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 教学目的与要求 】
通过本章学习,要认识并掌握: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及其特征。
4、如何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上,要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然性,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这一难点;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上,要重点掌握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并突破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一难点;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上,要重点掌握何以要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突破让劳动、
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这一难点,并认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内容。
4、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
【 基本内容 】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一)我国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原因
(二)我国为什么要改革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
(三)毛泽东、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体制所进行的积极探索
(一)我国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原因
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在 20世纪 50年代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当时的主客观条件:
1、从客观条件看,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落后的基础上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
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
2、从主观条件来说,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二)我国为什么要改革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
20世纪 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我国能够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以 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比较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与这一体制所发挥的作用分不开的。
但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它的 主要弊端 是,政企职责不分,
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
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
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三)毛泽东、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体制所进行的积极探索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提出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即在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和市场结构三个方面,允许保留一部分个体经营、一部分产品自由生产、
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 )的构想;
毛泽东在纠正“大跃进”的错误时,对有人提出要消灭商业、货币的错误观点 的批判等。
这些创造性的思想观点,为后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过程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提出
1、社会主义排斥市场经济观点的形成
( 1)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
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社会一旦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商品经济就会自然而然地消亡,社会将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和经济活动。
( 2)列宁也曾认为: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经济;十月革命胜利后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后实行“新经济政策”。
( 3)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只是在一定范围内仍然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主张限制、排斥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
(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提出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从如何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著名论断。
1979年,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236页 )
1980年,邓小平提出把“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邓小平文选,
第 2卷,第 247页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过程
1、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思想的提出与实行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这个提法得到了 1982年 9月党的十二大的肯定。虽然这一提法仍然坚持计划经济总体框架不变,但允许市场调节存在和发挥作用,毕竟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辟了道路。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过程
2、“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概念的提出与实行 (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 ——1992年党的十四大之前)
1984年 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邓小平对,决定,给予了高度评价:写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邓小平文选,
第 3卷,第 83页) ;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
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的机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过程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 ( 1992年以来)
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这样的问题,“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 3卷,第 373页);
1992年 6月,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进修班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
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二是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
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
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臵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一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是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三是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四是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五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独特制度特征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与区别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独特制度特征
1、在 所有制结构 上,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在 分配制度 上,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3、在 宏观调控 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与区别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其都是市场经济而言,两者具有共性:
( 1)从资源配臵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臵手段;
( 2)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 3)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
( 4)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
( 5)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与区别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离开了这些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是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所在。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
附录:市场经济的分类一、发达的市场经济与发展中的市场经济
在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实行或声称在实行市场经济。
每个国家所实行的市场经济,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一些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100多个不同国家便有 100多种不尽相同的市场经济。然而,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臵方式,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和经济工具,它是属于中性的并有着基本共同点的东西。
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最基本的共同性,特别是根据与市场经济密不可分的商品化和市场化,而将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市场经济,划分为发达市场经济和发展中市场经济两大类。
发达市场经济,是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市场经济。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不仅产品、劳务和各种生产要素都商品化了,
而且连产权也商品化了;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不仅出现了各类市场,而且这些市场的发育和成熟程度也极高。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市场经济,就是属于这类发达的市场经济。
一般而言,这些发达的市场经济,此前都有一段相当长的商品经济发展历史。
发展中的市场经济,是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市场经济。
