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概论
肖勇梅
电话,87330595
公共卫生学院大楼 9楼西侧
主要内容
?预防医学的 定义 (研究目的、内容、手
段)、分支
?健康的 概念,影响健康的 因素
?预防医学的战略意义
?我国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
绪 论
1预防医学的定义、内涵分支学科
2健康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3医学生学习的意义
medicine
?是研究人体 正常和异常 的生命过程以及同
疾病作斗争、增进健康的科学知识体系和
实践活动。
?主要分支:
?基础医学 (basic/pre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 (clinical medicine)
?预防医学 (preventive medicine)
现在医学的目的
?预防疾病和伤害
?促进和维护健康
三大医学分支
分支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
对象 分子 /细胞 /组织 病人 群体
手段 实验:分子生
物学
诊断治疗:
手术、药物
调查、法规
效应 个体 个体 群体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DM)
预防医学 社区预防:健康教育、控制体重、合
理膳食、高危人群普查;提高认识、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登记及管理
基础医学 胰岛功能及其影响、胰岛细胞的结构、
病理、异常生理生化
临床医学 诊断分期、药物治疗、膳食控制
Preventive medicine
?是以 人类群体 为 研究对象,应用 生物医
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 的理论,采用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 方法,研究疾病 发
生发展与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
因素,制定预防对策和措施,达到 预防
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 的 目的
的一级学科。
定义(简)
?预防医学是研究 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疾病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制疾病、提
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
门学科。
研究特点
?空间
?宏观:各种环境因素
?微观:细胞、分子水平
?时间
?过去、现在、未来
?生前 (胚胎期 )到死后
?服务对象
?个人、家庭、人群
研究内容
?研究影响 人群健康状况 的 环境因素
?研究预防疾病、保护人群健康的 策略
?研究 疾病的分布 及其影响因素和资料的收
集、整理与分析
?研究疾病防治的组织和科学管理的方法
预防医学起源
?人类积累和总结与疾病斗争的成功经验:
预防为主
?中国:公元前 7-8世纪有文献记载
?“君子以思患而豫(预)防之”( 易经 )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黄帝内经 )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
医医已病之病”(孙思邈,千金要方 )
?萌芽时期:个体摄生
预防医学发展的两次变革
? 社会经济的发展
? 第一次变革 (18世纪 60年代产业革命,城市化 )
? 19世纪下半叶 ~二十世纪上半叶
? 内容:控制传染病
? 第二次变革 (工业化,经济发达 )
? 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
? 内容:保护环境,减少心血管病、肿瘤、意外死亡
等
第一次变革
? 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上半叶
? 传染病 (天花、鼠疫、霍乱 ),寄生虫病, 营养缺
乏病
? 病原微生物、食物
? 治疗方法:疫苗、抗菌素、维生素
? 预防措施:消毒、隔离等
? 生物医学模式
? 传染病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使疾病谱发生明显的
改变
第二次变革
?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
?慢性退行性疾病 (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
病等 )、意外死亡等;传染病
?病因:生物、环境、社会心理等;不良生
活方式
?方法:改善环境、改变不良卫生习惯
?社会 — 心理 — 生物医学模式
?预防保健;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医学分支学科
?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营养
与食品卫生学,社会医学
?妇幼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儿童保健
学、妇女保健学、优生学
?流行病学, 卫生统计学
?卫生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社
区医学、健康教育学
卫生学( hygiene)
?主要研究 外界环境因素 对机体健康影响的
规律及利用环境中有利因素、控制或消除
不利因素,改善环境条件的卫生要求和措施
以达到预防疾病、保护和增进群体健康为
目的的学科。
?生活 (水空气土壤 )、生产、食物
?环境卫生科学 (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s)
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流行病学是运用 现场观察、统计分析和实
验研究 的方法,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及影
响分布的因素,拟定预防对策和措施的一门
学科。
?它是预防医学中最活跃的分支学科之一,作
为一门方法学广泛应用于传染病和非传染
病等领域。
毒理学 (Toxicology)
?毒理学是研究各种环境因素对人体损害作
用及其机理的一门学科,研究结果可为预防
医学制定 卫生标准 和提出预防措施提供基
本依据。
