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货币
3,1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 。
由于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因此它也就相应地具有自然形式和价值形式两种表现形式。作为它的自然形式,也就是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是指商品的种类、
形状、性能等,以及与此相关的商品的用途,这是显而易见的。而作为它的价值形式,作为抽象劳动的凝结和一定的社会关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孤立的一个商品,
不可能通 过自身表 现自己的价值,只有通过商品与商品的交换才能得到表现。
货币出现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用货币来表现,这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与商品交换的发展相适应,价值形式的发展经
3,1,1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的概念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简单地、偶然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这种价值形式是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物物交换相联系的。
例如:牧人的 1只绵羊与铁匠的 2把斧子进行的交换产生时间与经济背景
这一价值形式反映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即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以前,原始社会末期偶然的交换关系,因为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很少有剩余产品,不可能有经常的交换。
简单价值形式的具体分析
在这种价值形式中,等式两端的商品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
等式左端的商品“绵羊”处于主动地位,它的价值在斧子这一商品上相对地表现了出来,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
等式右端的商品 "斧子 "则处于被动地位,用它自己的商品体表现出 "绵羊 "的价值,起着等价物的作用,处于等价形式上。
相对价值形式的概念
相对价值形式是主动将商品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在作为等价物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的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的规定性
之所以一种商品如绵羊把其价值相对地表现在斧子上,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的产品,都耗费了抽象的一般人类劳动,都具有价值。
从量的方面来考察,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量相对地表现在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上;商品的相对价值量取决于相交换的两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例如在 "1只绵羊 =2把斧子 "的等式中,假定生产 1只绵羊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为 200小时,生产 1把斧子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为 100小时。如果生产 1只绵羊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不变,而生产 1把斧子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减少到 50小时,这样,就有 1只绵羊 =4把斧子。
可见,相对价值形式价值量的变化取决于等式两边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因此,这只是一种相对的价值量,即价值量的相对表现,
而不是其绝对的表现。
等价形式的概念
就是某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能够与另一种商品直接相交换的形式,这样的商品叫做等价物,也称为价值镜,即反映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价值的一面镜子。
等价形式的特点
第一,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即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是用它的使用价值作为价值的表现形式,或者说,它是用自己的使用价值作为价值的化身来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
第二,具体劳动 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本身也是一定的具体劳动的产品,但由于它处于等价形式的地位,成为表现其他商品价值的材料,因此生产这种等价物的具体劳动也就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第三,私人劳动 直接成为 社会劳动 的表现形式。在商品经济中,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都是私人劳动,同时由于它们都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部分,因此,又都是社会劳动。但是,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社会性,只有当这种商品能够用于和其他商品相交换时,才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作为能够直接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等价物,它所包含的私人劳动,也就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
私人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
是商品生产者按着自己的打算和自己的利益进行的劳动。
社会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的社会性质,是为生产他人或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而进行的劳动。
商品交换过程的完成意味着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
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者的统一表现在:它们互相依存,少了一方就不成其为价值形式了。
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在同一价值关系表现中,处于等式两边的商品都只能或者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或者处于等价形式上,而不能同时既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又处于等价形式上。
简单价值形式的本质和矛盾
