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6章 注意实验
? 本章主要内容:
? 一、注意的过滤器理论和实验
? 二、注意的能量有限理论和实验
? 三、两种加工过程的理论及其实验依据
? 四、注意的促进和抑制及其正负启动实验
单通道过滤器模型
(早期选择模型)
及其验证
单通道过滤器模型


感觉通道
过滤器
容量有限的通道
瓶颈


双耳分听实验中的因素混淆
? 布罗德本特的理论假设, 有某种开关激
活了某个通道 (如左耳 ),从而使注意在
指向这一通道的同时, 衰减或滤掉了其
余通道的信号, 因此注意是由受到刺激
的感觉通道所控制 。 根据这种观点, 我
们只能通过在不同通道之间进行转换,
才可能监测多个通道 。
? 诺曼 (1976)认识到布罗德本特的理论中
存在着矛盾 。 布罗德本特认为存在一个
可以激活感官的内在开关 。 如果是这样
的话, 既然人们并不在意非追随耳的信
号, 他们又怎么可能将注意从 — 个信号
转到另一个信号呢?更直截了当地说, 其
矛盾在于, 既然我们不知道有什么在刺
激我们, 我们何以知道该注意什么?
? 我们可能无法用言语来报告非追随通道
的信号, 但这种信号仍可能影响我们的
注意 。 不过, 欲认识注意, 我们必须确
定 输入信号 的特征, 正是这些特征使得
我们在不同通道间加以转换 。 那么, 究
竞是如布罗德本特所言, 通道起着重要
作用, 还是有其他更重要的东西呢?
格雷和韦德伯恩的研究:通道和刺激内容的混淆
? 格雷和韦德伯恩 (1960)在一项重要的实验中解
决了这一问题, 当时他们还只是大学生 。 他们
不仅意识到了布罗德本特理论中的自相矛盾之
处, 而且发现了当时的双耳分听实验中存在一
个重要的 混淆现象 。
? 当两个或多个变量同时发生变化, 而我们并不
知道是哪一个因素, 或是哪两个因素共同作用,
而导致了某种效应时, 就发生了混淆现象 。
? 他们所发现的混淆,是 信号的内容 直接
随着 信号的呈现通道 而变化。
? 如果对一个通道呈现,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对 另 一 通 道 呈 现, a
quick brown fox jumped over”,则两
个变量信号的内容和通道就完全混淆了 。
? 格雷和韦德伯恩想知道,如果一个信号
在呈现时发生了通道转换,会有什么样
的结果。在这种实验条件下,一个确定
的信号可以出现于两个通道,因此消除
了信号内容与呈现通道之间的混淆。
? 他们重新对布罗德本特的理论进行了有
力的检验 。
? 在他们的分听任务中, 格雷和韦德伯思
对实验中所要用的单词加以分解, 使同
一个单词的连续音节在两耳之间转换,
具体形式如下:
实验结果
? 他们发现,被试对呈现于两耳的信号内容敏感,
被试报告的内容为, Psychology’,而不是呈
现于同一通道的数字和单词音节的混合物。
? 特雷斯曼 (1960)的后继研究发现,当要求被试
追随呈现于一只耳朵的句子时,他们仍然对非
追随耳信号的意义保持敏感。
? 例如,当句子开始于追随耳,而结束于非追随
耳.则被试会自动将注意转移到非追随耳,以
使自己能够保持所迫踪句子意义的连续性。
? 上述结果说明,布罗德本特的认知开关
并非仅仅对刺激的输入通道起作用,而
是通过对输入情号进行充分的分析,以
便可以从两个信号中抽取一些意义。以
后的注意理论与布罗德本特的相比,更
强调允许对输入信号作比较彻底的分析
的机制。
?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特雷斯曼提出了
注意的衰减模型(中期选择模型)。
衰减模型
输入通道
选择性过滤器




过滤器模型与衰减模型比较
? 特雷斯曼的衰减模型与布罗德本特的过滤器模
型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有限,必须由过滤器来
加以调节;两者都认为这种过滤器的位臵处在
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因而,这种
注意的选择都具有知觉性质。因此将这两种注
意模型看作知觉选择模型。
诺曼的研究:记忆与注意的混淆
? 诺曼 (1969)认为,对非追随信号的操作
相对较差,并不是因为听者不能关注信
息,而是应归咎于追踪过程中,出声报
告追踪信号的外显行为产生了干涉影响。
? 在短时记忆中,出声报告 (如对某一给定
数字依次减 3的计算,并出声报告计算结
果 )将影响被试的记忆和复述,这已广为
人知。
? 因此诺曼提出,非追随信号也能像追随信号一
样得到注意,只是因为受对追随信号出声报告
的干扰.以至于对这些非追随信号的记忆比较
差。因而,这种缺陷的罪魁祸首是记亿问题,
而不是注意问题。
? 诺曼推测,对非追随信号加以复述这一记忆过
程,被对追随信号的出声报告所阻断。
诺曼的实验
? 为检验这一假设,诺曼创设了一种新的实验
情境,被试停止了对追随佰号的出声报告,以
消除阻断非追随信号复述过程的干预源。
? 实验条件:要求被试追随一个言语信号,同时
记住一列呈现于另一耳的数字 (这一条件简称
MS条件,意指 记忆并追踪条件 )。对数字记亿
的检查包括立即检查 (在数字呈现完毕时进行 )
和延缓 20秒后检查两种。实验中还采用没有追
踪要求的记忆任务 (条件 M),来检验单纯的数
字记忆救果;记忆干预条件 (条件 MI)则是在数
字呈现完毕,要求被试追踪一个言语信号。
不同条件下的数字记忆结果
即时数字测捡
延迟数字测验
记忆干扰条件
? 在即时回忆条件下,记忆效果好于延迟回忆,表明被试在停
止追随言语信号时,数字系列仍然保存在短时记忆中;
? 但在延迟回忆和持续追踪的条件下,数字系列不再停留在短
时记忆 (也没有转入长时记忆 )。因此,即使短时记忆中的数
字系列可供提取,但后继的追踪任务随即消除了这一记忆。
? 在不要求追踪时,记忆效果总是比较好的。但在延迟回忆条
件下,记忆效果比较差。在 MI条件下,数字系列呈现过程中
没有追踪要求,结果也这样。
? 这里,任何记忆衰减必定是由追踪任务的干预所引起的,而
不是注意的问题,就像记亿受倒计数的干预一样。
? 因此,诺曼认为,被试在追踪信号时的记忆衰减,并不是因
为被试不能同时注意两个信号 (即数字系列与言语信号 )所致。
?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诺曼等提出了注
意的反应选择模型(晚期选择模型)。










过滤器反应选择






反应选择模型
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
? 特雷斯曼等的研究
注意能量有限理论及其实验依据
? (一)注意能量分配模型
如何确定各种任务所需要的注意量或
心理努力?
问题:
假设,对注意需求的增加,将伴随有紧
张的增加;紧张的增加将表现为躯体机能
生理指标上的变化。
如何选择因变量?
如何选择自变量?
? 首先需要选择一个任务,并确认在这一
任务中:
( 1)有注意的参与
( 2)通过改变任务的难度能够
改变所需注意的量。
变量的控制
(二)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程序的实验依据
(三)能量有限理论的正、负启动实验依据
? 金志成、张雅旭( 1995)负启动实验