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一部分 本章综述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民族觉悟的集中反映。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表现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制造分裂的人,历来被人民所唾弃。近代以来,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奴役和宰割,中国局部地区处于分离状态。但各族人民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同各种分裂势力及其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继承者,领导中国人民赢得了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大陆地区近代以来四分五裂的局面,解决了香港、澳门的历史遗留问题,并为积极推进台湾海峡两岸的统一进行着艰苦的努力。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民族复兴,就是要改变民族因某种原因陷入停滞不前、贫穷落后、被动挨打的状况,使民族奋发自强、独立解放,实现繁荣昌盛,以重振民族雄风、重塑民族形象、重立民族地位、重现民族辉煌。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实现繁荣强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过程。只有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才能更好地在国际上展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朝气蓬勃的雄姿,使中华民族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捍卫民族尊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党领导中国人民同一切阻挠破坏中国统一的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不断推动实现祖国统一的进程。50多年来,我们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政策大致经历了由“解放台湾”与“和平统一”两个重要历史时期。
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台湾人民同大陆人民同根、同宗、同源,承继的是相同的文化传统。
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1949年,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台湾后。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军队进入台湾和台湾海峡地区,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扶持国民党政权,形成台湾与大陆对峙的局面,台湾问题由此产生。
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二战胜利后,依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有关国际条约,台湾回归中国,中国政府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和在国际上的唯一合法代表。这是在同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新政权取代旧政权,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并未由此而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国的主权,其中包括对台湾的主权。
二、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的确立新中国诞生后,1949年12月中共中央发表《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明确提出1950年的任务就是解放海南岛、台湾和西藏,全歼蒋介石集团的最后残余势力。从此,武力解放台湾成为新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954年7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再次提出解放台湾的任务,并于9月3日开始炮击金门。1955年1—2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海战役,解放了一江山岛和大陈岛。
20世纪50年代中叶后,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党及时调整了对台政策,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1955年5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上第一次公开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后来,周恩来还将我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为:(1)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陈诚、蒋经国亦悉由蒋意重用;(2)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当时台湾每年赤字约8亿美元);(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4)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第三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驱逐台湾当局的非法代表。1978年12与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月,中美决定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外交关系,并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由于国内外形势的这种变化,为确立和平解放台湾问题的方针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从国家民族的利益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争取和平解放台湾思想的基础上,确立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随后,逐步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1985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在我们党和政府的推动下,从1987年起至今,海峡两岸交流大体经历了单向交流、双向交流和两岸交流持续、稳定、有序地向前发展三个阶段。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具体来说,有十个方面内容。
(1)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2)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
(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
(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历史范畴,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一个国家内一般只能有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一种社会制度存在。“一国两制”构想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说过的新话,是解决中国统一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
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第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在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
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香港是被英国殖民主义者通过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而强占的。澳门是被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通过胁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葡北京条约》而强占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对香港、澳门采取“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把“一国两制”构想扩展到解决香港、澳门问题。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887年,葡萄牙霸占澳门。1979年中葡建交时葡萄牙政府承认澳门是其治理下的中国领土。1987年4月13日,《中葡联合声明》在北京正式签署。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2.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第一,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彻底结束了殖民主义在港澳的统治,是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性贡献。
第二,香港、澳门回归使“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现实,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构想是正确、可行的。
第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中央政府坚持“一国两制”,不断开创“一国两制”事业的新局面。
第四,香港、澳门回归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促进作用。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表明通过“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实现两岸统一,完全能够满足台湾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一、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围绕台湾问题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国际上,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国加紧利用台湾问题对我进行牵制。在台湾岛内,“台独”势力膨胀,“台独”思潮蔓延。
面对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江泽民于1995年1月30日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2002年11月,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报告中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宣示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坚定决心。这些重要论述,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要思想。
第一,明确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定地维护一个中国原则。
第二,在坚持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基础上,提出“文攻武备”的总方略。
第三,首次提出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创造性地发展了关于两岸谈判的主张。
第四,将做好台湾人民工作提升到“完成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的战略高度,努力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
第五,指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第六,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综合国力。
二、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2003年以来,台湾当局在“台独”分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台海局势日益严峻。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台海局势的新变化、新情况、新特点,做出了关于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论述、新主张,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是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