在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中,商品的内在矛盾转化为外部矛盾,表现为两种商品之间的关系。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只是当作使用价值而存在,其价值要通过另一个商品来表现;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只是当作价值而存在,其使用价值变成了表现另一个商品价值的材料。这里已经孕育了货币产生的胚芽。由于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是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偶然交换,是物与物的交换。因此,在这种形式下,还不能充分表现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物这一本质,在量上也不可能准确地反映双方生产产品的实际劳动耗费。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随着交换的发展,必然进一步要向更高的价值形式发展。
3,1,2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的概念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产生时间和经济背景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原始社会末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农业和畜牧业分工的出现,原始社会之间以至公社内部的产品交换变得比较经常了,一种商品已经不是偶然地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了,而是与许多种商品经常交换。这样一来,价值的表现也就由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发展到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实际上是许多个简单价值表现的总和,或简单价值表现的扩大。
扩大价值形式的本质
这一价值形式反映了日益扩大的商品交换关系。在这一价值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其价值被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体上,
使它真正成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与此相适应,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则是一系列的特殊等价物。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各种商品的具体劳动,现在成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各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各种商品交换的比例和它们包含的劳动量的比例已比较接近起来了。
扩大价值形式的矛盾
商品的价值在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中,虽然比在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中表现得较为充分,但还存在着缺点和局限性:
各种商品的价值仍然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表现,因为每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都是一个不同于任何别的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的无穷无尽的系列,它们还没有一个一般的、为大家所公认的等价形式。这个缺点表明,在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中,商品的相对价值表现仍然是不完全和不充分的。
扩大的价值形式的这个缺点,在交换中就暴露出来了。例如,
有绵羊的人希望用绵羊去换斧子,但有斧子的人却需要上衣,而有上衣的人却需要布。如果有布的人正好需要绵羊,则有绵羊的人要经过用绵羊换布,再用布换上衣,最后才能用上衣换到斧子。
如果有布的人不需用绵羊,那么交换还会遇到困难,以致于绵羊交换不出去,绵羊的价值得不到实现。以上这种困难表明,商品经济的矛盾随着交换的发展而日益加深,商品的价值形式必须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
3.1.3 一般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的概念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
产生时间及经济背景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农业、畜牧业与手工业分工)出现以前,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和交换的发展,逐渐从无数商品中分离出一种商品来,
其他一切商品都需用和其交换,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并且在换到这种商品以后,能用这种大家都愿意接受的商品去换到任何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这样一来,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便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 请点击此处浏览一般价值形式等式的图片示例一般价值形式的本质
从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是一次质的飞跃,
它使商品之间直接的物物交换发展成为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在简单的价值形式和扩大的价值形式下进行的商品交换,
都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不适应商品交换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随着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某种商品自发地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于是产生了一般价值形式。
在一般价值形式中,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唯一商品,就成了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成为商品价值的一般形式;生产这种商品的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一般形式,它可以和其他一切劳动相对等;生产这种商品的私人劳动,直接当作一般的社会劳动而存在。在这里,商品的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的这种性质,便完全地、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一般价值形式的矛盾
一般等价物的出现,克服了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的缺点和局限性,大大地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但是,在这种价值形式中,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在一种商品上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在历史上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贝壳、布帛、牛、羊、
