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对外经济开放和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
11,1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11,1,1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国际分工与国内分工的关系
联系,一国对外经济开放和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是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正如国内分工的存在是商品交换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一样,国际分工的存在则是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的必要条件和基础,是一国内部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和继续,是生产的国际专业化,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社会分工的发展超出国家界限 广泛发展的结果 。
区别:
第一,国内分工是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而国际分工则是在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即资本主义阶段才出现的 。
第二,国内分工是各国国民经济范围内的劳动分工,而国际分工则是以各国国民经济为基础,超越国家界限形成的社会分工 。
第三,国内分工的发展主要决定于各国本身的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而国际分工则取决于整个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地发展和生产国际化的程度 。
第四,国内分工一般不受其他国家权力和制度的限制,而国际分工则必然受到各国的政策,法律和其他上层建筑因素的制约 。 总之,国际分工既是国内分工的外延,又是高于国内分工的一种国际化社会分工 。
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上,因国际分工的内容和形式不同,其具体的制约因素也不尽相同 。 一般而论,
国际分工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各国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条件,另一个是由各国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 。 ( 具体分析 )
首先,自然条件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的基础,同时也对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影响更大 。 自然条件的差别会造成不同国家生产领域的差别 。
例如,咖啡,甘蔗,橡胶只能在热带地区和国家生产,煤炭和石油工业只有在这类矿藏丰富的地区和国家才能得到发展 。 这种自然条件的差别,曾经引起了早期的,萌芽状态的地域分工和国际分工 。 自然条件的差别是国际分工产生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决定性 的条件 。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虽然各国之间存在着自然条件的差异和与此相适应的生产领域的差异,但是它们在经济上基本处于孤立和封闭状态,相互之间很少发生经济联系 。 由于没有稳定的媒介和便利的运输手段把不同生产领域联系起来,因而也就不会发生国际分工 。
其次,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自然条件的差异只是为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可能性和必要性,而不能使国际分工变为现实 。 比如说,煤炭工业固然不能在没有煤炭资源的国家和地区出现,但一个国家只有煤炭资源而没有必要的开采技术,
还是不能使这种自然资源真正发挥作用,变为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对象 。 有些国家自然资源贫乏,但他们凭借较先进的科学技术仍然可以建立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 。 而且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比较优势并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可以使原来的比较优势或比较劣势发生变化 。 因此,我们既不能忽视自然条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也不应不适当地夸大自然条件的作用 。 社会分工的历史表明,
社会分工是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为前提的,社会生产力地提高,是促使分工发展的内在动因 。 只有当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一定水平,
市场扩大到相当大的规模时,分工才会超出国家界限向国际领域扩展,
国际分工才得以产生和发展 。
第三,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虽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它不能直接决定国际分工的性质 。 国际分工作为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的必要前提和条件,总是同各国的经济制度和国际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它必然受到各国经济制度和国际生产关系的制约 。 因此,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和国际生产关系决定着国际分工的性质,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内容和形式 。 国际生产关系是各国生产关系超越国家和民族界限形成的,是在各国国民经济之间建立起来的诸关系的总和 。 所以,国际生产关系的结构和性质首先取决于各国民经济的结构与性质 。
国际分工的演进
国际分工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经历了较长的过程 。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虽然邻近国家之间也出现了国际商品交换,
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还没有出现 。 到资本主义初期,由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以及地理大发现,国际分工得到发展,但仍局限于一定范围,尚未形成广泛的国际分工 。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出现后,既要向国外输出大量商品,又要从国外输入大批原材料,特别是机器大工业所创造出来的交通,通讯手段为广泛的国际分工的形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 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分工又不断发展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增长,使国际分工在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 战前形成的传统的国际分工,是以工业制成品生产国与原料,食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为主导的国际分工,是一种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的传统国际分工 。 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国际分工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 这种变化的发展趋势是: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各产业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进而发展到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越来越向由跨国公司和国家所组织的分工方向发展 。 随着新的信息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国际分工将日愈深化和更加多样化 。
各国之间,各产业部门之间,各部门内部的分工将越来越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将越来越密切 。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市场的内涵:
国际分工的发展引起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是世界各国之间各种交换关系的总体 。
世界市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一个地理概念,它反映的是世界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通过国际交换而形成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供求关系,因而是一个经济概念 。 世界市场分世界商品市场,世界金融市场,世界劳务市场 。
世界商品市场是世界市场的主体,其他两种市场是为商品市场发展服务的,所以我们这里所讲的主要是世界商品市场 。
世界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关系
世界市场是在各国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世界市场并不是各国国内市场的简单总和 。 两者之间既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又有明显的差异和不同质的规定性 。
第一,各国国内市场的形成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前提,只有各国内市场发展到一定饱和程度,才有可能使商品交换关系突破国家界限而扩大到世界范围 。
第二,各国的国内市场是一个国家内部交换关系的反映,是国内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 。 但是,世界市场是以国家为媒介并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际商品交换关系的反映 。
第三,国内市场要受到每个国家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制约和影响,而世界市场则受到世界各国经济和政策的相互影响和制约 。
总之,世界市场是反映流通领域国际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经济范畴 。
世界市场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从国内扩展到国外,市场也就开始具有了国际性 。 而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是在国际分工,
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 伴随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世界市场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
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
第一,世界市场的形成阶段 。
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密切联系的 。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虽然当时有一些商品通过商人同其他地区或国家进行交换,但由于社会分工不发达,地区间的割据和各国间的闭关自守,尚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首先打破了封建割据而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随后由于国际分工的发展,各国间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各资本主义强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掠夺落后国家,
甚至利用暴力和超经济的强制手段打开落后国家的门户,从而在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出现了世界市场的萌芽 。
18世纪 60年代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商品市场上的统治地位,世界市场成为剩余价值的实现手段和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途径 。 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从商品市场开始的,在国际商品交换的基础上,货币市场也逐渐形成,它在性质上是从属于当时的商品市场的 。 当时在货币市场上流转的是金和银,汇率的变动还不能刺激这个市场的自我膨胀,后来对它的发展给予极大推动的生产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国际转移还很不发达,所以它的规模主要受商品市场的制约 。 因此,在这个阶段,商品市场是世界市场最成熟和最主要的部分,
货币市场还没有摆脱对商品市场的严重依赖,资本市场尚未形成 。 商品资本的国际化构成世界市场的主要基础是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 。
