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章、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
—— 孙中山、毛泽东主要内容
二元结构
刘易斯模型
拉尼斯 —— 费景汉模型
托达罗模型一、二元结构
概述
基本内涵
不同的工资水平
农业剩余劳动力
三元结构
1.1 概述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市场是统一的,每种生产要素只有一个价格
但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刚刚发育,零碎且相互分割,一种要素往往有几种乃至更多的价格
1954年,刘易斯提出二元结构理论对此进行了概述,并因此获得 197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1.2 基本内涵
二元结构
传统部门
现代部门
1.2.1 二元结构
传统的占优势的农业部门与刚刚起步的现代工业部门并存
前者位于农村
后者主要集中在城市
1.2.2 传统部门
以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为主
特征:自给自足;以土地和劳动为主要投入;落后的生产技术并长期不变;受土地数量的限制,边际收益递减
1.2.3 现代部门
以现代化的工业为主
特征:以资本和劳动作为主要投入;一般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使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产品主要用于销售;生产组织形式是现代企业
1.3 不同的工资水平
传统部门的工资水平
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
1.3.1 传统部门的工资水平
农业部门主要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因此可以视为自我雇佣,农业部门的工资就是其收入
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很低,仅能维持生存,因此又被称为生存工资
原因:一是李嘉图的土地收益递减规律;
二是马尔萨斯的人口规律,即只要人均收入水平超过最低生存费用水平,就会刺激人口增长
1.3.2 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
传统部门的工资水平决定了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的下限
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一般高于传统部门
30- 50%
传统部门的工资水平决定了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的下限
发展中国家最初都是传统部门农业经济
建立和发展现代部门需要从农业部门吸引一部分劳动力,因此工资水平不能低于传统部门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一般高于传统部门 30- 50%
城市生活费用高于农村(房租、交通等)
让人们离开熟悉的环境,由自由、散漫的工作和生活变为高节奏、受约束的生活和工作,必须提供足够的引诱
工人能够以工会的形式组织起来,要求提高工资水平
人们在工业部门的贡献率高于农业部门
1.4 农业剩余劳动力
159页图
最优工人数
剩余劳动力
伪装失业
结论
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质疑
1.4.1 最优工人数
MP= MC= W
MP平行于 W切 TP于 A点
L= L*时农业生产利润最大化
1.4.2 剩余劳动力
MP= 0,L≥Lo
由于此时劳动的边际生产力等于 0,工人人数的增加对产出没有任何贡献,刘易斯称 Lo至 Lt
之间的劳动力为剩余劳动力( Surplus Labour)
原因:土地数量有限;同时以家庭是主要生产单位,家庭是无法解雇家庭成员的
虽然 Lo至 Lt之间的劳动力对产出没有贡献,但参与分配
大量存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的特征
1.4.3 伪装失业
L*----Lo之间的劳动力,虽然边际生产力大于 0,但 MP<W
因此他们处于伪装失业状态
1.4.4 结论
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农业中存在大量的伪装失业和剩余劳动力,资源闲置
工业部门不受土地有限性的限制,如果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够向工业转移,其边际生产力将提高,社会总产出也将增加
1.4.5 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质疑
农业中真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吗?劳动力减少以后,产量会发生变化吗?
舒尔茨( 1964)的质疑
森( 1967)的解释舒尔茨( 1964)的质疑
舒尔茨研究了 1918- 1919年印度在发生了全国性的流感前后的农业生产情况
发生了全国性的流感以后的农业劳动力减少了 8.3%,产量同时下降了 3.8%
死亡率高的地区,产量下降的幅度也很大
那是不是印度并没有以前所说的那么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森( 1967)的解释
流感影响的是全家人
劳动力成户地减少,于是土地成块地撂荒
劳动力无法轻易地进行流动和替代,导致产量成比例地下降
此时的产量下降并不能说明印度的农业中不存在剩余劳动力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我国的农村,由此提出了土地在经营权承包的情况下转租或转让的必要性 *
1.5 三元结构
除了农业与工业的二元结构以外,还存在其他的主要部门
托达罗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存在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的区分,下文将有专门介绍
胡必亮( 1998)认为我国的农村中存在农业部门与农村工业部门的区分我国的农村中存在农业部门与农村工业部门的区分
农村工业原先是农业的一个附属部门,
如农具生产加工,农产品生产加工等
改革开放以后,增量改革使农村工业
(后称乡镇企业)在原有体制外发展迅速,实力迅速超过农业,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
