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讲稿
经济系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 本章主要内容,分析厂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中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的确定 。
? 重点与难点,垄断厂商的 D曲线与 R曲线, MR与 AR、
TR与 AR,MR与 Ed等之间的关系 ;垄断竞争厂商的两
条需求曲线, 长期均衡的特点, 条件 。
第一节 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
一、垄断市场的含义、条件及形成原因
1、含义: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
市场组织。垄断市场的条件有三点
2、条件:
⑴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 (One seller -
many buyers);
⑵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no good
substitutes);
⑶其它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Barriers to
entry)。
3、形成垄断的原因
⑴生产者对于原料的控制。
⑵专利权。专利法往往规定发明某项制作技术的企业在某些
年内享有独家经营的专利权。一旦某企业发明了某项制作
技术,并且得到了专利保护,那么在其专利被保护期间该
企业有可能成为这一产业的垄断者。
⑶政府的特许。政府往往授予某个厂商垄断经营某种产品的
特许权。例如,许多国家的邮政业、烟草某些公用事业都
是政府给予某个公司特许的垄断经营权。
⑷自然垄断( natural monopoly)。某些行业(铁路业、城市
供水、供电等)可能只需要一家厂商经营就可以满足整个
市场的需求。若由两家或两家以上厂商生产将产生较高的
平均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某些行业需要巨额投资。
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及其特点
⑴含义:这是指垄断市场条件下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⑵特点:如垄断市场的定义所述,垄断市场中只有唯一的一
个厂商,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垄断市场的需求
曲线。其表达式为,P=P( Q)
⑶图形表现: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
线。它表示:垄断厂商可以通过改变销售量来控制市场价
格;垄断厂商的销售量和市场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2、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及其特点
①某垄断厂商收益表 TR,AR,MR
② 由收益表作收益曲图(见下图)
③ 收益曲线表现出如下的特征:
第一:厂商的平均收益 AR总是等于商品 P,厂商的平均收益曲
线 AR与需求曲线 d重叠,它们是同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这表示在每一个销售量上厂商的平均收益都等于商品的价格。
即 AR=P=d。
第二:厂商的边际收益 MR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且位于平
均收益 AR曲线的左下方。
第三:厂商的总收益 TR曲线先是上升,达到最高点后再下降。
? 特别说明,
?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可以是直线形的,也可以是曲线形的。
当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为直线形时,相应的 MR曲线还有
一些重要的特点。
? 由教材中的分析可以得出:当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为直线
形时,d曲线和 MR曲线的纵轴截距是相等的,且 MR曲线
的横截距是 d曲线的一半。
3、厂商的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三者之间的关
系从教材中可以推导出:
? 这便是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中还可以推出商品的需求价格
弹性和厂商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①当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ed大于 1时,由公式可推出 MR>
0,说明厂商的总收益 TR与商品销售量 Q成同方向变动。
②当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ed小于 1时,由公式可推出 MR<
0,说明厂商的总收益 TR与商品销售量 Q成反方向变动。
③当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ed等于 1时,由公式可推出 MR=0,
说明厂商的总收益达到极值点,厂商的总收益 TR不受商
品销售量 Q的影响。
?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以在 7-1图中得到体现。
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1、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背景
⑴假定垄断者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是线性的。
⑵短期固定投入不变,厂商只能通过调整变动投入而调整产
量与价格。
⑶实现利润最大化原则下价格与最优产量点的决定。
2、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过程(见下图)
⑴ 面临既定生产规模 SAC1、
SMC1;
⑵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厂商根据
MR=SMC1原则,将产量与价
格分别调整到 P1,Q1的水平;
⑶在 MR=SMC的短期均衡点 E上,
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大于平均
成本,厂商获得利润。
3、垄断厂商在短期均衡点 E上,
可能获得最大利润,也可能是
形成最小亏损。是否继续生产,
要看 AR是否 ≥SAC
4、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
MR=SMC
四、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推导
?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通过对于所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的
加总可以得到产业的供给曲线。由于产业供给曲线的存在,
对于每一种产出水平,都有唯一的供给价格与之相对应。
在垄断情况下是否也存在类似的供给曲线?
? 在垄断市场条件下,不存在厂商的供给曲线 。因为无法推
导出如同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量与价格之间的一一对应的
关系。原因是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市场价格。
? 如教材 222页图所介绍的:一个价格水平对应着两个产量
水平;一个产量水平对应着两个价格水平。
五、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1、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含义。由于垄断产业只有一家厂商
经营该产业的全部产品,不存在第二家企业,所以,即使
垄断者存在超额利润(经济利润),在长期也不可能象完
全竞争产业那样通过厂商间的竞争消除超额利润。因此 垄
断者的长期均衡是指垄断者在长期、自己进行调整而达到
的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与最优产量点的决定。
2、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对于生产的调整一般有三种结果:
⑴短期内是亏损的,长期内也不能扭亏,于是退出生产;
⑵短期内是亏损的,长期内通过对于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扭亏为盈;
⑶短期内是盈利的,长期内通过对于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改小盈为大盈;
我们以第二、三种情况为例进行讨论。
3、长期垄断者调整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使得出售产品的
平均收益至少可以弥补平均成本,即 LAR=LAC;二是使
长期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即 LMC=LMR。
4、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过程
⑴短期内垄断厂商面临着由 SAC1,SMC1所代表的生产规模
进行生产。短期内,厂商只能根据 MR=MC原则,将产量
与价格分别调整到 P1,Q1的水平,短期均衡点为 E1,企业
获得的利润为 HP1AB。
⑵ 长期中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垄断厂商对生产规模进行再调
整,具体表现是由 SAC1,SMC1所代表的生产规模调至由
SAC2,SMC2所代表的生产规模。根据 MR=MC原则,企
业将产量与价格分别调整到 P2,Q2的水平,短期均衡点为
E2,企业获得的利润为 IP2FG。此时企业获得较高的利润。
⑶由此可见,垄断厂商之所以在长期内能获得更大的利润,
其原因在于长期内企业的生产规模是可以改变的和市场对
新加入的厂商是封闭的。
六、价格歧视 ( price discrimination)
? 由于垄断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厂商便会在追求利润最大
化的动机之下作出一些违规之举。例如进行价格歧视。
1、定义:厂商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称之为价格
歧视。
2、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
⑴同一市场的不同目标消费者群(不同子市场)之间信息不
畅通;
⑵不同目标消费者群(不同子市场)具有不同的偏好,对于
同种产品的需求弹性不同;
⑶不同目标消费者群(不同子市场)可以分开;
3、价格歧视分类:
