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制度篇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6,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6,1,1 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崭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的社会制度
在以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中,不论是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都是以一种新的私有制形式取代前一种私有制形式。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以 公有制 取代 私有制,
消灭了剥削的根源,并且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 按劳分配,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因此,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的社会制度。
按劳分配
分配个人消费品的社会主义原则。要求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参与收益分配。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还不可能达到产品极大丰富从而实行按需分配的程度。劳动者受旧的分工束缚,劳动主要还是谋生的手段,而不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因此,只能承认劳动差别,实行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然产物,又是公有制的实现,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发展社会生产力有重大作用。在中国,除了按劳分配这种主要方式外,还实行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个人依法获取利润、租金、股息、利息等非劳动收入。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决定的,
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与高度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1、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初期,它的生产关系适合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而曾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要求,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允许的范围内,也曾经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局部关系进行了调整和扬弃,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起到了维持社会安定、发展经济的作用。
2、它只不过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对资本主义某些局部关系的扬弃,并没有动摇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也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更不能改变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因此,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突破和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与生产社会化相适应的公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不可抗拒性的历史趋势。
社会主义革命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难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只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才能解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内在矛盾。但是,这种取代的过程,并不能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而自发地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资产阶级不会(也不可能)让资本主义制度自行灭亡。 因此,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必须经过代表新生产力的工人阶级自觉进行的革命斗争才能实现。这种取代的实现途径,还取决于各国基本矛盾发展所造成的革命形势和阶级力量的对比,取代的具体方式和所走的道路会因各国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不同而存在差异。
6,1,2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选择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关于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人类社会发展中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历史的发展是复杂的,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常常会出现曲折或跳跃式的发展现象。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更不是,历史的误会,,而是由中国所处的一系列国际国内特殊的政治经济条件决定的,是合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 19世纪中叶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曾经设想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单独取得胜利,而可能在多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并取得胜利。到了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特点。列宁在新的形势下,根据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和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新的论断: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一个国家中取得胜利,这样的国家并不一定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而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矛盾异常尖锐,从而成为世界资本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的国家。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或少数几个国家胜利的学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已经充分证明了列宁的科学论断。
中国无法选择资本主义道路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地主阶级、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以及国外帝国主义形成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历史证明,在当时的国际国内条件下,中国无法选择资本主义道路。这是因为:
第一,中国不具备选择资本主义道路的国际条件。
第二,中国不具备发展资本主义的群众基础。
第三,近代中国没有能够领导人民群众走独立发展资本主道路的社会力量 。
中国革命过程的两步走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选择了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揭示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指出中国革命的过程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
进行 新民主主义革命,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此,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着手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开国大典
6,1,3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在我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就进入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即革命的转变时期。无产阶级在过渡时期的基本任务,就是把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农业、手工业中的个体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途径
一、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在旧中国,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分为 官僚资本
(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在中国的通称 )
和 民族资本 (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一般为中小资本 )两个部分。
没收官僚资本的根据及意义
由于官僚资本依附于帝国主义并和封建主义相勾结,垄断了旧中国的经济命脉,它是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基础,代表着旧中国最反动、最落后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当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后,
立即在全国范围内没收了官僚资本所控制的企业,并为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从而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实现对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和平赎买民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都具有两重作用,既有积极作用的一面,又有消极作用的一面。与此相联系,民族资产阶级在对待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态度上也具有两面性,既有发展资本主义愿望的一面,又有拥护共同纲领、接受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的一面。因此,使我们有必要和可能对民族资本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我国对民族资本的赎买,采取了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即利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对国计民生有利的作用,限制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作用,并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
