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第四章 扭转
§4-1 引言受扭杆通常称为轴。
工程实例:方向盘轴、传动轴。
(力学特征)
外力特征:力偶矩矢//杆轴。
变形特征:各轴线仍直,各横截面绕轴作相对转动。
力偶矩矢表示的右手螺旋法则。
1.内力:扭矩T
(矢量表示法与拉压杆轴力形式相同)
工程换算(p91):
为功率,单位:,千瓦。:角速度(弧度/秒),=转速(r/min,转/分)。

2.内力计算:截面法
符号:力偶矩矢离开截面为正
设正法(未知扭矩假定为正向)
(对比轴力的计算与符号规定)
3.扭矩图(内力的形象表示)
§4-2 圆轴扭转应力矩
我们已经研究了扭转轴的受力特性和变形特性,扭矩可根据静力平衡方程求出,但由于其截面各点扭转剪应力不相同,不能利用静力学方程(横截面各点应力的合力等于内力)确定圆轴横截面扭转应力,要综合几何、物理和静力学三方面求解。)
扭转应力的一般公式,
几何方面:
1.外部现象
(1)各圆周线形状不变,仅饶轴线作相对转动;
(2)小变形时,各圆周线的大小与间距均不改变;
(3)小变形时,纵线转动一角度。
可以设想圆轴由许多薄壁圆管组成,相邻管变形协调。
2.内部变形假定
根据所观测外部现象,对内部变形作如下假设:
(1)平面假设:横截面绕轴线作刚性转动。(横截面仍保持为平面,其形状和大小均不改变,半径仍为直线)
(2)各截面之间间距保持不变。
变形后,横截面保持平面,其形状、大小和间距不变,且半径为直线。显然,根据本假定可知:圆轴纵向没有变形,因此,横截面没有正应力。横截面变形为横截面间相对转动一角度,其变形为垂直半径剪切转动,即横截面内存在垂直半径的剪切应变。
3.数学描述:先取一圆片,再过轴线截二刀,得一楔形体。如图,此楔形体变形可用二角度和表示。纵向线偏转角,两截面相对转角,根据弧长=半径×圆心角

 (a)
二、物理方面:
由剪切胡克定律
 (b)
将变形协调方程代入上式,
 (c)
为横截面上任一点到轴线的距离,为该点的剪应力。上式表明:扭转剪应力随线性变化(如图示)的点,即原点处剪应力为0,轴边缘剪应力最大,半径为圆圈上剪应力相同;剪应力垂直半径。 (,常数,沿半径线性变化,半径)
三、静力学方面
由于横截面各点剪应力的合力构成其内力。即剪应力的合力偶等于扭矩。

将物理方程代入上式,即将式(c)代入


 极惯性矩 (4-1)
这是圆轴扭转变形的基本公式,代入式(c)
 (4-2)
式中是一个纯几何量,称为截面的极惯性矩,由此式可以看出:是与材料力学性能无关的几何性质参数,只与截面几何尺寸有关。教材294给出了实心圆轴的即惯性矩,空心圆轴。应该指出的是:采用空心圆轴能更充分地利用材料。
四、最大扭转剪应力
由式(4-2)可知,在=R即圆截面边缘,剪应力最大。
 (4-3)
令 (抗扭截面模量) (4-4)

五、极惯性矩的计算
§A-2,P294:熟记:
 

六、薄壁圆管的扭转剪应力按空心圆轴可以得到薄壁的应力。由于管壁薄,可以认为扭转剪应力圆壁厚均匀分布,因此可直接利用剪应力与扭矩间的静力学关系求解。
假定:剪应力均布(因薄且对称)
 (4-9)
精确分析表明:当时,上式具有足够的精度,误差不超过4.53%,此时,可以采用该式计算应力。
由于剪应力均布的假定对所有匀质材料制成的薄壁圆管均成立,故公式(4-9)对于弹性、非弹性;大变形、小变形、各向同性、各向异性均成立。
练习题:
1.画圆轴、圆管横截面剪应力分布图(示意)
空心轴 薄壁管
组合轴
平面假设成立



§4-3 圆轴扭转强度一、纯剪状态斜截面上的剪应力
拉压杆斜截面上存在剪应力;纯剪(圆轴扭转),则在斜面上存在正应力。低碳钢扭转沿横截面断裂,铸铁、粉笔沿螺旋面断裂。





二、扭转失效与扭转极限应力
扭转极限应力 (实验测定)
三、圆轴扭转强度条件
(材料扭转许用剪应力等于扭转极限应力除以安全因数)
 (4-10)
圆轴强度条件
 (4-11)
等截面杆  (4-12)
理论与实验研究表明,与之间在一定关系:

第八单元
§4-4 圆轴扭转变形与刚度计算一、圆轴的扭转变形公式
轴的变形,用横截面间相对角位移即扭转角表示

 (4-17)
常扭等截面圆轴
 (4-18)
薄壁圆管, (4-19)
二、圆轴扭转刚度条件
(实际工程中,通常是限制角沿轴线的变化率或单位长度内的扭转角)
令,那么
 刚度条件
 强度条件
(1)许用扭转角查设计标准或规范
单位换算:
例:已知,,尺寸,计算总扭转角,校核强度和刚度。

