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收入和利润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让学生深入掌握收入和利润的概念与作用; 让学生掌握商品价格制定的基本方法; 让学生掌握收入和利润的预测方法; 让学生掌握盈亏平衡点的意义和计算; 让学生掌握股利分配政策及股利政策的制定方法。 【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 收入和利润的预测方法; 盈亏平衡点的计算 利润分配政策的制定 本章的难点是收入和利润的预测方法 【教学时间】 (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收入管理 一、收入管理概念及作用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其作用主要有: 收入是衡量企业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成果的重要标志; 收入是企业现金流入的前提; 收入是企业进行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收入是企业实现利润的主要源泉。 二、收入管理的要求 合理确定商品价格; 准确预测收入水平; 有效进行收入的日常管理。 三、商品价格的制定 (一)标准产品价格的确定 成本加成法 成本加成法是指首先计算出商品的生产成本,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利润率水平向上调整一定的比例确定商品的售价。 市场定价法 市场定价法是指企业根据目前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确定本企业产品价格的方法。该方法比较适合于大众化的产品定价。 (二)新产品价格的制定 1、高价策略——“撇油法”,即在新产品刚推出市场时采取高价策略,迅速收回研发成本,然后再逐步降低价格。 2、低价策略——“渗透法”,即在新产品刚推出市场时采取低价策略,迅速抢占市场,薄利多销。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改进型新产品的定价。 四、收入预测 (一)趋势预测分析法 算术平均法; 算术平均数法是直接以一定时期的预测对象的时间数列的算术平均数作为未来预测值的一种方法,其算术平均数的取值方法有两种:一是简单算术平均数,二是加权算术平均数。 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数法是以过去一定时期销售的历史资料为基础,根据时间数列,逐项移动求序时平均数,并对平均变动趋势加以修正的一种预测方法。 指数平滑法; 指数平滑法是根据前期销售量的实际数和预测数,以加权因子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来预测下一期销售量的一种方法。 回归分析法 直线回归分析法是根据各期销售额的实际数额,确定一条可以反映销售变动趋势的直线,并将此直线加以延伸,进而求出销售预测值的一种预测方法。   (二)因素分析法 模型预测法; Y=f(X1、X2、 X3、、、、、) 回归分析法 五、利润预测 (一)营业利润预测 量本利分析法 量本利分析法,就是根据商品销售数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预测营业利润的方法。 因素变动分析法 企业利润额的增加或减少,是各种有关因素变动影响的结果,因此,在决定任何生产经营问题时,都应事先分析各因素对利润有何影响,主要方法是将变化了的参数代入本量利方程式,测定其对利润变动的影响。 目标利润法 目标利润是企业事先确定,要在一定时间内努力实现的利润。它可以是某一产品所要实现的利润,也可以是企业要实现的全部利润。确定目标利润的方法主要有利润公式确定法、递增率确定法、定额确定法。 因素测算法 因素测算法是在基期利润水平的基础上,考虑预测期影响销售利润增减变动的各项因素,来预测企业产品销售利润的一种方法.该种方法主要用于可比产品销售利润的测算. (二)投资净收益预测 投资净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减去发生的投资损失和计提的投资减值准备后的净额。投资净收益的预测是对未来时期企业投资所实现的净收益进行的预测。进行投资净收益的预测,首先必须对过去投资净收益的实现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投资净收益与投资总额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根据未来期对外投资总额以及可能引起投资收益发生变化,对投资净收益作出综合的判断。 (三)营业外收支净额的预测 营业外收支净额是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净额。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处置无形资产净收益、罚款收入等。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债务重组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营业外收入和支出的项目一般由国家统一规定,非经财政部门批准企业不得自行变更。因此,对营业外收支净额的预测,主要是指对其中可以事先预计的项目进行测算。一般可以采用按上期实际发生额的作为预测数的方法确定。 六、利润分配管理 (一)国有资本收益管理的有关规定 1.国有资本收益的构成:国有资本收益包括注册的国有资本分享的企业税后利润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国有资本收益。 2.利润分配制度:企业实现的年度净利润,归企业投资者所有,必须按规定进行分配。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并入本年度可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进行分配。母公司制定的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应当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母公司向主管财政机关上交利润的具体办法,由财政部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制定。 3.亏损弥补规定:企业发生的年度经营亏损,依法用以后年度实现的利润弥补。连续5年不足弥补的,用税后利润弥补,或者经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审议后,依次用企业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弥补。企业在以前年度亏损未弥补之前,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4.资产损失的处理:生产经营的损失计入本期损益;清算期间的损失计入清算费用;公司改制改建中的损失,可以冲减所有者权益。 5.产权转让收益的处理:转让母公司国有资本所得收益,上缴主管财政机关;企业转让子公司股权所得收益与其对于公司股权投资的差额,作为投资损益处理。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所得收益,按国务院规定执行。 6.企业清算收益的处理:企业清算净收益归投资者所有,其中子公司清算所得净收益,投资者分享的股份与其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的差额,作为投资收益处理;母公司清算所得净收益,上缴主管财政机关。 (二)股利分配政策 股利分配政策是企业就股利分配有关事项作出的方针和政策。其制定的基本原则有: 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有利于处理好与投资者的关系。 (三)影响股利分配的因素 (1)法律因素:为了保护债权入和股东的利益,有关法规对企业股利分配通常予以一定的限制。