? 一级价格歧视 (first 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又称完全价格歧视 (perfect price discrimination),
? 含义:垄断厂商对于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
最高价格出售。例如:手机、时装等商品的销售
? 影响:一级价格歧视下,消费者剩余全部被垄断厂商所占有;
资源配臵是有效率的;
P
QO
d
P1
P2
Q1 Q2
Pm
Qm
P
QO
d( AR)
MR
MC
EPc
Pm
Qm Qc
A
一级价格歧视下垄断厂商获得全部消费者剩余
? 二级价格歧视 (second 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 含义:垄断厂商对于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例
如,电力公司把居民每月耗电量划分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
级,耗电量越少的等级收费越高。
? 影响:二级价格歧视下,部分消费者剩余会被垄断厂商所占
有。资源配臵有可能是有效率的
QO
P
d
P1
P2
P3
B
A
C
D
G
E
F
Q1 Q2 Q3
E
为二级价格歧视后的垄断
厂商的总收益
△ ABP1,BCG,CDF为消费者剩余
? 三级价格歧视 (third 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 含义:垄断厂商对于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收取不同
的价格。 P
Q1Q2
MR1
d1
MR2
d2
Q1Q2
P1
P2
MC
均衡条件, MR1=MR2=MC
? 采用第三级价格歧视需要具备下述三个条件:
(1)企业在市场上拥有垄断力量。
(2)市场可以分割成各具特点的部分,但消费者无法利用同一
产品的不同价格在市场上套购赚钱 (在便宜的市场买,在
贵的市场卖 )。
(3)不同市场上的价格弹性不同。
? 三级价格歧视的实施表现:在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提高
产品价格,在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市场降低产品价格。
影响:略去
七、对于自然垄断企业的政府管制
? 垄断往往导致效率低下、腐败与不公平。于是,大多数市
场经济国家都要对垄断进行管制。
1、边际成本定价法。让产品价格降至为边际成本;但这时
企业要亏损。
2、平均成本定价法。让产品价格降至为平均成本。厂商的
利润为零。政府给予一定的资助;
3、双重价格法。即对高收入者制定高价,低收入者制定低
价。
4、控制资本回报率。
? 还有一种方法教材没有介绍,那就是控制垄断企业的规模,
例如将垄断企业 Microsoft一分为二。
最后的评论
? 在完全垄断市场中,P> LMC,厂商能够按照高于边际成
本的价格出售商品,意味着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资源不足,
从而带来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反之,在其他产品的生产上
资源过剩。因此,完全垄断时资源配臵不合理。对于消费
者来说,必须按照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购买商品,这意味
着消费者的货币支出除了要补偿厂商生产中受到的损失之
外,还要增加一笔额外支出。因此,消费者没有得到最大
满足。
第二节 垄断竞争市场下厂商的价格和最优产量点的决定
一、垄断竞争市场 (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Market)
的条件
1、垄断竞争市场定义: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2、垄断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
①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
产品彼此之间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
②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致于每个厂商都认
为自己的行为的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
应,因而自己也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任何报复措施的影响。
③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
比较容易。
3、垄断竞争市场中行业的含义变得不明确
? 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下,行业的含义是很明确
的,它是指生产同一种无差别的产品的厂商的总和。而在
垄断竞争市场,由于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差别性,行
业的含义变得不明确,甚至上述意义上的行业不复存在。
由于这一特性的存在,因此我们不可能构造整个行业的需
求曲线 D以及整个行业的供给曲线 S,而只能讨论某个代
表性厂商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理解了代表性厂商的行
为也就等于理解了该产业所有厂商的行为,如同研究了一
个人的人体组织就等于研究了所有的人体组织一样。
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1,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由
于垄断竞争厂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产品的价格,即
通过改变自己所生产的有差别的产品的销量来影响产品的价
格,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但相对于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而言,相对平坦些,相对于完
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而言,则又倾斜些。见下表
2、垄断竞争市场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分两种,d需求曲线
与 D需求曲线。而其它市场厂商的需求曲线只有一种。
① d 需求曲线定义:这是表示在垄断竞争集团中的某个厂商
改变价格,而其它厂商产品价格都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
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② D需求曲线定义:这是表示在垄断竞争集团中的某个厂商
改变价格,而且集团内其它所有厂商也使产品价格发生相
同变化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因
为其它厂商产品价格也同样比例下降了,其它厂商将要从
代表性厂商手中抢走一部分销售量,代表性厂商就不可能
有第一种情况下的销售量,所以曲线也就由 AB变为 AH)
③ d需求曲线与 D需求曲线的一般关系:
第一,当垄断竞争生产集团内的所有厂商都以相同方式改变产
品价格时,整个市场价格的变化会使单个垄断竞争厂商的 d
需求曲线的位臵沿着 D需求曲线上下平移。如果市场价格下
跌,则 d需求曲线沿着 D需求曲线向下平移;如果市场价格
上升,则 d需求曲线沿着 D需求曲线向上平移;
第二,由于 d需求曲线表示单个垄断竞争厂商单独改变价格时
所预期的产量,D需求曲线表示每个垄断竞争厂商在每一市
场价格水平所实际面临的市场需求产量,所以,d 需求曲线
和 D需求曲线相交意味着垄断竞争市场的供求相等状态;
第三,很显然,d需求曲线的弹性大于 D需求曲线,即前者较
之于后者更平坦一些。
三、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
? 象讨论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的均衡一样,我们
以代表性企业为例,分别就短期与长期两种情况讨论垄断
竞争条件下的均衡。
? 借助于下图,我们来讨论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P
QO
d1
D
SAC
SMC
MR1
Q1Q2
d2
Q3
MR2
(一)短期均衡过程:
? 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是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
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 MR=MC的均衡条件的,其
短期均衡的形成过程大致如下:
1、假定代表性企业最初是在 d1曲线和曲线 D的交点 A点上进
行生产;
2,A点不符合 MR1=SMC原则,该厂商决定按 MR1=SMC原
则,将生产由 A点沿着 d1需求曲线调整到均衡点 E1所对应
的 B点,即将价格降为 P1,将产量增加为 Q1,这一产量点
有可能使企业获得利润的最大化。
3、其它厂商跟进,同步将价格降为 P1,结果使代表性企业
的经营位臵由 A点沿 D曲线移到 C点。对应的产量点为 Q2;
4,C点仍不符合 MR2=SMC原则,该厂商决定按 MR2=SMC
原则再将价格降到 P2,并将生产点由 C点沿着 d2需求曲线
调整到均衡点 E2所对应的 F点;对应的产量点为 Q3;
5、其它厂商再度跟进,同步将价格降到 P2,结果使代表性
企业的经营位臵由 C点沿 D曲线移到 G点。
6、代表性企业的均衡过程持续下去,一直持续到代表性企
业所追求的 MR=SMC的均衡条件实现为止。对应的产量点
为 Q3。这一产量点有可能使企业获得利润的最大化。
(二)均衡条件
? 从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厂商在短期均衡时所要满足
的条件与完全竞争的厂商以及完全垄断的厂商所要满足的
条件相同,即要把产出推进到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产
出点,即:
MR=SMC
四、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的长期均衡
1、短期内厂商在 I点生产经营,均衡点为 E1,对应的产量点
为 Q1,可以看出 AR> SAC,厂商有超额利润。
2、新厂商加入,需求不变,供应增加,厂商的 D曲线与 d曲
线都下降,一直持续到不再有新厂商加入、生产集团内的
每个厂商的利润为零为止。最后,厂商在 E2实现新的均衡。
在长期均衡点 E2可以看出,厂商的超额利润消失。
3、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为
LMC=MR=SMC
AR=LAC=SAC;
? 存在一个 d曲线和 D曲线的交点
请注意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与长期均衡条件的比
较
五、垄断竞争与理想的产量
? 理想产量含义:这是指完全竞争企业在长期平均成本 LAC
最低点上的产量称作为理想产量,如下图中的 QC点。