许多该商品化的产品、要素仍未商品化,市场残缺不全和发育程度低下,是这类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以及那些从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的国家,它们声称所实行的市场经济就是属于这类市场经济。一般来说,这些国家和地区,此前并没有太长的商品经济发展历史,或此前所实行的是跟市场经济对立的计划经济。
附录:市场经济的分类
二、发达市场经济的三种模式
( 1)自由市场经济。 在此一模式的市场经济中,绝大部分的经济资源都由市场进行配臵,由政府配臵的资源所占份额很小。
在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和地区,虽然也存在国有经济,但比重很小;虽然也有计划,但全局性和连续性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比较少;虽然也存在着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但这种干预大都是间接干预且以立法作为主要手段。美国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市场经济,是这种自由市场经济的典型代表。因此,此一模式的市场经济,通常又被称为美国式的市场经济。
( 2)社会市场经济。 在此一模式的市场经济中,由政府配臵资源所占的份额,较之自由市场经济为多。在实行社会市场经济的国家,有比重比较大的国有经济,有比较严密和系统的宏观经济发展指导计划,政府在收入调节方面有着相当强的功能,大力推行涵盖,从摇篮到坟墓,全过程的国家福利政策。欧洲大陆主要国家(包括瑞典、挪威、芬兰)的市场经济,就是属于这种社会市场经济。由于是德国首创社会市场经济,因此,此一模式的市场经济,通常又被称为德国式的市场经济。
( 3)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在此一模式的市场经济中,政府在配臵资源中所起的作用最大。存在着大量的和长时期的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日本的市场经济是此一模式市场经济的典型。
东亚和东南亚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如韩国)仿效日本所推行的市场经济,也是属于此一模式的市场经济。因此,此一模式的市场经济又通常被称为日本式的市场经济。 ——资料来源:李金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纲,,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
29- 31页。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提出
(二)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关键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的客观依据
(四)非公有制经济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但却有益于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单一公有制的结构已经为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所替代。根据实践的发展,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在所有制理论上的与时俱进。
(二)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关键
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关键是如何对待非公有制经济。从改革开放开始到 党的十二大 还只是肯定“劳动者的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补充”。经过 20世纪 80年代的实践发展,党的十三大 才把私营经济、
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党的十四大 根据实践的发展,进一步强调,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方针。 党的十五大 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的客观依据
(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建立、坚持和发展公有制,公有制必须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或主体地位。
邓小平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 3卷,第 111页)
( 2)我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是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多层次,必然要求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
( 3)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邓小平 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提出的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 3卷,第
372页)
(四)非公有制经济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但却有益于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只是表明它们同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一样,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并不意味着它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因而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一)十六大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的思想
(二)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三)怎样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一)十六大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的思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后,随着实践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要做到 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
“统一”。 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我国对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是以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也是以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条件的。任何否定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观点,在理论上是站不住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三)怎样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1、公有制经济的内涵,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 是指国家代表全体劳动者对其所属生产资料加以支配和使用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形式。
集体经济 是指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产权主体以控股、参股等不同方式共同投资而组建的产权多元化法人企业的经济形式。如:股份制企业、跨所有制组成的企业或企业集团、
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等。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
(三)怎样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别。鉴于过去只重视扩大公有资产在数量上的优势,不注意质量的提高,党的十五大特别提出,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
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三)怎样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3、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根据“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对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这 —新的表述,使人们对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从单纯看它们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扩展为从质和量的统一的观点上去观察和分析问题,从偏重于量的优势发展到更加重视质的据高。这为更好地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拓宽了思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坚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的条件下,只有强调质的提高,努力使公有制经济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的配臵效率,注重结构优化和规模经济效益,加强科学管理,加速技术进步,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这样的数量优势才有实际意义,才能真正坚持主体地位。
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经济中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三)怎样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4、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还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我们过去在认识上的一个失误就是把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混为一谈,总以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就是传统的国有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其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有公有制与私有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而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 。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
同样的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而不同的所有制可以采取相同的实现形式。因为实现形式要解决的是发展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问题,只要能够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根据社会化生产规律的要求,
采取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和资产组织形式,使国有经济在更大的范围里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怎样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5、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
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是资本集中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在短时期内迅速集中起大量资本,
弥补个别资本积累和积聚的不足,缓解个别资本积累的有限性同发展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巨额资本之间的矛盾。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它不等于公有制,
也不等于私有制,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实行股份制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有利于推进政企分开,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有利于实现转换机制和科学管理,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形式
(二)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三)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既要对它们鼓励和支持,又要对它们进行引导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形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1、个体经济是指劳动者在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一种私有制经济。