包括:资本保全约束、企业积累约束、净利润约束、超额累计利润约束。 (2)股东因素:股东出于自身考虑,对公司的收益分配产生的影响。包括:控制权考虑、避税考虑、稳定收入考虑、逃避风险考虑。 (3)公司因素:公司出于长期发展与短期经营考虑以下因素:盈余稳定状况、资产流动状况、公司举债能力、未来投资机会、筹资资金成本、债务需要。 其他因素:包括债务合同约束、通货膨胀约束。 (四)股利分配政策及其评价 1、剩余股利政策 剩余股利政策的内容和政策依据剩余股利政策就是在公司有着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一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先从盈余当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予以分配。采用剩余股利政策的根本理由在于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使综合资金成本最低。 2、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这种股利政策是将每年发放的股利固定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上并在较长的时期内不变,只有当公司认为未来盈余将会显著地;不可逆转地增长时,才提高年度的股利发放额。 采用本政策的理由在于: (1)稳定的股利向市场传递公司正常发展的信息,有利于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稳定股票的价格。 (2)有利于投资者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 该股利政策的缺点在于股利支付与盈余脱节,当盈利较低时仍要支付较高的股利,容易引起公司资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 3、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该政策是公司确定一个股利占盈余的比率,长期按此比率支付股利的政策。采用本政策的理由是,这样做能使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地配合,以体现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原则。但是,这种政策下各年的股利变动较大,极易造成公司不稳定的感觉,对稳定股票价格不利。 4、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该股利政策是公司一般情况下每年只支付一个固定的、数额较低的股利;在盈余较多的年份,再根据实际情况向股东发放额外股利。但额外股利并不固定化,不意味着公司永久地提高了规定的股利率。 采用该政策的理由是:具有较大灵活性;使一些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每年至少可以得到虽然较低但比较稳定的股利收入,从而吸引住这部分股东。 (五)股票股利对股东和公司的影响 发放股票股利,不会对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产生影响,但会发生资金在各股东权益项目间的再分配。发放股票股利后,若盈利总额不变,会由于普通股股数增加而引起每股盈余和每股市价下降;但又由于股东所持股份的比例不变,每位股东所持股票的市场价值总额仍保持不变。 七、收益分配的项目和顺序 1、公司收益分配的项目 (1)盈余公积金。应当按照净利润扣除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的10%比例提取法定公积金;但当法定公积金累计额达到公司注册资本50%时,可不再提取。 (2)公益金。公益金按照税后利润的5%-10%的比例提取形成。 (3)股利。 2、利润分配的顺序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指超过用所得税前的利润抵补亏损的法定期限后,仍未补足的亏损。) (2)计提法定公积金; (3)计提法定公益金; (4)计提任意公积金; (5)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向股东支付股利。 本 章 小 结 1、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取得收入是企业从事生产或经营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必循途径。各种类型的收入按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可分为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收入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加强收入管理的必要性,企业收入管理应合理地制定商品价格、正确地预测收入和有效地进行收入的日常管理。 2、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利润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保障,是企业实现财务目标的基础,企业经营管理的质量、市场开拓能力、成本费用的开支、各种财务风险最终都会在企业利润上体现出来,因而利润也是对企业作出评价的最重要的指标。 3、利润预测是通过对影响利润发生的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如销售量、成本、费用等,预计和测算企业在未来某一时期可以实现的利润。正确的利润预测可以为企业未来的经营找到利润目标,便于按利润目标对企业经营效果进行考核。在利润预测中,营业利润的预测是利润预测的重点,营业利润预测的方法很多,主要有量本利分析法、目标利润法、比例测算法和因素分析法。 4、组织企业利润分配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协调好利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利润分配通常应遵守国家法律,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处理好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兼顾职工利益,提高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以丰补歉,保持稳定的分红比例。 5、利润分配政策是企业对利润分配有关事项所作出的方针和政策,利润分配政策从根本上说就是税后利润分配政策,就股份制企业而言,即股利分配政策。利润分配政策的关键在于处理好留存与分红的比例,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对外再筹资能力;此外,利润分配政策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市场价值大小。 6、企业利润分配政策的制约因素主要有法律约束因素、公司自身因素、投资者因素、控制权的稀释、投资目的和避税等。企业在实际财务管理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不同企业、不同时期的特点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确定适合自身的股利政策,主要有剩余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和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企业在决定发放股利后,主要采用现金股利形式和股票股利形式发放股利。 【思考题】 简述收入对企业的意义与作用; 如何进行收入和利润的预测; 如何确定恰当的利润分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