比以往任何应用要广泛得多,它们一起构成了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技术基础。无论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或者是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等学科的学生,他们很难掌握所有的技术方法,如果能够在大学学习期间建立系统的、发展的技术观念,从总体上把握该领域的基本理论、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将使学生在技术学习的课程选择和发展方向上做到有的放矢,对于今后在工作中对于具体技术的应用和学习也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作为技术概论课程,其特征表现在技术的系统性,即在电子商务应用环境下,各类技术所构建的系统框架和体系架构。在教学中,首要的任务是在学生的思想中,从总体上建立系统框架,利用系统框架总领后继内容,说明各类技术在电子商务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 (三)体现应用技术类课程的特征——技术与应用融为一体 《电子商务技术基础》是一门技术课程,但并不是一门纯粹技术的技术课程,而是在特定应用(电子商务)条件下的技术基础课,符合其学生的专业特征:应用性。这里借用Alan Lee 对IS(Information System)领域的解释[2]来理解这种应用性:“IS 所研究的并不仅仅是技术系统,或者社会系统,或者对于两个系统的交替研究,它所揭示的是:当二者交互并合并为一体时所产生的现象”。这就是说:应用类专业的学生,他们学习技术不仅仅在于熟练的掌握技术方法,而是需要在实际问题的求解中,将技术与应用融为一体,并在这个过程中,推动技术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近年来,企业对于这类学生常常有着类似的抱怨,缺乏对企业的理解和IT应用的认识,高等教育没有很好的解决将企业管理和技术相结合的需求问题。这一点也反映在对企业的调查之中:一些人对于IT行业知识知之甚少,比如谁是主要的PC供应商?不同的行业在应用技术方面有哪些不同?再比如,学生学了三年的数据库,却不能告诉你谁是主要的数据库供应商,业界使用哪些数据系统。在ICT学生广泛缺乏的技能方面,有技术的商业应用,团队工作、关键问题分析和解决、协商和咨询等。 可见,无论从专业特征亦或从业需求来讲,应用技术类课程都需要突出技术的应用特征,将应用融入技术的讲解之中,将技术放置于应用的背景之下,将应用与技术的互动贯穿于整个课程之中。在技术的讲解中,应当强调其所解决的应用问题,以及在类似的问题中,同类技术在实践中的选用标准。至于技术的发展历史、未来趋势、行业知识更是处处以应用为前提,让技术在应用的推动下更具生命力。 三、教材设计思想 课程特征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明确,是编写教材的根本。正是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和求解,确定了该书作为高等教材的编写特色。 强调技术的理论性。本课程的基调在于技术背后的理论原理,讲述的是“技术基础”,而不是“基础技术”。基础技术是讲具体的技术,而技术基础在内容上更多的是回答“为什么”,而将“是什么”等具体的实现方法留给后继专业课程。 强调技术的变动性。在急速变化的技术与社会环境中,无法想象照搬以前的成功经验能继续成功,也无法想象不了解过去的成功与失败,就可以创造出新的方法与产品。因此,各章当中充分注意与传统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以及各类技术之间进行比较,以分析、解决问题为主线,意在说明电子商务各技术发展的原因、解决的问题、技术的局限性、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力求反映最新技术动态。 强调技术的系统性。在总体上建立系统框架,利用系统框架总领各章内容,说明各类技术在电子商务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各章内以电子商务技术发展历史为主线,说明技术产生的前因后果,重点在于技术的发展历史、思想理论基础、技术实现特征、未来趋势等。 强调技术的实用性。计算机网络与软件技术无疑是电子商务的强大驱动力,同时电子商务经济的蓬勃发展又推动并形成了新一代的电子商务应用技术。无论是全书的整体框架,或是各章节的具体内容,都是从实际的应用需求和商业问题的分析开始的,在技术理论讲解的同时,贯穿了问题求解过程。 强调教材的体系化。全书从体系上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的方便。在每章的开始指出学习目标,在结尾对内容进行小结,课后的练习和思考题,既有对于章节中具体内容的复习,也有一些启发学生思考的分析型、动手型、模拟型、思考型习题。 四、教学方法初探 作为技术概论课,《电子商务技术基础》一书及其课程的定位和教学都是一次尝试,在教材的编写和试讲过程中,我们对于教学中的课程定位、教学目标、实验环节的设计等问题也进行了不断的探讨和实践,有以下体会: 该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众多内容,包括各类开发技术、运行环境中的安全、支付、物流等课程将有更进一步的学习,因此本门课程的作用在于建立系统框架,了解基本技术理论,建立电子商务系统建设的基本框架,并培养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和能力。 对信息系统等专业的学生而言,该门课程是对整个专业内容在某一个具体应用方面的总结和展示,因此重点应当使学生了解在这种新的应用需求下,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一种新的技术架构,满足业务需求,并进一步了解各个技术的作用、应用特征、发展趋势等相关内容,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应用框架,也有助于学生加深技术应用的理解。其后继可以增选电子商务相关的专业技术,也可以将具体内容的学习留给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丰富。 针对电子商务系统技术多、体系复杂的特点,该教材理论部分的教学目标定位在“为什么”三个字上,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分析和总结:电子商务需要哪些技术,为什么需要这些技术,技术为什么是这样的,技术为什么会发展,技术应该怎样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建立系统的技术框架、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继课程的学习从技术和思想上打下坚实的基础。讲授当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通过一些问题的分析和求解,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对于一些技术特征,通过简单的示例,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勇于和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该课程的理论性和系统性,使技术课程教学和学习的实践性受到挑战,受课时所限,如何在实践内容多、动手机会相对较少的情形下,让学生即能学到技术,又不觉得空泛,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在实践中,我们打破传统实践环节中对学生单一技能的要求,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攻关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对众多的技术内容,做到不求其精,但求其通,使学生能够掌握最基本的技术特色和要点,理解技术的学习之道。在整个课程中,要求学生发扬合作精神,培养善于发现技术需求并快速学习应用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和实践目标,我们总结提出“自主学习教学法”,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培养和借助学生自学及团队协作能力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在完成课程基本知识的传授的前提下,更强调培养学生的一种心态和能力——主动地寻找和确立自己的学习兴趣,主动地学习和钻研技术,更多地依靠自学和团队协商完成学习目标。为了有效地提高自主学习效果,加强教师对学习过程的激励和约束,我们正在开发并试用为此而设计的“自主学习在线教学导示系统”。 高校教育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更扎实的发展基础,在理论上具有进一步深造的基础,在实践中具有自主学习,适应不断变化的学科特点,这是学生技术生命的保障;电子商务及相关学科的技术课程,其技术的生命在于能为应用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以技术理论为基础,将技术放置于系统框架之中,根据应用需求的变化特征,分析技术发展变化的动因和趋势,在应用中了解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法,是《电子商务技术基础》教材建设的基本思想,也希望能够与类似的技术课程共同商讨。教学中,发挥课堂理论讲解与讨论的优势;借助在线教学导示系统,指导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相关技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从业自信心和适应性。 参考文献: There must be a better way: delivering the compleate business information systems graduate, John F.Bentley Steve Elliot, IS: A Discipline in Crisis, ACIS 2002 CONFERENCE PROCEED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