2、私营经济是指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经济。
3、外资经济是指通过引进境外资本(包括港澳台资本)在我国建立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和外商独资经济。
4、混合经济中的私有成分。
(二)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是由它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根本上说是由它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虽然经过 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 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总的说来,
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和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仍然处在并将长时期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的不平衡性,给非公有制经济留下了广阔的空间。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还因为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二,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三,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者统一起来,而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三)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既要对它们鼓励和支持,又要对它们进行引导
1、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要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引导它们依法经营、
照章纳税、诚实守信、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要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从 1989年到 2001年,虽然国有企业户数从 10.23万户减少到 4.68万户,
但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从 3895亿元增加到
14632亿元,年均增长 11.67%,比 GDP年均增长 9.3%高出 2.3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由 743亿元提高到 2389亿元,年均增长 10.22%;
平均每户实现税金从 100万元提高到 78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从每人每年 9115元提高到 54772元;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由 7033亿元提高到 39588亿元。
截至 2002年 7月,国有经济在一些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按销售收入计算所占的比重分别为:石化 69.3%、石油 92.1%、电力 90.6
%、汽车 72.0%、冶金 64.4%、铁路 83.1%、兵器 99.5%。船舶与航空航天 84.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年增长速度达到 20%以上,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大。个体工商户由 1978年的 14
万户发展到 2001年底的 2433万户,注册资金 3436亿元。私营企业从上个世纪 80年代末开始起步,1992年以后一直以 15%以上的速度增长,到 2001年底已达到 203万户,从业人员 2714万人,注册资本 18212亿元。 2000年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共纳税 1177亿元,占全国工商税收的 9.3%。个体、私营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30%,东部沿海省市更高达 60%以上。
1992年到 2001年,个体、私营经济新增就业人员 4774万人,2000
年全国 360万再就业的下岗职工中,有 250万人在个体、私营企业就业。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02年 12月 2日。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一)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二)为什么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二)为什么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一)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个人收入)
的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原则的基本内容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参加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一)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2、社会主义条件下,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
社会主义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前者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排除了个人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来无偿地占有他人劳动成果。每一个劳动者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劳动,社会则根据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收入分配。后者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当生产力水平还没有达到高度发达的程度,社会产品还没有极大丰富,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们还不能做到不计报酬地为社会提供劳动,这决定了社会还不具备实行按需分配的条件。
(二)为什么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由国民经济中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的。
2、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表现:
第一,在整个社会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是主体;
第二,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是基本的收入分配方式;
第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以按劳分配收入为主。
(三) 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
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
1、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最终实现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2,保证人们相互之间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
3、保证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前进。当然,也只有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实现。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实质上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二)现阶段的多种非按劳分配方式
(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意义
(一)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实质上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及其所有者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作用的大小,按照一定的比例从生产要素的使用者那里得到相应报酬的分配方式。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二)现阶段的多种非按劳分配方式
按生产要素分配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主要是个体劳动者和被雇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 个体劳动者的收入 是凭借自己的劳动和占有的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所取得的收入;被雇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取得的是 按劳动力价值得到的收入 。
2、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主要包括资本所有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凭借资本所取得的 利润 ;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将自有的货币或资本借给他人经营或存入金融机构所取得的 利息 ;
以实物形态资本租借给他人经营或使用而取得的 租金 等。
3、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
专利等参与分配 。这类生产要素来自他们的所有者的劳动或劳动成果,在当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经营的成败和发展前途。
(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分配制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臵,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附录,1989年,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照表项目 全国 最低收入户 低收入户 高收入户 最高收入户
1989 2003 1989 2003 1989 2003 1989 2003 1989 2003
调查户数
(户)
35235 48028 3524 4783 3524 4849 3524 4767 3519 4660
平均每户家庭人口
(人)
3.55 3.01 4.16 3.40 3.92 3.28 3.19 2.76 2.89 2.68
调查人数
(人)
125084 144564 14660 16262 13814 15905 11242 13157 10170 12489
年人均收入(元)
1387.81 9061.22 779.96 2762.43 981.71 4209.16 1891.12 14076.07 2493.54 23483.95
全年总收入(百万元)
173.60 1309.9 11.43 44.92 13.56 66.95 21.26 185.20 25.36 293.29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有一个怎样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的问题。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为此必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1、正确认识“先富”与“后富”的关系
( 1)改革开放以前,把共同富裕看成是全体人民在同一时间以同等的速度富裕起来,如果社会成员的收入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就认为是两极分化,背离社会主义。
( 2)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意味着共同富裕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
(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2、“先富”与“后富”的客观必然性
( 1)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 2)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
( 4)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
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3、实现共同富裕应遵循“两个大局”的思想
