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传递函数模型第一节 传递函数模型的基本概念一,模型形式
{Yt} 的一阶自回归模型结构为:
ttt YY 1
tttt XYY 11
如果 {Yt}的变化除了受自身过去值的影响外,还受其它变量的影响,则 Y的模型结构就为:
上述模型通常称为传递函数模型,它类似于无限分布滞后模型;
多项式 称为传递函数;
展开后 Bs 对应的系数称为传递函数的权或脉冲响应权
(函数)。
B
B
1
ttt BXB
BY?

1
1
1
传递函数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其中,Yt为被解释变量,Xt为解释变量,et为误差项,它不一定是白噪声 。
为传递函数。 Vi为脉冲响应权。
为长期乘数。
ttt eXBVY )(

2
210
0
)( BVBVVBVBV i
i
i
gV
i
i
0
由于 V( B)为无限多项式,在实践中无法运用,因此必须修改。
Jorgenson于 1966年提出,在某些很一般的假定下,
V( B)可用 B的有理分式来估计。即
V ( B ) = ω (B)/ δ (B)
s
s BBB10)(
r
r BBB11)(
假设 X t 延后 b 期才开始影响 Y t,则传递函数模型为,
tbtt eX
B
B
Y
)(
)(
= tt
b
eX
B
BB
)(
)(
由于 e t 不一定是白噪声,它可以是一个 A R I MA 序列,即
tt
d
B
B
e?
)(
)(

或 tt
d
BeB )()(
其中
p
p
BBBB
2
21
1)(
q
q
BBBB
2
21
1)(
将上式代入一般形式的传递函数模型,有
tt
d
b
t
d
B
B
X
B
BB
Y?
)(
)(
)(
)(

在实际应用中,只要因变量与解释变量为平稳的,
则不用差分,因此
tt
b
t
B
B
X
B
BB
Y?
)(
)(
)(
)(

其中 {Y t },{X t } 对为平稳序列
(或经不同阶差分后形成的平稳序列)。
二、传递函数的性质如果传递函数 V( B)可以约简成两个多项式之比,即
)(
)()(
B
BBBV b

则有如下恒等式,
))(1( 2210221 BVBVVBBB rr
bs
s BBBB )(
2
210
关于 B j 的系数对应相等,则有






sbjVVV
sbbjVVV
bjVVV
bj
V
rjrjj
bjrjrjj
rjrjj
j
,
,,1,
,
,0
2211
2211
02211




即如果
)(
)(
)(
B
BB
BV
b
,
则脉冲响应权函数有下列性质,
① 当 j<b 时,V
j
=0 ;当 j ≥ b 时,Vj ≠ 0 。
② 当 j>b+s 时,{ V
j
}满足线性差分方程,
rjrjjj
VVVV


2211
差分方程的阶数 r 就为 )( B? 的阶数。
③ 当 b < j ≤ b + s 时,V
j
没有固定模式。
若从 b + s 以后,V
j
出现差分模式,
则 )( B? 的阶数就为〔 ( b + s ) - j 〕
这些性质对于判断传递函数的模式提供了依据。
第二节 传递函数模型的识别一,互协方差函数和互相关函数在传递函数模型中,不仅需要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是平稳的,而且还要求两变量序列之间具有平稳相关,
即要求:
Cov(Xt+h,Ys+h)= Cov(Xt,Ys)
Cov(Xt,Ys) 则称为之间相差 (t-s)期的互协方差。
一般地,Xt与 Yt之间相差 k期的互协方差函数定义为:
γXY (k) = E〔 (Xt –μX )( Yt+k–μY)〕 k=0,1,2,…..
Xt与 Yt之间相差 k期的互相关函数定义为:
它刻画了两个变量序列在不同时刻之间的关联程度。
)0()0(
)()(
YYXX
XY
XY
kk


实际应用中,互协方差函数和互相关函数需要利用{ Xt}和{ Yt}的样本观测数据 加以估计。
1、互协方差函数的估计(样本互协方差函数):
2、互相关函数的估计(样本互相关函数),
,2,1,0)()(1)(
1

kYYXXNkC ktkN
t
tXY
YX
XY
XY SS
kCk )()(
二、传递函数模型的识别传递函数模型:
tt
b
t eXB
BBY
)(
)(
tt B
Be?
)(
)(?
有三个关键参数 (r,s,b)。
然后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决定适当的 r,s,b。
模型识别的基本思路:先估计如下脉冲响应函数:
),2,1,0(jV j
所用方法:预白噪化方法
1,首先对 Xt建立的 ARMA模型,产生白噪声序列 。。
txtx BXB )()(?
据此生成出白噪声序列
tt
x
x
t XBTXB
B )(
)(
)(

2、对序列 Yt实施上述变换 T( B),产生新序列则传递函数模型可改写为:
t
x
x
tt YB
BYBTZ
)(
)()(

tt
b
t eBTXBTB
BBYBT )()(
)(
)()(

tt
tt
tt
b
t
BVBVV
BV
B
BB
Z






)(
)(
)(
)(
2
210
3、估计脉冲响应函数。
从而
))(,(),()( ktkttkttaZ aBVaC o vZaC o vk
),(),( 110 ktttkktktt aC o vaVaVaVaC o v
2),( akttk VaaCo vV
a
ZaZ
a
aZ
k
kkV

)()(
2
由此获得的初步估计为识别传递函数模式提供了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KV? 估计如下,
a
zaz
k S
Sk
V
)(
4,依据脉冲响应函数的估计值判定 r,s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