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 国家资本主义 形式实现的。
国家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国家能够加以限制和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在中国既是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过渡形式,又是在全民所有制经济领导下,加速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补充形式。作为前一种形式,按照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联系的程度和社会主义因素的多少,其低级形式,在工业中有加工、订货、统购和包销等,在商业中有经销、代销等;其高级形式为公私合营。作为后一种形式,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等。
国家资本主义的两个阶段
我国的国家资本主义经历了初级形式到高级形式两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变成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在工业中 主要是搞委托加工、统购包销,在商业中 主要是搞经销代销。
国家从流通领域入手,通过控制原料、商品货源和市场,切断资本主义企业与自由市场的联系,削弱和限制它的投机性和盲目性,
造成其依赖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条件,逐步将其生产和流通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
第二步再把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工商业变成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也就是实行公私合营。 它经历了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两个阶段。全行业公私合营企业基本上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1956年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后,国家对资本家实行定息制度,即资本家按私有股份额取得固定的股息,企业的生产资料完全由国家支配。到 1966年 9月 国家按照原定的向资本家支付定息的年限已满,决定不再支付定息,公私合营的企业就变成了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全民所有制企业。
第三,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劳动群众 集体所有制 (简称,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原有的集体所有制形式之外,
股份合作制和职工持股会组织等经济形式,都不同程度地具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性质 )。我国民主革命胜利后,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
还要把广泛存在于农业和手工业中的个体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引导个体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对个体劳动者不能剥夺,只能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典型示范、思想教育和国家帮助,引导个体劳动者走上合作化的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我国对农民个体经济的改造,是通过采取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 互助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这样三个互相衔接、逐步前进的形式和步骤实现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标志着农业个体经济变成了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我国对个体手工业的改造,也是通过合作化的道路进行的。从流通领域入手,采取了从手工业供销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组织,
然后进入生产领域的合作,建立生产合作社。到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合作社的农民
总之,在我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改造中小资本,建立并壮大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通过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它标志着过渡时期的结束,基本上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建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工人阶级的豪迈
6,2 社会主义的本质
6,2,1 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 邓小平同志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他曾多次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对 社会主义本质 进行了科学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
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 3卷,第
373页 ★ 这个科学概括,在思想内容上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一方面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提出制度基础和实现目标。
它突破了单纯从生产关系方面阐释社会主义特征的认识局限,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统一角度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6,2,2 社会主义与解放、发展生产力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从根本上说,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占据统治地位,但是社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
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是解放生产力,只有解放生产力,
才能发展生产力。
解放生产力的含义
解放生产力有两层含义:
一是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通过社会革命,摧毁旧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新生产关系,从而使生产力获得解放。
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二是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的僵化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使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再受束缚和压抑,使有限的社会资源能够得到合理配置,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这一解放生产力的任务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改革和完善,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背景资料,1984年 10月 2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决定指出 改革的基本任务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这个决定,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
在我国发展生产力重要意义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发展生产力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这是因为:
第一,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了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接受双重的历史性挑战:一方面要面对传统产业革命的挑战,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当代世界正在兴起的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如果不迅速发展生产力,
世界就将没有我们应有的的地位。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矛盾、社会差别和重大的社会不平等现象的解决,都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同样必须依靠生产力的发展。
总之,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关键是发展经济。归根到底,发展才是硬道理。
6.2.3 社会主义与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以往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社会经济制度 的 根本区别 就在于,它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这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经济制度 简称,经济制度,。指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的基础。
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保障条件
中国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复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剥削的彻底消灭和两极分化的根本消除。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还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剥削现象和贫富差距。 剥削与两极分化是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一切剥削制度产生的深刻经济根源。