兽皮、盐等等。由于一般等价物的不固定、不统一,
随着商品交换范围的扩大而日益显露其不适应性,给商品交换带来了新的困难。随着商品交换的范围突破了地区的界限,适应商品交换发展的要求,一种新的价值形式 --货币,便应运而生了。
3.1.4 贷币
货币概念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最终固定在黄金、
白银等贵金属上,这些贵金属就成为贷币商品。
产生时间及经济背景
这种价值形式产生于手工业与农业和畜牧业分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之后。
请点击此处浏览货币价值形式等式的图片示例货币价值形式的本质
贷币价值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并没有本质区别,所不同的地方仅仅在于等价物已经固定地由金银等贵金属来充当了,
金银等贵金属排除了一切其他商品而取得了单独表现价值和抽象劳动以及直接代表社会劳动的独占权。
货币与价格
在货币价值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是用金银等贵金属货币来表现自己的价值。商品价值的贷币表现,
就是商品的价格。因而,商品的相对价值形式便转化为价格形式。处于等价形式上的货币,便成为社会公认的唯一的一般等价物。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金银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并不是由于金银有什么神秘的地方,而是因为贵金属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同时,贵金属还具有最适合充当货币材料的自然属性:一是体积小、
价值大,便于携带和收藏;二是不易变质和磨损,便于长期保存;三是硬度小,质地均匀,
便于分割和合并。因此,马克思指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 (,资本论,第 1卷,第 107页。)
货币价值形式的矛盾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表明,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货币的出现,
整个商品世界分成了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都作为特殊的使用价值存在,要求转化为价值;另一种是货币,它直接作为价值的化身而存在,随时可以转化为任何一种有特殊使用价值的商品。这样就使原来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为外部的对立,即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了。货币出现以来,
所有的商品都必须换成货币,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具体劳动才能转化为抽象劳动,私人劳动才能取得社会的承认而表现为社会劳动。因此,货币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成为商品世界中至高无上的权威。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拜倒在它的脚下,把它看作是决定自己命运的神秘莫测的力量,就形成了所谓 货币拜物教 。
货币的本质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表明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作为商品,它与普通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是,货币又不是普通的商品,
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这种一般等价物作用使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必须通过货币才能表现出来。因此,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演变史
( 1)在货币价值形式出现以前,贝壳、牛羊等都充当过一般等价物。货币最初是采用金银条块的形式,每次商品交易都需鉴定其成色和分量,十分不便。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为了交换的方便,逐渐产生了具有一定形状、重量、
成色和标明其价值的金属铸币(金币、银币和铜币),货币的金属条块形式发展为铸币形式。
它一般由国家铸造,作为法定的货币在市场上流通。
货币演变史
( 2)铸币在长期流通过程中逐渐磨损,由足值的货币变成不足值的货币,但这种不足值的铸币也和足值的铸币一样流通。这种情况表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可以由价值符号来代替,
于是就出现了纸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它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我国的宋代和欧美的近代出现了纸币以后,纸币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货币形式。
货币演变史
(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和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货币形式从有形逐渐向无形发展,现代纸币将逐步发展到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一种无形货币,即贮存于电子计算机中的存款货币。电子货币不需要任何物质性的货币材料,在交易中通过银行进行电脑转账,一切交易都不需要现金,是一种纯粹观念性的货币。电子货币的出现,既迅速又简便,可以节省银行处理大量票据的费用。
请点击此处浏览货币演变历史的图片示例
3.2.1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 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还相继发挥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作用 。
1.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的概念
价值尺度 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大小的尺度 。 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自身也具有价值 。
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 。 但是,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用劳动时间来直接表现,只能在交换过程中通过等于多少货币间接地表现出来 。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价值的外在尺度
商品的价值通过一定量货币表现出来,
叫做商品价格 。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是把商品价值大小表现出来,
并不是实现商品价值,所以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 。