乡镇企业的发展将有利于克服二元结构二、刘易斯模型
主要思想
劳动力转移的第一阶段
劳动力转移的第二阶段
对刘易斯模型的评述
2.1 主要思想
二元结构中传统部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现代工业部门工资高于生存工资,吸引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入工业部门
工业部门规模随着生产发展和资本积累不断扩大,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雇佣
劳动力从传统部门不断流向工业部门,
直到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最终消失
2.2 劳动力转移的第一阶段
( 164页图)
水平的劳动供给曲线
向下倾斜的劳动需求曲线
均衡
生产规模扩大
2.2.1 水平的劳动供给曲线
OA是生存工资水平
W是工业部门工资水平
W>OA,当 L<Ls时,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
不比提高工资水平就可以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进入工业部门
于是这一段劳动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2.2.2 向下倾斜的劳动需求曲线
当资本量为 K1时,逐渐加大劳动投入
由于边际报酬递减,劳动的边际产品将下降,如曲线 D1K1
形成向下倾斜的劳动需求曲线
2.2.3 均衡
WS与 D1K1交于 L1
此时均衡产出是 OD1FL1,工资支出
OWFL1,利润是 D1FW
2.2.4 生产规模扩大
如果利润全部用于投资,扩大再生产
资本将增加到 K2
劳动需求曲线移动至 D2K2
与水平的劳动供给曲线相交形成均衡劳动 L2
利润扩大至 WD2G
如果这样的生产规模扩大继续下去,劳动力将源源不断流入工业部门,直至 L= Ls
2.3 劳动力转移的第二阶段
L>Ls,传统部门没有剩余劳动力
此时农业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将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收入也将提高
劳动力将与资本一样成为稀缺的要素
工业部门要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将不得不提高工资水平
于是劳动的供给曲线将向上倾斜( 164页图)
2.4 对刘易斯模型的评述
积极意义
缺陷
2.4.1 积极意义
首创经济发展研究的二元结构分析法,
开辟了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新思路
将经济增长与工业化和人口流动相结合,
对发展中国家现实的解释更有合理性
强调了资本积累和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必须保证资本积累的速度快于剩余劳动力增长的速度,否则经济就达不到第二个发展阶段)
2.4.2 缺陷
忽略了农业的发展
三个假设的不合理忽略了农业的发展
将农业仅仅视为劳动力的供给部门,忽视了农业本身的发展及对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事实上,农业部门落后,粮食供给将低于就业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农产品价格将上升,工资上升,利润下降,积累下降,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减缓,而且很可能无法消除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三个假设的不合理
假设一:农业有失业,城市不存在失业。
与现实不符,这也是托达罗模型努力改进的地方
假设二:暗含假设工业部门的劳动与资本的比例是固定的。与现实不符
假设三:工资不变,利润全部用于投资。
与现实也不符假设二
暗含假设工业部门的劳动与资本的比例是固定的,因此 DK曲线是平行的,资本积累和就业机会增加同步。但事实上,如果资本积累增加,资本密集型的技术更多的被采用,就业机会的增加将不会同步,如下图假设三
工资不变,利润全部用于投资
但事实上城市乡的收入差距 2- 3倍,远远大于刘易斯的估计,并且还在扩大
利润也并非 全部用于扩大再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性开支不断加大三、拉尼斯 —— 费景汉模型
概述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政策含义
3.1 概述
1961年,拉尼斯和美籍华人费景汉在美国经济评论共同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以后被称为,Ranis-
Fei Model”的模型
刘易斯模型仅描述了工业部门的扩张过程,而 R-F
模型描述了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之间的发展关系
R-F模型指出农业的发展对工业部门的扩展及劳动力转移具有决定性意义
R-F模型指出经济发展过程有三个阶段( 165页图)
3.2 第一阶段
结论同刘易斯模型
一部分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为 0,因此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工业,农业总量不变
工资不变,劳动力无限供给
3.3 第二阶段
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被工业吸收,农业中存在伪装失业者,0<MP<W
由于 MP>0,因此伪装失业者转移到工业,农业总产量将下降
于是,能够供给给工业部门的农业剩余将下降,
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价格将上升
为维持工业工资的购买力不变,工业工资上升,
劳动力供给曲线向上倾斜
工资上升,一方面利润下降进一步使工业的扩张减慢,同时就业水平也将下降
3.4 第三阶段
当农业中的全部伪装失业者转移到工业部门,农业将与工业一样,劳动力也按边际产出取得报酬
农业部门告别传统经济,进入商品化阶段
于是二元变成一元,劳动力的配置不再受部门限制,而是在整个经济中按最优化原则配置 *
3.5 政策含义
劳动力的转移在第二阶段将遇到障碍
如何消除障碍?
3.5.1 劳动力的转移在第二阶段将遇到障碍
粮价上涨和导致的工资上涨如果过快,
工业劳动供给曲线将变得非常陡峭
有可能在伪装失业者全部被转移到工业部门以前,即农业的商业化到来以前,
工业的扩张过程就会停下来
3.5.2 如何消除障碍?
