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讲稿
经济系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第五章 成本论
?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者行为分析之二 ——成本与收益
之间的经济关系)
? 第四章分析了生产要素最佳投入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但
是,生产者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还要分析生产者的成本
掌握原则。因为产量最大并不等于利润最大,投入最少并
不等于成本最小。于是就引出了这一章的讨论。
? 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就要进行成本 ——收益分析,并确定
一个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 本章的分析假定:
1、厂商处在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
2、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
第一节 关于成本的几个概念
一,机会成本,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指把该种资源投入
到某一特定的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
大利益。(见教材的例子)
理解这一概念时要注意三个问题:
1、机会成本不等于实际成本。它不是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
的费用或损失,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
2、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
中最好的一种。
3、机会成本并不全是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我们在作出任何决
策时,都要使收益大于或至少等于机会成本。如果机会成本
大于收益,则这项决策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就是不合理的。
机会成本 的例子
– 假定某人利用自己的房屋开小杂货店, 自己经营, 并
雇用一雇员 。 进货总金额为 6000元 /月, 电话费, 水电
费, 销售税等费用支出 900元 /月, 雇员工资 600元 /月,
销售收入为 9000元 /月 。
– 会计成本 为,6000+900+600=7500元 /月
– 会计利润 为,9000-6000-900-600=1500元 /月
–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成本不止 7500元 /月, 还应包括店
主放弃其他工作的最高收入 ( 假定为 1400元 /月 ) 和房
屋他用的收入 ( 假定为 300元 /月 ) 。
– 经济成本 为,6000+900+600+1400+300=9200元 /月
– 经济利润 为,9000-9200=-200元 /月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 大学学位的机会成本是什么?让我们来看一看,一个学生
在大学里呆了 4年,每年支付 1万元的学费与书费。上大学
的部分机会成本,是该学生可用于购买其他商品但又不得
不用于学费与书费的 4万元。如果该学生不上大学,而是
到一家银行做职员,每年的薪金为 2万元。那么,在大学
里所花费的时间的机会成本是 8万元。因而,该学生的大
学学位的机会总成本为 12万元。
? 那么,你关于上大学的决策又意味着什么呢?大学学位可
以提高我们的赚钱能力,因而我们还是可以从中获益的。
为了做出是否上大学的明智的决策。你必须比较收益与机
会成本。
二、显成本和隐成本:
? 显成本( Explicit Cost)就是一般会计学上的成本概念,是
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
际支出,这些支出是在会计帐目上作为成本项目记入帐上的
各项费用支出。
? 隐成本( Implicit Cost)是对厂商自己拥有的,且被用于该
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所应支付的费用。这些费用并
没有在企业的会计帐目上反映出来,所以称为隐成本。(见
教材中的举例说明)
? 会计成本 =显成本
? 生产成本 =机会成本
? 机会成本 =隐成本 +显成本
1、厂商从事一项经济活动不仅要能够弥补显成本,而且还
要能够弥补隐成本。
2、并不是厂商所耗费的所有成本都要列入机会成本之中。
例如沉没成本(在马克思经济学中是指个别成本大于社会
必要成本中的那一部分)就不列入机会成本中去。
三、利润:
1、正常利润 ——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的支付。
正常利润是隐成本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经济利润 ——指的是企业的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异,不
包括正常利润。
上述利润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会计利润 =总收益-成本
正常利润 =隐含成本
经济利润 =总收益-机会成本 =总收益-(显成本 +正常利润)
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
(一 )短期总量成本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总成本:
1.总不变成本 TFC: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2.总可变成本 TVC: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3.总成本 TC:总固定成本与总变动成本之和
? 总成本 TC=总固定成本 TFC+总可变成本 TVC
VC
TCC
QO
FC
FC
VC
FC
VC
总可变成本 TVC曲线是由原点出发(请大家思考为什么?),斜
率为正的曲线(请大家思考为什么?) 。
? 答案:因为没有可变要素投入就不能生产;随着产量的增加,
要求投入的可变要素增加,从而成本增加。
TVC
C 曲线的形状表
明,生产的开始是
边际收益递增的,
而后才转为边际收
益递减。由此 TVC
先递减增加,后递