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实行按劳分配。因为 生产资料公有制排除了依靠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而无偿占有他人剩余劳动的可能性,按劳分配以劳动作为个人收人分配的共同尺度,既承认差别,又不能因为收人的差别性而形成贫富悬殊。因此,社会主义要实现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必须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这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制度性保障条件 。
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根本途径。
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因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根本途径。
6.2.4 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
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
也是社会主义的实现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标志着实现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富裕、文明、民主。
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每个劳动者都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劳动人民运用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进行联合劳动,创造的社会财富归劳动人民共同占有和支配,并且实行符合劳动人民利益的按劳分配原则。因此,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增多,其结果必须是劳动人民在物质文化生活上的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私有制社会的本质所在。
但是,共同富裕是以生产力发达、社会财富丰裕为基础的。由于我国是一个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比较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实现共同富裕不能一蹴而就,同步达到。这就必然表现为一个逐渐推进、逐步实现的过程,即表现为生产力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不断进步的历史过程。
因此,在我国现阶段,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提倡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同时,不能把共同富裕理解为全社会实行同步富裕或同时富裕,也不能理解为完全平均,要承认地区之间、劳动者之间在富裕速度和富裕程度上的差别,否则势必导致普遍的、
整体的贫穷和落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产生的富裕程度不同的差别,是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富裕道路上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的差别,而不是少数人变成剥削者,大多数人陷入贫困的两极分化。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意义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明确贫困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 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只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
另一方面,要根据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吸收和借鉴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探索和研究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背景资料:改革开放的进程
◆ 1979年 7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试办 深圳、珠海、汕头 和厦门 这四个 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建设上以吸收利用外资为主,经济所有制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结构;经济活动在国家宏观经济指导调控下,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予以优惠和方便;特区拥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 1984年 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外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
广州、湛江、北海等 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及海南行政区 。
◆ 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开辟为 沿海经济开发区 。
◆ 1988年 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决议,
批准海南岛为 海南经济特区,实行更加灵活开放的经济政策。
◆ 1990年,开发和开放 上海浦东 新区,同时开放沿江、沿边城市和内陆省会城市。
经济特区
6,3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6,3,1 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社会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 (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指生产资料归个人、某个阶级、社会集团或整个社会所有。
其内涵包括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和为谁服务的经济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关系,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内容。
在一个社会形态中,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可能是单一的,
而是以一种所有制为主体或占统治地位,同时并存着其他所有制形式。其中,居主体或统治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决定该社会经济形态的性质。人类历史上各种社会经济制度的确立以及各种社会经济制度的划分,都是以不同的、占主体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是因为: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全体劳动者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上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在生产资料面前都是平等的主人;
第二,公有制决定了劳动者之间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形成一种互助互利的新型合作关系;
第三,公有制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目的和生产成果分配的性质,社会产品归劳动人民共同占有,个人消费品要按照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进行分配。
可见,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最根本的特征,是社会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全体劳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本条件。
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
◆ 公有制不同形式,只是公有化范围不同,不存在高级形式和低级形式之分。
◆ 无论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还是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
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6.3.2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国有制形式
全民所有制的含义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同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范围内,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进行生产劳动,共同分配所生产的产品,实现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方面的完全平等。
全民所有制采取国有制形式的原因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主义国有制是代表全民所有制的形式。
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之所以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从根本上说,是由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特点以及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的。
第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各个部门、各个企业之 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彼此依赖的密切联系,组成一个有机的社会化生产体系。这就在客观上 要求形成一个掌握宏观管理和调控权力的社会中心,统一指挥和协调各个部门和企业的生产 经营活动,使它们能够克服盲目性,避免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社会化大生产能够按 照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顺利进行。
第二,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不属于个别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所有,也不是每个劳动者都单独占有一份生产资料。属于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必须由一个代表 全体劳动者利益的社会机构来行使所有权,这个社会机构在现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国家。 在社会主义时期,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能代表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意愿,承担起这种社会中心的职能,因而全民所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制的形式。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是全体劳动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的代表者,