价格标准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 。 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计量单位及其等分,叫做价格标准 。
2.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的概念
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商品流通的概念
在货币出现以前,商品交换是以物易物,买卖同时完成 。 为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就通过货币这个中介来进行,商品交换过程分为卖和买两个阶段 。 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包括卖和买两个阶段的商品交换,就叫做商品流通 。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使商品流通过程分为卖的买两个阶段,这两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离,包含了商品相对过剩危机和可能性。
3.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的概念
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 。
货币为什么能发挥贮藏手段的作用
货币之所以有贮藏手段的职能,是因为它是一般等价物 。 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能是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只能是金属货币或金属条块 。
货币贮藏手段的作用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 。
4.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的概念
是指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 。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二重作用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一方面暂时缓解了因缺乏现金而不能购买商品的矛盾,使商品在缺乏现金的情况下得以流通,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使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 。
5.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概念
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职能 。 这是货币职能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 。 作为世界货币的货币,一般只限于贵金属 ( 金或银 ),各国发行的纸币中少数信誉较好的如美元,日元,英磅等可以在较大范围里流通,在一定程度上也执行了世界货币的职能,但从根本上说是以其黄金储备为基础的 。
世界货币的职能
一是作为国际购买手段;
二是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贸易的差额;
三是作为社会财富代表,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
3.2.2 货币形式及其演变
铸币的形成
货币最初是采用金银条块形式,每次商品交易都需鉴定其成色或分量,十分不便 。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为了交换的方便,逐渐产生了具有一定形状,重量,
成色和标明额面价值的金属铸币,它一般由国家铸造,作为法定的货币在市场上流通 。
纸币的出现
铸币在长期流通过程中逐渐磨损,由足值的货币变成不足值的货币,但这种不足值的货币也可和足值的铸币一样流通 。 这样,就产生了金属铸币由不足值或没有什么价值的货币符号 —
— 纸币来代替的可能 。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 。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作为金属货币的代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 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纸币 。
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信用证券 。 它本身并没有价值,它的流通以信用为基础,其流通范围和程度取决于发行人的信用 。 在现代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些国家里,信用货币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比较大额的货币支付一般都使用信用货币 。
现代货币
20世纪以来的现代货币形式,主要有钞票和支票存款两种,钞票也就是纸币,
也称现金;支票存款也叫存款货币,是指在银行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现的活期存款 。
电子货币
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和电子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货币形式也逐渐从有形到无形 。 一些发达国家在广泛使用支票和信用卡的基础上,相当一部分交易都是通过银行电子计算机网络转帐结算的,这种贮存在电子计算机中的存款货币,
就是电子货币 。 电子货币是一种纯粹观念性的货币,不需要任何物质性的货币材料 。 这种无形 ( 无纸 ) 货币,既迅速又简便,可以大量节省银行费用开支,它的广泛发展最终可能导致现金和支票的消失 。
3.3 货币流通规律和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3.3.1 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的概念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要不断地在流通领域内发挥作用 。 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不断地运动就是货币流通 。 货币流通以商品流通为基础,并为商品流通服务 。
货币流通规律的概念
为了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流通中需要一定数量的货币 。 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就是货币流通规律 。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
① 是流通中待售商品的数量;
② 是商品价格水平;
③ 是货币流通速度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与商品价格总额 ( 待售商品数量 × 商品价格水平 ) 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 这就是货币流通规律 。
用公式表示如下:
货币流通规律计算公式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总量 × 商品价格水平)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货币支付手段与货币流通量的变化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发生变化 。 因为在本时期内用延期支付方式赊购的商品无须支付货币;前一时期内用延期支付方式赊购而在本时期内到期的货款需要支付货币;但交易双方互相赊购的商品则可以彼此抵消 。