增增加。
Q
(二 )短期平均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变动成本、平均
成本
4.平均不变成本 AFC:
5.平均可变成本 AVC:
6.平均总成本 AC:
? 平均固定成本 AF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单位产品所分摊到的固
定成本:
? AFC( Q) =TFC/Q
– 平均固定成本 AFC( Q) 是个变量,它随产量而变动。
? 平均可变成本 AV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单位产品所分摊到的可变
成本:
AFC( Q) =TVC(Q)/Q
? 平均总成本 A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单位产品所分摊到的总成本:
AC( Q) =TC( Q) /Q
AC( Q) =AFC( Q) +AVC( Q)
第五章 成本理论
-短期产量与短期成本? 短期成本曲
线的综合图
三、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定义: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在其它条
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
它所带来的边际产量先是递增的,达到最大值后再递减。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下的短期边际产量和短期边际成本之
间的对应关系:在短期生产中,由于边际报酬呈递减规律,
边际产量的递增的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
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
产量的最大值相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最小值。所以,决定
了 MC曲线呈 U型特征。
1,TC,TVC,MC曲线之间的关系,
? MC的值是相应的 TC曲线和 TVC曲线的斜率 ( 见后面的证
明 ), MC先降后升对应着 TC曲线和 TVC曲线斜率的先递减
后递增 。
? MC的值是相应的 TC曲线和 TVC曲线的斜率,证明如下:
TC( Q) =TVC( Q) +TFC,
该式两边对产量求导得:
MC=dTC/dQ= dTVC/dQ +0= dTVC/dQ
2,AC,AVC和 MC三曲线的关系 。
– MC与 AVC,AC分别相交于 AVC,AC的最低点 ( 见后面
的证明 )
– 当 MC低于 AVC,AC时, AVC,AC下降
– 当 MC高于 AVC,AC时, AVC,AC上升
? MC与 AVC,AC分别相交于 AVC,AC的最低点,因为:
dAC/dQ=d(TC/Q)/dQ=1/Q(MC-AC),
令 1/Q(MC-AC)=0,得 MC=AC为 AC的极小值点(这里
省略二阶条件的证明),即 MC与 AC相交于 AC的最
低点;
– 同理可证明 MC与 AVC相交于 AVC的最低点。
四、平均成本曲线和 边际成本 曲线的几何画法(作图技巧)
1,由 TFC曲线到 AFC曲线
– 因为 AFC( Q) =TFC( Q) /Q,所以,任何产量水平
对应的 AFC的值都可以由连接原点到 TFC曲线上的相
应的点的线段的斜率得出。
2,由 TVC曲线到 AVC曲线
3,由 TC或 TVC到 MC曲线
第四节 长期总成本
一、长期总成本函数和长期总成本曲线
1.长期总成本定义:它是厂商在长期中在各种产量水平上
通过改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它反
映的是理智的生产者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趋动下通过改变
生产要素的投入在不同产量点上成本的最低发生额。
? 长期内厂商投入的任何生产要素都是可调整的,厂商生产
任何产量都可以用最优(适度)生产规模来进行。
? 为对长短期进行区分,在各短期成本前加 S,在各短期成
本前加 L。
LTC=LTC( Q) =LTC( L,K)
2.长期总成本曲线的推导:
⑴ 由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推出。长期总成本是无数条
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在短期内,对于既定的产量
(例如不同数量的订单),由于生产规模不能调整,厂商
只能按较高的总成本来生产既定的产量。但在长期内,厂
商可以变动全部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来调整生产,从而将总
成本降至最低。从而长期总成本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
的包络线。
影响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变化的因素
1、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
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规模不经济是指由于企业
规模扩大使得管理无效而导致长期成本上升的情况。
2、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外在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
所依赖的外界环境改善而产生的。外在不经济是指企业生产
所依赖的外界环境日益恶化。
3、学习效应。学习效应是指,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企业的
工人、技术人员、经理人员等可以积累起产品生产,产品的
技术设计,以及管理人员方面的经验,从而导致长期平均成
本的下降。
4、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指在相同的投入下,由一个单一的
企业生产联产品比多个不同的企业分别生产这些联产品中每
一个单一产品的产出水平要高。因为这种方式可以通过使多
种产品共同分享生产设备或其它投入物而获得产出或成本方
面的好处。
四、短期成本曲线与长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关系:
1、在每一个产量点上,有 A,B,C三点处于同一垂线上。
2,LAC曲线与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 SAC曲线刚好相切于两
者的最低点。
第六章 完全竞争的市场
为什么要在经济理论研究中分析不同的市场结构呢?