通过社会主义国家掌握属于 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能够保证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真正属于全民所有,服务于全体劳动 人民的利益,把劳动人民的长远利益和目前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为全体劳动者的共同的根本利益服务。
国有不等于国营
1、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并不意味着必须由国家机构直接占有、支配和使用属于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也不意味着必须由国家在全社会范围内直接组织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2、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证明,全民所有制经济的 所有权和经营权 可以而且就应分离,
即必须把全民所有制生产资料的 占有权、使用权 和具体经营的 支配权 交给企业,形成法人财产权利,并且保障企业行使这些权力并获得一部分经济利益。
6.3.3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和合作经济
集体所有制的概念
集体所有制是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一定范围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制形式,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它与较低的生产社会化程度相适应的公有制形式。
发展集体所有制的意义
在我国现阶段必须十分重视城乡集体经济的发展。我国现阶段还存在着多层次的生产力,在资金短缺、就业困难,某些社会需要还得不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更多地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可以充分地调动广大群众中的人力、物力、
财力,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既可以根据市场需要,提供商 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又可以增加社会财富和国家税收,促进社会生产力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现阶段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存在的具体形式。
1,农业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现阶段农村中的主要经济形式。
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组织形式必须与现有农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实行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其中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中实行的,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
的统称 )已经成为主要形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定义及作用
家庭联产承包制 是在土地、水利设施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是生产经营的责、权、
利结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利益关系,使劳动者的收益同劳动成果直接挂钩的一种经营组织形式。
家庭联产承包制把集体的统一领导和家庭的分散经营结合起来,有利于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农民的积极性。
2、我国的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 。
构成,一部分是在 50年代对个体手工业、
个体商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时建立起来的;一部分是由劳动群众集资,组织街道闲散劳动力兴办起来的。
在现阶段,我国必须进一步壮大集体所有制经济,要继续支持、鼓励城乡各种形式集体经济的发展。
公有制形式的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有制形式出现了许多发展变化,其中比较多的是在我国农村和城镇大量出现的 合作经济 组织。这当中很大一部分是属于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 股份合作制 经济,兼有股份制与合作制的经济特征。
合作经济,个体生产者或消费者自愿联合起来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经济形式。按照合作经营的业务范围划分,有信用合作、购买合作、供销合作、运输合作、农业生产合作、手工业生产合作、工业合作和消费合作等。
股份合作制,以劳动者的 劳动联合 和劳动者 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
农村合作经济
农村中的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是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而产生的。联产承包制的普遍推广,促进了农村中的专业分工,同时相应产生了协作、配合的要求。不少专业户纷纷联合起来解决共同存在的生产和流通问题,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合作组织。这些组织的参加者股金有多有少,盈利按股分配,带有 合伙或合股经营的性质 。这同集体所有制内部劳动者享有同等权利的关系不完全相同。但是,它们基本上是由劳动者组织的,有的主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也提留集体的积累,所以 在性质上可以视为公有制 。
城镇合作经济
城镇中的合作经济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要求,为了使各种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而组织的。
它也实行自愿结合、民主管理、以按劳分配为主、提留公共积累等原则,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但它的资金由参加成员自筹解决,按股归个人所有,按股分红,
有的还招收学徒、帮工,甚至雇用少量工人,这 与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也是有所不同的,但也属于公有化的股份合作制经济。
股份合作制企业
一般是在对小型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的过程中,由全体职工将企业生产经营性资产一次性全部买下,然后通过 职工内部持股的形式,把原来的企业改成股份合作制。
股份合作制既带有合作制的特点,又有着股份制的特点,
1、企业全部资产不归个人所有,而归集体占有,共同使用、民主管理;
2、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留有公共积累;
3、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4、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财产所有者。
性质,通过劳动与资本的双重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它本身不是私有化,而是作为公有制自身改革产物的一种 全新的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 。
意义,股份合作制有利于落实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6,4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6,4,1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和按劳分配按劳分配的含义
◆ 按劳分配是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 分配个人消费品 的社会主义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不劳动者不得参与收益分配。
◆ 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还不可能达到产品极大丰富从而实行按需分配的程度。劳动者受旧的分工束缚,劳动主要还是谋生的手段,而不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因此,只能承认劳动差别,实行按劳分配。
◆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然产物,又是公有制的实现,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发展社会生产力有重大作用。在中国,除了按劳分配这种主要方式外,
还实行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个人依法获取利润、
租金、股息、利息等非劳动收入 。
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必然要求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生产决定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形式取决于生产的形式。按劳分配是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中的利益实现。
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所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具有客观必然性。
第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分配制度。
第二,由于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以及劳动还没有成为劳动者生活的第一需要,仍然是谋生的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总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按劳分配的意义与局限性
按劳分配是人类社会历史上分配制度的一场深刻的革命,是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因此,实行按劳分配不仅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
同时,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它既是对剥削制度的否定,但与共产主义社会的按需分配相比,又有其历史的局限性。由于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不同,劳动者所赡养的家庭人口不同,势必造成劳动者之间在劳动报酬上的差别。这就形成了 按劳分配中形式上的平等,事实上的不平等 。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只是,不同等的个人天赋,所形成的人们在生活水平上的差别。这种差别和不平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
按劳分配的内容和要求
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内容和要求是:
第一,凡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劳动,
才有权参与分配,不劳动者不得食。
第二,按劳分配的物质对象不是全部社会产品,只是社会总产品中的个人消费品。社会产品中的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不能分配给劳动者个人。就是消费品还要扣除为社会和劳动者共同需要的部分,剩下的部分才能在劳动者个人之间进行分配。所以,按劳分配是在进行了必要的社会扣除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分配。
第三,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
劳动 质的规定性:社会需要、承认的物化劳动
依据 量的规定性:社会平均劳动量
(复杂程度及熟练程度不同的劳动 — 简单劳动)
社会和集体按劳动者所提供的在质上被社会所承认的,在量上可以进行比较的社会平均劳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6,4,2 商品经济和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必须通过一定的劳动报酬形式来实现。
目前,在我国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中按劳分配形式:
按劳分配 工资 基本形式
形式 奖金 辅助形式
津贴
工资,按劳分配的主要形式。是国家或企业根据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按事先规定的报酬标准,以货币形式分配给他们的那部分国民收入 。
奖金,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形式之一。一般为超额劳动报酬。在社会主义社会,按劳分配主要体现为工资形式,此外还需要以奖金这种补充形式来鼓励超额完成规定任务或有特殊贡献的人员、企业和事业单位 。
津贴,为补偿职工额外和特殊的劳动消耗或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特殊条件影响而发给的劳动报酬。是工资的必要补充形式 。
工资的基本形式
我国现阶段的工资有两种基本形式:
计时工资,按照工人的工作时间和熟练程度来计算工资的一种工资形式。分简单计时工资和计时奖励工资。
计件工资,按工人完成的合格产品数量(或工作量)和规定的计件单价来计算工资的一种工资形式。分直接无限计件工资、累进计件工资、
计件奖励工资、间接计件工资等 。
计时工资的优点及局限
计时工资根据劳动者的劳动复杂程度、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的繁重程度,具体采取计时职务等级工资制、计时技术等级工资制和计时岗位工资制。不同的工资等级差别反映劳动者的劳动差别。
它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因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局限:由于劳动报酬是用劳动时间计量的,因而它只能反映相同技术等级的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所付出的劳动的平均数,而 不能准确反映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量和劳动成果,工资没有和劳动成果紧密联系起来,难以使劳动者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会出现,出工不出力,,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现象。因此,实行计时工资必须确定合理的工资等级、级差及劳动定额,建立岗位责任制,并辅以严格的奖惩制度,否则会挫伤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计件工资的优点及局限
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与计时工资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在计量劳动方法上有所区别。
优点是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劳动者所实际提供的劳动量,劳动报酬比较合理,所以更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更能体现按劳分配的要求,
有助于克服平均主义的弊端。
局限性:实施过程较为复杂,并且难以应用于某些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成果难以准确计量的生产部门,而且也容易产生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现象。
奖金是按劳分配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
奖金的特点是能够反映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量的变化情况,运用起来比较灵活,
因此有利于鼓励劳动者提供超额劳动,
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还有利于刺激劳动者学习科学技术,积极进行技术革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在运用时,应防止滥发奖金和按人头平均分配奖金的倾向。
津贴也是按劳分配的一种补充形式。津贴一般以岗位为基础,在一定的岗位上可以享受津贴,离开了特定岗位就随之取消。它包括岗位津贴、野外津贴、地区津贴、职务津贴等。津贴以职业岗位为基础,有利于鼓励劳动者安心于自已的工作岗位。
总之,工资、奖金和津贴本质上都是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但它们又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只有综合运用三种报酬形式,才能使按劳分配原则获得准确合理的贯彻。
农村集体经济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 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经营方式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 。
其生产社会化程度较低,多数生产活动适于采取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劳动形式。因此,其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也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
◆ 目前,在我国的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中,普遍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具体经营形式。其特点是:通过订立承包合同的形式,把土地和其他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交给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劳动者自主经营;劳动成果一部分以税金的形式上缴国家,一部分作为公积金和公益金上交集体经济单位,剩下的部分则作为劳动报酬,全部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也就是所谓,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已的,。
◆ 这种劳动报酬形式的特点 是能够准确地反映劳动者付出的劳动的实际量,尤其能够 准确反映劳动的质即劳动效果的高低,已被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实践证明是一种最适合我国农村现阶段的生产力特点的按劳分配形式。
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实现形式的特点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主义仍然存在商品经济,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具有不同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某些新特点:
第一,按劳分配的实现要采取商品、货币形式。
马克思主义关于按劳分配的观点。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第二,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受价格、货币币值以及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制约。
首先是商品市场供求关系影响按劳分配。 如果某种商品供过于求,
价格低于其价值出售,劳动耗费就得不到全部补偿,就会降低劳动收入的水平;反之,则会提高劳动收入的水平。
其次是生产要素价格,特别是生产资料价格的影响 。如果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企业产品成本提高,而产品销售价格不动,则企业收入就会减少,在企业是分配主体的条件下,劳动者收入的水平就会降低;反之,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就会提高。
再次,货币工资的形式本身影响着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 劳动者是以劳动的货币收入购买个人消费品的,劳动者用货币购买的个人消费品的数量要受货币币值的影响。如果货币贬值,等量货币只能购买到较少的消费品,会大大降低劳动者收入的实际水平。
第三,按劳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来进行。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商品生产和经营的主体,具有法人地位,具有自已特殊的经济利益。按劳分配的实现同企业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由于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效果不同,经济收入不同,
因而每个企业的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的水平也就不同。劳动者个人收入的多少,不仅取决于本人的劳动状况,还取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状况。这就 决定了现阶段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原则还只能在企业范围内实现。 以企业为主体进行按劳分配,可以把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企业的经营效果 直接挂起钩来,有利于调动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6,4,3 按劳分配和消除两极分化
◆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上的实现,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
◆ 两极分化是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剥削阶级凭借其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把自身的富裕建立在劳动人民的贫困基础之上。而且发展趋势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两极分化严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伴随着资本积累,两极分化是更为严重的社会现象。
◆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使广大劳动人民从根本上摆脱了受剥削的地位和贫困的命运,消除了两极分化得以产生的经济根源。
按劳分配承认劳动者的劳动差别,因而劳动者在个人收人分配方面仍存在着差别,但这只是人们在生活富裕程度的差别,而不是贫富两极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