这样,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就需要有如下的改变: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赊售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商品总额- 彼此抵消支付总额 )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次数 ))
修正后的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赊售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商品总额- 彼此抵消支付总额)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次数)
3.3.2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纸币的概念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作为法定流通手段的货币符号。纸币作为价值符号,其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纸币流通规律
是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的 。 这样,
纸币的发行必须限于它象征地代表金
( 或银 ) 的实际流通的数量 。 如果纸币的发行量相当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金属货币量,则纸币与金属货币具有同等购买力;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的贵金属货币量,则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贵金属货币量就会减少,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
通货膨胀的概念
由于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贵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就叫通货膨胀 。
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很容易出现的经济现象 。 目前世界各国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主要指标是物价指数 。 物价指数是反映两个时期物价水平变动的相对指标 。 物价水平也叫一般物价水平,
是各类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的加权平均数 。 如果一般物价水平在上升,说明通货膨胀的态势在加强 。 按物价上涨趋势来确定通货膨胀的程度,理论界一般认为,物价总指数年平均递增率在 2%—
3%时,叫做基本稳定;物价总指数年平均递增率在 9%以内,称为温和性通货膨胀;物价总指数年平均递增在 10%以上,称为 恶性通货膨胀 。
张乐平:三毛流浪记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1)从对社会成员收入的影响来看,通货膨胀的 受害 者一般是依靠固定工资生活的社会成员,而受益者则是利润的获得者。
(2)从对财富分配的 影响 来看,在通货膨胀未被预期的条件下,
它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3)从对资源配置 的影响来看,当通货膨胀发展到一定程度,会造成社会需求虚增,一方面刺激过度投资行为,另一方面造成劣质滞销商品旺销,结果会 造成生 产秩序紊乱和资源的过度、浪费型使用,降低国民经济效益。
(4)从对资本积 累的影响来看,在通货膨胀未被公众预期的条件下,
它造成货币贬值,使货币发行当局获得 发行收入。当通货膨胀率高于工资增长率时,会使工人的一部分收入转化为企业利润。当通 货膨胀高于银行贷款利率时,银行利润被转移到借款者手中,
形成生产者的资本积累。如果 通货膨胀一旦被公众预期,公众对纸币的信心产生动摇,人们就会抛出纸币抢购商品,就会 刺激消费增加,而减少资本积累。
(5)从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短期内在通货膨 胀未 被预期并存在潜在生产要素的条件下,它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长期内由于不可能有无限 的潜在生产要素可供货币启动,也不可能长期存在通货膨胀而不被人们预期,它对长期经济 增长不但不能促进,而且会产生危害作用。
因此,目前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抑制通货膨胀,以 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3.3.3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的概念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一般物价的持续下跌。一般用消费物价指数作为度量指标。
( 背景资料:关于通货紧缩含义的不同认识)
关于通货紧缩含义的不同认识
关于通货紧缩的含义,我国理论界颇多争议,大致有三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通货紧缩是指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总水平普遍不断下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所谓通货紧缩是指流通中的货币大大少于商品流通的需要,特别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社会对于经济前景预期普遍不良,总需求小于总供给,造成价格水平普遍下降,经济持续萎缩,资产严重缩水。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经济过程,往往是在通货膨胀得到抑制之后发生的。通货紧缩有两个最大的特征:一个是物价连续下跌,另一个是通货量,货币供给量连续下降。这三种意见都承认通货紧缩是物价总水平下降,
这说明物价水平的下降是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内容,分歧点在于,
通货紧缩要不要与货币流通量相联系。
(引自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主编,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1月出版)
通货紧缩的成因
通货紧缩的成因很多,其中之一是与货币政策有关,但更多地是与有效需求不足,政府支出缩减,汇率制度僵硬,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金融体系效率低,
不良贷款严重等因素有关 。 这些是通货紧缩的深层次原因,这些原因从表象上看,都表现为一种,货币现象,,即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不足,单位纸币的价值升值,一般物价持续下跌 。
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紧缩
关于通货紧缩,理论界一般认为它是“两个特征,一个伴随”,
首先它是一种货币现象,与货币流通量的下降有关;其次,它会引致物价的下降;再次,它还通常伴有经济衰退的出现。通货紧缩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据统计,英国自 1800年以来共发生了
78年通货紧缩;瑞典自 1830年以来发生了 44年通货紧缩;美国自
1864年以来发生了 34年通货紧缩。此外,阿根廷、日本、德国、