促进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的平衡发展
(包括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
控制人口增长,使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快于人口增长的速度四、托达罗模型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托达罗模型
4.1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度带来的问题
4.1.1 城市化
城市化是指人口和经济活动由农村向城市集中,城市的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城市化水平往往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
4.1.2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只有到工业化一定的水平以后,城市化的水平才会上升并超过工业化水平(以制造业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
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度,即虽然仍处在工业化的初期,但城市化水平就开始超过工业化水平
比如拉丁美洲,1960s,制造业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 14.5%,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高达 32.8%
4.1.3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度带来的问题
城市失业人口迅速上升
城市贫困比例增大
环境恶化,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犯罪率上升
但农村劳动力仍然不断涌向城市
托达罗模型解释了为什么在城市失业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劳动力仍不断从农村流向城市
4.2 托达罗模型
城市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
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
政策含义
4.2.1 城市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
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
城市正规部门
城市非正规部门
剩余劳动力与城市非正规部门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
就像存在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的结构差异一样,城市内部也存在非正规部门与正规部门的分割城市正规部门
正规部门的特点: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规模较大,缴税并得到政府的认可
广泛采用国内外的资源(如技术、资本、管理等)
技术先进,一般技术和资本密集
工资较高(一方面生产效率比较高;另一方面法律和工会规定工资下限)
工人还能得到失业保险、退休金等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
但正规部门就业机会有限,进入门槛较高,就业竞争激烈城市非正规部门
城市非正规部门的特点:
小规模生产和服务(如个体商贩、搬运工、保姆、非熟练建筑工人等),流动性大
不缴税并游离于官方以外,“灰色产业”
技术和管理十分落后,就业者很少经过教育和培训,年龄跨度大
工资很低,也几乎没有什么失业保险、退休金等社会福利,生活待遇差
但进入门槛(技术、资本、教育要求等)低剩余劳动力与城市非正规部门
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受城市正规部门高工资和城市生活方式的吸引进入城市,
但无法进入正规部门,于是大量地在非正规部门就业
于是形成了城市中高楼大厦与贫民窟、
白领与民工并存的现象
4.2.2 托达罗的劳动力流动模型
收入预期
就业概率
非正规部门就业及其原因
均衡及其变化收入预期( 1)
Yu(t)表示城市部门工人的平均收入,Yr(t)
表示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收入,n表示迁移计划的时期数,r表示贴现率,C(O)迁移的成本,p(t)表示在城市平均收入水平上找到工资工作的概率,那么迁移的决策取决于
)()]()()([)(
0
OCdtetYtYtpOV rtn
t ru


收入预期( 2)
V(O)>0,劳动力将向城市流动,反之则反之
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决定是否流动到城市,除了考虑收入差距以外,还要考虑找到工作的概率及流动成本就业概率
在任一时期,在正规部门找到工作的概率 p(t)
与在这个时期或以前时期寻找工作的人被现代部门选中的概率 π相关
以 t表示时期
当 x=1,p(1)= π(1)
当 x=2,p(2)= π(1)+ π(2)[1- π(1)]
于是,p(t)=p(t- 1)+ π(t)[1- p(t- 1)]
显然,移民在城市滞留的时间越长,获得工作的概率越高非正规部门就业及其原因一
由于移民在城市滞留的时间越长,获得工作的概率越高,所以移民即使一下子在城市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不愿回到农业,会在非正规部门就业非正规部门就业及其原因二
同时,非正规部门的收入虽然不及正规部门,但仍要高于传统部门
加上非正规部门的收入,移民的预期收入将是,u代表失业率
如果加上非正规部门的收入后,V(O)>0,
农村劳动力将继续涌入城市
uYuYY IFu )1(
均衡及其变化
V(O)= 0,城乡劳动力的分布达到均衡,
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迁移将停止
如果城市就业率上升,导致预期收入提高,新的劳动力流动将出现,结果是城市失业率上升
4.2.3 政策含义
依靠工业扩张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失业问题
必须消除那些人为地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措施
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
解决城市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农村经济依靠工业扩张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失业问题
城市吸引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而城市预期收入由正规部门收入与就业率决定
因此,发展工业,更多地创造就业机会,
城乡收入差距就越大,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流入城市,加剧失业问题
产生悖论:发展中国家城市正规部门创造的就业机会越多,城市失业率越高必须消除那些人为地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措施
偏重城市的发展战略,如城市居民补贴、
加大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最低收入保障等,都会人为地加大城乡收入差距,加剧城市失业
因此,需要取消这些政策倾斜
但实践上由于利益集团的阻力,难以做到
更实际的是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
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的恶性循环加剧城市失业率解决城市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农村经济
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战略,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
促进农民增收(粮食价格、高附加值农业、非农产业)
城镇建设重要概念
二元结构
三元结构
传统部门
现代部门
正规部门
非正规部门主要内容
刘易斯模型的主要内容、政策含义及缺陷
拉尼斯 —— 非均衡模型如何发展了刘易斯模型
托达罗模型的主要内容及政策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