社会医学 (social medicine)
社区医学 (community medicine)
?研究社会环境 (制度、体制、医疗机构、卫
生饮食习惯等 )对健康的影响 →社会医学
?社区预防、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生 →社
区医学
健康及健康观
Health
What
医学模式
?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人类生命过
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及概
括,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有关问
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唯心 →生物 →
生物、心理、社会
?迷信活动 →个体预防 →群体预防
?治病 →预防 →预防保健
医学模式的变迁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机械论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
传统健康观
?无病就是健康
?由医生决定;二元形式:有、无
?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
?疾病的诊断、治疗
?消极健康观
健康 ←→ 疾病
? 动态的平衡
? 可共存于机体
? 两者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WHO
? 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 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f infirmity.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要有健全的身
心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
健康标记
?躯体健康,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
生理学指标:身高、体重、血压、血脂
行为功能:躯体活动、行动性、生活自理、
体力适度性
?心理健康:
正确认识自我
正确认识环境
及时适应环境
health标记
?社会适应能力,
行为生活方式
人际关系
个人地位和角色
?综合评价
健康的标志
?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
和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
担任务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各种变
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型匀称,头、臂、臀比例
协调; 7、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8、牙
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齿龈颜色正常,
无出血; 9、头发光泽,无头屑; 10、肌肉、
皮肤富弹性,走路轻松。
健康要素
?一般的安宁状态
?自我感觉良好
?个体对环境中各种因素有调节和适应能力
?从事各项工作的效率高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 道德健康
健康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环境因素
?生活方式
?卫生服务
?生物遗传因素
四大健康杀手
?心脑血管疾病,饮食、肥胖、遗传、体育
活动、吸烟、心理社会应激
?癌症,行为生活方式 (吸烟饮酒、膳食、饮
水、生活不规律 );环境理化因素 (环境污染
物、电离辐射 );生物因素;机体因素 (遗传、
精神、其他 )
?糖尿病,遗传、体重、饮食、体力活动
?损伤中毒,管理制度、设施、心理
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
why?
爱丁堡宣言
1988年 WHO成立 40周年,提出“健康为人人,
人人为健康”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 卫生目标
1988年 8月,由 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
国开发计划署等在英国爱丁堡主办有 80多个国家
代表参加的 世界医学教育会议
1993年世界医学教育学会,为 21世纪重新设计和
培养医生,
爱丁堡宣言
?医学教育的目标是造就能促进 全人类健康
的医生。
?病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
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
有效的临床医生,而 不再满足于仅仅治疗
某些疾病 。
“五星级医生”
? 1992年 WHO卫生人力开发教育处 Dr,
Boelen,C提出
?未来医生应具备五种能力
? 21世纪的全科医生要求
Five-Star Physician
?根据病人预 防、治疗和康复的总体需要提
供卫生服务
?从伦理、费用与病人等多方面的情况综合
考虑和选择各种诊疗新技术
?主动、有效地增强个体和群体的健康保护
意识
?平衡个人、社区和社会的卫生保健需要,
参与社区保健决策并承担健康教育
?协调卫生系统内部及其他社会机构的工作
联系
中国教育改革
? 1995年,我国正式启动了,高等医药教育
面向 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
划,。
?加强, 预防医学, 学科的教育和实践,必
修考试课
?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适应 医学模式的转变
学习目的
?① 了解 医学模式 和 健康观 的转变,树立预
防为主的思想;
?②了解影响人类健康的 环境因素 ;
?③学习人群健康状况和危险因素的 评价方
法 ;
?④学习 社区卫生服务 的方法
意义
?完整地认识现代医学
?初步认识和掌握预防医学的观点、知识和
技能
?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
?学习预防医学的思维方法
?向病员宣传防病知识是每个医生的职责
?认识环境 -人群 -健康的关系
“预防医学”课程安排
临床医学专业
?三阶段教学法
?第五学期:预防医学概论( 20学时)