第二,世界市场的成长阶段 。
19世纪末至 20世纪初,以电力,内燃机,汽车制造及化学等工业为代表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爆发了 。 这次产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对于农,矿原料的需求迅速扩大,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卷入到世界市场之中 。 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是扩大资本积累的强有力杠杆,积累的扩大使垄断资本财团实力增强及过剩资本增长 。 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大量资本越出国界,
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寻找有利的投资场所 。 资本输出成为垄断资本统治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坚实基础,以借贷资本为投资主体的世界资本市场趋于形成 。 资本市场的实质是生产资料和生产过程的国际转移,它使各国的社会再生产环节和生产,分配,交换,
消费日益交织在一起,经济生活国际化为各国在经济上建立了更广泛,更密切的联系 。 资本市场的确立,标志着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
第三,世界市场的成熟阶段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迅速发展,世界市场的发育进入了成熟阶段 。 其基本特征是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都在高度成熟的状态下运转,而且它们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业已形成体系完备,反应灵敏的高效率的市场机制 。 战后商品市场已经摆脱了殖民分工体系的框架,成为各国经济紧密联系的重要纽带,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世界商品市场上的不平等交换关系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 货币市场在这个阶段也从对商品市场的依赖转变为主要接受资本市场的影响 。 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使货币市场规模急剧扩张 。 特别是国际货币制度由布雷顿森林体系 (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中,法,苏,英,美等 44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布雷顿森林会议,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这一协定规定,35美元等于一盎司黄金,各会员国货币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美元可代替黄金作为国际储备,从而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
— 布雷顿森林体系 。 1973年 2月,固定汇率制度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 ) 的固定汇率
( 固定汇率:规定在平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波动的一种汇率 。 即一国货币汇价,应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在平价上下一定的幅度内波动,当汇价跌到最低限或长到最高限时,中央银行要进行维持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 70年代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基本上实行这种汇率制 。 ) 制变为浮动汇率 ( 浮动汇率:,固定汇率,的对城 。 不规定上下浮动幅度的一种汇率 。 即一国的货币汇价,不规定上下波动幅度,根据市场供求关系,任其自由涨跌,
中央银行没有义务进行维持 。 1973年 2月美元再次贬值后,多数西方国家货币实行浮动汇率 。 )
制后,短期资金的频繁流动使货币市场大为活跃 。 货币市场已不再仅仅是被动地反映商品与资本两个市场的供求状况,而且逐渐脱离这两个市场和轨道独立进行运动 。 资本市场的发展日趋成熟,主要表现在市场规模的稳步扩大,资本流动性增强,资本来源与流向日益多元化 。
此外,劳务市场,技术市场,外汇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日臻完善,也是世界市场进入成熟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 。
世界市场的新发展
二战后以来,随着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国际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世界市场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
1,世界市场结构日趋复杂化 。
首先,从世界市场构成的国家经济类型看,战前的世界市场基本上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资本主义的各种经济规律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几乎都从属于,服务于资本主义的国际生产和交换,广大亚非拉国家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它们的对外贸易几乎完全由宗主国控制 。 战后国际形势发展了深刻变化,随着殖民体系的崩溃,涌现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使世界市场的国家构成发展了变化,世界市场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等各种不同经济类型国家的市场体系所组成 。 此外,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各个发达国家在世界市场上所处的地位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 即由战前和战后初期美国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变成美国,日本,欧盟三足鼎立争夺世界市场的局面 。
其次,就商品市场的构成类型看,战前主要是以开放性的自由竞争市场为特征,其市场类型有商品交易所,国际拍卖行等 。 战后世界商品市场的类型不断增多,如跨国公司内部垄断市场,补偿贸易 ( 补偿贸易:买方以产品偿付进口设备,技术,专利等费用的一种贸易方式 。 即买方对进口设备等暂不付现款,用进口的技术设备所制造的产品来偿付 。 其偿付方式分为,返销,和,回购,
两种 。 前者是以进口的技术设备所制造的产品全部或一部分偿付,
即直接以产品偿付 。 后者因进口的技术设备不生产有形的产品,
即以其它的商品间接偿付 。 ),租赁贸易 ( 租赁贸易:也称,租赁信贷,。 由租赁公司以租赁方式,将商品交付给承租人使用,
按期收取租金的一种贸易方式 。 出租商品一般是机器设备,大型交通运输工具以及电子计算机等价格昂贵的商品 。 ),加工贸易等国际专业化协作市场 。
2,世界市场的垄断日益加强,竞争更加激烈 。
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而居于统治地位后,世界市场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组织统治和竞争的场所 。 各国垄断资本把本国市场控制在自己手中以后,为了避免在激烈的竞争中两败俱伤,组织国际卡特尔以实行对整个世界市场的垄断 。 卡特尔是指生产和销售同类商品的资本主义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以瓜分销售市场,确定商品价格等方面达成协定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联合 。 战前国际卡特尔的势力和影响较大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卡特尔组织仍广泛存在,但它们垄断世界市场的作用已有所减弱,这是因为跨国公司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成为垄断资本统治和争夺世界市场的主要形式 。 战后许多产品的市场实际上被为数不多的几家大公司所垄断,其他厂商因无法与之抗争,多数情况下只能服从于这些垄断企业所限定的市场和价格 。 目前,国际上 6大食品公司控制着世界谷物贸易;美,日,欧的十几家汽车公司垄断着世界汽车市场 。 这种现象在某些价格弹性小的初级产品和高技术产品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如在世界计算机市场中,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 IBM) 一家就占有市场份额的 40%左右 。
竞争是世界市场的本质特征之一 。 战后虽然垄断组织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大,但它们并没有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更加激烈 。 垄断和竞争并存,是当代世界市场的重要特点 。 战后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同种或同类产品的各国企业之间的竞争,称为直接竞争 。 例如,日本跨国公司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等商品市场,同美国和欧洲的跨国公司展开的贸易战,并在竞争中不断扩大所占市场份额的事实是举世瞩目的 。 另一类是各国生产相互替代产品的厂商之间的竞争,称为间接竞争,如煤炭公司与石油公司之间,铜和铝,
铝和锡生产者之间,人造原料和天然原料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 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方式也日趋复杂 。 西方发达国家的许多企业和垄断组织,在争夺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不但采用价格竞争方式,即利用低价倾销打击和排挤竞争对手,而且日益注重非价格竞争方式,即通过改进商品质量,更新款式,加强广告宣传和售后服务等手段扩大商品销路 。 所有这些贸易方式都使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日趋复杂激烈 。
11,1,2 生产和资本国际化
概念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发展促进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
生产和资本国际化,是指生产过程和资本活动越出民族国家的界限,在国际范围不断运动的过程 。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生产国际化是生产力的国际扩张,资本国际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国际扩张 。 它们相互依赖,相互融合,构成整个经济生活的国际化 。
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演进
生产和资本国际化是在 18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后开始出现的 。 在这一时期,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只限于流通领域,生产过程和资本增殖过程仍然是以国内市场为主 。 19世纪 60
年代中期以后,资本主义生产加速集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垄断组织 。 到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垄断组织在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 与这个过程相联系,资本输出有了迅速增长,
成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 。 在这个阶段,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表现是:一些大垄断组织已经开始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生产企业,从而出现了直接生产过程的国际化 。 但是,这时的资本输出仍以借贷资本输出为主,生产资本输出的数量不大 。
生产国际化主要仍在流通领域内实现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生产力有了飞跃的发展,
国际分工进一步加深,生产国际化达到更高的程度。与此同时,资本国际化也进入了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战后生产国际化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直接生产过程的国际化,由于许多现代化工业产品的结构和生产工艺十分复杂,技术性能和质量要求很高,它们的生产不仅要由国内的许多部门、许多企业进行专业化协作,
而且要在国际范围内进行专业化协作。各国不仅实行部门间的分工,而且实行部门内部的分工,即产品、零部件和工艺的分工。这样,各国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相互依赖进一步加强,各国的生产过程也进一步成为统一的世界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后生产国际化的迅速发展是与跨国公司的经济活动密切联系的。
跨国公司是指以一国为基地,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从事生产、金融和贸易活动的国际化企业。跨国公司区别于其他公司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把全世界作为企业活动的舞台,组织国际化生产和经营。如美国波音飞机制造公司,在世界各大洲均有生产厂家,经销、维修等业务活动遍及全球各地。
