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八章 货币政策调控
2
Md Ms
= 均衡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过程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
ADAS
货币政策调控
3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目标一,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预期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 方针与措施的总和 。
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它与财政政策一起构成一国政府调控和管理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
货币政策理论所研究的问题很多、内容丰富,并且在很多问题上,经济学家之间还有着较大的分歧。就基本原理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
5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目标二、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是整个宏观经济政策体系的一部分,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与整个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基本一致。
稳定物价 充分就业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迁以及货币政策理论的发展 相继提出 的。
6
长期而言,宏观经济的四个目标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但在短期内,这些目标相互之间多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即实现某一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同时会对另一目标形成干扰,想同时满足是很困难的。
现实的目标选择要根据特定的经济条件,有所恻重,基本原则是:趋利避害,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7
三、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现实选择
背景,双目标 → 单目标
内容,1995年 3月 18日,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将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确定为
,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
含义:
一是保持货币的对内价值的稳定,即保持国内一般物价水平的稳定 ;
二是保持货币的对外价值的稳定,即保持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汇率的稳定 。
在这种稳定的金融环境中,我们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8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工具
是指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所采取的各种具体措施和操作手段。
根据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基本性质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有 一般性的、选择性的、其他的 之分 。
一、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政策:
法定存款准备金:
公开市场业务:
9
再贴现(再贷款)政策
内容,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的目标来确定再贴现率(再贷款利率)的高低,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
作用机理:
特点,再贴现率是一种短期的、官方的且偏低的基准利率,具有明显的告示效应; 但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
再贴现率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与投资 减少 →
货币供给 减少利率水平 上升→
向央行借款的成本 增加

10
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 利率水平( %)
2008.01.01 2008.12.23
二十天 4.14 2.79
三个月 4.41 3.06
六个月 4.59 3.24
一 年 4.68 3.33
再贴现 4.32 1.80
11
存款准备金政策
内容,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影响商业银行体系的信贷规模,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
作用机理:
特点,强制性; 很强的告示效应;对影响货币供应量有显著效果。 但缺乏应有的政策弹性,不宜频繁使用。?
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 减少 →
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与投资 减少 →
货币供给 减少利率水平 上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12
13
公开市场业务
内容,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 (主要是政府债券 )或外汇,来投放或回笼基础货币,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并同时影响市场利率。
作用机理,
央行 买进 政府债券,举例央行 买进政府债券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 增加 →
货币供给 增加利率水平 下降
→基础货币投放 增加
→有价证券需求 增加 → 有价证券价格 上涨 市场利率 下降
16
公开市场业务卖出时的作用机理?
特点,在 时间上、数量上主动、灵活且可逆转;
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前提条件,操作技术性强;
告示效应较弱。
公开市场业务公告
17
央行资产负债简表:
资产项目合计资 产 项 目 负 债 项 目黄金、外汇储备有价证券贷款其他资产负债和资本项目合计货币发行准备金存款发行央行票据政府存款其他负债
18
经济形势政策工具通货膨胀
(总需求 > 总供给 )
经济萧条
(总需求 < 总供给 ) 实施及效果再贴现政策 提高再贴现率 降低再贴现率 作用较缓和,被动、不灵活存款准备金政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威力强大,不宜常用公开市场业务卖出证券,回笼基础货币买进证券,投放基础货币主动、灵活,
调节基础货币
19
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含义:中央银行针对个别部门、个别行业或某些特定用途的信贷规模所采用的局部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
效果: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条件下,影响银行体系的资金投向和不同种类贷款的利率水平。
不动产信用控制,规定贷款的首付比例、最高限额及最长期限消费者信用控制,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最高放款额 =( 1-保证金比例 )× 交易总额
20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直接管制信贷配给管制流动性比率最高利率管制间接管制道义劝告窗口指导金融检查
21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与传导机制一、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中央银行不能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而直接地达到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最终目标,而只能通过观测和控制一些具体的金融指标来影响实际的经济活动,从而间接地达到最终目标。
能为中央银行所直接控制和观测的指标,通常被称为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
22
一、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一 )中介目标的选择条件
1,可测性
2,可控性
3,相关性
(二 )可供选择的金融变量近期操作目标短期利率银行准备金基础货币远期目标货币供应量长期利率
23
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具体地分析与说明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如何诱发和影响各微观经济主体的消费和投资行为,从而导致宏观经济总量发生变化,最终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运行机制。
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货币供应量的增减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从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到实现最终目标,所经过的各个环节和具体的过程。
24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理论:
(略 ) 参阅教材 P329
25
内部 外部认知决策效果发现问题传导执行是指货币政策从需要制定(起点)到这一政策最终发生作用(终点)之间的时段差。
分为 内部时滞 和 外部时滞 两个阶段。
三、货币政策作用的时滞效应
28
术语解释: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复习与思考,
1,简述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
2,中央银行可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3,掌握一般性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内容和特点,
会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分析。
4,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及其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