?第七学期:卫生学( 52学时),流行病学
( 20学时),医学统计学( 30学时)
?第九学期:社区医疗保健实习( 1-2周)
成绩计算
(临床医学专业)
?考试科目
?预防医学概论 20%
?预防医学 70% (卫生学 60%,流行病学
40%) 平时成绩 10%
?医学统计学另计
第一章 预防医学的战略地位
及面临的挑战
战略意义(一)
?一、加强预防医学是降低发病率、死
亡率和提高健康水平及生命质量最有
效、最经济的战略措施
?保障国民健康的需要
事实雄辩
?接种牛痘 →消灭 天花
?小儿麻糖丸 →小儿麻痹症
?癌症病因及控制:吸烟引起 肺癌
?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 ↓
?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 →改变不良饮食习
惯
? SARS:隔离
? AIDS:疫苗,血制品管理
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及死亡率
年份 发病率(1/100 000) 死亡率(1/100 000) 病死率 (%)
1985 872.33 2.00 0.23
1990 292.22 1.15 0.40
1995 176.24 0.34 0.19
1996 167.05 0.34 0.21
1997 192.11 0.33 0.17
1998 194.80 0.31 0.16
1999 197.63 0.27 0.14
2000 185.98 0.26 0.14
2001 188.62 0.29 0.15
2002 180.14 0.35 0.20
婴儿死亡率
年份 婴儿死亡率 (‰ ) 统计范围
解放前 200左右
其中城市 120左右
1958 80.8 北京等 19个省市的大部分县市
1973-75 47.0 全国肿瘤死亡回顾调查
1981 34.7 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
1990 32.9 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
2000 28.4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
期望寿命(岁)
年份 统计范围 合计 男 女
解放前 35.0 … …
1957 11个省、市的 70个市,1个县和 126个乡 57.0 … …
1973-75 全国人口三年肿瘤死亡回顾调查 … 63.6 66.3
1981 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 67.9 66.4 69.3
1990 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 68.6 66.9 70.5
2000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 71.4 69.6 73.3
战略意义(二)
?为经济建设持续发展和国防建设保驾护航
? 1)健康水平、身心素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减少劳动缺勤日,延长劳动寿命的决定因素
之一
? 2)兵强马壮是国防建设的基础
续
?居民健康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和
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整个社会发展的
最佳单一指标
我国居民的健康状况
?慢性病所造成的死亡已占全部死因的 70%
以上
?传染病疫情严重
?中国是世界上地方病病种最多、分布最广、
危害最大的国家之一
?职业病的危害十分严峻
?我国人口体质和素质仍然较低
第二节 我国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
一、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危害依然严重
,1996年世界卫生报告,
(WHO总干事中岛宏 )
…,我们正处于一场传染病全球危机的边沿,
没有一个国家可能躲避这场危机 …,
我国传染病流行趋势
? 最主要的传染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新生儿破伤风
? 传染病发病率从 467.77/10万下降到 295.37/10万,
同期传染病死亡率从 2.18/ 10万下降到 0.93/ 10万
(1990 to 2000)
? 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 有波动,即 90~ 96年逐年下
降,97~ 00年有所回升
? 消化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虫媒传染病
发病率,10年间均呈逐年下降趋势
? 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 则呈现出逐年上升趋
势
2002年传染病疫情
?甲、乙类传染病 230.5万多例,死亡 4503人
?发病例数: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
淋病、麻疹、伤寒、梅毒、疟疾、流行性
出血热、猩红热
?狂犬病 死亡数 996例,病死率 89.33%
?艾滋病 病毒感染者 9824例,比 2001年上升
了 19.5%;相对于 2001年比 2000年上升 58
%的增幅,艾滋病疫情仍呈上升态势
传染病流行情况
?乙肝感染率 10%
? TB 600万以上,近年升高
?性病 (STD)80年代死灰复燃,95年后 180+
万例 /年,+ 16%/年
? AIDS在我国进入快速扩展期
?多种新传染病:莱姆病、军团病、禽流感,
SARS
?寄生虫感染率 62.63%,特别是儿童;血吸
虫死灰复燃
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 June 18,2003,WHO
? 8465 probable cases from 29
countries
? 801 deaths (case fatality
proportion,9.5%)
? Quarantine,Segregation
非典在中国
? CDC 2003年 8月 16日非典型肺炎疫情通报
?我国内地已无非典病人
? 24个省区市先后发生非典型肺炎疫情,波
及 266个县和市 (区 )
?截止 8月 16日 10时,我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
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 5327例,治愈出院