它们都以母公司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组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经营效率。跨国公司在国际化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形成了企业内部的国际化分工体系和网络。这种“内部国际分工”或者“国际分工内部化”,极大地促进了战后生产国际化的发展。
资本国际化的新发展
战后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特点是:
( 1) 资本国际化不仅表现在流通领域,而主要是表现在直接生产过程 。 资本在其再生产的全过程都国际化了,
这表明资本国际化进入了高级阶段 。 生产资本的国际化意味着资本对劳动的国际剥削直接在生产领域内进行,极大地加强了资本国际剥削的广度和深度,扩大了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积累能力 。
( 2) 战后资本国际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国有资本的国际化有了巨大的发展 。
即除私人资本的国际化外,国有资本的活动也越出了国界,成为国际化的资本 。
首先,国有资本以借贷资本的形式输往国外 。 战后,
西方发达国家以援助的名义进行的资本输出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 这种国有资本的输出,其目的主要不是为了直接获取高额利润,而在于把受援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为私人资本输出创造有利的政治经济条件 。
其次,战后在各国国有资本联合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从事国际金融活动的世界性机构,其中最重要的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 1945年成立的一个国际金融活动组织,又称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有 164个成员国或会员,其主要作用是保证国际金融体系以及成员国宏观经济的稳定。每个成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必须保有头寸,同时在 IMF拥有接受 IMF资助的权利。出拥有比例贷款权力外,IMF还提供特别提款权。 )、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等。世界性国际金融机构的产生,是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向国际清偿手段严重不足的国家,特别是大量负债而导致经济发展困难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借以对它们的政策施加影响。这类国际金融组织的出现,
是当代资本国际化高度发展的又一重要标志。
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作用
生产国际化是由生产力发展所决定的必然历史过程,但它反过来又在世界范围内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 因为生产国际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加深,促进了各国的生产专业化和协作,使它们能够按照资源合理配置原则组织大规模的生产,从而有助于世界范围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节约劳动 。 生产国际化还促进了科学技术成果在国际范围的传播,从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 此外,生产国际化还促进了世界生产的增长和世界市场的扩大 。
资本国际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促进了民族隔阂的消除,从而为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提供了物质基础 。 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个进步的过程 。
列宁曾指出,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有一种趋向,即,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壁垒的破坏,资本,一般经济生活,政治,科学等等的国际统一的形成,。 这种趋向,标志着资本主义已经成熟,正在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 列宁,,两个世界,,,列宁全集,第 20卷,第 10页 ) 。
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缺点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资本国际化不仅没有削弱国际垄断资本对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的剥削和控制,反而使这种剥削和控制进一步加强 。 资本国际化也使国际垄断组织之间为占领世界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斗争更趋剧烈,可见,资本国际化没有也不可能消除旧国际经济秩序中所存在的不合理与不平等的国际交换关系 。
11.1.3 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
国际经济竞争
1,国际经济竞争的内涵
所谓竞争就是两者或两者以上的争夺,相互较量和相互争胜,是有意识的利益冲突活动 。 经济竞争是一个与市场密切相联的经济范畴 。 它是随着市场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市场的发展而发展的 。 国际经济竞争是指在国际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中,通过公司或企业竞争反映出来的利益冲突 。
国际经济竞争这一概念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第一,国际经济竞争的主体是从事外向型经济活动的企业或公司;
第二,国际经济竞争的动力是人类的利益与能动性的冲突;
第三,国际经济竞争的客体是外向型经济活动;
第四,国际经济竞争的范围是世界市场,即世界市场是国际经济较量和竞争的舞台 。
国际经济竞争的特点
国际经济竞争由于参与竞争的主体和客观条件以及竞争的范围,与国内市场竞争有着根本的区别,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首先,它受国际价值规律所支配 。 国际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国际价值量是由世界劳动力的平均单位决定的,商品交换以商品的国际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 虽然世界市场价格由于受竞争和市场供求变化的影响而使之与国际价值相偏离,但从总体趋势看,在世界市场上,
商品的市场价格是围绕着国际价值而上下波动的 。
其次,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和竞争的自由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限制 。 在世界市场上,生产要素的流动是受国际价值规律支配的,世界市场价格的波动引起了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使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实现重新配置 。 在当今世界,尽管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规模在不断增大 。
但是,各国政府和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都采取各种各样的政策和措施来限制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使国际经济的竞争不能充分展开 。
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贸易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日愈加强,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与竞争 。
再次,竞争者在世界市场上进行有效的经济竞争将变得更加困难 。
由于国际经济竞争范围广阔,竞争环境,竞争条件千差万别,这就使得竞争者参与竞争的商品,价格,渠道,促销等这些可控因素变得广泛和复杂 。 同时,竞争者在国际经济竞争中面对的政治法律,经济技术,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等不可控因素又顺瞬息万变,变得不可预测,这样竞争者在世界市场上进行有效的营销组织参与竞争将变得更加困难 。
最后,国家对世界市场的干预,导致国际经济竞争更加复杂化和白热化 。 世界市场是由许许多多相互联系的国别市场构成的,
国际经济竞争的战场也就具体落实在不同的国别市场上 。 由于各国政府对国内市场都采用大量的金融和财政等政策干预经济生活 。
同时各国政府在对外贸易政策上,都普遍实行奖出限入的贸易保护 (图片资料 3),从而导致国际经济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复杂 。
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
国际经济的激烈竞争要求彼此之间实行某种合作 。 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不同主权国家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法人为了共同的利益,在生产领域中以生产要素的移动与重新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 。
国际经济合作的特征
国家与国家间的经济协作活动早已有之 。 但是,作为我们现在所特指的国际经济合作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有的经济范畴 。 二战之前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带有明显的偶然性,局部性和临时性的特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合作 。 与历史上的国家间在经济领域进行的某些协作相比,当代国际经济合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国际经济合作是主权国家间的经济协作,国际经济合作中所反映出来的是一种新型的国家间关系 。 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坚持平等互利是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必要前提和基本原则,
也是判断是否主权国家间进行经济合作的主要标志 。 平等和互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双方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可能,独立地自行决定合作的方式与内容 。 在合作的过程中,要兼顾各方的利益,各自以自己占有优势的生产要素参加合作,按照国际惯例和有关法律规定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和解决各种矛盾与纠纷 。 历史上,帝国主义和殖民地国家间根本不可能存在经济合作,它们之间是一种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既无平等可言,更谈不上互利 。 战后,作为主权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才有可能与西方发达国家平等地探讨经济关系问题,
发展经济交往 。 当然,这种平等关系的发展有赖于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 。
第二,国际经济合作具有全球性,经常性和持久性的特征 。 国际经济合作的全球性指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间发展了广泛的经济合作关系 。 战后,由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上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和社会制度不同的三大类国家,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 由于经济联系的加强和各自利益的决定,三大类国家内部和三大类国家之间发生了多种类型的国际经济合作: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合作 。 这些不同类型的国家在经济的各个领域进行了广泛的,
持久的和经常的合作 。
第三,国际经济合作是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复合转移的经济活动 。 国际经济合作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工业大生产为基础的 。 在以生产要素国际转移与重新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经济合作活动中,生产要素国际转移有可能是单一要素的转移,也可能是多种要素结合在一起流动,在多数情况下是多种要素的复合移动 。 例如,国际工程承包不仅有劳动力输出,也包括设备和原材料出口,以及技术与管理的输出 。 生产要素在国际间进行复合流动构成了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特征 。
