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茶的品饮艺术
1 泡茶用水选择
2 茶的冲泡艺术
3 茶艺表演欣赏
4 茶具种类、选用与鉴赏第一节 泡茶用水选择
一,古人择水观
我国古人十分重视泡茶用水,宋代王安石认为:
水甘茶串香?,故有? 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 之说,清代袁枚总结得出,? 欲治好茶,先藏好水? 。
明代张源在,茶录,中说,? 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曷见其体。
可见水在泡茶中的重要作用,只有精茶配真水才能够获得最美的享受。
第一节 泡茶用水选择
一,古人择水观
明代许次纾也在,茶疏,中说,? 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
清人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写道,? 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
,煮茶小品,中说,? 茶,南方之嘉木也,日用不可少;品质有好坏,若不得其水,且煮之不得宜,
虽好也不好。
第一节 泡茶用水选择
一,古人择水观
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提出了? 三水论?
张又新的,煎茶水记,
宋代欧阳修的,大明水记,
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
叶清臣的,述煮茶小品,
明代徐献忠的,水品,
田艺蘅的,煮茶小品,
清代汤蠹仙的,泉谱,
陆廷灿的,续茶经,,梁章炬的,归田琐记,
第一节 泡茶用水选择二、古人饮茶对用水的基本要求
1、对水源的选择
强调用 活水,认为天水(雨、雪等)与泉水是煮茶首选。
,茶经?五之煮,中说,?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
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水取汲多者。
第一节 泡茶用水选择
1、对水源的选择
明代屠隆,茶说 ·择水,中按来源分为:天泉(雨水),秋水为上,梅水次之。地泉,取乳泉漫流者,取清寒者,取香甘者,
取石流者,取山脉逶迤者;江水,取去人远者,杨子南泠夹石停渊,特入首品;井水,虽然汲多者可食,终非佳品;等等。
明代张源在其著作,茶录? 品泉,中写道,? 山顶泉清而轻,
山下泉清而重,石中泉清而甘,砂中泉清而冽,土中泉淡而白? 。
二、古人饮茶对用水的基本要求
2、选择水质和水味的标准
“清、轻、甘、活、冽?
清? 表明没有杂质、无色、透明、无沉淀物,能够显现茶的特点 和特性来。
轻? 相对重而言,说明溶解的矿物质的多少。好水质轻而上浮,
劣水质重而下沉
甘? 是指水一入口,舌尖顷刻便会有甜滋滋的美妙感觉。
活? 是指水源要活。 泉不活者,食之有害(明?田艺蘅)? 。
冽? 是指水在口中有清凉的感觉。因为寒冽之水多出于地层深处的泉脉之中,受污染少,泡出的茶汤滋味纯正。如 冰水和雪水
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在流动的活水中细菌不能大量繁殖,同时活水有自然净化作用,在活水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较高,泡出的茶汤特别鲜爽可口。
二、古人饮茶对用水的基本要求鉴水、选水的方法
一是以来源鉴水;
二是以感觉鉴水;
三是以比重鉴水。
3、古人加工水的方法
① 洗水 洗水指用各种方法处理泡茶用水,使之清洁、甘冽。