? 多余生产能力含义,实际产量与理想产量之间的差额,如
下图中的 QAQC。多余生产能力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六、垄断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
? 在垄断竞争市场上,找不到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原因
是不存在价格与产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七、非价格竞争
? 厂商之间的竞争一般采取两种手段,一是价格竞争,二是
非价格竞争。价格竞争是厂商通过压低价格争夺市场。非
价格竞争是厂商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改进产品的性能,
改变产品的设计、包装、装潢,或者通过大量的广告推销
产品。价格竞争会影响对每一个厂商产品的需求曲线,非
价格竞争会影响厂商的成本。不管是两种影响中的那一种,
在长期都会消除厂商的超额利润。
八、对于垄断竞争市场的评价
第三节 寡头市场的价格和最优产量点的决定
一、寡头市场的特征
1、定义:寡头市场( Oligopoly market)是指少数几个厂商
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2、寡头行业的分类:
⑴纯粹寡头行业:如果寡头行业每个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是同
质的,例如钢铁、水泥、铜等产品生产的寡头,则称为纯
粹寡头行业( pure oligopoly)。
⑵差别寡头行业:如果寡头行业每个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是有
差别的,例如汽车、电脑产品生产的寡头,则称为差别寡
头行业( differentiated oligopoly)。
3、寡头市场产生的原因
一是由于市场规模较小,只能容纳下几家厂商。例如,在一
个小城市中,通常只有几家银行、几家电影院等。
二是由于规模经济。在使用综合生产线和大型机械的资本密
集型工业中,工厂的适度规模是很大的,只有少数几家厂
商才能达到这个标准,使自己的平均成本下降到最低状态。
因此,新厂商很难进入。
三是长期进入的障碍,建立一个企业需要有雄厚资本实力,
再加上既有企业对资源渠道的占有。
四是政府的扶持。
4、寡头市场的特征:与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市
场上厂商的一个重要差别是寡头间行为相互不独立。
? 在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三种市场上厂商的行为
是相互独立的,每个厂商在作决策时都无须考虑其他厂商
会作出什么反应。由于寡头市场上少数几个厂商生产一个
产业的全部或绝大部分产量,因此每一个厂商的行为都会
对该市场发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一个厂商通过产品降价或
新模式产品的推出而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就会使得对其
他寡头产品需求量下降。因为一个厂商的行为会对本产业
整个产品市场发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一个厂商采取某
种对策扩大自己的产量,会遇到其对手的反对策行为。厂
商之间的竞争行为是不确定的。一个厂商通过降价来扩大
自己的市场份额可能会导致对手如法炮制。一个寡头通过
广告战争夺市场,也会引起对手用相同手法来遏制它的行
为。寡头之间也可能不是通过竞争而是通过合作的方式共
同谋取好处。例如:西南航空公司若准备调整北京至昆明
的航班与票价,就不能不考虑云南航空公司的反应。
5、寡头市场下厂商的均衡模型 —— 最佳产量点与价格决定模
型:由于寡头间行为相互不独立,对策不确定,因此要想
建立一个理想的模型(或公式或图表)来解释寡头的最佳
产量点与价格决定是不可能的。在西方经济学中,目前还
没有找到一个寡头市场模型,可以对寡头市场的均衡问
题 —— 最佳产量点与价格决定作出一般的理论总结。
? 到目前为止,有关寡头垄断市场的研究思路主要是将寡头
企业之间的联系方式划分为两种:一种是相互竞争,另一
种是相互勾结。两种联系方式就形成了两种寡头市场模型。
? 如果寡头相互勾结,则产量是由寡头之间协商确定的。当
然,协商的背后是实力的较量,当实力发生变化时,往往
又要重新协商。而如果寡头之间是相互竞争,则各寡头是
根据其它寡头的产量决策来调整自己的产量,产量的决定
就比较复杂了。
? 经济学家们曾经作了许多不同的假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多种模型,本节我们主要介绍相互竞争下的几种寡头市场
模型。相互勾结下的几种寡头市场模型以后再介绍。
二、古诺模型(寡头市场的产量与价格决定)
? 古诺模型( Cournot model)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
( Augustin Cournot)于 1838年在其发表的, 财富理论的
数学原理研究, 中首先提出。
1、古诺模型的假设条件:
①一个产业只有两个寡头厂商,每个寡头生产和销售相同的
产品,他们的生产成本为零,并追求利润最大化。
②两个寡头同时作出产量决策,即寡头间进行的是产量竞争
而非价格竞争,产品的价格依赖于二者所生产的产品总量。
③双方无勾结行为。
④每个生产者都把对方的产出水平视为既定,并依此确定自
己的产量。
⑤假定边际成本是常数。
2、古诺模型下的产量和价格的决定
? 第一轮,A厂商面临 D曲线,将产量定为市场总容量的 1/2,
将价格定为 OP1,从而实现了最大的利润(因此 OP1FQ1为此
直角三角形的最大的内接四边形);然后,B厂商进入市场,
也按同样的方式行动,生产他所面临的市场容量的 1/2,此
时价格由于供给增加而下降为 OP2。
? 第二轮,为了实现最大的利润,应对价格下降,A厂商将产
量定为自己所面临的市场容量的 1/2,B厂商也生产自己所面
临的市场容量的 1/2,于是 A厂商的产量略有减少,B厂商的
产量略有增加。
? 在这样轮复一轮的过程中,A厂商的产量会逐渐减少,B厂
商的产量会逐渐增加;最后,达到 A,B两个厂商的产量都
相等的均衡状态为止。 在均衡状态中,A,B两个厂商的均
衡产量都为市场总容量的 1/3,即每个厂商的均衡产量
为,行业的均衡总产量为 。1
3OQ 23OQ
3、古诺模型的推广。令寡头厂商的数量为 m,则可以得到一
般的结论如下:
4、古诺模型也可以用建立寡头厂商的反应函数的方法来说
明。
三、斯威齐模型( Sweezy Model)
? 也称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由
美国经济学家 P·斯威齐于 1939年
提出。
1.基本假设条件
①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
行业中其他寡头厂商都不会跟
着提高自己的价格,因而提价
的厂商的销售量的减少是很多
的;
②如果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
行业中其他寡头厂商会将价格
下降到相同的水平,以避免销
售份额的减少,因而该寡头厂
商的销售量的增加是很有限的。
2、斯威齐模型下产量与价格的决定:
①提价,则价格、产量的变动由 dB段决定;
②降价,则价格、产量的变动由 BD段决定;
? 利用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可以解释价格刚性现象:只要
边际成本 SMC曲线的位臵变动不超出边际收益的垂直间断
范围,寡头厂商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不会发生变化。
具体地说,在边际成本 SMC1与 SMC2之间,尽管成本变了,
价格并没有变。只有在边际成本变动大,从 SMS2增加到
SMC3时,才会引起产量减少,价格上升。
? 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只是解释了寡头市场上价格具有刚性
的原因,但并没有说明寡头市场上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如
果不存在勾结,价格决定的方法有“价格领先制”、“成
本加成法”、“卡特尔”等多种方法(略)
对寡头垄断的评价
? 寡头垄断的经济效率是比较低下的,仅仅高于完全垄断。
而且,过度制造产品差别和广告的非价格竞争,也造成资
源浪费。
? 但是,与其他市场相比较,寡头垄断市场却有一个突出的
优点,那就是寡头垄断市场有利于研究与开发。在完全竞
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中,很少有对研究与开发的刺激。
而且,完全竞争厂商与垄断竞争厂商一样,通常力量较小,
无力承担研究工作。
? 为了竞争,寡头厂商总是要积极从事研究与开发,以不断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改进产品性能。况且它们
多为大企业,能够承担起研究与开发所需要的高昂费用。
在汽车、计算机等寡头市场上,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技术
的突飞猛进和产品的日新月异。
四、寡头厂商的供给曲线
? 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不存在寡头厂商和行业的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
第四节 博弈论初步 *
一、博弈论的提出博弈论 (Game Theory)
? 博弈论 (Game Theory) 又称为对策论、游戏理论基因型策
略运筹学。它最早由德国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茨于 1710
年提出。
?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
及谋求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
? 严格地说,博弈论并不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一种方
法,应用范围并不局限于经济学。在政治学、军事学、外
交学甚至犯罪学等多个领域都涉及到博弈论知识。实际上,
它属于数学知识。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纳什被认为是一
个数学家而不是一个经济学家。至于博弈论专家之所以获
得经济学奖,原因大致有三点:
1、博弈在经济学中应用最广,最成功;博弈论的许多成果
也是借助于经济学的例子来发展引伸的。
2、经济学家对博弈论的贡献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动态分
析和不完全信息引入博弈后,更是如此。
3、最根本性的原因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研究模式是一样的,
都强调个人理性,即追求给定条件下效用最大化。
一、博弈论的基本知识
1.博弈的含义与基本要素
? 所谓博弈指的是一种决策,即每一行为主体的利益不仅
依赖它自己的行动选择,而且有赖于别人的行动选择,
以致它所采取的最好行动有赖于其竞争对手将选择什么
行动。博弈论所研究的就是两个以上行为主体的互动决
策及策略均衡。
? 博弈论的基本要素包括:
局中人( Player) —— 博弈中的每个决策者被称为局中人