4959例,死亡 349例 (病死率 7.04%)
对策
?坚持不懈,长期斗争
?预防接种、及时治疗
?,传染病法,
?健康教育
二、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正在增加
慢性病流行情况
?心脑血管疾病 (1/4)、恶性肿瘤 (1/5)、糖尿
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病等
?现患率 25%,占总死亡数 79%,潜在寿命
损失年数 (YPLL)占 50%
?新发脑卒中 150万 /年,死亡冠心病 25万 /万,
恶性肿瘤 130万 /万;高血压 8000万,糖尿
病 5000万 (10年上升 4倍 )
?精神病:广州登记 4.3万
恶性肿瘤
?发病率近二十年来持续上升
? 50~ 70%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最主要死因: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
是,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 74.3%
?宫颈癌、鼻咽癌的死亡率都呈下降趋势
?主要原因有:人口老龄化、吸烟、不良生
活习惯和环境污染
?可预防
对策
?开展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和城镇社区卫生服
务
?健康教育:不良生活习惯
?消除和控制环境污染
?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三、我国是世界上受地方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
流行情况 1
?地方病指某些局限于某些地方流行的疾病
?包括血吸虫病、碘缺乏病、鼠疫、布氏菌
病、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氟中毒 (氟
骨症、氟斑牙 )和慢性砷中毒等疾病
?多数集中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偏
远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由于这些
地区经济落后,医疗条件差,患病群众不
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流行 2
?碘缺乏 →发育障碍 →克汀病 →智力残疾;
WHO 2000年消灭碘缺乏病
?克山病发生在我国由东北到西南的一条过
渡带上,病区分布在 16个省(区),327个
县(市),病区人口 1.24亿,现患 5万多人
流行 3
? 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类型的砷中
毒。在 贵州省 病区人口约 227万人
? 氟中毒(饮水型和燃煤型)病区县 1 280个 (占全
国总县数 45.45% ),病区村屯 149 541个,病区村人
口 1.09亿 ;氟斑牙患者 4 570.13万人,氟骨症患者
271.62万人
? 大骨节病分布在从川藏到东北的斜长地带,覆盖
的病区从西藏到黑龙江的 14个省市区域内,病区
人口约 3 000万,现患 200多万
对策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地方性氟(砷)中毒病区改水工程
?碘盐 → 地方性碘缺乏
?改灶 → 燃煤型氟(砷)中毒
?克山病、克汀病基本控制
四、职业病的危害十分严峻
流行 1
? 7亿劳动人口,职业危害已成为影响劳动者
健康、使其过早失去劳动能力的最主要因
素
? 1998年县以上企业、乡镇企业和涉外企业
中有害作业工人体检率分别仅为 34.3%,
17.6%和 49.7%
?累积尘肺病人 55万,新增 1.5万 /年
? 1996年 WHO提出“人人享有职业卫生”
流行 2
? 2000年共报告各类职业病 11718例,比
1999年增加了 14.5%。在总病例数中,尘
肺病占 77.7%,慢性职业中毒占 10.2%,急
性职业中毒占 6.7%,其它各类职业病共占
5.4%
案例 1
?河南商城县朱裴店村,近 200 人在外地
打工患上 矽肺 病,他们几乎都是 二三十 岁
的壮年男性,占到朱裴店村全部成年男劳
力的一半。60多岁的刘心祥老汉已在几
年时间里失去了3个儿子,他们去世时没
有一个超过40岁。专门从事职业病研究
的专家们为民工们诊断后提出,10年内,
他们中的很多人将不在人世。
案例 3
?2002年3月,北京天晔公司加工车间
发生了苯中毒事件,两人因职业性慢性重
度苯中毒死亡,有13人诊断为 慢性苯中
毒
?2002年6月,广东省卫生厅接到省妇
联反映后立即对广东东莞安加鞋厂进行调
查,有12名女工被确诊为慢性 正己烷中
毒,较重者出现双脚无力、肌肉痉挛样疼
痛、肌肉萎缩甚至瘫痪
案例 4
? 2002年7月,温州市瓯海区卫生监督所接到
群众举报,举报人称其弟陈某 (20岁 )在温州市
三洋盛凯鞋材加工厂从事 鞋底清洗 工作5个月后
患病死亡。卫生部门立即对该厂作业场所进行检
测,结果显示,该厂使用的清洗液中含有40%
的纯苯 (剧毒 ),车间苯浓度超标近 30 倍。
? 2002年5月,山东时风集团发生一起重大苯
中毒案件。 31 名工人中毒,2 人死亡。
调查报告
?卫生部对15个省、直辖市的30个县区
的乡镇企业职业危害情况
?83% 的乡镇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
害,其中 60% 的企业没有配备任何防护
设施,90% 以上的粉尘作业场所超过国
家卫生标准。一些小煤窑井下粉尘浓度超
过国家卫生标准的130多倍,矿工尘肺
病患病率高达 35%
五、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
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酗酒、吸毒、赌博、嫖娼、过
度饮食、缺乏体力活动等
Factor to early death
? stress
? lack of exercise
? poor nutrition
? Alcoholism
? Depression
? high blood pressure
? high cholesterol
? obesity
六、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
?老年人标准:
我国退休年龄 男 60岁,女 55岁
国际多数 60岁,不少国家采用 65岁
?老年型人口结构,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
10%以上,或 65岁人口占 7%以上 我国多数
大中城市步入老年型结构
?社会问题、家庭问题、医疗问题