法国、新加坡、香港特区等国家和地区也都发生过程度不同的通货紧缩。(钱小安:,通货紧缩的原因、危害与对策,,,金融研究,1999年第 9期)。
20世纪以来出现的两次严重的通货紧缩令人记忆犹新:一是一战后消费物价的全面下跌,造成通货紧缩;二是 30年代大危机期间出现的一般物价全面下跌。
从中国情况来看,改革以来,中国经历了 2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时期,先后发生了 4次高通胀,我们在与高通胀反复较量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首次实现了宏观经济“软着陆”。但是出人意外的是,刚刚形成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局面在一、二年之后却迅速变为“增长下降、通货紧缩”的状态。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到 1999年 6月底,我国商品零售物价和居民消费物价已分别从 1997年 10月和 1998年 4月开始,出现连续 21个月和 15个月的下滑。按国外通行的“通缩”定义,我国经济已进入
“通缩”时期。
通货紧缩的危害很容易被人忽视,因为从表面上看,一般价格的持续下跌,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是“通缩”的历史教训却令人提心吊胆。“通缩”和“通胀”一样,都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通货紧缩会加速实体经济进一步紧缩,因此,
它既是经济紧缩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经济进一步紧缩的原因。
“通缩”一旦形成,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就可能会带来如下一系列问题:经济衰退;债务人负担加重;消费总量趋于下降,市场疲软;对银行业来说,容易形成大量的不良资产。
关于通货紧缩,理论界一般认为它是,两个特征,一个伴随,,
首先它是一种货币现象,与货币流通量的下降有关;
其次,它会引致物价的下降;
再次,它还通常伴有经济衰退的出现。
通货紧缩是一普遍的经济现象 。 据统计,英国自 1800年以来共发生了 78年通货紧缩;瑞典自 1830年以来发生了 44年通货紧缩;美国自 1864年以来发生了 34年通货紧缩 。 此外,阿根廷,日本,德国,
法国,新加坡,香港特区等国家和地区也都发生过程度不同的通货紧缩 。 ( 钱小安:,通货紧缩的原因,危害与对策,,,金融研究,1999年第 9期 ) 。
20世纪以来出现的两次严重的通货紧缩令人记忆犹新:一是,一战后消费物价的全面下跌,造成通货紧缩;二是 30年代大危机期间出现的一般物价全面下跌 。
从中国情况来看,改革以来,中国经历了 2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时期,先后发生了 4次高通胀率,我们在与高通胀反复较量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首次实现了宏观经济,软着陆,。 但是出人意外的是,刚刚形成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局面在一,
二年之后却迅速变为,增长下降,通货紧缩,的状态 。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到 1999年 6月底,我国商品零售物价和居民消费物价已分别从 1997年 10月和 1998年 4月开始,出现连续 21个月和 15个月的下滑 。 按国外通行的,通缩,定义,我国经济已进入,通缩,时期 。
通货紧缩的危害很容易被人忽视,因为从表面上看,一般价格的持续下跌,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是,通缩,的历史教训却令人担心吊胆 。,通缩,和,通胀,一样,都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 通货紧缩会加速实体经济进一步紧缩,因此,
它既是经济紧缩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经济进一步紧缩的原因 。
,通缩,一旦形成,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就可能会带来如下一系列问题:经济衰退;债务人负担加重;消费总量趋于下降,市场疲轶;对银行业来说,容易形成大量的不良资产 。
3.4 信用
3.4.1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信用的概念
信用是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 如赊销商品,贷出货币,买方和借主要按约定日期偿还贷款并支付利息 。 马克思说:
,这个运动 —— 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 —— 一般地说是贷和借的运动,即贷币或商品的只是有条件的让渡的这种独特形式的运动 。,( 马克思:,资本论,第 3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25卷,第 390页 ) 。
信用与商品买卖不同,商品买卖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双向等量转让运动,信用是定期的单方面转让有价值物,到期再偿还 。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信用产生的基础 。
最初的原始形态的信用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使原始公社解体,产生了私有制家庭和阶级,出现了贫富的差别 。 贫困的家庭,为了维持生产和生活,
向富裕家庭借债,便产生了信用 。 原始形态的信用大多是实物的借贷,
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出现了货币借贷 。 高利贷是古老的生息资本,
它盘剥的对象主要是广大的小生产者 。 高利贷对社会生产力起破坏作用,
它使生产者陷于贫困,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甚至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 。
封建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代替之后,贷币借贷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变化 。
资本主义的借贷资本取代高利贷资本 。 随着借贷资本关系的发展,直接货币借贷又逐渐被以银行为中介的借贷关系所代替 。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的必要资本限额增大,
需要集中大量资本才能经营生产 。 货币借贷关系适应这种要求 进一步发展,
出现了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资金筹集的活动 。
3.4.2 信用的形式
在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中,信用形式也不断发展,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 。
商业信用
是以赊帐方式出售商品 ( 或提供劳务 ) 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 。 以这种方式买卖商品,在商品转手时,买方不立即支付现金,
而是承诺在一定时期后再支付 。 这样,双方形成一种债务关系,卖方是债权人,买方是债务人 。 卖方所提供的商业信用,相当于把一笔资本贷给对方,因而买方要支付利息 。 赊销商品价格一般要高于现金买卖商品的价格,其差额就形成赊购者向赊销者支付的利息 。
商业信用的工具:商业票据
商业票据是债权人为了确保自己的债权,