(也可称作选手和参与者),在具体的经济模型中,它
们可以是厂商,也以能是厂商消费者或任何契约关系中
的人,根据经济学的理性假定,局中人同样是以利益最
大化为目标。
支付( Payoff Structure) —— 是指博弈结束时局中人得到
的利益。支付有时以局中人得到的效用来表示,有时以局
中人得到货币报酬来表示。局中人的利益最大化也就是指
支付或报酬最大化。
策略( Strategies)(也称作战略) —— 是局中人为实现其
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或行动计划,它规定在何种情况
下采取何种行动。
策略均衡 —— 经济学中,均衡一般指某种稳定的状态。而
博弈论中的均衡是策略均衡,它是指由各个局中人所使用
的策略构成的策略组合处于一种稳定状态,在这一状态下,
各个局中人都没有动机来改变自己所选择的策略。这样,
各人的策略都已给定,不再发生变化,博弈的结果必将确
定。从而,每一个局中人从中得到的支付也就确定了。每
个局中人的最优决策也就可以确定了。可见,要解一个博
弈问题,首先需确定博弈的策略均衡。
研究博弈的最终结局,这里引入占优策略均衡和纳什均衡
两个概念。
? 占优战略均衡 指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其参与者
的惟一的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也就是说,如果某
一个参与者具有占优策略,那么,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什
么策略,该参与者确信自己所选择的惟一策略都是最优的。
? 博弈均衡 是指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都不想改变自己的策略
的这样一种状态。如果所有参与者选择的都是自己的占优
战略,该博弈均衡又被称为占优战略均衡。
? 然而在有的博弈均衡中,某参与者并不存在既定的占优策
略,他的占优策略随着其他参与者的策略的变化而变化。
在一个均衡里,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变策略,任何一个参
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则为纳什均衡。所谓 纳什均
衡 是指这样一组策略组合:
第一,在该策略组合中,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都是给定其他局
中人的策略情况下的最佳反应。有一个局中人的策略发生
变化,原来的策略组合就不再是纳什均衡。
第二,该策略具有自我实施的功能。在纳什均衡下,没有一
个局中人可以通过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而提高自己的支
付。也就是说,没有人愿意偏离均衡。这一解概念是由美
国数学家约翰 ·纳什提出的,故称为纳什均衡。
? 由此可见,占优策略均衡是比纳什均衡等强的一个博弈均
衡概念。占优策略均衡要求任何一个参与者对于其他参与
者的任何策略选择来说,其最优策略都是惟一的。而纳什
均衡只要求任何一个参与者在其他参与者的策略选择给定
的已经下,其选择的策略是最优的。所以 占优战略一定是
纳什均衡,而纳什均衡不一定就是占优策略均衡 。
二、博弈的分类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博弈进行了分类。
A.双人博弈和 n人博弈
? 根据局中人的数量,博弈可以划分为双人博弈和 n人博弈。
(如图 8--12所描述的就是典型的双人博弈。)
B.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
? 从局中人是否同时行动的角度,博弈又可以划分为静态博
弈和动态博弈。
? 所谓 静态博弈,是指局中人同时选择策略或非同时选择策
略但不知道对手采取的具体行动,并且这种选择是一次性
的,也就是说同时做出选择后博弈就出结果。
? 动态博弈,是指局中人行动有先后顺序的博弈,后行动者
能观察到先行动者的行动。典型的动态博弈如“进入博
弈”,市场中存在一个在位者厂商 I以及一个潜在进入的
厂商 E。厂商 E首先决定是否进入市场,然后厂商 I决定是
否发动价格战,最后厂商 E再次行动,决定是否迎战。日
常生活中动态博弈比比皆是,比如购物中的砍价过程就是
一个典型的动态博弈。
C.零和博弈与非零博弈
? 所谓 零和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支付结果加起来为零。这
意味着双方的利益在博弈中是相互冲突的。
? 从支付结果看,除了零和博弈外,还有 正和博弈,即双方
的支付结果加起来为一个正常的数。这意味着双方的利益
冲突不再是那么激烈,有可能出现所谓双赢或共赢局面。
至于负和博弈,如果假定局中人都是理性的,理论上没有
人会参与这种博弈,尽管现实中不乏损人不利己的事。
D.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
? 互动的情况既可以在单个的个体之间开展,也可以是在团
体之间展开,这样,从参与主体角度,我们可以把博弈划
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具体来说,在非合作博弈中,
分析的对象是个体参加者,考察的是单个的参与人在具体
的博弈规则以及一定的信息条件约束下,面对其他人可能
的反应将如何行动。在非合作博弈中,局中人之间通常无
法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进行合作,以获得合作收益。非合
作博弈强调的是个人理性、个人最优策略。但结果可能有
效率,也可能无效率。而在合作博弈分析中,分析的对象
经常是一个团体,用博弈论的术语称之为“联盟”。该联
盟是由参与博弈的若干局中人通过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形
成。合作博弈通常并不涉及具体的博弈规则,而集中于不
同的人结盟将得到什么。合作博弈强调的是团体理性。
三描述博弈的基本形式
? 常以支付矩阵的直观形式表述博弈,也称为标准型。
? 我们试通过一个博弈论中的经典例子 —— 囚徒困境来说明
标准型博弈形式。
? 囚徒困境 是一个双人博弈,描述的是这样一种情况:两个
人因涉嫌犯罪而被捕,但警察没有足够的证据指控他们确
实犯了罪,除非他们两个人中至少有一个坦白交代。他们
被隔离审查并被告知:如果两人都不坦白,因证据不足,
每人都将坐 1个月的牢;如果两人都坦白,每人都将坐 6个
月的牢;如果只有一个人坦白,那么坦白者将立即释放,
不坦白者将坐 9个月的牢。图 7--21列出了这个博弈的支付
矩阵。这里我们用坐牢时间的长短表示局中人的支付。
? 在这个博弈中,对囚徒 1来说,如果对方选择坦白,那么
他也将坦白,两个人都坐 6个月牢(因为如果他不坦白的
话,等待他的将是 9个月的刑期);如果对方选择不坦白,
他也会坦白,这样他会立即释放,而对方将坐 9个月的牢。
因此,无论对方是否坦白,他都会选择坦白。以囚徒 2来
说,情况也是一样。这里,“坦白”就是两个囚徒的占优
策略。
? 由于理性的局中人不会选择下策,因此,在上述囚徒困境
中,如果两个囚徒都是理性的,他们都将选择坦白。这样,
博弈的结果将是(坦白,坦白),这是一个占优策略均衡。
? 在囚徒博弈中,(坦白,坦白)这一策略组合构成一个占
优策略均衡。但是,这一均衡给双方带来的支付低于策略
组合(不坦白,不坦白)带来的支付。这一结果被称为是
囚徒困境。囚徒困境带给我们的启发是,个人的理性选择
有时不一定是集体的理性选择。换言之,个人的理性有时
将导致集体的无理性。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囚徒困境的例子,
如国家间军备竞赛、厂商间的价格战、公共物品的搭便车
问题等。
3.重复博弈
? 重复博弈 是动态博弈的一种特殊情况。显然在一次性博弈
的情况下,任何欺骗行为和违约行为都不会遭到报复,参
与者的不合作解是难以避免的。但在重复博弈中,情况就
会得到改变。
? 先看无限期重复博弈,在无限期重复博弈中,对于任何一
个参与者的欺骗和违约行为,其他参与者总会有机会给予
报复,如不再与其合作。这样一来,违约或欺骗方会遭受
长期的惨重损失,因此每个参与者都不会采取违约或欺骗
的行为,囚犯困境合作的均衡解是存在的。
? 如果是有限期的重复博弈,情况就有所不同了。用逆推法
来分析博弈过程,可以表明,参与者若明确合作到了最后
一期,以后不会再有重复博弈,那么,最后一期的博弈和
一次性的博弈就没有区别,参与者的欺骗和违约行为是不
可能被报复的,于是最后一期单个参与者的占优策略就是
不合作的欺骗或违约。逆推到前一期,每个参与者都推知
以后将不合作,所以也不会合作。如此等等,在有限期重
复博弈中,囚犯困境博弈的纳什均衡是参与者的不合作。
? 其实,无限期重复博弈的主要特征是每一个参与者都不知
道哪一期是末期,因而,每一个参与者在每一期都认定下
一期还要继续相互合作,这就和无限期重复博弈没有什么
区别。所以在没有确定终止期的有限期重复博弈的模型中,
纳什均衡的合作解是可以存在的。
第四节 不同市场态势下经济效率的比较
? 西方的经济学家认为: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即资源
配臵的经济效率)最高;垄断竞争市场较高,寡头市场较
低,垄断市场的经济效率最低。
一、原因可以从四种市场条件下的长期均衡点图形看出。
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见 226页图)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
条水平线,而且,厂商的长期利润为零。在完全竞争厂商
的长期均衡时,水平的需求曲线相切于 LAC曲线的最低点;
产品的均衡价格最低,且等于最低的长期的平均成本,产
品的均衡产量最高。这就是资源配臵效率最高的表现。
2、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
斜的。厂商的垄断程度越高,需求曲线越陡峭,垄断程度
越低,需求曲线越平坦。
? 垄断竞争市场上,(见 261页图)厂商的长期利润为零,
所以,在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
平坦的需求曲线相切于 LAC曲线的最低点的左边;产品的
均衡价格较低,它等于生产的平均成本;
?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见 249页图)厂商在长期内获得利
润,在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陡
峭的需求曲线与 LAC曲线相交,产品的均衡价格最高,且
大于生产的平均成本;
? 在寡头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不太确定,但一般认为寡
头市场是与完全垄断市场比较接近的组织,在长期均衡时,
寡头厂商的产品的均衡价格比较高,产品的均衡数量比较
低。
二、还可以从一个行业在长期均衡时是否实现了价格等于长
期边际成本即 P=LMC来判断。
1、在完全竞争市场,在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上有 P=LMC,表
明资源在该行业得到了有效的配臵。
2、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在不同类型的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上
都有 P> LMC,表明资源在行业生产中的配臵是不足的。
3、尤其是在垄断市场上,独家厂商所维持的低产高价,往
往使得资源配臵不足的现象更为突出。