1.扭矩图
2.总扭转角(从轴与扭矩图,必须分4段计算,它也说明扭矩图为什么位置上要与原轴平齐)

3.强度校核(校A、B两危险截面,A:扭矩最大,B:抗扭截面模量最小。这里是A、B两可能危险截面)

取A、B中较大者
4.刚度校核(通常刚度要求更严格)


设计轴,分别按,设计,取较大者。
例4-2(P91):已知T=1.5kN·m,=50Mpa。设计横截面。
1.确定实心轴直径
根据扭转强度条件

取d=54mm。
2.确定空心圆轴的内外径(设=d/D=0.9)


可取D=76mm,。
3.空心轴与实心轴之重量比

讨 论
1.合理截面与减缓应力集中
越大,剪应力分布愈均匀,构成扭矩的力臂愈大,材料利用率越高。但是过大将失稳皱折。
变截面轴或阶梯轴,“等强”或接近等强。
减缓应力集中,“圆角” 变截面轴
,,,,,,,,,
2.扭矩合理分配
主动轮、从动轮两种分配方案,在轴中引起的扭矩不同。
单位换算
3.一类扭转与拉压(静不定)问题对比



(思考:两个问题和结果的对应量)
p98 例4-8 对应?
(1)螺孔不正,加扭矩配合 (2)杆短加拉力连接
(2)设想右端无约束,(2)设想右端无约束,
右轴转无应力配合 右杆左移无应配合
(3)设想右端加M,转回 (3)设想右端加拉力P,
右端回原位置协调条件 协调条件

(4)注意两轴直径可不等 (4)两杆直径材料可不同
p113 题4.27:钢轴套在铜管内,两端刚性焊牢,校核强度。
拆开分析,变形协调条件:

对应的拉压问题?
未知力偶T(已经利用了平衡条件,问:为什么不用平衡方程)
§4-5 非圆截面轴的扭转
分析拉压应力时,对杆的横截面形状未加限制;但§4-2节研究扭转应力时,即限制为圆截面杆。圆轴扭转应力公式能否直接用于非圆截面杆,回答是否定的,见下页角点微体分析。
历史插曲:材料力学史上,由于一位著名力学家的疏忽,曾错误用圆截面杆扭转的公式解非圆截面杆问题达半个世纪(圆杆扭转应力公式,Coulomb,1984;Navier错误用于非圆截面杆),1855年,St.Venant获本问题正确解答。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1.要独立思考,不要盲从书本和名人
2.科学研究不要怕犯错误,要有创新和开拓精神,要勇于纠正错误。
一、矩形截面轴的扭转
1.角点微体分析
2.理论研究
平面假设?“翘曲”
限制扭转(横截面受到限制的扭转)
自由扭转
剪应力分布(弹性力学)
(1)边缘//周边
(2) (长边h中点)
 (短边中点)
(3)扭转角 
,,查表(不必记)
(4)狭长矩形截面轴

二、椭圆等非圆截面杆扭转

,量纲与,相同,见P306附录。
第九单元(1)
§4-6 薄壁杆扭转
几个名词
(1)截面中心线(薄壁杆横截面厚度平分线,和壁厚共同描述薄壁杆截面几何尺寸)
(2)闭口薄壁杆(中心线为闭曲线)
(3)开口薄壁杆(中心线为开曲线)
一、闭口薄壁杆的扭转应力(自由扭转)
1.分布
a.沿均布(薄) b,//中心线(互等)
2.剪流(不同点剪应力不同)
(从横截面中截取一单元体,从横截面上不能得出τ分布规律,利用互等,转向考察纵向剪面)

剪流是一种比拟,象河流,宽处水缓,窄处水急。(利用自然现象数学本质的相似性,可以使某些复杂的自然现象得到更形象理解或更方便计算)
思考:非等厚闭口薄壁杆扭转,何处剪应力最大?
3.大小(静力学关系)

二、闭口薄壁杆的扭转变形
对于轴向长度为,厚度为,沿截面中心线长的微体,

整个薄壁杆的扭转应变能

常扭矩等截面闭口薄壁杆

设扭转角为,由W=U得

与圆轴扭转变形公式比较,
扭转刚度:(圆轴) (薄壁杆)
适用于非圆闭口薄壁截面三、开口薄壁杆扭转的概念
闭口薄壁杆剪应力沿厚度均布,充分利用材料,力臂大,扭矩大 开口薄壁杆与之相反。
1.剪应力分布
,环流”,开口抗扭能力很差
2.狭长矩形条构成的截面(如槽钢)

设前图(薄壁圆管)
1.

2.

3.抗扭性能比较
 (注意Ro=20t)

(P106)例4-10:开口管铆接成闭口管,铆钉承受剪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