肖勇梅
电话,87330595
公共卫生学院大楼 9楼西侧
主要内容
?预防医学的 定义 (研究目的、内容、手
段)、分支
?健康的 概念,影响健康的 因素
?预防医学的战略意义
?我国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
绪 论
1预防医学的定义、内涵分支学科
2健康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3医学生学习的意义
medicine
?是研究人体 正常和异常 的生命过程以及同
疾病作斗争、增进健康的科学知识体系和
实践活动。
?主要分支:
?基础医学 (basic/pre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 (clinical medicine)
?预防医学 (preventive medicine)
现在医学的目的
?预防疾病和伤害
?促进和维护健康
三大医学分支
分支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
对象 分子 /细胞 /组织 病人 群体
手段 实验:分子生
物学
诊断治疗:
手术、药物
调查、法规
效应 个体 个体 群体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DM)
预防医学 社区预防:健康教育、控制体重、合
理膳食、高危人群普查;提高认识、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登记及管理
基础医学 胰岛功能及其影响、胰岛细胞的结构、
病理、异常生理生化
临床医学 诊断分期、药物治疗、膳食控制
Preventive medicine
?是以 人类群体 为 研究对象,应用 生物医
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 的理论,采用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 方法,研究疾病 发
生发展与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
因素,制定预防对策和措施,达到 预防
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 的 目的
的一级学科。
定义(简)
?预防医学是研究 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疾病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制疾病、提
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
门学科。
研究特点
?空间
?宏观:各种环境因素
?微观:细胞、分子水平
?时间
?过去、现在、未来
?生前 (胚胎期 )到死后
?服务对象
?个人、家庭、人群
研究内容
?研究影响 人群健康状况 的 环境因素
?研究预防疾病、保护人群健康的 策略
?研究 疾病的分布 及其影响因素和资料的收
集、整理与分析
?研究疾病防治的组织和科学管理的方法
预防医学起源
?人类积累和总结与疾病斗争的成功经验:
预防为主
?中国:公元前 7-8世纪有文献记载
?“君子以思患而豫(预)防之”( 易经 )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黄帝内经 )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
医医已病之病”(孙思邈,千金要方 )
?萌芽时期:个体摄生
预防医学发展的两次变革
? 社会经济的发展
? 第一次变革 (18世纪 60年代产业革命,城市化 )
? 19世纪下半叶 ~二十世纪上半叶
? 内容:控制传染病
? 第二次变革 (工业化,经济发达 )
? 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
? 内容:保护环境,减少心血管病、肿瘤、意外死亡
等
第一次变革
? 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上半叶
? 传染病 (天花、鼠疫、霍乱 ),寄生虫病, 营养缺
乏病
? 病原微生物、食物
? 治疗方法:疫苗、抗菌素、维生素
? 预防措施:消毒、隔离等
? 生物医学模式
? 传染病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使疾病谱发生明显的
改变
第二次变革
?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
?慢性退行性疾病 (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
病等 )、意外死亡等;传染病
?病因:生物、环境、社会心理等;不良生
活方式
?方法:改善环境、改变不良卫生习惯
?社会 — 心理 — 生物医学模式
?预防保健;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医学分支学科
?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营养
与食品卫生学,社会医学
?妇幼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儿童保健
学、妇女保健学、优生学
?流行病学, 卫生统计学
?卫生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社
区医学、健康教育学
卫生学( hygiene)
?主要研究 外界环境因素 对机体健康影响的
规律及利用环境中有利因素、控制或消除
不利因素,改善环境条件的卫生要求和措施
以达到预防疾病、保护和增进群体健康为
目的的学科。
?生活 (水空气土壤 )、生产、食物
?环境卫生科学 (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s)
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流行病学是运用 现场观察、统计分析和实
验研究 的方法,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及影
响分布的因素,拟定预防对策和措施的一门
学科。
?它是预防医学中最活跃的分支学科之一,作
为一门方法学广泛应用于传染病和非传染
病等领域。
毒理学 (Toxicology)
?毒理学是研究各种环境因素对人体损害作
用及其机理的一门学科,研究结果可为预防
医学制定 卫生标准 和提出预防措施提供基
本依据。
社会医学 (social medicine)
社区医学 (community medicine)
?研究社会环境 (制度、体制、医疗机构、卫