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出发,在处理“先富”与“共富”关系上,邓小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20世纪 90年代以后他反复强调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搞共同富裕。因为中国的情况是非常特殊的,
即使是百分之五十一的人先富裕起来了,还有百分之四十九,也就是六亿多人仍处于贫困之中,也不会有稳定。所以到一定程度就要调节分配。我们的政策应该是既不能鼓励懒汉,又不能造成打“内仗”。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着重强调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就应该逐步把“共富”作为重点。他设想到 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研究提出分配这个问题和它的意义,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发达地区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问题。这既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保证了我们的发展结果始终不偏离社会主义的原则。
(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4、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 1)社会主义制度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承认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允许收入差别的存在和在一定程度内的扩大,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愈大愈好,愈大愈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实行这个大政策除了坚持只能允许以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手段富裕起来外,还需要解决一个富裕程度差别的扩大不能导致社会产生两极分化的问题。在提出这个大政策的同时,邓小平就不断强调要防止产生两极分化。他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
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社会主义制度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他强调:“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如果果富的越来越富,贫的越来越贫,产生了两极分化,那就走上邪路了。他认为,分配问题上差距太小不行,太大也不行。如果仅仅只有少数人富有,那就会落到资本主义去了。
(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4、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上存在产生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存在着产生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邓小平晚年十分关注这个问题。 1993年在一次谈话中深刻指出,十二亿人口怎样富裕起来,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
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4、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 3)防止两极分化,必须有针对性地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防止收入高低过于悬殊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
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
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
(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4、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 4)党的十四大以来调整收入分配过于悬殊的政策 党的 十四大 以来,针对原来分配领域平均主义严重影响效率提高的情况,中央相继提出了兼顾效率和公平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随着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党的 十六大 进一步提出,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
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党的 十六届四中全会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强调要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 十六届五中 全会针对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党的 十七大 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问题。
(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4、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 5)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就是要通过完善分配政策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的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 所谓合法,
就是来自诚实劳动和守法经营而产生的收入差距;所谓适度,就是使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使因收入差距扩大而形成的社会矛盾发展到尖锐对立的地步。为此必须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对侵吞公有财产和用偷税逃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牟取利益的,坚决依法惩处;对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的,必须纠正;要完善个人所得税制,
开征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的新税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合法又适度的差距,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走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总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要以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为出发点,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乎,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促进共同富裕。
(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臵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和慈善事业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无力单独承担社会保障所涉及的各项内容。因此,动员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力量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保障体系,对于缓解社会矛盾,
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为什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物质基础也比较薄弱,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需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覆盖范围窄、制度不健全、
管理基础薄弱等问题,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要求。要从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统筹城镇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统筹公平和效率、统筹政府作用与市场效率的高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3、我国现阶段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
现阶段,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以确保发放、扩大覆盖和完善制度为重点。 确保发放 就是要在继续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做到确保社会保险各项待遇的发放,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生活和权益。 扩大覆盖 就是要从更多地注重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认识加快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的意义,特别是要通过制度创新,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被征地农民等社会群体作出符合其就业和收入特点的制度安排,加快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制度 就是要深化制度改革,研究制定更加积极的社会保障政策,增强现行各项保险制度的保障功能,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完善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制度。
(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4、要推进社会保障的多样化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居民收入有较大差距,这不仅决定了建立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也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保障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既要有国家法定的基本保障,也要有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国家法定的保障解决的是人们基本的保障,较高水平的保障需求应通过发展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来解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与个人财富的增加,保障范围和标准也将适当调整,使更多的城乡居民分享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统筹区域发展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
与,快,有机结合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提出
(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三)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是世界上少有的快速发展。由于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没有与速度同步发展,因此从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在“快”的基础上开始逐渐增加了
“好”的内容:到十六大时,我们已经相继提出“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等要求。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2006年 12月中央经济工作提出“友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1、它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这些成就为我们提出“友好又快”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它也是我国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贫富悬殊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资源环境问题,
都需要通过更“好”的发展来解决。
(三),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
1、要确保在结构优化、效益提高、资源节约、
环境保护、重大比例关系协调、人民得到实惠的较快增长;
2、要在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取得重大进展;
3、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二、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提出