第一,明确提出反对和遏制“台独”是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第二,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丰富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
第三,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主要内容有:一是,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二是,加强经济上的交流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三是,早日恢复在“九二共识”基础上的两岸对话和谈判,开展平等协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四是,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第四,强调和平统一工作也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也是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重要力量。第五,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
国家要统一、民族要振兴,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历史大趋势。两岸同胞是一家人,再创中华民族的历史辉煌是我们的共同期盼。我们相信,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一定能够和平稳定发展,祖国的完全统一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第二部分 本章重点难点内容
一、本章重点
1.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2.江泽民、胡锦涛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3.中国共产党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的演变历程和主要内容。
二、本章难点
1.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2.香港、澳门问题与贪玩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
第三部分 本章学习指导
一、本章主要知识点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2)《反国家分裂法》;(3)一纲四目;(4)“叶九条”;(5)“邓六条”;(7)“江八点”;(8)台湾问题;(9)“九二公识”;(10)胡锦涛“四点意见”;(11)两岸“三通”。
二、本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B)
A.实现两岸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发展两岸经贸关系 D.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2.李登辉抛出臭名昭著的“两国论”。其要害在于(A)
A.否定“一个中国”的原则
B.破坏两岸三通
C.破坏两岸关系出现的缓和气氛
D.勾结外国势力插手台湾事务
3.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是(D)
A.人权问题。 B.导弹防御体系问题
C.西藏问题。 D.台湾问题
4.中国政府主张“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台湾,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目的是(C)
A.准备最后用武力解放台湾。 B.以武力压台湾统一
C.对付台独和某些外国势力把台湾从祖国大陆分裂出去的图谋
D.对付台湾人民的
5.中英两国经过多轮谈判和磋商,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以及三个附件是在(C)
A.1982年,B.1983年 C.1984年 D.1987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被正式通过是在(B)
A.1985年 B.1990年 C.1991年 D.1993年
7.《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被正式通过是在(A)
A.1993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6年
8.我们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B)
A.中国政府承诺不以武力解决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台湾享有完全自制权 D.与美国等有关国家共同谈判解决
9、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后,可以享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高度的自治权利,主要体现在(D)
A.拥有行政管理权 B.拥有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C.可以实行单独的财政预算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二)多项选择题
1.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ACDE)
A.高度自治权 B.独立的外交权
C.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D.行政管理权 E.立法权?
2、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ABCE)
A.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C.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紧密结合
D.说明了国家的阶级实质和基本职能
E.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奠定了理论基础?
3.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中,“一国”与“两制”的关系可以概括为(ABD)
A.“两制”的前提是“一国”
B.“两制”是主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一国”必然要求实行“两制”
D.只有允许“两制”,才有利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4.我们力争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因为(ABCDE)
A.在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问题上始终存在着和平方式与非和平方式两种可能性
B.能否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一方
C.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
D.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主要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阴谋
E.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有利于促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5.我国政府以“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包括(ACDE)
A.坚持“一个中国”
B.实现祖国统一后,香港、澳门和台湾可设特别行政区,实行完全自治
C.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D.力争用和平方式实现中国统一
E.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6.“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实践的重大意义有(ABCDE)
A.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理
C.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来处理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
D.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和模式
E.是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出发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7.“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基本内容有(ABCD)
A.和平统一祖国是核心 B.坚持一个中国是前提
C.坚持“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
D.坚持“高度自治”、繁荣稳定的局面
8.“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形成和发展的客观依据是(ABCD)
A.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实际出发
B.从世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的实际出发
C.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与可能这个实际出发
D.从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出发
(三)分析题
1.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台湾政策发生转变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20世纪50年代中期,围绕台湾问题的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形势缓和,亚太地区国家希望和平的呼声高涨。台海的紧张局势愈来愈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主张和缓这一地区紧张局势的呼声甚高,不少国家还为此提出了种种解决办法。国内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台湾局势发生变化,美蒋在合作中出现矛盾。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党及时调整了对台政策,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
2.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背景是什么?
【答案】20世纪70年代,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为确立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驱逐台湾当局的非法代表。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月,中美决定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此背景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争取和平解放台湾思想的基础上,确立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随后,逐步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3.香港、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香港、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在性质上不同。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分别属于中国和英国、中国和葡萄牙之间的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必须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不允许外国干涉。
三、背景知识
1.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努力奋斗》,《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反国家分裂法》《人民日报》2005年3月15日。
4.胡锦涛:《在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7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