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医学》教案(3) 课程名称 实验中医学(理论部分) 总学时数 36 专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专业 授课教师 方肇勤 内容 中医实验研究的思路和规律(二) 时数 4  本次课目的要求  掌握中医实验研究的规律和要求: 1.选题(包括选题的范围,原则与过程)。 2.实验研究设计(包括立题的依据和目的,研究的假说,研究设计的要求,样本大小的确定,研究设计的对照,资料收集,统计和分析,质量控制和预试验)。 3.常见的偏倚及控制方法(包括偏倚的概念与控制方法)。 4.中医研究报告的撰写。 5.中医研究论文撰写的一般格式。  本次课的重点难点  1.选题形式、要求。 2.实验研究设计形式、要求。 3.常见的偏倚及控制方法。 4.中医研究报告的撰写形式、要求。 5.中医研究论文撰写的一般格式和常见问题。  本次课的应用教具  多媒体设备。   第三节 中医实验研究的规律和要求 (4学时) 规律:1)实验研究共同规律;2)中医实验自身规律。 实验研究的实质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就是选定研究主题,“解决问题”就是执行课题研究,获得结果或结论。 中医实验研究是为解释某一个中医临床现象或中医基本理论问题,例如验证某一理论,评价中医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法,或技术,观察新的治疗及预防措施的效果,或探讨影响某一个疾病的预后和死亡率的因素等。 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为:选题、设计、观察或试验、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理性概括、鉴定与推广应用、资料归档等。 2.3.1 选题 选题是根据选题的原则,遵循选题的程序,确定研究的具体科学技术问题的过程。 选题就是选择研究某一内容/问题,明确研究的目的与目标。 中医选题的举例:比如03年春夏之交的“非典”。研究中医药防治方法和原理。如何具体选题?提问,讨论。 选题要符合科学认识规律,意味着能够找到从已知信息通向末知信息的桥梁。因此,选择课题,确定主攻方向是科学研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首要问题。 2.3.1.1 选题的范围 中医药学的医学研究选题范围应根据我国医药卫生科技方针决定的,即医药卫生科学技术必须为防病治病,保护人民健康服务。落实到具体不同学科、领域,所选题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千差万别。 2.3.1.2 选题的原则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事半功倍,在选题时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需求原则:这是选题最基本的原则。必须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实践的需要,根据中医药科学发展的需要,选择卫生保健事业中具有重大意义或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重点原则:所选择的实验研究课题,要研究什么,采取什么手段,要达到什么目的,必须明确。通常可以从二个方面去选择:1)从国家或本地区的临床实践相结合,如围绕国家的重点项目指南,地区中的急需解决的医学问题等;2)从中医药自身的优势出发。 3.创新原则:不能走老路。防止重复、走弯路,以免人、财、物浪费。 如何创新:1)不断追踪本学科、本专业的研究进展和最新动态。2)不断实践,积累经验。 有人归纳为:与聪明人交谈;独立研究,并仔细分析;观察别人研究,并仔细分析。大体这么5条。 4.科学性原则:1)要求选题必须有依据,其中包括前人的经验总结和个人研究工作的积累;2)选题要符合客观规律;3)设计必须科学,符合逻辑性,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手段、方法、实验、进度、人才等都能做科学的安排,做到人、财、物合理落实、运用。 5.可行性原则:可行性是指研究课题的主要技术指标实现的可能性。主要要参考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对象是否满足研究的需要。2)主要的仪器设备条件、经费是否可以支撑研究。3)与协作单位之间的配合程度,及协作参加人员所需专业结构等等。 6.效益性原则:是指科研投资与预期研究成果的综合效益是否恰当。这就需要把研究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同预期成果的科学定义、学术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使用价值等进行综合衡量。 2.3.1.3 选题过程 可以分为思考和形成两个阶段。 1.思考阶段:1)在某种启发而获得的研究课题,如某种疾病流行或某种诊断困难而产生研究的设想。2)在阅读和教学活动中受到的启发。3)其它学术活动中得到启示。 2.形成阶段:课题的思考阶段只是选题的开始,是一个课题的雏型,有待于完善和加深、有待于系统化、可行化。要达到这一目的,主要是依靠查阅、研究、分析国内外文献来实现。查阅文献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前人的研究状况,寻找自己的起点和突破口。关于查阅方法有专门的论述,以下只简单介绍目前查找文献的三种方法:1)常用法:常用法包括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2)分段法。3)追溯法。 