第四,国际经济合作中充斥着斗争和竞争,斗争中求合作,合作之中有斗争是国际经济合作的又一重要特点。战后以来,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而是一直处于竞争、矛盾、协调、合作错综复杂的状态中。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证明,不仅在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之间会产生矛盾和冲突,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间也会产生矛盾和冲突。欧盟的建立、日美贸易摩擦的出现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一方面,虽然国际间的矛盾与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但这并不排除国家间和平共处和开展经济合作的可能性。国家间在某些问题上会有利益冲突,目标不一致,而在另一些问题上可能会存在共同的利益和目标,谋成某种形式的合作。另一方面,合作与矛盾冲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合作可能会转化为矛盾或冲突,冲突也可能导致新的合作。
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
国际经济合作实质是生产要素在各国间的移动和重新配置 。 根据生产要素发生国际移动的特点,以及依据国际经济合作的业务性质,我们可以把当代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归纳为八种类型 。
第一类:国际信贷合作 。 包括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出口信贷,商业银行贷款以及国际租赁信贷等 。
第二类:国际投资合作 。 主要指国际直接投资,包括一个国家引进的其它国家投资和在其他国家的投资 。 其具体方式有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独资经营等 。
第三类:国际科技合作 。 包括有偿转让和无偿转让两个方面 。 有偿转让主要指国际技术转让,如专利,专有技术或商标使用许可贸易等 。 无偿转让一般以科技交流方式为主,如相互交换科技情报,资料,专家互换与合作研制技术,建立联合科研机构等 。
第四类:国际劳务合作 。 主要包括国际工程承包,劳务进出口,国际旅游,国际咨询以及三来一补业务等 。
第五类:国际土地合作 。 包括对外土地出售,土地出租,土地有偿定期转让,土地入股,土地合作开发和建立经济开发区等具体内容 。
第六类:国际信息与管理合作 。 国际信息合作主要指国际经济信息的交流与交换 。 国际管理合作的具体方式有:对外签订管理合同,聘请国外管理专家,合营企业联合管理,交流管理资料与经验,举办国际管理培训班等 。
第七类:国际经济援助 。 主要有资金援助,物资援助和技术援助等方式 。
第八类: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与合作 。 包括国际经济组织进行的协调,区域性经济组织进行的协调,政府首脑会议及互访进行的协调,以及国际性行业组织进行的协调等 。
11,1,4 中国经济建设的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扩大对外经济交往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自从商品经济跨越了国界,便以不可扼制的势头推动着国际分工体系和世界市场的建立与扩大 。 在当今世界上,
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也不应该使自己孤立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 。 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才能够摆脱贫困,实现经济起飞和现代化 。 这已为历史的经验所证明 。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进出口贸易迅速扩大,资金和技术的引进步伐也逐步加快,国际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 中国是一个大国,具有一定的内向发展的优越条件,同时,要解决 10多亿人口的温饱与发展问题,单纯依靠国际市场也是不可能的 。 中国在发展商品经济的同时,必须积极的扩大对外经济开放 。 一方面,与国内发展经济的要求相比,中国的许多经济资源,单纯依靠国内的积累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利于中国加速经济的发展 。 通过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国外两个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需的矛盾,
为经济发展引入新的动力 。 另一方面,中国实现现代化,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 。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 。,对外开放,加强与国外的经济交往,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其对外开放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在开放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内向与外向的关系 。 中国不可能完全依赖于国际市场来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而中国自身的产业成长还需要有一定的环境,这就决定了中国必须掌握开放度,把内向发展与外向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 同时,由于国内的改革尚未配套,市场体系不完善,企业的竞争能力有限,基础建设也显不足,这一切都加大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成本,也表明中国在开放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外向与内向关系的重要性 。 因此,中国应该注意对外开放中的政策配套,有选择的逐步开放国内市场,加强宏观调控,实行有效的保护政策,
以保证国民经济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
第二,根据中国生产要素结构特点,决定对外开放的战略重点 。 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
而且成本较低,这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比较优势,在开放过程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可以利用国际比较利益,振兴经济 。 但是,单纯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是有局限性的 。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资源和原材料与加工工业之间的缺口明显加大,这在客观上反映了中国资源开发能力不足的状况 。 因此,通过扩大对外的资金和技术合作,加快资源开发的步伐是对外开放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另外,从对外开放的长期趋势看,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将主要表现为技术竞争,一国如果不能在技术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将必然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 。 中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差异很大,虽然已建立起了一定规模的高技术产业,并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科技队伍,但整体的经济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因此,在开放过程中,中国应该以现在的高技术产业为基础,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技术,不断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技术水平,为参与未来国际市场的技术竞争奠定基础 。
第三,根据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采取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幅员广阔,各地资源、人口和文化存在较大差异,生产力发展水平也不平衡。相对而言,沿海和东、南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内地及西部地区经济状况比较落后。根据这种经济发展的特点,中国应该采取多层次、全方位地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将国民经济置身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这里关键的问题是,先进部门和地区要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有效地打入国际市场,适时地加强对落后地区和部门的拉动作用。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在实行多层次开放的过程中,支持落后地区的发展,加强地区间的横向经济联系,开展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世界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
在世界市场上商品价格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主要包括四个因素:
一是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的变动是影响世界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加工工业产品的价格来说,生产成本更具有决定作用 。
二是供求因素:
在通常情况下,假定世界市场需求情况不变,增加商品的出口量,
世界市场价格就会下降;反之,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世界市场需求增加,则世界市场价格上升 。 供求对世界市场价格的影响,
取决于世界市场的竞争程度 。 竞争越激烈,供求对世界市场价格的影响越大 。 市场竞争通过供求变化对世界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款式,改变包装,装潢,
扩大广告宣传等都会影响商品供求,从而影响世界市场价格 。
三是垄断因素,
垄断和垄断价格的出现是造成世界市场价格背离国际价值的重要因素 。 在垄断的条件下,尽管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进,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商品的国际价值有所下降,但如果没有强大的竞争压力和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等因素的存在,
商品的世界市场价格也很难下降 。 即使下降,其下降的程度也会远远低于国际价值量下降的程度 。 随着垄断组织经济实力的增强,它们对世界市场价格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
四是通货膨胀因素:
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日益加深 。 各国的国内通货膨胀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传递给其他国家,进而导致世界市场价格总水平的上升 。 一国如发生通货膨胀,国内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会提高该国出口商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削弱这些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进而影响世界市场的商品供求,影响世界市场价格 。 如果发生通货膨胀的国家,其出口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就会直接造成世界市场价格的上升 。
国际价值的内涵
国际价值是世界市场范围内的市场价值,它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而形成的 。 商品的国际价值与国民价值不同,在一国范围内,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一国现有的标准的生产条件下,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生产商品时所花费的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 。 在世界市场上,商品的价值即国际价值,不是取决于各国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国民平均劳动时间,而是取决于,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 [1]这个平均的劳动单位,就是在世界的平均技术条件下,在各国劳动者的平均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世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这就是说,在国际交换时,各国互不相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个别劳动时间的身份出现在世界市场上,即一国内的社会价值在世界市场上表现为个别价值,它要与其他国家同类商品交换,必须脱去,民族服装,,还原为国际价值 。 因此,虽然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国民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二者在质的方面是相同的,它们都是由抽象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 但是,国民价值在表现商品价值的同质性上是不充分的,它虽然承认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它所指的社会只是国家疆界范围内的有限区域,不能充分体现形成国际价值实体的人类抽象劳动的消费 。 一旦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某个国家耗费的抽象劳动与世界抽象劳动二者之间量的差异便显露出来了 。 世界市场某一商品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需要一个新的尺度来衡量,这就是商品的国际价值 。