要求债务者出据的书面债权凭证。它分为 期票 和 汇票 两种。 期票 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出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款项的凭证。 汇票 是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命令,要求债务人向第三者或持票人支付一定款项的凭证。商业票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流通。
现代商业信用产生的原因
商业信用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就已经产生,其得到广泛发展则是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实现的 。 这是因为:
第一,产业资本,循环 和 周转 需要商业信用;
第二,商业资本 存在和发展需要商业信用 。
资本循环:是指资本顺利地改变自己的职能形式,经过三个阶段,价值得到增殖,最后又回到原出发点的运动。
资本周转:是指周而复始进行的资本循环。
商业资本:是指独立从事商品流通活动,在流通领域中发挥作用的资本,它是从产业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形态。
商业信用的特点
第一,商业信用的对象是处在 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循环一定阶段上的 商品资本 。
第二,商业信用主要是 职能资本 的商品买卖时相互提供的信用 。
第三,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
产业资本,是指投放在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包括投放在工业、农业、建筑业、采矿业和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服务的交通业的资本。
商品资本,是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的第三阶段上所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是表现在商品形式上的资本。
职能资本,是指能够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的资本,包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第一,商业信用的规模和期限爱单个资本拥有的资本数量和资本周转状况的限制 。
第二,商业信用也要受商品使用价值流转方向的限制 。
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货币资本所有者向职能资本提供贷款而形成的借贷关系。它是适应产业资本循环周转或再生产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
在再生产过程中,各个企业之间会出现货币资本余缺不均的状况。为了保证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需要企业之间进行货币余缺的调剂。银行通过借贷关系,将再生产中游离出来的闭置货币资本和社会上的闲置货币集中起来,再把它们贷给需要货币的企业。
银行信用的特点
第一,银行能把社会上各种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形成巨额借贷资本,因此,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的数量和周转的限制 。
第二,银行信用的对象不是商品资本,
而是货币资本 。
第三,银行信用的债务人是职能资本即工商及农业企业,债权人是银行 。
银行及银行业务
银行信用主要由银行来办理 。 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是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信用中介 。 银行的业务分为两个方面: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 。
国家信用
是指国家直接向公众进行的借贷活动 。
国家在这种信用关系中处于债务人的地位 。 国家信用在国内的基本形式是国债,
它通常以发行公债券和国库券的形式来实现 。 公债券是由政府发行的一种长期债券,发行公债筹措的资金,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和其他非生产性开支 。 国库券是由国库直接发行的一种短期公债 。
主要是为了解决短期的国库开支急需 。
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或其他信用机构向缺乏货币购买力的消费者提供贷款的活动 。
消费信用的形式主要有:赊帐,分期付款和发放消费信贷等 。
赊帐 是利用结帐信用卡,凭信用卡先购后支付 。
分期付款 是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先支付部分现款,然后根据签订的合同,分期加息支付余下的贷款 。 在贷款未付清前,商品所有权属于卖者 。 赊账,分期付款都属于商业信用范畴 。
发放消费信贷 时,根据受贷的对象不同分成两类:一类买方信贷,银行直接对商品消费者发放贷款;二是卖方信贷,对销售商品的企业发放贷款,消费信贷是推销商品,扩大销路的一种手段 。 它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刺激消费和促进生产发展,暂时缓解生产过剩的矛盾,但是,消费信用使消费者提前运用了未来的收入,会使将来的购买力缩小,加深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
小结
商品经济的信用体系中,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基本的信用形式 。 银行信用在信用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乃至整个信用体系的基础 。
3.4.3 信用的本质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本质,信用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中产生的,以偿还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关系 。
无论在何种社会制度下,只要存着着较为发达的商品货币关系,就必然存在信用关系 。
信用在商品经济中具有双重作用
一方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信用制度加速了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使许多大型企业得以建立和发展;信用制度节省了流通费用,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使非现金结算发展起来,大批交易可以不使用现金支付,既节省了流通中的现金货币量,也加速了货币投放和回笼的速度;信用制度促进了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利润率的平均化 。
另一方面,信用又加深了商品经济社会的矛盾。
首先,信用的发展有可能造成虚假繁荣,加深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加速了生产过剩危机的爆发。
其次,信用还会引发货币信用危机。当信用造成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尖锐化并发生生产过剩危机时,货币流通与信用关系也会发生混乱。因为生产过剩、商品销售困难,使商业信用引发的债务得不到偿还,商业信用急剧减缩,银行贷款难以收回,势必造成货币流通和信用的严重混乱发生货币信用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