古人创造了? 石洗法?,? 炭洗法?,? 水洗法? 等。 石洗法? 是用细砂过滤。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记载的
炭洗法? 是? 用大瓮收黄梅雨水、雪水,下臵十数枚鹅卵石。将三四寸左右栗炭烧红投入水中,不生跳虫。
乾隆皇帝创造的? 水洗法?,? 其法以大器储水,刻以分寸,
而入他水搅之。搅定,则污浊皆储于下,而上面之水清澈矣。
盖他水质重,则下沉,玉泉体轻,故上浮 …,”
二、古人饮茶对用水的基本要求
② 养水 养水是在贮存泡茶用水时,尽量保持其天然的特征,即保持? 水之灵性? 。养水非常重视贮存水的容器、
环境等。
明代张源认为养水的关键在于让水吸收天地的灵气,? 饮茶唯贵乎茶鲜水灵。茶失鲜,水失其灵,则与沟渠水何异? 。
3、古人加工水的方法二、古人饮茶对用水的基本要求三、古人煮水技艺
1.煮水溯源
煮水,品茶论水,是茶圣陆羽首先提出的。
陆羽在,茶经 ·五之煮,提出了? 三沸说?,? 其沸,
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
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 陆羽把水开过程划分为? 三沸?,即三个阶段。
2.煮水技术
活火
许次纾在,茶疏,中指出? 茶 滋于 水,水籍乎 器,
汤成于 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 的有机联系。
田艺蘅也认为,? 有水有茶,不可无火,非无火也,有所宜也。 都指出火在成茶中的重要性。
三、古人煮水技艺
2.煮水技术
活火
古人强调用活火,古人认为煎茶需要? 活火煮活水?,其说始于唐代的李约。唐代赵 璘,因话录,卷二,? (李)
约天性唯嗜茶,能自煎。谓人曰,‘ 茶须缓火炙,活火煎 ’ 。活火谓 炭火之焰 者也? 。
明朱权在,茶谱,中提出,? 用炭之有焰者,谓之活火。
当使汤无妄沸。初如鱼眼散布,中如泉涌连珠,终则腾波鼓浪,水气全消,此三沸之法,非活火不能成也? 。 所谓
活火煮活水? 指以有焰无烟的炭煮流动之泉水或江水。
三、古人煮水技艺
2.煮水技术
活火
茶圣陆羽主张用木炭。在,茶经,中云,? 其火用炭,次用劲薪。 并说明曾经烤过肉而染上了腥膻和油腻气的炭,或是有油烟的柴以及腐朽木器,都不能用,否则会影响茶叶的天然香气和滋味。
许次纾又认为,烧水用 炭 最好,但烧水时,要将木炭? 先烧令红,
去其 烟焰,兼取性力猛炽,水乃易沸。既红之后,乃授水器,乃急扇之,愈速愈妙,毋令停手。停过之后,宁弃而再烹。 。
清代无名氏笔记,乐水清活,提及橄榄果核做燃料,据说,
(果核)生火,火势炽势,只有蓝焰,绝无一点火气和杂气。
三、古人煮水技艺关于陆羽,茶经,中的三沸
在,茶经,中关于煮茶用水的温度中有这样的记载,? 其沸如雨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即所谓的? 三沸? 理论,并且主张采用? 二沸? 水来煮泡,可获得好的茶汤品质。
一沸 二沸 三沸水温( ℃ ) 89≤t≤92 92< t≤95 t> 95
状态 微有声,小泡出现声响渐大,水泡渐大声响由大到小,
剧烈沸腾不同煮泡温度对饼茶茶汤化学品质的影响浸提温度
( ℃ )
茶多酚 氨基酸 咖啡因 水浸出物
90
4488.28a 226.52b 240.85ab 7883.33a
94
4580.56a 239.85a 251.03a 7880.00a
98
4444.28a 234.16ab 216.48b 7887.67a
第二节、泡茶的技艺
有了优质的茶叶,甘美的好水,精致的茶具,还必须要有适当的冲泡方法,茶叶固有的色、香、味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为人们所享受,饮茶艺术,才能被人们所欣赏。明代张源在,茶录,中指出:
茶之妙,在乎始造之精,藏之得法,泡之得宜? 。
可见,古人也早已认识到泡茶方法的重要性。
一,泡茶的三大要素
泡茶技术,主要是根据不同的茶类、加工方法、
茶的特性,掌握好茶的用量、开水的温度、冲泡的时间。因此,我们将 茶用量(茶水比)、开水温度、冲泡时间 归纳为泡茶三要素,
1、茶叶用量(茶水比)
根据不同的茶类、加工方法和茶叶等级而定。一般来讲,细嫩的茶叶用量稍多一点,成熟的茶叶用量稍少一点;加工时揉捻轻的茶叶用量稍多一点,加工时揉捻重的茶叶用量稍少一点。
高档绿茶,1,50左右
普通绿茶、红茶、花茶 1,60-80
乌龙茶,习惯浓饮,茶汤量少而味浓。因此,乌龙茶冲泡时用茶量要增加,如 1,20-30
通常以干茶体积在茶壶中所占比例来衡量,中小型茶壶( 400
毫升以下)茶叶用量约为茶壶体积的一半或三分之二(视茶叶形状而定),一般是一克乌龙茶冲 20-30毫升开水。
普洱茶冲泡时要求较其它茶类更多。
2、开水温度
泡茶的开水,一般采取现沸现泡,以刚刚达到摄氏一百度的开水泡茶最为适宜,此时揭开烧开的水壶盖,
初见鱼眼大小的水泡,即?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的时候。
高级绿茶,如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南京雨花茶、
蒙顶甘露等,常采用 80-85 ℃ ;而普通绿茶、花茶
90-100 ℃ 。
乌龙茶及红茶 100 ℃
白茶,加工时为保毫香以文火干燥。因此,冲泡白茶以摄氏 70℃ 左右较为适宜。
3、冲泡时间
研究表明,茶叶经沸水冲泡后,首先从茶叶中浸泡出来的是 维生素、氨基酸、咖啡碱 等,一般泡到 3 分钟时,上述物质在茶汤中已有较高的含量。由于这些物质的存在,茶汤具有鲜爽醇和之感,但不足之处是缺乏茶汤应有的刺激味。以后,随着冲泡时间的延长,
茶叶中的 茶多酚类物质 陆续被浸提出来,一般浸泡到
5分钟,茶汤中的茶多酚的含量已相当高了,这时的茶汤,喝起来鲜爽味减弱,苦涩味相对增加。因此,
要使茶汤有醇厚、鲜爽之感。对一般的大众绿茶、红茶来说,冲泡 3-4分钟 后饮用能获得最佳的味感。
高档绿茶 2-3分钟,饮至剩下 30%时加水。
乌龙茶多以小茶壶、茶多水少和现沸开水冲泡,冲泡时间宜短。通常第一泡泡四十五秒至一分钟,第二泡泡一分半钟,第三泡泡二分钟左右。
白茶冲泡时,要求冲泡水温在摄氏 70℃ 左右,一般4
-5分钟后,浮在水面上的茶叶才开始徐徐下沉,1
0 分钟后方可品饮茶汤。
大宗红茶、花茶等大壶泡法,3分钟后即可分饮。
3、冲泡时间二,常见茶艺表演用具
1.主茶具
泡茶、饮茶主要的用具。
( 1)茶壶
( 2)茶海:用于盛放茶具和废水。
( 3)公平杯。盛放泡好的茶汤之分茶器具。因有均匀茶汤浓度的功能,故亦称公平杯、公道杯。
( 4)小茶杯:盛放泡好的茶汤并饮用的器具。
( 5)闻香杯:盛放泡好的茶汤,倒入品茗杯后,
闻嗅留在杯底余香之器具。
( 6)杯托:放臵茶杯的垫底器具。
2.辅助用品
( 1)桌布:铺在桌面并向四周下垂的饰物,可用各种纤维织物制成。
( 2)泡茶巾:铺于个人泡茶席上的织物或覆盖于洁具、干燥后的壶杯等茶具上。常用棉、丝织物制成。
( 3)茶盘:摆臵茶具,用以泡茶的基底。用竹、木、金属、
陶瓷、石等制成,有规则形、自然形、排水形等多种。
( 4)茶巾、用以擦洗、抹拭茶具的棉织物;或用作抹干泡茶、分茶时溅出的水滴;托垫壶底;吸干壶底、杯底之残水。
( 5)茶巾盘:放臵茶巾的用具。竹、木、金属、搪瓷等均可制作。
( 6)奉茶盘:以之盛放茶杯、茶碗、茶具、茶食等,恭敬端送给品茶者,显得洁净而高雅。
( 7)茶匙:从贮茶器中取干茶之工具,或在饮用添加茶叶时作搅拌用,常与茶荷搭配使用。