[1] 马克思:,资本论,第 1卷,第 614页。
国际价值与国民价值的区别
商品的国际价值与国民价值有着重要的区别:
首先,国际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随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发展,在参加世界市场的各国商品的国民价值基础上形成的,
国际价值的形成晚于国民价值的形成 。
其次,国际价值反映的是国际商品交换关系,国民价值反映的是一国国内的商品交换关系 。 当商品从国内市场进入国际市场时,
交换关系的性质发生变化,商品的价值也相应地由国民价值转化为国际价值 。 国民价值与国际价值分别是两个市场上等价交换的价值尺度,它们是相互联系又相互排斥的 。 世界市场只承认国际价值而不承认国民价值,就象国内市场只承认商品的社会价值而不承认它的个别价值一样 。 而二者的相互转化也说明了它们之间的联系,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性,当一种商品在国际市场不能实现其国际价值时,仍然可以在国内市场上实现其价值,这使得商品具有了双重价值属性 。
世界市场上价值规律的特点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无论在国内市场上还是在世界市场上,它都必然起着作用 。 但是,由于国内和国际的条件不同,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背景条件也不同,这样就使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的作用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际价值的决定不同于国民价值的决定 。 国民价值决定于一国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国际价值决定于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第二,劳动生产率对国际价值的影响与对国民价值的影响不同 。 在一国国内,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 在世界市场上,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国际价值量成正比 。 因此,不同国家在同一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同种商品的不同量,有不同的国际价值 。
第三,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作用的后果与国内市场上作用的后果不同。在国内市场上,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可以消除商品生产中耗费劳动背离社会平均水平的差异,换句话说,个别生产者生产商品的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水平背离社会平均标准的情况不可能长期存在。而在不完全竞争的世界市场上,
由于资本和劳动力不能完全自由流动,各国生产商品的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水平背离国际社会平均标准的情况却可能长期存在。
11,2,2世界货币和汇率
世界货币的内涵与发展
世界货币是在国际商品流通中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 。 世界货币是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 当商品交换超出国家界限而发展为国际贸易时,商品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展开自己的价值,作为它的价值尺度的货币,也就成为世界范围的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即世界货币 。 世界货币在前资本主义社会虽已产生,但没有获得很大发展 。 当时,世界市场尚未形成,货币只在规模和范围都有限的国际贸易中发挥作用,主要作为购买手段而不是作为支付手段 。 只有到了资本主义时代,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国际贸易活动涉及到世界各国,世界货币的各种职能才获得充分的发展,真正成为世界的货币 。
世界货币的职能
世界货币的职能主要包括价值尺度,国际支付手段,国际购买手段和财富的国际转移手段等 。
世界货币最主要的职能是作为支付手段,平衡国际收支 。 各国在开展对外贸易活动中,既输出商品也输入商品,而且主要以信用方式进行 。 因而,国与国之间便发生相互的债权债务关系 。 这些债权债务关系的结算可以利用信用工具 ( 汇票,
支票等 ),通过相互抵消来进行 。 对于相互抵消后的差额,即利用真实的货币作为最终的结算手段来偿付 。 这时,世界货币就执行着国际支付手段的职能 。
当货币直接被用来向国外购买商品时,它就发挥着国际购买手段的职能 。 这时,
与在国内流通中作为商品交换的中介不同,它是作为货币商品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 。 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由于意外事件 ( 如战争,灾荒等 ) 使不同国家之间的正常商品交换受到突然干扰,平衡遭到破坏,因而一国不得不大量购买别国商品的场合;或者发生在一个国家单方面向另一个国家购买商品,买与卖彼此分离的场合 。
当把财富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时,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或不适用于以商品形式实现,而要以货币形式支付,货币就充当社会财富的化身,借以实现财富的国际转移 。 例如,战败国向战胜国支付货币赔款,一国向其他国家提供货币贷款,或企业将货币资本从国内转移到国外等均属此类 。
信用货币成为世界货币的条件
一国的 信用货币 要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手段,即充当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流通,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 1) 发行这种信用货币的国家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国际经济领域中占有重要的或统治的地位 。 只有一个国家在世界范围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中占有重要地位,同各国有着广泛的贸易,金融联系时,它的信用货币才会在国际间被广泛使用,并为各国所接受 。
( 2) 这种货币必须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 。 由于任何信用货币本身都是没有价值的,要保持其稳定性,就必须用黄金发生联系,即能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汇价兑换成黄金 。 因此,有关国家必须具有足够的黄金储备,才能保证其信用货币的稳定性 。
( 3) 某个国家的货币虽然可以在彼此经济联系密切的国家之间充当支付手段,但要在世界范围内正式取得储备货币的资格,还要得到所有国家的承认,这就必须通过国际协议来实现 。 如果上述条件发生变化,它就不能再当作世界货币来发挥作用 。 因此,与黄金不同,一国的信用货币当作世界货币发挥作用,是有条件的,不稳定的,是包含着矛盾和危机的 。 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和改革就证明了这一点 。
汇率及其标价
( 1) 汇率的内涵
汇率亦称汇价,是指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或者说,是两国货币之间的比率或比价 。 在外汇买卖或兑换中,汇率如同商品价格一样,总是要受到外汇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不断地发生变化 。 这种受外汇供求关系影响而不断变化的汇率,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外汇行市 。
( 2) 汇率的标价方法
在确定两国货币之间的比率或比价时,
首先要确定是以本国货币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还是以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 。 这种用以标出汇价的方法,通常被称为汇率的标价方法,它分为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
直接标价法 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 ( 如 1,100、
10000外币单位 ) 作为标准,折算成若干本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的标价方法 。 在直接标价法下,外国货币的数额固定不变,汇率的上升或下降都以相对的本国货币的数量的变化来表示 。 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折算成本国货币的数量比以前增多,表明外国货币汇率上升或本国货币汇率下跌,即外国货币币值上升或本国货币币值下跌 。 相反,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折算成本国货币的数额比以前减少,则表明外国货币汇率下跌或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即外国货币币值下跌或本国货币币值上升 。 目前,世界上除英国和美国以外,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 我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也使用直接标价法 。
间接标价法 是 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外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的标价方法 。 在间接标价法下,本国货币的数额固定不变,汇率的上升或下跌都以相对的外国货币的数额的变化来表示 。 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折算成外国货币的数额比以前增多,表明本国货币汇率上升或外国货币汇率下跌,即本国货币币值上升或外国货币币值下跌 。 相反,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折算成外国货币的数额比以前减少,则表明本国货币汇率下跌或外国货币汇率上升,即本国货币币值下跌或外国货币币值上升 。 目前,世界上采用间接标价法的只有英国和美国 。 英国由于资本主义发展较早,侵占有大量殖民地,英镑在历史上一直是国际贸易计价和结算的标准,加上英镑的计价单位较大,从计算上看,用 1个英镑等于若干外国货币比较方便,故英国一直采用间接标价法 。 美国原来一直采用直接标价法 。 战后,由于美元在国际结算和国际储备中取得统治地位,故从 1978年 9月 1日起,改用间接标价法,但对英镑仍沿用直接标价法 。
11,2,3 国际收支和关税
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之间的对比关系 。 收支相等称为国际收支平衡,
否则为不平衡 。 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是国际收支顺差,或称国际收支盈余;反之为逆差,
或称国际收支赤字 。 逆差表明对外负债,一般要用外汇和黄金支付 。
国际收支的产生
国际收支是由一个国家对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交往活动而引起的 。 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增多,国际间的经济关系也日益密切 。 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间经济关系的加强,相应的各国之间的政治和文化联系也日益密切与增多 。 这些广泛的国际交往,必然也在国际间产生了货币债权债务关系 。 这种债权与债务关系又必须在一定时期内进行清算与结算,债权国收入货币了结其债权,债务国支付货币结清其债务 。 这样就产生了国际间的货币收支 。 国际收支与国际债权,
债务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 国际收支是国际债权,债务中已经到期应予支付的部分;国际债权,债务关系则是一定时期一国对外国提供的信贷和偿还国外债务的款项同本国接受外国信贷和外国债务人偿还本国的款项之间的关系 。
国际收支差额的经济效应
随着国际间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交往活动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世界各国的国际收支经常处于相对不平衡状态,
并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A,B
A 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 1) 持续性逆差,会使本国累积的对外负债超出本国的偿付能力,
引发债务危机 。 这不但会严重消耗该国的储备资产,削弱该国的经济实力,也会损害该国在国际上的信誉 。
( 2) 持续性逆差,会使该国外汇短缺,它必然引起外汇汇率的急剧上升,而本币汇率则过度下降,从而削弱该国货币在国际上的地位 。
( 3) 持续性逆差,会耗尽国际储备,使出口创汇主要用于偿债付息,从而必然影响发展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要素的进口,使国民经济增长受到抑制,进而影响国民收入和国内财政状况 。
( 4) 持续性逆差,又会使一个国家采用借款的方式来弥补,这样,
又可能使一个国家陷入债务危机的陷阱 。 因此,当一个国家预测到本国有可能出现持续性逆差时,必须进行事前调节,防止出现债务危机 。
