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产科学》教学大纲
(兽医专业本科试用)
一 家畜产科学教学时数按排
章 次
各 章 内 容
教学时数
实验时数
一二
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绪论家畜内分泌学母畜生殖功能的发生、发展与调节妊 娠分 娩怀孕期疾病分娩期疾病产后期疾病不 育乳腺疾病新生仔畜疾病
2
6
4
4
2
8
8
4
4
2
4
2
2
2
2
2
总 计
48
10
二 目的、要求
家畜产科学是从家畜外科学中分出来的一个学科,最初它涉及的主要是家畜的接生及难产的手术助产。发展到现在,产科学的内容已大为增加,包括从家畜生殖解剖,生殖激素、发情、受精、怀孕、分娩等产科生理学部分到怀孕期、分娩期、产后期疾病及家畜不育、乳腺疾病和新生子畜疾病等产科疾病学部分。近十年来,随着生物学和牧医事业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胚胎移植,生殖免疫、生殖毒理及发情和分娩时间的调节等技术也逐渐成为产科学中的重要内容。再者,实验动物,经济动物及动物园哺乳动物的繁殖生理及产科疾病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加入产科学范畴,因此一门内容更为丰富研究对象更广的产科学即动物产科学即将诞生。在讲授本学科时。仍以家畜部分尤其是奶牛产科学部分为重点内容,在讲各章节时,穿插或附带介绍狗、猫及实验动物和动物园哺乳动物的繁殖及产科疾病,考试时90%试题按照统编教材内容出题,10%的试题是附加内容和专业产科英汉词汇及注解。学生不仅要掌握家畜产科学中各部分内容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析方法和数据等,还要熟悉它们的目前研究发展程度和待解决的问题,为教学毕业实习和未来走上生产岗位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理论知识方面
掌握母畜生殖器官的局部解剖、生殖、激素、怀孕、分娩、泌乳的基本原理;产科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基本了解胚胎移植、胚胎切割及胚胎冷冻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二)实验技能方面
掌握母畜发情鉴定、妊娠诊断,正常分娩、助产、难产助产、围产期疾病、乳房疾病、新生仔畜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技术。
四 内容绪 论本章主要介绍兽医产科学的基本含义及主要研究内容,产科学的历史发展,兽医产科学的学习内容和任务、繁殖技术简介及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及现代产科学所面临的问题等内容。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兽医产科学的基本内容和相关知识,从而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产科学基础。
历史沿革兽医产科学的内容和任务繁殖技术简介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兽医产科学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章 家畜内分泌学本章介绍了几种生殖激素的来源、生化特性,功能及临床应用,在生殖激素总论中还阐述了生殖激素的作用原理和测定方法,由于我系还未购买生殖激素测定仪器―――液体闪光计数议,因而本章的各激素测定实验将全部取消,测定方法将不做为重点内容。学生除重点了解各生殖激素的功能和应用外,还应熟记激素的英文缩写符号(国际统一符号),剂量单位及彼此间的联系等。
一、激素概论
(一)激素概念的建立与发展
(二)激素的分类
(三)激素的分泌、转运与降解
(四)抗激素二、生殖激素
1.松果体激素
2.丘脑下部促垂体激素
3.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
4.胎盘促性腺激素
5.性腺激素
6.神经垂体激素
7.PGF2α
8.外激素母畜生殖功能的发生、发展与调节本章除要求学生掌握母畜初情期、性成熟、体成熟、发情期、发情周期及异常发情等概念和年龄数据外,还要求学生了解母畜的发情周期分类方法及特点,发情周期的调节和影响发情的因素等方法性、规律性及原理性问题。此外,还向学生讲授当今畜牧业上母畜发情鉴定的研究进展,让学生在生产、实习中加以验证,为临床上防止漏配、治疗异常发情从而提高繁殖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在课时充足条件下,补充介绍犬、猫、实验动物及一些动物园哺乳动物的发情特点,但此部分不做为必考内容。
一、生殖机能的发展阶段
(一)初情期
(二)性成熟
(三)始配年龄
(四)绝情期二、发情周期
(一)卵泡
(二)黄体
(三)生殖道及性行为
(四)发情周期的类型和分期
(五)母畜的异常发情三、发情周期的调节
(一)、内在因素
(二)、外在因素四、母畜发情特点及发情鉴定第三章 妊 娠首先掌握家畜的妊娠期和胎儿数目,在从理论上解释不同家畜怀孕识别的不同方法,参照标本,区别不同家畜的胎盘类型,论述胎儿的发育过程、胎儿与营养之间的关系以及母体妊娠时所以发生的变化,综述怀孕诊断的研究进展。学生重点掌握某些概念(如囊胚、桑椹胚,胎盘、胎膜、着床、子宫乳、孕脉、胚外膀胱)和数据(各家畜的怀孕时间),难点放在家畜早期妊娠诊断上。