(二)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
(三)创新型国家的内涵及要求
(四)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提出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际的关键。
它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 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
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只有通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
20世纪 50年代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江泽民指出,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
(三)创新型国家的内涵及要求
1、何为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到 2020年,
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创新型国家的内涵及要求
2、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 1)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要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 2)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3)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四)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自主创新,不是意味着什么都自己干,完全由自己来创新,而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 (独立自主地完成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 )、集成创新 (把各种已有的相关技术有机融合起来的创新活动 )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创新 )。 重点跨越,
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 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事业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必须贯穿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四)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2、加强自主创新必须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提高 原始创新能力,要有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在关键领域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在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集成创新能力 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必须注重提高国家集成创新能力,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
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也是创新。要继续把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
(四)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3、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
2006年初,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
提出了用 15年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到 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四)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4、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要通过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努力建设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
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四)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5、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要把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优秀拔尖人才,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努力开创人才辈出、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努力建设一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相适应的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三)十七大提出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
(四)十七大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1、提出的过程
( 1)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方针;
( 2)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
( 3)党的十七大将“转变经济 增长 方式”改为“转变经济 发展 方式”,并提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一个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2、将“增长”改为“发展”的寓意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式和模式,强调的主要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要求
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两个坚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依此来促进“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
管理创新转变。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2、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要求
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3、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要求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的。所谓“新”,
就在于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工业化 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它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
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我国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老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大都走的是对外侵略、殖民掠夺、破坏环境、贫富悬殊、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的路子;再有就是信息化已经呈现在世界面前,我们不能先搞工业化再搞信息化。
(三)十七大提出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十七大对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是,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要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要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四)十七大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转变
这是包括内外需结构、内需中消费与投资结构在内的整体需求结构的调整方向,是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问题提出的。
(四)十七大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这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三大产业之间比例不合理的问题提出的。
(四)十七大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这是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
是针对经济增长中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增加和简单劳动,而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
管理创新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的问题提出的。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部署的提出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安排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部署。
1、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
2、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部署的提出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当前,我国总体上己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2006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全面部署。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
十七大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出了,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具体部署。
(四)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全面安排
1、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
到 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 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四)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全面安排
2、农村改革发展应遵循的的重大原则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要遵循以下重大原则: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
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
(四)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全面安排
3、实现农村发展的总体要求
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抓紧在农村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
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四)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全面安排
4、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
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