查找文献可手工进行,目前较多使用的中文医学文献检索工具有:《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学)、《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学)、《中国医学医学文摘》、《国外医学》、《医学年鉴》等。常用的外文医学文献检索工具有: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荷兰《医学文摘》(Exeeprpta Medica)、美国《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日本《医学中央杂志》、 日本《科技科技文献速报》、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 (Science Citation Index)等等。 常用的计算机检索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和MEDLINE光盘数据库。 2.3.2 实验研究设计 实验研究要有周密的设计,研究经费往往通过撰写项目申请书向有关部门申请。项目设计的好坏、申请书撰写的优劣,往往成为能否获得资助的重要因素。这里重点介绍项目书的撰写。 2.3.2.1 立题的依据和目的 这是在项目申请书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占据篇幅最大的部分。首先要以简洁的文字,鲜明地提出研究的问题,要研究什么,主要的目的是什么,次要的目的是什么,在中医药方面的临床及基础上有何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的意义和价值,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国内、外对该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怎样,那些方面已获得结论,那些方面尚有争议、有缺陷、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课题主要是解决哪方面的问题,如果已有一定的科研假设,应当详细描写,这种假设的科学依据是什么,等等。为了将立题的依据和科研的目的写清楚,须要参阅、研究、分析大量的国内外文献,才能获得该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才能写好立题的目的和意义。 2.3.2.2 研究的假设 假设即假说。是研究的先导。 1.假说的特点 假说的构成要素和基本特点。读教材上的事例。总结以下6个特点: (1)新的疾病事实。 (2)医学背景知识。 (3)对疾病现象本质的推测。 (4)推演出来的预言或预见。 (5)科学性。 (6)假定性。 2.假说的作用 (1)在医学研究中的导向作用。 (2)在医学认识中的桥梁作用。 3.提出假说应遵循的原则 一般来说,提出假说并使之能成立,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 1)解释性原则。它指的是假说与事实的无矛盾性。 2)对应原则。它指的是假说与医学理论的无矛盾性。 3)可检验性原则。它指的是提出假说原则上要能够用观察试验进行检验。 2.3.2.3 研究设计的要求 医学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和阐明某个或某些研究因素对研究对象的效应或影响,故研究因素、研究对象和效应构成医学研究的三要素: 1.研究因素。研究因素就是外界(人为的或自然的) 施加于研究对象的影响因素,如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年龄性别因素等等。在中医实验研究中,不同的诊断、治疗手段,方法技术,中药处方等均属此列类。 1)研究因素的性质。在设计时首先必须明确研究因素的性质,即是自然存在的(也称暴露因素或简称暴露),如临床描述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中的因素,还是实验中由研究人员所给予患者的各种干预因素(也称人为因素或处理因素),如中药、推拿、针灸等。 2)研究因素的强度。 3)研究因素实施方法的标准化、具体化。标准的制定要求参考国家、专业学术团体颁布的有关诊断、治疗、药剂等标准。 2.研究对象。人、动物或细胞。 3.观察指标和效应。观察指标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两类: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 (1)连续变量又称计量指标、线性变量、量变量或区间变量。这些变量的大小用整数、分数或小数来表示。变量的大小,在同类同单位之间存在着相等的距离,如身长、体重、血压、血钠等的计量。 (2)离散变量又称计数指标。是将变量指标按其属性或类别分组,然后数清其个数,它又可分为有序等级变量和无序等级变量。 研究人员在选择指标时应考虑以下问题: (1)指标的关联性。指所选用的指标与本研究目的要有本质上的联系,并能确切地反映出研究因素的效应。 (2)指标的客观性。指所选指标能客观地记录,不易受主观因素指标的影响。 (3)指标的真实性,又称准确性。系指研究结果与相应测定事物真实情况符合或接近的程度。它由指标的灵敏性( 即指标能够如实地反映研究对象体内微量效应变化)和指标的特异性(即指标易于揭示研究问题的本质,不易为其他因素干扰) 两个指标来衡量。 (4)指标的可靠性,又称重复性。指反复测量一种相对稳定现象时,所获结果彼此接近或符合的程度。 国外有人提出理想指标分为3类12个要求。 第一类:1)合理性、2)正确性、3)特异性、4)重现性和5)客观性,这五个要求中不符合其中之一者,该指标就不能选用。 第二类:6)灵敏性、7)无偏性、8)技术上可能性,这三个是对指标的进一步要求,选定时尽可能满足。 