B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持续顺差会破坏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使总需求迅速大于总供给,冲击经济的正常发展 。
其次,持续性顺差会增加外汇对本国货币的需求 。 外汇供大于求,
必然导致外汇汇率下跌,本币汇率上升,从而提高了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降低了本国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使本国对外贸易环境恶化 。
再次,持续顺差也意味着其他国家国际收支持续性逆差,这必然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导致国际贸易摩擦,甚至报复,不利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 。 近年来德国,日本等国家被迫采取各种措施来减少顺差,就是一个明证 。 此外,一些资源型的发展中国家如果发生过度顺差,则意味着国内资源的持续性开发,它会给这些国家今后的经济发展带来隐患 。
总之,国际收支逆差和顺差是不可避免的,但要保持一个合理的限度,即国际收支差额的存在,应该是该国现有能力可控制的,包括适量的国际储备和充分的国际借款偿还能力 。 当然这种合理的限度是根据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的 。
关税及其特征
关税的内涵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缴的一种税收 。
关税是通过海关执行的,海关是设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它是贯彻执行本国有关进出口政策,法令和规章对进出口货物,货币,
金银,行李,邮件,运输工具等实行监督管理 。
征收关税,查禁走私货物,临时保管通关货物和统计进出口商品等 。 海关还有权对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进出口货物不予放行,罚款,直至没收和销毁 。
关税的特征
( 1) 关税与其它税收的共性
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它与其他税收一样,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预定性的特点 。
强制性 是指税收是凭籍法律的规定强制征收的,而不是一种自愿献纳,凡是纳税者,都要按照法律规定无条件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否则就要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 。
无偿性 是指征收的税款,除特殊例外,都是国家向纳税人无偿取得的国库收入 。
预定性 是指国家事先规定一个征税的比例或征税数额,
征,纳双方必须共同遵守执行,不得随意变化和减免 。
( 2) 关税与其他国内税收的区别 ( 关税的主要特点 ),
第一,关税属于间接税 。 因为关税主要是对进出口商品征税,其税负先由进出口商垫付税款,然后把它作为成本的一部分加在货价上,在出售商品时将其税负转嫁给买方或消费者 。
第二,关税可以调节进出口商品 。 许多国家通过制定和调整关税税率来调节进出口商品 。 关税对进出口商品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于国内能大量生产或者暂时不能大量生产但将来可能发展的产品,规定较高的进口关税,以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保护国内同类产品生产和发展 。 ( 2) 对于非必需品或奢侈品的进口实行高关税,达到限制甚至禁止进口的目的 。 ( 3) 对于本国不能生产或生产不足的原材料,半成品和生活必需品的进口,制定较低税率或免税,以满足国内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
第三,利用关税调节对外贸易差额和国际收支差额,
改善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状态 。
第四,关税作为一国的涉外经济政策,不仅与国内经济和生产有着直接关系,而且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也有密切联系。长期以来,
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经济实力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一直把关税作为实施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整关税税率,缓和与有关国家的贸易摩擦与冲突。
11.3 对外贸易和生产要素流动
11,3,1利用两种资源和开拓两种市场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国际竞争能力不强 。 因此,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必须建立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实行开拓国际市场与开发国内市场相结合,利用国外资金与加强国内积累相结合,引进先进技术与提高自主研究开发能力相结合 。 实行对外开放,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遇和条件,吸收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运用后发优势,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这是必然的,也是可能的 。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立足点是在国内 。 因此,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时,必须把开拓国际市场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
把利用外资作为弥补国内资金不足的重要手段,把技术引进作为提高我国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条件 。 切实搞好消化,吸收和创新,最终达到提高我国经济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的目的 。 同时,在开拓市场方面,
我们应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市场为依托,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分工,
把出口产业纳入整个国际分工的运行机制之中 。
11,3,2对外进出口贸易
对外贸易的内涵
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是就每笔交易的双方而言 。
对卖方而言是出口贸易;对买方而言就是进口贸易 。 一国往往在同类商品上既有出口也有进口,如出口额大于进口额为贸易顺差;反之,
出口额小于进口额则为贸易逆差 。 一国的对外贸易活动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除了传统的贸易形式外,还包括了各种服务贸易形式,如运输,保险,劳务输出,旅游等,同时也包括各式各样的经济技术合作 。
对外贸易的功能
首先,对外贸易是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平衡发展和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任何社会的经济发展,客观上都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国的自然条件、生产能力、经济结构、技术与管理水平及历史和社会的多方面原因,在国内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的矛盾经常发生。这个矛盾的解决,除了调整国内的经济比例关系外,
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手段。通过对外贸易,及时纠正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失衡,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其次,对外贸易是节约生产劳动,提高经济效益的可靠途径 。 由于各国的经济技术条件不同,生产各种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劳动不同,通过对外贸易,出口国内生产条件有利,劳动耗费较少的商品,换取国内生产条件不利,劳动耗费较多的产品,从而获得由于产品成本不同所带来的差额利润 。 由对外贸易而产生的社会劳动的节约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显然有利于一国经济的发展 。
第三,对外贸易是积聚资金,吸收先进技术的有效方式 。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一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必须积聚充足的资金,采用先进技术,培训专门人才,收集广泛的信息 。 发展对外贸易对于实现上述目标显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 战后许多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无不与扩大对外贸易有关 。 这就是当今世界各国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把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作为重要的战略措施的根本原因 。
11,3,3资本、技术、劳务在国际间的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的内涵
国际资本流动,亦称国际投资,是指资本在国际间转移、输出或输入的过程。
换言之,就是指资本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国际资本流动的条件
首先,发生资本流动的国家,不论是资本输出国或资本输入国,一般都是不实施外汇管制或外汇管制松驰的国家 。 如果一个国家的外汇管制非常严格,或者外汇管理条例繁杂,那么,
这个国家的资本流动必然会受到很大阻碍,其流动规模,方式,范围等都会受到限制 。
其次,要有健全,完善,发达的国际金融市场,
包括长期的资本市场和短期的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大部分都是通过这种国际金融市场进行的 。
国际资本流动的形态
国际资本流动主要有两种形态:即国际间接投资和国际直接投资 。
国际间接投资
国际间接投资的历史较长,当今世界中它仍然是国际投资的一个重要形式 。 国际间接投资主要是指用于购买外国公司的股票及其他证券的投资以及中长期国际信贷 。 按从事国际间接投资的主体分类,国际间接投资可分为国际机构投资,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按筹资的手段和管理的方法分类,国际间接投资可分为国际银行信贷,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证券,以及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混合贷款和国际项目贷款等 。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又一重要形式,它是指投资者以控制企业部分产权,直接参与经营管理为特征,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的资本对外输出 。 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创办新企业和控制外国企业股权两种形式 。 创办新企业指投资者直接到国外进行投资,建立新厂矿或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以及收购外国现有企业或公司等,从事生产与经营活动 。 而控制外国股权是指购买外国企业股票并达到一定比例,从而拥有对该外国企业进行控制的股权 。 目前,在国际上究竟控股率达到多少比例才算是直接投资,尚无统一的标准 。
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只要拥有 25%的股权,
即可视为直接投资 。 按美国规定,凡拥有外国企业股权达 10%以上者均属直接投资 。
国际间技术流动
国际间技术流动的内涵
国家或地区间的技术流动与转让已有悠久的历史,如中国,埃及,印度和古巴比伦等文明古国的很多技术发明传播到西方就是明证 。 但是,现代国际技术流动,
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 国际间的技术流动与转让有商业性和非商业性两种,非商业性的技术转让主要是指政府间以无偿援助方式,以及经济组织或个人之间互访考察,讲学,情报和资料的交流活动所进行的技术转让 。 这种技术转让是无偿的,也是有限的 。 商业性的技术转让,是指政府或私人企业之间按照国际商品交易的方式,根据签订的技术买卖合同,有偿实现技术转让 。
国际间技术流动的成因
技术在国际间流动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首先,科学技术成为相对独立的生产要素,对生产力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这就促使技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进入市场 。
其次,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日益重视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和加强联合开发,这就促进了在互利基础上的技术流动 。
再次,科学技术在世界各国间发展不平衡,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往往利用自己的相对优势和不同国家间技术上的差距,将本国即将被淘汰的技术转移出去,寻求新的经济利益 。
最后,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营活动,推动了技术在国际间流动规模的不断扩大 。
国际技术流动的新发展