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明确目标、制定规划、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办好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大事。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扩大农业对外开放。要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全程监控,切实落实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四)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全面安排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部署
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要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发、
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
五、统筹区域发展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二)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提出
(三)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
但 地区发展的差距 也在不断扩大。
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提出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1、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事关社会主义建设大局的 十大关系,其中就包括了东西部发展的重大问题。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包括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两个大局,思想。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实施 西部大开发战略。 4、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促进 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这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全局出发作出的总体战略部署。
(三)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
1、统筹区域发展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重点用于中西部地区,尽快使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改善,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2、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生态保护任务较重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支持。
3、支持经济发达地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转移,扶持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项目,加快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4、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扩大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对口援助,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纽带、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互惠互利机制。
5、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开发开放。
6、建立健全资源开发有偿使用制度和补偿机制,对资源衰退和枯竭的困难地区经济转型实行扶持措施。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的提出
(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三)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四)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的提出与发展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提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准确选择。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的提出与发展
2、党的十七大的进一步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臵。在规划 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1,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含义,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2,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资源节约型社会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
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环境 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
人与社会的和谐。
具体说来,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四)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
1、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建设生态文明:一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二要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三要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四要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
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附录:中国经济发展数字令人惊愕世界已经习惯于听到从中国传来令人惊愕的发展数字。
10月 19日又传来一个:就在 2006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接近 11%之后,中国第三季度 GDP比上年同期增加了 10.4%。增幅的略微放缓让经济学家们稍稍松了口气。以百分比出现的 GDP增长率并不能总是全面地描绘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影响。下面我们通过数字来描绘中国,
强势发展 2001年重返世贸组织后是 5年的投资高潮,大陆经济的规模已经翻了一番,GDP达到近 2.2
亿美元。去年,中国已经超过英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德国之后的第四大经济体。
到 2010年,如果中国能够保持 8.5%的年增长率,
GDP将达到 3.2亿美元左右,挺进世界第三,即将赶上日本。一些人认为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的名义
GDP将超过美国。
附录:中国经济发展数字令人惊愕外汇储备 多年的强劲出口势头使得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预计将超过 1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中国台湾、泰国和印尼等的经济总和。中国的政府投资者和私人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库券以及其他政府机构的债券总额约为 5270亿美元。
巨额贸易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第三贸易大国,每年的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价值约 1.4万亿美元。
2005年,中国的贸易顺差达到创纪录的 1020美元。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今年的顺差预计将超过 1500亿美元。巨额的双边贸易顺差将继续使西方的贸易强硬派发狂。
农矿消耗 喂饱中国的工业及其需要大量的农矿产品--大陆的需求使得从澳大利亚到巴西的出口商的公司收入大幅上升。虽然中国只占全球经济的 5
%,但大陆却消耗了全球 20%的铝和铜、约 30%的钢、铁矿石和煤炭以及 45%的水泥。
附录:中国经济发展数字令人惊愕城市污染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而且排放量还在不断增加。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数据,
大陆的排放量在截至到 2002年的 10年间增加了 33%。
中国的城市名列空气污染最糟糕的城市行列,
酸雨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大约 20%的人口生活在
“严重污染”地区,中国 70%的河流和湖泊情况危急。中国的环保部门警告说,如果中国不转而采取清洁能源和清洁的工业方式,那么到 2020年中国的污染排放量将翻两番。
寻找能源 中国的石油公司正在全球寻觅,在非洲和中亚争取获得开采权和能源资产。美国能源部估计,曾经是能源出口国的中国大陆到 2020年预计将进口其 75%的所需原油,消耗 10.6%的世界石油。
所以中国开始了工业史上最大的一次核能建设运动。预计未来 14年大陆将在约 30座新反应堆上投入
500多亿美元。目前正在运营的有 9座。
附录:中国经济发展数字令人惊愕地产泡沫 1990年以来,上海兴建的摩天大楼足以覆盖曼哈顿地区,从太空时代的写字楼到居民楼。
上海的建筑热让一些人担心地产泡沫的出现。在飞速进行 2008年奥运会建设的北京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繁荣城市深圳,居民和商业住宅的价格正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与此同时,低收入家庭住得起的住房的供应量极度匮乏。
军事实力 中国声称其军费每年只有 300亿美元,
但是五角大楼认为,如果把从外国购买武器(特别是从俄罗斯)、国防工业的补贴等等算上,那么实际的数字是它的三倍。北京正在加强其集成网络电子战能力以干扰敌方的网络信息。
中国正在发射更多的全球侦察卫星,从事地基激光武器的研究。中国台湾的官员称到 2006年年底,
大陆将拥有 800枚弹道导弹,700架战斗机,50艘新的海上舰艇以及 40艘尖端潜艇。
——资料来源:,参考消息,2006年 10月 22日载
【 美国,商业周刊,网站 10月 19日文章 】 题:中国的影响力(作者 布赖恩 · 布雷姆纳)
本章小结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手段为主的资源配臵方式,不属于社会经济制度的范畴,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而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和宏观调控上具有自身的特征。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
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本章小结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本章小结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其他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对于充分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必须处理好“先富”与“共富”、效率与公平、反对平均主义与防止收入悬殊的关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阅读书目
1.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邓小平文选,第 3卷,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一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江泽民文选,第 2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文选,第 3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4.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5.,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思考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思想内涵是什么?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如何认识股份制与公有制之间的关系?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应该把握哪些基本原则?
5.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6.如何理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
7.如何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