经济系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 本章主要内容,分析厂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中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的确定 。
? 重点与难点,垄断厂商的 D曲线与 R曲线, MR与 AR、
TR与 AR,MR与 Ed等之间的关系 ;垄断竞争厂商的两
条需求曲线, 长期均衡的特点, 条件 。
第一节 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
一、垄断市场的含义、条件及形成原因
1、含义: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
市场组织。垄断市场的条件有三点
2、条件:
⑴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 (One seller -
many buyers);
⑵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no good
substitutes);
⑶其它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Barriers to
entry)。
3、形成垄断的原因
⑴生产者对于原料的控制。
⑵专利权。专利法往往规定发明某项制作技术的企业在某些
年内享有独家经营的专利权。一旦某企业发明了某项制作
技术,并且得到了专利保护,那么在其专利被保护期间该
企业有可能成为这一产业的垄断者。
⑶政府的特许。政府往往授予某个厂商垄断经营某种产品的
特许权。例如,许多国家的邮政业、烟草某些公用事业都
是政府给予某个公司特许的垄断经营权。
⑷自然垄断( natural monopoly)。某些行业(铁路业、城市
供水、供电等)可能只需要一家厂商经营就可以满足整个
市场的需求。若由两家或两家以上厂商生产将产生较高的
平均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某些行业需要巨额投资。
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及其特点
⑴含义:这是指垄断市场条件下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⑵特点:如垄断市场的定义所述,垄断市场中只有唯一的一
个厂商,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垄断市场的需求
曲线。其表达式为,P=P( Q)
⑶图形表现: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
线。它表示:垄断厂商可以通过改变销售量来控制市场价
格;垄断厂商的销售量和市场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2、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及其特点
①某垄断厂商收益表 TR,AR,MR
② 由收益表作收益曲图(见下图)
③ 收益曲线表现出如下的特征:
第一:厂商的平均收益 AR总是等于商品 P,厂商的平均收益曲
线 AR与需求曲线 d重叠,它们是同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这表示在每一个销售量上厂商的平均收益都等于商品的价格。
即 AR=P=d。
第二:厂商的边际收益 MR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且位于平
均收益 AR曲线的左下方。
第三:厂商的总收益 TR曲线先是上升,达到最高点后再下降。
? 特别说明,
?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可以是直线形的,也可以是曲线形的。
当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为直线形时,相应的 MR曲线还有
一些重要的特点。
? 由教材中的分析可以得出:当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为直线
形时,d曲线和 MR曲线的纵轴截距是相等的,且 MR曲线
的横截距是 d曲线的一半。
3、厂商的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三者之间的关
系从教材中可以推导出:
? 这便是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中还可以推出商品的需求价格
弹性和厂商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①当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ed大于 1时,由公式可推出 MR>
0,说明厂商的总收益 TR与商品销售量 Q成同方向变动。
②当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ed小于 1时,由公式可推出 MR<
0,说明厂商的总收益 TR与商品销售量 Q成反方向变动。
③当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ed等于 1时,由公式可推出 MR=0,
说明厂商的总收益达到极值点,厂商的总收益 TR不受商
品销售量 Q的影响。
?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以在 7-1图中得到体现。
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1、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背景
⑴假定垄断者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是线性的。
⑵短期固定投入不变,厂商只能通过调整变动投入而调整产
量与价格。
⑶实现利润最大化原则下价格与最优产量点的决定。
2、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过程(见下图)
⑴ 面临既定生产规模 SAC1、
SMC1;
⑵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厂商根据
MR=SMC1原则,将产量与价
格分别调整到 P1,Q1的水平;
⑶在 MR=SMC的短期均衡点 E上,
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大于平均
成本,厂商获得利润。
3、垄断厂商在短期均衡点 E上,
可能获得最大利润,也可能是
形成最小亏损。是否继续生产,
要看 AR是否 ≥SAC
4、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
MR=SMC
四、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推导
?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通过对于所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的
加总可以得到产业的供给曲线。由于产业供给曲线的存在,
对于每一种产出水平,都有唯一的供给价格与之相对应。
在垄断情况下是否也存在类似的供给曲线?
? 在垄断市场条件下,不存在厂商的供给曲线 。因为无法推
导出如同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量与价格之间的一一对应的
关系。原因是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市场价格。
? 如教材 222页图所介绍的:一个价格水平对应着两个产量
水平;一个产量水平对应着两个价格水平。
五、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1、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含义。由于垄断产业只有一家厂商
经营该产业的全部产品,不存在第二家企业,所以,即使
垄断者存在超额利润(经济利润),在长期也不可能象完
全竞争产业那样通过厂商间的竞争消除超额利润。因此 垄
断者的长期均衡是指垄断者在长期、自己进行调整而达到
的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与最优产量点的决定。
2、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对于生产的调整一般有三种结果:
⑴短期内是亏损的,长期内也不能扭亏,于是退出生产;
⑵短期内是亏损的,长期内通过对于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扭亏为盈;
⑶短期内是盈利的,长期内通过对于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改小盈为大盈;
我们以第二、三种情况为例进行讨论。
3、长期垄断者调整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使得出售产品的
平均收益至少可以弥补平均成本,即 LAR=LAC;二是使
长期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即 LMC=LMR。
4、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过程
⑴短期内垄断厂商面临着由 SAC1,SMC1所代表的生产规模
进行生产。短期内,厂商只能根据 MR=MC原则,将产量
与价格分别调整到 P1,Q1的水平,短期均衡点为 E1,企业
获得的利润为 HP1AB。
⑵ 长期中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垄断厂商对生产规模进行再调
整,具体表现是由 SAC1,SMC1所代表的生产规模调至由
SAC2,SMC2所代表的生产规模。根据 MR=MC原则,企
业将产量与价格分别调整到 P2,Q2的水平,短期均衡点为
E2,企业获得的利润为 IP2FG。此时企业获得较高的利润。
⑶由此可见,垄断厂商之所以在长期内能获得更大的利润,
其原因在于长期内企业的生产规模是可以改变的和市场对
新加入的厂商是封闭的。
六、价格歧视 ( price discrimination)
? 由于垄断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厂商便会在追求利润最大
化的动机之下作出一些违规之举。例如进行价格歧视。
1、定义:厂商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称之为价格
歧视。
2、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
⑴同一市场的不同目标消费者群(不同子市场)之间信息不
畅通;
⑵不同目标消费者群(不同子市场)具有不同的偏好,对于
同种产品的需求弹性不同;
⑶不同目标消费者群(不同子市场)可以分开;
3、价格歧视分类:
? 一级价格歧视 (first 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又称完全价格歧视 (perfect price discrimination),