生饮食习惯等 )对健康的影响 →社会医学
?社区预防、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生 →社
区医学
健康及健康观
Health
What
医学模式
?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人类生命过
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及概
括,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有关问
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唯心 →生物 →
生物、心理、社会
?迷信活动 →个体预防 →群体预防
?治病 →预防 →预防保健
医学模式的变迁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机械论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
传统健康观
?无病就是健康
?由医生决定;二元形式:有、无
?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
?疾病的诊断、治疗
?消极健康观
健康 ←→ 疾病
? 动态的平衡
? 可共存于机体
? 两者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WHO
? 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 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f infirmity.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要有健全的身
心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
健康标记
?躯体健康,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
生理学指标:身高、体重、血压、血脂
行为功能:躯体活动、行动性、生活自理、
体力适度性
?心理健康:
正确认识自我
正确认识环境
及时适应环境
health标记
?社会适应能力,
行为生活方式
人际关系
个人地位和角色
?综合评价
健康的标志
?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
和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
担任务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各种变
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型匀称,头、臂、臀比例
协调; 7、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8、牙
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齿龈颜色正常,
无出血; 9、头发光泽,无头屑; 10、肌肉、
皮肤富弹性,走路轻松。
健康要素
?一般的安宁状态
?自我感觉良好
?个体对环境中各种因素有调节和适应能力
?从事各项工作的效率高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 道德健康
健康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环境因素
?生活方式
?卫生服务
?生物遗传因素
四大健康杀手
?心脑血管疾病,饮食、肥胖、遗传、体育
活动、吸烟、心理社会应激
?癌症,行为生活方式 (吸烟饮酒、膳食、饮
水、生活不规律 );环境理化因素 (环境污染
物、电离辐射 );生物因素;机体因素 (遗传、
精神、其他 )
?糖尿病,遗传、体重、饮食、体力活动
?损伤中毒,管理制度、设施、心理
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
why?
爱丁堡宣言
1988年 WHO成立 40周年,提出“健康为人人,
人人为健康”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 卫生目标
1988年 8月,由 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
国开发计划署等在英国爱丁堡主办有 80多个国家
代表参加的 世界医学教育会议
1993年世界医学教育学会,为 21世纪重新设计和
培养医生,
爱丁堡宣言
?医学教育的目标是造就能促进 全人类健康
的医生。
?病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
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
有效的临床医生,而 不再满足于仅仅治疗
某些疾病 。
“五星级医生”
? 1992年 WHO卫生人力开发教育处 Dr,
Boelen,C提出
?未来医生应具备五种能力
? 21世纪的全科医生要求
Five-Star Physician
?根据病人预 防、治疗和康复的总体需要提
供卫生服务
?从伦理、费用与病人等多方面的情况综合
考虑和选择各种诊疗新技术
?主动、有效地增强个体和群体的健康保护
意识
?平衡个人、社区和社会的卫生保健需要,
参与社区保健决策并承担健康教育
?协调卫生系统内部及其他社会机构的工作
联系
中国教育改革
? 1995年,我国正式启动了,高等医药教育
面向 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
划,。
?加强, 预防医学, 学科的教育和实践,必
修考试课
?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适应 医学模式的转变
学习目的
?① 了解 医学模式 和 健康观 的转变,树立预
防为主的思想;
?②了解影响人类健康的 环境因素 ;
?③学习人群健康状况和危险因素的 评价方
法 ;
?④学习 社区卫生服务 的方法
意义
?完整地认识现代医学
?初步认识和掌握预防医学的观点、知识和
技能
?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
?学习预防医学的思维方法
?向病员宣传防病知识是每个医生的职责
?认识环境 -人群 -健康的关系
“预防医学”课程安排
临床医学专业
?三阶段教学法
?第五学期:预防医学概论( 20学时)
?第七学期:卫生学( 52学时),流行病学
( 20学时),医学统计学( 30学时)