一、怀孕期
(一)胎儿数目
(二)妊娠识别
(三)胚胎的发育和附植
1.生长发育
2.胚胎的营养二、胎膜及胎盘三、胚胎的营养四、怀孕诊断目的:确定母畜是否已经怀孕意义:已孕:改善饲养管理避免流产;未孕:查明原因尽早怀孕;治疗、淘汰时也应知道动物是否怀孕要求:早期、简单、准确、快速
(一)临床诊断法
(二)实验室诊断法(P4测定)
(三)特殊诊断法
第四章 分 娩本章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了解母畜分娩的启动机理和影响分娩的各种应素,尤其是母畜的骨盆结构,为预防难产的发生和难产助产提供理论依据。此外,熟悉正常接产的方法和新生子畜的护理方法,这将有助于生产实践中技术的发挥。本章重点掌握母畜的分娩过程和影响因素,以及某些概念(如努责、阵缩、胎位、胎势、胎向、胎衣、恶露等)和数据(如多胎动物产子间隔,胎衣正常排出时间;恶露正常排出时间),难点放在母畜分娩的启动机理上,在业余时间介绍实验动物和动物园动物的怀孕和分娩。
一、启动分娩的因素
(一)机械因素
(二)母体激素的变化
(三)神经因素
(四)免疫学因素
(五)胎儿因素二、分娩预兆
(一)乳房的变化
(二)软产道的变化
(三)骨盆韧带的变化
(四)神经状态的变化三、决定分娩过程的要素
(一)产力
(二)产道
(三)胎儿与母体的关系
(四)怀孕分娩期间胎儿在子宫中的游动四、分娩过程
(一)开口期
(二)产出期
(三)胎衣排出期第五章 怀孕期疾病本章内容包括流产、早期胚胎死亡、围产期胎儿死亡、胎水过多、孕畜浮肿、孕畜截瘫、阴道脱出、阴道出血,马,驴及绵羊妊娠毒血症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防治。由于学时数有限,重点介绍流产、早期胚胎死亡的病因和防治。难点放在马、驴和绵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机理上。学生只有掌握了各种怀孕期疾病的发病机理和症状特点,才能做出可靠的临床诊断和确定出根本的对因治疗方法。
一、流产二、早期胚胎死亡三、胎水过多四、孕畜截瘫五、阴道脱出六、妊娠毒血症第六章 分娩期疾病本章包括难产的检查、手术助产的术前准备,手术器械及使用方法,手术助产的基本方法、手术助产的基本原则、常见的难产及手术助产方法、危急情况的处理和难产的防制等八节内容。讲授此章的目的就是使学生了解难产检查方法,认识手术助产常用的各种器械和用途、了解掌握手术助产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为难产的手术助产打好基础。重点要求熟记手术助产的基本原则,难点在于如何更有效地防制难产发生。除掌握手术助产基本操作外,还必须牢记掌握家畜剖腹产的外科手术基本方法。
一、难产概述二、难产的检查三、手术助产的基本方法四、难产的防治第七章 产后期疾病本章包括产道及子宫损伤,胎衣不下,子宫内翻及脱出,产后感染,生产瘫痪和产后截瘫等六节。按照临床上各疾病的发生率及危害程度,重点讲授胎衣不下、子宫复旧不全、生产瘫痪的病因,胎衣不下和子宫内翻及脱出的治疗方法,此外,还强调如何区分酮血症,生产瘫痪,卧地不起综合症及肢蹄病,额外补充肥胖母畜综合症的发病病因、症状,诊断及防治等内容,难点放在母牛卧地不起综合征的病因而治疗上。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为今后独立进行诊断工作打下基础。
一、产道及子宫损伤二、胎衣不下三、子宫内翻及脱出四、产后感染五、生产瘫痪六、产后截瘫第八章 不 育本章包括不育的原因及分类,母畜的不育、种公畜不育和防制不育的综合措施等四节。在简述第一节的内容后,重点讲授母畜的疫病性不育(子宫疾病和卵巢疾病),了解母畜疾病性不育的病因,发病机理、症状、诊断和防治,认识此病给病畜繁殖和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在掌握统编教材的基本内容后,还要补充介绍母畜不孕症的综合诊疗以及免疫不孕的发生机理,难点放在母畜疾病性不孕的防制上。如有条件,让学生亲自学习了解母畜疾病不孕的诊疗方法。
一、不育的原因及分类二、先天性不育三、疾病性不育四、种公畜不育
第九章 乳腺疾病本章包括母畜乳腺的解剖和生理、乳腺炎和其它乳腺疾病三节内容。重点讲授奶牛乳腺炎的发病机理、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让学生学习此章,目的在于他们了解奶牛乳房炎的检验方法,如何防治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此外,还要专题讲授家畜乳腺免疫的研究进展,低酸度酒精阳性乳的检测和预防以及母猪无乳综合征等。
一、乳腺解剖生理概述二、乳腺炎
(一)乳房炎的分类
(二)乳房炎的病原学机理
(三)乳房炎的发病机理
(四)乳房炎的诊断和治疗三、其它乳腺疾病
第十章 新生仔畜疾病本章主要讲述新生仔畜的解剖学特点、喂养、护理及新生仔畜的疾病。让学生理解对新生仔畜的科学护理,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生仔畜的生物学特点和护理新生仔畜疾病
(一)围产期胎儿死亡
(二)窒息
(三)孱弱
(四)胎粪停滞
(五)脐带炎
(六)新生仔畜溶血病
(七)先天性肌阵挛
(八)新生仔猪低血糖症
(九)新生犊牛抽搦症五、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一 观察鸡的卵泡实验二 未孕母畜的生殖器官的检查实验三 难产手术器械实验四 剖腹产手术实验五 乳房炎实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