第三类:9)可转换性或变换性(即从指标所测得变量直接看不出规律, 要进行数学上的变换)、10)能分级(指质的指标,其变化程度可分级比较以便统计分析)、11)能与其他指标配合,以及12)对人体试验所用的指标的无害性。 2.3.2.4 样本大小的确定 正确计算样本量是科研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若样本量过少,往往容易得假阴性的结果,检验效能低,影响结论正确性;若样本量过大,会增加研究的困难,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时间和经济上的浪费。样本大小计算就是要保证科研结论具有一定可靠性条件下,确定最小观察例数。 样本量计算方法可借助于公式或查表。样本大小的估计取决于下列因素: ①第一类错误概率α,有单侧与双侧之分,α越小所需样本越大,一般取α≤0.05为宜; ②第二类错误出现的概率β,1-β即为检验效能,把握度,β为单侧,1-β是证实备择假设H1正确的能力,一般β定为0.1或0.2,β值越大,检验效能越低,样本数量也越小; ③允许误差δ或差值,一般根据文献依据预试验与研究实际要求由研究者自行规定,此规定应合理; ④总体标准差或总体率π,一般是查阅文献或做预试验所得,亦可做合理的假设。也要将计算样本大小的公式列上。计算出的样本大小,还应考虑其它等因素,适当增加。 2.3.2.5 研究设计的对照 实验要求对照、随机、重复,也称3原则。对照组与试验组的病人应保持相对的一致性,必要时应用某些分层因素进行分层处理,这样就能维持两组影响效应的诸因子之间相对均衡,保证其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性,以便具有说服力。如对某一新的治疗措施的研究,在对照组可以采用安慰剂,也可采用当前被公认的有效药物或措施,用以和试验组的治疗措施相比较,以便作出正确的评价。在探讨一种新的诊断性试验研究时,可以用当前公认的最准确的标准诊断(gold Standard)作比较,根据其敏感性、 特异性和准确性,来评判这种被研究的诊断方法的优劣。 2.3.2.6 资料收集 2.3.2.7 统计和分析 统计和常用统计方法。分析。 2.3.2.8 质量控制 2.3.2.9 预试验 2.3.3 常见的偏倚及控制方法 2.3.3.1 偏倚 偏倚(Bias)是在研究组间变量差异时产生的一种误差。偏倚就是对真实情况的偏离。常见偏倚有1)选择性偏倚,2)测量性偏倚。看书。 2.3.3.2 偏倚的控制方法 1.强调严格的科研设计 对象、对照、抽样方法、标准不统一、样本大小、方法、缺乏质控、判断主观等。 2.随机化方法和盲法 随机化方法进行分组是消除选择性偏倚最好的方法。盲法是消除测量偏倚的有效方法。 3.限制 除研究因素外,其他因素尽可能相同。 4.配对 5.分层 6.标准化 7.多变量分析(读书) 2.3.4 中医研究报告撰写 2.3.4.1 中医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 讲重要性,书上1~2段。 研究报告有两个基本要求:1)研究报告如:论著、病例报告、短篇报道或来信、综述等,不同题材的报告要遵循各自的形式与风格。2)准确、清晰、简洁三项基本原则。 2.3.4.2 中医研究报告的撰写 介绍杂志发表文章。 通常,研究报告字数不超过5000个,分为四个部分:序言或引言、材料及方法、结果和讨论。 一般前面要求摘要和关键词。 1.序言或引言 序言部分主要讲清楚所研究工作的来源及本文的目的。研究什么问题,问题从何而来,准备解决哪个问题,以前工作的背景等。字数不宜过多,一般200字左右。 2.材料与方法 讲义上主要讲临床的,包括: 1)课题的基本设计方案 2)研究对象的来源 3)入选研究对象的方法及分组 4)样本大小的确定 5)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 6)诊断标准的确立(还有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等,当然包括中医的。) 7)实验检测指标以及方法和干预方法确定 8)资料收集和分析统计方法 9)疗效标准(剔除标准,指无效样本) 实验则建议材料、方法分开写。一一撰写清楚,标准:外行可以看懂,可以操作。如果已经是常用方法,可以写明出处。 3.结果 这部分需要将具体的实验结果或观察结果写清楚。表达方法有文字部分和图表部分,文字部分的表达应当是要点式的叙述,图和表的制作应当按照统计学的要求严格执行,图表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表达方法运用恰当与否是直接影响报告的质量,每张表格均应当包括标题、横标目、纵标目等格式,图的制作也应根据内容选择最恰当的图示法来表达,如一般条图、构成条图、圆面图、直方图、自然线图、回归线图、半对数线图和点状图等,图的制作也应按统计学的规定做。如果所获得的结果是多方面的,可以分项表达,把结果分项也可为讨论作准备,即打算讨论几个方面,就把结果分成几个方面,使结果和讨论联成一气,使人一目了然。图表的制作也要使读者看了一目了然,切忌那些杂乱无章的图表。结果部分的数据都要经过统计学处理,如均数、标准差、95%可信限及显著性水平等。 4.讨论 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全篇文章的精华所在。讨论是为了寻找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可把本文取得的结果与文献或过去的工作进行对比,寻找其间的关系,讨论所需引用的文献材料应尽量抽象概括,而不是抄习别人的文献材料。讨论部分是从理论上对实验和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综合,为文章的结论提供理论依据。讨论部分可以结果部分为基础和线索进行分析推理,表达作者在结果部分所不能表达的推理性内容。讨论的内容应当从实验和观察结果出发,实事求是,切不可主观推测,超越数据所能达到的范围。写好这部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文献掌握的多少,他的分析能力如何,但将讨论部分写成他人文献的综述也是不妥当的。