?第九学期:社区医疗保健实习( 1-2周)
成绩计算
(临床医学专业)
?考试科目
?预防医学概论 20%
?预防医学 70% (卫生学 60%,流行病学
40%) 平时成绩 10%
?医学统计学另计
第一章 预防医学的战略地位
及面临的挑战
战略意义(一)
?一、加强预防医学是降低发病率、死
亡率和提高健康水平及生命质量最有
效、最经济的战略措施
?保障国民健康的需要
事实雄辩
?接种牛痘 →消灭 天花
?小儿麻糖丸 →小儿麻痹症
?癌症病因及控制:吸烟引起 肺癌
?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 ↓
?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 →改变不良饮食习
惯
? SARS:隔离
? AIDS:疫苗,血制品管理
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及死亡率
年份 发病率(1/100 000) 死亡率(1/100 000) 病死率 (%)
1985 872.33 2.00 0.23
1990 292.22 1.15 0.40
1995 176.24 0.34 0.19
1996 167.05 0.34 0.21
1997 192.11 0.33 0.17
1998 194.80 0.31 0.16
1999 197.63 0.27 0.14
2000 185.98 0.26 0.14
2001 188.62 0.29 0.15
2002 180.14 0.35 0.20
婴儿死亡率
年份 婴儿死亡率 (‰ ) 统计范围
解放前 200左右
其中城市 120左右
1958 80.8 北京等 19个省市的大部分县市
1973-75 47.0 全国肿瘤死亡回顾调查
1981 34.7 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
1990 32.9 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
2000 28.4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
期望寿命(岁)
年份 统计范围 合计 男 女
解放前 35.0 … …
1957 11个省、市的 70个市,1个县和 126个乡 57.0 … …
1973-75 全国人口三年肿瘤死亡回顾调查 … 63.6 66.3
1981 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 67.9 66.4 69.3
1990 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 68.6 66.9 70.5
2000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 71.4 69.6 73.3
战略意义(二)
?为经济建设持续发展和国防建设保驾护航
? 1)健康水平、身心素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减少劳动缺勤日,延长劳动寿命的决定因素
之一
? 2)兵强马壮是国防建设的基础
续
?居民健康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和
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整个社会发展的
最佳单一指标
我国居民的健康状况
?慢性病所造成的死亡已占全部死因的 70%
以上
?传染病疫情严重
?中国是世界上地方病病种最多、分布最广、
危害最大的国家之一
?职业病的危害十分严峻
?我国人口体质和素质仍然较低
第二节 我国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
一、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危害依然严重
,1996年世界卫生报告,
(WHO总干事中岛宏 )
…,我们正处于一场传染病全球危机的边沿,
没有一个国家可能躲避这场危机 …,
我国传染病流行趋势
? 最主要的传染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新生儿破伤风
? 传染病发病率从 467.77/10万下降到 295.37/10万,
同期传染病死亡率从 2.18/ 10万下降到 0.93/ 10万
(1990 to 2000)
? 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 有波动,即 90~ 96年逐年下
降,97~ 00年有所回升
? 消化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虫媒传染病
发病率,10年间均呈逐年下降趋势
? 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 则呈现出逐年上升趋
势
2002年传染病疫情
?甲、乙类传染病 230.5万多例,死亡 4503人
?发病例数: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
淋病、麻疹、伤寒、梅毒、疟疾、流行性
出血热、猩红热
?狂犬病 死亡数 996例,病死率 89.33%
?艾滋病 病毒感染者 9824例,比 2001年上升
了 19.5%;相对于 2001年比 2000年上升 58
%的增幅,艾滋病疫情仍呈上升态势
传染病流行情况
?乙肝感染率 10%
? TB 600万以上,近年升高
?性病 (STD)80年代死灰复燃,95年后 180+
万例 /年,+ 16%/年
? AIDS在我国进入快速扩展期
?多种新传染病:莱姆病、军团病、禽流感,
SARS
?寄生虫感染率 62.63%,特别是儿童;血吸
虫死灰复燃
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 June 18,2003,WHO
? 8465 probable cases from 29
countries
? 801 deaths (case fatality
proportion,9.5%)
? Quarantine,Segregation
非典在中国
? CDC 2003年 8月 16日非典型肺炎疫情通报
?我国内地已无非典病人
? 24个省区市先后发生非典型肺炎疫情,波
及 266个县和市 (区 )
?截止 8月 16日 10时,我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
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 5327例,治愈出院
4959例,死亡 349例 (病死率 7.04%)
对策
?坚持不懈,长期斗争
?预防接种、及时治疗