首先,国际技术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 。 目前,国际技术流动数额已占世界商品流动总额的 1/3左右 。
其次,国际技术流动速度快于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速度 。
再次国际技术流动进一步与商品流动相结合 。
第四,国际技术流动进一步与资本流动相结合,国际直接投资活动总是伴随着国际间的技术转让 。
第五,软件技术在技术流动中的比重迅速上升 。
第六,国际技术流动的垄断性进一步加强 。 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为了使自身在技术流动中处于有利地位,它们必然垄断先进技术 。
目前国际技术流动的 80%以上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它们规定种种限制性条款,以阻碍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技术流动 。
国际劳务流动
国际劳务流动的概念
劳务,从经济学意义上讲,是指凭借自己的劳动力为他人提供服务,或为他人提供某种特殊使用价值的劳务活动 。 国际劳务流动,即劳务的输出和输入,是指劳务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转移 。 开展国际劳务活动,对劳务输出国和劳务输入国都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
国际劳务流动的分类
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国际劳务流动分为,要素性劳务,和,非要素性劳务,两种 。
要素性劳务 是指劳务输出直接作为生产第一要素进入生产过程,在输入国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创造物质产品 。 通常讲,输出的劳动力,从事于工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即为要素性劳务输出 。
非要素性劳务 是指劳务输出不进入直接物质生产过程,
而是在非物质生产领域为劳务输入国提供劳动与服务 。
非要素性劳务包括的项目很多,它即包括一些与商品的进出口直接相关的从属活动,如运输,保险,装卸等;也包括许多与商品的进出口无关的活动,如旅游,
文化教育,咨询服务等 。
国际劳务流动的成因
第一,生产要素在国际间分布不平衡 。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拥有它发展经济所需要的全部技术和资源 。 一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老化和人口增长率下降,
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本国劳动力不足的困难 。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资金不足,技术落后,承受着日益严重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 。 还有一些国家,资金充足,自然资源丰富,但缺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 只要存在着国家和地区间的自然资源不平衡和技术上的差异,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资源在国家和地区间的流动和重新组合就不可避免 。 因此,生产要素在国际间分布的不平衡,是劳务流动的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
第二,国际分工的发展和深化是劳务流动的重要原因 。 国际分工的深化,使各国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互补性进一步加强 。 如美国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达的国家,但农业机械化的高度发展并不能完全代替手工劳动,农忙季节仍需大批外籍劳工 。 日本,德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十分发达,但钢铁,建筑,汽车制造等传统工业仍不可缺少,随着本国劳务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必须输入大批外国劳务来补充传统工业的,空位,。
第三,国际援助的发展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银行等一些国际性经济组织,
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批的国际援助,用以援建这些国家的大型基础设施和工农业生产项目 。 然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缺乏技术设备和技术人才,无力自行施工和经营,不得不按国际惯例进行国际招标,吸引他国的技术,设备和技术管理人才 。
一些国家的政府便专门运用援外的方式支持本国对外劳务输出的发展 。
世界劳务市场的新发展
世界劳务市场是各国间进行劳务贸易的场所,它是世界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战后随着旧的殖民体系的瓦解,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不断发展,为平等交换劳务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 但进入 90年代以后,世界劳务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对普遍劳务需求量下降,对技术劳务的需求量稳定增长,出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的趋势 。
其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劳务交换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 。
最后,世界劳务市场竞争激烈 。 一些发展中国家把劳务输出作为获取外汇,增加就业的重要措施,纷纷涌入劳务市场,这就导致国际劳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11,4 对外经济开放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11,4,1内向型经济和外向型经济
按照国际上公认的分类标准,各国的经济按其对外开放的程度,大致上可分为:
内向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两类 。
内向型经济
内向型经济的内涵
所谓内向型经济,是指以本国的生产要素和市场为对象,发展本国经济的运行机制和体系 。
内向型经济可细分为闭关自守型和进口替代型两种 。
闭关自守型经济,
采取闭关锁国,完全自给自足的经济政策,对外资和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 。 目前采取这种内向型经济模式的国家在世界上越来越少 。
进口替代型经济:
是指在高关税和行政限制等保护措施的条件下,建立起本国的民族工业,制造那些需要进口的工业制成品,使其具有与进口品竞争的能力,并能在国内市场上替代进口品 。 进口替代式内向型经济的开放程度比闭关锁国式内向型经济的开放程度要高一些,
保护程度相对来说是较弱的,并不反对进口 。 但因其着眼点是主要依靠本国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所以对进口采取的是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对本国工业实行高保护政策 。 目前,内向型经济主要是指这种替代进口型的经济 。
外向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的内涵
所谓外向型经济,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为推动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增长,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扩大出口为核心,根据比较利益原则,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所建立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运行体系 。
外向型经济的基本内容
外向型经济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 1) 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 。 外向型经济是以国际市场为目标,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以国际市场供需结构的发展和变化作为自产品开发的依据 。
( 2) 经济结构的建立以国际经济的基本内容和发展为依据,必须能够参与国际分工 。 发展外向型经济,实际上就是按照国际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客观要求,使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够加入到国际分工的行列中 。 外向型经济的产业结构必须具备技术经济上的优势和实力,以保持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和带动国民经济的外向化发展 。
( 3) 具备较为健全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经济组织结构体系 。 外向型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体制,不能与一般的,出口鼓励,政策相混淆,必须在经济体系整体上达到一定的标准 。 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机制和指导性宏观决策系统构成了外向型经济的基本框架 。 外向型经济模式的类型外向型经济的类型
一个国家或地区是采取外向型经济模式还是采取内向型经济模式,会对该国或该地区的国民经济发生重大影响,它基本上决定了国民经济的结构,运行机制和经济政策 。 由于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比内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能够更有效的利用国内和国际资源以及国际市场,能充分发挥本国的相对比较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
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 。 因此,战后许多不同类型的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 但由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社会制度,经济结构,生产要素配置的不同,其所采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也有很大的差异,具体说来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出口替代 ( 或出口导向 ) 模式 。 这种模式主要是利用外资和技术来发展本国或地区的制造业,然后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
提高创汇能力 。 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 它适合于国内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国家,
对外开放度较高,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都曾实行过或现在仍实行这种模式 。
第二种是资源导向模式 。 这种模式广泛地被国土面积较大,特别是资源丰富,
人口较少的国家采用 。 如中东的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等国,利用丰富的石油矿藏,
发展采油业和石化工业 。 这类国家一般国内市场容量相对较小,对国际市场依赖较深 。 因而,它们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主要依靠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大力拓展以资源为基础的原油,原油加工品,农产品及矿产品的出口 。
第三种是技术导向型发展模式 。 美国和西欧等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在外向型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采用这种模式 。 这类国家生产力水平较高,工业基础雄厚,技术先进 。 它们利用本国雄厚的科技优势,集中力量发展电子,计算机,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和经济技术合作,
力图保持科技领先地位,以维护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获取较大的比较利益 。
第四种是结构优化发展模式 。 日本和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以及一些东盟国家采用了这种模式 。 由于这些国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自然资源比较匮乏,其经济结构水平较低,需要不断发展演进 。 因而,结构优化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就成为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
总之,选择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依据国内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 。 同时考虑到国际上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 这样,才能选择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