有时为避免重复,也可以把结果和讨论放在一起。 研究报告与研究论文相类似,撰写时还望参考以下论文的一些要求。 2.3.5 中医研究论文撰写的一般格式 一篇医学论文一般应向读者交代清如下四个问题,即我为什么要作该项研究?我是如何进行该研究的?我发现了什么?我对研究中的发现是如何思考的? 为此,Bradford Hill首先提出IMRAD结构(Introduction,Methods,Results and discussion,即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IMRAD结构至今仍在应用,1976年国际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在加拿大温哥华开会,制定了温哥华条例,1991年美国的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和英国的British Medicine Journal 发表了温哥华条例第四版。目前为止已有400多种国际性的医学生物学杂志采纳了温哥华条例的规范化建议,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参照国际标准于1992年颁布了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的推荐标准,因此,国内外统一的规范化建议也已被我国不少医学生物学杂志所采纳,现以研究报告或论文的结构为例,分别就其论题、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参考文献的规范化撰写方法和格式简述如下: 1.标题。标题的几点要求:1)标题的长度,中文一般不超过25个字,西文不超过15个单词或100个字母。题意未尽需补充说明或作引伸说明者可用副标题。2)标题的内容要包括处理因素、研究对象、范围、目的和技术等,要避免含糊不清。3)含蓄地体现假说,提出问题。4)名词性结尾,体现文章的性质或研究的方法。5)限定成份,说明回答问题的程度,且留有余地,如初步、探讨、分析等。例如:“某某中药治疗慢性肝炎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2. 摘要及关键词 自1991年起,对研究论文采用大量信息的结构性摘要,摘要共8段,每段都有一个小标题,文句可采用电报格式,8段的小标题分别为:研究目的、研究设计、研究场所(说明研究在住院或门诊或专科中心内进行的)、受试对象、研究实施、主要结果的测定(表明测定方法和精确程度)、结果、结论。摘要中的结果要用叙述式,不要用图表式。结构摘要一般不超过250个单词,非结构性摘要一般不超过150个单词。 关键词:在摘要下面应就文章内容选择3-8个关键词,所选用的专业名词应参照医学文献索引(如Index Medicux),也可以用常用术语。 3. 引言 4. 方法 1)材料选择方法 材料选择方法要说清楚研究对象的选择或剔除的标准 资料来源是前瞻性的还是回顾性的,样本数量及分组原则(例如是不是连续和随机的),诊断试剂和实验药品要写明批号,仪器要说明厂名和系列号,药品要用通用名(商品名可在括号内或本页的底部注明)。在介绍试验对象时应避免犯如下的错误:“我们选择了128例平均年龄为65±5岁、平均体重为54±8Kg的患有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3±1年的病人”。上述这段话实际是结果而不是方法,故应改写为“我们选择了1990年1至6月所有在本科住院的61~75岁的、根据某标准(参考文献),具有一年以上病史男性糖尿病人”。 2)实施或实验操作方法 实施或实验操作方法应着重介绍方法的原理及设计,其中包括诊断方法、给药方法、手术方法、生物材料、孵育方法、实验技术、观察方法和数据资料提取的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措施是否能被研究者主动控制等。 3)评估判别方法 评估判别方法主要说明评估判别的标准,判定正常或不正常值的参数界限,参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计量单位按国际规范或杂志发表的国内统一标准要求表达,确定判别标准后还应介绍统计分析方法,若采用新而复杂的统计方法而应对统计法作一简要介绍并注明参考文献。 5.结果 6. 讨论 讨论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1)对阳性或阴性结果作必要的补充说明或解释;2)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见解,指出新在何处,并阐明观点;3)必要时与前人的结果或结论进行比较,指明本研究的优、缺点,及其新的理论或实用价值;4)提出本研究的体会、经验或存在的问题、教训;5)若条件成熟的话,提出推广应用的建议或今后研究的展望,但对尚未完成的研究不要过早地下结论。 7.结论(可以没有,融入讨论之中,不再重复) 将研究结果和讨论分析后的认识,以简明的结论形式表达出来、并归纳成几条,指明理论和实际意义,它是整个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 8.参考文献 顺序编码标注制是按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在文献作者或成果叙述文字的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阿拉伯数字编号排序,例如李某某[ ]指出……或早期的研究结果[ ]表明…… 1)期刊:作者、文题、刊名、年;卷(期):起页。 2)书籍:作者(书名(卷(版次(出版地点:出版者(年:起-迄页或作者(题目(见:主编(书名(卷(版次(出版地:再版者(年:起-迄页。 此外,应该注明论文研究基金的来源及其项目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