? 含义:垄断厂商对于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
最高价格出售。例如:手机、时装等商品的销售
? 影响:一级价格歧视下,消费者剩余全部被垄断厂商所占有;
资源配臵是有效率的;
P
QO
d
P1
P2
Q1 Q2
Pm
Qm
P
QO
d( AR)
MR
MC
EPc
Pm
Qm Qc
A
一级价格歧视下垄断厂商获得全部消费者剩余
? 二级价格歧视 (second 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 含义:垄断厂商对于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例
如,电力公司把居民每月耗电量划分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
级,耗电量越少的等级收费越高。
? 影响:二级价格歧视下,部分消费者剩余会被垄断厂商所占
有。资源配臵有可能是有效率的
QO
P
d
P1
P2
P3
B
A
C
D
G
E
F
Q1 Q2 Q3
E
为二级价格歧视后的垄断
厂商的总收益
△ ABP1,BCG,CDF为消费者剩余
? 三级价格歧视 (third 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 含义:垄断厂商对于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收取不同
的价格。 P
Q1Q2
MR1
d1
MR2
d2
Q1Q2
P1
P2
MC
均衡条件, MR1=MR2=MC
? 采用第三级价格歧视需要具备下述三个条件:
(1)企业在市场上拥有垄断力量。
(2)市场可以分割成各具特点的部分,但消费者无法利用同一
产品的不同价格在市场上套购赚钱 (在便宜的市场买,在
贵的市场卖 )。
(3)不同市场上的价格弹性不同。
? 三级价格歧视的实施表现:在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提高
产品价格,在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市场降低产品价格。
影响:略去
七、对于自然垄断企业的政府管制
? 垄断往往导致效率低下、腐败与不公平。于是,大多数市
场经济国家都要对垄断进行管制。
1、边际成本定价法。让产品价格降至为边际成本;但这时
企业要亏损。
2、平均成本定价法。让产品价格降至为平均成本。厂商的
利润为零。政府给予一定的资助;
3、双重价格法。即对高收入者制定高价,低收入者制定低
价。
4、控制资本回报率。
? 还有一种方法教材没有介绍,那就是控制垄断企业的规模,
例如将垄断企业 Microsoft一分为二。
最后的评论
? 在完全垄断市场中,P> LMC,厂商能够按照高于边际成
本的价格出售商品,意味着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资源不足,
从而带来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反之,在其他产品的生产上
资源过剩。因此,完全垄断时资源配臵不合理。对于消费
者来说,必须按照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购买商品,这意味
着消费者的货币支出除了要补偿厂商生产中受到的损失之
外,还要增加一笔额外支出。因此,消费者没有得到最大
满足。
第二节 垄断竞争市场下厂商的价格和最优产量点的决定
一、垄断竞争市场 (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Market)
的条件
1、垄断竞争市场定义: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2、垄断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
①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
产品彼此之间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
②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致于每个厂商都认
为自己的行为的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
应,因而自己也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任何报复措施的影响。
③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
比较容易。
3、垄断竞争市场中行业的含义变得不明确
? 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下,行业的含义是很明确
的,它是指生产同一种无差别的产品的厂商的总和。而在
垄断竞争市场,由于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差别性,行
业的含义变得不明确,甚至上述意义上的行业不复存在。
由于这一特性的存在,因此我们不可能构造整个行业的需
求曲线 D以及整个行业的供给曲线 S,而只能讨论某个代
表性厂商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理解了代表性厂商的行
为也就等于理解了该产业所有厂商的行为,如同研究了一
个人的人体组织就等于研究了所有的人体组织一样。
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1,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由
于垄断竞争厂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产品的价格,即
通过改变自己所生产的有差别的产品的销量来影响产品的价
格,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但相对于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而言,相对平坦些,相对于完
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而言,则又倾斜些。见下表
2、垄断竞争市场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分两种,d需求曲线
与 D需求曲线。而其它市场厂商的需求曲线只有一种。
① d 需求曲线定义:这是表示在垄断竞争集团中的某个厂商
改变价格,而其它厂商产品价格都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
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② D需求曲线定义:这是表示在垄断竞争集团中的某个厂商
改变价格,而且集团内其它所有厂商也使产品价格发生相
同变化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因
为其它厂商产品价格也同样比例下降了,其它厂商将要从
代表性厂商手中抢走一部分销售量,代表性厂商就不可能
有第一种情况下的销售量,所以曲线也就由 AB变为 AH)
③ d需求曲线与 D需求曲线的一般关系:
第一,当垄断竞争生产集团内的所有厂商都以相同方式改变产
品价格时,整个市场价格的变化会使单个垄断竞争厂商的 d
需求曲线的位臵沿着 D需求曲线上下平移。如果市场价格下
跌,则 d需求曲线沿着 D需求曲线向下平移;如果市场价格
上升,则 d需求曲线沿着 D需求曲线向上平移;
第二,由于 d需求曲线表示单个垄断竞争厂商单独改变价格时
所预期的产量,D需求曲线表示每个垄断竞争厂商在每一市
场价格水平所实际面临的市场需求产量,所以,d 需求曲线
和 D需求曲线相交意味着垄断竞争市场的供求相等状态;
第三,很显然,d需求曲线的弹性大于 D需求曲线,即前者较
之于后者更平坦一些。
三、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
? 象讨论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的均衡一样,我们
以代表性企业为例,分别就短期与长期两种情况讨论垄断
竞争条件下的均衡。
? 借助于下图,我们来讨论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P
QO
d1
D
SAC
SMC
MR1
Q1Q2
d2
Q3
MR2
(一)短期均衡过程:
? 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是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
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 MR=MC的均衡条件的,其
短期均衡的形成过程大致如下:
1、假定代表性企业最初是在 d1曲线和曲线 D的交点 A点上进
行生产;
2,A点不符合 MR1=SMC原则,该厂商决定按 MR1=SMC原
则,将生产由 A点沿着 d1需求曲线调整到均衡点 E1所对应
的 B点,即将价格降为 P1,将产量增加为 Q1,这一产量点
有可能使企业获得利润的最大化。
3、其它厂商跟进,同步将价格降为 P1,结果使代表性企业
的经营位臵由 A点沿 D曲线移到 C点。对应的产量点为 Q2;
4,C点仍不符合 MR2=SMC原则,该厂商决定按 MR2=SMC
原则再将价格降到 P2,并将生产点由 C点沿着 d2需求曲线
调整到均衡点 E2所对应的 F点;对应的产量点为 Q3;
5、其它厂商再度跟进,同步将价格降到 P2,结果使代表性
企业的经营位臵由 C点沿 D曲线移到 G点。
6、代表性企业的均衡过程持续下去,一直持续到代表性企
业所追求的 MR=SMC的均衡条件实现为止。对应的产量点
为 Q3。这一产量点有可能使企业获得利润的最大化。
(二)均衡条件
? 从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厂商在短期均衡时所要满足
的条件与完全竞争的厂商以及完全垄断的厂商所要满足的
条件相同,即要把产出推进到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产
出点,即:
MR=SMC
四、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的长期均衡
1、短期内厂商在 I点生产经营,均衡点为 E1,对应的产量点
为 Q1,可以看出 AR> SAC,厂商有超额利润。
2、新厂商加入,需求不变,供应增加,厂商的 D曲线与 d曲
线都下降,一直持续到不再有新厂商加入、生产集团内的
每个厂商的利润为零为止。最后,厂商在 E2实现新的均衡。
在长期均衡点 E2可以看出,厂商的超额利润消失。
3、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为
LMC=MR=SMC
AR=LAC=SAC;
? 存在一个 d曲线和 D曲线的交点
请注意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与长期均衡条件的比
较
五、垄断竞争与理想的产量
? 理想产量含义:这是指完全竞争企业在长期平均成本 LAC
最低点上的产量称作为理想产量,如下图中的 QC点。
? 多余生产能力含义,实际产量与理想产量之间的差额,如