? 这是因为:厂商的利润取决于收益与成本。其中,厂商成
本主要取决于厂商的生产技术方面的因素(见第四章生产
论和第五章成本论),而厂间的收益则取决于市场对其产
品的需求情况。在不同类型的市场条件下,厂商所面临的
对其产品的需求状况是不同的,所以,在分析厂商的利润
最大化时的决策时,必须要区分不同的市场类型。
第一节 预备知识:市场的类型介绍
一、市场定义
1、商品交换的场所。 A place where buyers and sellers meet,
goods or services are offered for sale,and transfers of
ownership occur.
2、商品潜在的购买需求。 The demand made by a certain
group of potential buyers for a goods or service.这种需
求包含三个要素:购买者;购买力;购买欲望。因此,可以
用一个公式表示:市场 =购买力 +购买欲望
? 与市场相对应的另一个概念是行业。行业指为同一个商品市
场生产和提供商品的所有厂商的总体。
二、市场类型市场按其划分的依据不同,可以有多种类型。
西方国家划分市场类型的主要依据有:
1、市场上厂商的数目;
2、厂商所生产的产品的差别程度;
3、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
4、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下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
线介绍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①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他们都不能控制价格,都只
是价格的接受者;
②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即同一行业中的
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别的;
③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
④信息是完全的。即市场中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与自己
的经济决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
? 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的。我们之所以要研究它,
主要是从中可以得到关于市场机制及其配臵资源的一些基
本原理,而且也可以为其它类型市场的经济效率分析和评
价提供一个参照对比。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在讨论需求曲线时,要区分整
个行业需求曲线与个别厂商需求曲线。
1,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是指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市
场对某一个厂商产品的需求状况。
? 完全竞争行业的需求曲线 是指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市场
对全部厂商产品的需求状况,也就是市场需求曲线。
2,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出发的平
行线( 6-1b),而 完全竞争市场需求曲线 一般是一条向右
下方倾斜的曲线( 6-1a);
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中个别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
市场价格出发的平行线?
? 这是因为:
⑴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一厂商不能左右市场价格;
⑵相对于市场的需求而言,单一的厂商提供的产品量太少,
有多少可以卖多少,不足以影响消费者的需求和价格的变
化。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1.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 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 (total revenue):厂商按一定价格
出售一定量产品所获得的全部收入,
第三节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二、由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生产中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三、对于利润最大化必要条件 MR=MC的理解
? 在 MR=MC的均衡点上,厂商可能是盈余的,也可能是亏损的。
如果是盈利的,这时的利润就是相对最大利润;如果是亏损
的,这时的亏损就是相对最小亏损。不管是盈还是亏,在
MR=MC点上,厂商都处在收益曲线和成本曲线所能产生的最
好的结果之中。
四、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
? 满足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 MR=MC。但是仅仅满足利润最
大化的必要条件并不能保证厂商获得最大化利润。所以除了
给出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外,我们还要给出利润最大化的
充分条件。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是在某产量点上的二阶导
数小于零,即
四、短期均衡点下厂商盈利情况分析
当 MR = SMC时,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但并不意味着厂商肯定盈利。是否
盈利要分三种情况: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推导
一、完全竞争市场下厂商的短期均衡(最佳产量点的选择)
这里涉及三个问题:
1、完全竞争市场。因为是完全竞争市场,短期内市场供求
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供不应求,企业可能赢利;如果供
大于求,企业可能亏损;市场价格可能会发生波动,厂商
只能被动接受市场价格而不能左右市场价格。如果价格低
于可变成本,企业就会亏损,如果价格高于可变成本,企
业就可能赢利。
2、短期。短期是指厂商在这一期限内并不能根据市场需求
情况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例如,不变要素的投入量是无
法变动的,即生产规模是给定的,厂商是在给定的生产规
模下,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 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
均衡条件。
3、均衡含义。均衡是指实现利润最大化下的最优产量点的
决定。
? 在这几个背景下,如何找到最优产量点?第三节第一点已
经论证了,短期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
MR=SMC。根据这一原则,最优产量点的选择可以有以下
几种情况(见教材 197页图 6-7a):
四、生产者剩余
1、生产者剩余定义:生产者剩余是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
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额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
之间的差额。生产者剩余也是一种心理现象。
2、生产者剩余表示方法:几何图形表示法。