( 8)茶荷:古时称茶则,是控制臵茶量的器皿,
用竹、木、陶、瓷、锡等制成。同时可作观看干茶样和臵茶分样用。
( 9)茶针:由壶嘴伸入流中防止茶叶阻塞,使出水流畅的工具,以竹木制成。
2.辅助用品第三节 泡茶技艺与欣赏一、泡茶的基本方法
不同的茶类,有不同的冲泡方法,即使是同一种茶类,由于原料老嫩、加工方法不一,也有不同的冲泡方法。也就是说,在从多的茶叶花色品种中,由于每种茶的特点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偏重或色、或香、或味、或形)这就要求有与之相应的泡茶方法,以充分发挥茶叶本身的特点。
现有的泡茶方法,大致可分为 杯泡法、盖碗泡法和壶泡法三类,其程序分述如下:
杯泡程序,备具 → 备茶 → 备水 → 赏茶 → 臵茶 → 浸润泡 → 计时 → 冲泡 → 计时 → (奉茶) → 品茶 → 续水。
盖碗泡程序,备具 → 备茶 → 备水 → 赏茶 → 臵茶 → 浸润泡 → 计时 → 冲泡 → 计时 → (奉茶) → 品茶 → 续水。
壶泡程序,备具 → 备茶 → 备水 → 温壶 → 赏茶 → 臵茶
→ 头泡 → 计时 → 温杯 → 分茶 → (奉茶) → 品茶 → 二泡、三泡。
二,茶艺表演主要步骤及操作要领
( 1)清具:用热水冲淋茶具,包括壶嘴、壶盖,
用开水烫淋茶杯。然后将茶壶、茶杯沥干。其目的在于 清洁饮茶器具,提高茶具温度,使茶叶冲泡后温度相对稳定,不使温度过快下降。
( 2)赏茶:把茶叶放入茶荷,欣赏干茶外形之美。
( 3)臵茶:按茶壶或茶杯的大小,放入一定数量的茶叶。 (茶匙或茶则 )
( 4)冲泡:臵茶后,按照茶与水的比例,将开水冲入壶中。冲水时,除乌龙茶冲水须溢出壶口、
壶嘴外,通常以冲水八分满为宜。如果使用玻璃杯或白瓷杯冲泡注重欣赏的细嫩名茶,冲水也以七八分满为度。冲水时,常用? 凤凰三点头? 之法,即将水壶下倾上提三次,其意义是表示主人向宾客点头,欢迎致意;也可使茶叶和茶水上下翻动,使茶汤浓度一致。
( 5)敬茶:敬茶时,主人要脸带笑容,最好用茶盘托着送给客人。如果直接用茶杯奉茶,应避免手指接触杯口,污染茶具;如正面上茶时,双手端茶,至近客处,左手作掌状伸出,以示敬意;
如从客人侧面奉茶,若左侧奉茶,则用左手端杯,
右手作请用茶姿势;若右侧奉茶,则用右手端杯,
左手作请用茶姿势。这时,客人可用右手除拇指外其余四指拼拢弯曲,轻轻敲打桌面,或微微点头,以表谢意。
(6).如果饮的是高级名茶,茶叶冲泡后,不可急于饮茶,应先观色察形,接着端杯闻香,再呷汤尝味。尝味时,应让茶汤从舌尖沿舌两侧流到舌根,再回到舌头,这样反复 2-3 次,以留下茶汤清香甘甜的回味。
( 7)续水:一般当已饮去三分之二壶(杯)的茶汤时,就应续水。一旦到茶水全部饮尽时再续水,
那么,续水后的茶汤就会淡而无味了。续水通常
2~3 次,如果还想继续饮茶,应该重新冲泡。
三,茶艺欣赏
1.龙井茶茶艺欣赏
2.乌龙茶茶艺欣赏
1)乌龙茶泡茶技艺特点:
( 1)备具
( 2)备点
( 3)备水
( 4)布具
( 5)温具
( 6)取茶 (取茶入则 )
( 7)赏茶 (鉴赏侍茗 )
( 8)臵茶 (乌龙入宫 )
( 9)冲泡 (悬壶高冲 )
( 10)淋壶 (孟臣淋霖 )
( 11)温杯
( 12)游山玩水
( 13)关公巡城
( 14)韩信点兵
( 15)奉茶
( 16)品饮 (三龙护鼎 )
(17)泡二、三道茶
(18)收具
3.其它茶艺欣赏 (青豆茶 )
后记:茶艺表演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仪表 (端庄、面带微笑、尽量不使用化妆品 )
2.茶具搭配 (适合茶类的需要 )
3.茶室布臵 (清静、淡雅,不追求豪华奢侈 )
4.动作 (轻揉,尽量不使茶具发出响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