?,传染病法,
?健康教育
二、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正在增加
慢性病流行情况
?心脑血管疾病 (1/4)、恶性肿瘤 (1/5)、糖尿
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病等
?现患率 25%,占总死亡数 79%,潜在寿命
损失年数 (YPLL)占 50%
?新发脑卒中 150万 /年,死亡冠心病 25万 /万,
恶性肿瘤 130万 /万;高血压 8000万,糖尿
病 5000万 (10年上升 4倍 )
?精神病:广州登记 4.3万
恶性肿瘤
?发病率近二十年来持续上升
? 50~ 70%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最主要死因: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
是,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 74.3%
?宫颈癌、鼻咽癌的死亡率都呈下降趋势
?主要原因有:人口老龄化、吸烟、不良生
活习惯和环境污染
?可预防
对策
?开展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和城镇社区卫生服
务
?健康教育:不良生活习惯
?消除和控制环境污染
?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三、我国是世界上受地方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
流行情况 1
?地方病指某些局限于某些地方流行的疾病
?包括血吸虫病、碘缺乏病、鼠疫、布氏菌
病、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氟中毒 (氟
骨症、氟斑牙 )和慢性砷中毒等疾病
?多数集中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偏
远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由于这些
地区经济落后,医疗条件差,患病群众不
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流行 2
?碘缺乏 →发育障碍 →克汀病 →智力残疾;
WHO 2000年消灭碘缺乏病
?克山病发生在我国由东北到西南的一条过
渡带上,病区分布在 16个省(区),327个
县(市),病区人口 1.24亿,现患 5万多人
流行 3
? 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类型的砷中
毒。在 贵州省 病区人口约 227万人
? 氟中毒(饮水型和燃煤型)病区县 1 280个 (占全
国总县数 45.45% ),病区村屯 149 541个,病区村人
口 1.09亿 ;氟斑牙患者 4 570.13万人,氟骨症患者
271.62万人
? 大骨节病分布在从川藏到东北的斜长地带,覆盖
的病区从西藏到黑龙江的 14个省市区域内,病区
人口约 3 000万,现患 200多万
对策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地方性氟(砷)中毒病区改水工程
?碘盐 → 地方性碘缺乏
?改灶 → 燃煤型氟(砷)中毒
?克山病、克汀病基本控制
四、职业病的危害十分严峻
流行 1
? 7亿劳动人口,职业危害已成为影响劳动者
健康、使其过早失去劳动能力的最主要因
素
? 1998年县以上企业、乡镇企业和涉外企业
中有害作业工人体检率分别仅为 34.3%,
17.6%和 49.7%
?累积尘肺病人 55万,新增 1.5万 /年
? 1996年 WHO提出“人人享有职业卫生”
流行 2
? 2000年共报告各类职业病 11718例,比
1999年增加了 14.5%。在总病例数中,尘
肺病占 77.7%,慢性职业中毒占 10.2%,急
性职业中毒占 6.7%,其它各类职业病共占
5.4%
案例 1
?河南商城县朱裴店村,近 200 人在外地
打工患上 矽肺 病,他们几乎都是 二三十 岁
的壮年男性,占到朱裴店村全部成年男劳
力的一半。60多岁的刘心祥老汉已在几
年时间里失去了3个儿子,他们去世时没
有一个超过40岁。专门从事职业病研究
的专家们为民工们诊断后提出,10年内,
他们中的很多人将不在人世。
案例 3
?2002年3月,北京天晔公司加工车间
发生了苯中毒事件,两人因职业性慢性重
度苯中毒死亡,有13人诊断为 慢性苯中
毒
?2002年6月,广东省卫生厅接到省妇
联反映后立即对广东东莞安加鞋厂进行调
查,有12名女工被确诊为慢性 正己烷中
毒,较重者出现双脚无力、肌肉痉挛样疼
痛、肌肉萎缩甚至瘫痪
案例 4
? 2002年7月,温州市瓯海区卫生监督所接到
群众举报,举报人称其弟陈某 (20岁 )在温州市
三洋盛凯鞋材加工厂从事 鞋底清洗 工作5个月后
患病死亡。卫生部门立即对该厂作业场所进行检
测,结果显示,该厂使用的清洗液中含有40%
的纯苯 (剧毒 ),车间苯浓度超标近 30 倍。
? 2002年5月,山东时风集团发生一起重大苯
中毒案件。 31 名工人中毒,2 人死亡。
调查报告
?卫生部对15个省、直辖市的30个县区
的乡镇企业职业危害情况
?83% 的乡镇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
害,其中 60% 的企业没有配备任何防护
设施,90% 以上的粉尘作业场所超过国
家卫生标准。一些小煤窑井下粉尘浓度超
过国家卫生标准的130多倍,矿工尘肺
病患病率高达 35%
五、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
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酗酒、吸毒、赌博、嫖娼、过
度饮食、缺乏体力活动等
Factor to early death
? stress
? lack of exercise
? poor nutrition
? Alcoholism
? Depression
? high blood pressure
? high cholesterol
? obesity
六、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
?老年人标准:
我国退休年龄 男 60岁,女 55岁
国际多数 60岁,不少国家采用 65岁
?老年型人口结构,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
10%以上,或 65岁人口占 7%以上 我国多数
大中城市步入老年型结构
?社会问题、家庭问题、医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