? 可用厂商供给曲线以上、市场价格线以下的面积表示。如下

第五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推导
? 假定生产要素价格不变( 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在后面会
感觉到 ):
1、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由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短
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而成的。用公式表示就是:
2、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第六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一、完全竞争厂商长期行为的理解
1、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生产中,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
变的,厂商是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来实现
MR=L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原则。
2、在短期的情况下,只要厂商出售产品的平均收益大于平
均变动成本( AR=P≥AVC)就可以开工生产。长期厂商则
不能这样做。长期内厂商必须使得自己所出售的产品的平
均收益能够弥补平均总成本( AR=P≥SAC),即平均变动
成本加平均固定成本。如果长期调整也不能改变企业的亏
损状态,则企业应该退出该行业,而转入那些其平均收益
可以弥补其平均成本的行业生产。
二、完全竞争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的理解
在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给定的条件下,厂商在长期生产中对全
部要素的调整表现为两个方面:
? 单一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 单一厂商对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选择。
三、完全竞争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这里可以分两种情况:
(一)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结合教材 199页图 6-10来说
明)
在理解长期均衡时,我们要注意两点:
1、长期均衡点 E就是收支相等点。这时,成本与收益相等。厂
商所能获得的只是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 ——
利润。
2、长期均衡点就是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等点,即 MR=AR=P。
也就是这两曲线相交时,平均成本一定处于最低点。这也就说
明了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以实现成本最小化,从而也就是经
济效率最高。
第七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的推导
? 在进行短期分析的时候,我们知道,在生产要素价格不变
的情况下,通过对厂商供给的简单加总可以得到产业的供
给曲线。产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否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得
到?答案是否定的。
1、在长期内产业的扩张、收缩会引起生产要素的价格将发
生变化。
2、长期内,厂商自由进出该产业,我们不知道对哪些企业
的供给进行加总。
? 所以,长期内我们不可能通过对单个厂商供给的简单加总
得到产业供给曲线。根据行业产量变化对生产要素价格所
可能产生的影响,本节我们将分别不变成本产业、递增成
本产业以及递减成本产业三种情况讨论产业长期供给曲线。
一、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推导
1、定义:成本不变行业( constant cost industry)是指随着行
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
素价格发生影响。例如餐饮业。
? 成本不变行业的存在,可能是因为这个行业的扩张或收缩,
它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对于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只占生产
要素市场需求量的很小一部分。不会引起生产要素价格变
化,进而不会引起自身的成本增加,自身的成本可以忽略
不计。
? 通过对上面图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成本不变行业的
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它表示:成本不变行业是
在不变的均衡价格水平提供产量,该均衡价格水平等于厂
商不变的长期平均水平的最低点。市场需求变化,会引起
行业长期均衡产量的同方向变化,但长期均衡价格不会发
生变化。
二、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1.成本递增行业含义:成本递增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该
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
要素价格的上升。
2.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图形:是一条向右上方倾
斜的曲线
三、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1.成本递减行业含义
? 成本递减行业( decreasing cost industry)是这样一种行业,
该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反而使生
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了。造成这一状况的基本原因是外部经
济的作用。例如由于规模扩大的优势而获得较便宜的投入,
产业的扩张还有可能改进运输系统,降低运输成本等。这
都有可能降低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导致向右下方倾斜的
长期产业供给曲线。
2.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第八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二、消费者统治说法的理论基础
? 消费者统治是指在买方市场下,消费者在商品生产这一最
基本的经济问题上所起的决定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消
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是向商品投货币选票。生产者为了获
得最大利润,必须依据货币选票的情况来安排生产。这种
消费者统治的经济关系,可以促使社会的经济资源得到综
合利用,从而使全社会的消费者得到最大的满足。完全竞
争行业的长期均衡状态的分析通常被用来作为对消费者统
治说法的一种证明。
第九节 结束语
? 这一章的几个问题:
1、完全竞争的假设不完全成立
2、每一个厂商不一定按 MR = MC原则来取得最大利润
3、长期利润与短期利润不一定一致
4,LAC曲线为 U型图的说法不一定成立
5、消费者是否真正进行统治很值得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