下图中的 QAQC。多余生产能力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六、垄断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
? 在垄断竞争市场上,找不到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原因
是不存在价格与产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七、非价格竞争
? 厂商之间的竞争一般采取两种手段,一是价格竞争,二是
非价格竞争。价格竞争是厂商通过压低价格争夺市场。非
价格竞争是厂商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改进产品的性能,
改变产品的设计、包装、装潢,或者通过大量的广告推销
产品。价格竞争会影响对每一个厂商产品的需求曲线,非
价格竞争会影响厂商的成本。不管是两种影响中的那一种,
在长期都会消除厂商的超额利润。
八、对于垄断竞争市场的评价
第三节 寡头市场的价格和最优产量点的决定
一、寡头市场的特征
1、定义:寡头市场( Oligopoly market)是指少数几个厂商
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2、寡头行业的分类:
⑴纯粹寡头行业:如果寡头行业每个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是同
质的,例如钢铁、水泥、铜等产品生产的寡头,则称为纯
粹寡头行业( pure oligopoly)。
⑵差别寡头行业:如果寡头行业每个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是有
差别的,例如汽车、电脑产品生产的寡头,则称为差别寡
头行业( differentiated oligopoly)。
3、寡头市场产生的原因
一是由于市场规模较小,只能容纳下几家厂商。例如,在一
个小城市中,通常只有几家银行、几家电影院等。
二是由于规模经济。在使用综合生产线和大型机械的资本密
集型工业中,工厂的适度规模是很大的,只有少数几家厂
商才能达到这个标准,使自己的平均成本下降到最低状态。
因此,新厂商很难进入。
三是长期进入的障碍,建立一个企业需要有雄厚资本实力,
再加上既有企业对资源渠道的占有。
四是政府的扶持。
4、寡头市场的特征:与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市
场上厂商的一个重要差别是寡头间行为相互不独立。
? 在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三种市场上厂商的行为
是相互独立的,每个厂商在作决策时都无须考虑其他厂商
会作出什么反应。由于寡头市场上少数几个厂商生产一个
产业的全部或绝大部分产量,因此每一个厂商的行为都会
对该市场发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一个厂商通过产品降价或
新模式产品的推出而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就会使得对其
他寡头产品需求量下降。因为一个厂商的行为会对本产业
整个产品市场发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一个厂商采取某
种对策扩大自己的产量,会遇到其对手的反对策行为。厂
商之间的竞争行为是不确定的。一个厂商通过降价来扩大
自己的市场份额可能会导致对手如法炮制。一个寡头通过
广告战争夺市场,也会引起对手用相同手法来遏制它的行
为。寡头之间也可能不是通过竞争而是通过合作的方式共
同谋取好处。例如:西南航空公司若准备调整北京至昆明
的航班与票价,就不能不考虑云南航空公司的反应。
5、寡头市场下厂商的均衡模型 —— 最佳产量点与价格决定模
型:由于寡头间行为相互不独立,对策不确定,因此要想
建立一个理想的模型(或公式或图表)来解释寡头的最佳
产量点与价格决定是不可能的。在西方经济学中,目前还
没有找到一个寡头市场模型,可以对寡头市场的均衡问
题 —— 最佳产量点与价格决定作出一般的理论总结。
? 到目前为止,有关寡头垄断市场的研究思路主要是将寡头
企业之间的联系方式划分为两种:一种是相互竞争,另一
种是相互勾结。两种联系方式就形成了两种寡头市场模型。
? 如果寡头相互勾结,则产量是由寡头之间协商确定的。当
然,协商的背后是实力的较量,当实力发生变化时,往往
又要重新协商。而如果寡头之间是相互竞争,则各寡头是
根据其它寡头的产量决策来调整自己的产量,产量的决定
就比较复杂了。
? 经济学家们曾经作了许多不同的假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多种模型,本节我们主要介绍相互竞争下的几种寡头市场
模型。相互勾结下的几种寡头市场模型以后再介绍。
二、古诺模型(寡头市场的产量与价格决定)
? 古诺模型( Cournot model)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
( Augustin Cournot)于 1838年在其发表的, 财富理论的
数学原理研究, 中首先提出。
1、古诺模型的假设条件:
①一个产业只有两个寡头厂商,每个寡头生产和销售相同的
产品,他们的生产成本为零,并追求利润最大化。
②两个寡头同时作出产量决策,即寡头间进行的是产量竞争
而非价格竞争,产品的价格依赖于二者所生产的产品总量。
③双方无勾结行为。
④每个生产者都把对方的产出水平视为既定,并依此确定自
己的产量。
⑤假定边际成本是常数。
2、古诺模型下的产量和价格的决定
? 第一轮,A厂商面临 D曲线,将产量定为市场总容量的 1/2,
将价格定为 OP1,从而实现了最大的利润(因此 OP1FQ1为此
直角三角形的最大的内接四边形);然后,B厂商进入市场,
也按同样的方式行动,生产他所面临的市场容量的 1/2,此
时价格由于供给增加而下降为 OP2。
? 第二轮,为了实现最大的利润,应对价格下降,A厂商将产
量定为自己所面临的市场容量的 1/2,B厂商也生产自己所面
临的市场容量的 1/2,于是 A厂商的产量略有减少,B厂商的
产量略有增加。
? 在这样轮复一轮的过程中,A厂商的产量会逐渐减少,B厂
商的产量会逐渐增加;最后,达到 A,B两个厂商的产量都
相等的均衡状态为止。 在均衡状态中,A,B两个厂商的均
衡产量都为市场总容量的 1/3,即每个厂商的均衡产量
为,行业的均衡总产量为 。1
3OQ 23OQ
3、古诺模型的推广。令寡头厂商的数量为 m,则可以得到一
般的结论如下:
4、古诺模型也可以用建立寡头厂商的反应函数的方法来说
明。
三、斯威齐模型( Sweezy Model)
? 也称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由
美国经济学家 P·斯威齐于 1939年
提出。
1.基本假设条件
①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
行业中其他寡头厂商都不会跟
着提高自己的价格,因而提价
的厂商的销售量的减少是很多
的;
②如果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
行业中其他寡头厂商会将价格
下降到相同的水平,以避免销
售份额的减少,因而该寡头厂
商的销售量的增加是很有限的。
2、斯威齐模型下产量与价格的决定:
①提价,则价格、产量的变动由 dB段决定;
②降价,则价格、产量的变动由 BD段决定;
? 利用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可以解释价格刚性现象:只要
边际成本 SMC曲线的位臵变动不超出边际收益的垂直间断
范围,寡头厂商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不会发生变化。
具体地说,在边际成本 SMC1与 SMC2之间,尽管成本变了,
价格并没有变。只有在边际成本变动大,从 SMS2增加到
SMC3时,才会引起产量减少,价格上升。
? 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只是解释了寡头市场上价格具有刚性
的原因,但并没有说明寡头市场上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如
果不存在勾结,价格决定的方法有“价格领先制”、“成
本加成法”、“卡特尔”等多种方法(略)
对寡头垄断的评价
? 寡头垄断的经济效率是比较低下的,仅仅高于完全垄断。
而且,过度制造产品差别和广告的非价格竞争,也造成资
源浪费。
? 但是,与其他市场相比较,寡头垄断市场却有一个突出的
优点,那就是寡头垄断市场有利于研究与开发。在完全竞
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中,很少有对研究与开发的刺激。
而且,完全竞争厂商与垄断竞争厂商一样,通常力量较小,
无力承担研究工作。
? 为了竞争,寡头厂商总是要积极从事研究与开发,以不断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改进产品性能。况且它们
多为大企业,能够承担起研究与开发所需要的高昂费用。
在汽车、计算机等寡头市场上,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技术
的突飞猛进和产品的日新月异。
四、寡头厂商的供给曲线
? 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不存在寡头厂商和行业的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
第四节 博弈论初步 *
一、博弈论的提出博弈论 (Game Theory)
? 博弈论 (Game Theory) 又称为对策论、游戏理论基因型策
略运筹学。它最早由德国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茨于 1710
年提出。
?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
及谋求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
? 严格地说,博弈论并不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一种方
法,应用范围并不局限于经济学。在政治学、军事学、外
交学甚至犯罪学等多个领域都涉及到博弈论知识。实际上,
它属于数学知识。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纳什被认为是一
个数学家而不是一个经济学家。至于博弈论专家之所以获
得经济学奖,原因大致有三点:
1、博弈在经济学中应用最广,最成功;博弈论的许多成果
也是借助于经济学的例子来发展引伸的。
2、经济学家对博弈论的贡献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动态分
析和不完全信息引入博弈后,更是如此。
3、最根本性的原因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研究模式是一样的,
都强调个人理性,即追求给定条件下效用最大化。
一、博弈论的基本知识
1.博弈的含义与基本要素
? 所谓博弈指的是一种决策,即每一行为主体的利益不仅
依赖它自己的行动选择,而且有赖于别人的行动选择,
以致它所采取的最好行动有赖于其竞争对手将选择什么
行动。博弈论所研究的就是两个以上行为主体的互动决
策及策略均衡。
? 博弈论的基本要素包括:
局中人( Player) —— 博弈中的每个决策者被称为局中人
(也可称作选手和参与者),在具体的经济模型中,它
们可以是厂商,也以能是厂商消费者或任何契约关系中