内向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的区别
第一,理论依据不同 。 内向型经济是以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为依据,认为必须对国内的民族工业施以保护措施,以促进国内工业的发展 。 这些国家一般实行高估本币和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来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 外向型经济是以比较利益理论为依据,认为经济的发展应当依靠国际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发展本国经济的优势才能达到 。 同时,承认经济的外向化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二,经济发展的途径不同 。 内向型经济立足于国内的经济环境,力求通过国内的资源及其它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流通来发展本国的经济 。 外向型经济则是通过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生产要素,并发挥本国的资源优势,采取以出口为主导的发展途径,使本国经济在国际经济的竞争中谋求发展 。
第三,贸易功能不同 。 内向型经由于割裂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联系,基本上不受国际价值规律的制约 。 对外贸易只限于引进一些国内必需的先进设备和原材料,出口也只为了换汇的目的,带有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的性质 。 外向型经济则是以扩大出口为导向,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而,外贸起着先导的作用 。
通过对外贸易,把本国有竞争力的商品打入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实现商品的增值,从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
第四,产业结构转换机制不同 。 在内向型经济环境下,产品的更新换代完全靠国内市场的引导,故其转变能力极低 。 外向型经济则必须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来调制产业结构,为了占领国际市场,必须参与国际产业转换的循环机制,这就促使国内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以适应国际市场商品结构频繁的变化和发展 。
第五,政府功能和企业行为准则不同 。 在内向型经济模式下,政府机构和功能的确定,主要依据国内特定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 。 外向型经济模式的机构和功能必须符合国际惯例,要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律化,要适合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需要,能够高效率的运转 。 外向型经济的企业行为,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通用标准来经营管理,并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积极发挥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主体作用 。
11,4,2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不发达国家采取的新殖民主义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帝国主义的旧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广大亚非拉国家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并在国际舞台上形成为一股重要的力量 。
在这种新形势下,西方发达国家垄断资本被迫对其殖民政策进行了新的调整,即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来保持它们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垄断地位,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渗透和剥削,以实现不带政治,兼并,的经济,兼并,。 因此,这种新殖民主义也可以称作为经济殖民主义 。 这种新殖民主义政策的实施,是西方国家垄断资本对客观形势变化作出的反映,是完全服从于垄断资本自身利益的 。
随着旧殖民体系的基本瓦解,广大亚非拉国家已经不再是殖民地,而是政治上独立的主权国家 。 这样,构成当今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是少数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和占多数的发展中的民族主义国家 。 那么当前这两类国家经济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是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还是依然带有控制与被控制,剥削与被剥削的新殖民主义色彩 。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利用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进行经济扩张,推行以,经济主权,为核心的新殖民主义 。 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通过私人对外直接投资,加强发展中国家对自己直接经济依赖 。 战前,在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中,亚非拉国家只是作为帝国主义农矿产品原料的供应地 。
战后发达国家私人资本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政策发生了变化,突出表现对制造业部门的投资有了明显增长 。
但是,这也并没有改变发展中国家作为发达国家工业品倾销市场的地位 。 私人资本把一些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工业或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
主要是由于当地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防止污染费用较低,以及其他各种优惠条件,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在国家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并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进一步纳入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中来 。
第二,通过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垄断,加强发展中国家对自己的技术依赖 。 跨国公司对科学技术研究与销售的垄断,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控制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 跨国公司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贸易时,通常总是把一些先进技术优先转让给它在当地的子公司,而不愿出售给当地企业,以利于子公司能占领当地市场 。 既使对那些已经扩散的技术,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当地企业转让时,不仅要索取高额费用,而且常常拒绝转让制造产品的关键技术,以保持发展中国家在技术上的从属地位 。
第三,通过对国家市场和价格的垄断,加强发展中国家对自己的贸易依赖 。 如前所述,当代世界市场是被发达国家控制和垄断的市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通过对市场的垄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严重的不等价交换 。 它们不仅以垄断高价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以垄断低价进口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 。 而且它们还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和贷款形式,以高于世界市场价格推销剩余产品,以及利用对国际航运和保险等方面的垄断,来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 。
在新殖民主义政策之下,今天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决不是什么平等的关系 。 决不能把发展中国家目前在生产,
技术,贸易和金融等方面,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处的依附地位,
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加强把发展中国家作为自己的商品市场,
投资场所和原料产地,从而造成的,依赖,关系等同看待,混淆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 当今时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本质上仍然是控制和被控制,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
11,4,3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战后,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变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中所处的不利地位,为民族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反对国际垄断资本的控制和剥削,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 。 1974年 4月在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建立新的的国家经济秩序宣言,和,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行动纲领,,其基本原则就是在主权平等,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建立互相合作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关系 。 这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宣言,
和,行动纲领,的主要内容是:
( 1) 各国主权平等,实行民族自决,维护领土完整,不干涉他国内政,各国有权实行适合自己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制度;
( 2) 各国对自己的自然资源和一切经济活动拥有充分的永久的主权,发展中国家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对跨国公司有权进行控制,
监督和管理,直至采取国有化措施;
( 3) 各国在公平基础上进行广泛的合作,保证所有发展中国家加速发展,特别注意对不发达国家的援助;
( 4) 改善贸易条件,在发展中国家出口原料,初级产品与进口制成品价格之间建立公平合理的关系,在国际经济合作的各个领域内对发展中国家给予特惠的非互惠的待遇;
( 5) 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积极援助,不附带任何条件,促进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减轻债务负担,改革国际货币制度,并为财政资金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创造有利的条件;
( 6) 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促进生产国组织在国际合作范围内所能起的作用,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发扬集体的自力更生精神 。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与发达国家展开了积极对话,并在资源主权,贸易条件和债务减免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 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今天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由于国内资本主义发展的薄弱和前资本主义关系的束缚,它们的发展还离不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
技术和市场 。 所有这些,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期里,现存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和发展中国家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依附仍将继续下去 。 但是,
只要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采取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就一定能够在争取建立新的国家经济秩序斗争中,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