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部分 本章综述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及其现实依据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主义理想,中外不少学者先后提出过关于这方面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国家建设的各种主要关系,造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邓小平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社会稳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江泽民强调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02年,十六大报告提出,中共要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社会更加和谐。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共提高执政党的五种能力之一。这是党的重要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5年,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强调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2007年,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既面临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又面临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倘若任由这些矛盾和问题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引发社会震荡和冲突,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科学应对和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或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大力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应对国际环境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从国际上看,和平、发展、合作成为世界潮流,同时,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各种矛盾错综交织,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促进社会更加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正是着眼于这样的客观需要,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的战略任务。
3,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我们党已经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同时,新出现的社会阶层,都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团结和凝聚的重要力量。只有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在社会关系上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必须是和谐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之一。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与自然界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真正地解决;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生命力和优越性之所在。这就决定了我党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到突出的地位。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一)明确基本概念
2005年2月,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二)把握四个要点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毫无疑问地属于社会主义的性质。它不同于封建式的“田园牧歌”、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资本主义的“福利社会”,也不同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迈向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阶梯,是一个治国理想,一种治国方略。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政治、经济、文化的“三位一体”的规定发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的规定,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的三大目标变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四大目标。其目的在于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积极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努力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大战略任务,只有以社会和谐为基础的小康社会才是全面的。与总体小康相比,全面小康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也就是说,“全面小康”包括了“社会更加和谐”的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因为我们在完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后,还要构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不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的思想指南,而且强调以发展巩固社会和谐。科学发展观本身就蕴涵了和谐的理念与精神,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了我们要“构建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而科学发展观则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而且注重以和谐促进科学发展。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理论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指出了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原则和要求显然是以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理论为基础的。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逐步将其变成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思想观点,如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加强社会管理等。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为谁建设社会的问题,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根本的执政理念,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稳;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思想和要求,使党的这一根本执政理念具体化了,有了更加充分的实施载体,有了更加广阔的操作空间,有了更加可靠的实现保障,使党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表明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二)现实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研究并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三)目标任务
1,实现目标任务的有利条件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2)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
(3)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这些又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保证。
2,目标任务的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
3,推进教育改革创新。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要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1,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2,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3,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
4,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2,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一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二要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三要切实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
(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1,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3,完善最低生活保险制度。
4,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
5,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
6,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险基金,搞好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险增值;加强基金监管,杜绝非法侵占、挪用,确保社保基金安全。
7,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1,要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
2,要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卫生投入机制、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3,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
4,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1,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2,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3,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4,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
5,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第二部分 本章重点难点内容
一、本章重点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意义及其提出的依据。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3.加快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
二、本章难点
1.对理解和谐社会与把握。
2.为什么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第三部分 本章学习指导
一、本章主要知识点
(1)“乌托邦”;(2)儒家“大同”思想;(3)西方福利国家论;(4)和谐;(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7)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
二、本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完整概念,最早出现于(D)
A.2001年 B.2002年 C.2003年 D.2004年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D)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完善社会管理,保障社会安定有序
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不属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的是(C)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和谐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爱好和平 D.自强不息
5.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核心是(B)
A.与时俱进 B.改革创新 C.求真务实 D.开拓进取
6.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C)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实现四个现代化
7.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D)。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多项选择题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BC)
A.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任务
B.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战略举措
C.是完成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
D.是缓和社会矛盾的权宜之计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ABCD)
A.民主法治的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
B.诚信友爱的社会,充满活力的社会
C.安定有序的社会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ABCD)
A.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C.坚持以人为本
D.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4.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十大任务之一。它要求(ABCE)
A.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B.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既避免差距悬殊,又防止平均主义倾向
C.正确处理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D.坚决打击犯罪活动
E.逐步完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5.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A.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B.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C.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D.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三)分析题
1.试述我国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的依据及其意义。
【答案】不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既是我国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摆在重要位置,有利于扩大就业门路,增加居民收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迈进。
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是我国政府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计划的重要指导方针之一,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终体现,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我们讲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讲建设先进文化,归根到底为了实现、发展、维护人民的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人民,把国家发展目标和人民群众能够分享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结合起来,有利于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而共同奋斗。
2.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摘自胡锦涛《在省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年2月)
请回答:
(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依据。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关系。
(3)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
【答案】(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为了切实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党中央总结过去的经验,科学地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之统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这一要求和目标,以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基础,以当代中国和世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为背景,以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物质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切实的政治保障,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柱。同样,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也离不开和谐社会建设。通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可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秩序、社会气氛,形成良好的社会运行机制,保证社会处于既有活力又有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建设都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就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具有重大意义。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社会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综合施策,全面推进。
①是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地发展经济。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要靠发展,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同样要靠发展,关键是经济发展。
②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着具体利益的矛盾。处理这些矛盾,应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维护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具体利益,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
③是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更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是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社会的稳定有序、安定和谐,既要靠法治,又要靠德治。要把社会的他律和公民的自律有机结合起来。
⑤是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只有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体制,才能形成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社会秩序。
3.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是贯彻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要“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说明,为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体现着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和核心?
(2)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从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说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与实现公平正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答案】(1)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优伏安置等几方面的内容。社会保障的内容与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和切实利益直接相关,是这些需要在不同群体、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问题,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正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一本质和核心。)
(2)社会保障体系具有调节收入差距,缓解各种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的基本功能,是经济发展的安全网,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能为维护社会安定提供可靠的保证。
公平正义就是要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人民内部矛盾和其它矛盾得到正确的处理,社会公平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仅能为社会的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保障,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都能够得到满足,而且能够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公平和正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所需的制度保障。
三、背景知识
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邓小平:《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