的人,根据经济学的理性假定,局中人同样是以利益最
大化为目标。
支付( Payoff Structure) —— 是指博弈结束时局中人得到
的利益。支付有时以局中人得到的效用来表示,有时以局
中人得到货币报酬来表示。局中人的利益最大化也就是指
支付或报酬最大化。
策略( Strategies)(也称作战略) —— 是局中人为实现其
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或行动计划,它规定在何种情况
下采取何种行动。
策略均衡 —— 经济学中,均衡一般指某种稳定的状态。而
博弈论中的均衡是策略均衡,它是指由各个局中人所使用
的策略构成的策略组合处于一种稳定状态,在这一状态下,
各个局中人都没有动机来改变自己所选择的策略。这样,
各人的策略都已给定,不再发生变化,博弈的结果必将确
定。从而,每一个局中人从中得到的支付也就确定了。每
个局中人的最优决策也就可以确定了。可见,要解一个博
弈问题,首先需确定博弈的策略均衡。
研究博弈的最终结局,这里引入占优策略均衡和纳什均衡
两个概念。
? 占优战略均衡 指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其参与者
的惟一的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也就是说,如果某
一个参与者具有占优策略,那么,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什
么策略,该参与者确信自己所选择的惟一策略都是最优的。
? 博弈均衡 是指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都不想改变自己的策略
的这样一种状态。如果所有参与者选择的都是自己的占优
战略,该博弈均衡又被称为占优战略均衡。
? 然而在有的博弈均衡中,某参与者并不存在既定的占优策
略,他的占优策略随着其他参与者的策略的变化而变化。
在一个均衡里,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变策略,任何一个参
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则为纳什均衡。所谓 纳什均
衡 是指这样一组策略组合:
第一,在该策略组合中,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都是给定其他局
中人的策略情况下的最佳反应。有一个局中人的策略发生
变化,原来的策略组合就不再是纳什均衡。
第二,该策略具有自我实施的功能。在纳什均衡下,没有一
个局中人可以通过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而提高自己的支
付。也就是说,没有人愿意偏离均衡。这一解概念是由美
国数学家约翰 ·纳什提出的,故称为纳什均衡。
? 由此可见,占优策略均衡是比纳什均衡等强的一个博弈均
衡概念。占优策略均衡要求任何一个参与者对于其他参与
者的任何策略选择来说,其最优策略都是惟一的。而纳什
均衡只要求任何一个参与者在其他参与者的策略选择给定
的已经下,其选择的策略是最优的。所以 占优战略一定是
纳什均衡,而纳什均衡不一定就是占优策略均衡 。
二、博弈的分类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博弈进行了分类。
A.双人博弈和 n人博弈
? 根据局中人的数量,博弈可以划分为双人博弈和 n人博弈。
(如图 8--12所描述的就是典型的双人博弈。)
B.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
? 从局中人是否同时行动的角度,博弈又可以划分为静态博
弈和动态博弈。
? 所谓 静态博弈,是指局中人同时选择策略或非同时选择策
略但不知道对手采取的具体行动,并且这种选择是一次性
的,也就是说同时做出选择后博弈就出结果。
? 动态博弈,是指局中人行动有先后顺序的博弈,后行动者
能观察到先行动者的行动。典型的动态博弈如“进入博
弈”,市场中存在一个在位者厂商 I以及一个潜在进入的
厂商 E。厂商 E首先决定是否进入市场,然后厂商 I决定是
否发动价格战,最后厂商 E再次行动,决定是否迎战。日
常生活中动态博弈比比皆是,比如购物中的砍价过程就是
一个典型的动态博弈。
C.零和博弈与非零博弈
? 所谓 零和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支付结果加起来为零。这
意味着双方的利益在博弈中是相互冲突的。
? 从支付结果看,除了零和博弈外,还有 正和博弈,即双方
的支付结果加起来为一个正常的数。这意味着双方的利益
冲突不再是那么激烈,有可能出现所谓双赢或共赢局面。
至于负和博弈,如果假定局中人都是理性的,理论上没有
人会参与这种博弈,尽管现实中不乏损人不利己的事。
D.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
? 互动的情况既可以在单个的个体之间开展,也可以是在团
体之间展开,这样,从参与主体角度,我们可以把博弈划
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具体来说,在非合作博弈中,
分析的对象是个体参加者,考察的是单个的参与人在具体
的博弈规则以及一定的信息条件约束下,面对其他人可能
的反应将如何行动。在非合作博弈中,局中人之间通常无
法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进行合作,以获得合作收益。非合
作博弈强调的是个人理性、个人最优策略。但结果可能有
效率,也可能无效率。而在合作博弈分析中,分析的对象
经常是一个团体,用博弈论的术语称之为“联盟”。该联
盟是由参与博弈的若干局中人通过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形
成。合作博弈通常并不涉及具体的博弈规则,而集中于不
同的人结盟将得到什么。合作博弈强调的是团体理性。
三描述博弈的基本形式
? 常以支付矩阵的直观形式表述博弈,也称为标准型。
? 我们试通过一个博弈论中的经典例子 —— 囚徒困境来说明
标准型博弈形式。
? 囚徒困境 是一个双人博弈,描述的是这样一种情况:两个
人因涉嫌犯罪而被捕,但警察没有足够的证据指控他们确
实犯了罪,除非他们两个人中至少有一个坦白交代。他们
被隔离审查并被告知:如果两人都不坦白,因证据不足,
每人都将坐 1个月的牢;如果两人都坦白,每人都将坐 6个
月的牢;如果只有一个人坦白,那么坦白者将立即释放,
不坦白者将坐 9个月的牢。图 7--21列出了这个博弈的支付
矩阵。这里我们用坐牢时间的长短表示局中人的支付。
? 在这个博弈中,对囚徒 1来说,如果对方选择坦白,那么
他也将坦白,两个人都坐 6个月牢(因为如果他不坦白的
话,等待他的将是 9个月的刑期);如果对方选择不坦白,
他也会坦白,这样他会立即释放,而对方将坐 9个月的牢。
因此,无论对方是否坦白,他都会选择坦白。以囚徒 2来
说,情况也是一样。这里,“坦白”就是两个囚徒的占优
策略。
? 由于理性的局中人不会选择下策,因此,在上述囚徒困境
中,如果两个囚徒都是理性的,他们都将选择坦白。这样,
博弈的结果将是(坦白,坦白),这是一个占优策略均衡。
? 在囚徒博弈中,(坦白,坦白)这一策略组合构成一个占
优策略均衡。但是,这一均衡给双方带来的支付低于策略
组合(不坦白,不坦白)带来的支付。这一结果被称为是
囚徒困境。囚徒困境带给我们的启发是,个人的理性选择
有时不一定是集体的理性选择。换言之,个人的理性有时
将导致集体的无理性。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囚徒困境的例子,
如国家间军备竞赛、厂商间的价格战、公共物品的搭便车
问题等。
3.重复博弈
? 重复博弈 是动态博弈的一种特殊情况。显然在一次性博弈
的情况下,任何欺骗行为和违约行为都不会遭到报复,参
与者的不合作解是难以避免的。但在重复博弈中,情况就
会得到改变。
? 先看无限期重复博弈,在无限期重复博弈中,对于任何一
个参与者的欺骗和违约行为,其他参与者总会有机会给予
报复,如不再与其合作。这样一来,违约或欺骗方会遭受
长期的惨重损失,因此每个参与者都不会采取违约或欺骗
的行为,囚犯困境合作的均衡解是存在的。
? 如果是有限期的重复博弈,情况就有所不同了。用逆推法
来分析博弈过程,可以表明,参与者若明确合作到了最后
一期,以后不会再有重复博弈,那么,最后一期的博弈和
一次性的博弈就没有区别,参与者的欺骗和违约行为是不
可能被报复的,于是最后一期单个参与者的占优策略就是
不合作的欺骗或违约。逆推到前一期,每个参与者都推知
以后将不合作,所以也不会合作。如此等等,在有限期重
复博弈中,囚犯困境博弈的纳什均衡是参与者的不合作。
? 其实,无限期重复博弈的主要特征是每一个参与者都不知
道哪一期是末期,因而,每一个参与者在每一期都认定下
一期还要继续相互合作,这就和无限期重复博弈没有什么
区别。所以在没有确定终止期的有限期重复博弈的模型中,
纳什均衡的合作解是可以存在的。
第四节 不同市场态势下经济效率的比较
? 西方的经济学家认为: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即资源
配臵的经济效率)最高;垄断竞争市场较高,寡头市场较
低,垄断市场的经济效率最低。
一、原因可以从四种市场条件下的长期均衡点图形看出。
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见 226页图)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
条水平线,而且,厂商的长期利润为零。在完全竞争厂商
的长期均衡时,水平的需求曲线相切于 LAC曲线的最低点;
产品的均衡价格最低,且等于最低的长期的平均成本,产
品的均衡产量最高。这就是资源配臵效率最高的表现。
2、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
斜的。厂商的垄断程度越高,需求曲线越陡峭,垄断程度
越低,需求曲线越平坦。
? 垄断竞争市场上,(见 261页图)厂商的长期利润为零,
所以,在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
平坦的需求曲线相切于 LAC曲线的最低点的左边;产品的
均衡价格较低,它等于生产的平均成本;
?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见 249页图)厂商在长期内获得利
润,在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陡
峭的需求曲线与 LAC曲线相交,产品的均衡价格最高,且
大于生产的平均成本;
? 在寡头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不太确定,但一般认为寡
头市场是与完全垄断市场比较接近的组织,在长期均衡时,
寡头厂商的产品的均衡价格比较高,产品的均衡数量比较
低。
二、还可以从一个行业在长期均衡时是否实现了价格等于长
期边际成本即 P=LMC来判断。
1、在完全竞争市场,在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上有 P=LMC,表
明资源在该行业得到了有效的配臵。
2、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在不同类型的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上
都有 P> LMC,表明资源在行业生产中的配臵是不足的。
3、尤其是在垄断市场上,独家厂商所维持的低产高价,往
往使得资源配臵不足的现象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